赖特接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
赖特早期作品中的日本因素浅析

赖特早期作品中的日本因素浅析
朱仁洲
【期刊名称】《大舞台》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赖特早期作品明显受到来自日本传统建筑的影响。
与同期其他建筑师所不同的是,对于东方传统建筑,大师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本文着重就造型因素、空间因素及采光因素三方面将赖特早期作品与日本传统建筑作深入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朱仁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2.2
【相关文献】
1.浅析赖特对当代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影响 [J], 张赟
2.浅析赖特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设计手法 [J], 奚瑞;汤常鸣;傅昊
3.浅析赖特作品中的形式语言设计手法 [J], 奚瑞;汤常鸣;傅昊;
4.浅析现代性及其在赖特作品中的体现 [J], 孙婷婷
5.赖特有机建筑理论中的日本因素探析 [J], 朱仁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大师与中国 董豫赣

最先把建筑与政治挂上钩的是斯大林。他主张建筑物应具备社会主义形象,可惜俄国的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找不到可资参考的社会主义建筑形象。马克思尽管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形式有过精辟的阐述,却难以套用到具体建筑上。为有别于帝国主义,强调民族形式,前苏联把沙皇帝俄时代的建筑形式视为民族的社会主义形式。赫鲁晓夫纠正了这一点,通过简化建筑形式而避免了巨大的形式主义浪费,并渐渐使建筑创作远离政治。正是这个时候,在中国开始了对梁的批判。一九五三年梁的大屋顶被认为是“再次向党反扑,搞资本主义复辟”,栖于中南海大屋顶下的某些人把标志着封建王朝的大屋顶认定是资本主义复辟,又把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式建筑形式当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建筑形象,这无疑是双重的荒谬。那是个错把荒谬当奇迹的时代,那是个创造了一大批这种奇迹的时代。如今各大部院的老主楼就是这种奇迹的石头史书。到后来苏联老大哥成了苏修,由于国内经济的崩溃,无力对业已耸立的大批苏修式的建筑形象进行修正。再后来一切皆纳人阶级斗争的主题中。
赖特确是本世纪最具天才及个性的大师。活了九十二岁的赖特拥有七十二年的建筑生涯,几十种著作及论文集,四百余件建成作品,使他成为大师中的大师。他为考夫曼设计的流水别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近百年世界名建筑中排列首位,成为现代建筑的经典。
赖特早期建筑受过日本建筑的影响,在其著名的有机建筑理论中曾引用过老子的一句话:“当其无,有室之用。”这两件事实使得赖特一举赢得具有强烈民族自尊或自卑的两类中国建筑师的青睬。自尊者获得间接的印证,自卑者得以强心。
“中国的官僚们”从不曾给予过此前梁思成那一代或此后“夺回古都风貌”时期的中国建筑师如贝万分之一的权力与信任,就算对贝聿铭自己的建筑生涯来说,恐怕在香山设计上获得的权力也是罕见的。贝断然拒绝了共和国为他提供在紫禁城周围的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场地而自择了香山这块敏感地带,“官僚们”同意了;贝仅仅为给饭店里一个小型水泥广场增姿而提出将云南石林的二百三十吨尖柱形岩石横穿大半个中国运到香山,中方的两位官员也首肯了。贝在卢浮宫扩建工程模型遭致反对时,曾特制了足尺模型以消除敌意。而在香山饭店,从构思到设计到模型制作竟是在连中国的主管官员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完成的。
中国与日本古代建筑屋顶设计

中国与日本古代建筑屋顶设计随着时代变化,我们的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设计屋顶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与日本建筑形态进行比较,有相同之处,但也有所不同。
标签:建筑;屋顶构造;形式;形态屋顶是房屋或建筑物最重要的部分,它位于最上端,无论在造型还是结构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古代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屋顶。
若将古代建筑简单化,无非就是三段式,台基,主体,大屋顶。
所以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大屋顶的两边曲线部分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
而与之相似的,日本的宫殿建筑虽然同为大屋顶,但不同之处仍有很多。
1.中国和日本的屋顶装饰差异中国古代建筑的屋脊有许多小动物,如:鸱吻,“龙”,螭吻,走兽等。
鸱吻:主要用于装饰屋顶的两端,多为野兽。
从建筑装饰上看,其为装饰性物品,所以大多精雕细琢,异常美丽。
鸱吻别名龙吻,大概是明清之后他的形状渐渐变成了龙的图案。
龙:作为大家想象中的神兽,其在中国古代建筑的地位不可替代。
紫荆城中,建筑物上面的龙是皇帝的象征,并且运用华丽颜色和雕刻,使得其地位在中国建筑上起到最具特色的地位。
螭吻:殿堂楼两端的鸱尾,寓意着性格好,在日本文化里称为鬼瓦。
走兽:走兽的出现,不仅仅为了增强建筑的神秘性,给建筑增添一些趣味。
建筑上动物的多少象征着建筑的等级,数量越多,等级越高,太和殿和紫荆城上的走兽为十跑,足以见得他们的地位之高。
日式建筑屋顶装饰: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日式屋顶的装饰远不及我们的复杂华丽,更多地是以一种极简的状态向我们展示他的外立面构造。
而对比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我觉得中国屋顶的辉煌复杂更能体现我们的自信与繁荣的盛世之景。
2.中国和日本屋顶形态的差异2.1色彩我国古代建筑屋顶的色彩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根据儒家思想,将屋顶颜色大致分成“红,黄,青,白,黑”。
在这其中,黄色是大地的象征,所以我国古代以黄为尊,皇室的一切均为黄色,所以越尊贵的建筑,他的屋顶颜色也为黄色。
所以一般中国古代宫殿屋顶的颜色均以黄,红为主,体现出其恢弘大气之感。
日本传统建筑与文化对赖特建筑创作的启示

日本传统建筑与文化对赖特建筑创作的启示日本传统建筑与文化对赖特建筑创作的启示文/陈玮隆朱广轶陈晓扬【摘要】ABSTRACT【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2【关键词】KEY WORDS前言现代主义第一代建筑大师赖特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其建筑创作深受日本传统建筑和文化影响,正如赖特所说:“部分源流于中国的日本艺术传统居于世界上最高尚最纯粹之列。
正是由于我的直觉而没有小看它。
西方应向东方学很多东西——日本正是通向东方的途径。
自我第一次看到日本的浮世绘,第一次读到老子的文章,我就一直梦想着东方。
”日本的文化、建筑在某种程度上讲,启发了赖特,东方的传统建筑文化在赖特的理解下,转变为赖特独有的建筑风格。
1 关于凤凰殿的影响1.1 凤凰殿与草原风格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赖特参观了日本建筑凤凰殿(图1),使他将目光移到了东方。
凤凰殿原型来自建于1053年的日本京都府的凤凰堂。
该馆由三栋建筑组成,分别来自日本藤原、足利和德川不同时期的传统样式,通过廊道相接,以中央建筑为中心对称布局。
凤凰殿平面连续没有盒子的概念,出檐深远,屋顶与维护的清晰分离,木框架结构,立面水平向的流动,没有四周围墙严格的限制。
他受到了东方的建筑文化影响,决定将方盒子进行解体,同年建成了温斯洛住宅。
平缓大屋顶,屋顶与维护意象上的脱开,外形来自日本传统建筑,由此确立了草原风格,而其之后的罗比住宅,又将外形的启发拓展到檐下灰空间。
正是1893年赖特对凤凰殿敏锐的直觉,启动了西方建筑在外形与空间上的变异。
凤凰殿的十字平面有一种功能的普适性,赖特草原风格的十字形平面正是发展于此,使各个功能自由伸展,有机散开。
另外,凤凰殿的环廊围绕着居住空间也在草原风格住宅中有所体现。
1.2 草原风格与美国民族符号在草原风格出现之前,美国希望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以区分欧洲的传统风格,以西部大开发的草原意象为艺术源头。
日本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以草原式住宅为例

日本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以草原式住宅为例【摘要】本文以日本建筑因素影响下的草原式住宅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建筑要素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与缘由,探讨日本建筑风格所产生的建筑特征以及传达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日本建筑文化;草原式住宅;建筑;赖特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Architecture on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taking Prairie Style as an exampleWei Hai-long【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Prairie Styl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architectural factor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o analyze the forming factors and embodiment of Japanese Architectural Elements in modern architecture,and explore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style produced by the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to convey the spirit of the times.【Keywords】Japa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Prairie Style; Architecture; Wright【中图分类号】TU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8-0236-02引言20世纪初,赖特推出草原式风格,建筑思想与日本建筑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却没有被日本建筑设计思潮所同化,从其设计中能窥见出东西方艺术风格相碰撞,近而产生的新风格。
本文从造型、采光、色彩、空间组织等多个方面诠释了赖特对日本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和日本建筑对草原式住宅的影响。
美国建筑师赖特

有体积感和可连续性;他还很有兴趣的研究了金属材料。尤其是钢材和铜材
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加工工艺。…
精选课件
12
3)主要建筑思想
*连续运动的空间
在早期的住宅建筑设计实践中,赖特已开始寻求在建筑中表达他的空间观念, 他能够将连续空间与一种纪念性的体量相结合。赖特并不认为空间只是一种消 极空幻的虚无,而是视作为一种强大的发展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推开墙体、穿 过楼板,甚至可以揭去屋顶。
精选课件
21
精选课件
22
精选课件
23
精选课件
24
精选课件
25
精选课件
26
精选课件
27
罗比别墅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美国式的民主生活方式,这与赖特设计建筑时的 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他反对盲目摹仿欧式和其它非美国的建筑风格(如希腊 式、埃及式和文艺复兴式的风格),坚持建筑要反映美国民主主义价值和人民 需要。他在改造建筑的同时也改造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草原式风格追求表里一致性,建筑外形尽量反映出内部空间关系,注意建 筑自身比例与材料的运用,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造型效果犹如植物覆盖 于地面一样。建筑往往利用垂直方向的烟囱将高高低低的水平墙垣、坡度平缓 的屋面、层层叠叠的水平方向阳台与花台及舒展而又深深的挑檐统一起来。它 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尽量表现材料的自然本色,重点装饰部分的花纹大多图 案化的植物图形或由直线组成的几何图形。
建筑风格论文现代建筑风格论文:浅谈西方现代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doc

建筑风格论文现代建筑风格论文:浅谈西方现代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摘要:本文重点分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风格与理念,以及他的建筑风格与理念对今后全球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风格理念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的一位重要的建筑师。
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他在建筑艺术范围内,赖特确有其独特的方面,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
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
他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
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
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变得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赖特是二十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
一、赖特的建筑风格1.建筑风格有机建筑是赖特反复宣扬的建筑观念,“活”的观念和整体性是有机建筑的两条基本原则,而体现建筑的内在功能和目的;与环境协调;体现材料的本性是有机建筑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
1.1 强调保持材料本色赖特忠于天然材料的特质并将他们在建筑整体中充分地展露,成为人工物与自然之间的有力联系。
他很善于利用材料和装饰取得与周围环境的内在联系。
在设计中体现了砖、木的本来面目,它们都是与大自然相依的。
赖特认为最有人情味的材料就是木材。
人们都愿意亲近木材,触摸它和欣赏它。
木材因天然生长而形成美丽的纹理,这种木纹会带着光泽而显现出来,这正是木材最美妙的性质。
所以赖特认为在建筑上运用木材就应注意表现这种天生丽质,而不是去掩盖它。
他还反对在木材上刷上不透明的油漆,而主张要表现出木材的天然纹理和加工工艺,包括手工或机器的锯痕、榫卯接点等等,这些都会使木材的性能更加明确的展现。
赖特和日本.DOC

赖特和日本费·老·赖特是世界闻名的建筑大师,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他和东方结下了不解之缘。
尤其是日本,这是赖特十分关注的一个国家,同时也是对赖特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有很大影响的国家。
在古代东方文化和现在西方建筑的交流中,赖特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赖特在他将近3/4世纪的建筑设计活动中,为后世留下了827件建筑作品和方案,近8000幅透视图和草图,还有大量的著作和论文,这些都是研究近代建筑发展尤其是美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资料。
但赖特不象现代建筑运动的另一些重要人物如勒·柯布西埃,密斯·凡·德·罗,以及阿尔瓦·阿尔托那样,在世界上许多地方留下了他们的作品,赖特作品的绝大多数都在美国本土,只有不到2﹪的作品是在国外,由表1可以看出赖特在国外的作品和方案的分布状况。
也就是说赖特在国外全部建筑的作品只有日本和加拿大的9件,而日本又占了其中的2/3,这也正好说明在赖特和东方的日本之间还确有一段特殊的因缘。
表2就是赖特在日本的作品和方案的统计。
正如许多研究赖特的专家们所指出的,赖特是一个性格极为复杂的人物。
他很骄傲、脾气古怪,从不与其他人合作,对许多问题坚持他独自的看法,再加上他在美国坎坷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赖特在国外的作品和方案小计表1赖特在日本的作品起伏和跌宕。
即使是在赖特和日本的关系上,也还存在着许多费解和难以解释的地方,使得人们维系进行了许多有趣的研究和分析。
研究家们对于赖特一生的建筑活动分期,虽然各期在起止年代上不完全相同,但一般都分为三个时期:从1893年赖特脱离了沙利文事务所后的第一个作品温斯路邸(H.Winslow house)开始到1910年,也就是由26-43岁为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由1936年考夫曼别墅即流水别墅问世到他1959年去世为止,即69-92岁时他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而1911-1935年即他44-68岁这一段称之为“失掉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利茨住宅室内
系列作品中,这一灰色空间进一步发展为客厅前用矮墙围合出的小天井。在罗比住宅中,
赖特在底层儿童娱乐室的外面以矮墙阻挡街道视线,上部以二层的悬挑阳台做局部覆盖,
地面铺以细石子,颇有几分日本庭院的感觉
。
宅平面图
日本室内的神龛
橡树园住宅内的壁炉
统一教堂的天窗
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的光线
光影
在日本传统住宅中,由于屋顶出檐很深,靠的是连续的纸糊木格 门窗间接采光,室内光线相对较为柔和且暗淡。他们认为阴影 与光线同等重要,美并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光照射到物体上 所产生的斑驳的阴影图案。赖特倾向于让光线变得更加柔和。 为避免房间只有单一的光源,他常常利用侧高窗来平衡室内的 光线来源。
赖特接受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分为两个层次:
物象层面——将日本作为灵感来源--由感官得知:造型因素、空间因素、采光因素 精神层面——将日本作为其理论的实证--由建筑文化存在共性的地方得知
造型因素
赖特草原风住宅硕大和深出檐的特征是日本传统建筑常用的两种屋顶形式。
灰色空间 赖特很早就注意到灰色空间,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在为自己设计的橡树园住宅 中,赖特设置了宽大的平台环绕住宅前部,并用矮墙代替扶拦将其围住,住宅外墙局部凹入, 在屋檐下产生阴影,形成灰色空间。在后来的赫特立住宅、威立茨住宅和切尼住宅阮等一
性。
直线因素
直线因素被日本传统建筑所广泛使用。直线因素的运用也是赖特早期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赖特认为“线条、阴影以及色彩都具有它们自身和谐的韵律,一种美好的,无限纯净的视觉 理念...而不是仅仅作为线,它反映纯正的审美关系。现在这种线条理念已经从它们所代表 的理念中脱离出来,它们表达出来的正是日本艺术基本形式中所要表达的东西。”
例如在博因顿住宅中,除了早餐室的窗户采光之外,还有顶部的 照明、间接的顶棚光,一同照亮主餐桌。此外,还通过侧高窗的 彩色玻璃,透进更 多的阳光。赖特在引进光线时,似乎总是要对其进行预先的处 理,以符合自己的需要。就像日本室内的光线必须经过纸糊 门窗的过滤那样。
在赖特早期的作品中,他喜用一种拥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这种 玻璃既能够使光线变得柔和,又富有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