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剖析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氧化铝陶瓷的微波烧结

氧化铝陶瓷的微波烧结

《硅灰石、氧化铝、钛酸钙等陶瓷材料制备》实验报告---------------氧化铝陶瓷的微波烧结1、引言1.1氧化铝陶瓷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应用背景1.11氧化铝陶瓷材料的结构氧化铝陶瓷是一种以α-Al2O3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氧化铝含量一般在75~99.9%之间,通常习惯以氧化铝的含量来分类。

氧化铝的含量在75%左右称为“75瓷”,含量在85%左右称作“85瓷”,含量在99%左右称作“99瓷”。

含量在99%以上的称作刚玉瓷或纯刚玉瓷。

氧化铝有α(刚玉型)、β、γ、δ等11种变体,其中主要是α、γ两种晶型,而且只有一种热力学稳定相,即α氧化铝。

而β氧化铝是含碱的铝酸盐(R2O·11Al2O3或RO·6Al2O3)。

它们的结构各不相同。

1.12氧化铝陶瓷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背景(1)机械强度高:氧化铝烧结后的抗弯强度可达250MPa,热压产品可达500MPa。

氧化铝的成分愈纯,强度愈高。

强度在高温下可维持到900℃。

利用氧化铝陶瓷的这一性质可以制成装置瓷和其他机械构件。

(2)电阻率高,电绝缘性好:氧化铝的常温电阻率约为1015Ω·cm,绝缘强度15Kv/mm,利用其绝缘性和强度可制成各种基板、管座、火花塞和电路外壳等(3)硬度高:莫氏硬度为9,加上优良的抗磨损性,所以广泛地用以制造刀具、磨轮、磨料、拉丝模、挤压模、轴承等。

用A12O3陶瓷刀具加工汽车发动机和飞机零件时,可以以高的切削速度获得高的精度。

(4)熔点高,抗腐蚀:氧化铝的熔点为2050℃,能较好地抵抗一些熔融金属的侵蚀,可用作耐火材料、炉管,热电偶保护套等。

(5)化学稳定性好:许多复合的硫化物、磷化物、砷化物、碘化物、氧化物以及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不与A12O3作用。

因此A12O3可制备人体关节、人工骨等生物陶瓷材料。

(6)光学特性:氧化铝陶瓷可以制成用于高压纳灯的透明陶瓷灯管。

透明氧化铝陶瓷的熔点高达2050℃,能在1600℃的环境里不受钠蒸气的腐蚀,而且可以通过95%的光线。

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教材

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教材

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制造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氧化铝陶瓷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展开论述。

主要涉及原料颗粒和烧结助剂两方面,以获得性能良好的陶瓷材料,对满足工业生产和社会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氧化铝;原料颗粒;烧结助剂;1 引言在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类赖以制成各种工业产品的材料实在千差万别,但总体包括起来,无非金属、有机物及陶瓷三大类[1]。

氧化铝陶瓷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的陶瓷材料之一,具有机械强度高、电阻率高、电绝缘性好、硬度和熔点高、抗腐蚀性好、化学稳定性优良等性能,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光学性和离子导电性。

基于Al2O3陶瓷的一系列优良性能,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电力、化工、医学、建筑以及其它的高科技领域[2]。

在氧化铝陶瓷的生产过程中, 无论是原料制备、成型、烧结还是冷加工, 每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目前氧化铝陶瓷制备主要采用烧结工艺[3],坯体烧结后,制品的显微结构及其内在性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很难通过其它办法进行补救。

因此,深入研究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技术及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理想的烧结制度确保产品的性能、分析烧结机理、研究添加剂工作机理等对氧化铝陶瓷生产极有帮助,为氧化铝陶瓷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服务生产和社会需要非常重要。

2 氧化铝陶瓷简介Al2O3是新型陶瓷制品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之一,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4]。

Al2O3陶瓷通常以配料或瓷体中的Al2O3的含量来分类,目前分为高纯型与普通型两种。

高纯型氧化铝陶瓷系Al2O3含量在99.9%以上的陶瓷材料。

由于其烧结温度高达1650℃~1990℃,透射波长为1μm~6μm,一般制成熔融玻璃以取代铂坩埚,利用其透光性及可耐碱金属腐蚀性用作钠灯管;在电子工业中可用作集成电路基板与高频绝缘材料。

普通型氧化铝陶瓷系Al2O3按含量不同分为99瓷、95瓷、90瓷、85瓷等品种,有时Al2O3含量在80%或75%者也划为普通氧化铝陶瓷系列。

【精品文章】氧化铝陶瓷的低温烧结技术简介

【精品文章】氧化铝陶瓷的低温烧结技术简介

氧化铝陶瓷的低温烧结技术简介
一、氧化铝陶瓷简介
 氧化铝陶瓷材料。

具有机械强度高、硬度大、高频介电损耗小、高温绝缘电阻高、耐化学腐蚀性和导热性良好等优良综合技术性能。

同时其生产原料来源广、价格相对便宜、加工制造技术较为成熟等优势,故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化工、纺织、汽车、冶金和航空航天等行业,成为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氧化物陶瓷材料。

 氧化铝陶瓷是一种以α氧化铝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氧化铝含量一般在75~99.9%之间,通常习惯以氧化铝的含量来分类。

氧化铝的含量在75%左右称为“75瓷”,含量在85%左右称作“85瓷”,含量在99%左右称作“99瓷”。

含量在99%以上的称作刚玉瓷或纯刚玉瓷。

 99瓷氧化铝瓷材料主要用于制作高温坩埚、耐火炉管及特殊耐磨材料,如陶瓷轴承、陶瓷密封件及水阀片等;95氧化铝瓷主要用作耐腐蚀、耐磨部件;85瓷中由于常掺入部分滑石,提高了电性能与机械强度,可与钼、铌、钽等金属封接,有的用作电真空装置器件。

 氧化铝有α(刚玉型)、β、γ、δ等11种变体,其中主要是α、γ两种晶型,而且只有一种热力学稳定相,即α氧化铝。

而β氧化铝是含碱的铝酸盐(R2O·11Al2O3或RO·6Al2O3)。

它们的结构各不相同。

 氧化铝陶瓷
 二、氧化铝陶瓷低温烧结技术
 由于氧化铝熔点高达2050℃,导致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普遍较高(参见表一中标准烧结温度),从而使得氧化铝陶瓷的制造需要使用高温发热体。

氧化铝基板烧结工艺

氧化铝基板烧结工艺

氧化铝基板烧结工艺氧化铝基板烧结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化铝陶瓷材料的方法。

氧化铝陶瓷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高熔点和耐高温性能,因此在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氧化铝基板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影响烧结效果的因素。

1. 基本原理氧化铝基板烧结工艺是通过将氧化铝粉末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烧结过程,使其形成致密的结构。

烧结过程中,氧化铝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相互结合,形成颗粒间的颈部,最终形成致密的结构。

这种致密的结构使得氧化铝陶瓷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

2. 工艺流程氧化铝基板烧结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选择高纯度的氧化铝粉末作为原料,并根据需求进行筛分和研磨处理,以获得均匀的颗粒粒径分布。

(2)浆料制备:将经过处理的氧化铝粉末与有机添加剂和溶剂混合,形成均匀的浆料。

添加剂的选择和控制可以影响烧结过程中的颗粒结合和致密度形成。

(3)浇注成型:将浆料倒入模具中,通过振动和压实等方式排除气泡,形成所需形状的绿胚。

(4)干燥:将绿胚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以去除浆料中的溶剂。

(5)烧结:将干燥后的绿胚置于高温炉中进行烧结。

烧结温度一般在1600~1800摄氏度之间,时间根据烧结效果的要求确定。

(6)表面处理:经过烧结后的氧化铝基板可以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切割等操作。

3. 影响烧结效果的因素氧化铝基板烧结工艺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原料性质、添加剂、烧结温度和时间等。

(1)原料性质:原料的纯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会影响烧结过程中的颗粒结合情况和致密度形成。

高纯度的氧化铝粉末可以提高烧结体的致密性和机械性能。

(2)添加剂:添加剂的选择和控制可以影响烧结过程中的颗粒结合和致密度形成。

常用的添加剂包括结合剂、增稠剂和抗烧结助剂等。

(3)烧结温度和时间:烧结温度和时间是决定烧结效果的重要参数。

过低的温度和时间会导致烧结不完全,致使陶瓷材料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不佳;过高的温度和时间则容易引起颗粒过度生长和晶粒长大,影响材料的细晶化效果。

Al2O3陶瓷的烧结方法

Al2O3陶瓷的烧结方法

Al2O3陶瓷的烧结方法正确地选择烧结方法,是使Al2O3陶瓷具有理想的结构及预定性能的关键。

如在通常的大气条件下(无特殊气氛、常压下)烧结,无论怎样选择烧结条件,也很难获得无气孔或高强度制品。

下面简介几种Al2O3陶瓷及其特种陶瓷的烧结工艺方法。

①低温烧结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制备陶瓷是人们早有的愿望,这种方法可以降低能耗,使烧结成本降低。

低温烧结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引入添加剂这种子选手方法根据添加剂作用机理可分为如下两类:一是添加剂的引入使晶格空位增加,易于扩散,烧结速度加快;二是添加剂的引入使液相在较低的温度下生成,出现液相后晶体能作粘性流动,因而促进了烧结。

当不存在液相时,陶瓷粉料通常是通过传质而烧结的。

实际上,理想晶体是不存在的,晶体总是存在一定数量的空位,颈部的空位浓度高,其它的部分空位浓度低,空位浓度梯度的存在,导致空位浓度高的部分(通常是两颗粒的接界处----颈部)向空位浓度低的部分扩散,而质点(离子)向相反方向扩散,使物料易于烧结,Al2O3添加TiO2、MgO、MnO等添加剂后,就显着地促进了烧结。

(2)使用易于烧结的粉料易于烧结的粉料制备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两类:a通过粉料制备工艺规程;b特殊粉料制备法。

这里所指的制备工艺过程是粉料的化学组成、制备条件、煅烧条件、粉碎条件等。

由于这些工艺过程的变化,使所得的陶瓷粉料的烧结性能发生微妙的变化。

总之,随着粉末颗粒的微细化,粉体的显微结构和性能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微米、纳米级的粉体来说,它在内部压力、表面活性等方面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性能。

因此在加速粉料在烧结过程中的动力学过程、降低烧结温度和缩短烧结时间;②.热压烧结如果加热粉体同时进行加压,那么烧结主要取决塑性流动,而不是扩散。

对于同种材料而言,压力烧结与常压烧结相比,烧结温度低的多,而且烧结体中气孔率也低。

另外,由于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就抑制了晶粒成长,所得的烧结体致密,且具有较高的强度(晶粒细小的陶瓷,强度较高)。

影响氧化铝陶瓷烧结的因素分析

影响氧化铝陶瓷烧结的因素分析

19影响氧化铝陶瓷烧结的因素分析刘国祥(214221江苏省陶瓷研究所7401314)摘要阐述了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机理,分析了烧成气氛、物料分散度及添加熔剂等因素对氧化铝制品烧结程度的影响,总结出理想的升温制度、保温时间、绘制烧成曲线。

关键词氧化铝陶瓷烧结机理影响因素烧成制度1前言进入“九五”以来,工业特种陶瓷得到了迅猛发展。

其中氧化铝陶瓷以其优良的特性如耐酸碱性、耐磨性、耐电性、机械强度高等,在工业化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深入研究氧化铝陶瓷的生产技术及其发展,服务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就显得相当重要。

在氧化铝陶瓷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原料制备、成型、烧结还是冷加工,每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坯体烧结后,制品的显微结构及其内在性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很难通过其它办法进行补救。

因此,深入研究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技术,合理选择理想的烧结制度确保产品的性能,对氧化铝陶瓷生产极有帮助。

2烧结机理烧结是指坯体由低温到高温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得到致密的、坚硬的制品的过程。

其中物理化学变化包含坯体中残余的拌料水分的排溢、物料中化合物结合水和有机物的分解排除、Al2O3同质异晶的晶型转变以及固态物质颗粒间直接进行反应———固相反应等。

固相反应在氧化铝陶瓷烧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实质上是通过物质质点的迁移扩散作用而进行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晶体的热缺陷不断增加,质点迁移扩散由内扩散形式到外扩散,并更加充分,从而发生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见图1)。

如图1所示,假定颗粒是圆的,温度升高,颗粒界面相互融合,形成勃颈并不断扩大,颗粒径距缩短,气孔变小并逐渐排除,晶粒长大,体积收缩,最后形成致密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固相反应的关键是迁移,提高质点的迁移速度和效率,就能有效地促进烧结和致密过程;反之,就起阻碍作用。

3影响烧结性能的因素影响氧化铝陶瓷烧结程度的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3.1晶体的结构化学键强的化合物(晶体)具有较高的晶格能量,晶格结构牢固:即使在较高温度下,质点的振动迁移也较弱。

2.氧化铝陶瓷-讲义

2.氧化铝陶瓷-讲义

2.2氧化物结构材料-氧化铝陶瓷ALUMINA CERAMICS氧化铝陶瓷概述☐氧化铝是氧化物中最稳定的物质之一,氧化铝陶瓷具有机械强度高、硬度大、耐磨、耐高温、耐腐蚀、高的电绝缘性与低的介电损耗等特点,它是发展比较早、成本低、应用最广的一种陶瓷材料,在航天、航空、发动机耐磨部件、刀具等方面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

☐氧化铝瓷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广泛用作真空电容器陶瓷、微波管输能窗的陶瓷组件、各种陶瓷基板及半导体集成电路陶瓷封装管壳等。

它是电真空陶瓷的主要瓷种,也是生产陶瓷基板及多层布线封装管壳的一种基本陶瓷材料。

☐但是,由于它具有高脆性和均匀性差等致命弱点,影响了陶瓷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安全性,因此,提高氧化铝陶瓷的韧性是殛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氧化铝陶瓷是一种以α氧化铝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氧化铝含量一般在75~99.9%之间,通常习惯以氧化铝的含量来分类。

氧化铝的含量在75%左右称为“75瓷”,含量在85%左右称作“85瓷”,含量在99%左右称作“99瓷”。

含量在99%以上的称作刚玉瓷或纯刚玉瓷。

☐Al2O3含量在85%以上的称为高铝瓷;含量在99%以上的称为刚玉瓷或纯刚玉瓷。

☐Al2O3陶瓷,特别是高铝瓷的机械强度极高、导电性能良好、绝缘性好、电阻率高、介质损耗低等。

Al2O3陶瓷材料的结构•氧化铝有α(刚玉型)、β、γ、δ等11种变体,其中主要是α、γ两种晶型,而且只有一种热力学稳定相,即α氧化铝。

•晶体结构α-Al2O3:属三方晶系,20500C熔化前稳定。

β-Al2O3:是一种氧化铝含量高的的铝酸盐矿物。

γ-Al2O3:属尖晶石型结构(立方)。

后两种在温度高于1600℃时全部转化为α-Al2O3α-Al2O3为高温稳定相,工业上使用最多。

氧化铝的性能●氧化铝陶瓷中,Al2O3含量越高,性能越好。

●但Al2O3含量越高,工艺要求越高,如烧结温度过高(99瓷烧结温度1800℃),能耗大,对窑炉的要求也很高。

氧化铝陶瓷分析解析

氧化铝陶瓷分析解析
密度为3.5g/cm3,仅为钢铁的一半,可大大减轻 设备负荷。
耐磨陶瓷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氧化铝陶瓷含量 ≥92%
密度
≥3.6 g/cm3
洛氏硬度
≥80 HRA
抗压强度
≥850 Mpa
断裂韧性
≥4.8MPa·m1/2
抗弯强度
≥290MPa
导热系数
20W/m.K
热膨胀系数
7.2×10-6m/m.K
Sintering of nanopowders
Initially the dried powders were presintered at 600 ℃ to remove the organic and other residues present in the material and then ground into fine mixing by both sintering techniques.Further the presintered powder was mixed with 2wt% of PVA binder and then cylindrical pellets were uniaxially compacted at a pressure of 4 tones for 3 min.
目前改善氧化铝陶瓷的断裂韧性有以下几种途 径:
(1)颗粒弥散增韧; (2)纤维和晶须增韧; (3)氧化 锆相变增韧; (4)复合增韧; (5)自增韧等。
颗粒弥散增韧
颗粒弥散增韧机理主要有热应力诱导微裂纹增 韧、切应力阻碍微裂纹扩展(钉扎微裂纹)增韧、 微裂纹偏转与分支、弱化应力集中增韧及细化 基体晶粒。颗粒弥散增韧与温度无关,可以作为 高温增韧机制。对颗粒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研究 中, 主要以高熔点、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碳 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第二相粒子和具有延展 性的金属颗粒为增韧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制造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氧化铝陶瓷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氧化铝陶瓷的烧结展开论述。

主要涉及原料颗粒和烧结助剂两方面,以获得性能良好的陶瓷材料,对满足工业生产和社会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氧化铝;原料颗粒;烧结助剂;1 引言在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类赖以制成各种工业产品的材料实在千差万别,但总体包括起来,无非金属、有机物及陶瓷三大类[1]。

氧化铝陶瓷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最大、应用面最广的陶瓷材料之一,具有机械强度高、电阻率高、电绝缘性好、硬度和熔点高、抗腐蚀性好、化学稳定性优良等性能,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光学性和离子导电性。

基于Al2O3陶瓷的一系列优良性能,其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电力、化工、医学、建筑以及其它的高科技领域[2]。

在氧化铝陶瓷的生产过程中, 无论是原料制备、成型、烧结还是冷加工, 每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目前氧化铝陶瓷制备主要采用烧结工艺[3],坯体烧结后,制品的显微结构及其内在性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很难通过其它办法进行补救。

因此,深入研究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技术及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理想的烧结制度确保产品的性能、分析烧结机理、研究添加剂工作机理等对氧化铝陶瓷生产极有帮助,为氧化铝陶瓷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服务生产和社会需要非常重要。

2 氧化铝陶瓷简介Al2O3是新型陶瓷制品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之一,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4]。

Al2O3陶瓷通常以配料或瓷体中的Al2O3的含量来分类,目前分为高纯型与普通型两种。

高纯型氧化铝陶瓷系Al2O3含量在99.9%以上的陶瓷材料。

由于其烧结温度高达1650℃~1990℃,透射波长为1μm~6μm,一般制成熔融玻璃以取代铂坩埚,利用其透光性及可耐碱金属腐蚀性用作钠灯管;在电子工业中可用作集成电路基板与高频绝缘材料。

普通型氧化铝陶瓷系Al2O3按含量不同分为99瓷、95瓷、90瓷、85瓷等品种,有时Al2O3含量在80%或75%者也划为普通氧化铝陶瓷系列。

Al2O3陶瓷的机械强度极高,导热性能良好,绝缘强度、电阻率高,介质损耗低,其中99氧化铝瓷材料用于制作高温坩埚、耐火管及特殊耐磨材料,如陶瓷轴承、陶瓷密封件及水阀片等。

95氧化铝瓷主要用作耐腐蚀、耐磨部件,85瓷中由于常掺入部分滑石粉,提高了电性能与机械强度,可与钼、铌、钽等金属封接,有的用作电真空装置器件[5]。

Al2O3有许多同质异晶体,根据研究报道至少有10多种,说法不太一致。

这些变体中最常见的是α-Al2O3、β-Al2O3和γ-Al2O3三种,其余的主要是铝土矿热分解过程中的过渡相。

它们在1200℃以上几乎全部不可逆的转变为α-Al2O3[6]。

其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属三方柱状晶体,它是用途最广泛,原料最丰富,价格最低廉的一种高温结构陶瓷。

由于α-Al2O3具有熔点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优良的介电性,是氧化铝各种型态中最稳定的晶型,也是自然界中惟一存在的氧化铝的晶型,如天然刚玉、红宝石等。

用α-Al2O3为原料制备的氧化铝陶瓷材料,其机械性能、高温性能、介电性能及耐化学腐蚀性能都是非常优异的[7]。

图1 Al2O3的晶体结构3 氧化铝陶瓷的烧结烧结就是将粉末或者粉末压坯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温度,然后以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烧结的目的是使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粘结,烧结体的强度增加,把粉末颗粒的聚集体变为晶粒的聚集体,来获得所需的物理、机械性能的制品或材料[8]。

3.1 烧结理论简述当对固态素坯进行高温加热时,素坯中的颗粒发生物质迁移,达到某一温度后坯体发生收缩,出现晶粒长大,伴随气孔排除,最终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素坯变成致密的多晶陶瓷材料。

烧结而导致材料致密化的基本推动力是系统表面能的下降,因为素坯中粉末颗粒(通常为亚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而有较高的表面能。

任何系统都有向最低能量状态转化的趋势,因此表面能的降低,就可作为烧结的推动力。

陶瓷烧结依据是否产生液相分为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

对于离子键结合的许多烧结活性好的的氧化物超细粉末,如Al2O3、ZrO2可实现固相烧结;但对于共价键为主的非氧化物陶瓷,如Si3N4,SiC,AlN,B4C等通常要加入适量的烧结助剂,通过形成液相来实现致密烧结。

液相烧结分为颗粒重排、溶解-沉淀和后期固体骨架聚合3个阶段。

初期的颗粒重排过程为液相填充气孔,液相量越多,相对密度越大。

溶解-沉淀过程小晶粒溶解于液相中并沉积到大颗粒表面,在此过程中如液相太多,则会出现晶粒异常长大或二次再结晶[9]。

氧化铝陶瓷烧结体的显微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氧化铝陶瓷烧结体的显微结构烧结过程中通常发生三种主要变化:1)晶粒尺寸及密度的增大;2)气孔形状的变化;3)气孔尺寸和数量的变化,通常使气孔率减小。

对于致密陶瓷材料,相对密度一般可达到98%以上,而对于透明陶瓷要求烧结后陶瓷内部气孔率趋近于零[10]。

烧结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如图3所示。

图3 烧结过程示意图烧结前成型体中颗粒堆积情况,有的接触,有的分开,空隙较多;初期(a →b ):只能使成型体中颗粒重排,空隙变形和缩小,总面积不减少,不能最终填满空隙;即:烧结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开始产生颗粒间键合和重排,颗粒靠拢,大空隙消失,气孔总体积减少,离子间以点接触为主,总面积未缩小;中期(b →c ):是最终排除气孔,使形成致密排列。

即:开始有明显传质过程,颗粒由点接触扩大到面接触,粒界面积增加,固气表面积相应减少,空隙仍连通;后期(c →d ):一般发生了相变,使物质密度进一步增加。

随传质继续,粒界进一步扩大,气孔逐渐缩小和变形,最终转变为孤立闭气孔,颗粒界开始移动,气孔逐渐迁移到粒界上最后消失,烧结体致密度增高。

根据singh 提出的烧结初期动力学过程,研究陶瓷系统的烧结激活能的大小: k t n L L g lg lg /l 0+=∆ (1))/exp(k RT Q A -= (2) 式中:ΔL/L为样品的线收缩率;t 为烧结时间(保温时间);n 为反应级数;K 为烧结速率常数;Q 为该组成的烧结激活能;T 为绝对温度;A 为与界面张力、扩散系数和颗粒半径相关的常数;R 为气体常数。

根据Kingery W D 最早提出的烧结模型,他将烧结的中后期分为颗粒的重排和溶解-沉淀两个过程,同时他提出的烧结中后期致密理论模型如下:313431100206t r RT V Dc L L LV -⎪⎪⎭⎫ ⎝⎛=∆κγδκ式中:△L/L0为样品烧结后的线收缩率;r 为颗粒直径;δ为液膜厚度;D 为扩散系数;k 1,k 2为比例系数;c 0为原始元素的浓度;γLV 为液-气表面能;R 为气体常数;T 为绝对温度;t 为烧结时间。

3.2 氧化铝陶瓷烧结工艺氧化铝陶瓷离子键较强,导致其质点的扩散系数低(Al 3+在1700℃时扩散系数仅为10-11cm 2·S -)、烧结温度高(99氧化铝的烧结温度高达1800℃)。

如此高的烧结温度使晶粒急剧生长,残余气孔聚集长大,从而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

同时也使材料气密性变差,并加大对窑炉耐火砖的损害。

因此,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是氧化铝陶瓷行业所关心和必需解决的问题[11]。

对于陶瓷材料,一般采用两种途径来降低其烧结温度一种途径是通过获得分散均匀、无团聚,并具有良好烧结活性的超细粉体以降低陶瓷的烧结温度;另一种降低陶瓷材料烧结温度的方法,是添加适量的烧结助剂。

3.2.1 细化原料颗粒采用晶粒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的单分散超细Al 2O 3粉料,由于颗粒间扩散距离短,仅需较低的烧结温度和烧结活化能,颗粒越细,就越容易烧结, 烧结温度也就越低。

粉体颗粒尺寸与烧结温度的关系如表1。

表1 粉体颗粒尺寸与烧结温度的关系(烧结扩散活化能 Q = 418KJ/mol )另外根据 Herring 规则,在相同的烧结温度下,具有不同颗粒尺寸(r 1,r 2)的粉料,烧结至相同的密度,各自所需的烧结时间t 1,t 2与颗粒尺寸的关系为:⎪⎪⎭⎫ ⎝⎛=2121r r n t t 4~3=n可见,颗粒越细,烧结时间越短。

粉体颗粒越细,缺陷越多,活性也越大,可促进烧结,制成的陶瓷强度也越高。

小颗粒还可以分散由刚玉和玻璃相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晶界处造成的应力集中,减少开裂的危险性;细的晶粒还能妨碍微裂纹的发展,不易造成穿晶断裂,有利于提高断裂韧性;另外还可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因此,降低Al2O3粉体粒度,对制备高性能的Al2O3制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制备超细活化易烧结Al2O3粉体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法,另一类是化学法。

机械法是用机械外力作用使Al2O3粉料颗粒细化,常用的粉碎工艺有球磨粉碎、振磨粉碎、砂磨粉碎、气流粉碎等,其中砂磨是制备超细陶瓷粉体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年来,采用湿化学法制备超细高纯粉体技术得到较快发展,其中较为成熟的是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传统方法无法制备的材料。

溶胶高度稳定,可将多种金属离子均匀、稳定地分布于胶体中,通过进一步脱水形成均匀的凝胶(无定形体),再经过合适的处理便可获得活性极高的超微粉混合氧化物或均一的固溶体[12]。

3.2.2 添加烧结助剂添加剂就其作用来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Al2O3生成固溶体,一类是能生成液相。

第一类添加剂为变价氧化物,有TiO2、Cr2O3、Fe2O3与MnO2等。

由于其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与Al2O3相接近,因此,通常能与Al2O3生成固溶Al2O3晶格产生缺陷,活化晶格,促进烧结。

研究表明,这类添加剂促进烧结,具有如下的规律性:第一,凡是能与Al2O3形成有限固溶体的添加剂,比形成连续固溶体的作用大,这可能是形成有限固溶体的离子半径与Al3+离子半径相差较大,这样使晶格更易变形,从而促进烧结;第二,具有可变电价的添加剂,比不能变价的添加剂的作用大;第三,凡是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非惰性气体型,即阳离子电价高的添加剂作用较大。

第二类添加剂其作用是由于生成液相,降低烧成温度而促进Al2O3的烧结。

这一类添加剂有高岭土、SiO2、CaO、MgO等。

氧化铝原料或多或少地带入氧化钠、氧化硅等杂质。

为了降低氧化铝瓷的烧结温度,应引入某些氧化物或硅酸盐液相。

氧化物添加剂在烧结时易形成熔剂,促进烧结。

由于出现液相,即液相对固相的表面润湿力和表面张力,使固相粒子靠紧并填充气孔。

加入的细粒外加剂,可以均匀地被Al2O3吸附,降低表面能,因而能延缓Al2O3的晶粒长大。

比较传统的Al2O3烧结添加剂是MgO。

Al2O3与MgO生成二元、三元或更复杂的低熔物。

高纯Al2O3烧结过程中加入少量MgO(加入量为0.05~0.25wt%)可有效抑制晶粒过分长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