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简介
北京国家植物园简介

北京国家植物园简介
北京国家植物园是中国唯一的国家植物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占地面积约为4000亩,是北京市最大的园林之一。
被称为“中国植物王国”,是我国集科研、观赏、教育、文化与旅游为一
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植物种类丰富,目前已收集了40,000多个植物种类,分布在
20个区域,如蒙古草原植物区、亚热带植物区、樱花广场、
水生植物区等。
其中,园内拥有珍稀、濒危品种70多个,如
红豆杉、太湖银鱼等,还有国家保护的种子库和生物多样性样板区。
此外,园内还建有植物科技研究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设施,开展植物科学研究和推广工作,针对植物资源的采集、鉴定、保存、交流等方面进行技术服务,努力为提升我国植物学水平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北京国家植物园也是一个极具教育意义的场所。
园内有教育科普基地、科普展览馆等,专门为师生提供环保、生态科学教育以及课外活动,也可以培训志愿者和兴趣者成为铁路导游,引导游客深入认知北京国家植物园的植物技术、园林设计和历史文化。
作为一个大型公园,北京国家植物园还提供各种周边服务。
例如,有个设计美妙的茶园,供游客品尝当地各类茶叶和茶点。
此外,园内的植物园餐厅和物品商店提供各种食品、饮料和纪念品。
总的来说,北京国家植物园是一个集科研、观赏、教育、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它汇集了数千种植物资源和植物科学专业技术,提供了一个学习、科研和娱乐的交流平台。
国家植物园北园介绍

国家植物园北园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家植物园北园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
作为中国首都的一座重要植物园,国家植物园北园集中展示了大量珍稀植物资源,是植物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国家植物园北园于1955年建立,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园内种植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其中包括许多濒危和保护植物品种。
园区内分为不同的植物园区,包括温室区、观赏园区、科研区等,每个区域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植物资源。
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的温室区,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如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亚热带植物等。
园内的温室建筑设计独特,采用了先进的玻璃材料和自动调控系统,为植物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热带雨林的潮湿和炎热,欣赏到色彩鲜艳的热带花草,体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景观。
除了温室区,国家植物园北园的观赏园区也是游客们的必到之处。
园内的观赏园区按照不同植物种类进行了划分,如花卉园、竹园、草地花园等。
每到春季和夏季,各种花卉争相绽放,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花草的花朵、果实、叶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国家植物园北园还设有科研区,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持。
园内拥有专业的植物学研究团队,开展各种与植物有关的科研项目,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园内还开展有关植物学的教育培训活动,吸引了不少植物学爱好者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国家植物园北园致力于植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和教育工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植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场所。
作为国家级植物园,北园不仅展示了珍稀植物资源,还促进了植物学的科研和教育发展,为中国植物学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果您对植物学感兴趣,或者希望了解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不妨来国家植物园北园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相信在这里,您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2000字】第二篇示例:国家植物园北园是位于北京市西郊的一处大型植物园,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植物园之一。
北京植物园介绍

北京植物园介绍北京植物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路, 占地约200公顷,是中国的国家植物园之一。
该植物园建于1955年,旨在保存和研究植物资源,以及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
北京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树木、灌木、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藤本植物等,其中不乏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园内种植的龙柏、金钱松、樟树、鸭脖树等都是北京市的标志性树种。
此外,植物园内还种植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化中所代表的植物,如枸杞、桑树、茶树等。
这些植物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
植物园内的主要景观区包括中心林区、热带观赏区、常绿树林区、森林植物区、草地植物区和水生植物区等。
中心林区位于植物园的中央,是一个面积约30公顷的森林区,种植了大量的树木和灌木,也有一些草本植物。
热带观赏区位于植物园东南角,是一片热带植物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
常绿树林区位于植物园的西南部,有着大量的常绿树种,如松树、柏树等。
森林植物区则种植了各种森林植物,如柳树、榆树、枫树等。
草地植物区主要是种植各种草本植物,如菊花、蒲公英等。
水生植物区则是一片水面较大的区域,种植了各种水生植物,如荷花、香蒲等。
植物园不仅是一个保存植物资源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场所,也是一个提供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植物园内有着丰富的文化活动,如花展、花灯展、科普讲座等。
此外,植物园还有游客中心、自行车租赁、康养中心等便民设施,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游览方式。
在植物园内,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保护意义。
游客可以参加植物园内的各种教育活动,了解植物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
此外,游客可以在植物园内散步、骑车、野餐等,享受自然风光和放松心情。
总之,北京植物园是一个综合性的植物园,不仅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还提供了各种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无论是植物爱好者、科学研究者还是普通游客,都可以在植物园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
北京植物园简介

北京植物园简介北京植物园是北京市重点打造的大型综合性科普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路,占地面积564亩,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植物园之一。
该园建立于1955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并于2015年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植物园以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北京植物园分为几个主要的展区,其中包括温室展览区、台湾园、南亚园、北美园、日本园、草坪区、水生植物区等等。
这些展区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植物种类,展示了植物的多样性和变化。
其中,温室展览区是园内的亮点之一,拥有多个气候区域,包括热带雨林、温带雨林、沙漠、草原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奇特的植物,如巨型蕨类植物、热带水生植物、多肉植物等。
此外,园内还设有特色植物园、草本植物园、地被植物园等独具特色的展区,供游客学习和欣赏。
除了植物展览,北京植物园还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景观和活动。
园内的湖泊和花坛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游客可以在园内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另外,园内还有各种主题活动,如植物研讨会、花展、演出和教育培训等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促进了人与大自然的互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北京植物园还设有多个设施和服务。
园内设置了多个观景台、休息区和儿童乐园,方便游客休息和娱乐。
此外,园内还有餐饮场所、纪念品商店和自助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
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景点之一,北京植物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人员。
园内的植物资源丰富,不仅供游客观赏,也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的宝贵材料。
园内的植物收集、繁育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的植物学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北京植物园是一个集观赏、科普、研究和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植物景区。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园内的各个展区,领略到植物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园内的各种活动和设施也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参观体验。
北京植物园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植物园之一,对植物学研究和保护事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北京植物园》课件

自驾路线
从北京市区出发,沿西四环路向 北至香山路出口,沿香山路向东
行驶约5公里即可到达。
停车信息
北京植物园内设有停车场,可容 纳约500辆车,收费标准为2元/
小时。
餐饮住宿推荐
餐饮
北京植物园内有多个餐厅和小吃店,提供各种中西式菜肴和 饮品,价格适中。
住宿
北京植物园附近有多家酒店和度假村,可满足不同需求的住 宿需求,价格从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总结词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详细描述
比赛鼓励参观者用镜头捕捉植物园中 的美丽瞬间,通过摄影作品展示植物 的魅力,促进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06
北京植物园的实用信息
交通指南
公共交通
乘坐地铁10号线至巴沟站,换乘 公交360路、360路快线、360路 快线区间、469路、539路至香 泉环岛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即
道Hale Waihona Puke 系统园内道路系统完善,包括主干道、次 干道和游步道,方便游客游览和交通 。
功能分区
根据植物的特性和游客的需求,将园 区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如观赏区、 科普区、休闲区等。
植物造景艺术
植物选择
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和土 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物 种类,注重季相变化和色 彩搭配。
空间层次
利用植物的高度、形态和 生长特性,营造出丰富的 空间层次感,增强景观的 立体感。
购物指南
北京植物园内有多个购物商店,提供 各种植物种子、花盆、园艺工具等, 以及纪念品和艺术品。
北京植物园附近的大型购物中心包括 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和万柳购物中心, 可满足购物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自选游览路线
自由探索路线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自由选择游览路线,深入探索植物园的各个角落 ,发现隐藏的美丽和惊喜。
关于北京植物园的题目

关于北京植物园的题目有:1.北京植物园的历史和背景是什么?解释:北京植物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个集科普教育、科研实践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公园。
它建于1956年,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个实验基地,也是北京市的一个著名景点。
2.北京植物园的面积和主要景点有哪些?解释:北京植物园的面积约为40公顷,园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包括月季园、牡丹园、海棠园、丁香园、梅园、竹园等,以及热带植物温室和展览温室等设施。
3.北京植物园有哪些特色植物?解释:北京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丁香、海棠、牡丹、紫藤、山桃、碧桃、绣线菊、山杏等。
此外,园内还有许多热带植物和北方少见的植物,如棕榈、红树林等。
4.北京植物园的园林景观有哪些特点?解释:北京植物园的园林景观以自然式为主,注重植物造景和空间营造。
园内有许多假山、池塘、小溪等元素,营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此外,园内的建筑和雕塑等元素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5.北京植物园的游客服务和设施如何?解释:北京植物园提供完善的游客服务和设施,包括售票处、停车场、休息区、餐饮设施等。
此外,园内还有科普教育活动和植物识别导游等服务,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6.北京植物园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工作有何贡献?解释:北京植物园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环境教育和科研工作。
它不仅是一个观赏植物的好去处,也是一个了解植物科学和生态保护的好地方。
园内设有多个实验室和研究基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
7.北京植物园在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方面有何作用?解释:北京植物园在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8.北京植物园有哪些合作伙伴和组织?解释:北京植物园与多个机构和组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政府、旅游机构等。
这些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合作使得北京植物园得以更好地发展和提升。
北京香山植物园简介

北京香山植物园简介
北京香山植物园,位于香山公园内。
是一座以植物展览、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为主,兼具生态旅游功能的综合性植物园。
北京香山植物园于1999年10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同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由国家林业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
合主办的“绿色奥运”主题公园项目在这里正式启动。
北京香山植物园占地面积约4100亩,其中水面面积约500亩,可同时容纳游客量为6000人。
园内有植物841个品种,近9万株植物。
主要树种有云杉、落叶松、油松、白皮松、侧柏等,其中有400多个品种为稀有珍贵树种,如苏铁类的水杉、银杏等。
园内建有多个植物专类园。
在北京香山植物园中,还设有多个植物科普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分别是“植物世界”、“树木园”和“百花园”。
“植物世界”内展示了我国500多种高等植物,是我国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植
物园;“树木园”展示了3000余种树木,是我国珍贵树种的收
藏与研究中心;
—— 1 —1 —。
北京植物园(南园)

科研推广
科研任务主要进行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引种和开发利用,同时引进国内外重要经济植 物和优良园林观赏植物,丰富本地区栽培植物种类和品种,并承担有大量科学普及和国际种苗交换任务。
科研成果
北京植物园(9张)建园以来,取得科研成果45项,撰写论文450篇,编著图书40余册,收藏图书余册,种子标 本号。蜡叶标本余号。对外开放的树木园、牡丹园、月季园、宿根花卉园、中草药园、水生植物区、环境保护植 物区及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
北京植物园(南园)
北京市境内植物园
01 园址位置
03 园址介绍 05 科研成果
目录
02 管辖隶属 04 科研推广 06 开放时间
北京植物园始,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近900亩(其中试验地211.65亩、温室建筑5100平方米),收集栽培 各类植物5000余种。它既是一所专门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机构,又是首都的重要文化园地。建园以来,取得 科研成果45项,撰写论文450篇,编著图书40余册,收藏图书余册,种子标本号。蜡叶标本余号。对外开放的树 木园、牡丹园、月季园、宿根花卉园、中草药园、水生植物区、环境保护植物区及热带亚热带植物展览温室。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
园址位置
北京植物园(南园)位于北京市西郊香山南路。:北京植物园(南园)
管辖隶属
该园隶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园址介绍
北京植物园始建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近900亩(其中试验地211.65亩、温室建筑5100平方米),收集栽培各 类植物5000余种。它既是一所专门从事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机构,又是首都的重要文化园地。展览温室
开放时间
198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 每天上午 8:00 -下午 16:00。开放。星期一休息。Fra bibliotek谢谢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内引种栽培植物10000余种近150万株。
收集栽种植物3000余种,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植物园,全园以植物展览温室为中心,共13个展室,栽有15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其中有石头花、光棍树、舞蹈兰等珍贵植物。
北京植物园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区组成。
牡丹园该园位于卧佛寺路西侧,南邻温室区,北接海棠栒子园。
牡丹园的主要任务是收集牡丹品种,保存牡丹种质资源,培育和推广良种,以及普及牡丹分布、分类、遗传育种、栽培管理知识。
园内收集栽植牡丹262个品种3229株,芍药220种、6568株,分别引种自山东荷泽的赵楼、李集、何楼、洪庙、邓庄以及河南洛阳和甘肃天水等地,为北京规模最大,品种、数量最多的牡丹专类花园。
园中的建筑和小品富于变化,使该园颇有自然山野之趣。
此种设计满足了牡丹越冬和避免夏日曝晒的生物学特性需要。
本园南入口处有三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国槐。
北侧台地建有六角一座。
中部一汉白玉牡丹仙子雕塑侧卧于花丛翠竹中。
雕塑附近矗一组山石,上镌“粉雪千堆”四字。
园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烧瓷壁画,壁画长17.20米,高4.3米,厚1.4米,取材于《聊斋志异》中“葛巾.玉版”篇。
壁画对面为一两层阁楼,名为“群芳阁”。
芍药园位于牡丹园西部,园内于西北高坡处建红柱朱顶“挽香亭”一座,并点缀有仿木花架、浩态狂香石、醉露台等小品。
利用地势改造,形成芍药畿、倚红坡和精品赏花区,在较小的面积内,创造了富于变化的赏花空间,展现了芍药花“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的独特观赏性,形成专类芍药园规模。
截止到1994年,收集了220个品种,种植了3568株芍药。
月季园该园位于植物园东部南端,南邻香颐路,北靠杨树区,西至植物园南门,东到植物园东南门,总面积7公顷,建成于1993年5月。
中部是音乐喷泉广场。
广场为沉床式,圆形,直径40米,面积1256平方米。
中间为暗设的喷泉,喷水高达7米。
造型别致的花架、新颖的布置手法,形成良好的垂直绿化效果。
植物配置注重整体效果,品种区、月季演化区,形成花带、花团和花溪。
藤本区在轴线上矗有月季园主景雕塑--花魂。
月季园除展示各种月季外,还配植有新优植物金山、金焰绣线菊、紫叶矮樱等15种。
木兰园位于卧佛寺前坡路西侧,南接海棠栒子园,与宿根花卉园隔路相望。
1957年始建,1959年建成,面积0.84公顷。
此园北部,以高约5米的挡土墙为屏障,形成了背风向阳的生态环境。
木兰园采取规则式的设计手法,布局整齐,园路十字对称,中心一长方形水池,东西主轴线上置两个带状花坛。
沿绿篱以十字对称的种植手法分隔空间。
水池四面的草坪上各植一株青?,白玉兰、紫玉兰散植在绿篱后的草坪上。
草坪上还栽植了华北落叶松、白皮松等针叶树,以增加冬季绿色景观。
北部背风向阳,靠山坡栽植了大叶黄杨、广玉兰、蚊母等几种常绿阔叶树。
南半部的草地上,1993年栽植了自美国引种的新优植物红王子锦带、金边紫叶小檗、雪山八仙花、贝雷茶条槭、花叶锦带、金叶西洋山梅花、欧洲卫矛、金叶风箱果等。
南下坡还种植了紫叶稠李、金叶接骨木等。
本园收集栽植了木兰14种,118株,其中珍贵品种有黄山玉兰、望春玉兰、二乔玉兰、宝华玉兰、凸头玉兰。
南下坡有长春玉兰、紫玉兰等。
4月初,木兰盛开,玉树银花,似碧玉雕成。
梅园梅花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在我国栽培历史极其悠久。
梅园是正在建设中的以栽植、欣赏梅花为主要功能的专类园。
梅园始建于2003年,占地6.1公顷,分5个区域:入口区、水景观光区、山林游赏区、庭院精品区、退谷访胜区。
本园利用樱桃沟三面环山、北阴向阳的独特小气候栽种抗寒梅花20余个品种,有垂枝梅、单杏梅、丰后梅、美人梅、绿萼梅、重瓣跳枝梅等。
梅园的建设因地制宜,注重自然美与人工美相融合,并结合周边环境,以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卧佛寺十方普觉寺(卧佛寺)位于北京植物园的寿安山麓。
创建于唐贞观初年。
寺内古树参天花木扶疏,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佛殿是北京西郊卧佛寺的主要建筑。
走进卧佛寺,穿过琉璃牌坊,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便是卧佛殿。
殿内卧佛是元代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铜铸释迦牟尼卧像,身长5.3米重54吨。
在铜佛周围,环立着十二尊塑像,是十二圆觉。
这尊塑像表现了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弟子们嘱咐后事的情景。
这组佛像,铸造精致,体态自然,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樱桃沟位于卧佛寺西北,又名“退谷”“周家花园”,因富于野趣而著称。
沟内溪流清澈,怪石林立,鸟鸣声声,平添了山谷幽静的气氛。
樱桃沟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是北京近郊一处生态功能健全的自然保护区。
被誉为“活化石”的水杉在这里蔚然成林,还栽有玉铃花、青檀、红松等珍稀濒危植物;“红叶招鸟”工程更是为保护区增添了几多生机。
尝一尝樱桃沟清凉的泉水,听一听“石上松”、“元宝石”神奇的传说,会令您体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优美意境。
科普馆北京植物园科普馆建于1996年底,座落在植物园的南半部。
总占地面积0.5公顷,总建筑面积2670平方米。
可布展墙面近600平方米。
总体分为教育区和服务区两大部分,其中教育区分为展览区、培训区和参与制作区;服务区分为后勤区和休息服务区。
馆内由主展厅、资料室、电教室、实验室、标本室等组成。
是向人们普及植物知识、宣传生态意识的教育基地。
主题:北京植物园植物科普馆致力于普及植物和环境科学知识,使大家进一步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认识植物园在保护物种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
科普馆还是人民群众学习园艺技术的场所。
湖区2002年建成的植物园湖区景观,水域面积约10余公顷,蓄水达10多万立方米。
湖区利用地形落差巧妙地运用了叠坝、溪流及浅潭等自然方式使三湖连为一体,使湖面蜿蜒自然,移步换景。
2003年北京植物园为了恢复樱桃沟自然风景区原始风貌,又进行了北京植物园水系二期工程,使得青山绿树间出现了八湖争秀,流水淙淙的难得景象。
尤其是断流多年的京西名胜樱桃沟,又重现了流水潺潺,百鸟争鸣的这一堪称人间仙境的优美景象,形成了湖、潭、池、瀑、叠水、溪流等动静结合、大小不一、空间富有丰富变化的难得的优美水景。
梁启超墓位于植物园东环路东北的银杏松柏区内。
墓地总面积1.8公顷,分东、西两部分。
东部为墓园,西部为附属林地。
墓园由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设计。
墓园背倚西山,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东西宽约90米,南北长约100米,面积4300平方米。
四周环围矮石墙,墓园内栽满松柏。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1873年2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茶坑村,故又称梁新会。
1889年中举,次年入京会试未中,此后始注意西学。
1894年再次入京会试中,适逢清廷割地赔款,与康有为一起联合1300余名来京会试的“举子”上书光绪皇帝,提出变法,此即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
1898年6月参加戊戌变法,成为康有为的得力助手。
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清亡后曾出任北洋政府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政府财政总长。
晚年著书立说,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平生著述约在1400余万字之多,代表作有《饮冰室合集》。
1929年1月19•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后即葬于此。
墓园内北墙正中平台上是梁启超及其夫人李惠仙的合葬墓。
墓呈长方形,高1.08米,宽2.75米,长4.52米。
墓前立着“凸”字形墓碑,碑高2.8米,宽2.18米,厚0.71米。
•阳面镌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个大字。
碑阴刻“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达、思礼,女适周、思顺、思庄、思懿、思宁,媳林微音、李福曼,孙女任孙敬立”。
碑前有75厘米高的供台,两侧各有一段带雕饰的直角形衬墙。
墓碑、墓顶及供台衬墙,均为土黄色花岗岩雕筑而成,前后连接,浑然一体。
墓碑没有碑文,也没有任何表明墓主生平事迹的文字,这是梁启超生前遗愿。
梁曾嘱咐他的子女,将来行葬礼时,可立一小碑于墓前,题新会某某,夫人某某之墓,碑阴记我籍贯及汝母生卒,子女及婿、妇名氏、孙及外孙名,其余浮词不用。
平台下的柏林中,甬路东侧为其弟梁启雄之墓,甬路西侧为其子,炮兵上校梁思忠墓,女梁思庄墓。
梁思庄为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其墓碑的碑座为八册巨书石雕,设计颇具匠心,寓意深刻。
甬路再西侧有一精美小巧白色的八角石亭,四周辟有洞门,周围建有平台,穹顶雕花瓣图案,亭内空无一物。
原设计亭里立一尊梁启超纪念铜像,后因财力不足未果。
在墓园的前方不远处,砖砌甬路左右各立一座造型优美、挺拨凝重的清康熙年间的皇族墓碑。
这本是梁家从没落的皇族墓地买来的废碑,准备磨掉旧碑文重刻新字,后也是因财力枯竭无力镌刻碑文而弃置于墓园内了。
后植物园将石碑立起。
梁墓于1978年2月24日由其后人梁思庄、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全部无偿交给北京植物园。
移交的内容包括:土地1.8公顷、各种树木965棵、水井1眼、亭子一座、未竖起的碑石及碑座两套、围墙380米。
植物园接收后,按规划对梁墓进行了整理建设、绿化美化,使这座荒凉的墓园,恢复了昔日的幽静肃穆,供人们凭吊瞻仰。
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红楼梦》已流传两百多年。
根据曹雪芹的好友敦诚、敦敏、张宜泉等诗人的描述,曹雪芹晚年著书的“黄叶村”,与正白旗附近的古迹极为吻合。
为了表示对曹雪芹的敬仰,我们择正白旗一隅,将黄叶村艺术地再现,供游人参观、游览。
黄叶村占地1.8公顷,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
村内辟菜园、药圃、瓜棚,设石碾、石磨、辘轳、箭场、古墩,建有茶馆酒肆,一派山村农家气息。
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蓠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
曹雪芹纪念馆分别展示了曹雪芹的家世、经历和《红楼梦》的成就、研究、影响,力求做到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
展览温室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占地5.5公顷,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单体温室面积最大的展览温室,其面积比昆明世博会温室还大一倍,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大手笔。
温室分为热带雨林室、沙漠植物室、兰花、凤梨及食虫植物室和四季花园等,展示热带、亚热带植物3100余种,展示独木成林、绞杀、板根、老茎生花等奇特现象。
展览温室是进行植物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进行植物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国50周年的重点工程,位于植物园中轴路西侧,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占地5.5公顷,投资2.6亿元。
展览温室建筑设计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以“绿叶对根的回忆”构想为设计主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根茎”交织的倾斜玻璃顶棚,仿佛一片绿叶飘落在西山脚下。
展室植物布展设计由北京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承担。
展览温室地下基础于1998年3月底动工修建,主体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将于1999年5月完成,2000年元月1日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