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植物园温室馆详解

合集下载

国家植物园北园介绍

国家植物园北园介绍

国家植物园北园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家植物园北园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

作为中国首都的一座重要植物园,国家植物园北园集中展示了大量珍稀植物资源,是植物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国家植物园北园于1955年建立,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园内种植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其中包括许多濒危和保护植物品种。

园区内分为不同的植物园区,包括温室区、观赏园区、科研区等,每个区域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植物资源。

在国家植物园北园的温室区,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如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亚热带植物等。

园内的温室建筑设计独特,采用了先进的玻璃材料和自动调控系统,为植物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热带雨林的潮湿和炎热,欣赏到色彩鲜艳的热带花草,体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景观。

除了温室区,国家植物园北园的观赏园区也是游客们的必到之处。

园内的观赏园区按照不同植物种类进行了划分,如花卉园、竹园、草地花园等。

每到春季和夏季,各种花卉争相绽放,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花草的花朵、果实、叶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国家植物园北园还设有科研区,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持。

园内拥有专业的植物学研究团队,开展各种与植物有关的科研项目,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园内还开展有关植物学的教育培训活动,吸引了不少植物学爱好者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国家植物园北园致力于植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和教育工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植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场所。

作为国家级植物园,北园不仅展示了珍稀植物资源,还促进了植物学的科研和教育发展,为中国植物学事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果您对植物学感兴趣,或者希望了解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不妨来国家植物园北园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相信在这里,您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2000字】第二篇示例:国家植物园北园是位于北京市西郊的一处大型植物园,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植物园之一。

植物园设计说明书

植物园设计说明书

植物园设计说明书篇一:各地植物园设计说明植物园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一般综合性植物园规划有三个部分组成,即展览区、科研区、生活管理区。

1.科普展览区目的在于把植物世界的客观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植物、改造植物的知识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

主要内容如下。

植物进化系统展览区该区是按照植物进化系统分目、分科布置,井然有序地反映出植物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使参观者不仅能得到植物进化系统的概念,而且对植物的分类及种、属特征也有概括的了解。

但是往往在系统上相近的植物,对生态环境、生活因子要求不一定相近,在生态习性上能组成一个群落的植物,在分类系统上又不一定相近,所以在植物配置上只能做到大体上符合分类系统的要求,即在反映植物分类系统的前提下,结合生态习性要求和园林艺术效果进行布置。

这样做既有科学性,又切合客观实际,容易形成较完美的公园外貌。

经济植物展览区经过搜集以后认为大有前途,经过栽培试验确属有用的经济植物才栽入本区展览,为农业、医药、林业以及园林结合生产提供参考资料,并加以推广。

布置一般按照用途分区,如药用植物、纤维植物、芳香植物、油料植物、淀粉植物、橡胶植物、含糖植物等,并以绿篱或园路为界。

抗性植物展览区植物有吸收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溴、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但其抗有毒物质的强弱、吸收有毒气体的能力大小常因树种不同而不同,这就必须进行研究、试验,培育出对大气污染物质有较强抗性和吸收能力的树种,按其抗毒物质的类型、强弱,分组移植本区进行展览,为园林绿化选择抗性树种提供可靠的依据。

水生植物区根据植物有水生、湿生、沼泽生等不同特点以及喜静水或动水的不同要求,在不同深浅的水体里或山石涧溪之中布置成独具一格的水景,既可普及水生植物方面的知识,又可为游人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岩石园岩石园多设在地形起伏的山坡地上,用地面积不大,利用自然裸露岩石或人工布置山石,配以色彩丰富的岩石植物和高山植物进行展出,并可适量布置一些体形轻巧活泼的休息建筑,构成园内一个风景点。

国家植物园温室简介

国家植物园温室简介

国家植物园分为北园和南园两个园区,其中北园原为北京市植物园,南园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两个园区内均有温室,具体介绍如下:
北园的展览温室以“绿叶对根的回忆”构想为设计主题,划分为四个主要展区:热带雨林区、沙漠植物区、四季花园和专类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种、6万余株。

同时拥有世界三大温室旗舰种——巨魔芋、千岁兰和海椰子。

南园的展览温室是北京市最古老的植物展览温室,现包含四季花厅、棕榈室、阴生植物室、裸子植物室、食虫植物室、果树室、多肉植物室、水生植物室及菩提室共9个展室,收集展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2000余种(含栽培品种)。

展览温室不仅展出菩提树等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国礼”植物,还有科研人员从国外引种收集的珍稀植物;水生植物室一年四季可观赏到睡莲属植物以及叶片巨大的王莲属植物。

中科院植物园景点介绍

中科院植物园景点介绍

中科院植物园景点介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街20号
的一个大型植物园,占地面积约200公顷。

该植物园是中国最大的
植物园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和旅游景点。

植物园内收集
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展示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提供了一个
了解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绝佳场所。

植物园内的景点丰富多彩,包括温室展览区、室外植物展示区、科普展馆、园林景观等。

温室展览区内设有多个温室,展示了来自
不同气候带的植物,包括热带雨林植物、沙漠植物、以及高山植物等,游客可以领略到各种植物的风采。

室外植物展示区则按照植物
的分类进行展示,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此外,科普展馆则向游客介绍了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
增强了游客对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除了植物展示,植物园还拥有优美的园林景观,包括湖泊、草坪、假山等,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此外,植物园还经常举办各种植物展览、科普讲座和文化活动,吸引
了众多游客和植物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

总的来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是一个集科研、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优美的园林景观,是人们了解植物、享受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精品解析: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2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 辨析与修改。
“我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属语序不当,可把“明白了每一种生命都值得尊重的道理”与“看到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了解了植物的多样性”调换位置。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注意结合“植物保护理念”,用上“学习”“探索”“贡献”三个词。
2.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表达的是“两园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意思,所以“整合”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制订全面、长远计划”的意思,所以“规划”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全面安排结构、格局”的意思,所以“布局”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园中的植物繁盛多样”的意思,所以“烦多”中有错字。
故选丙。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光彩夺目:色彩鲜明耀人眼目。本处指沙漠玫瑰色彩耀人,符合语境;
B.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多指恶行。本处指芦荟为了扩大生存范围拼尽全力,不符合语境;
C.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本处指王莲让人赞叹不已,符合语境;
D.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本处指牡丹仪态万方,符合语境;
(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

一个时代的城市记忆_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_巡礼

一个时代的城市记忆_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_巡礼
建筑艺术
ARCHITECTURAL ART
一个时代的城市记忆
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巡礼
本刊编辑整理
编者按 2001年5月15日 历时八个月之久的 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评选活动终于尘埃落定 峻工于90年代的中央广播电视塔 国家奥林 匹 克体育中心与亚运村等十座建筑 从三十个候选建筑中脱颖而出 由市民投票评选产生的 十大建筑 被称为北京建筑艺术创作的 百花奖 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三届 第一届评选产生的以 人 民大会堂为代表 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和第二届评选出的以北京图书馆新馆为代表的 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都客观而真实地记录 了 建国以来首都建筑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 折射出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城市的繁荣进步
整个建筑通透 明快 优雅 独特 充分融入自然之 中 既是建筑中的花园 也是花园中的建筑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位于清华园中心 于1991年建 成 新馆与1919年和1931年建成两次建成的老图书馆连 成一体 新馆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 为了与老图书馆 和大礼堂协调 新馆高大的中心部位后退 并置主入口 于院内 形成了宁静典雅 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环境
在建筑设计上追求古朴凝重的气质 将我国古典建筑中的构架 斗拱等符号进行拓朴变形 屋顶的倒梯形设计 表达 了传统意义上的斗拱概念 同时改善了屋顶设备机房的形象 整个屋顶表达出轻透 明快 飞翔的含义 主体建筑以简 洁 明快的横线条为主 各单体建筑用统一的手法 不同的尺度加以表现 整个建筑大气 典雅 在浓郁的时代气息中透 出传统建筑的神韵
在建筑设计上 建筑师用建筑造型与空间语言 来处理建筑与特定城市环境的关系 并着重用东西 方文化的双重建筑语言 来表现其在中西方文化交 流的地位与功能特点 该建筑在立面处理 平面布 局 室内外装饰 室内外空间设计上都有新颖独到 之处 一期建筑南北立面较为平和 而东西立面则 体现着强烈的个性 首层斜向轴线大厅形成三角形 平面 一玻璃隔断将龙砚喷泉分为室内外两部分 清澈的泉水在室内外穿梭流动 很好地沟通了室内 外空间 大厅内的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塑像以及墙面 上用小红泥烧制的多国文字 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 流的主题 三层中式屋顶花园以小桥流水为主题 体现自然与人的和谐 首层西式庭院以断墙 古典 柱为符号 隐喻人类文明的源源流长

20 世纪 90 年代的北京建筑(1)

20 世纪 90 年代的北京建筑(1)

无声的记录者建国以来北京建筑的变化组长:王博艺组员:刘嘉琪周梓楠王锐刘坤元王世达韩梦琦李昊周子钧吴越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筑实体与建筑思想的发展一方面是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整体政治经济的转型,而北京作为首都,时代背景在其城市建筑上的烙印尤为明显。

本文以北京为例,将北京建筑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五十年代,文革时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新世纪,根据北京十大建筑的四次评选结果,选取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建筑,从五十年代刚建国的百废待兴,到文革的建筑空白与政治混乱,再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建筑和整个社会的即便,再到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引进的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引发的矛盾与人们取与舍,颇与立的思考,到新世纪召开奥运会,国际地位稳步提升,建筑风格更加自信包容,人民的生活也蒸蒸日上,建筑无声地纪录了新中国六十五周年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新中国建筑北京发展目录摘要 (1)时代特点 (3)50年代百废待兴 (3)60—70年代动荡时代遗留的空白 (4)80年代激变 (4)90年代破与立 (5)新世纪 (5)文中涉及时期部分代表建筑摘要 (6)人民大会堂 (6)大观园 (7)中央广播电视塔 (8)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 (9)奥运建筑群——鸟巢 (9)国家大剧院 (10)时代特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六十五周年里,一些建筑被重建,一些建筑拔地而起,一些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骄傲永远的留在了大地上,一些建筑则作为一个时代的思考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那些有生命力的建筑是时代的缩影,承载着文化,记忆,它的更替更是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成长与一段历史的起伏。

我们仅从首都北京65周年的建筑变化一窥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的发展。

50年代百废待兴50年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作为建国10周年献礼工程的10大建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民族饭店,北京民族文化宫,华侨大厦,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这些建筑在一年内相继拔地而起,证明了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坚韧生命力和不屈的毅力。

北京植物园简介

北京植物园简介

园内引种栽培植物10000余种近150万株。

收集栽种植物3000余种,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植物园,全园以植物展览温室为中心,共13个展室,栽有1500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其中有石头花、光棍树、舞蹈兰等珍贵植物。

北京植物园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自然保护区和科研区组成。

牡丹园该园位于卧佛寺路西侧,南邻温室区,北接海棠栒子园。

牡丹园的主要任务是收集牡丹品种,保存牡丹种质资源,培育和推广良种,以及普及牡丹分布、分类、遗传育种、栽培管理知识。

园内收集栽植牡丹262个品种3229株,芍药220种、6568株,分别引种自山东荷泽的赵楼、李集、何楼、洪庙、邓庄以及河南洛阳和甘肃天水等地,为北京规模最大,品种、数量最多的牡丹专类花园。

园中的建筑和小品富于变化,使该园颇有自然山野之趣。

此种设计满足了牡丹越冬和避免夏日曝晒的生物学特性需要。

本园南入口处有三组山石,六株百年以上的国槐。

北侧台地建有六角一座。

中部一汉白玉牡丹仙子雕塑侧卧于花丛翠竹中。

雕塑附近矗一组山石,上镌“粉雪千堆”四字。

园北部有一《牡丹仙子》大型烧瓷壁画,壁画长17.20米,高4.3米,厚1.4米,取材于《聊斋志异》中“葛巾.玉版”篇。

壁画对面为一两层阁楼,名为“群芳阁”。

芍药园位于牡丹园西部,园内于西北高坡处建红柱朱顶“挽香亭”一座,并点缀有仿木花架、浩态狂香石、醉露台等小品。

利用地势改造,形成芍药畿、倚红坡和精品赏花区,在较小的面积内,创造了富于变化的赏花空间,展现了芍药花“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的独特观赏性,形成专类芍药园规模。

截止到1994年,收集了220个品种,种植了3568株芍药。

月季园该园位于植物园东部南端,南邻香颐路,北靠杨树区,西至植物园南门,东到植物园东南门,总面积7公顷,建成于1993年5月。

中部是音乐喷泉广场。

广场为沉床式,圆形,直径40米,面积1256平方米。

中间为暗设的喷泉,喷水高达7米。

造型别致的花架、新颖的布置手法,形成良好的垂直绿化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植物园温室馆详解
推荐理由:
水晶宫般的温室内地形起伏,小路蜿蜒,瀑布飞虹,溪水潺潺,千姿百态的植物形成赏心悦目的景观。

新建温室计划展示植物3000-5000种,以发挥保存植物资源、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功能,为群众提供观赏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学习科学知识、具有较高品位的游览点。

同时,又是进行园艺研究和国际交往的场所。

营业时间: 8:30am--4:30pm
门票: 50元
交通路线: 1、乘331、634、696、运通112路北京植物园站或卧佛寺站下车即到,乘360、318、714、698路植物园站下车北行200米即到; 2、乘地铁1号线到苹果园站下车可换乘运通112,乘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出D出口可换乘634路; 3、从北京站:乘坐地铁2号线到西直门站出D出口换乘634路; 4、从北京西站:a、乘坐374、437路到公主坟北站下车,换乘698路到植物园站下车北行200米即到;b、乘坐319、320路到西苑站下车,换乘634、331、696路到北京植物园站或卧佛寺站下车即到。

5、五环:出香山出口,经香泉环岛,往香山方向约300米即到; 6、四环:出香山出口,往香山方向,约10分钟车程;
7、三环:苏州桥出口向北进入万泉河快速路,由北五环入口进入北五环。

8、乘坐出租车经机场高速进入北五环,向西行驶约20分钟车程; 9、乘坐机场大巴到中关村站下车,乘坐出租车进入北四环,或乘坐696路公交车直达。

场馆介绍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国50周年的重点工程,位于植物园中轴路西侧,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占地5.5公顷,投资2.6亿元。

展览温室建
筑设计由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以“绿叶对根的回忆”构想为设计主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根茎”交织的倾斜玻璃顶棚,仿佛一片绿叶飘落在西山脚下。

展室植物布展设计由北京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承担。

展览温室地下基础于1998年3月底动工修建,主体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将于1999年5月完成,2000年元月1日对外开放。

展览温室划分为四个主要展区:热带雨林区、沙漠植物区、四季花园和专类植物展室。

展示植物3100种60000余株,为群众提供观赏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学习科学知识、具有较高品位的游览点。

同时,又是进行园艺研究和国际交往的场所。

展览温室工程荣获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金质奖,200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北京市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大型展览温室植物引种与设计的研究”课题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被评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于1998年3月28日动工兴建,2000年1月1日开始接待游人,展览温室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占地5.5公顷,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单体温室面积最大的展览温室,其面积比昆明世博会温室还大一倍,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大手笔。

展示品种
温室分为热带雨林室、沙漠植物室、兰花、凤梨及食虫植物室和四季花园等,展示热带、亚热带植物3100余种,展示独木成林、绞杀、板根、老茎生花等奇特现象。

展览温室是进行植物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进行植物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

作为北京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性工程,展览厅温室正日益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

植物园现已建成开放区200余公顷,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组成。

植物展览区包括观赏植物区、树木园、盆景园、温室花卉区。

观赏植物区由牡丹园、芍药园、月季园、碧桃园、丁香园、木兰园、集秀园(竹园)、海棠栒子园、绚秋苑、宿根花卉园、水生植物园和正在筹建中的梅园等12个专类园组成;树木园由银杏区,松柏区、槭树蔷薇区、椴树杨柳区、木兰小檗区和正在兴建的悬铃木麻栎区、泡桐白蜡区组成;盆景园于1995年建成开放;2000年1月1日对外开放的展览温室栽培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种热带亚热带植物,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植物展览温室。

园内引种栽培植物56万余株,5000余种(含品种),铺草90万平方米。

名胜古迹游览区由卧佛寺、樱桃沟、隆教寺遗址、“一二·九”纪念亭、梁启超墓地、曹雪芹纪念馆等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