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乌药的功能与作用

合集下载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乌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副作用及食用方法乌药拼音:Wū Yào英文名:RADIX LINDERAE别名:天台乌、台乌、矮樟、香桂樟、铜钱柴、班皮柴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 的干燥块根。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性状:本品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坚硬。

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

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56: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5nm。

理论板数按乌药醚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乌药醚内酯对照品10mg,置10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 中含乌药醚内酯4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粗粉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二法)〕,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50ml,提取4小时,提取液挥干,残渣用甲醇分次溶解,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乌药醚内酯(C15H16O4)不得少于0.030%。

炮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除去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顺气止痛,温肾散寒。

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用法用量:3~9g。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乌药,又名乌椒、乌巴,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乌药味辛、嗅特异,可作为调味品使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乌药的作用与功效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驱寒止痛:乌药具有温热的属性,可以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常用于治疗寒痹、寒湿痛、腹痛等疾病。

乌药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液淤滞引起的疼痛。

2. 增进食欲:乌药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道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适用于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等症状。

3. 补肾壮阳:乌药具有壮阳补肾的作用,能够提高男性性功能,增强性欲。

常用于治疗阳痿、早泄等与肾虚有关的性功能障碍。

4. 活血祛瘀:乌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淤血,促进创伤的愈合和组织修复。

适用于血瘀以及因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疼痛,如痛经、瘀血痛等。

5. 抗菌消炎:乌药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

可用于治疗外伤感染、口腔溃疡等疾病。

6. 抗氧化:乌药中的挥发油和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

7. 止咳化痰:乌药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除了以上的药用功效,乌药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乌药可作为调味品使用,有辛辣、微苦的味道,能够增加菜肴的口感,提升食欲。

一些地方还有将乌药制成的调味酱或调料食用,既能赋予食物特殊的风味,又能提供一些药物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乌药虽然有很多的药用功效,但不适合每个人都适用。

孕妇、儿童、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应慎用。

此外,乌药辛烈温燥,过量食用容易引起上火、口腔溃疡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乌药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确保合理用药。

总之,乌药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驱寒止痛、增进食欲、补肾壮阳、活血祛瘀、抗菌消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但用药需谨慎,在合适的情况下,根据具体病情采取适当的服用方法和剂量。

老字号 天台乌药

老字号 天台乌药

百年老字号之天台乌药乌药: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坚硬。

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

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其中,天台乌药色白、质嫩、气芳香,品质居全国之最。

它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1.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另外,鲜乌药叶也有抗菌作用。

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对抗临床应用大黄引起的腹痛。

乌药水煎液可明显增大家兔胃电幅值,有兴奋和增强胃运动节律作用。

也可以显著抑制溃疡的形成,可明显对抗乙醇诱发的细胞损伤,具有细胞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剂量呈依赖关系,且还兼有全身作用,乌药的这种保护作用与神经功能有关。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乌药对心肌有兴奋作用,其挥发油内服有兴奋心肌、加速回流循环、升压及发汗作用,也有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作用,局部涂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缓解复合肌肉痉挛性疼痛作用。

从它的历史渊源来看,天台乌药之名:萌于周,始于秦,闻于汉,扬于唐,名于宋,贡于元,盛于明,兴于清。

周:东周灵王太子乔,又称王子晋。

他身为储君,却十分向往仙界,喜欢吹笙,做鸾凤之音,声贯行云。

于是白鸾赤凤,延颈鼓翼,从空中驾云而下,集于皇庭听之,听及高兴时跳起舞来。

一日,天台山浮丘公密降其室,赐以灵药(天台乌药),接上高山仙去。

数年以后,友人林良遇子乔于缑山之上。

子乔说:“七月七日,我当升天,可与故人别也。

”……子晋升天为右弼,主领五岳,司侍帝晨,号桐柏真人,理金庭洞天。

秦:秦始皇受王乔传说的启发,令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最终找到的是天台乌药,后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同时也带去了天台乌药,并落脚日本终其所老。

台乌药的功效PPT课件

台乌药的功效PPT课件
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 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 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
台乌药的功效与作用
• 热。" • ③王好古:"理元气。" • ④《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
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 • ⑤《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
• 去丝、嘴,炒)、川芎、枳壳(麸炒)、甘草 (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
• 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 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局方》
• 乌药顺气散) • ②治冷气、血气、肥气、息贲气、伏梁气、
奔豚气,抢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绝:天 台乌药(小者,酒浸一夜,炒)、茴香(炒) • 、青橘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 温酒、童便调下。(《卫生家宝方》)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 ⑥《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磨
汁或入丸、散。 • 【宜忌】气虚、内热者忌服。
• ①《医学入门》:"疏散宣通,甚于香附, 不可多服。"
•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妇 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 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阴虚内热 之病,皆不宜服。"
台乌药的功效
• 台乌药正名为乌药为双子叶植物药樟科植 物乌药的根。详细了解,请看下文的台乌 药的功效与作用:

台乌的功效和作用

台乌的功效和作用

台乌的功效和作用乌药的道地简称,是乌药中的上品。

历代本草典籍中记载:“乌药,以产天台者为胜,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台乌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台乌的功效和作用1、治腹部疼痛。

脐腹疼痛而有肠鸣或便糖者适宜(属寒痛,可见于胃肠肾经官能症或肠粘结连引起的轻度梗阻等),可用乌药配香附、如香乌散,或配木香、沉香、陈皮、厚朴、苍术、炒麦芽等同用,名排气汤。

该汤有排气止痛作用,经动物实验证实其原理在于使肠收缩力加强,蠕动加快,从而有助于排气止痛,方中的主要有效药物是乌药和木香。

2、治寒疝。

小肠疝气痛、附睾炎等牵涉至脐腹作痛者,可用乌药配理气祛寒药,以行气散寒而止痛,方如天台乌药散。

3、治小便频数而属虚寒者,配益智仁等分,以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第服6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治气滞引起的月经痛,如为月经后期疼痛,如为月经后期疼痛,配沉香、延胡索、当归、肉桂;如为经前腹痛,则常配木香、砂仁、香附。

台乌的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张天民等报道,乌药20 %的药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柯萨基B1 、B3 、B4 病毒(CBV)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RSV 病毒是引起婴儿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主要病因,柯萨基B 组病毒(CBV) 的抑制指数均为4 个对数,属高效抗病毒药物。

乌药的水和醇提取物对单纯疱疹病毒(HSV) 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亦属高效药物。

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另外,鲜乌药叶也有抗菌作用。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乌药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对抗临床应用大黄引起的腹痛。

乌药水煎液可明显增大家兔胃电幅值,有兴奋和增强胃运动节律作用。

乌药水煎液可以显著抑制溃疡的形成,可明显对抗乙醇诱发的细胞损伤,具有细胞保护作用,此作用与剂量呈依赖关系,且还兼有全身作用,乌药的这种保护作用与神经功能有关。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乌药对心肌有兴奋作用,其挥发油内服有兴奋心肌、加速回流循环、升压及发汗作用,亦有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作用,局部涂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缓解复合肌肉痉挛性疼痛作用。

鸟药的功效与作用

鸟药的功效与作用

鸟药的功效与作用关于《鸟药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鸟药是一味中药材,是乌药的块茎位置。

乌药生长发育在春阳的灌木林、荒野等处,一般生长发育在江浙一带,冬天、春天采收,挖掉后除去根须晾干就可以。

鸟药的作用与功效有很多,具备止疼、祛寒、疏肝理气、开郁等作用,孕妇及其气血虚的人不适合服食。

下边是鸟药的实际详细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乌药,温性,味辛。

归肺经、脾经、脾经、膀胱经。

生产中草药名称疫苗乌药wuyao。

生产别称疫苗天台乌药、台乌、台乌药。

生产英文名字疫苗Linderae Radix。

生产来源于疫苗樟科绿色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块茎。

生产绿色植物形状疫苗常绿植物或灌木植物。

根木制,彭大粗大,略呈佛珠状。

树根浅绿色。

枝丫幼年密被锈色短软毛,老时光滑没毛;茎枝坚毅,不容易断。

叶共生,轮生,椭圆型至倒卵形,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尖部环形或广契形,全缘,上边翠绿色,有光泽度,除中脉外,均光洁没毛,下边灰白,被浅褐色长软毛,后变光洁,基出三脉,极显著;叶茎短有短软毛。

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柄被毛,披针大部分花朵;花单性,雌雄异体,浅绿色;花被广椭圆型,雄花有雌蕊9枚,排列成3轮,最内一轮的尖部有腺管;雌花有衰退雌蕊几枚,子房上台,球型,1室,胚珠1枚。

仁果近球型,初翠绿色,完善后变灰黑色。

开花期3~4月,结果期9~10月。

生产原产地遍布疫苗生在春阳小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缘及其山下、荒野等处。

遍布于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地。

生产采摘生产加工疫苗冬、春二季采收;以夏初采者粉性大,性价比高。

挖掘后,去除根须,清洗晾干,产品称之为“乌药个”。

如刮掉栓皮,切成片,风干者,称之为“乌药丸”。

生产中药材特性疫苗根纺锤形,略弯折,有的中间收拢成连珠状,称“乌药珠”。

长5~ 15公分.直徑1~3公分。

表层黄棕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纹及稀少的细根痕,有的含有环形裂痕。

乌药植物形态、功效、主治、临床应用

乌药植物形态、功效、主治、临床应用



【性状】本品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 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 痕。质坚硬。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 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 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米。根木质,膨大粗壮, 略成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 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

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广 倒卵形,长3~8厘米,宽 1.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 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 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 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 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 后变光滑,叶脉3条,基出, 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

处方举例


1、香乌散。香附、乌药等分为末,第服3~ 6g治腹痛。如腹痛兼食欲不振,以姜、枣汤 送服;如为虫积腹痛,以槟榔汤送服;如为下 腹痛或疝痛,以小茴香送服;治头风虚肿,用 茶汤送服。 2、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台乌9g, 广木香3g(后下)、小茴香4.5g,青皮6g, 良姜4.5g,槟榔9g,川楝子9g,水煎服。

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被毛,簇生多数 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花被6片,雄花 有雄蕊9枚,排成3轮;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 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

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花期3~4月。 果期10~11月。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 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 频,疝气,痛经。


治小儿疳积:天台乌药、鸡内金、五谷虫各等 分,加入青黛%5(例如台乌药净末用一两, 青黛用五分)。共研细末,和匀。每晨空腹用 温开水送服一至三钱,连服一月。《浙江中医 杂志》乌金散。 治泻血,血痢:乌药不以多少,炭火烧存性, 捣罗为末,陈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三十丸,米饮下。(《圣济总录》乌金丸)【炮制】 Nhomakorabea

用乌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痛经等多种疾病

用乌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痛经等多种疾病

用乌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痛经等多种疾病一、乌药概况介绍【来源】乌药为樟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乌药(天台乌药)的根。

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陕西等地。

8月采挖,洗净,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成薄片,晒干,筛去杂质生用或麸炒用。

【别名】台乌,天台,台乌药,天台乌药,旁其,螃鳅,香桂樟,铜钱柴,斑皮柴,白叶柴,钱蜞柴,钱柴头盐鱼子柴,青竹香,吹风散,矮樟,香叶子树根。

【处方名】乌药,台乌药,天台乌药,台片,乌药片,生乌药,炒乌药,盐乌药,酒乌药等。

【商品名】天台乌药:又名台乌药、台乌、天台、台片、天台片。

为浙江天台地区所产者,传统认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佳。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化学成分】含樟醇、龙脑、倍半萜、烯类、有机酸、乌药烃等。

【药理作用】(1)可促进肠蠕动排除肠内积气。

(2)药挥发油有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循环、升血压作用。

(3)可缓和肌肉痉挛。

(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变形、大肠、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5)有兴奋大脑皮质作用。

【用法用量】3~10gg煎服。

二、乌药组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睾丸肿痛、月经痛等多种疾病脘腹胀满乌药顺气散寒止痛,尤以下腹疼痛者,如小肠寒疝疼痛,睾丸肿痛,气滞引起之月经痛,肾寒小便频数。

脉管炎、冠心病亦可用乌药,因它寒通理上下诸气,而广泛用于由气滞、气逆引起的疼痛。

乌药与木香、香附虽均为理气药,然而有一些不同。

其不同处在于木香、香附偏于上,乌药偏于下。

乌药与沉香虽均主下,但沉香偏于降逆,纳肾气以平喘;乌药偏于顺气,用于散寒以止痛百合乌药汤,可根据不同病情调整百合与乌药的比例。

用百合12g、乌药15g,对消除脘腹胀满效甚好,泻痢腹痛、里急后重也可用此方,行气则后重自除,即指此而言。

习惯用木香槟榔丸中木香与槟榔伍用,百合乌药可与之并用二方比较起来,百合乌药汤似用于体弱病人或病愈后恢复期更适宜。

常用方四磨饮子,乌药在此方增加肠蠕动,促进肠道气体排出,达到止痛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名】乌药(《本草拾遗》)【类别】根类【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

【植物形态】乌药,又名:旁其(《本草拾遗》),鳑魮、矮樟(《纲目》),香叶子树、白叶柴、吹风散、青竹香、钱蜞柴、钱柴头、盐鱼子柴。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米。

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

树皮灰绿色。

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

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3~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叶脉3条,基出,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

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长1.5~3毫米,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花被6片,大小几相等,广椭圆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轮,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花药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

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

花期3~4月。

果期10~11月。

生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丛中阳光充足、土壤肥沃处。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叶(乌药叶)、果实(乌药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广西地区另有一种乌药,植物为白胶木,形态与本种相似,主要区别:其老叶下面密生金黄色或锈色贴伏柔毛,有光泽。

参见"千打锤"条。

【采集】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质量好。

挖取后,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商品称为"乌药个"。

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称为"乌药片"。

【药材】①乌药个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或成连珠状,长10~15厘米;膨大部直径1~2厘米。

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须根残痕,具纵皱及横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类圆形,浅棕色而微红,稍显粉性,中心色较深,外层皮部棕色,甚薄;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

气微香,味微辛苦.以连珠状、质嫩、粉性大、横断面浅棕色者为佳。

②乌药片分薄片与厚片,均为类圆形片状,厚片有时斜切成椭圆形,直径1~2厘米,厚约1.5毫米;薄片厚1毫米以下。

平整而有弹性。

切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

以平整不卷、色淡、无黑斑、不破碎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

此外,湖北、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福建等地亦产。

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化学成份】根含多种倍半萜类成分香樟烯、香樟内酯、羟基香樟内酯、乌药醇、乌药醚、异乌药醚、乌药酮。

【炮制】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

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

【性味】辛,温。

①《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辛带微苦,性温。

"【归经】入脾、肺、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④《本草从新》:"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

"【功用主治】顺气,开郁,散寒,止痛。

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

①《本草拾遗》:"主中恶心腹痛,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肾间冷气攻冲背膂,妇人血气,小儿腹中诸虫。

"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霍乱及反胃吐食.泻痢,痈疖疥癞,并解冷热。

"③王好古:"理元气。

"④《纲目》:"治中气,脚气,疝气,气厥头痛,肿胀喘息,止小便数及白浊。

"⑤《本草通玄》:"理七情郁结,气血凝停,霍乱吐泻,痰食稽留。

"⑥《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磨汁或入丸、散。

【宜忌】气虚、内热者忌服。

①《医学入门》:"疏散宣通,甚于香附,不可多服。

"②《本草经疏》:"病属气虚者忌之。

""妇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阴虚内热之病,皆不宜服。

"③《本经逢源》:"不可见火。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选方】①治风气攻疰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呜: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

(《局方》乌药顺气散)②治冷气、血气、肥气、息贲气、伏梁气、奔豚气,抢心切痛,冷汗,喘息欲绝:天台乌药(小者,酒浸一夜,炒)、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炒)、良姜(炒)。

等分为末,温酒、童便调下。

(《卫生家宝方》)③治心腹气痛:乌药,水磨浓汁一盏,入橘皮一片,苏一叶,煎服。

(《濒湖集简方》)④治胀满痞塞,七情忧思所致:天台乌药、香附、沉香、砂仁、橘红、半夏,为末。

每服二钱,灯心汤调。

(《亦水玄珠》乌药顺气散)⑤治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香附(盐、酒、便、醋四分制之)、乌药,共细末,酒下四、五分。

(《慎斋遗书》香附散)⑥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妨闷不食: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

上药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盏,煎三、五沸,放温服。

(《济生方》四磨汤)⑦治气厥头痛,妇人气盛头痛及产后头痛:川芎藭、天台乌药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葱、茶调下。

(《纲目》)⑧治产后逆气,食滞胀痛:陈皮、藿香、枳壳各钱半,厚朴一钱,泽泻、乌药、香附各二钱,木香七分至一钱,煎服。

(《沈氏尊生书》排气饮)⑨治胎前产后血气不和,腹胀痛:乌药、香附、当归、川芎(俱酒炒)各三钱。

水煎服。

(《本草切要》)⑩治产后腹痛:天台乌药、杜当归,为末,豆淋酒调下。

(《朱氏集验医方》乌药散)⑾治小肠疝气乌药一两,升麻八钱。

水二钟,煎一钟,露一宿,空心热服。

(《孙天仁集效方》)⑿治干湿脚气乌药一两,莳萝一分(二味炒令黄色)。

同为末,温酒下二钱。

若是干脚气,用苦楝子一个,柏浆水一升,煎至五合,调下。

(《博济方》乌药散)⒀治脚气掣痛,初发时:土乌药,不犯铁器,布揩去土,瓷瓦刮屑,好酒浸一宿,次早空心温服,溏泄即愈,入麝少许尤佳,痛入腹者,以乌药同鸡子,瓦罐中水煮一日,去鸡子,切片蘸食,以汤送下。

(《永类钤力》)⒁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及白浊等疾:天台乌药(细锉)、益智子(大者,去皮,炒)。

上等分,为末,别用山药炒黄为末,打糊丸,如梧桐子大,曝干。

每服五十丸,嚼茴香数十粒,盐汤或盐酒下。

(《魏氏家藏方》固真丹,即《妇人良方》缩泉丸)⒂治小儿慢惊,昏沉或搐:乌药磨水灌之。

(《济急仙方》)⒃治小儿疳积:天台乌药、鸡内金、五谷虫各等分,加入青黛%5(例如台乌药净末用一两,青黛用五分)。

共研细末,和匀。

每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一至三钱,连服一月。

(《浙江中医杂志》乌金散。

12:32(560),1958)⒄治泻血,血痢:乌药不以多少,炭火烧存性,捣罗为末,陈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圣济总录》乌金丸)⒅治跌打损伤(背部伤尤宜):乌药一两,威灵仙五钱。

水煎服。

(《江西草药》)⒆风湿麻痹。

用乌药一百两、沈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空心服,姜盐汤送下。

此方名"乌沈汤"。

⒇一切气痛。

用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以温酒加童便调下。

(21)几种常见病。

用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至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送下;疟疾,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槟榔汤送下;头风虚肿,茶汤送下;妇女冷气,米汤送下;产后血攻心、脾痛。

童便送下;妇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汤送下。

(22)小肠疝气。

用乌药一两、升麻八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热,空心服。

(23)脚气扯痛。

用乌药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温服。

溏泄好愈。

加麝香少许更好。

(24)血痢。

用乌药烧存性,研为末,加陈米饭做成刃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25)咽喉闭痛。

用生乌药,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后咽,吐出痰涎好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