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数据B. 推断数据C. 描述数据和推断数据D. 预测数据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3. 以下哪种图形不适合表示分类数据?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D4. 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中,哪个不受极端值影响?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所有选项答案:B5. 以下哪个统计量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所有选项答案:D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0到2D. -2到2答案:A7. 以下哪个测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A8. 以下哪个统计图用于展示变量之间的关系?A. 直方图B. 饼图C. 散点图D. 条形图答案:C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描述数据B. 预测未来C. 推断数据D. 所有选项答案:B10.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A. 直方图B. 箱线图C. 散点图D. 饼图答案:A, B2.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 B, C5.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A. 移动平均B. 指数平滑C. 回归分析D. 季节性分解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总体和样本?答案: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样本是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C)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2、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30~40,第二组为40~50,第三组为50~60,第四组为60~70,第五组为7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C)A、4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50在第二组70在第五组C、60在第四组,70在第五组D、70在第四组,40在第二组3、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的选择分组标准应当用(B)A、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B、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D、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4、某商店在钉子男式皮鞋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售皮鞋的平均尺寸,则应计算(A)A、众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5、已经4个水果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量要计算4个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B)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6、由下数列可知下列判断(C)A、Me<30B、Me>30C、M0 <MeD、M0>Me7、以1949年ae为最初水平,2008年aA为最末水平,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须开(C)A、57次方B、58次方C、59次方D、60次方8、某地2000—2006年各年中统计的产量如下该地区2001—2005年的年平均产量为(B)A、(23/2+23+24+25+25+26/2)/5=24。

3万件B、(23+24+25+25+26)/5=24。

6万件C、(23/2+24+25+25+26/2)/5=19。

7万件D、(23/2+23+24*25+25+26/2)/6=20。

25万件9、某企业甲产品的单位成本是逐年下降的,已知从2000年至2005年间总得降低了40%则平均每年降低速度为(C)A、40%/5=8%B、√40%=83.3%C、100%-√100%-40%=9.7%D、(100%-40%)/5=12%10、按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可以使(A)A、推算的各期水平之和等于各期实际水平之和B、推算的期末水平等于实际水平C、推算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等于实际的各期定级发展速度D、推算的各期增长量等于实际的逐期增长量11、某农贸市场猪肉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4%,3月份比2月份下降2。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 B 11p q C 01p q 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 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 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 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讲解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讲解
2 答:统计指标是十分重要用来反映总体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二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统计指标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同质事物的可量性。没有质的规定性不能成为统计指标,有了质的规定性不能用数量表示,也不能成为统计指标。有些抽象度较高的社会经济概念难以量化是不能直接用来作为指标名称的,必须将其分解为可以量化的概念才能成为统计指标。第二,量的综合性。统计指标反映的是总体的量,它是许多个体现象的数量综合的结果。 3、什么是动态数列?试举一个时点数列的例子。 答:动态数列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也称时间数列。各年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就是时点数列。 4、何谓标准差?写出均值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答: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也称均方差(mean square error),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离均差)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因此,标准差也是一种平均数。公式为: 五、计算(每小题10分,共40分。要求计算过程保留4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以下为10位工人2005年11月11日的产量资料:(单位:件):100 120 120 180 120 192 120 136 429 120。试据以计算其中位数、均值及众数。 答:将100 120 120 180 120 192 120 136 429 120按大小排序 产量 100 120 136 180 192 429 人数 1 5 1 1 1 1 中位数:120;平均数:163.7;众数:120 2、某厂2005年第四季度各月的生产工人人数和产量资料见下表: 时 间 10月 11月 12月 月初人数(人) 2000 2080 2200 产量(万件) 260 280 369 又知2005年12月31日的生产工人数为2020人,试计算第四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答:劳动生产率(元/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 或:报告期工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260/(2000+2080)/2+280/ (2080+2200)/2)+369/ (2200+2020)/2))/3=0.1445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数据的搜集、处理、分析和解释D. 数据的搜集和处理答案:C2. 统计学中,总体是指什么?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样本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子集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数值数据D. 空间数据答案:D4. 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搜集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答案:ABC7. 以下哪些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频率分布B. 描述性统计量C. 数据的图形表示D. 假设检验答案:ABC8. 以下哪些是推断统计分析的内容?A. 总体参数的估计B. 假设检验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D9.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值描述方法?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对/错)答案:对12. 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对/错)答案:对13. 统计学中的相关系数可以完全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错)答案:错14. 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对/错)答案:对15. 统计学中的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小。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6. 简述统计学中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答案: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用于代表总体进行研究。

样本容量越大,样本的代表性越好,估计的准确性就越高。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C )。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

统计学期末考试答案解析(完整版)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根据统计方法的构成,可将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 _____ 和—推断统计__________ 。

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________ 、—顺序数据_____ 和__数值型数据________ 。

3、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观测数据__________ 和_实验数据。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______ 和_时间序列数据5、总体可分为___ 有限总体__ 和__无限总体 ______ 两种。

6、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样本_______ 。

7、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 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______ 。

8、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_______ 和—连续型变量 ______ 。

9、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之一就是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_________________ 特征。

10、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有_离散型________ 变量和_连续型__________ 变量之分。

11、统计分析方法有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两种。

12、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___数值型数据_________ 。

13、数据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其所有的方法可分为_描述统计_____________ 方法和_____ 推断统计 ________ 方法。

14、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统计量。

1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称作指标。

16、若要研究某班学生的成绩,则统计总体是该班所有学生。

17、通过调查或观察得到的数据称为观测数据数据。

18、在不同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B.劳动生产率C.所有制形式D.企业名称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B.每一个油田C.每一台采油设备D.所有采油设备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英国人威廉·配第B.德国人康令C.德国人阿亨瓦尔D.比利时人凯特勒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品质标志是用文字表示的C.数量标志是用数字表示的D.数量标志说明总体量的特征9.关于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能取整数的变量是离散变量B.可以用小数表示的是连续变量C.只能用小数表示的是连续变量D.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10.关于指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B.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C.质量指标只能用相对数表示D.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国内生产总值B.企业数C.身高D.体重E.人数2.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 )。

A.增加值B.学校数C.机器台数D.销售额E.粮食产量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年龄B.性别C.政治面貌D.职业E.学习成绩(百分)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总体是由多个单位构成的B.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转化C.总体中单位在各个方面都相同D.总体具有同质性E.总体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指标和标志不可以相互转化B.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C.连续生产的产品所构成的总体是无限总体D.性别是品质标志E.水塘中所养的所有鱼所构成的总体是无限总体四、简答题1.说明总体、总体单位、指标、标志之间的相互关系。

2.说明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3.举例说明什么是变量和变量值?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一、填空题1.调查是一种为了解现象的基本情况而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是按照原则从被研究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用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

3.调查是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反映同类事物的本质规律性。

4. 调查时间是指统计资料所属的时期或。

5.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调查和调查。

6. 调查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调查单位是。

7. 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公式是。

8. 按数量标志分组,有单项式分组和式分组。

9. 统计表从外形上由、横标题、、数字资料四部分构成。

10.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程度有简单表、表和表。

11.统计表从内容上由词和词两部分构成。

二、判断题1.某市对占该市钢铁产量三分之二的五个钢铁企业进行调查,了解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典型调查。

()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3.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数量上推断总体的。

()4.统计调查时,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总是一致的。

()5.抽样调查单位的选择是按照随机性原则,不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6.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其调查目的是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7.普查是一种全面调查,调查时必须有一个标准时点。

()8.统计分组时,离散型变量只能用单项式分组。

()9.连续型变量的组距式分组,前一组的上限和后一组的下限可以不重合。

()10.统计分组时,所有组的组距都不等的分组叫不等距分组。

()11.统计分组时所遵循的原则是“上限不在内”()12.向上累计次数说明大于某个变量值的单位数是多少。

()13.向下累计频率说明小于某个变量值的单位数所占比重是多少。

()14.复合表是主词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统计表。

()15.闭口组组中值的计算公式是:组中值=(上限+下限)÷2。

()三、单项选择题1.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原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是( )。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2.离散型变量的组距式分组,前一组的上限和后一组的下限( )。

A.必须重叠B.互不影响C.不能重叠D.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50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55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

A.250B.450C.550D.5004.某连续变量数列分为五组:第一组为500以下,第二组为500~600,第三组为600~700,第四组为700~800,第五组为800以上。

依习惯规定( )。

A.500在第一组,700在第四组B.600在第二组,800在第五组C.700在第四组,800在第五组D.800在第四组,500在第二组5.关于统计分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缺下限的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公式是:下限+(邻组组距÷2)B.开口组组距以其邻近组的组距为准C.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公式是:下限-(邻组组距÷2)D.开口组组距以任意组的组距为准6.按照随机性原则,从所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抽选出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从数量上对总体进行推断,这种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7.企业要了解其生产的烟花爆竹的不合格率的情况,最好采用( )。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8.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原始资料来源不同B.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C.调查的单位数多少不同D.抽取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9.关于典型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典型单位只有一个B.必须从数量上对总体进行推断C.典型单位是有意识地选取的D.是全面调查10.关于重点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点单位的选择受主观影响大B.重点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总量的很大比重C.必须从数量上对总体进行推断D.是全面调查四、多项选择题1.非全面统计调查方式有( )。

A.重点调查B.普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E.全面统计报表2.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确定( )。

A.调查目的B.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调查项目D.统计资料所属时间E.调查工作的期限3.关于普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是全面调查B.是周期性调查C.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时点D.是非全面调查E.是连续性调查4.统计表从外形上包括( )。

A.主词B.总标题C.横标题D.数字资料E.纵标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向上累计是从最小值向最大值累计B.向下累计是从最小值向最大值累计C.向上累计频率说明大于某个值的单位数在总数中所占比重D.向下累计频率说明大于某个值的单位数在总数中所占比重E.向上累计是从最大值向最小值累计6.关于统计分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用一个变量值表示一个组的分组是组距式分组B.不等距分组是指各组组距不完全相等C.闭口组的组距=上限—下限D.闭口组的组中值=(上限+下限)÷2E.等距分组是指各组组距都相等7.统计表从内容上包括( )。

A.横标题B.纵标题C.总标题D.主词E.宾词五、简答题1.统计调查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它们有什么区别?3.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4.举例说明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的适用条件和特点5.统计表有几种?它们有什么特点?6.什么是向上累计、向下累计?向上累计次数和向下累计次数分别说明什么问题?第三章综合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指标和指标。

2.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地区、国家)的同类指标之比。

3.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4.某企业某年计划增加值达到500万元,实际为550万元,则增加值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5.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为40元,实际为45元,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6.某车间5名工人的日产量(件)为10 10 11 12 14,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7.市场上某种蔬菜早、中、晚的价格(元)分别为1.5、1、0.5,早、中、晚各买1元,则平均价格为。

8.在两个数列平均水平时,可以用标准差衡量其变异程度。

9.∑=-)(x x 。

二、判断题1.2007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是一个时点指标。

( )2.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时期指标。

( )3.200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平均指标。

( )4.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是一个结构相对指标。

( )5.某企业某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4%,实际上提高了5%,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5%/4%。

( )6.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3%,实际上提高了3.5%,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1+3.5%/1+3%。

( )7.某车间7名工人的日产量(件)为22 23 24 24 24 25 26,则日产量的众数是24。

( )8.三个连续作业车间的废品率分别为0.5% 0.8% 0.3%,则平均废品率为3%3.0%8.0%5.0⨯⨯。

( )9.当B A σσ>时,则说明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比B 数列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