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和骨
合集下载
软骨和骨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分两层 外层:胶原纤维 多,保护 内层:疏松,细胞 多,含骨原细胞→ 成软骨细胞→软骨 细胞
8
3、软骨的生长
附加生长(软骨膜下生长,从外周逐层增长)
软骨膜内层骨原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附加
在软骨组织表面分泌基质和纤维,将自身埋于其中)
间质生长(软骨内生长,从内向外生长扩大)
四肢骨、躯干骨、部分颅底骨等以此方式发生。
软骨内部细胞分裂增殖→新的软骨细胞→新的基
质和纤维
9
(图basice7-6)
10
(二)弹性软骨 (elastic cartilage)
分布:耳廓、会厌等处, 新鲜时呈黄色。 结构:与透明软骨相似, 但间质含大量弹 性纤维,互相交 织成网。 功能:弹性较强。
11
(三)纤维软骨 (fibrocartilage)
15 Storage and production
(一)骨组织(osseous tissue)
1.骨基质(bone matrix) 2.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16
(1)骨原细胞 osteoprogenitor cell
位置:骨膜内 形态结构:细胞小,梭形,核椭圆,胞质弱嗜碱性 功能:干细胞,可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30
(三)骨发生(osteogenesis)
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基本过程为:
间充质细胞 成骨细胞 类骨质 骨细胞 骨质 形成 吸收
+骨盐
骨组织
破骨细胞
1. 膜内成骨(intramembranous osteogenesis) 顶骨、额骨、锁骨等扁骨和不规则骨以此方式发生。 2. 软骨内成骨(cartilagenous osteogenesis)
8
3、软骨的生长
附加生长(软骨膜下生长,从外周逐层增长)
软骨膜内层骨原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胞(附加
在软骨组织表面分泌基质和纤维,将自身埋于其中)
间质生长(软骨内生长,从内向外生长扩大)
四肢骨、躯干骨、部分颅底骨等以此方式发生。
软骨内部细胞分裂增殖→新的软骨细胞→新的基
质和纤维
9
(图basice7-6)
10
(二)弹性软骨 (elastic cartilage)
分布:耳廓、会厌等处, 新鲜时呈黄色。 结构:与透明软骨相似, 但间质含大量弹 性纤维,互相交 织成网。 功能:弹性较强。
11
(三)纤维软骨 (fibrocartilage)
15 Storage and production
(一)骨组织(osseous tissue)
1.骨基质(bone matrix) 2.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16
(1)骨原细胞 osteoprogenitor cell
位置:骨膜内 形态结构:细胞小,梭形,核椭圆,胞质弱嗜碱性 功能:干细胞,可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30
(三)骨发生(osteogenesis)
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基本过程为:
间充质细胞 成骨细胞 类骨质 骨细胞 骨质 形成 吸收
+骨盐
骨组织
破骨细胞
1. 膜内成骨(intramembranous osteogenesis) 顶骨、额骨、锁骨等扁骨和不规则骨以此方式发生。 2. 软骨内成骨(cartilagenous osteogenesis)
05软骨和骨

具有溶解和吸收骨质的作用
破骨细胞光镜图 (蓝:破骨细胞 绿:皱褶缘)
骨 组 织 的 各 种 细 胞 和 骨 板
(二)长骨的结构
长骨由骨干、骨骺、骨膜、关节软骨、骨髓等 组成.
1.骨骺(松质骨)
骨松质分布于长骨的骨 骺和骨干内侧,由大量针状 或片状骨小梁相互连接,形 成多孔的网架结构,孔内充 满红骨髓。骨小梁是由几 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 胞组成。
类骨质osteoid:无骨盐沉积的骨基质
钙 化 后
钙化是无机盐 有序的沉积于 类骨质的过程
坚硬的骨质
骨质
骨质呈板层状,称骨板。 同一骨板中的纤维相互平行, 相邻骨板的纤维则相互垂直。 此结构有效的增加了骨的强 度。 密质骨:骨板层数 多,排列规则,紧密结 合。 松质骨:数层不规则 骨板呈针状或片状 骨小梁,排列疏松有 孔。
2.骨干(密质骨)
骨干处骨密质较厚,骨板排列紧密有序,可分为 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 骨单位 间骨板 内环骨板 外环骨板
(1)环骨板
环绕骨干内、外表 面排列的骨板,分别称 为内环骨板和外环骨 板。外环骨板厚,有10- 内环 骨板 40层;内环骨板薄,仅数 层排列不规则。
来自骨膜的血管神经横穿骨板形成穿通管, 又称福克曼管Volkmann canal,与纵向走行的 中央管相通,穿通管内的血管神经及结缔组织 进入中央管。
软骨和骨
Cartilage and Bone
概 述
软骨和骨构成身体 支架,具有支持和保 护等作用。此外,骨 组织是人体重要的钙 磷储存库。 软骨和骨是分别由软骨组织和骨组织为主构 成的器官。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属于结缔组织,细 胞外基质分别为凝胶态和固态是其突出特点。
一.软骨 cartilage
第4章:软骨与骨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1.长骨的构成:骨干、骨骺,表面覆盖骨膜和关节 软骨;内为骨髓腔,骨髓充填其中 骨干 = 密质骨 + 少量松质骨 骨密质:环骨板、骨单位(哈弗斯系统)、间骨板 穿通管:横向穿行于骨板的管道,与骨干长轴垂直, 内含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
36
图 20 长 骨 结 构 模 式 图
图 27 骺 板 软 骨 成 骨 过 程 模 式 图
54
55 图28 骺板软骨示软骨储备区(左)与增生区(右)
图29
骺板软骨示软骨钙化区(左)与成骨区(右)
56
四、骨的增粗
骨外膜中骨原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在骨干表面添加
骨组织,使骨干变粗。
骨干内表面的破骨细胞吸收骨小梁,使骨髓腔横向扩
大。
※ 人约30岁,长骨不再增粗
软骨表面被覆的薄层致密结缔组织。 外层:胶原纤维多,起保护作用。
内层:有较多梭形的骨原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软
骨细胞。
有血管为软骨提供营养。
7
图4 软骨膜(透明软骨)光镜图 (蓝:外层 绿:内层)
8
二、软骨分类 1.透明软骨(hyaline cartilage)
分布:肋、关节、呼吸道等。 纤维:胶原原纤维(Ⅱ型胶原蛋白),新鲜时呈 半透明状。纤维细且折光率与基质相同, 于HE染色切片不能分辨。
22
图10
骨切片示骨膜内层骨原细胞
23
2.成骨细胞(osteoblast) 图11
分布:单层排列于骨组织表面。
图12
LM:椭圆或矮柱状,有突起,胞质嗜碱性。 EM:RER和GC丰富,有基质小泡(内含钙化结晶, 膜上有钙结合蛋白与碱性磷酸酶)。 功能:分泌类骨质;释放基质小泡,促进类骨质钙 化。 成骨细胞被自身产生的骨质包埋,转变为骨细胞。
4章 软骨与骨

↓
(二)纤维软骨
新鲜时: 新鲜时:乳白色 分 椎间盘、关节盘、 布: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纤维成分: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纤维成分: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型胶原蛋白) (I型胶原蛋白) 软骨细胞: 软骨细胞:常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的软骨囊中 特 点:韧性强大
胶原纤维束
纤维软骨 HE染色 染色
作用:支持, 作用:支持,保护 分类:根据细胞间质不同 分类: 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弹性软骨
软骨膜 软骨细胞
基质
(一)透明软骨
新鲜时:乳白淡蓝色半透明(基质中含大量水分) 新鲜时:乳白淡蓝色半透明(基质中含大量水分) 分 关节软骨、肋软骨、 布:关节软骨、肋软骨、呼吸道软骨
纤维成分:交织的胶原原纤维 II型胶原蛋白 胶原原纤维( 型胶原蛋白) 纤维成分:交织的胶原原纤维(II型胶原蛋白) 特 较脆,易折断,较强的抗压性, 点:较脆,易折断,较强的抗压性,一定的弹 韧性, 性、韧性,
骨松质 骨膜 关节软骨 骨密质 骨髓
功能
支持、 支持、保护 血细胞发生的部位 机体钙磷的贮存库
(一)骨组织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骨基质)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骨基质)和几种细胞组成
1、骨基质(骨质) 骨基质(骨质)
有机成分 大量骨胶纤维(90%) 大量骨胶纤维(90%) 骨胶纤维 少量基质:凝胶状, 少量基质:凝胶状,蛋白多糖及其复合物 电镜下:骨盐呈细针状, 电镜下:骨盐呈细针状,沿骨胶纤维长 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结合。 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结合。 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紧密结合, ★ 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紧密结合,使骨基质即坚 硬又有韧性。 硬又有韧性。
软骨内成骨
骨领
成骨区
骨髓腔
骨骺
(二)纤维软骨
新鲜时: 新鲜时:乳白色 分 椎间盘、关节盘、 布: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纤维成分: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纤维成分: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型胶原蛋白) (I型胶原蛋白) 软骨细胞: 软骨细胞:常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的软骨囊中 特 点:韧性强大
胶原纤维束
纤维软骨 HE染色 染色
作用:支持, 作用:支持,保护 分类:根据细胞间质不同 分类: 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 弹性软骨
软骨膜 软骨细胞
基质
(一)透明软骨
新鲜时:乳白淡蓝色半透明(基质中含大量水分) 新鲜时:乳白淡蓝色半透明(基质中含大量水分) 分 关节软骨、肋软骨、 布:关节软骨、肋软骨、呼吸道软骨
纤维成分:交织的胶原原纤维 II型胶原蛋白 胶原原纤维( 型胶原蛋白) 纤维成分:交织的胶原原纤维(II型胶原蛋白) 特 较脆,易折断,较强的抗压性, 点:较脆,易折断,较强的抗压性,一定的弹 韧性, 性、韧性,
骨松质 骨膜 关节软骨 骨密质 骨髓
功能
支持、 支持、保护 血细胞发生的部位 机体钙磷的贮存库
(一)骨组织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骨基质)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骨基质)和几种细胞组成
1、骨基质(骨质) 骨基质(骨质)
有机成分 大量骨胶纤维(90%) 大量骨胶纤维(90%) 骨胶纤维 少量基质:凝胶状, 少量基质:凝胶状,蛋白多糖及其复合物 电镜下:骨盐呈细针状, 电镜下:骨盐呈细针状,沿骨胶纤维长 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结合。 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结合。 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紧密结合, ★ 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紧密结合,使骨基质即坚 硬又有韧性。 硬又有韧性。
软骨内成骨
骨领
成骨区
骨髓腔
骨骺
软骨与骨

14
4.成骨细胞内有基质小泡,基质小泡内有Ca2+、 Ca2+盐、 Ca2+结合蛋白和ATP酶等,对类骨质的钙化有重要作用。
15
B . 骨细胞(Osteocyte): 1. 星形,来源于类骨质钙化后所包绕的成骨细胞。 2. 不再分泌类骨质。 3. 每个骨细胞的扁形胞体位于一个骨陷窝内,突起位于骨小管 内。相邻骨陷窝的骨小管相通,内有突起间形成的缝隙连接。
21
骨单位由中央管 (哈佛氏管) 和周围 4~20 层同心圆排列的 骨板构成。中央管内有血管和神经等。无数的骨小管将 中央管和骨陷窝连接起来。
22
骨单位周围有一层粘合线(Cement line)包绕,粘合线内钙盐 较多而纤维较少。骨单位越年轻,其中央管相对越大。 23
3. 间骨板(Interstitial lamellae): 不规则,填充于骨单位之间。 无中央管。 4. 穿通管 (伏克曼氏管, Volkmann's canal): 连接中央管。内 24 有血管和神经等。
B. 骨松质(Spongy bone): 由针状和片状的骨小梁(Trabeculae) 构成。主要位于骨骺和骨干内侧面。 25
C. 骨内膜(Endosteum)和骨外膜(Periosteum) : 结构和功能与软骨 膜相似。 1. 骨外膜外层为DCT,由此发出的胶原纤维束(穿通纤维, Sharpey’s fibers) 深入外环骨板 。内层有骨被覆细胞 (干细胞) , 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可分化为骨原细胞。 26 2. 与骨外膜相比,骨内膜薄且不规则。
b. 成熟的软骨细胞: 圆 形,位于软骨中部,常 成群存在,形成同源细 胞群(Isogenous groups)。 同源细胞群中的细胞来 源于同一个幼稚的软骨 细胞的分裂。 2. 细胞质嗜碱性,有丰 富的RER和G。合成和 分泌间质中的基质和纤 维。 C. 软骨膜(Perichondrium): 1. 外层: DCT, 保护。 2. 内层: LCT,含血管和 干细胞。
软骨和骨—骨的发生和生长(组织胚胎学)

2. 长骨的加长是通过骺板软骨的不断增生和替换成骨的方式实 现,增粗则是通过骨干表面的骨形成和骨髓腔面的骨吸收而 实现。
吸收
形成
形成
吸收
改建后
改建前
长骨外形改建示意图
02 长骨的生长
长骨的增粗
骨膜不断造骨,使骨干不断加粗。
小结
1. 骨的发生分为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膜内成骨是 在胚性结缔组织内直接成骨,是不规则骨和扁骨等的发生方 式。软骨内成骨是在形成一块透明软骨的基础上,再改造替 换成骨,是长骨、椎骨以及部分颅底骨的发生方式。
骨的发生和生长
目录
CONTENT
01 骨的发生
02 长骨的生长
01 骨的发生
1.膜内成骨 是由间充质先形成含 有骨原细胞的结缔组 织膜,由膜直接骨化 形成骨组织。
01 骨形基础上被新生的骨 组织所替换。
02 长骨的生长
长骨的加长
初级骨化中心形成骨干;次 级骨化中心形成骺。二者之 间有骺软骨,骺软骨不断增 长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长骨外形的改建
骨组织不能从内部生长,故骨干不能自动加长,只能在干骺端的 生长与改建中实现
干骺端呈圆锥形,比骨干粗大 干骺端的外侧面进行骨吸收,内侧面成骨,使干骺端近
骨干一侧变细,粗细逐渐与骨干中段一致 干骺端远侧端又不断向远端形成新的干骺端 持续不断地改建,直到骺板停止生长
吸收
形成
形成
吸收
改建后
改建前
长骨外形改建示意图
02 长骨的生长
长骨的增粗
骨膜不断造骨,使骨干不断加粗。
小结
1. 骨的发生分为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方式。膜内成骨是 在胚性结缔组织内直接成骨,是不规则骨和扁骨等的发生方 式。软骨内成骨是在形成一块透明软骨的基础上,再改造替 换成骨,是长骨、椎骨以及部分颅底骨的发生方式。
骨的发生和生长
目录
CONTENT
01 骨的发生
02 长骨的生长
01 骨的发生
1.膜内成骨 是由间充质先形成含 有骨原细胞的结缔组 织膜,由膜直接骨化 形成骨组织。
01 骨形基础上被新生的骨 组织所替换。
02 长骨的生长
长骨的加长
初级骨化中心形成骨干;次 级骨化中心形成骺。二者之 间有骺软骨,骺软骨不断增 长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
长骨外形的改建
骨组织不能从内部生长,故骨干不能自动加长,只能在干骺端的 生长与改建中实现
干骺端呈圆锥形,比骨干粗大 干骺端的外侧面进行骨吸收,内侧面成骨,使干骺端近
骨干一侧变细,粗细逐渐与骨干中段一致 干骺端远侧端又不断向远端形成新的干骺端 持续不断地改建,直到骺板停止生长
组织胚胎学:软骨和骨(精品)

二骨
骨=骨组织+骨膜+骨髓 骨组织=骨细胞+骨基质 一般特点:钙化的基质;
血管供应丰富; 钙、磷的贮存库。
1、骨基质(骨质)
为钙化的细胞外基质 有机成分 胶原f(90%):I形胶原蛋白构成 (类骨质) 基质:凝胶状,主要是蛋白多糖与 复合物,粘合纤维。 无机成分(骨盐) : 羟基磷灰石结晶:细针状, 65% 钙、磷酸根和羟基结合而成.
钙化
骨细胞 + 骨质 吸收:破骨细胞起主要作用。
•内部为骨髓腔,充满骨髓
1、骨干:
主要为密质骨,由3种骨板构成。 • 环骨板:内、外环骨板 • 哈弗斯系统:又称骨单位(osteon)
• 间骨板:
外环骨板 哈弗斯系统
间骨板 内环骨板
哈弗斯系统
哈弗斯系统(骨单位)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由 4 ~ 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 围绕中央管构成的长筒状结构。是 长骨中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
2个概念
软骨陷窝 软骨细胞包埋在软骨基质中, 所在的腔隙称软骨陷窝。
同源细胞群: 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2-8 个软骨细胞,同时存在于一个软 骨陷窝中,称为同源细胞群。
同源细胞群
2、软骨基质
由软骨细胞分泌。 软骨基质=纤维+基质(凝胶状)
基质:*蛋白多糖(分子筛)
*水(良好的可渗透性)
纤维:增加弹性和韧性,种类不一。
成骨细胞
EM
骨细胞
EM
(3)骨细胞(osteocyte)
位置:单个、散在分布于骨板内/骨板间。 结构:胞体小、扁圆形,多突起;胞质弱嗜
碱性,突起之间有缝隙连接。
功能: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钙磷调节 相通, 物质运 输通道
骨陷窝:骨细胞胞体所在的腔隙 骨小管:骨细胞突起所在的腔隙
软骨和骨

中央管与穿通管相通, 含血管、神经、结缔组 织、细胞等 骨小管互通,最内层者 与中央管相通
骨单位(上,骨切片;下,骨 磨片)
(4)间骨板
是在骨单位之间的半环形、不规则骨
板。
是未被吸收的骨单位或环骨板。
无中央管。
复合体;线粒体较少,糖原和脂滴较多。
功能:合成、分泌纤维和基质。
⑵ 纤维
光镜:透明软骨基质中无胶原纤维;
电镜:可见基质中含有许多细小的胶
原原纤维。
⑶基质
呈凝胶状,含有70%的水分,具有韧性。
蛋白多糖与胶原原纤维结合,共同形成固
态结构。
软骨陷窝周缘基质中硫酸软骨素含量高,
嗜碱性强,称软骨囊(cartilage capsule) 。
哈弗斯骨板:以中央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排列,
约4~20层。
骨单位
粘合线(cement line)
骨单位的最外层,与相邻骨单位相隔;
粘合线是一层含骨盐多、纤维少的骨基
质,故骨单位的最外层的骨小管并不与 相邻的骨单位的骨小管相通连。
穿通管
又称福克曼管(Volkmann canal):是骨 膜的血管、神经横穿骨板形成的管道, 它与纵向排列的中央管相通。
滋养孔 骨髓腔 骨膜
骺线
骨干 主体密质骨,近骺端骨髓腔为松质骨 骨骺 主体为松质骨,表面为密质骨,和骨干延续
关节软骨
透明软骨
(三)长骨的结构
分为骨干和骨骺。
表面有骨膜和关节软骨、内部为骨髓 腔, 骨髓充填在其中。
1、骨干
主要有骨密质构成,内侧有少量
骨松质形成的骨小梁。
长骨是由骨密质、骨松质、骨膜、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
细胞内消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 发 生
• 骨板:骨基质结构呈板层状,同一骨 板内纤维相平行,相邻骨板纤维相垂 直,增加了骨的强度 图9 • 密质骨(compact bone):大量骨板紧 密规则排列;分布于长骨骨干、短骨 和扁骨表层 • 松质骨(spongy bone):数层不规则 排列的骨板形成针、片状骨小梁,交 错成为多孔的网格样结构;分布于长 骨骨骺、短骨中心
• 功能:韧性强
软
概 述
骨
骨
骨 发 生
图7
软骨细胞 软骨基质
软 骨 膜 软骨分类 软骨生长
3.弹性软骨(elastic cartilage) • 分布:耳廓、咽喉及会厌
• 纤维:大量交织分布的弹性纤维,在
软骨中部更为密集
• 功能:有较强的弹性
软
概 述
骨
骨
骨 发 生
两种方式并存 • 附加性生长(软骨膜下生长):软骨 膜内骨祖细胞→成软骨细胞→软骨细
图16
破骨细胞局部超微结构模式图
图17
长骨的结构
图 18 长 骨 骨 干 结 模 式 图
图20 长骨横切面 (硫堇染色) 1中央管 2骨小管 3黏合线 4间骨板 ↑骨陷窝
图 21 长 骨 骨 干 结 构 模 式 图
图22 膜内成骨过程模式图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 发 生
长骨的构成:骨干、骨骺,表面覆盖 骨膜和关节软骨;内为骨髓腔,骨髓 充填其中
图17、18
骨的细胞
长骨结构
骨干 = 密质骨 + 少量松质骨 密质骨:环骨板、哈弗斯系统、间骨 板 穿通管:横向穿行于骨板的管道,与 骨干长轴垂直,内含血管、神经和结 缔组织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 发 生
骨的细胞
软骨细胞 软骨基质
软 骨 膜 软骨分类 软骨生长
胞→产生纤维和基质→软骨加厚
• 间质性生长(软骨内生长):软骨细
胞增殖和生长→产生新基质→软骨由
内至外扩大
软
骨
骨
骨 发 生
• 206块骨参与构成运动系统; • 均由骨组织、骨膜和骨髓构成
图8
• 功能 支持,保护,造血,贮钙
• 骨组织(osseous tissue) 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基质构成
骨的加长 骨的增粗
骨组织的吸收:破骨细胞起作用
• 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同时存在,处于 动态平衡
软
发生过程 发生方式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 骨
骨
骨
骨 发 生
图22 • 膜内成骨(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指在原始的结缔组织膜 内直接成骨。见于头面部的扁骨等
骨的进一 步生长
骨的加长 骨的增粗
骨的细胞
长骨结构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 发 生
骨的细胞
1.骨祖细胞(osteoprogenitor cell) • 分布:骨膜 图9 • 为骨组织中的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 成骨细胞 • 形态:梭形,较小 2.成骨细胞(osteoblast) • 分布:单层排列于骨组织表面 • LM:矮柱状,有突起,胞质嗜碱性
软骨细胞 软骨基质
软 骨 膜 软骨分类 软骨生长
软
概 述
骨
骨
骨 发 生
图6
软骨细胞 软骨基质
软 骨 膜 软骨分类 软骨生长
2.纤维软骨(fibrous cartilage) • 分布: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 • 软骨细胞:较小而少,成行分布于纤 维束之间 • 纤维:胶原纤维束平行或交叉排列
• 基质:较少,弱嗜碱性
图 23 长 骨 发 生 示 意 图
图 24 骺 板 软 骨 成 骨 过 程 模 式 图
图25 骺板软骨示软骨储备区(左)与增生区(右)
图26
骺板软骨示软骨钙化区(左)与成骨区(右)
图27
成骨区
↓
↑
图28 长骨停止生 长后形成的骺线 (↑)
软
概 述
骨
骨
骨 发 生
软骨基质(cartilage matrix) 软骨细胞 即软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 • 基质(蛋白多糖“分子筛” + 水):凝 软骨基质 胶状,渗透性好;软骨陷窝周围硫酸软
骨素较多,呈强嗜碱性,形成软骨囊 (cartilage capsule)包围软骨细胞 软骨分类 • 纤维成分埋于基质中,使软骨具有韧性 软骨生长 或弹性;纤维成分的种类因软骨类型而 异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 发 生
骨的细胞
长骨结构
骨基质(bone matrix,骨质):钙化的细 胞外基质 • 有机成分:胶原纤维(90%)+ 基质 (蛋白多糖、骨钙蛋白、骨桥蛋白、 骨黏连蛋白 、钙结合蛋白) • 无机成分(骨盐) :羟基磷灰石结 晶,细针状,长10~20nm • 类骨质:无骨盐沉积的骨基质,钙化 后成为骨质
• 过程:
图23
骨的进一 步生长
骨的加长 骨的增粗
①软骨雏形形成:间充质细胞→骨祖细 胞→软骨细胞→软骨 ②骨领形成:于软骨雏形中段表面形成 的薄层骨组织(骨祖细胞→骨细胞)
软
发生过程 发生方式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 骨
骨
骨
骨 发 生
骨的进一 步生长
骨的加长 骨的增粗
③初级骨化中心与骨髓腔形成: 软骨雏形中央软骨基质钙化,软骨细 胞凋亡;血管和多种细胞进入 →破骨细胞分解软骨,成骨细胞形成 过渡型骨小梁 →网状细胞形成网状组织,造血干细 胞进入形成骨髓 →过渡型骨小梁被吸收,骨髓腔扩大, 骨化过程向两端扩展,骨加长
内层
骨祖细胞
功能:营养骨组织;为骨生长和创伤修复 提供骨祖细胞
软
发生过程 发生方式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 骨
骨
骨
骨 发 生
• 骨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 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 骨组织的形成:骨祖细胞增殖分化→ 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成骨细胞被 类骨质包埋→骨细胞→类骨质钙化为 骨质→骨组织形成
骨的进一 步生长
第5章
软骨和骨
Cartilage & Bone
软
概 述
骨
骨
骨 发 生
图1
• 软骨组织(cartilage tissue) 由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构成
软骨细胞 软骨基质
软 骨 膜 软骨分类 软骨生长
• 软骨由软骨组织和表面的软骨膜构成, 软骨组织内无血管 • 软骨是胚胎早期的主要支架,随着胎 儿发育大部被骨取代,成体内有少量 分布
图 9 骨 组 织 的 各 种 细 胞 和 骨 板
图10
骨切片示成骨细胞
图11
骨切片示骨细胞和骨陷窝(绿)及成骨细胞(蓝)
图12
骨磨片示骨陷窝(绿)和骨小管(蓝)
图 13 骨 细 胞 超 微 结 构 模 式 图
图14 骨组织的细胞(骺板成骨区) 1过渡型骨小梁 2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图15 破骨细胞光镜图 (蓝:破骨细胞 绿:皱褶缘)
长骨结构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 发 生
骨骺:主要由松质骨构成,表面有薄层 密质骨 • 关节面有关节软骨:透明软骨 • 骨松质内的小腔隙和骨干中央的腔相 连通,共同构成骨髓腔
骨的细胞
长骨结构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祖细胞
骨 发 生
图21
骨内膜
少量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骨的细胞
骨膜
骨外膜
外层
穿通纤维 疏松结缔组织
长骨结构
图24-28
骨的进一 步生长
骨的加长 骨的增粗
软
发生过程 发生方式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 骨
骨
骨
骨 发 生
• 骨外膜中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 在骨干表面添加骨组织,使骨干变粗 • 骨干内表面的破骨细胞吸收骨小梁, 使骨髓腔横向扩大 ※ 约30岁,长骨不再增粗
骨的进一 步生长
骨的加长 骨的增粗
本章重点
长骨结构
环骨板(circumferential lamella) • 指环绕骨干内、外表面排列的骨板, 分别称为内环骨板和外环骨板 • 外环骨板:厚,由数层或十多层骨板 组成,较整齐地环绕骨干排列 • 内环骨板:薄,仅由数层骨板组成, 不如外环骨板平整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 发 生
图19、20
骨的细胞
长骨结构
软
骨基质
骨
骨
骨 发 生
骨的细胞
长骨结构
4.破骨细胞(osteoclast) 图14-16 • 为多个单核细胞融合形成 • 分布:骨组织边缘 • LM:体积大,6~50 个核;胞质嗜酸 性;贴骨侧有皱褶缘 • EM:溶酶体和线粒体发达;皱褶缘侧 多突起,皱褶缘深面有许多吞噬泡 • 功能: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 解骨质;吞噬分解的骨质成分
• 过程:内部间充质细胞→骨祖细胞→ 成 骨 细 胞 → 骨 化 中 心 ( ossification center)→骨小梁→松质骨
中心外侧→密质骨
成骨区周围的结缔组织转变为骨膜
软
发生过程 发生方式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 骨
骨
骨
骨 发 生
• 软骨内成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是指在预先形成的软骨雏形的基础上, 软骨逐步被替换为骨。见于四肢骨、 躯干骨等
• 骨组织的构成(骨基质,骨祖细胞,成 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 骨单位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 骨外膜的结构和作用
• 长骨的一般组织学结构
• 骨发生的一般过程
• 软骨的一般结构和分类特点
图1
透明软骨光镜图
P 软骨膜 Cb成软骨细胞 M 软骨基质 Cc软骨陷窝内的软骨细胞 N 软骨细胞核 L 软骨细胞内的脂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