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医院的财务状况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医院的财务状况,本报告将从医院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二、医院收入分析1. 收入构成医院收入主要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等。
(1)医疗收入:医疗收入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手术收入等。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药品收入:药品收入在医院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但随着国家对药品流通领域的改革,药品价格逐渐放开,药品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3)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医疗设备租赁收入、医疗培训收入、医疗科研收入等,这部分收入在医院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但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
2. 收入增长分析通过对医院近年来的收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下特点:(1)医疗收入增长迅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疗收入逐年增长,成为医院收入的主要增长点。
(2)药品收入增长放缓:受药品价格放开和政策调整的影响,药品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3)其他收入增长稳定:医疗设备租赁、医疗培训、医疗科研等收入逐年增长,为医院收入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三、医院支出分析1. 支出构成医院支出主要包括人员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设备费用、能源费用等。
(1)人员费用:人员费用是医院支出的主要部分,包括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
(2)药品费用:药品费用在医院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主要包括药品采购费用、药品管理费用等。
(3)医疗设备费用:医疗设备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购置、设备维修、设备折旧等。
(4)能源费用:能源费用包括水、电、暖等费用。
2. 支出增长分析通过对医院近年来的支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下特点:(1)人员费用增长较快: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人员数量逐年增加,导致人员费用增长较快。
(2)药品费用增长放缓:受药品价格放开和政策调整的影响,药品费用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分析

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分析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关乎人民健康的重要行业,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巨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市场结构不完善、竞争格局不合理等问题。
下面,本文将从市场结构和竞争格局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结构分析1.市场规模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业收入为6.55万亿元。
同时,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市场结构从市场结构上看,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着三级医院为主的格局。
据统计,三级医院拥有绝大部分的医疗资源和病人流量,而一、二级医院的发展相对滞后。
尤其是二级医院,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另外,医疗机构之间的利益博弈也导致了市场不健康的现象。
由于医疗行业的利润较高,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不惜进行不规范和过度医疗等行为,损害了广大患者利益。
3.市场监管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对市场的监管主要是由国家卫健委、国家药品监管局等部门负责的。
但是,由于监管层面的政策制定和监管力度缺乏,导致医疗行业内出现的乱象难以有效得到治理和纠正。
二、竞争格局分析1.竞争格局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医院和诊所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一些大型医院和小型诊所之间进行着价格、诊疗质量等多方面的竞争。
(2)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的医药市场规模巨大,吸引了众多医药企业的加入。
近年来,一些医药企业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研发新药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3)医生之间的竞争:由于医生可以自由选择医院或诊所开展医疗服务,因此医生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高水平的医生往往会被优先选择。
2.竞争趋势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竞争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尽快实现三级医院转型:未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将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加快推动三级医院的转型和升级。
卫生财务分析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地区卫生系统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卫生资源配置、资金使用效率、成本控制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
报告内容涵盖卫生系统财务数据收集、分析、评价和建议改进措施等。
二、数据来源与时间范围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2019年至2022年的财务报表、统计年鉴、政策文件等。
时间范围为2019年至2022年。
三、财务分析指标1. 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分析2. 卫生资金投入分析3. 卫生资金使用效率分析4. 成本控制分析5. 经济效益分析四、财务分析(一)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分析1. 总量分析2019年至2022年,某地区卫生资源总量逐年增长,其中医疗机构数量、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等指标均呈上升趋势。
2. 结构分析- 医疗机构结构:公立医院数量逐年减少,民营医院数量逐年增加,反映了市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化。
- 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医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增加,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存在结构性矛盾。
(二)卫生资金投入分析1. 政府投入2019年至2022年,政府卫生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占卫生总资金的比例稳定在60%以上,体现了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支持。
2. 社会投入社会投入包括社会捐赠、个人自付等,近年来社会投入占比有所上升,但总体规模仍较小。
(三)卫生资金使用效率分析1. 医疗费用控制2019年至2022年,医疗费用增长速度逐年放缓,但人均医疗费用仍呈上升趋势,需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
2. 药品费用控制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的比例逐年下降,但仍有下降空间。
(四)成本控制分析1. 医疗服务成本2019年至2022年,医疗服务成本增长速度逐年放缓,但仍有部分医疗服务成本较高。
2. 药品成本药品成本增长速度逐年放缓,但部分药品价格较高。
(五)经济效益分析1. 医疗服务收入2019年至2022年,医疗服务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逐年放缓。
2. 药品销售收入药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逐年放缓,但仍有部分药品销售收入较高。
我国近十年财政支出变化分析

近十年来,中国的财政支出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这一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支出规模也大幅增加,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国财政支出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自2024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
其中,2024年和2024年的增速稍有放缓,主要受到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财政收入下降的影响。
但随着经济的复苏,财政支出增速在2024年以后又逐渐回升。
其次,近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占比逐渐提高,这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注和投入增加。
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出也有所增加,反映了政府加大对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然而,农业农村领域支出相对较低,仍然面临一些短板和不足。
第三,近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模式发生了一些转变。
财政支出的主要渠道由政府直接投资向公共服务购买转变。
政府职能逐渐向市场调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转变,这就需要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来满足民众的需求。
同时,财政支出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投入为主转变,这是为了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另外,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使得政府债务压力增大,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财政管理。
其次,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措施,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能和质量。
最后,财政支出的转型需要注重资源的配置和范围的选择,以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呈现出总体稳步增长、结构调整、模式转变的特点。
在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支出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支出与支出结构(宏观经济学)

36.3
35.0
34.2
33.6
33.4
33.4
33.1
33.0
美国政府支出结构(按性质)
中国政府支出结构(%)
政府支出与支出结构
(2)按政府的职能分类
IMF分类(10项): 一般公共服务 国防 公共安全 经济事务 环境保护 住房和社区建设
医疗 文化和宗教建设 教育 社会保障
2017
2018
5647.7 5673.6 5737.8 5896.7 6078.5 6259.2 6454.5 6786.6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2511.8
2516
2532 2565.4 2616.2 2671.4 2757.2 2904.3
Current transfer payments
220190.8
37.0
2014 151785.6
33002.7
51463.0
2013.7
238265.0
37.0
2015 175877.8 2016 187755.2 2017 203085.5
38988.1 46888.4
57145.6
42347.0 46878.3
60968.6
2066.8 2155.5
17.18
National defense
11.73
Public order and safety
5.90
Economic affairs
5.43
Housing and community services 0.83
Health
20.15
Recreation and culture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绩效分析【模板范本】

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绩效分析内容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都不断发生变化,这背后了揭示了我国政府对社会经济和民生等问题的重视程度。
但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个必须改进的工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重点应当增加用于社会公共服务支出.因此做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结构效益一. 财政支出的规模分析(一)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通过财政支出来干预,调节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财政支出的规模既反映了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和力度,也反映了财政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分析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除1980、1981这两年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余年份都是正增长的。
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曲线基本上是一条波动上升的,但每年的财政支出规模占GDP的则有所不同。
由于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慢于GDP增长的速度,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一直下降,到1997年才开始回升,幸好回升速度比较快。
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所走出来的的曲线是先逐年下降随便又逐年回升的变化。
这体现了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所带来的变化。
2003年以后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有所减少。
此时我国的财政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在03年和04年就降低到小于1,但05年又上升到1.26,增长边际倾向为23%,大于当年财政支出所占GDP的比重,这说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仍是上升的。
因此随着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动向,所以我国必须有意识的调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在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央财政主要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合计10509.92亿元,增长18。
1%;中央财政在“三农”方面上的支出安排9884.5亿元,增长15。
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及流向对医疗服务效率的影响

我国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及流向对医疗服务效率的影响作者:陶春海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52期[摘要]在医疗服务领域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医疗服务的效率问题,必须由第三方——政府介入医疗服务市场。
政府介入医疗服务市场的方式既有政策干预,又有卫生费用的供给,而卫生总费用的结构及流向将对医疗服务的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医疗服务;卫生总费用;结构;流向;效率[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9)52-0038-02卫生总费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卫生事业总的投入,反映卫生服务的规模及其消耗经济资源的水平,其数据收集和核算工作使用的基本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也就是使用国民经济平衡账户进行综合平衡。
卫生总费用分析也称国家卫生账户(National Health Accounts,NHA),NHA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分析和评价卫生总费用,即根据卫生资金的运行规律和特点,从资金来源、资金分配和资金使用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数据处理和测算,建立起三个相应的核算子体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核算框架——国家卫生账户核算体系。
为增强我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的国际比较性,笔者参照OECD对医疗卫生的范围定义及标准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应用三维的卫生费用国际分类体系,即从资金来源、医疗服务单位和医疗服务项目三种不同的维度描述卫生系统资金的流动情况。
对于医疗服务效率,不同时期、不同学界有着不同的界定,笔者在对国内已有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最具典型代表的是由李少冬等(2006)提出的。
他们认为,医疗服务效率是指特定国家或区域内,社会总资源中投入到医疗服务领域的资源产生的效用大小。
本文在理论分析上倾向于李少冬等对医疗服务效率的界定,因而将本文的医疗服务效率界定为:特定国家或区域内,通过对医疗服务机构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产出物的经济价值与产出该价值的投入物经济价值之比的计算而获得的该医疗服务机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及卫生资源利用程度的度量。
关于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分析

关于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分析作者:丛浩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17期一、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情况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78.7亿元,在1995年达到61339.9亿元,增长率高达26.12%,随后逐年增长。
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高达990865亿元,相比1978年增加了近367倍。
政治环境以及经济体制上的转变积极推动了我国的经济进步。
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财政支出在1978年财政支出为1122.09亿元,在1998年突破了10000亿元,2011年财政支出上升至109247.79亿元,2018年达到238874亿元。
并且,1978-2018年间,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平均为14.55%,这表明我国的财政支出呈现上升的总体趋势。
对于1980年-4.1%以及1981年-7.5%的增长速度,知识暂时性的财政支出负增长现象,是由于政府对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因此,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GDP与财政支出密切相关。
当GDP不断提升,我国的财政支出也随之增加,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从宏观方面来看,财政支出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具有重要关系。
经济上,几十年来经济环境与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影响我国财政支出的关键因素。
因为环境与体制上的改革关系到GDP总量,财政支出与GDP又是相辅相成。
比如1980年与1981年的财政支出负增长,政府出現财政赤字的情况,根本上都是源于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与改革,为了保证我国经济能够良好、稳定和更加持续的发展。
政治上,很显然财政支出上的变化即是政府推出与实施相关政策的最好反应。
当政府针对相关事项进行指导与干预时会调整对于各个方面的财政支出。
另外,教育、医疗、救助、养老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同样关乎财政支出规模。
而从微观方面来看,微观经济因素对于财政支出也具有决定性作用。
比如社会对于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维护、各种物品的需求与供给以及市场的运行环境等等都设涉及到国家所提供财政支出的规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 统计学与应用, 2017, 6(2), 174-177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7 in Hans. /journal/sahttps:///10.12677/sa.2017.62020Analysis on Scale and Structure of MedicalExpenditure of Chinese GovernmentMengying WangSchool of Statistics,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Received: Jun. 4th, 2017; accepted: Jun. 19th, 2017; published: Jun. 26th, 2017AbstractThis paper collects the data of 30 provinces’ government health expenditure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2 (except Tibet).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although Chines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health has been increasing over the years, the overall scale is still small. At the same time,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s that there is unreasonable expenditure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health expenditure in our country.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health in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years, the total scale is still far lower than that in the eastern region.KeywordsGovernment Medical Expenditure, Scale, Structure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王梦颖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江西南昌收稿日期:2017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19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26日摘要本文收集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台湾除外) 2005~2012年的政府卫生支出数据,从中不难看出虽然我国历年政府卫生投入不断增加,但是整体规模依旧偏小。
同时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虽然近些年中部、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增长明显,但规模总量还是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文章引用:王梦颖. 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J]. 统计学与应用,2017, 6(2): 174-177.王梦颖关键词政府卫生支出,规模,结构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而医疗体制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不断改革深化。
王新军、郑超(2014) [1]认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基础,更是我国经济腾飞、国民福利的保证。
孟德锋、张兵、王翌秋(2009) [2]认为历年来,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整体规模依旧偏小。
李梦娜(2008) [3]也认为政府卫生支出严重偏小。
王萱(2013) [4]认为,困扰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么多年一直存在,现如今更是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费用飞速上涨。
王俊(2007) [5]认为政府卫生支出已初具规模,且保持一定增长态势。
梁学平(2013) [6]分析得出应加大政府卫生支出投资力度,加大医改力度。
代英姿(2004) [7]认为我国应采用混合型医疗保障体质。
因此,在不断加大卫生投入的同时,我们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政府卫生支出的结构问题,只有在政府卫生支出结构合理的情况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2. 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规模政府卫生支出总量,是中央及各级政府用于卫生事业的财政拨款总额,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规模及水平的体现。
因此,在这里选取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总量及政府卫生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中的占比情况,来分析在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处于怎样的规模水平?其中收集整理的相关数据见表1,其中表1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Table 1. 2005-2012 The medical expenditure of Chinese government (except Tibet Taiwan)表1. 2005至2012年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表(除西藏、台湾外)年份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政府卫生支出(亿元) 1008 1288 1939 2693 3909 4699 6323 7135 政府卫生支出增长率(%) - 27.8 50.5 38.9 45.2 20.2 34.6 12.3政府财政总支出(亿元) 24968 30231 38063 48867 60574 73333 91975 106283 政府财政总支出增长率(%) - 21% 26% 28% 24% 21% 25% 16%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7537 230193 275282 326823 364862 436534 520835 57585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16.5% 19.5% 18.7% 11.6% 19.6% 19.3% 10.6% 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 4.0 4.3 5.1 5.5 6.4 6.5 6.8 6.9政府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0.51% 0.56% 0.70% 0.82% 1.07% 1.07% 1.21% 1.23%王梦颖从表1看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总量逐年增加。
首先从绝对水平看,中国政府卫生支出总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
具体来说,我国政府卫生支出2005~2012的8年间,政府卫生支出从1008亿元增长到了7135亿元,增长了7.08倍,年均增长率为28.7%。
从表1中可看出,一方面政府卫生支出曲线显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06年后上升幅度很大。
另一方面也显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增长率变化较大,表明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增长水平不平均,呈现过山车一样的走势。
分析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相对水平,通过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我们可以发现:①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随着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加大而慢慢增加,其中2006年和2009年增幅较大。
②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比例同样也是逐年上升,2007年突破0.7%的占比,09年突破1%的占比,而肖海翔、刘乐帆、邵彩霞(2011)运用中国1978年至2009年政府卫生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对政府卫生支出的性质,最优规模及实证进行了分析,其研究表明,政府卫生支出最优规模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9%,由此可见,政府对医疗卫生支出的投入仍远远不够。
通过分析2005年到2012年间我国经济整体增长状况,从表1中不难看出,这8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和政府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然而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占比及占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却没有出现上述特征,增长率远远滞后于上述两大指标,甚至在2009~2010年和2011~2012年间上述两个数据基本没有增长。
横向比较来看,以2007年为例,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占比及占财政总支出产比分别为0.7%和5.1%,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例如,当年巴西这两项指标分别为3.49%和5.4%,泰国分别为2.7%和13.1%。
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这两项数据更是远远落后,例如美国和法国,当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7.27%、19.5%和8.69%、16.6%。
这也充分表明,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不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经济快速增长进步的同时,医疗卫生事业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进步。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规模虽然逐年递增,但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不相适宜,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投入仍然不足,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将影响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
3. 政府卫生支出结构分析政府卫生支出规模是实现有效医疗服务的基础,而合理的政府卫生支出结构,则是实现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更是实现公平、健康、低价医疗的关键。
下面从区域层面进一步考察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现状,按照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的标准,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本文未统计)、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2005~2012年间(表2),东、中、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东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从525.34亿元增长到2980.64亿元,增长了5.7倍,年均增长率24.8%。
中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从221.17增长到了2040.71亿元,增长了9.2倍,年均增长率33.8%。
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从261.93增长到了8.1倍,年增长率31.2%。
从表中看出,随着政府政策的倾斜,中部、西部近些年来政府卫生支出增长迅速,尤其是2009年新医改的实施,西部中部的政府卫生支出突破1000亿元大关,增长率在历年中也是属于较高。
虽然中部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率历年来均高于东部,但是中部、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规模还是不及东部,2005年时最低,支出规模分别只有东部的42.1%及49.8%;2011年时最高,支出规模分别有东部的69.1%和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