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复习课件(共22张PPT)

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要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
交流借鉴与融合
③文化具有包容性,应该
借鉴外来文化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 A、 ① ② B、 ① ③
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C、 ② ③ D、 ③ ④
环 节 一 练中有得 归纳提升
选择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经济生活图像类选择题 ★计算类选择题 ★关系类选择设题问:一般是“漫画反映了什么” ★漫画型选择或题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等 ★★名否言定引型文 选类 择答漫选 题画题择的方题寓法意:;体理会解漫题画干的,表分意析,题分肢析, ★体现型选择明题确要求,做出选择。
文化生活角度
文化与经 济相互交融
文化交流
科技的重要性
科技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科学技术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播
文化传承 科学技术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生活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文化生活色彩斑斓
精神文 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科学文化修养 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
⑥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传承和弘扬 优良家风,有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促进 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3分)
答题模板
模块内联 作为一种文化的总作用
继承 和发 展传 统文 化的 意义
作为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
作为传统文化的作用
体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 深,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重要 作用
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
高中政治必修三_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
第二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课: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 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他们各自的特点:理解 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 深刻的影响。 第四课: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 化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道理 第五课: 1、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绵延的重要根 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 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 化 创 新 的 途 径
(2)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克服错误 的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一)知识网络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纵向网络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要求 第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 二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播 单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元 文化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 要求 化 文化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传 文化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 要求
本单元考纲考点要求: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
第二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课: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 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他们各自的特点:理解 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 深刻的影响。 第四课: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 化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道理 第五课: 1、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绵延的重要根 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 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 化 创 新 的 途 径
(2)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克服错误 的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一)知识网络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纵向网络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要求 第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 二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播 单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元 文化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 要求 化 文化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传 文化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 要求
本单元考纲考点要求: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 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 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问题探究| (1)材料一说明科技在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2)为什么要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 提示:(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 代科技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这些文化遗产的手段 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 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这是由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 ①特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 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引入校园是充分利用 教育途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唤起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二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习目标]
[学习指导]
1.全面认识、理解文化继承 1.围绕文化的发展,从文化继承与
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文化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
2.理解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 因素两个角度,整体把握本框内容。
儒商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片面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共21张PPT)

表现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地位(重要性)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凝固的艺术、展示传统文化的重 要标志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深刻影响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
考点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继承性: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的继承; ②相对稳定性:基本特征保留不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 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物“活”起来。“故宫+互联网”的模式(
)
①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②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A
④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文化建设
考点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原因: ①必要性: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文化创新的基 础;传统文化的双重性质及双重作用。 ②重要性:传统文化的特点;发挥好传统文化积极作 用对国家有利,对个人有益。
考点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2)要求: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推动文化创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自觉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的风俗大致相同,都是吃元宵、逛庙会、观花灯等,这说明
(
)
A.传统习俗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
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起积极作用
D.传统节日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34张PPT)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报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应当怎么样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这一对重要关系?
2.4.1.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 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 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 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无视文化发展的外部以及内部诸要素的影 响,只有正视其影响力,才能推动文化不断进步,进而给予社会源 源不断前进的动力。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以及制约文化的发展?
从左到右分别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今 日 强 盛 之 中 国
改天换地----新中国的诞生
人工 智能、 自动 化和 现代 信息 技术
C
B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 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使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传 统 建 筑
传
统
思
传统文艺
想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2.4.1.1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文化从历史走来,面向未来,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什么才能更好发扬光大?
传承
传统文化是 在长期历史 发展中形成 并保留在现 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 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当报以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应当怎么样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这一对重要关系?
2.4.1.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 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 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 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无视文化发展的外部以及内部诸要素的影 响,只有正视其影响力,才能推动文化不断进步,进而给予社会源 源不断前进的动力。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以及制约文化的发展?
从左到右分别是: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今 日 强 盛 之 中 国
改天换地----新中国的诞生
人工 智能、 自动 化和 现代 信息 技术
C
B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 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 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立足传统文化能够使文化永葆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传统文化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传 统 建 筑
传
统
思
传统文艺
想
第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2.4.1传统文化的继承 2.4.1.1传统文化面面观
传统文化从历史走来,面向未来,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续什么才能更好发扬光大?
传承
传统文化是 在长期历史 发展中形成 并保留在现 实生活中的、 具有相对稳 定性的文化。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湖南电视台《文爸爸化去反哪作儿》用爆于红,一第定二季的成经为济吸金和超政人。治2013年12月2
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广告资源招标会最终以3.2亿元问鼎国内卫 视季播节目的冠名费之最,仅仅加上三个特约伙伴就已吸金4.83亿元
在首期节目播出后的20天里,《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 ,飙升到每15秒36万。以每期节目22分钟广告,每15秒广告费36万计 算,一期《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就是3000多万。 《中国好声音》一旦达成彩铃下载目标,将催生3.2亿元的彩铃市场。
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 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 同步的情况。
.经济是文文化化发有展其的自基础身,的“仓传廪承实而性知和礼相节,对衣的食而独知立荣辱性”,强调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 一定道理的。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 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 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 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 崇尚节俭的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和保障;
❖ 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使不少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劳动者的素质较高;
❖ 重视家庭、强调秩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 了对生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影响
基础
经济
集 中 表 现
政治
决定 反作用于
文化
【思考】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亦步亦趋吗?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上去了对吗 ?
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广告资源招标会最终以3.2亿元问鼎国内卫 视季播节目的冠名费之最,仅仅加上三个特约伙伴就已吸金4.83亿元
在首期节目播出后的20天里,《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 ,飙升到每15秒36万。以每期节目22分钟广告,每15秒广告费36万计 算,一期《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就是3000多万。 《中国好声音》一旦达成彩铃下载目标,将催生3.2亿元的彩铃市场。
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 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 同步的情况。
.经济是文文化化发有展其的自基础身,的“仓传廪承实而性知和礼相节,对衣的食而独知立荣辱性”,强调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 一定道理的。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 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 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 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 崇尚节俭的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和保障;
❖ 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使不少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劳动者的素质较高;
❖ 重视家庭、强调秩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 了对生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影响
基础
经济
集 中 表 现
政治
决定 反作用于
文化
【思考】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亦步亦趋吗?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上去了对吗 ?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4-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课件 共28张 精品

革推 故陈 鼎出 新新
动的生生
科
思教
矛产产
学
想
盾关力
技
运
运系与
术
动
育
思维整合
1、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要继承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批判继 承,古为今用。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3)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教育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T
E X
2、科学技术
T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尤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承文化能起到怎样
的作用?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 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 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 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 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 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 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 [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 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 成为我们”。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 保持正确方向。
(2)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继承)
(3)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 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发展)
(王朝对服饰都有严格的等 级标准。
1920年代,民国政府确定:男子礼服为 中山装,女子礼服是旗袍。
发展:凉茶品种、煮茶工艺。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件(共48张PPT)

易错易混
1.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X
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 )X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 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意义):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 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国家、社会)
➢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 新生活。(个人)
5.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态度 (P43第一段)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
②传统建筑
③传统文艺
④传统思想
含义
在一定社会群体 中约定俗成、世 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
地位
是传统文化的 基本形式之一
中秋节赏月、端 例子 午节吃粽子、春
节放鞭炮吃饺子
建筑,是凝固的 艺术
以古典文学、传 统戏曲、传统绘 画为代表
是展现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民族灿烂 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文化发展的含义: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 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 代精神的新文化,即 “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
32
2 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1)区别
文化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联系 [P43-44]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 要求;
②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 传统文 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统 文
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
化
的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继
承
和 文 化 发 展
文化在继 承中发展
文化发展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9
妨害人的发展,
其消极作用
18
(三)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意义
国家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 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 其消极作用,才能兴旺 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 步。
个人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 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才能使自己自由全 面发展,更好地创 造新生活。
19
?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22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24
25
26
?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 素
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
引起 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
生产关系的调整
社会制度的变革
导致 经济、政治的变化 决定 文化形态的变化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27
导演斯蒂文森说: “我没有到过中 国,所有关于中 国的知识都是通 过互联网了解的, 而且都查了两遍。 可以说,我们的 电影哪怕一帧一 帧地放都不会找 出任何错误。”
唐 王维 《竹馆里》
传统文艺的继承
清,禹之鼎
13
14
毛泽东说:“从 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 结,承继这一份 珍贵的遗产。”
15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性 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具体的内
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
“贵和”思 想 浩然正气
今天 和谐 “讲正气”
16
?文化传统具有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
30
伏尔泰
卢梭
达芬奇
洛克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31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
进文化的发展
32
私 塾 教 育
33
课 堂 教 育
34
网 络 教 育
35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教育的特定功能:教育是人类特有 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 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6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 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 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 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37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 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 Nhomakorabea越大的影响。
28
?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 响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
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
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
最强大的杠杆。”
29
百家争鸣
新文 化运 动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
2
3
4
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 ? 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 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 化。
特点:继承性 稳定性
5
6
传统习俗的继承
7
8
9
10
传统建筑的继承
11
12
独做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 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纽带。
“每逢佳节倍思亲”
传统节日激起了无限的激情
1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变化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
社会生活的变迁,不 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精神需求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 果一成不变
对社会与人的发 展起积极作用
阻碍社会进步、
?原则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继续保持和发扬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
的东西 改造或剔除
20
21
二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
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 化得到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 中继承。
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 传统文 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统 文
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
化
的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继
承
和 文 化 发 展
文化在继 承中发展
文化发展与文化继承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9
妨害人的发展,
其消极作用
18
(三)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意义
国家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 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 其消极作用,才能兴旺 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 步。
个人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 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才能使自己自由全 面发展,更好地创 造新生活。
19
?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22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24
25
26
?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 素
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
引起 生产力的发展
要求
生产关系的调整
社会制度的变革
导致 经济、政治的变化 决定 文化形态的变化
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27
导演斯蒂文森说: “我没有到过中 国,所有关于中 国的知识都是通 过互联网了解的, 而且都查了两遍。 可以说,我们的 电影哪怕一帧一 帧地放都不会找 出任何错误。”
唐 王维 《竹馆里》
传统文艺的继承
清,禹之鼎
13
14
毛泽东说:“从 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 结,承继这一份 珍贵的遗产。”
15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性 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具体的内
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
“贵和”思 想 浩然正气
今天 和谐 “讲正气”
16
?文化传统具有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
30
伏尔泰
卢梭
达芬奇
洛克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31
?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
进文化的发展
32
私 塾 教 育
33
课 堂 教 育
34
网 络 教 育
35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教育的特定功能:教育是人类特有 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 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6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 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 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 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37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 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 Nhomakorabea越大的影响。
28
?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 响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
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
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
最强大的杠杆。”
29
百家争鸣
新文 化运 动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
2
3
4
一 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 ? 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 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 化。
特点:继承性 稳定性
5
6
传统习俗的继承
7
8
9
10
传统建筑的继承
11
12
独做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入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 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纽带。
“每逢佳节倍思亲”
传统节日激起了无限的激情
1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变化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
社会生活的变迁,不 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 的精神需求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 果一成不变
对社会与人的发 展起积极作用
阻碍社会进步、
?原则 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继续保持和发扬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
的东西 改造或剔除
20
21
二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
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 化得到发展 ?文化继承与发展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 中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