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新材料作文五种类型审题立意及写作策略指导:审题原则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高考新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原则及步骤》课件

2021届高三《高考新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原则及步骤》课件
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材料中列举了三种“不理解劳动”的现象,同时 又强调“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也就是说,考生 可以结合现实,结合自身生活阅历生发出不同的联想和思考,以体现自己的 “认识与思考”。这就使材料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第四步:形成观点句。 观点句就是作文的立意,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散文的线索、论述文的论点, 照此写下去,一般不会偏题、离题。如: 各位同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最美的诗行”。早在原始社会,我 们伟大的先民就热爱劳动,通过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1952 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了约 1 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遗存的粟、菜 籽等。《诗经》中,很多诗歌都与劳动相关,开篇的《关雎》唱道:“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劳动的人最美,被君子孜孜以求,这首 诗让我看到了一个劳动的美丽背影,在中华文明的河流中闪现。 开篇后,可以把熟知的素材揉碎、嫁接,通过“最美的诗行”这个点铺展开 来。如: 杨善洲老人,人退心不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把穷山恶水变成了青山绿 水。在劳动中,他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二次升华,造福一方百姓。涛声、鸟鸣、水 流,就是他劳动的诗行。
新颖、独到。指观点、材料、论证过程新鲜有创意,有个性特点,能给人以新鲜的心灵 新 感受与教益;但“新”要建立在作者对社会、生活、事物所具有的独到、深刻的认识
与理解之上,要行文有度,不可弄巧成拙。
二、审题立意的步骤
1.审题步骤
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是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落笔之前就要构思清楚。因为考场特殊的时空限制, 考生不可能有绝对充裕的思考时间。尽管随着命题的改革,作文审题的难度在不断降低,但每次考试,还 是会有不少考生因为审题失误而出现立意偏差。所以,要把审题和立意联系起来考虑,而且要力求做到快 速、准确。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高考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考试项目,它的得分在总分中占比很大,因此在备考阶段,掌握好审题立意方法非常重要。

合理的审题立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题目,找到适合的写作思路,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

一、审题的基本原则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作出合适的写作立意。

在审题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全面理解题意。

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的每个词汇,包括一个格式和内容方面的。

2.理解题目的意图和要求。

要抓住题目要求的关键点,确定自己写作的重点。

3.遵循题目的指令。

要根据题目要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写作方式,进行合理的写作。

二、审题的方法和技巧审题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任务,在审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题目。

1.分析题目的结构。

要仔细观察题干中各个部分的关系,弄清每个部分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对整个题目的整体把握。

比如:以“你的理想”为主题的作文,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对理想的定义,对实现理想的途径和对反对理想的观点的回应。

2.梳理题目的思路。

有时,题干中的信息没有明确的关系,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梳理题目的思路,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从而帮助我们阐述题意。

比如:题目提到了“复兴”,“创新”和“责任”,考生可以从这些词语出发,分析自己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认识与创新发展。

3.比较思考。

当题目有对比、选择或提供了两个或者多个观点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思考来帮助我们准确立意。

比如:题目中出现了“多样性”和“一致性”的关系,考生可以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合理的立意。

4.找出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作文的写作立意和写作的重点。

比如:题目中出现了“主题教育”,考生可以抓住这个关键词,围绕主题教育展开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5.分析题目要求的关键词。

要仔细分析题目要求提到的关键词,这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作文的写作立意和写作的重点。

比如:题目要求我们以“伟人”的视角来写作,我们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描述伟人的伟大事迹和影响。

高考作文怎样审题立意有哪些方法

高考作文怎样审题立意有哪些方法

高考作文怎样审题立意有哪些方法高考作文审题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高考作文在审题过程中也可以引入热点素材增加分数。

审题立意是高考作文首先必须完成,且必须完成好的一个环节。

1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高考作文审题1.高考作文记叙性材料作文审题记叙性材料一般是指故事、生活中的事件或寓言。

命题形式一般是:故事材料+故事提示语(或评论语)+作文要求。

2.高考作文引语式材料作文审题引语式材料主要指名言警句、新闻调查、诗歌等,这些材料主题或显或隐,要仔细分辨。

3.高考作文漫画式材料作文审题二、高考作文立意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一是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颖,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2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方法1、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人格提炼法适合以人物为核心的作文材料。

立意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大体阅读材料,找出主要人物;第二步,仔细阅读材料,圈点出与主要人物相关的语言、行为或与之相关的事件;第三步,根据圈点出的内容,思考人物的性质归属——正面的,看其是否存在诚实、善良、宽厚等高尚品质;反面的,看其是否存在虚假、自私、嫉妒等人格缺陷。

这种针对人格精神的本质或意义立意的方法,要比就事论事来得深刻。

2、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原因剖析法就是以敏锐的目光,借助材料所提供的事物现象、结果或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其发生的原因或可能带来的意义(也可以是危害)。

以人物为核心的材料,要注意探究人物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从主客观角度进行分析;以事件为核心的材料,要抓住事件的结果,联系事件的人物、家庭及社会背景,分析事件的根源,指出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或危害。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审题1.记叙性材料作文记叙性材料一般是指故事、生活中的大事或寓言。

命题形式一般是:故事材料+故事提示语(或评论语)+作文要求。

2.引语式材料作文引语式材料主要指名言警句、新闻调查、诗歌等,这些材料主题或显或隐,要认真辨别。

3.漫画式材料作文二、立意高考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有四点:一是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奇,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觉。

三是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需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需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三、方法技巧1.领悟主旨法理解新材料文段的主旨,并由此处深挖立意。

2.把握关键词句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经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或现象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假如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缘由,往往能找到的立意。

4.逐句切入法有些材料,结构层次明显,每一句都有详细的含意。

逐句分析各句的含意,然后综合,可找到合适的立意。

5.求同存异法假如供应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全都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假如供应的材料之间内涵不全都,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查找交叉、重合的点。

高考作文写作时间多久合适1、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行成文字。

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文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3、网上阅卷,做文书写以清楚、干净为原则。

字不宜过小或大而潦草,或用力过轻;如有写错处,字少可用橡皮擦,字数多最好用直尺比在上面划一横线,不允许用其它方式夸大暴露问题。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

正面列举型,分析这类 材料,应找到所列人、 事、物的共同点,据此 确定中心。
蜂采花,而所酿者
蜜也,非花也。
读书如吃里列举的两类事物, 共同点都是善吃——吸 收、消化、创新;再参 考后一句提示,材料的 中心应该是“在学习上, 只有广泛地获取知识, 并体会理解,才能学有 所得,有所创新。”
【评:作者采用非论点式命题。这种命题方式,常用“从……谈起”、“从……想 到的”一类扣材料的方式命题。它的好处是快捷稳妥,包容性广,易于统辖文章 内容,能节省应试时构思题目的时间。若改用论点式命题,则除了要注意题目能 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外,还要注意推敲题目能否统领文章全部内容。如本文改用 “ 嫉妒是前进的绊脚石”或“发展要博采众长”为题,则不能统领该文的两层内 容,前者管不好第二层,后者管不好第一层。只有以“虚怀若谷,博采众长”为 题,才能管领全文两层内容。以论点为题的好处是题目观点鲜明,突出中心】
湖南kuli8322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步法
1、读材料
2、找角度
3、联现实
4、立论点
5、拟题目
一、读材料
单一型(一则材料),可以根据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来 把握中心。
一个赵国人牵了一匹马到集市上去卖,卖了三天,无人 问津。他找到伯乐,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然后离 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如果伯乐这样做,他付给 伯乐一天的工钱。伯乐照着赵国人的话做了,马很快卖 掉了,而且马价提高了十倍。
批判角度:
可以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 抨击不择手段害人谋利的 行为;
也可以从伯乐的角度立意, 批评名人为劣质产品作广 告的错误行为;
还可以从买马者的角度立 意,指出盲从的后果。
反面立论:(人褒我贬,人批 我赞……)
卖马人角度:推销也要讲技巧。 (酒香也怕巷子深)

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与方法

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与方法
“太阳被‘压缩’进”“水滴之中”后, “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探视 “宇宙”的是“秋潭般碧澈的眼睛”。这些话 含意丰富,意味深长,究其根本都离不开“奥 妙无穷”四字。
5、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 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 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 ,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 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 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 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 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 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 走过的路了。
原因:空间不宽 水域狭窄 藏鱼不多 井里 捞鱼 结果:两条大鲤鱼 三条鲫鱼 几只米虾 空白
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就能较快速 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 丰硕的收获。
2、《盲子过涸溪》: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 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 “无怖 ,第只要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 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 地,何久自苦耶”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说:“你要到那裏去 ?”猫头鹰说:“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为甚 麽缘故呢?”猫头鹰说:“村里的人都讨厌我叫的声 音,为了这个缘故,我要搬到东面去。”斑鸠说:“ 你要是能改变了叫的声音,那就好了;要是不能改 变叫的声音,就是搬到东面去,人还是讨厌你的声 音的。”
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结果: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 立意:
人固然需要刀剑般的锋利但也需要柳条一样的坚韧柔中带刚刚里带柔方里显圆园中显方面对人生的障碍成功的入口要学会变通学会改变自人生路上的小门可以理解为在人生路上遇到的限制束缚困难坎坷挫折屈辱等在面对它时人们应该学会侧身弯腰即要有策略学会变通学会适应忍一时之屈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要求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自行选择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是命题者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要求考生从材料的整体含义或局部含义出发,抓住主要信息,找自己体会深刻的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抓关键句法:语意突出的句子往往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所在,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重要语句或关键语句主要指主旨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一般这些语句都有关键词语或概括性强的词语。

找出这些语句,提炼出其表意或含义然后加以扩展延伸,便符合题意了。

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看问题的因果关系,从中立意行文。

善找关系法:有些材料,从不同角度立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对于这样的材料,善于寻找其内在的联系点(共性),会得出最佳立意。

抓住联系点立意行文。

揣摩意图法:材料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他反映作者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倾向。

因此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从作者的角度理解材料的意图,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从而确定最佳立意。

见微知著法:要从平凡细小的事物中寻求深远广大的意义来立意,往往能出奇制胜。

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包含多种寓意或多种角度,审题时应该用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去审视和思考。

多向辐射主要有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两种方法。

纵向思维就是紧扣某则材料不放松,对材料本身作深入的挖掘;横向思维就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生发开去,联想到一些与材料相关的类似的内容。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高考语文;得作文者得半壁江山
一 了解概念
所谓新材料作文;就是提供一 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 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 ;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 理解;自定立意 自选文体 自拟标 题进行作文
审材常见病症
1 脱离材料 随意而为
2 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 3 抓一鳞而弃全鱼 4 抓现象而弃本质
然而薛潭 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 倘若 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 终身不敢言归呢 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 ;博采众长 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8 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 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 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 分析赞美的力量
• 材料
•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 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 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 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 一时间;门 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 尽;金币却岿然不动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 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 新产品一上 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 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 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 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 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 材料一次;比尔盖茨旅行时;有一个 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 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 名鼎鼎的比尔盖茨;为什么用的皮箱却 是随随便便的呢 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 吗 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 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 比尔盖茨 笑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题原则
1、逐则分析。

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

2、对比分析。

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同向关系、对立关系、互补关系
3、综合分析。

归纳材料最终主旨:异中求同、异中辨异、互补叠加
七、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应对策略
1、同中求异找主旨
相同的材料,从他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示例1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

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

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
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异中求同找主旨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2]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

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3、异中辨异找主旨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示例3] ①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

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

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

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互补叠加找主旨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例4]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上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是大有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