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业实验报告格式
大作业报告格式

⼤作业报告格式《供配电技术课程⼤作业》报告书题⽬:⾼低压电⽓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指导教师:姓名:学号:⽇期:机电⼯和系2013-2014学年第2学期报告书格式要求:⼀、报告前置部分(⼀)摘要内容包括研究⽬的、⽅法、结果、结论(300字~400字)四部分(⼆)格式要求1.中⽂摘要:“摘要”(⿊体三号,居中),摘要正⽂(居左,⾸⾏缩进两字,宋体五号)。
“关键词”(⿊体⼩四号,居左顶格,单独占⾏),关键词正⽂(宋体五号),关键词为报告研究内容3~8核⼼专有名词,词与词之间⽤分号间隔。
2.外⽂摘要:独占⼀页“Abstract”(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居中),Abstract正⽂(居左顶格,Times New Roman,五号);“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居左顶格,单独占⾏),Key words正⽂(居左顶格,Times New Roman,五号),与中⽂关键词对应,词与词之间⽤分号间隔。
⼆、报告主体部分(⼀)正⽂格式要求1.页眉(宋体,五号,居中),由“学⽣姓名:论⽂题⽬”格式构成。
2.页码(页⾯底端(页脚),右侧)。
3.章条序码(阿拉伯数字,⼩圆点间隔,末尾不加⼩圆点,左顶格,编号后空⼀个字距)第⼀级0,1, 2, 3,…(⿊体,⼩⼆号)第⼆级1.1,1.2,… 2.1,2.2,… 3.1,3.2,……(⿊体,⼩三号)第三级 1.1.1,1.1.2,…1.2.1,1.2.2,…2.1.1,2.1.2,…2.2.1, 2.2.2,… 3.1.1,3.1.2,…3.2.1,3.2.2,……(⿊体,四号)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4.前⾔、引⾔不编序号(⼆)图、表及公式格式要求1.图表字体(宋体、五号),图表名(中外⽂对照、宋体、五号、居中),图表按章编号(如图1-1、表2-2等),图编号及图名置下,表编号及表名置上。
实验报告格式及写法

实验报告格式及写法一、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的格式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标题标题应该简明、准确地描述实验内容,能够概括出实验的核心内容。
2、实验目的明确地写出实验的目的,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3、实验原理简要地写出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实验的设计思路。
4、实验设备和方法详细地描述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以及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以便读者能够重复实验。
5、实验结果和分析客观地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实验的结论和意义。
6、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实验的结论和意义。
二、实验报告的写法1、文字表述清晰准确实验报告的文字表述应该清晰、准确,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语句,以便读者能够理解。
2、数据记录完整规范实验报告的数据记录应该完整、规范,包括实验前后的数据记录、误差分析、数据处理等,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实验的细节和准确性。
3、分析方法科学合理实验报告的分析方法应该科学、合理,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实验的结论和意义。
4、结论明确有意义实验报告的结论应该明确、有意义,能够概括出实验的结论和意义,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实验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开题报告格式及开题报告的写法一、开题报告格式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题目名称:简明扼要地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摘要:简要概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以及所采用的方法和预期结果。
3、研究背景:介绍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具体目标,以及希望解决的关键问题。
5、研究方法:详细描述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方案,包括研究对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6、研究计划:列出研究的具体时间表和进度安排,包括已经完成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
7、课题开题报告格式及开题报告的写法一、开题报告格式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题目、成员及分工: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名称、成员及各自分工。
2023年最新的实验报告格式7篇

2023年最新的实验报告格式7篇实验报告格式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原理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结果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
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讨论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
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
实验报告单格式(共8篇)

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m0——比重瓶的质重,g; ms——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msl——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3;ρ——粉体的真密度,g/c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
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

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内容格式范文5篇实验报告的分析讨论,主要分析实验结果和数值是否匹配,如果有误差,分析具体原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格式范文,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1】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
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实验过程: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
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
(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
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的氧气的。
而做这个实验应注意:1、杯子不要扣的太慢,否则会让火焰提前熄灭导致实验失败。
2、水最好是有颜色的水,我选择在水中滴蓝墨水,效果不错,这样方便观看。
3、可以用燃烧的纸片代替蜡烛,但是水一定要放少一点,放多了难吸光。
4、要保持距离,让火焰离自己远一点。
实验报告格式内容范文【篇2】电路实验课已经结束,请按题目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要仔细检查一遍,以免退回,具体要求如下:一、绘制电路图要工整、选取适宜比例,元件参数标注要准确、完整。
二、计算题要有计算步骤、解题过程,要代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得数。
统计学大作业调查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大学生第一份工作预期调查与分析学号:姓名:班级:老师:第一部分调查方案设计一、调查方案1.调查目的: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以及考研人数的递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再加上现在经济的萎靡,就业就更加困难了,面对如此现实,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念越来越重要.此次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上海大学生的未来规划、毕业选择、对工作和公司的主观意愿、工资预期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这些问题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未来期望,然后和当下的就业态势和职业人士的实际情况做对比,分析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帮助大学生更深入了解自己,更全面认识自己,引导大学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2.调查对象:XX大学本科生3。
调查单位:抽取的样本学生4。
调查程序:(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2)分发调查问卷。
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本科生40人左右作为调查单位;(3)根据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根据样本的工作看重方面,工作地区、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人大学生总体分布的相应参数;●根据性别进行男女两个总体预期月薪均值之差的比较以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根据低年级(大一、大二)、高年级(大三、大四)进行四个总体月薪预期均值之差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绘制统计图形使样本数据直观化并对统计量进行分析4。
调查时间: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日二、问卷设计在经过网上搜集资料以及询问学长学姐后,制定设计的问卷如下:关于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及工资的预期问卷的调查××同学:您好,请配合我们完成以下调查问卷,请在符合您的实际情况的选项下画“√”Q1.您的性别: A.男B。
女Q2.您的年级:A。
低年级(大一或大二)C高年级(大三或大四)Q3.你对自己第一份工作月薪的预期是多少?A。
1000~3000元B。
3000~4000元C。
4000~6000元 D。
6000元以上Q4.对于第一份工作,你希望是在什么类型的工作地区?A。
大学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名称:XXX实验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地点:X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XXX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实验,加深对XXX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此处简要介绍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理)三、实验器材1. XXX仪器2. XXX试剂3. XXX工具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3)熟悉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2. 实验操作(1)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3. 实验结果处理(1)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此处列出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包括实验参数、测量结果等)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描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2.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得出结论)3.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目的)七、讨论与思考1.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描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 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 实验改进建议(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建议,以提高实验效果)八、实验总结1. 实验成功之处(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优点)2. 实验不足之处(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 实验收获(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实验报告撰写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2篇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2篇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一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及原理2. 实验步骤三、实验内容四、实验结果及分析五、实验结论六、实验心得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二一、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实验中常用的物理量和单位,并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
3. 要求实验过程中务必保证实验操作规范,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二、实验装置及仪器设备1.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气压计、天平、台秤、热平衡装置、热敏电阻、数字电压表、导热仪、等温线圈等。
2. 仪器及设备原理:(1)气压计:利用大气压力对液体产生作用使液位升高或降低来测量气压。
(2)天平:用于称量物体的重量。
(3)台秤:用于称量重物的重量。
(4)热平衡装置: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温度的能力,使实验室环境的温度、湿度稳定的装置。
(5)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6)数字电压表:一种电压数字量测量仪器。
(7)导热仪:通过样品所传递热量,测定样品的导热系数。
(8)等温线圈:用于测量导体在电流流过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热量。
三、实验步骤1. 仪器的组装:按照所需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组装各仪器在实验台上。
2. 电路的连接:将各仪器所需电线连接在电路板上,确保电路的通电安全。
3. 数据记录:根据实验要求和指导教师要求,对实验过程中各物理量和实验数据进行记录。
4. 实验结果处理:根据记录的数据,运用实验理论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 实验中所测各物理量数据:(1)气压计:0.2MPa;(2)天平:250g;(3)台秤:5kg;(4)热平衡装置:25℃;(5)热敏电阻:30Ω;(6)数字电压表:8V;(7)导热仪:100W/m·K。
2. 实验结果的分析:由上述数据可知,实验结果比较稳定,满足实验的要求和指导教师的要求。
五、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实验要求和指导教师要求的不断探索和学习,我们学到了更多的实验操作技巧和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杨华生
学号:8000110033
专业班级:软工101班
2011年 12月 16 日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期末大作业—综合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类的继承与派生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多层派生时的构造函数的编写。
4. 掌握有子对象的派生类的构造函数的编写。
5. 掌握类的友元函数的编写。
三、实验基本原理:编程实现类与对象、类的继承与派生的各种操作。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IBM-PC机一台。
五、实验步骤:1.编写程序;2.调试程序;3.运行程序。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1. 程序如下:
// 在程序中,每个函数必须有功能注释,关键的语句有适当的注释。
程序结构清晰,不同层次的语句采用缩进形式。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char s) //构造函数
{
name=nam;
sex=s;
}
void display() //定义成员函数
{
cout<<"name : "<<name<<endl<<"sex : "<<sex<<endl;
}
private:
string name;
char sex;
};
class BirthDate
{public :
BirthDate(int y,int m,int d):year(y),month(m),day(d){} //BirthDate类的声明void display() //定义成员函数{ cout<<"birthday: "<< year <<"-"
<< month <<"-"<< day << endl; }
private: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class Student: public Person //公有继承Person 类
{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char s,float sc,BirthDate b):Person(nam, s),birthday(b) //类的继承与组合
{score=sc;}
void display() // 定义成员函数
{
Person::display();
birthday.display();
cout<<"score : "<<score<<endl;
}
void total( ) //定义非静态成员函数
{sum+=score; //累加总分
count++; //累计已统计的人数
}
static float average();
friend void score_max(Student *stu); //声明友元函数
private:
BirthDate birthday; //把类的对象作为数据成员(类的组合)
float score;
static float sum; //静态数据成员
static int count; //静态数据成员
};
float Student::average( ) //定义静态成员函数
{return(sum/count);
}
float Student::sum=0; //对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
int Student::count=0; //对静态数据成员初始化
void score_max(Student *stu) //定义友元函数,用指向对象的指针作参数
{float max_score=stu[0].score;
int k=0;
for(int i=1;i<3;i++)
if(stu[i].score>max_score) {max_score=stu[i].score;k=i;}
cout<<"the student with highest score is:"<<endl;
stu[k].display ();
}
int main() //主函数
{
BirthDate b1(1992,7,22); //定义3个类的对象
BirthDate b2(1992,8,23);
BirthDate b3(1992,9,24);
Student stu[3]={ //定义对象数组并初始化
Student("Jim Green",'f',78,b1),
Student("Gary Y oung",'m',82,b2),
Student("James Brown",'f',97,b3)
};
cout<<"All the Students' values are: "<<endl;
for(int i=0;i<3;i++) //调用3次total函数
{stu[i].total ();
stu[i].display( ); //输出3个学生的信息
cout<<endl;
}
cout<<"the average score of 3 students is: "<<Student::average( )<<endl; //调用静态成员函数输出平均分数
cout<<endl;
void score_max(Student* );
Student *p=&stu[0]; //指针指向对象组的首地址
score_max(p); //调用友元函数,输出分数最高学生的信息return 0;
}
2. 运行结果:
七、上机体会或对改进教学、实验的建议
八、参考资料:
谭浩强编著. C++程序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