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1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1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21张PPT)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①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 ②南北纬 60°处 , 为赤道的一半; ③极点为零;
二、地球公转的一般特征 1、定义: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太阳
时间
日地距离
角速度 61'/d
线速度 30.3km /s
1.471亿km 一月初 (近日点)
1.521亿 km 57'/d 29.3km /s 七月初 (远日点) 分析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轨道面、公转 方向、周期和速度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行星绕恒星运动,向径在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线速度 速度: 角速度 近日点最快(1月初)
远日点最慢(7月初)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北极极昼天数?
思考:
186 天?
179 天?
地球公转的周期之恒星年

自转定义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自转速度
1、地球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地轴:地球自转轴;
连接南北两极, 通过地心的假想轴
过地心并与地 轴垂直的平面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自转的方向: A、从侧面看 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C、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1、概念:恒星年是从太阳第一次经过地球和遥远恒 星的连线到第二次再次经过地球和这颗遥远恒星的连 线中间所经过的时间。 2、时间: 365天6时9分10秒
3、角度:360°
4、性质:真周期 5、用途:天文研究
地球公转的周期之回归年
1、概念:回归年指从太阳直射点第一次直射在春分 点到太阳直射点第二次直射春分点中间经过的时间。 2、时间:365天5时48分46秒

人教版高中必修1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共85张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1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共85张PPT)
线
晨 昏 线 昼半球和夜半球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
晨 昏 线

赤道 黑夜
白天


线
晨 昏 线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自转)
①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②昼夜的界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昼夜更替的周期: 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④太阳高度角
5.要能够应用地球运动及相关的知识进行时间、地球 转动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计算、换算和估算;会进 行简单的经度、太阳高度等的测量。
地 球 运 动 【知识结构】
方向 1、昼夜更替
自转
周期 2、不同经度的 地理 地方产生不
意义 同的地方时
方向
公转
周期 地理
意义
赤道平面 3、物运体动的产水生平偏向——黄道平面
赤道没有偏向力
1、正午太 阳高度角的 变化
2、昼夜长 短的变化
黄赤交角:23026,
变化 影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变化
五带形成
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地轴 北极星
北端总 是指向
赤道
附近
<<返回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 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 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1、地球只自转不公转,直射点纬度会 怎样?
2、如果地轴不倾斜,黄赤交角是多 少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会怎样变化?
二分二至日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优质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优质课件(共17张PPT)

赤道 南回归线
夏至日 冬至日
90°-(31°-23°26′)=82°26′
90°-(31°+23°26′)=35°34′
90°-(31°-0°)=59°
二分日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开始的地理问题有 自己的答案了吗?
2、你观察过自己在太阳底下的影子吗? 1、放暑假和放寒假时,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吗?为什么? 一天之内什么时间最短,什么时间最长呢 在一年之内呢?
1.当我们欢度国庆时( A ) A.悉尼的白天逐渐变长 C.我们的白天逐渐变长
B.南极正值极夜 D.北极正值极昼
2.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 D)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
【3】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是 春分或秋分 日光照图。(填节气)
(2)此时,晨昏圈与某一经线圈重合, 其中晨线的经度是 120°W, 昏线的经度是 60°E 。 (3)此时,太阳直射点在P、Q中的 P 点,
18点
其地理坐标为 (0°,30°W) 。
22 (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 __时。
【4】读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为 12 月 22 日
太阳高度分布图。此日全球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
(2)此日,南回归线上的
正午太阳高度是 90° 。
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0° 。
快 ,
(3)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
接近 近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85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3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85张)

太阳高度角( h )
h
地面 白天:
h>0
晨昏线上: h=0
晚上: h<0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H=900-纬度 差
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 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
a 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b 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c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 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上海与旧金山时差为:8+8=16小时
飞机起飞时旧金山时间为:10月1日5时-16= 9月30日13时
飞机到达时时间为:9月30日13时+10=9月30日23时
6、特别的计时方法
世界各国的计时方法:
(1) 不同区时,例如美国; (2)统一区时 ,例如中国;
我国领土地跨5个时区,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 在的东8区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日界线
180°

减一天
西





加一天

8、地球上的日界线有几条
一般情况下,地球的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 界线,它是人为规定的,原则上是1800 经线;另一条是0 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当太阳直射 00 经线时, 1800 经线与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重合, 此时全球一个日期,太阳直射其他经线时,地球上有两个 日期。
(五)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 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五)教具准备 地球仪,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41张PPT)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共41张PPT)

2.五带的划分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楼间距问题
乙两栋楼房位置,楼高h。据此回答: 如果南京和北京都有同样的上述两栋楼,按上述要求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南京为L1,北京为L2,则 A.L1=L2 B. L1<L2 C. L1>L2 D.缺少条件,不可确定
[区时计算]:
相邻两时区之间相差整整1小时,均以时区的中央经线为准。
区时的计算法则
时区差(或区时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大减小) 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 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 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昼弧
晨线
N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晨昏圈所在平面永远都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通过地心。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半圆弧为晨线;晨线上各点为日出;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半圆弧为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晨昏线判断:
图、1
判断该图晨昏线、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直射赤道
秋分 9月23日 直射赤道 冬至 12月22日 直射最南界南回归线 太阳
6.22.
12.22.
3.21.
3.21.
9.23.

23°26′S
23°26′N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节气
冬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共5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共55张PPT)

有太阳直 射现象
热带
终年炎热
23.5°S
南回归线
南 温 带 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
66.5°S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极圈
南寒带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课堂测验
6. 画图及填空: (1)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 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是______ 小时,B点的季节是___季。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_____面, 目前α角的度数 是______。
地方时的推算方法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 注:“东加西减”
例:甲地经度为136°E,乙地经度为 120°E。若乙地此时为11时,求甲地此时 的时间。
120°E
136°E
乙11时

甲地时间=11+(16×4)=12︰04
课堂测验
. 如果A点的区时是某日12时,
B点的区时是( C ) A. 当日6时
归纳春 秋二分 正午太 阳高度 的纬度 变化规 律。
►春秋二分: 由赤道向南北 两侧降低
归纳夏至正 午太阳高度 的纬度变化 规律。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降低
归纳冬至正午 太阳高度的纬 度变化规律。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空间分布:直射点的正午太阳 高度为90度,由太阳直射纬线 向南北递减。
0 30
A N
B
正视图
两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俯视图
时差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异的时刻称 经度与地方时的对应关系: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共49张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共49张PPT)

时间不变;日期减1天 西东
日界线
A、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 日期要变更
东12区 西12区 B、国际日期变更线(日
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

经线重合
西东 时间不变;日期加1天。
C、实际应用中,日界线 还有一条,即地方时为0 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 上的“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 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上,不偏。
学习目标
No 1.掌握地方时概念
2.全球地方时大小变化特点,地方时换算
Image 3.掌握中央经线、时区、区时概念
4.学会时区换算
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P18,完成以下任务 (3分钟)
No 1.什么是地方时 Image 2.地方时的变化特点
3.经度与时间的换算关系?
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P17第1段,完成以 下任务(3分钟)
No 1.推算自转的角速度 Image 2.赤道上的线速度是多少
3.线速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 处处相同,均为15°/时
线速度:赤道处最大,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赤道)
142.5º 157.5ºW
7.5ºW
西二区 西三区
西一区
西十区
172.5ºW
西十一区
中时区0°
30ºW 15ºW
45ºW
150ºW 165ºW
西十二区 180°
15ºE 30ºE 45ºE
165ºE 150ºE
东十二区
7.5ºE
东一区 东二区
东三区°
22.5ºE 37.5ºE

2019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课件 共57张PPT语文

2019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3地球的运动课件 共57张PPT语文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2.若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反,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时间长度各 是多少?
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 23小时56分4秒—3分56秒
一、地球的自转
(一)特点: 绕转中心: 地轴(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 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速度:
例2:一架飞机由上海于10月1日17时(北京时间)飞往美国
旧金山(西8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到达时当地时
间C 为 A 10月2日15时
B 10月2日3时
C 10月1日15时
D 10月1日3时
③日期的分界线 A国际日期变更线 172.5ºE 180º 172.5ºW
5月30日 5月29日 新的一天 旧的一天
线晨
S
线昏
线晨
线昏 N线 晨
2、产生时差 (一)地方时的产生
(1)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
(2)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①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 点先看到日出。 (东早西晚;东大西小)
②经度不同,时刻不同,地方时不同 。
(3)计算:
经度每隔15º ,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
一轴、二面、三角度 三个基本不变
66°34 ′
春分
3月21日
地球的运动
夏至 秋分
6月22日 9月23日
冬至
22日12月
观察下面地球在A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A处的节气是春分,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此时阳光直射点在赤道
观察下面地球在B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B处的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 日前后此时阳光直射点在北回 归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极昼极夜
无 极 昼 极 夜
有极昼极夜
地球公转的意义
概念: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 o 26ˊ 1、黄赤交角
意义: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使地球表面不同 纬度地带获得不同的太阳辐射能量。
2、地球公转产生的意义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 阳光线直射点的位置不同,从而导致 :
地球的自转基本情况
1、自转围绕中心: 地轴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1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转过360o 3、自转周期:
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转过360o59 ˊ
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小时 4、自转速度:
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


? 春秋二分:
?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

阳 ? 夏至日:
?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的 ? 冬至日:
?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
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值



?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 值
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

●昼夜长短随时间变化规律
C.24日7:00时
D.24日10:00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 2、使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 3、在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23 26‘ )
(三)地球的公转 1、公转围绕中心: 太阳 2、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
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
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
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
生选择 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
B.23日18:00时
昼夜等长
春分
昼渐长,夜渐短
昼 短 于 夜
昼 渐 长
冬至 昼最短
北半球为例
昼渐短,夜渐长
昼最长 夏至
昼夜 渐渐 短长 秋分 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夜 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冬半年:纬度越高,夜越长,冬至日夜最长, 昼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想一想
地球自转会造成哪些自然现象?
晨昏线







线 N
昏线


球夜夜


半半





线
S
图中的红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地球不透明 地球不停的自传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制约人类的起居作息
2、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 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的生命 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春分日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2、由春分到秋分日南半球昼>夜还是夜>昼? 3、什么时间南半球极昼范围最广,最广至那
条纬线?
4、夏至日时南半球昼长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如 何?哪个范围内昼夜交替现象消失?
五带的划分
无阳光直射
北寒带 北温带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D.都向北偏转
1、什么是地方时? 2、同一经度上的地方时是否相同?为什 么?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东西哪边时间早? 4、如果世界各地都把所在地的地方时作为
当地的计时标准可行么?
时区的划分
日期-1天 日期+1天
时区 区时
中国国土横跨了从东 5区到东9 区五个时区,为了使用的方便 ,都采 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 8区作为全国 统一使用的时间 ,叫做北京时间。 即东8区的区时,也即东 8区中央 经线(东经 120°线)的地方时。
纬线有哪些特点?
1、每条纬线自 成一个纬线圈;
2、从赤道向两 极纬线圈逐渐变 短.
高纬、中纬、低纬的划分
经线有哪些特点?
1、每条经线为半圈,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 形成一个经线圈;
2、所有经线等长.
想一想:地球有哪些运动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自转和公转
北极星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4)用斜线绘出极夜的范围。 (5)图中C、D两点所在的平面叫 _____面, 目前α角的度数 是______。
太平洋上空 热带气旋云图
面向物体的原运动方向,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不偏向
思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长江南北两岸哪侧的 泥沙沉积较多?
1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例题:
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自西向东运动,下列有 关其偏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向高纬偏转
B.都向低纬偏转
C.都向南偏转
思考: 北京时间是否是北京所在经线 (116E) 的地方时?
例题
(1)已知北京时间和日期,求悉尼(东十 区)、伦敦和纽约(西五区)时间和日期。
(2)小明坐飞机从东向西飞过日界线,应 该把手表拨快还是拨慢一天。
例题:
一架飞机于5月1日上午8时从上海 起飞前往纽约,飞行时间需要8个小时, 问到达纽约时,纽约时间为?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的更替 E、五带的划分
例题:
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A. 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 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 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 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例题 (1)在图中绘出晨 (昏)线,并 注明是晨线还是昏线。 (2)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______ 。 (3)图中A点的昼长是 ______ 小时,B点的季节是 ___季。
3、公转周期: 一年365日6时9分
4、公转速度:约为59'/天,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可 获得两次太阳直射;
(2)南北回归线上一年获得一次太阳 直射;
(3)北回归线以北,南回归线以南的 区域没有太阳直射。
●随纬度变化规律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
参照物
时间
旋转角度
恒星日 恒星 23时56分4秒 360o
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o59′
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 南北纬 60° 处 , 为赤道的一半 极点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