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常考概念及公式总结-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

合集下载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必考概念真题讲解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必考概念真题讲解

六安中公教育,皖西地区公考权威机构!六安中公教育地址:白云商厦2单元6楼 2015年国考行测备考:必考概念真题讲解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到来了,广大考生们也在积极备考,在这段珍贵的备考时间里,为了使考生们的力气都使在刀刃上,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2007到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部分每年都考的概念进行整理,并给大家做出详细介绍。

主要有以下增长、比重、倍数、百分点以及平均数等,本文重点讲解增长和比重。

一、增长增长是资料分析的基础概念,关于增长常考的有增长率,增长量,上期量,每年必定会考,2015也极有可能。

1.概念(1)增长量=本期量-上期量 = 本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2)增长率=增长量/上期量=(本期量-上期量)/上期量 = 本期量/上期量 - 1(3)上期量= 本期量/(1+增长率)(4)本期量=上期量(1+增长率)2.真题再现例1.全年旅游总收入168.15亿元,同比增长27.20亿元。

其中国际旅游创汇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

2011年,该市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 )。

A.16.2%B.17.8%C.18.0%D.19.3%【答案】D 。

【中公解析】2011年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68.15亿元,同比增长27.20亿元,则所求为,选择D 。

【题目类型及规律】求增长率。

例2. 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2003年中国科技人员总数达320多万人,比1993年增长近 。

我国1993年科技人员总数约为:A.185万人B.218万人C.232万人D.240万人【答案】D 。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5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备考;相关常识词汇解析

2015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备考;相关常识词汇解析

2015河北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备考;相关常识词汇解析在表述两个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时,有时用增减百分比,有时用提高或下降几个百分点,它们在计算方法和意义上有何不同?增减百分比,是表述某一指标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相对程度,是以百分比(%)表示的,其计算公式为:增(减)速度(%)= (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或=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100%上式表明,当报告期水平高于基期水平,比较后所得结果为增长百分比,就是增长速度;当报告期水平低于基期水平,比较后所得结果为减少百分比,就是下降速度。

百分点则是百分比中相当于1%的单位,它是一个量词。

它是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当两个百分数比较时,如果是用“和”或“差”表示的,称为百分点。

例如,工业总产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的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19%-16%);再如,今年物价上升了8%,去年物价上升了10%,今年比去年物价上升幅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8%-10%)。

百分点应用比较广泛,在特定场合中表示着特定的含义,如作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储蓄利率的标准单位等。

在统计分析中经常使用的“贡献率”是什么含义?它是怎样计算的?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

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

计算公式: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汇总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汇总

资料分析给广大考生的印象是列式繁,计算烦,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备考和考试时选择了放弃。

但其实相对于数量关系来说,资料分析实在是我们广大考生的拿分项,它的技巧性和难度都要比数量关系低一些。

所以作为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来说,资料分析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怎样提高自己解资料分析题的能力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熟练掌握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做到公式在心中,临时不推导。

很多考生,尤其是男生,不愿意去记忆公式,而是习惯于在考场现场推导。

这种习惯在应对中高考的时候比较有效,但在行测考试中,时间紧,题目多,推导公式必然要浪费答题时间,导致答题量缩水。

所以功夫要平时下,公式要平时记,本文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供大家参考。

[page]。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1)隔年增长率例1: 2010年为20万元, 2009年同比增长25.2%, 2008年同比增加12.2%, 则2010年比2008年增加了多少?25.2%+12.2%+25.2%*12.2%(2)倍数=m/n(m,n是两个单位相同的量) 多几倍=倍数-1例子1: 我有300元, 你有100元, 我是你的几倍?多几倍?我是你的300/100=3倍, 多几倍=3-1, 所以多1倍(3)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 反之减少(4)年均增长量=(b-a)/n (b为增长后的量, a为增长前的量, n为增长次数)例子1:2010年的粮食产量为200万屯, 2014年为1000万屯, 求年均增长量?(1000-200)/4=200(5)年均增长率a*(1-x%)^n=b (a是增长前的量, b是增长后的量, n是增长次数, x%是增长率)(6)去年比重=今年比重*(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例子1:2009年, 苹果产量为20万, 同比增长12%, 水果产量为100万, 同比增长20%, 求2008年苹果占水果的比重?20/100*(1+20%)/(1+12)(7)上期产量=本期产量/(1+增长率)例子1: 2002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 求2001年产量?2001年产量=20/(1+20%)(8)同比: 与过去的大数比, 环比是与过去的小数比例子1:2001年7月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2%, 求2000年7月苹果产量?2001年6月产量2000年7月苹果产量=100/(1+20%)2001年6月产量=100/(1+12%)(9)增长量=本期增长量*增长率/(1+增长率)例子1:2001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比2000增长量?20*(1+20%)*20%(10)增长量=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例子1:2002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2001年为80万屯, 求增长量?100-80=80(11)增长率=增长量/增长前的量*100%例子1:2003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0万屯, 求增长率?20/100*100%注: “比”字后面的量做分母(12)增长率(多几倍)=倍数-1(增长率=多几倍)。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5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真题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周斥责检查 B.不力指责检讨C.不善苛责检点 D.不当谴责检察2、在房地产投资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中,用( )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越高,说明风险越小。

A.销售量B.销售单价C.销售额D.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标准答案: D解析:考察盈亏平衡的评价原则。

盈亏平衡点的值不论用产量表示,还是用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不论是用产品单价表示,还是用销售额表示,都是越低越好[BEP(V)除外]。

即BEP(V)越高越好。

3、目前,社会上对种种迷信现象,笃信、盲从者不在少数,根源就在于思辩和理性的_____。

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科学精神是消除各种______、破除种种迷信的利器。

科学精神的核心,就是不盲从,不迷信。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缺失愚昧B.匮乏罪恶C.苍白无知D.失效误解4、对因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的闲置土地,处置方式是( )。

A.自动延长动工开发期限2年B.办理有关手续后再开发建设C.为土地使用者置换其他等价土地D.确定新的土地使用者且不给予原土地使用者补偿标准答案: C解析:考察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

因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造成闲置土地的处置方式:延长动工开发期限,单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由政府安排临时使用;协议有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置换土地;其他处置方式。

本题中,C说法正确。

5、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上,审议具有24年历史的《国际电信规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要确保它能______,适应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用户的需求和全球化、激烈竞争和创新不断加深的技术环境。

A.与时俱进 B.推陈出新C.破旧立新 D.精益求精6、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周斥责检查 B.不力指责检讨C.不善苛责检点 D.不当谴责检察7、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端上皮和它的气味受体细胞,这些细胞表面覆盖着能捕捉气味分子的蛋白。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1单一数据一、求基期值1.已知现期值和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一增长量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二、求现期值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2.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x(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x(1+增长率)三、求增长率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2.已知基期值和现期值: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3.已知增长量和现期值: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四、求增长量1.已知现期值和基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3.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x增长率五、年均公式1.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年份差2.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率:六、隔年公式1.已知现期值、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基期值:隔年基期值=现期值÷(1+现期增长率)÷(1+基期增长率)2.已知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增长率:隔年增长率=(1+现期增长率)x(1+基期增长率)-12两数之比一、比重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部分(用a表示),现期整体(用b表示),现期部分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整体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比重:2.已知a、b、qa、qb,求基期比重:3.已知a、b、qa、qb,求比重的变化量:二、平均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总量(用a表示),现期份数(用b表示),现期总量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份数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平均数:2.已知a、b、qa、qb,求基期平均数:3.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量:4.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率:三、倍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A(用a表示),现期B(用b表示),现期A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B的增长率(用qb表示)。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汇总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必须同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相适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比重较低。北京199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50%,1998年达到56.6%,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中居第一位。“;九五”期间,北京经济继续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全市GDP的比重,这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总产值、净产值、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究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五技巧一、尾数法尾数法在数学运算中有所提及,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在资料分析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尾数位数规则:加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减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乘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尾数法应用条件:尾数法一般应用于计算某一具体数值的题目。

当题干中所给的选项尾数各不相同时,可以使用尾数法快速选出正确选项。

二、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两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判断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

分子分母比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基本比较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如果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理,两个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化成分子相同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子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子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两个分数分母的大小,此时分母小的分数大;同理,分母大的分数小。

科信教育公考研究院(三)化成分母相同比较(通分)两个分数,如果它们的分母存在倍数关系,可以将分母较小的分数乘以一个适当的整数,将两个分数的分母化成相同或相近的数字,再比较分子的大小,此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同理,分子小的分数小。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通分”。

(四)分子分母反向变化比较两个分数,如果前者的分子大于后者且分母小于后者,那么前者大;同理,如果前者分子小于后者且分母大于后者,那么前者小。

分子分母比较法应用条件:一般只应用于对若干个数据大小进行比较或进行排序的题型中,通常按照题干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依次进行大小的比较。

三、分子分母差额法分子分母差额法是指通过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作差之后的值与原来分数对比来判断分数大小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性推理在设问上的基本要求是找出能够对文中论点起到支持或反驳作用的选项。

我们通过学习具体的推理方式,掌握了不同的推理方式下有哪些漏洞可以用来进行支持或反驳,继而进行相应的选择即可。

然而,在这个基本作答思路基础上,不同的问法仍就需要具体分析,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对选项的要求。

把握这些特点,将有助于甄别选项,提高正确率。

下面,就分析一下具体都有哪些特点:
首先,如果我们将选项对题干观点的作用分成以下五种情况的话,即:“最能削弱、一般削弱、无关项、一般加强、最能加强”这五种情况,那么,若问“能够加强”,则需要把从一般加强往左的选项排除掉;若问“能够削弱”则要把从一般削弱往右的选项排除。

若问“不能加强”则选择一般加强往左的选项;若问“不能削弱”则选择一般削弱往右的选项。

此时,答题者只需要能够分辨选项的作用做出选择即可。

这是一种十分常规的问法形式
值得关注的是“最能够加强(或削弱)”的问法,这类问法,需要比较几个选项的具体叙述情况,看一看它们是否符合从近原则,是否在表述程度上最强等,切不可轻率作答,一定要仔细比较,选择一个最切题目程度最强的选项。

例如:
挪威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国过去几十年里230 万份出生记录,以及相应孕妇的健康数据,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怀孕期间出现妊娠剧吐症状,女儿后来怀孕时也出现该症状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 倍。

研究还表明,孕妇妊娠剧吐与腹中胎儿是否含有来自丈夫一方的相关基因没有关系,导致这一症状的基因只可能来自母亲。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妊娠剧吐与父亲的基因无关,而是由母亲遗传给女儿。

【2013-山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女儿和母亲生活的自然和家庭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比较类似;
B.一项亚洲研究表明,母亲有妊娠剧吐,女儿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5 倍;
C.研究表明,外婆怀孕时有妊娠剧吐,外孙女出现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 倍;
D.在过去几十年中,挪威妇女吸烟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吸烟与妊娠剧吐有关。

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然而绝大多数人会选择D项。

之所以选错是因为多数人都没有仔细分析A、D两项在叙述上的细微区别,草率选择。

题干分析的问题是“母亲的妊娠呕吐遗传给女儿”,要求对这种遗传作用进行削弱。

D项给人一种“另有他因”的作用效果,迷惑性极强。

但仔细分析便知,“挪威妇女”与“母亲”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混淆偷换,妇女的概念大于母亲,而且妇女将来不一定生育女儿。

因此D项的削弱力量有限。

而A项说的是“女儿和母亲”的生活环境类似,在概念上与题干契合,且也隐含着“另有他因”的作用,即女儿的呕吐可能是因为生活环境相似而产生的,从而削弱了遗传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最能加强(或削弱)的问法中,陷阱在于选项之间的细微区
别,务必要仔细分析,切勿草率。

问法中还有一种问“最不能够加强(或削弱)”的,这种问法之所以让人感到费解,是因为它预设了一种情形,即四个选项都可能具有“不能够加强(或削弱)”的作用,要从中比较,选出一个程度最强的。

例如: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

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

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

【2010-山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
A.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
B.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并没有发现宝物
C.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
D.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
本题答案为B项。

比较四个选项,A、C、D三个选项的均具有一定的质疑作用,但是其质疑的程度都有限,不能够完全反驳论点。

B项也有一定的质疑作用,用了类比推理的方式说明地宫里可能没有佛经。

但是,类比的作用在几个选项中是最弱的,漏洞是最明显的(可参照类比推理的特点去理解),因而比较而言B项当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问“最不能加强(或削弱)”时,其陷阱在于如何理解这种问法,去寻找最符合这种特点的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