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物品质学复习题

谷物品质学复习题
谷物品质学复习题

1、主要谷物种类

稻谷、小麦、玉米、大麦、小黑麦、谷子、粟米和小米、燕麦、黑麦、高粱

2、小麦分类、定等

硬质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者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的小麦软质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者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的小麦硬质红小麦: 种皮为红色或者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的小麦软质红小麦: 种皮为红色或者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的小麦

3、稻谷的分类、定等

早籼稻谷:生长期较短、收获期较早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大,角质粒较少。

晚籼稻谷:生长期较长、收获期较晚的籼稻谷,一般米粒腹白较小或无腹白,角质粒较多。粳稻谷:粳型非糯性稻谷的果实,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米质粘性较大胀性较小。

籼糯稻谷:籼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粳糯稻谷:粳型糯性稻的果实,糙米一般呈椭圆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状(俗称阴糯),粘性大。

早籼稻谷、晚籼稻谷、籼糯稻谷质量指标

4、小麦淀粉形式

小麦淀粉有两种颗粒,碟片状的A淀粉和球粒状的B淀粉

5、根据加热熟化方式不同面制品的分类

面包烘焙,饼干、糕点类食品烘烤,小麦粉蒸煮

6、测定面团延展特性的仪器

测量面团延展特性的仪器主要有拉伸仪和吹泡示功仪

7、测定小麦硬度的方法

角质率法:又称玻璃质法、硬质率法。用肉眼观察籽粒透光部分所占的比例,从而判断其硬度。

压力法:利用压头或刀片压碎或切割方法来测定小麦硬度。

研磨法:利用研磨粉碎来测定小麦硬度。(研磨法分为研磨细度法、研磨时间法、研磨功耗法)

碾皮法:一定质量的小麦样品,放在装有金刚砂盘和钢丝筛网的实验室用大麦碾皮机中碾削一定的时间,碾削后穿过筛网的物料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数称为抗碾指数,用以表征小麦硬度。

近红外法;

损伤淀粉法;

8、淀粉糊化两个基本条件

水,温度

9、谷物基本组成有哪些

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分

10、出糙率

净谷脱壳后的糙米占试样的质量分数,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

11、稻谷加工品质、营养品质

反映稻谷对加工的适应性——碾磨品质,

取决于籽粒成熟时的灌浆特性、胚乳结构、胚芽与胚乳结合程度、皮层厚度及与胚乳等结合程度、如籽粒充实、胚乳结构紧密,硬度好的籽粒,加工适应性好;

籽粒粒性特征:整齐度、不完善粒含量等;籽粒在加工时抗破碎能力、整米出率情况

评价指标:主要有糙米率(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

大米营养:

(1)赖氨酸、苏氨酸等在稻米中含量丰富,且各种氨基酸的比值接近人体的需要,是谷物蛋白质营养最好的原料。

(2)蛋白质的低过敏性;

(3)B族维生素

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认为多食能令人“强身好颜色”。

12、什么是淀粉糊化

把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吸水膨胀,这个阶段发生在淀粉粒的无定型区域,结晶性微晶束具有弹性,仍能保持颗粒的结构,随着温度上升,淀粉颗粒吸水更多,体积膨胀更大,达到一定温度时,高度膨胀淀粉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变成半透明的粘稠的胶体溶液,称为淀粉糊,这种由淀粉乳转变成淀粉糊的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1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机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的构成单元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的线性序列;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在多肽链的某些部分氨基酸残基周期性的空间排列。

14、稻米蛋白质的特点

稻谷蛋白质含量一般比其它谷物低,蛋白质换算系数为5.95,这个系数比小麦高;稻谷蛋白质含量变幅为4.5%~19.8%;稻米蛋白质用传统的Osborne分离表分析表明,谷蛋白是主要成分,约占蛋白质总质量的80%以上;稻谷中的醇溶谷蛋白组分相当低,仅占蛋白质总量的3%~5%。清蛋白和球蛋白分别占蛋白总量的5%和10%;0.1N NaOH溶液溶解稻米蛋白质,其他溶剂包括亚硫酸盐或疏基乙醇效果都较差。稻米蛋白质中至少有80%是碱溶性蛋白质,工业生产中采用氢氧化钠来抽提蛋白和纯化稻米淀粉;稻米蛋白质具有优良的营养品质;稻米蛋白质利用率高。

15、为什么在工业生产中用NaOH提取稻谷蛋白和纯化淀粉

稻谷中主要是醇溶蛋白和谷蛋白,2种蛋白和稻谷淀粉交联在一起,提纯胚乳中的淀粉,通过碱消化法,溶液洗涤法,碱性蛋白霉化法进行,除去胚乳中蛋白质,蛋白质中存在肽键,NaOH可以水解肽键从而溶解蛋白质,且用NaOH作为溶剂时效最高。

16、降落数值是怎么测定的

降落数值是指一定量的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和水的混合物置于特定粘度管内并浸入沸水浴中,然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搅拌混合物,并使搅拌器在糊化物中从统一高度下降一段特定距离,自粘度管浸入水浴开始至搅拌器自由降落一段距离的全过程所需的时间即为降落数值。

原理:小麦粉的悬浮液在沸水浴中迅速糊化-----α淀粉酶使糊化中的淀粉发生液化----搅拌器在糊化物中的下降速度发生变化。单位是s(秒),降落数值越高表明α淀粉酶的活性越低,降落数值越低表明α淀粉酶的活性越高。

17、小麦里面的A-淀粉和B-淀粉有什么特点

B淀粉比A淀粉多含有1/3的单酰基脂类,但少2%~3%的直链淀粉,温度低于90度时其溶胀力比A淀粉粒低,超过95度后情况相反。即便如此,B淀粉粒的热糊物黏度仍低于A淀粉。

18、α-淀粉霉与β-淀粉霉的区别

α—淀粉酶作用于淀粉淀粉分子内部α—1,4—糖苷键,其水解淀粉生成的产物构型为α—D型。β—淀粉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末端逐次水解下麦芽糖单位,作用于淀粉内部的α—1,4—糖苷键;由于在水解过程中发生了构型变化,产生的麦芽糖属于β型。β—淀粉酶是一种外霉,作用于淀粉分子从还原末端开始,水解间隔的α—1,4—糖苷键,不能水解也不能跨越α—1,6糖苷键,遇此键水解作用停止,α—淀粉酶耐高温、不耐酸,β—淀粉酶耐酸、不耐高温,α—淀粉酶存在于萌发的种子种,β—淀粉酶广泛存在于籽粒中其含量不随籽粒萌发而增加。β—淀粉酶对完整淀粉粒几乎不起作用。

19、谷物蛋白是怎么分类的、包括哪几类

谷物蛋白质根据其溶解性进行分类;

分为清蛋白类,球蛋白类,醇溶性谷蛋白类,谷蛋白类。

清蛋白类:溶于水,加热凝固,为强碱、金属盐类或有机溶剂所沉淀,能被饱和硫酸铵盐析。

球蛋白类:不溶于水,溶于中性盐稀溶液,加热凝固,为有机溶剂所沉淀,添加硫酸铵至半饱和状态时则沉淀析出。

醇溶蛋白类:不溶于水及中性盐溶液,可溶于70~90%的乙醇溶液,也可溶于稀酸及稀碱溶液,加热凝固。该类蛋白质仅存在于谷物中,如小麦醇溶蛋白。

谷蛋白类:不溶于水、中性盐溶液及乙醇溶液中、但溶于稀酸及稀碱溶液,加热凝固。该蛋白也仅存于谷类籽粒中。

20、谷物淀粉酶是怎么分类的?

A.根据来源分:麦芽;唾液淀粉酶,胰液淀粉酶;细菌,霉菌淀粉酶

B根据作用形式分:内部作用:a淀粉酶;外部作用:b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C.根据作用方式和水解产物分:a淀粉酶,b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切枝酶,环状糊精酶,麦芽四糖和麦芽六糖生成酶,葡萄糖基转移酶

21、为什么小麦粉灰分可以评价小麦的加工精度、优缺点有哪些、影响灰分高低的因素

小麦中的灰分主要分布在皮层(包括果皮、种皮和糊粉层)及胚部。小麦加工的目的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皮层、胚和胚乳部分最大限度的分离,所以加工精度很高的面粉中的灰分含量基本上接近于纯胚乳的灰分;只要有部分的皮及胚混入或留存在加工制品中,就会明显地增加灰分的含量。小麦加工业就以灰分含量作为鉴别小麦加工精度或确定等级的依据。小麦加工制品加工精度越高,加工设备要求越完善,加工工艺就越复杂,能耗就越多,其功能特性或食品品质越好,但小麦营养品质也就越差。

因小麦品种、种植区域、气候条件、施肥情况不同矿物质元素有很大差异,糊粉层中矿物元素含量最高,加工精度高,灰分接近纯胚乳灰分含量低,部分皮及胚混入制品中灰分明显升高。

21、测定淀粉糊化特性的仪器有哪些

糊化仪、粘度测定仪

这两种仪器用于测定小麦粉试样中淀粉的糊化性质(糊化温度、最高黏度、最低黏度和面粉糊回生后黏度增加值)和α-淀粉酶活性。黏度仪测定淀粉的流变学特性,可反映温度连续变化时,体系黏度变化状态。由黏度仪测定面糊的黏度特性时,其最高黏度值随着小麦粉破损淀粉的增加而下降,同时发现,α-淀粉酶活力较低时,破损淀粉值的微小变化都会使最高黏度值发生较大的变化。

22、黏度仪、粉质仪的用途,都有评价哪些指标。

粉质仪:

用途:测定小麦粉的吸水量和揉混面团的稳定性。

指标:吸水率(粉质吸水率,烘焙吸水率);形成时间(峰值时间);稳定时间(稳定性);弱化度;断裂时间;质量指数;评价值。

粘度仪:

用途:测定面糊粘度。用于测定小麦粉试样中淀粉的糊化性质和a淀粉酶活性。粘度仪测定淀粉的流变学特性,可反映温度持续变化时,体系粘度变化状态。指标:开始糊化温度,最高粘度值,最高粘度时温度,最低粘度值,50度时粘度值,粘度破损值,胶凝值

23、工厂润麦水分,(润麦前水分、润麦后水分、流量)计算加水量

测加水前和加水后的水分;

加水量:G1=G2×{(100-W1)/(100-W2)-1};G1为加水量,G2为小麦流量,W1为着水前小麦的水分,W2为着水后小麦的水分;

原则:加工质量较高的等级粉与专用粉时,宜采用较高的入磨小麦水分;加工质量较低的小麦粉时,可采用较低的入磨小麦水分。硬麦吸水量大,需加入较多的水才能使胚乳软化,软麦加入较少的水就能使胚乳充分软化。

质量意识培训试卷与答案

2014 年质量意识培训试卷 姓名:部门岗位:分数: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本题必须全选对才得分) 1 .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三不原则() A .不接受不合格品 B. 不制造不合格品 C. 不合格品不向下工序流转 D. 不制造合格品 2. 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称为() A. 自检 B. 巡检 C.互检 D.终检 3. 员工质量意识提高,是企业急待解决的课题。加强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教会员工要改变工作环境 B. 车间主管必须每天强调质量 C. 大家要理解检验员的工作 D.车间主管每天只强调生产 4. 产品质量好坏主要决定于()的工作质量和控制能力。 A. 质量部门 B. 生产部门 C.采购部门 D. 人事部门 5. ()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 A. 互检 B. 首检 C.终检 D.自检 6 .要想避免不会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 不去做事 B. 按标准作业书做 C. 由别人代替做 D.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7 .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称为() A. 自检 B. 巡检 C.互检 D.终检 8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项是()。 A. 过程检验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把关,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密切地结合起来,判定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B.成品最终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抽检或全面的检查与试验。 C.当操作员出现质量问题时,检验人员应主动替他把问题解决好,操作员不用管。 D.生产同事如果发现品质人员玩忽职守,有义务向生产品质主管对其进行投诉,并协助调查投诉情况 9. 全面质量管理三全”包括“:() A. 全员参与B全面 C.全过程 D 全技术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22 分) 1 .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讲课稿

环境毒理学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 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 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 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单、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学效应。 整体内实验(in vivo test): 急性毒性实验(acute toxicity test 指一次染毒或24h 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亚急性毒性实验(subacute toxicity test 或称为亚慢性毒性实验subchronic toxicity test 一般认为1~3 个月为宜,但具体实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慢性毒性实验(chronic toxicity test 一般指6 个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实验)。 流行病学调查

生产人员品质意识试题(生产部)

生产人员品质意识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要保证品质好就要投入很多钱。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2.品质是管理人员来控制的与我们一线作业员无关。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3.品质仅是一线作业员的事。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4.我们的下一道工序就是我们的客户。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5.合格品就是高质量的产品。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6.操作者将自己加工的工件通过检测判断合格与不合格后,应使之分别堆放。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7.设法把每件事情都做对是不切合实际的,不可能的事,差不多就行了。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8.品质很抽象的东西,需要很高深的知识才可以掌握。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9.品质不是检查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预防出来的,习惯出来的,是以客户的满意度为依据的。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10.品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业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11.所有人员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要求,并且使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要求,就是对品质在做贡献。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12.品质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持续改进而达到。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13.品质改善无止境。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14.最常见的预防方式是过程控制,而实现过程控制的有效方式是质量体系。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15.培养质量意识,是车间领导的事情。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16.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技术文件规定进行检验。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17.通过首件检验,能及时发现系统性缺陷,防止成批不合格发生。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18.上道工序加工与下道工序无关,上道工序员工无需关注下道工序员工的装配情况。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19.工序过程巡检,如发现不合格,可由品质主管或经理来判定,只要品质主管说通过就可以了,无需关注图纸、检验标准要求。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20.装配车间零部件掉在地上员工捡起来,自行检验认为合格就可以继续使用。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21.质量是检验员检验出来的,只要品质人员能100%全检,产品质量才能保证。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22.最终检验是对最终作业完成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特性的检验,因此不包括包装的检验。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23.操作工只能做产品,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24.过程检验特别应重视首件检验。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25.感官检验属主观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多,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检验手段。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26.品质就是第一次把对的事情做好。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27.产品加工总是要出问题的,100%合格是不可能达到的。答案:B A 正确 B 错误 28.品质的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能是“差不多就好”。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29.产品无处堆放,不可以堆放在消防出口。答案:A A 正确 B 错误 30.什么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或工艺技术标准自行检验。答案:A A 自检 B 首检 C 终检

最新品质部检验员上岗考试试题汇编

品质部检验员上岗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客户忠诚、全员参与、持续改善。 2、本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客户满意度≥80% 、成品检验合格率≥90% 。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是客户质量书面有效投诉率≤15% 、批来料错漏检率≤5% 。 3、AQL是接受质量限,AC是允收,RE是拒收。 4、我司AQL抽样标准规定抽样标准参考抽样计划是依据GB2828-2003/MIL-STD-105E单次取样计划。 5、ISO9001:2008是指_质量管理体系___。 6、不合品的处理方式为返工、特采、报废。 7、首件检验的重要意义为_避免批量性问题发生_。 8、对产品缺陷分类判定分为CR 、MA 、MI 。 9、我司抽样允收品质水准AQL:CR(AQL=0)、MA(AQL=0.65)、MI(AQL=1.5)。 10、QC七大手法指的是柏拉图,因果图,层别法,检查表,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11、6 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12、钣金件常见不良有尺寸不良、变形、结构不符。(不少于三个) 13、机加常见不良有尺寸不良、螺纹不良、外观碰伤。(不少于三个) 14、喷涂常见不良有色差、光泽度超差、膜厚不足、附着力不足。(不少于三个) 15、IQC是指原材料检验员、IPQC是指_制程检验员、OQC是指出货检验员。 16、活化线和测试线常用输出电压分别是交流220伏和直流110 伏。 二.选择题(18分) 1、来料检验喷涂件时,光泽度要求为 C 。

a.45±10(60°) b.50±5(45°) c.50±10 (60°) d.45±10 (45°) 2、来料检验喷涂件时,喷涂色差要求为 a 。 a.▲E≤1.0 b.▲E≤1.2 c.▲E≤2.0 d.▲E≤1.5 3、测试线测试气密时常用压力为 a 。 a.0.9Mpa b.9KPa c.0.9KPa d.9MPa 4、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良时,应填写 d 。 a.纠正与预防措施行动表 b.8D报告 c.退货报告 d.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 5、过程控制卡中的A项,需要由 d 确认。 a.生产部负责人及装配工 b.装配工及品质检验员 c.品质检验员及生产部负责人 d. 装配工,生产负责人及检验员 6、供应商来料批合格率为 c 。 a.95% b.96% c.97% d.98% 三、简答题 简单描述不良品的处理流程并作简单说明?(15分) 答:不良品的处理流程:隔离——标识——评审——处理——记录 说明:对来料不良品首先要确认供方的名称/规格/型号/来料的数量/来料日期/不合格数量/不良比例等不合格现象,做到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以数据话说,然后再把不良现象及相关数据以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反馈给上级或相关人员,对不良品进行评审,处理,要求改善,并对不良返修的物料进行跟踪;对制程中出现的不良品要处理,首先要做到传播问题点,通知生产负责人,并现场指点操作员,要求其认识该问题点,并做出分析及相应的改善措施,要求操作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并对不良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出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进行纠正和预防。 2、请列出你使用过的检验工具(注:不少于3种),精度及作用?(10分)

质量意识考试试题答案

质量意识考试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我们为了使我们的产品更长久拥有市场上占有的优势,则必须推动(品质)。 2.品质是(制造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 3.品质意识是一个企业从(领导决策层)到(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4.品质的最高境界是顾客(满意),只有树立此观点,深入地投入、极大的热情,才可长久地使我们拥有竞争的主动性。 5.品质意识就是(把事情做对并对结果负责)。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如果在生产中品质出现问题时,有人说“这一点小问题”没关系。(×) 2.品质是要求全员参与,为了“满足要求”这个核心,使用科学手段及技术而进行的一种过程的监控的品质管理方法。(X) 3.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服好务。(√) 4.品质就是让顾客觉得他们得到了超过预期的价值,也可理解为:品质就是合乎标准,零缺陷(√)5.品质与品管部有直接关系,与其它部门没有关系,所以出了品质问题是品管部的事。(X)6.遇到问题专门“找办法”是一个失败者;遇到问题专门“找借口”将是一个成功者。(X)7.生产过程要实行自控、自检、互检(√) 8.操作工只能做产品,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X) 9.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要素人、机、料、法、环,人不是主要因素。(X) 10.好的品质就是没有品质问题。(X)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公司标准化种类(C) A.手册 B. 程序文件 C. 作业指导书 D.表单/记录 2.原因分析包括(ABCDE) A.人 B.机器 C.材料 D.方法 E.环境 3.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ABCD) A.产量 B.品质 C.作业员 D.安全 4.“三全一多”的特点( ABCD ) A.全员参与 B.全过程 C.全因素 D.多方法 5.要想做好品质,作业必须要(ABCD) A.认真 B.标准化 C.稳定性 D.热情 6.质量管理的三大控制是指(ABD)。 A:进料控制B:过程控制C:仓储控制D:成品控制 7.产品质量好坏主要决定于(B)的工作质量和控制能力。 A:质量部门B:生产部门C:采购部门D:人事部门 8.员工质量意识提高,是企业急待解决的课题。加强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A:教会员工要改变工作环境B:车间主管必须每天强调质量 C:大家要理解检验员的工作D:车间主管每天只强调生产 9.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称为(C) A:自检B:巡检C:互检D:终检 10.下列表述有错误的项是(C)。 A:过程检验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把关,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密切地结合起来,判定生产过程是否正常。B:成品最终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抽检或全面的检查与试验。 C:当操作员出现质量问题时,检验人员应主动替他把问题解决好,操作员不用管。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们公司的质量方针: 质量为本,顾客满意;持续改进,创新发展。

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 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 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___和____。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 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 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A:氟B:铅C:锶D:Hg 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A.铅 B.铬 C.锰 D.铁 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 ) A:7天B:14天C:30天 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软件质量保证测试试题与答案

选择题 1.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B )。 A)试验性运行软件B)发现软件错误 C)证明软件正确D)找出软件中全部错误 2.软件测试中白盒法是通过分析程序的( B )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 C)功能D)输入数据 3.黑盒法是根据程序的(C)来设计测试用例的。A)应用范围B)内部逻辑 C)功能D)输入数据 4.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应该( D )。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最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5.与设计测试用例无关的文档是(A )。 A)项目开发计划B)需求规格说明书 C)设计说明书D)源程序 6.测试的关键问题是( B )。 A)如何组织软件评审 B)如何选择测试用例 C)如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D)如何采用综合策略 7.软件测试用例主要由输入数据和( C )两部分组成。 A)测试计划B)测试规则 C)预期输出结果D)以往测试记录分析8.成功的测试是指运行测试用例后( B )。 A)未发现程序错误 B)发现了程序错误 C)证明程序正确性 D)改正了程序错误 9.下列几种逻辑覆盖标准中,查错能力最强的是 ( D )。 A)语句覆盖B)判定覆盖 C)条件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 10.在黑盒测试中,着重检查输入条件组合的方法是 (D )。 A)等价类划分法B)边界值分析法 C)错误推测法D)因果图法 11.单元测试主要针对模块的几个基本特征进行测试, 该阶段不能完成的测试是(A)。 A)系统功能B)局部数据结构 C)重要的执行路径D)错误处理 12.软件测试过程中的集成测试主要是为了发现( B )阶段的错误。 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 C)详细设计D)编码 13.不属于白盒测试的技术是(D)。 A)路径覆盖B)判定覆盖 C)循环覆盖D)边界值分析 14.集成测试时,能较早发现高层模块接口错误的测试 方法为( A )。 A)自顶向下渐增式测试B)自底向上渐增式测试C)非渐增式测试D)系统测试 15.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A)

质量意识培训试题

质量意识培训试卷 姓名:部门:岗位:分数: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生产过程要实行自控、自检、互检(√) 2.品质是很抽象的东西,需要很高深的知识才可以掌握。(×) 3.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 4.出现质量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分析,没有预防和整改措施。(√)5.如果在生产中品质出现问题时,有人说“这一点小问题”没关系。(×)6.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服好务。(√)7.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要素人、机、料、法、环,人不是主要因素。(×)8.操作者将自己加工的工件通过检测判断合格与不合格后,必须使之分别堆放。(√) 9.操作工只能做产品,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10.质量是由管理人员来控制的,与一线作业员无关。(× )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3分,共30分,本题必须全选对才得分)1.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称为( C ) A:自检B:巡检C:互检D:终检 2.( D )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 A:互检B:首检C:终检D:自检 3.操作技能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 )。 A:操作准确B:操作协调C:操作速度D:操作自动化 4.作业中必须按照(ABC )进行操作。 A:工艺规程 B:安全规程 C:技术图纸 D:车间主管的口头要求 5.员工质量意识提高,是企业急待解决的课题。加强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 )。

A:教会员工要改变工作环境B:车间主管必须每天强调质量 C:大家要理解检验员的工作D:车间主管每天只强调生产 6.要想避免不会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CD )。 A:不去做事B:按标准作业书做 C:由别人代替做D: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7.“PDCA”循环其步骤是( D ) A:“实施—计划—检查—处理”B:“计划—检查—实施—处理” C:“计划—检查—处理—实施”D:“计划—实施—检查—处理” 8.质量管理的三大控制是指(ABD )。 A:进料控制B:过程控制C:仓储控制D:成品控制 9.产品质量好坏主要决定于( B )的工作质量和控制能力。 A:质量部门B:生产部门C:采购部门D:人事部门 10.下列表述有错误的项是( C )。 A:过程检验的作用不是单纯的把关,而是要同工序控制密切地结合起来,判定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B:成品最终检验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进行抽检或全面的检查与试验。 C:当操作员出现质量问题时,检验人员应主动替他把问题解决好,操作员不用管。 三、问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质量?(10分) 答: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种程度越高,质量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有明示性的,也有暗示性。暗示性的包括行业内的通用要求、组织向顾客所承诺的事项、顾客的企业文化、 产品的安全性能以及是否环保。这里的品质包含的内容相对要广。要让顾客满意,不仅只是产品本身就能做到的问题,还包括服务态度、交付的准时性等等。)

品质检验员考试试题

品质检验员考试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质量管理部检验员考试试题题库 一.选择题1. 质量管理的旧七大手法是:(A),因果图,层别法,检查表,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A.柏拉图 B.分析图C.甘特图 D.雷达图 2. PDCA循环是指:P:Plan_计划_、D:Do_(A)_、C:_Check_检查_,A: _analysis分析。 A.实施 B.检讨 C. 分析 D. 论证 3. 品质方法中5M1E是指:Man 、__Machine__、_Material_、_Method__、 _Measurement和_Envirnment_(人员、机器、物料、(B)、测量和环境。) A.方法 B.技能 C.特点 D.能力 4. “三检制”通常是指:自检(A)和专检。 A.互检 B.技能 C.特点 D.能力 5. 按生产过程分,质量检验可分为:(B)_、_制程、_成品_、_出货_几个阶段。A.成品 B.进料 C.生产 D.客户端 6. 质量检验的职能是:()、__ 把关_、_ 报告__、__记录__. A.鉴别 B.技能 C.特点 D.能力 7. 检验方式有:全检和(B)

A.特检 B.抽检 C.专检 D.独检8. PPM是指(A)分之一不良率;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百 9. QC中的Q指(C),C指控制。 A.特检 B.抽检 C.品质 D.独检 11. 所谓处理质量问题的三现是:(A),现物和现认; A.现场 B.现在 C.现实 D.再现 1.在过程检验中,提高产品合格率的措施有(c,) a.减少颁布中心与公差中心的偏离、 b.扩大控制界限范围、 c.提高过程能力、 d.缩小公差距离 2.通常所说的不是“5M”指:(d) a.人、 b.机、 c.料、 d.模具 3.通常所说的“5W”是指:(a,b,c,d) a.何时、 b.何地、 c.何人、 d.何事 4.工厂中常用到的抽样计划有:( a,b ) 、E、=0、(1993) 5、质量预防措施正确的(abce) a.加大物料的抽验水平 b.每日检点烙铁温度和电批 c.核对新员工的上岗证e.改进产品设计 6、属于质量成本的是(abcd) a.在线报废的物料 b.委外的测试费用 c.质量人员工资 d.客户退回的产品

质量意识考试卷及答案

品质意识考试试题 姓名:工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是企业的生命。 2.质量意识是品质控制人员对品质的一种感知度。要做好质量: 第一是对产品的() 第二是对质量异常的() 第三是要() 3.质量执行的标准是()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0分,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质量是通过预防系统达成的。() 2.质量意识,使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犯错。() 3.没有质量意识,对公司的发展不重要。() A.人员 B. 机器 C. 材料 D.疏忽 E.环境 4.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5.质量问题是质量部门的事情,与其它部门没有关系,所以出了质量问题是质量部门的事。()6.质量只跟产品的性能相关,跟其他方面无关。() 7.质量目标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质量目标不需要改进。() 8.质量跟成本无关。() 9.产品质量跟工作质量无关。() 10.人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生产过程中的哪几大要素对产品质量起到综合性的影响() 2.ISO中定义的质量包括() A.实体产品 B.无形产品 C.实用性 D.测量 3.产品质量包括() A.性能 B.寿命 C.外观 D.安全 E.价格 4.工作质量包括() A.经营 B.技术 C.组织 D.质量意识工作 5.质量目标包含以下方面() A.安全 B.质量 C.交付 D.合法性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质量意识: 2.我们公司的质量方针: 3.ISO的八大原则:

品质意识考试试题答案 姓名:工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质量意识是品质控制人员对品质的一种感知度。要做好质量: 第一是对产品的(熟悉程度) 第二是对质量异常的(敏感程度) 第三是要(善于总结) 3.质量执行的标准是(零缺陷)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0分,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质量是通过预防系统达成的。(√) 2.质量意识,使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犯错。(√) 3.没有质量意识,对公司的发展不重要。( X ) 4.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 5.质量问题是质量部门的事情,与其它部门没有关系,所以出了质量问题是质量部门的事。(X )6.质量只跟产品的性能相关,跟其他方面无关。( X ) 7.质量目标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质量目标不需要改进。(X ) 8.质量跟成本无关。( X ) 9.产品质量跟工作质量无关。( X ) 10.人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要素。(√)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生产过程中的哪几大要素对产品质量起到综合性的影响( ABCE ) A.人员 B. 机器 C. 材料 D.疏忽 E.环境 2.ISO中定义的质量包括( ABC ) A.实体产品 B.无形产品 C.实用性 D.测量 3.产品质量包括(ABCDE ) A.性能 B.寿命 C.外观 D.安全 E.价格 4.工作质量包括( ABCD ) A.经营 B.技术 C.组织 D.质量意识工作 5.质量目标包含以下方面(ABCD ) A.安全 B.质量 C.交付 D.合法性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品质控制人员对品质的一种感知度。要做好质量: 第一是对产品的熟悉程度 第二是对质量异常的敏感程度 第三是要善于总结 2.我们公司的质量方针: 我们公司的质量方针:一次性成功 3.ISO的八大原则: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核心) 原则二——领导作用(关键) 原则三——全员参与(基础) 原则四——过程方法(方法1) 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方法2) 原则六——持续改进(动力) 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方法3) 原则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环境)

环境毒理学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 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品质测试类试题教学文案

质量管理专业试题 姓名:毕业院校:专业: 一、填空题(每格0.5分,共20分) 1.戴明循环即PDCA循环指的是P 、D 、C 、A 。 2.现场管理中推行的5S活动是指、、、、教养。 3.QC小组有四种类型:、、、管理型。 4.质量体系的定义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和资源。 5.影响工序过程质量的因素、、、、、测量即5M1E。 6.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一多样”是指全范围、、、。 7.FMEA是指。根据使用阶段的不同,通常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和设计FMEA。 8.国家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_______、__________和国际标准。 9.对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不得________。 10.质量管理小组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新。 1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5项)。 12、6σ管理的五个阶段通常简称为DMAIC,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3、在工序能力未偏移的情况下,工序能力指数C P =2时,产品的合格率为: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全面质量管理(TQM)与ISO9000标准的质量宗旨都是为了。

A.符合标准B.顾客满意C.广义质量D.以上都是 2、在稳定状态下,不合格数的分布属于_______。 A、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3、按质量检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分类,质量检验可分为。A.进货检验、样品检验、成品检验B.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C.样品检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D.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成品检验 4、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主要是为满足该组织的需要而设计的。 A.过程B.内部管理C.实施D.以上都是 5、是确定QC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为检查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 A.设定目标B.现状调查C.分析研究D.总结验证 6、作直方图时,收集数据必须在个以上。 A.100 B.50 C.30 D.20 7、控制图原理中偶因的特点是始终存在,影响是随机的,且。 A、影响微小,难以除去B.影响很大,不难除去 C.影响微小,不难除去D.影响很大,难以除去 8、公司派你到分承包方进行质量体系审核是属于。 A.第一方审核B.第二方审核C.第三方审核D.内部审核 9、对不合格材料进行鉴别和隔离是为了。 A、查明不合格原因B.防止用于生产 C.消除不合格的原因D.采取纠正措施 10、内部审核的依据是。 A、ISO9000标准B.程序文件C.作业指导书D.ABC都是

品质基础知识-品质篇

品质基础知识-品质篇 一、品管工作 1、检验工作--进料、制程、成品检验;计量工具、质量记录保存。 2、预防工作--缺点记录之分析、数据之分析、抽样计划的设计。 3、评价工作--顾客抱怨处理、全厂品质稽核、品质报告提出、改善对策的成效评估。 二、品管部机能 1、对全厂品质管制教育之实施 2、品质活动之制定与推动 3、品质规范之建立 4、制程能力之解析 5、异常之对策改善活动 6、提示管制图或品质报告 7、供料厂商之辅导 8、客户品质抱怨之处 9、品质成本核算 10、各种检查工作之执行 三、品管中英文表示 1、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巡检 2、IQC( In Coming Quality Control)—进料检验 3、FQC(Final Quality Control)—最终品质检验 4、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出货检验 5、QA(Quality Audit)--品质稽核 6、QA(Quality Assurance)---品质保证 7、QE(Quality Engineering)-----品质工程

8、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品管圈 9、TQM(Total Quality Manaage)---全面品质经营 10、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全面品质经营 11、SPC(Statistics Processs Control)----统计制程管制 12、COQ(Cost Of Quality)----品质成本 13、AQL(Accept Quality Control)---允收品质水准 四、品管名词解释 1、品质管制(QC)――为了经济地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品质之产品或服务之方法体系 2、品质保证(QA)----为了保证充分滿足消费者所要求的品质,生产和服务者在品质系统内实施并依需要证明其能提供足够的信心。使人相信某一实体将会达到品质要求而所进行之系统性活动称为品质保证。 3、品质检查(QI)――以某些方法来试验品质,并将其结果与品质判定基准比较,以确定各个物品为良品或不良品或与批定基准相比较以判定它是否合格。 4、全面品质管制(TQC)――将一个组织内各单位的品质开发、品质维持、及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整合起来籍以使行销,工程,生产与售后服务能以达到最经济的水准,使顾客完全滿意的有效制度。 5、全面品质保证――以顾客为导向从企画,执行、检查到回馈;包含了公司所有的部门及所有的成员不断地追求品质改善,依循零缺点的保证而成为习惯的一种方式。 6、质量――指某一项产品或服务整体之特徵,包括产品或服务明显和潜在之要求。 7、抽样检验―――从群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试验或测定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相比较,再利用统计方法,判定以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称为抽样检验。

质量意识考试试题知识分享

质量意识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4分,共40分,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 1.产品的品质不包含客户的使用体验() 2.品质是要求全员参与,为了“满足要求”这个核心,使用科学手段及技术而进行的一种过程的监控的品质管理方法。() 3.产量第一,质量第二()。 4.产品的品质是检查出来的,目前厂内,QC全检出货是提升品质的正确方法。() 5.产品的品质只和生产部有直接关系,与人事部没有关系,所以出了品质问题是质量部和生产部的事。() 6.遇到问题专门“找办法”是一个失败者;遇到问题专门“找借口”将是一个成功者。() 7.生产首件自检记录数据表中,规格要求 80±5mm,实测3次数据为:80,80,80,此表单厂长审核合格。() 8.品质管制要充分发挥个人专长,按照个人的标准或要求进行,这样才可提升品质() 9.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这一过程,就是品质控制() 10.品质是由管理人员来控制的与我们一线作业员工无关() 11.生产过程要实行自控、自检、互检,QC可以免检() 12. 二。填充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品质三不政策、四不宣言: ? 2.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 3.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的概括(“3全1多”)

4. 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二“1X、2X、3 V、4V、5X、6X、7X、8X、9 V、10X 三、1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不收不良品——是我的立场 不做不良品——是我的责任 不送不良品——是我的保证 不制尾数——是我的精神 2、发掘问题,选定题目,追查原因分析资料,提出办法,选择对象,草拟行动,成果比较,标准化 质量意识培训试题 姓名:部门:岗位:日期:分数: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生产过程要实行自控、自检、互检(√) 2.车间主管只说完成多少任务,而不注重质量要求。( ×)

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环境毒理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 A.氟 B.铅 C.锶 D.Hg 2、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3、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 A.铅 B.铬 C.锰 D.铁 4、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DNA 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 E.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A.定性评定 B.定量评定 C.剂量反应关系确定 D.毒性评定 E.危害性评定 6、危险度是()。()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 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 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E.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7、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 A.无着丝粒断片 B.染色体缺失 C.环状染色体 D.微核 E.微小体 8、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 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 D.温湿度恒定 E.以上都是 9、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操作方便 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E.以上都是 10、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质量管理部检验员考试试题题库范文

质量管理部检验员考试试题题库 一.填空题 1. 质量管理的旧七大手法是:柏拉图,因果图,层别法,检查表,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 2. 循环是指:P:计划_、D:实施_、C:检查_,A:分析。 3. 品质方法中5M1E是指:、、、、和(人员、机器、物料、方法、测量和环境。) 4. “三检制”通常是指:自检_ _,_ 互检,和专检。 5. 按生产过程分,质量检验可分为: _进料_、_制程、_成品_、_出货_几个阶段。 6. 质量检验的职能是:鉴别、把关_、_ 报告、记录. 7. 检验方式有:全检和抽检。 8. 是指百万分之一不良率; 9. 中的Q指品质,C指控制。 10. 的中文全称为:来料质量控制、的中文全称为:过程质量控制、 的中文全称为:最终质量控制、的中文全称为:出货质量控制。

来料检验(,);过程检验(, ); 最终检验(, );出货检验(, ) 11. 所谓处理质量问题的三现是:现场,现物和现认; 12. 即:,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中9001:2000中,“9001”品质管理的一个标准模式“2000”9000的版本号.其中9001:2000是:质量管理体系,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 13. 7S是指:_整理_、整顿、 _清扫、清洁、素养、安全_、节约_。 14. 5S的内容意义: 整理――区分“要用的”与“不要用的” 整顿――将要用的物品划分定位 清扫――将不要用的物品清扫干净――效果是:使得要用的东西随时可取得,不光是使用者知道,其它的人也能一目了然 清洁――随时保持美观干净 素养――使每个人养成良好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心态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 14 静电释放是一种由静电源产生的电能进入电子组件后迅速放电的现象,英文简写为:。 15 .三角形内有一斜杠跨越的手,用于表示容易受到损害的电子设备或组件,属于敏感符号。

质量基础知识

质量基础知识 一、常用术语定义 质量的狭义定义: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质量的广义定义:公司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 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顾客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周期、库存周转频次等 质量目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2015年我司的质量目标是成品交付不合格率≤154PPM;外检进货检验拒收全年<28件;在工地出现AMT全年<26件;生产过程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9%; 检验的定义:采用某种方法(技术、手段)测量、检查、试验和计量产品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并将测定结果与判定标准相比较,以判定每个产品或每批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 检验的分类: 按检验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按流程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出货检验; 按判别方法分:计数检验、计量检验; 按产品检验后产品是否可供使用来分: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全检:又称100%检验。是对一批产品进行全部检验的方法。 抽样检验: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样本,然后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来判断该产品是否合格。请注意:抽样对象应为怀疑品。 成批进货检验:又称进厂检验。在供应商正常交货时对该批物资进行的检验,其目的是防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外购件和外协件进入生产过程,并为稳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条件。 首件检验:在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制造的第一件或前几件进行的检验。 实施首件检验的前提:①采用工装、模具、程序进行加工的第一件合格品。 ②按照图纸进行组装的第一件合格品。 ③一模几件的第一模合格品 成品检验:又称最终检验或出厂检验。对完工后的成品质量进行检验,其目的在于保证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厂、不入库,以确保用户利益和企业自身的信誉。 合格品: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某一批产品总数是5000,合格产品数量为4780,则其产品合格率=4780/5000*100%=95.6% 不合格品:不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不合格率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某一批产品总数是5000,不合格品数量为220,则其产品不合格率=220/5000*100%=4.4% 按照实际需要,将不合格区分为A、B、C三类: A类不合格:根据判断和经验,易于对产品的使用者、维护者或产品有关人员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状况的缺陷。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不合格:易于造成故障或大大降低单位产品预定实用性的缺陷。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