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目标一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6、19-24个月 ①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一昼夜睡12~13小时),睡前要脱衣裤。 ②学用小勺自己进餐,养成吃一口、嚼一口、咽一口的习惯 ,口渴时喝水 ③在盥洗时学着使用肥皂、毛巾。在成人的帮助下学脱鞋子 、裤子、袜子和外衣 ④练习自如地走、跑,双脚原地并跳,举手过肩扔球,叠高 小积木,串大珠子,并学着收放玩具。 ⑤学用简单句(双词句)表达自己的需求,说出自己的名字, 喜欢亲子阅读、听故事、学念儿歌。 ⑥辨别周围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物,对物体形状、冷热、大小 、颜色、软硬差别明显的特征有初步的认知体验。 ⑦经提醒与人打招呼,学着在同伴中玩耍、游戏。初步懂得 简单的是非,学着遵守规则。 ⑧随着音乐节奏做模仿动作,跟唱简单的歌曲,喜欢涂涂画 画
生成性目标 关注活动的过程
重视幼儿的参与与体 验 注重过程性行为动词
具有...的能力,尝试、 探究... 鼓励幼儿的创造精神
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二)活动目标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目标表述的角度应该要一致,或者从教师角 度出发,或者从幼儿角度出发。 2、目标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要过难 或过于简单。 3、目标表述要简明、具体,有可操作性。 4、目标的数量适中。 5、目标内容应尽可能包含多个维度,也不能贪 多求全。 6、不需要过分纠结活动目标的顺序。
幼儿园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3、大班 ①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的卫 生;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初步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②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 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会使用筷子;进 一步形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③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 功能,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了解 有关预防龋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用 眼卫生。
1、神经系
统领先发育

《指南》健康领域

《指南》健康领域

幼儿阶段是平衡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身体素质获得一 定的发展,能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和脑功 能的完善,也是今后学习更多、更复杂 动作技能的基础。
➢ 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 协调能力。 ➢ 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 性。
➢ 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 ,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 械训练。 ➢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 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保护能力
(一)身心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3~4岁
4~5岁
5~6岁
1. 身高和体重适宜。参 1. 身高和体重适宜。参
考标准:
考标准:
男孩:
男孩:
身高:94.9-111.7厘米 身高:100.7-119.2厘米
体重:12.7-21.2公斤 体重:14.1-24.2公斤
女孩:
女孩:
身高:94.1-111.3厘米 身高:99.9-118.9厘米
(二)动作发展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双手抓杠悬空 1.能双手抓杠悬空 1. 能双手抓杠悬空
吊起10秒左右。
吊起15秒左右。
吊起2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 2.能单手将沙包向 2. 能单手将沙包向
前投掷2米左右。
前投掷4米左右。
前投掷5米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 3.能单脚连续向前
健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 子领域目标
三个子领域 九条目标
身心 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

《指南》
动作
健康 生活习惯
发展

生活能力
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 动 作 协调、 灵敏

健康领域目标内容与指导(用)

健康领域目标内容与指导(用)
20
明白卡2
心理过程 心理发展 个性心理
注意 感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21
小结
❖ 教育目标具有引导、评价活动的作用; ❖ 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健康领域内容和目
标,做到心中有目标,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 育教学活动,达到《指南》的要求。
22
❖何谓健康?儿童健康领域要发展 什么?
54
55
录像
分析讨论:
分析图片,请大家从材料中儿童 参与活动、教师行为方面,去分析 儿童是如何获得身体锻炼的
46
核心建议:
47
原因:
• 1、教师无知(文化素养、专业素养)
• 2、教师自我情绪(单位、家庭) • 3、教师职业倦怠(职业高原期)
爱是教育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然而,只有爱,还不是教育,还要有爱的智慧
48
孩子做好“情绪管理” 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优质的情商 。
即通过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 、悲伤、紧张、胆小等各种情绪。
49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能在较热或较 1.能在较热或较 1.能在较热或较冷
冷的户外环境中 冷的户外环境中 的户外环境中连续
活动。
连续活动半小时 活动半小时以上。
2.换新环境时情 左右。
2.天气变化时较少
绪能较快稳定, 2.换新环境时较 感冒,能适应车、
睡眠、饮食基本 少出现身体不适 船等交通工具造成
的情绪告诉亲近 的需要转换情绪
的人,一起分享 和注意。
快乐或求得安慰
41

44
关键词: • 情绪

中班年段家教建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中班年段家教建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16.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代替。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17.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提醒并观察幼儿连续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
18.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9.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
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支持他与不同群体的小朋友游戏等,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10.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以及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2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和电话,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语言目标
家长配合的教育建议
14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保证吃好早餐等。
1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合理安排餐点,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
(二)动作发展
目标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幼儿园中班生活习惯健康教案

幼儿园中班生活习惯健康教案

幼儿园中班生活习惯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孩子们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生活习惯的重要性;2.掌握衣、食、住、行的基本常识;3.养成优秀的个人卫生习惯;(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孩子们培养以下能力:1.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2.掌握个人卫生技能,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3.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三)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孩子们养成以下情感和价值观念:1.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意识;2.提高个人生活品质和素质;3.强化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孩子们的以下方面:1.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2.养成科学的生活理念和观念;3.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生活习惯的重要性(1)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2)孩子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2.生活的四个要素(1)衣:让孩子们了解穿衣的基本常识;(2)食: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3)住:让孩子们了解卫生洁净、安全舒适居住环境的重要性;(4)行: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行走方式,养成安全出行的习惯。

3.卫生保健知识(1)手卫生的重要性;(2)口腔健康和牙齿保健;(3)生活清洁常识;(4)交通安全知识。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实物,让孩子们直观地认识生活的四个要素。

2.开展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探究式教学。

3.在讲解的同时,采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语言,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念。

五、教学手段1.图片、实物和模型。

2.幼儿游戏,如角色扮演。

3.故事、童谣等文学作品。

4.教具,如卫生巾、刷牙杯等。

5.动画视频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六、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唱儿歌、讲故事等形式,激发幼儿对生活习惯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生活习惯与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生活习惯与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生活习惯与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影响。

2.增强保健意识,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

3.了解一些常见的疾病,并且学会预防。

4.强化班级的卫生管理。

二、教学内容生活习惯与健康教育主题:健康生活,从我做起。

内容:健康生活的重要性,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的指导,流行性疾病及其预防,个人卫生及班级卫生的管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例子,告诉学生们保持一定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2.体验法:通过运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健康带来的好处。

3.讨论法:让学生们自己探讨生活习惯的好处,或者组织班级对班级环境卫生的管理进行讨论。

4.实践法:通过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步骤1.导入引入生活习惯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进行认识。

2.体验将学生们分组,进行一些小组活动,例如体育运动、群体游戏等,目的是通过运动来感受健康的快乐,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身体。

3.讲授就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习惯做出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身体的影响。

4.讨论引导学生们进行班级卫生管理的讨论,根据学生的不同意见,提出更加合理的班级卫生管理方案。

5.实践通过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例如义务植树、捡垃圾等,让学生们将所学的健康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通过考试了解学生们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2.实际行为:通过观察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行为,了解他们是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了生活中。

3.讨论总结:通过讨论班级卫生管理等议题,让学生们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六、教学资源1.PPT:生活习惯与健康教育的PPT课件,便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

2.书籍:针对生活习惯和健康教育的书籍,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知识。

3.多媒体设备:如电视、投影仪等设备,方便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七、教学反思生活习惯与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如何让学生们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指导课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指导课件
2.活动准备:注意活动开展的季节、现有物质条件和环境 创设、幼儿的知识和心理准备等。
3.活动过程:教师明确自己希望幼儿在那些方面获得发展, 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如何通过教师的语言尤其是提问启发幼 儿思考,什么时候提什么问题,哪些内容可以且值得扩展, 通过什么方法增强教育效果等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在活动中
开心快乐的学到知识。
(五)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途径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渗
透(家庭、幼儿园、物质生活、精神生活)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需要和其他领域实现整合
(六)活动组织的形式 1.全班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健康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指导
1、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全面地照 顾和关爱幼儿
5.有关心理健康 愿意在托幼机构与同伴共同生活、友好相处 情绪愉快,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没有心理卫生问题 不怕困难,愿意克服困难 6.有关体育锻炼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走、跑、跳、爬、投掷、攀登等动作协调灵活随音乐节奏做 徒手操、模仿操和轻器械操 运动中注意安全,守规则、谦让、合作 7.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环境保护的基本意识 预防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5.需要原则:符合兴趣需要、社会需要。符合兴趣需要,关 注生理、心理发展以及社会生活需要实际上是重视学前儿童 本性的一大体现,幼儿教育活动中经常生成的新的内容,往 往来自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三)主要内容 1.有关日常健康行为 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 穿脱、整理衣服的习惯 手帕或纸巾的使用 坐立行走姿势正确 按时排便 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用具的整理,保持玩具清洁 关心周围环境卫生 2.有关饮食营养 情绪愉快,愿意独立进餐 辨识常见的食物,平衡膳食,少吃零食,主动饮水 按时进餐,保持清洁,进餐习惯良好 初步感知中外餐饮文化。

幼儿园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教案

幼儿园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教案

幼儿园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教案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最初接触教育的地方,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幼儿园如何制定教育教案,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认识健康生活习惯1. 什么是健康生活习惯健康生活习惯是指良好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包括饮食、睡眠、运动、个人卫生等方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建立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2. 为什么重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律和自控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幼儿园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教案1. 目标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2. 内容(1)饮食习惯指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定时定量进餐等。

(2)睡眠习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睡眠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洗手、刷牙、洗澡等。

(4)运动习惯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多参与户外活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3. 方法(1)榜样示范教师作为榜样,引导孩子们模仿良好的生活习惯。

(2)游戏教学利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良好的生活习惯。

(3)家校合作积极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养成。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幼儿园的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教案,孩子们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合作至关重要,共同关注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养成。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幼儿园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教育教案,我认为家庭、教师以及幼儿园的合作非常重要。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认为教育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律意识,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六、结语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第七周测试题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岁4~5岁5~6岁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
持。

2.喜欢参
加。

3.在引导
下、。

喜欢吃瓜果、蔬菜
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不超
过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
床,并能坚
持。

2.喜欢参
加。

3.、
,。


欢吃瓜果、蔬菜等
新鲜食品。

4. 常喝,不
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
不在过强或过暗
的地方看书,连续
看电视不超过
分钟。

6.每天早晚且
基本正确。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
和起床的。

2.能参加体
育活动。

3.吃东西
时。

4.饮用白开
水,不贪喝饮料。

5.保
护。

不在
过强或过暗的地
方看书,连续看电
视不超过分
钟。

6.每天早
晚,。

【教育建议】
1.让幼儿保持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早睡早起,
每天午睡,按时进餐,保证吃好早餐等。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
●合理安排餐点,为幼儿提供营养的膳食。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引导他们不挑食不偏食、少
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

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

如: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代替。

●勤为幼儿。

●提醒幼儿,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
看电视时保持左右的距离等。

4.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如:
●为幼儿准备一些,如皮球、跳绳、毽子等。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同时支持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
体育活动。

●和幼儿一起观看有关体育活动的,培养他对体育
活动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