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技术处理餐厨垃圾

合集下载

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废弃物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了其中的有机资源。

而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想象一下我们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如果不好好处理,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困扰。

不仅气味难闻,还可能引发疾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

但另一方面,这些废弃物中又蕴藏着宝贵的资源。

而黑水虻这种小小的昆虫,就像是大自然的神奇工具,能帮助我们转化这些废弃物为宝贵的资源。

我们的项目,就是利用黑水虻的特性,让它们“吃掉”我们的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

黑水虻通过自身的消化过程,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高质量的有机肥。

这种肥料不仅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还可以用于城市绿化。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解决了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1. 背景介绍:介绍当前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处理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阐述黑水虻处理垃圾的优势和意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活里产生了大量的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

这些垃圾和废弃物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想象一下它们堆积在城市的角落,不仅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目前处理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不小的缺陷。

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高效、环保的处理方式。

这时黑水虻处理垃圾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黑水虻是一种具有强大分解能力的昆虫,它们能吃掉人们生活中的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

通过黑水虻的处理,这些垃圾不仅能被有效分解,还能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问题,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

更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方式环保、低碳、高效,对环境几乎没有负面影响。

上海市中考市考试院样卷(二)

上海市中考市考试院样卷(二)
黑水虻卵的孵化数量少,幼虫生长慢,餐厨垃圾处理效率低(得1分);
案例材料
同等条件下,完成的工作量。
1月份崇明气温比7月份低,最高气温仅7.54℃,降水量比7月份少(注:对资料二 的分析)(气温或降水量任答一点得1分); 黑水虻孵化温度为28-30℃,湿度为 70-80%,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不利于黑水虻虫卵的孵化(注:对资料一的分析) (温度或湿度任答一点得1分);黑水虻虫卵的孵化数量少,幼虫生长慢,餐厨垃圾
案例材料
材料三:图 1 和图 2 为崇明岛甲、乙两区域的地图。
案例材料
42.相较于乙区域,甲区域的地理特征有(
)。(2 分)
干扰项
A.年平均气温更高 C.年降水更少
B.河流水系更发达
D.占地面积更大 地图三要素
案例材料
【材料】 在垃圾处理点用垃圾饲养黑水虻
的幼虫,但幼虫成长到成熟幼虫时, 运输车将从黑水虻饲养场运输幼虫 进行替换,并将虫粪残渣运回饲养 场加工销售。成熟的幼虫可喂养宠 物,幼虫的排泄物可用于堆肥发酵。
案例材料
选址2更合适(答选址2满分2分) 传统处理模式餐厨垃圾处理量更大;不需要靠近居民区或商户;更需要便 利的交通条件(注:对资料一的分析);崇明日产生餐厨垃圾量较大(注:对 资料二的分析)。(任答一点得1分) 乙图中的处理企业距离商户和居民区更近,餐厨垃圾运输更便利。(1分)
案例材料
1月份崇明气温比7月份低,最高气温仅7.54℃,降水量比7月份少(注:对资料二 的分析)(气温或降水量任答一点得1分);*不能单纯提取材料,必须加以分析
大于
成熟的幼虫 ③
大于
小于
案例材料
【答案1】 选址1更合适。传统处理模式是把餐厨垃圾粉碎后喂给企业中饲养的

剩菜剩饭搞养虫,不仅投入少,一吨能赚14000元

剩菜剩饭搞养虫,不仅投入少,一吨能赚14000元

剩菜剩饭搞养虫,不仅投入少,一吨能赚14000元家里又剩饭菜了?别倒!用来搞养殖,不仅不浪费,还能挣大钱!”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种能吃掉鸡粪、猪粪、果渣、餐厨垃圾等废弃物的虫子---黑水虻。

养殖这种虫子,投入低,但产出值超高!黑水虻成虫一吨虫干价值14000元国内养殖市场还未完全打开将垃圾变成钱,怎么看都是很有“钱”景的项目,那目前国内养殖黑水虻的人多不多呢?不多!因为黑水虻原产于自美洲,近些年才传入我们国家,目前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江苏等地。

黑水虻成虫目前市场上的黑水虻养殖,几乎都是以工厂为单位的。

南京有一家“昆虫工厂”,专门养殖黑水虻来“吃”垃圾。

这些黑水虻一天能消灭30吨左右的餐厨垃圾,产出约1吨的黑水虻虫干。

工厂把长大的幼虫黑水虻高温烘成1至2厘米长的虫干,每吨售价在1.3万至1.4万元人民币,主要销往欧洲等地。

黑水虻幼虫干就地取材投入成本不高黑水虻养殖对环境没有特定要求,养殖场旁、菜市场周边很方便取材,废料的成本极低,除建造养殖厂需要的用地及工具投入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支出。

养殖黑水虻对于一些家禽或水产养殖场来说,处理粪便的同时还能生产饲料,一举多得。

目前有的黑水虻养殖模式有虻、鱼、菜共生,虻、蟹、菜共生,黑水虻、林蛙养殖,虻虫鸡共养等。

现在,国家投资建设一个县级的餐厨垃圾处理场,大概在450万元左右,如果筹建一个等量规模、专门用黑水虻幼虫处理餐饮垃圾的场所,投资仅为30万元,而两者所产生的效益差不多,可见黑水虻处理垃圾市场潜力很大。

黑水虻养殖场黑水虻产出用途多样销路广泛吃完垃圾的黑水虻,会逐渐转变成虫蛹,这些虫蛹可以加工成动物蛋白饲料添加剂;收获的幼虫也可以制成虫干,直接喂鸡、鱼、龟、虾、黄蟮、金龙鱼、鸟、珍禽、林蛙等动物;还可以提取油脂,制成黑水虻驱蝇药等。

所以,饲料加工厂、养殖场或者小型养殖户、制药厂等,是黑水虻养殖的主要销路。

我国的家禽养殖业与水产养殖业遍布全国,如果能打开饲料市场,那黑水虻养殖前景极为可观。

黑水虻

黑水虻

黑水虻粪便、厨余垃圾处理用途:生物柴油、鸡鸭鱼饲料(锦鲤、斗鱼、罗非鱼等等)、虫粪有机肥\土壤改良(对比发酵肥、金龟粪便、蚯蚓肥等)、有机钙硒补充剂、昆虫食品(土豆猪肉味)、抗生素(乙二酸类、防御素)幼虫食物含水量75%-85%1000 Lux的碘钨灯光照射餐厨垃圾5天内25-43摄氏度,37-38度最佳,适宜的每日投喂量为151 mg·larva-1·d-1(每天每条幼虫投喂毫克量),达到垃圾湿重减重38.7%,干重减重56.6%,产虫率 111.5 g·kg-1。

6.当每日投喂量为130mg·larva-1·d-1,幼虫密度在一定范围内(4.3~14.7 larvae·cm-2,每平方厘米幼虫条数)时,幼虫密度对黑水此幼虫处理易腐垃圾减量和产虫率影响很小,垃圾减重(湿重)为37%~48%,减重(干重)为41%~50%,产虫率为130~150g·kg-1。

(利用黑水虻处理农村易腐垃圾技术研究_张铭杰)7日龄幼虫饥饿40 d内复食,其预蛹率未受到影响当每吨养殖料中投加100 g虫卵时,鲜虫产量最大;另外,虫卵添加量越大,黑水虻幼虫对餐厨垃圾的生物转化速率越快.说明每吨养殖料投加100 g虫卵时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大虫卵投加量可以缩短餐厨垃圾的处理周期,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对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水平最高约为79%。

(黑水虻虫卵添加量对餐厨垃圾生物转化的影响_徐春笑)黑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时,每天都对有机废弃物有一定程度的降解和消耗,直到幼虫发育至预蛹阶段。

幼虫阶段的净消耗在第11 天下降(1.05 mg),第 14 天时达到最大值(1.72 mg)人们评价了食品废弃物中水分含量对幼虫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温控转鼓反应器中将不同含水率(70%、75%和 80%)的食品废弃物分别喂给黑水虻幼虫。

在 70%和75%的含水率下,通过 2.36 mm 筛子,可有效地分离出残留中的昆虫。

厨余垃圾生物处理——黑水虻

厨余垃圾生物处理——黑水虻

从各处理组的餐厨垃圾减量率来看( 表 5) ,处理②、③、④的餐厨垃圾减量率均在 79%左右,显著高于处理①的 77%( P< 0.05) 。这说明除处理①外,其他 3组的黑水虻处理系统均实现了对餐厨垃圾的有效处理,且餐厨垃圾的最大化减量水平为 79%。综 合来说,在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环境条件较差( 如室温较低) 或目的只在于缩短处理周期时,可 通过加大虫卵投加量的方法加快餐厨垃圾的处理; 如果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鲜虫产量和经济效益,虫卵的添加比例以每吨养殖料投加 100 g 虫卵为最佳。
黑水虻生物处理餐 厨垃圾的优势
同其他的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法, 比如堆肥法,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具 有成本低、效率高、资源化程度高、 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餐厨垃圾的产生和处置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多组份、高盐多油、时空差异 大的特异性,亦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因此为更有针对性的了解黑水虻对我国餐 厨垃圾的处理,本次主要参考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徐春笑等人《黑水虻虫卵添加量对餐厨垃圾生 物转化的影响》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9.13.027
思维导图
实验结果与结论
生物转化系统的温度不受室温环境影响,呈现出“先 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虫卵添加比例越大,系 统温度越高,是因为黑水虻幼虫数量越多,耗氧量越 大,通过内源呼吸作用的产热量越大。
虫卵添加比例对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过程中的系统总 重又显著影响(p<0.05)第0~5天,虫卵添加比越 大,系统总重下降速度越快,第5~7天,虫卵添加比 越小,系统总重下降速度越快。
2、脂质的提取 选用索氏提取法,实验在索氏提取器中进行。以石油醚作为溶剂,提取黑水虻幼虫脂质6小时,然

黑水虻高效处理餐厨垃圾

黑水虻高效处理餐厨垃圾
4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经过大量的科研、实
践证明,黑水虻预蛹的
蛋白质含量与豆粕、鱼
粉接近,可做为养殖业
良好的饲料添加剂。可
用于鱼类、禽畜类的工
业化生产;同时因 为活
体容易保存,使其同蚯
蚓、黄粉虫、大麦虫一
样成为优质的特种水产
养殖和宠物养殖的活体
饵料。
5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由图可见,水虻幼虫的氨基酸 含量、粗脂肪含量、钙含量都 很高,是 动物饲料的合适添 加成分。实际生产中,可将禽 畜粪便饲养的黑水虻幼 虫作 为蛋白饲料饲喂动物,具体方 法是用水虻虫活体或水虻干粉 作为饲料蛋白添加剂替代鱼粉、 豆粕等物质饲养包括鸡、猪、 鱼、林蛙等, 目前均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证实了黑水虻幼 虫产品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豆 粕、 鱼粉用于鱼类、禽畜产 品的商业化生产当中。
药用昆虫:蝎子、蜈蚣等
食用昆虫:蝗虫、黄粉虫、蝉等
饲料用昆虫:家蝇、黄粉虫、蝗虫、蚯蚓、黑水虻等
天敌昆虫:赤眼蜂、瓢虫等
传粉昆虫:蜜蜂、蝴蝶等
观、黑水虻的相关背景
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原产于美洲,目前在全世界广泛分 布。 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 北等地。
黑水虻高效处理餐厨垃圾
1
目录
资源昆虫的背景 黑水虻的相关背景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出色的有机废弃物分解能力 黑水虻利用前景及优势 黑水虻资源化利用具体方式
2
一、资源昆虫的背景
资源昆虫是指昆虫的产物、昆虫行为或昆虫体本身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或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并且其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饲用资 源昆虫,如家蝇、 黄粉虫、蝗虫、黑水虻等,基本都具有如下相同的特 征: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生 物量大、吸收转化率高、虫体蛋白含量 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等特点,适宜做 为动物蛋白饲料。

黑水虻技术处理餐厨垃圾

黑水虻技术处理餐厨垃圾

黑水虻技术处理餐厨垃圾黑水虻养殖作为一种生物转化法,具有生长周期短、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黑水虻的生长周期只有30-40天,而且能够快速分解并消化餐厨垃圾,将其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质,可以作为饲料或者肥料使用。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垃圾处理的成本,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优点二:无臭无蝇,环保健康黑水虻养殖的另一个优点是无臭无蝇,环保健康。

相比于其他垃圾处理方法,黑水虻养殖不会产生臭味和蝇蚊等害虫,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黑水虻的粪便和蛹壳等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黑水虻技术的发展前景黑水虻技术虽然在国内还处于农业化阶段,但是在国外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和应用。

例如,美国和欧洲等地都有黑水虻养殖企业,而且黑水虻也被用于生产鱼饲料、家禽饲料、宠物食品等领域。

在我国,黑水虻技术也已经开始应用于一些饲料和肥料生产企业。

虽然黑水虻技术发展还存在一些壁垒,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黑水虻技术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这种技术会不会成为垃圾处理的新趋势。

黑水虻是一种能够在35天左右完成一生的昆虫,最快只需要28天就能死亡。

它们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在处理餐厨等易腐垃圾时,主要集中在幼虫阶段,周期为7-10天左右。

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黑水虻的处理速度很快,比如厌氧产沼工艺和好氧堆肥需要30天左右的周期,而蚯蚓和黄粉虫的养殖周期则需要4-5个月。

黑水虻一般在干燥缝隙中产卵,每只雌性成虫一次产卵约在500个左右,呈1mm黄色或乳白色的椭圆状,整个周期大概在4~14天。

卵转化为幼虫大约需要4天时间。

黑水虻幼虫可分为6个龄期,共计可达15天左右。

从二龄开始,幼虫会大量进行摄食,这个阶段是处理易腐垃圾的主要阶段,其食谱相当广泛,比如:水果、蔬菜、咖啡渣、谷物类酒糟、鱼下脚料、动物尸体,粪便等。

另外,因为小虫子的耐油耐盐性还比较好,所以这种方法与厌氧或堆肥相比有了很大优势。

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餐厨垃圾资源化项目处理申报书初稿二O一九年五月目录第一节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1)一、项目名称 (1)二、项目建设单位 (1)三、项目法人代表 (2)四、通讯地址 (2)五、建设地点 (2)六、建设单位概况 (2)第二节项目概况 (2)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三、项目方案及处理能力 (6)四、创新之处 (8)五、黑水虻经济效益分析 (10)六、环境安全性评估 (13)七、市场风险分析 (14)第一节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名称日处理30吨餐厨垃圾及30吨畜禽粪便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闻喜禧德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三、项目法人代表董晶四、通讯地址闻喜县苗圃社区苗圃路370号五、建设地点闻喜县苗圃社区苗圃路370号六、建设单位概况闻喜禧德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03月06日在山西省闻喜县工商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在公司发展壮大的1年里,我们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我公司主要经营农作物、苗木种植销售;畜禽养殖加工销售;饲料加工销售;农业技术研发及推广。

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提出的背景餐厨垃圾、畜禽粪便是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废弃物,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其主要成分包括淀粉类食物、植物纤维、动物蛋白和脂肪类等有机物,具有含水率高,油脂、盐份含量高,易腐烂发臭,不利于普通垃圾车运输等特点。

这类垃圾若不经分类专项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餐厨垃圾主要来源于餐饮服务业、家庭和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餐厨垃圾的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国内的大型,特大型城市中如北京,上海,深圳等,餐厨垃圾的日产量已达数千吨,全国餐厨垃圾的年产量达到千万吨,单纯填埋的话,占用大量土地,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也需要后期处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目前在很多城市尚未进行规范化管理,收集容器摆放地环境脏乱,孳生和招引蚊、蝇、鼠、蟑螂等害虫,易传染疾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水虻技术处理易腐垃圾
文章转载自“环卫科技网”,作者“张辉”
黑水虻技术目前还是个农业化项目,不够市政化,规模化也存在一定壁垒。

该技术究竟是前景广阔,还是一地鸡毛?我们拭目以待。

在易腐垃圾处理方面,有一个技术路线不温不火,但一直有热度——黑水虻养殖。

黑水虻又名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种营腐生性水虻科昆虫,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产业界,似乎越来越火,不仅文献数量在不断上升,相关的项目也在不断上马。

那么,黑水虻技术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黑水虻养殖到底赚钱么?发展前景又如何呢?我们来分析下黑水虻技术到底是个什么技术,为什么这么有想象力,使得大家投入这么多精力。

一、黑水虻为什么火?
我们知道,餐厨垃圾的处理主要有四个技术方向:
(1)以厌氧产沼和好氧堆肥为代表的微生物降解法;
(2)以干燥和发酵为基础的饲料法,转化为饲料原料;
(3)以蚯蚓、蝇蛆、黑水虻养殖为基础的生物转化法;
(4)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压榨脱水后进行焚烧。

厌氧产沼和好氧堆肥占据着国内外易腐垃圾处理处置的主流市场,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弊端也很明显。

厌氧产沼的沼渣、沼液后续处理一直是令人头痛,而好氧堆肥缺乏足够的腐熟场地,有机肥也缺乏有效消纳途径,都使其不能称为完美的路线,甚至也有认为“不如一烧了之”。

同时,两种技术从商业模式上还都需要补贴才能实现循环,无法实现盈亏自平衡。

饲料化则是通过高温干燥灭菌,或发酵后作为饲料原料,资源化属性明显,并在一些国家得到推行,但是,同源性风险一直饱受质疑,尤其在喂养反刍类动物方面。

我国虽然在政策上留有口子,比如最新固废法规定:禁止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利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厨余垃圾饲喂畜禽,深圳地标(SZDB/Z 252-2017)更是明确指出:“禁止采用餐厨垃圾的饲料化产品作为生产饲料喂反刍动物饲料的原料”。

这也就是说,政策上是允许“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厨余垃圾”饲喂畜禽的,而在实际执行层面上已经基本禁止。

而黑水虻似乎规避了上述所有弊端,相反还有很多优点。

优点一:生长周期短,处理效率高
黑水虻35天左右就可以走完伟大光荣的一生,如果快一点,28天左右就能挂掉。

虽然时间短,但是也包含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处理餐厨等易腐垃圾,主要集中在幼虫阶段,周期为7-10天左右。

厨余垃圾处理的厌氧产沼工艺30天左右的周期,好氧堆肥30天左右的周期,和这些厌氧好氧菌比起来,虻宝宝算是“劳模”了。

与同类型处理方法相比,蚯蚓和黄粉虫的养殖周期为4-5个月,都没有这么短时间的。

1、产卵期:
黑水虻一般在木头缝、纸板壳缝等干燥缝隙中产卵,每只雌性黑水虻成虫一次产卵约在500个左右,呈1mm黄色或乳白色的椭圆状,整个周期大概在4~14天。

2、幼虫期:
卵转化为幼虫大约需要4天时间。

黑水虻幼虫可分为6个龄期,共计可达15天左右。

一龄幼虫几乎不进行摄食活动,从二龄开始,幼虫会大量进行摄食,这个阶段是处理易腐垃圾的主要阶段,其食谱相当广泛,比如:水果、蔬菜、咖啡渣、谷物类酒糟、鱼下脚料、动物尸体,粪便……
另外,因为小虫子的耐油耐盐性还比较好,所以这种方法与厌氧或堆肥相比有了很大优势。

3、预蛹期:
黑水虻幼虫后期称为预蛹期,此时不再摄食,而是进行化蛹和休眠,周期为9~10天。

4、成虫:
破茧后,进入成虫时期,该阶段体长为15~20 mm,具有飞行能力。

该阶段的黑水虻一般不再进行摄食活动,主要忙着交配与产卵。

优点二:产出物基本实现了完全资源化
黑水虻可谓浑身是宝,研究表明黑水虻幼虫含有42%—45%的粗蛋白和31%—35%的脂肪,是一种具有量产潜力的蛋白质和脂肪原料,可以作为动物蛋白饲料直接喂给鸡、鸭、鱼;幼虫干燥后也可作为鱼粉等;而黑水虻幼虫的粪便干燥后可以作为肥料。

处理1t餐厨垃圾,约能得到鲜幼虫200kg、虫沙(或加工成肥料)200kg,消失的600kg就被黑水虻幼虫给代谢掉了(小虫子还是很能干的)。

餐厨等易腐垃圾一般还需要进行预处理,除了分离出部分难降解物质外,还会得到一部分油,会产生一定效益。

优点三:经济效益好
按湿虫价格3000元/吨,肥料价格500元/吨计,则处理1吨餐厨垃圾,可以有700元的效益。

餐厨垃圾如果按3%的含油量计算,需要在工艺设计上,先将该部分油脂进行分离。

假设全部回收,还可得到90元/吨的油脂收益。

对比厌氧产沼,按吨垃圾产沼气70方、天然气价格3元/方计算,也就是210元;再对比堆肥方式,按吨垃圾产肥料200kg计算,收益为100元。

这样看,黑水虻的790元(含90元油脂收益)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优点四:二次污染相对较小
在产生的二次污染方面,黑水虻养殖和其他技术相比更具优势。

一般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源自餐厨垃圾进场时的沥水以及冲洗用水。

黑水虻的养殖过程中,基本没有废水产生,且环境除臭也主要集中在来料的预分拣阶段,由于产臭区域相对小,所以处理起来也相对简单。

整体来看,黑水虻的养殖产生的二次污染,远小于其他处理方式。

综上可以看出,采用黑水虻作为易腐垃圾处理的技术路线,具备处理效率高、周期短、对油盐等敏感性较弱、产物具有较高价值、二次污染少等优点。

因此,现在有不少人都在这条技术线路上进行尝试。

那么,黑水虻技术是否存在什么问题,有无制约其发展因素?当然是有的。

二、黑水虻技术的局限性
局限一:养殖问题
大家都知道,涉及到活体养殖,一般都有点麻烦。

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吃喝拉撒很是麻烦,还得进行免疫消毒防止传染病。

易腐垃圾处理过程无论厌氧好氧,都要给微生物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和生存环境。

黑水虻也不例外,温度、湿度、光照、营养都要注意,如果不注意,不好好交配和产卵率、孵化率均会降低,整个链条就无法循环起来。

局限二:工程化问题
单就养殖技术来说,虽然控制有一定困难,但技术没有多高的壁垒。

再从大规模养殖的工程化角度来讲,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优化的地方。

比如:(1)物料输送
整个养殖过程,涉及到的物料有餐厨垃圾、辅料、一龄期物料、虫沙等,不同物料的临时存储、预处理、输送、布料,都需要设计和考虑。

预处理无机杂物的分拣,如玻璃、瓷器、塑料、餐具等,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考虑。

物料的输送和布料需要考虑,如何精准的将物料输送,并均匀平铺到各个养殖层架上?又如何实现幼虫和虫粪的自动化分离?如何实现预蛹的自动化采收?当然,纯粹从技术角度来讲,自动化问题也并非不可逾越,但是从商业角度,投资回报率也同样重要,能否实现收益以及回报周期,才决定着投资的动力。

(2)不同龄期黑水虻的生长环境
从黑水虻的生长环境规划上讲,至少要分为原料及预处理车间、虫卵孵化车间、幼虫处理废弃物车间、幼虫分离车间、成虫繁育车间等。

黑水虻幼虫需要在湿度60%,温度28℃等条件下生长。

成虫需要在干燥环境并有缝隙处产卵,而且要根据虫体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其进行转移。

同时,因为代谢过程产物会以废气和水蒸气排出,所以项目现场的除湿和换气需要相关的设计和研究。

这就需要从整体角度,对整个黑水虻养殖项目的厂房、物料的输送转运、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的处理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三、结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采用黑水虻技术处理每吨垃圾,可得到200kg幼虫蛋白,200kg肥料以及30kg油脂,共计产生790元效益,和厌氧或好氧技术路线相比,具有一定的盈利优势。

2、规模化还存在一定工程化壁垒,而技术壁垒基本不存在。

黑水虻的大规模人工饲养依赖于集约化的管理模式,以及相配套的能够标准化的工艺和设备。

目前,黑水虻技术似乎还是一个农业化项目,不够市政化。

不过,相信近年来的规模化实践会为未来的工程化提供宝贵的经验。

3、黑水虻蛋白以及虫沙(或肥料)的出路问题,依然需要考虑,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也会助力黑水虻产业的发展。

黑水虻技术处理易腐垃圾,究竟是前景广阔,还是一地鸡毛?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