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生物处理——黑水虻
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废弃物不仅污染环境,还浪费了其中的有机资源。
而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想象一下我们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如果不好好处理,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困扰。
不仅气味难闻,还可能引发疾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
但另一方面,这些废弃物中又蕴藏着宝贵的资源。
而黑水虻这种小小的昆虫,就像是大自然的神奇工具,能帮助我们转化这些废弃物为宝贵的资源。
我们的项目,就是利用黑水虻的特性,让它们“吃掉”我们的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
黑水虻通过自身的消化过程,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高质量的有机肥。
这种肥料不仅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还可以用于城市绿化。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解决了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1. 背景介绍:介绍当前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处理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阐述黑水虻处理垃圾的优势和意义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活里产生了大量的餐厨垃圾与畜禽粪便。
这些垃圾和废弃物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想象一下它们堆积在城市的角落,不仅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目前处理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的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不小的缺陷。
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焚烧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高效、环保的处理方式。
这时黑水虻处理垃圾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黑水虻是一种具有强大分解能力的昆虫,它们能吃掉人们生活中的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
通过黑水虻的处理,这些垃圾不仅能被有效分解,还能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这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问题,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
更重要的是,这种处理方式环保、低碳、高效,对环境几乎没有负面影响。
黑水虻

黑水虻粪便、厨余垃圾处理用途:生物柴油、鸡鸭鱼饲料(锦鲤、斗鱼、罗非鱼等等)、虫粪有机肥\土壤改良(对比发酵肥、金龟粪便、蚯蚓肥等)、有机钙硒补充剂、昆虫食品(土豆猪肉味)、抗生素(乙二酸类、防御素)幼虫食物含水量75%-85%1000 Lux的碘钨灯光照射餐厨垃圾5天内25-43摄氏度,37-38度最佳,适宜的每日投喂量为151 mg·larva-1·d-1(每天每条幼虫投喂毫克量),达到垃圾湿重减重38.7%,干重减重56.6%,产虫率 111.5 g·kg-1。
6.当每日投喂量为130mg·larva-1·d-1,幼虫密度在一定范围内(4.3~14.7 larvae·cm-2,每平方厘米幼虫条数)时,幼虫密度对黑水此幼虫处理易腐垃圾减量和产虫率影响很小,垃圾减重(湿重)为37%~48%,减重(干重)为41%~50%,产虫率为130~150g·kg-1。
(利用黑水虻处理农村易腐垃圾技术研究_张铭杰)7日龄幼虫饥饿40 d内复食,其预蛹率未受到影响当每吨养殖料中投加100 g虫卵时,鲜虫产量最大;另外,虫卵添加量越大,黑水虻幼虫对餐厨垃圾的生物转化速率越快.说明每吨养殖料投加100 g虫卵时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大虫卵投加量可以缩短餐厨垃圾的处理周期,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对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水平最高约为79%。
(黑水虻虫卵添加量对餐厨垃圾生物转化的影响_徐春笑)黑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时,每天都对有机废弃物有一定程度的降解和消耗,直到幼虫发育至预蛹阶段。
幼虫阶段的净消耗在第11 天下降(1.05 mg),第 14 天时达到最大值(1.72 mg)人们评价了食品废弃物中水分含量对幼虫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温控转鼓反应器中将不同含水率(70%、75%和 80%)的食品废弃物分别喂给黑水虻幼虫。
在 70%和75%的含水率下,通过 2.36 mm 筛子,可有效地分离出残留中的昆虫。
黑水虻高效处理餐厨垃圾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经过大量的科研、实
践证明,黑水虻预蛹的
蛋白质含量与豆粕、鱼
粉接近,可做为养殖业
良好的饲料添加剂。可
用于鱼类、禽畜类的工
业化生产;同时因 为活
体容易保存,使其同蚯
蚓、黄粉虫、大麦虫一
样成为优质的特种水产
养殖和宠物养殖的活体
饵料。
5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由图可见,水虻幼虫的氨基酸 含量、粗脂肪含量、钙含量都 很高,是 动物饲料的合适添 加成分。实际生产中,可将禽 畜粪便饲养的黑水虻幼 虫作 为蛋白饲料饲喂动物,具体方 法是用水虻虫活体或水虻干粉 作为饲料蛋白添加剂替代鱼粉、 豆粕等物质饲养包括鸡、猪、 鱼、林蛙等, 目前均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证实了黑水虻幼 虫产品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豆 粕、 鱼粉用于鱼类、禽畜产 品的商业化生产当中。
药用昆虫:蝎子、蜈蚣等
食用昆虫:蝗虫、黄粉虫、蝉等
饲料用昆虫:家蝇、黄粉虫、蝗虫、蚯蚓、黑水虻等
天敌昆虫:赤眼蜂、瓢虫等
传粉昆虫:蜜蜂、蝴蝶等
观、黑水虻的相关背景
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原产于美洲,目前在全世界广泛分 布。 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 北等地。
黑水虻高效处理餐厨垃圾
1
目录
资源昆虫的背景 黑水虻的相关背景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出色的有机废弃物分解能力 黑水虻利用前景及优势 黑水虻资源化利用具体方式
2
一、资源昆虫的背景
资源昆虫是指昆虫的产物、昆虫行为或昆虫体本身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或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并且其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饲用资 源昆虫,如家蝇、 黄粉虫、蝗虫、黑水虻等,基本都具有如下相同的特 征: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生 物量大、吸收转化率高、虫体蛋白含量 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等特点,适宜做 为动物蛋白饲料。
黑水虻技术处理餐厨垃圾

黑水虻技术处理餐厨垃圾黑水虻养殖作为一种生物转化法,具有生长周期短、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黑水虻的生长周期只有30-40天,而且能够快速分解并消化餐厨垃圾,将其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质,可以作为饲料或者肥料使用。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垃圾处理的成本,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优点二:无臭无蝇,环保健康黑水虻养殖的另一个优点是无臭无蝇,环保健康。
相比于其他垃圾处理方法,黑水虻养殖不会产生臭味和蝇蚊等害虫,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黑水虻的粪便和蛹壳等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黑水虻技术的发展前景黑水虻技术虽然在国内还处于农业化阶段,但是在国外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和应用。
例如,美国和欧洲等地都有黑水虻养殖企业,而且黑水虻也被用于生产鱼饲料、家禽饲料、宠物食品等领域。
在我国,黑水虻技术也已经开始应用于一些饲料和肥料生产企业。
虽然黑水虻技术发展还存在一些壁垒,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黑水虻技术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这种技术会不会成为垃圾处理的新趋势。
黑水虻是一种能够在35天左右完成一生的昆虫,最快只需要28天就能死亡。
它们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在处理餐厨等易腐垃圾时,主要集中在幼虫阶段,周期为7-10天左右。
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黑水虻的处理速度很快,比如厌氧产沼工艺和好氧堆肥需要30天左右的周期,而蚯蚓和黄粉虫的养殖周期则需要4-5个月。
黑水虻一般在干燥缝隙中产卵,每只雌性成虫一次产卵约在500个左右,呈1mm黄色或乳白色的椭圆状,整个周期大概在4~14天。
卵转化为幼虫大约需要4天时间。
黑水虻幼虫可分为6个龄期,共计可达15天左右。
从二龄开始,幼虫会大量进行摄食,这个阶段是处理易腐垃圾的主要阶段,其食谱相当广泛,比如:水果、蔬菜、咖啡渣、谷物类酒糟、鱼下脚料、动物尸体,粪便等。
另外,因为小虫子的耐油耐盐性还比较好,所以这种方法与厌氧或堆肥相比有了很大优势。
黑水虻幼虫对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应用分析

黑水虻幼虫对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0T05:29:47.90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3期41卷作者:车向前1 杨乾罡2 梁胜娜3[导读] 为了观察黑水虻对餐饮垃圾处理的实际效果,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方法车向前1 杨乾罡2 梁胜娜3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11摘要:为了观察黑水虻对餐饮垃圾处理的实际效果,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方法,观察餐饮垃圾的处理情况。
通过实验结果表明,黑水虻在处理餐饮垃圾时主要分为多个阶段,在黑水虻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餐饮垃圾的处理量随之增加。
在实践角度来看,为了达到餐饮垃圾无公害处理,需要重点研究黑水虻处理方法。
关键词:黑水虻幼虫;餐饮垃圾;无公害处理引言:黑水虻主要以食用碎屑食物卫生,黑水虻的食性相对广泛,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都是黑水虻的15来源。
黑水虻具备较强的生活垃圾转换能力,可以将垃圾变成身体生长需要的营养。
另外,通过了解黑水虻的特点得出,黑水虻蛋白质含量较高,可以将其作为水产植物的饲料。
在我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后,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在餐饮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无公害处理方法。
使用黑水虻进行餐饮垃圾处理,可以满足公害处理要求,还能将餐饮垃圾变成有机肥料。
本人在研究黑水虻餐饮垃圾处理能力时,对黑水虻的不同成长阶段进行计算,随着黑水虻的体积逐渐增加,垃圾处理能力随之下降,因此需要重视黑水虻幼虫食品垃圾处理能力,达到理想的环保目标。
1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1.1实验准备工作黑水虻虫卵主要通过网购的方式获得,在黑水虻虫卵购买完成后,在养殖基地进行孵化,需要将黑水虻的养殖环境控制在26℃到28℃之间,湿度控制在85%以上,非的孵化周期在一周左右,在黑水虻生长过程中,食物来源于餐饮垃圾,在餐饮垃圾中将较硬的物体挑出,保证后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1]。
1.2实验过程设计将黑水虻放在40%的餐饮垃圾和60%的混合饲料中,记录黑水虻10天的成长情况,观察黑水虻是否可以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
黑水虻处理餐饮垃圾的技术分析与应用探讨

食殆 尽 ,排 出的昆虫粪 便 与商 品幼虫 干燥 分散 ,经过 分离装置 即可快速 分离采收 。养殖 层架 系统 装有温 、 湿控制 系统 ,蒸发 出的水分会迅 速被排 出养 殖车 间 , 当物 料水 分过 多时 ,养 殖 系统会 自动脱 水 ,并将 脱 出 的有机废水经 回收装 置回收至原 料车 间 ,经 与其他辅 料混合 后再 次被 布料系统 投送至养殖层架。这样循环 往 复 ,最 终将 餐饮 垃圾 中有机 物全部 消耗 转 化 ,将 餐 饮 垃 圾 内所 含 水 分 低 温蒸 发 排 出 。 1.2 工 艺 流 程
59
图 1 黑 水 虻 处 理 工艺 流 程
2 黑水 虻 处 理 餐 饮 垃 圾 的产 品应 用
2。1 初 级产 品 黑 水 虻 处 理 餐 饮 垃 圾 产 生 的 主 要 产 品 为 黑 水 虻
幼虫干燥获得的昆虫蛋 白和昆虫粪便 。我 国农业部颁 布 的饲 料原 料 目录 明确规 定 ,昆虫粉可 以作 为含油脂 蛋 白原料进入饲料原 料 ,主要用于替代 鱼粉使用。并 且 农业部 对 昆虫粉 不设生产许可证 管理 要求 ,因此黑 水虻 所生产 的昆虫蛋 白可直接作为饲料原料销售 。
以餐饮垃圾处理为例 ,餐饮垃圾被运送至工厂经 地磅称重 ,然后运到餐饮 垃圾预 处理及 存放车间 ,卸入 原料卸料槽中的板 式给料机 ,经 过链式输送带输送至 分拣输送 带 ,将 大块 无机物 如玻璃 、瓷器 、塑料 等分拣 和永磁去铁后送 入粉碎 机组粉 碎 ,再送 入储料池 :储料 池底部的高压浓缩泵将预 处理后 的餐厨原 料泵送至主 养 殖车间 ,由布料 系统均 匀平铺于 各个养殖层 架 ,含水 量超过 80%的物料 ,经过层架水分控制 系统会 自动 析 出 ,并被污水 回收 系统 收回原料预 处理车 间与其他辅 料混合后再 次进入储料池 :将孵化后经 2日饲养 的两 龄 幼虫接入养殖层 架 ,经过 10日的饲养采 食 ,养殖层 架中餐饮 有机物 已被全部消耗 ,四龄幼虫与粪便呈 分 散状 ,经传输系统将养殖层架中 90%的虫、粪一同送入 商品虫及 虫粪分离车间 分离后进入商 品化工 厂 ,剩余 10%的四龄幼虫继续投入餐厨 喂养至预 蛹采 收 ,采 收 后 的 预 蛹 经 化 蛹 后 送 入成 虫 繁 育 中 心 ,经 过 羽 化 、交 配、产 卵后成虫死亡回收 ,成虫繁育 中心的虫 卯经采 收 定量后送入虫 p孵化车间。如此往复。经分离 的四龄商 品幼虫经过干燥 、油脂 分离 获得 昆虫蛋 白及 昆虫脂肪 酸 ,通 常情况下经 干燥后 的黑水虻 幼虫 即可 制成 商 品 销售 ,虫粪筛 分后经简单 干燥 即可 包装成生 物肥料销 售 。如 图 1所 示 。
黑水虻餐厨垃圾实验心得

黑水虻餐厨垃圾实验心得
通过进行黑水虻餐厨垃圾实验,我获得了一些有趣的心得体会。
首先,黑水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降解垃圾的工具。
它们以食用垃圾中的有机物为主要食物来源,通过摄食和分解,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对于减少垃圾的填埋量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黑水虻饲养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
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且繁殖能力强。
在饲养过程中,我发现它们对于食物的反应非常迅速,快速将垃圾转化为蛆体,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分解作用。
这种高效的生物降解能力使得黑水虻成为一种可行的垃圾处理方式。
此外,通过黑水虻餐厨垃圾实验,我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将有机垃圾与其他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利用黑水虻的分解能力。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我也意识到黑水虻餐厨垃圾处理并非完美无缺。
尽管黑水虻可以有效分解有机垃圾,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无法处理一些特殊的垃圾,如大骨头、硬壳类食物残渣等。
此外,黑水虻的使用也需要控制适量,以避免过度饲养导致的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黑水虻餐厨垃圾实验,我认识到黑水虻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降解垃圾的工具,它们的饲养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
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实现有效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
然而,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和改进垃圾处理的方法,以更好地应对环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黑水虻(亮斑扁角水虻)

黑水虻(亮斑扁角水虻)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
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南北纬40度之间)。
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亮斑扁角水虻••拉丁学名:Hermetia illucensL••别称:黑水虻••界:动物界••纲:昆虫纲••目:双翅目••亚目:短角亚目•科:水虻科••属:扁角水虻属••分布区域:世界各地(南北纬40度之间)••英文名:Hermetia illucens••特点: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等••起源:南美洲的热带草原外形特征成虫:灰黑翅,口器退化,体长15~20mm,身体主要为黑色,雌虫腹部略显红色,第二腹节两端各具一白色半透明的斑点。
雄虫腹部偏青铜色。
黑水虻个体较大。
黑水虻成熟幼虫个重是家蝇蛆的十倍左右。
黑水虻的卵卵:径约1毫米,长椭圆形,初产时呈淡黄色到奶色,后期逐渐加深,每个卵团大约包含有500个卵幼虫:黑水虻幼虫体型丰满,头部很小,显黄黑色、表皮结实具韧性。
初孵化是为乳白色,大约1.8mm长。
幼虫经过六个龄期,末龄幼虫(预蛹)身体棕黑色。
平均约18mm长,6mm宽,部分个体可达27mm。
蛹:蛹壳为暗棕色,为末龄幼虫蜕皮形成的围蛹,剖开可见蛹体。
生活习性黑水虻幼虫与苍蝇生活习性相似,却没有进入黑水虻人类居室的习惯。
繁殖期的成虫多见于农村的猪栏鸡舍,以及城市的垃圾桶、垃圾场,室外厕所,疏于管理的堆肥场所等附近。
大家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各处理组的餐厨垃圾减量率来看( 表 5) ,处理②、③、④的餐厨垃圾减量率均在 79%左右,显著高于处理①的 77%( P< 0.05) 。这说明除处理①外,其他 3组的黑水虻处理系统均实现了对餐厨垃圾的有效处理,且餐厨垃圾的最大化减量水平为 79%。综 合来说,在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环境条件较差( 如室温较低) 或目的只在于缩短处理周期时,可 通过加大虫卵投加量的方法加快餐厨垃圾的处理; 如果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鲜虫产量和经济效益,虫卵的添加比例以每吨养殖料投加 100 g 虫卵为最佳。
黑水虻生物处理餐 厨垃圾的优势
同其他的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法, 比如堆肥法,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具 有成本低、效率高、资源化程度高、 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餐厨垃圾的产生和处置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多组份、高盐多油、时空差异 大的特异性,亦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因此为更有针对性的了解黑水虻对我国餐 厨垃圾的处理,本次主要参考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徐春笑等人《黑水虻虫卵添加量对餐厨垃圾生 物转化的影响》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9.13.027
思维导图
实验结果与结论
生物转化系统的温度不受室温环境影响,呈现出“先 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虫卵添加比例越大,系 统温度越高,是因为黑水虻幼虫数量越多,耗氧量越 大,通过内源呼吸作用的产热量越大。
虫卵添加比例对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过程中的系统总 重又显著影响(p<0.05)第0~5天,虫卵添加比越 大,系统总重下降速度越快,第5~7天,虫卵添加比 越小,系统总重下降速度越快。
2、脂质的提取 选用索氏提取法,实验在索氏提取器中进行。以石油醚作为溶剂,提取黑水虻幼虫脂质6小时,然
后蒸馏法除去剩余的溶剂。将含有黑蝇幼虫脂质的圆底烧瓶置于103℃的烘箱中,加热至恒重,然后在 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待圆底烧瓶冷却,测定黑水虻幼虫脂质的重量和百分比。为了去除杂质,需将 黑水虻幼虫脂质在30℃的热板上加热,将1% (v/v)的浓磷酸(85% w/w)加入黑水虻幼虫脂质中,并放置 15分钟。然后将2-4%(v/v)的去离子水加到混合物中。最后以400r/min离心黑水虻幼虫脂质10分钟,以分 离杂质。精制后收集高纯度的黑水虻幼虫脂质,从黑水虻幼虫中提取的幼虫脂质产率为56%。
黑水虻 - 微生物为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原理:生活垃圾“二分法”后,将餐厨垃圾作为黑水虻的食料,经过 10~15 天生长代谢,可将厨余垃圾快速高效地转化为虫体蛋白和虫粪有机肥,期间不排放废水废渣等二次污染。
工艺流程如下: (1)源头分类,主要由政府、社团、志愿者等民众参与指导下的家庭垃圾分类; (2)集中收集,主要由合作单位对分类后的城乡易腐垃圾进行专业化收集和运输; (3)粉碎与腐熟预处理,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昆虫的“口粮”; (4)幼虻下种与投喂,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昆虫蛋白与虫粪有机肥; (5)虫 - 渣分离,快速将昆虫蛋白与残留物料机械分离,同时精选部分虻蛹作为种质培育; (6)快速烘干新蛆或冻存、并完成虫粪堆体二次堆制。人工智能控制室实现各设备的流水线作业,以降低 人
从黑水虻幼虫中提取生物柴油
实验方法
1、黑水虻幼虫(BSFL)的培育 将一定量的成年黑水虻放入装有餐馆的餐厨垃圾(引诱剂)和水的饲养笼(140cm×70cm)中,以促进黑
水虻交配和产卵。为了避免受到其他昆虫的干扰,如织女蚁和美洲大蠊,黑水虻虫卵应受到严密监控。 经过3天的孵化,黑水虻虫卵孵化成黑水虻幼虫。然后将黑水虻幼虫接种到餐馆的餐厨垃圾(饲养介质) 中,放置20天。幼虫的培养条件:温度为25–32℃和湿度为60–75%。20天后,从饲养介质中分离出黑蝇 幼虫,在105℃灭活5min,并在60℃烘箱中干燥24h。
的广泛关注。
黑水虻成虫 Hermetia illucens L.
黑水虻幼虫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BSFL)
生物处理技术——黑水虻 - 微生物为生物反应器
为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余杭区崇贤街道引进浙江大学张志 剑博士领衔的技术团队,联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黄勇平等专家,于 2016 年 8 月成立杭州谷胜农业科 技有限公司,选择嗜腐性昆虫———黑 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先行先试”地开展了新一代废弃物昆 虫高效转化技术的试验应用和产学研一体化创建,即昆虫农场技术模式。
不同虫卵添加比例对于黑水虻生物转化周期结束后的鲜虫产量影响显著( P<0.05) : 处理③>处理②>处 理①>处理④。处理①可能是由于虫卵添加比例较低导致,处理④则可能是由于幼虫密度过高导致幼虫无法 完全发育。这说明在利用黑水虻生物转化技术处理餐厨垃圾的生产过程中,当养殖料质量一定、环境温度为 26~29 ℃,按照每吨养殖料投加 100~120 g 虫卵孵化育雏后的 5 日龄幼虫为宜,过高或过低的虫卵添加 比例均不利于提高鲜虫产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故每吨养殖料应投加 100 g 虫卵,此 时经济成本和效益最佳。
实验方法
3、生物柴油的制备 生物柴油的制备通过两步酯交换法完成的,即酸催化酯化和碱催化酯交换。酸催化酯化是用于降低
餐厨垃圾生物处理— —黑水虻反应器
01
黑水虻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又名亮斑扁角水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营腐 生性水虻科昆虫,能够以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有机物为食,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稳定的生物质 和植物肥料,收获的黑水虻幼虫,体内不仅含有大浪的粗蛋白和脂肪,还含有丰富的必须氨基酸 与微量元素,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或饲料添加剂使用。黑水虻成虫后不摄取食物,仅取食少量水, 也不喜欢侵入人类居住环境,所以成虫不传播病菌,此外,黑水虻会与家蝇竞争生长环境,幼虫 可以抑制家蝇产卵,使得黑水虻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型昆虫,受到动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