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2016年试行版)
临床输血质控检查评分标准

精选文档医疗机构临床输血质控检查标准(红色部分由质控专家检查)检查内容分值检查标准得分扣分原因一、行政管理201. 组织 41) 医院应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 简称“管委 1 1. 未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或虽已成立但无会”),由院长或分管副院长任主任,医务部门、正式文件扣 1 分;输血科 (血库 )负责人为副主任,主要临床、医 2. 管委会主任不是院长或分管副院长扣0.5 分;技科室负责人任委员;2) 管委会应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起码每半年 2 3. 今年度上半年未召动工作会议扣 0.5 分;召开 1 次工作会议,主要负责临床安全、合理 4. 今年度未展开任何形式的全院性临床输血有关用血的规范管理、技术指导和监察检查,落实培训扣 0.5 分;输血有关法例要求,展开全院性输血法例、基 5. 无临床输血有关法例、知识宣传表记扣 0.5 分;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提升各级临 6. 无上一季度临床合理用血监察记录扣0.5 分;床医务人员的了解度;3) 医疗机构应经过张贴、发放有关宣传资料等多 1 7. 院内未张贴有关宣传资料的扣 1 分;种方式,进一步增强科学合理用血的宣传,内8. 未按规定在院内人流集中或重点科室地区张贴容包含输注异体血的风险,自己输血适应证和科学合理用血等宣传资料的扣0.5 分;好处,以及依法动员亲朋互帮献血等。
9. 宣传画存在零落破坏的扣 0.5 分。
2. 制度 61) 医疗机构应确实拟订并履行《××医院临床输血 2 10. 制定的管理文件内容不全,缺一项扣0.5 分;管理规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实行细则》、11. 随机抽查 3 个临床用血科室状况,一个未履行《××医院临床科室成分输血核查管理方法》、或履行无收效扣 0.5 分;《××医院临床科室自己输血核查管理方法》、12. 本市公布预警等级后,院方能否采纳有关用血检查内容分值检查标准得分扣分原因《××医院临床供血预告预警阶段用血规定》等;年用血 600 单位以上的,应该拟订临床用血计划,有关计划安排应该兼备临床科室用血需乞降在实行预告预警阶段的血液资源合理运用;2)医疗机构还应成立健全《××医院临床用血应急保障方案》,内容应包含:批量病员接诊、血型判定及交错配血困难、贮血设施故障以及血液中心没法供给充分血液时的应付举措 (如自己输血、血液代用 )等,并仔细落实;3)医院成分输血比率逐年上涨,三级达到 95% 、二级达到 90% 以上,并逐渐达到 98% 以上;鼎力推动自己输血的临床应用,踊跃展开血液资源保护,自己输血率显然提升,三级达到15% 、二级达到 10% 以上,并逐渐达到 20%以上。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一、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定义:输血科(血库)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数与医疗机构年度每千单位用血数之比。
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位数指医疗机构一年时间使用全血、红细胞成分和血浆的总单位数。
计算公式: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位数/1000医疗机构年度用血总单业技术人员数输血科(血库)专职专意义:反映临床用血服务能力的指标。
评价输血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是否与医疗机构功能、任务和规模等相适应。
二、《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定义: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数量占同期输血科(血库)接收的《临床输血申请单》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收的申请单总数同期输血科(血库)接件的申请单数填写规范且符合用血条×100%意义:反映《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及输血前评估的规范程度,体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三、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定义:是指输血科(血库)对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型的数量占同期接收受血者血液标本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标本总数同期接收的受血者血液型数受血者血液标本复查血×100%意义:是评价输血申请过程中是否规范开展受血者血液标本采集和检测的指标。
四、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容性检测项目总数医疗机构开展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开展室内质控的输血相×100%意义:反映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的覆盖程度,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日常质量管理的指标。
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数占所参加的室间质评机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评项目总数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所参加的室间质评机构容性检测项目数参加室间质评的输血相×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开展输血相容性检测和参加输血相容性检测外部质量评价的情况,是体现输血相容性检测能力的重要指标。
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

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输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们对输血的需求增加,输血质量管理日益引起关注。
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是一种评估输血质量的方法,它对于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非常重要。
一、输血质量管理输血质量管理是指对输血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确保输血质量符合临床要求,并且尽可能的降低输血风险,最终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输血质量管理包括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管理。
输血前的管理主要包括献血者筛查、血型鉴定、抗体检测等。
输血中的管理主要包括输血前的预备工作、输血时的严密监控和现场处理等。
输血后的管理主要包括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纠正不良反应和对异常反应进行报告等。
二、持续改进评估持续改进评估是指通过不断的评估,发现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执行,最终把输血质量不断提高的一种方法。
持续改进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水平:评估输血技术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有提高的空间,是否存在转化成份子技术的必要性等。
2.设备管理:评估输血设备是否符合规范,是否需要更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是否规范等。
3.制度管理:评估输血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是否完善,是否需要更新等。
4.质量管理:评估输血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否系统化,是否规范化,是否有待提高等。
三、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考核标准是对输血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估的一种标准化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对输血质量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并解决现有的问题,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献血者管理:对献血者的选择、筛查、登记等进行评估。
2.库存管理:对血液制品的采购、接受、储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估。
3.膳食管理:对患者的饮食、用药、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估。
4.质量控制: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内审和外审等方面进行评估。
5.安全保障:对临床应急、血液传染病等进行评估。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06-12 11:59:20第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一)协助制订国家临床用血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二)协助指导全国临床用血管理和质量评价工作,促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三)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四)承担卫生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务。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第九条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二)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三)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四)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五)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六)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输血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篇一: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表XXX医院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表护士长签名:质控员签名:备注:(1)请在□上打“√”,双签名输血单需要两项双签名。
(2)需要说明的情况在备注里描述。
篇二:最全的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一、临床输血申请1、经治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自体输血和血液治疗等,对患者实施临床输血治疗。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直系亲属说明输注同种异体血液制剂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直系亲属的同意后,并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双方全名签字,入病历永久保存备查。
3、输血前应检查感染性指标乙肝两对半、艾滋抗体、梅毒试验、丙肝抗体共八项。
4、对平诊患者择期手术者,应申报用血计划,在规定时间送达输血科,以便备血,经治医师应动员患者自身储血或亲友互助献血,自身储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储血事宜,互助献血登记表由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填写,输血科(血库)审核签字,到血站或采血点无偿献血,由血站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输血申请单的填写(1)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准确、清楚填写内容,不得缺项。
(2)用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填写用“阴性”、“阳性”或“阴性(-)”、“阳性(+)”表示。
(3) “临床输血申请单”必须由主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核准并全名签字。
6、患者1次用血或备血超过1600ml时,经治医生要履行报批手续。
7、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血浆: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开具处方至输血科划价缴费,输血科见缴费处方后溶解血浆,溶解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血小板、冷沉淀及其它特殊血液制剂: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开具处方;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送至输血科,处方划价缴费后送至输血科,由输血科负责与中心血站联系,血液送达输血科检验合格后,通知临床科室取血。
四川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1]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289eb5e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3.png)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及质量考核标准输血科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2.设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0%。
2.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三)输血科质量考核标准项目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组织管理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输血管理工作会议;至少一次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输血科独立设置。
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反馈或通报;1.查会议记录,缺一次扣5分;2.培训缺1次扣10分;3.查看资料,未开展考核或未向临床反馈或无书面通报扣10分;制度管理建立并落实相关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实行24小时供血服务;1.查看文件资料,每缺一项制度或1项规范或1项职责扣5分;2.检查相关工作记录本和现场观摩操作,发现有操作不规范现象扣5分;3.查值班、交接班记录本,输血科24小时内存在脱岗现象扣20分;合理用血建立临床输血申请、用血审核、会诊及受血知情同意(输血治疗同意率达100%)制度;全血和成份输注适应症-≥90%、成份输血率≥90%;保证库存血量(周用血量50%),满足临床需要;开展自身贮血、自体输血,有质量和安全保障条件和措施;输血科发血和输注时执行双核对、双签字;1.抽查输血病历,看输血申请、审核(主治以上医师审核,大量用血医务科是否审核),未规范填写输血申请或未履行审核手续每次扣10分;2.无输血指征每次扣20分;每次输血未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扣20分,填写不规范每次扣5分;输血记录不规范每次扣5分;输血完毕未将血袋条形码贴交叉单或不需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每次扣5分;输血袋在24小时内未及时交回输血科每次扣5分。
(输血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

晴隆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与考核标准输血科质量管理相关目标及相关评价指标(一)质量管理相关目标1.落实《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
2.设立输血科,具备为临床提供24小时配血、供血服务的能力,满足临床需要,无非法自采供血。
3.建立输血质量全程监控,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4.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5.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完善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二)相关评价指标:1.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0%。
2.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三)输血科质量考核标准项目质量考核内容及标准评分方法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输血管理工作会议;至少一次临床输血1.查会议记录,缺一次扣5分; 2.培训缺1次扣10分;组织管理知识培训;输血科独立设臵。
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考核并及时反馈或通报; 3.查看资料,未开展考核或未向临床反馈或无书面通报扣10分;建立并落实相关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实行24小时供血服1.查看文件资料,每缺一项制度或1项规范或1项职责扣5分;务; 2.检查相关工作记录本和现场观摩操作,发现有操作不规范现象扣5分;制度管理3.查值班、交接班记录本,输血科24小时内存在脱岗现象扣20分;建立临床输血申请、用血审核、会诊及受血知情同意(输血治疗同意率达100%)1.抽查输血病历,看输血申请、审核(主治以上医师审核,大量用血医务科是否制度;全血和成份输注适应症-≥90%、成份输血率≥90%;保证库存血量(周用审核),未规范填写输血申请或未履行审核手续每次扣10分;血量50%),满足临床需要;开展自身贮血、自体输血,有质量和安全保障条2.无输血指征每次扣20分;每次输血未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扣20分,填写不规件和措施;输血科发血和输注时执行双核对、双签字;范每次扣5分;输血记录不规范每次扣5分;输血完毕未将血袋条形码贴交叉单或不需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每次扣5分;输血袋在24小时内未及时交回输血科每次扣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查相关制度及流程;
12、查记录或满意度调查表;
13、查相关制度及培训记录。
10、无严重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制度及流程扣5分,未执行扣5分;
11、无紧急抢救非同型配合型输注的制度和流程扣5分,未执行扣5分;
二
能力与质量
400
4
输血技术水平40分
三级医院:
输血科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Rh系统分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血型单特异性抗体鉴定、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新生儿溶血病试验、吸收实验、放散实验、血小板交叉配合实验、血小板抗体检测、Rh阴性确诊实验、储存式自体输血技术;有并能实施主要检测系统失控后的替代检测方案。(开展ABO亚型鉴定、稀有血型鉴定、唾液ABH血型物质测定、HLA-1类抗体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输血相关白细胞血型抗原抗体检测、白细胞特异性和组织相关性抗体检测)。
5、建立输血标本采集制度及流程,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
6、建立并实施患者血液管理制度,执行输血前相关检查规定。
7、建立并实施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包括:输血起止时间、血液成分及数量、患者脉搏、血压与体温等。
8、建立并实施输血后评价制度,输血完毕后,须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入病历。
7、建立新入职医师岗前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及考核制度,将输血科纳入住院医师(专科)培训轮转科室;
8、对医护人员每年开展输血相关知识继续教育培训与考核,并将输血考核纳入医师定期考核管理;
9、向公众宣传临床合理用血、无偿献血知识;
30
查输血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资料及记录,查输血科相关文件和记录
1、未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未履行职责不得分;
9、建立并实施临床用血不良事件(包括输血传染性疾病、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等)的管理、上报制度及流程,并详细记录,包括:发生时间、反应类型、临床表现、
40
1、查相关制度及记录;
2、查相关制度和记录、抽查5份输血相关病历;
3、查相关制度和记录,抽查5份输血相关病历;
4、查相关制度和记录;
5、查相关制度、流程及记录;
3、无方案不得分,方案操作性不强酌情扣分;
4、括号内项目为加分项,每项加分2分。
序号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方法
评分标准
得分
4
输血技术水平40分
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
输血科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血型单特异性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试验、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新生儿溶血病试验、吸收实验、放散实验。
(2)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和目标;
(3)参与疑难输血病例的诊断、会诊与治疗,配合临床用血事件及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及处理;
(4)建立并实施血液库存管理制度,包括用血计划制定,血液预定、血液入库、血液储存、血液发放及血液预警和调控等,应确保血液信息的溯源性;
(5)依据血液保障原则确定常规储血量及安全储血量;
2、缺输血医师扣1分;
3、输血科主任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扣5分;从事输血技术工作不足5年扣5分;
4、质量主管从事输血专业工作不足8年,扣2分;
5、技术主管从事输血专业工作不足10年,扣2分;
6、输血科工作人员未参加岗位培训和考核,每人扣2分;
7、新入职医、技、护人员未取得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每人扣5分,扣完为止;
(2)未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扣3分,未建立安全管理计划和目标,扣5分;
(3)未参与疑难输血病例的诊断、会诊与治疗,扣1分;未配合临床用血事件及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扣2分;
(4)无血液库存管理制度扣5分,缺1项扣2分;
(5)无常规储血量及安全储血量设置,扣3分;
(6)未定期对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总结分析,扣5分
50
1、查医院输血科设置文件
2、(1)查质量体系文件、制度、职责和记录;
(2)查相关文件;
(3)查相关记录;
(4)查相关文件及记录;
(5)查相关文件;
(6)查相关记录;
(7)查相关记录;
(8)查相关记录;
1、未设立输血科不得分;
2、(1)无用血质量管理体系不得分,无核心制度(★标记处)不得分,其他管理文件缺1项扣3分,扣完为止;
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指标(2016年试行版)
序号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方法
评分标准
得分
一
基础条件
100
1
空间配置30分
面积要求:
三级甲等医院不少于200㎡,三级乙等医院不少于100㎡,二级甲等医院不少于70㎡,二级乙等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不少于40㎡,或年用血总量大于2万单位,使用面积不少于300㎡;1万—2万单位,使用面积不少于200㎡;1万单位以下,使用面积不少于150㎡。
3、输血科主任应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从事输血技术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的输血相关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
4、质量主管应具有输血相关专业知识及质量管理能力,从事输血专业工作8年以上,经质量管理培训,具备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5、技术主管应具临床输血专业知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从事输血专业工作10年以上,经专业技术培训,具备临床输血专业检测能力及实践经验。
序号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方法
评分标准
得分
5
输血管理120分
处理措施及转归等。
10、建立并执行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上报制度及流程。
11、建立并执行紧急抢救非同型配合型输注的制度和流程。
12、主动征求输血科对临床用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临床用血水平。
13、建立并实施临床输血规范化培训制度,内容至少包括: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输血、输血风险防范等相关知识。
2、输血委员会履行职责每缺1项扣5分,扣完为止。
序号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方法
评分标准
得分
5
输血管理120分
10、对全院输血管理定期总结分析,持续改进输血工作。
二、输血科管理:
1、三级以上医院输血科按一级业务科室管理,二级以上医院设置独立的输血科;
2、工作职责:
(1)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等,制定输血科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建立血液贮存质量监测与信息反馈的制度(★);应急用血预案;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等。
8、有影响履行输血专业职责疾病或者障碍工作人员上岗的,每人扣5分,扣完为止。
序号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方法
评分标准
得分
3
设备配置30分
三级医院:2℃—6℃储血专用冰箱、-20℃以下专用低温冰箱、2℃—8℃试剂冰箱、2℃—8℃标本冰箱、血液低温操作台、样本混匀器、全/半自动配血系统、血小板保存箱、溶浆机、血型血清学离心机、标本离心机、恒温水浴箱、热合机、显微镜、传真机、专用取血箱、计算机、录音电话、输血科自动温度监控系统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
三、临床用血管理:
1、建立并实施临床用血过程管理制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2、建立和实施输血前评估制度,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适应证评估,输血指证尚未明确时,以不输血为首选原则。
3、建立并实施输血前知情告知制度,患者或其近亲属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建立并实施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制度(含紧急用血申请流程),履行用血报批手续。
5、无输血标本采集制度及流程不得分,未实施输血前核对制度扣10分;
6、无患者血液管理制度扣2分,未执行输血前相关检测规定扣3分;
7、无输血过程质量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不得分;记录不全酌情扣分;
8、无输血后பைடு நூலகம்价制度扣2分;未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扣2分,未将相关评价内容记录入病历扣2分;
9、无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扣2分;未记录扣2分,未分析扣2分,记录不全酌情扣分;
10
查房屋布局图并现场查看
输血科缺1项扣2分,扣完为止
血库缺1项扣3分,扣完为止
序号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方法
评分标准
得分
2
人员配置40分
基本原则:
输血医师及技师具有国家认可的卫生技术资质,上岗前须参加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
10
查医师、技师执业资格证书
查岗前培训资料
无相应执业资质和(或)未参加岗前培训从事输血工作,此项不得分。
5、如开展自体输血、输血治疗等工作,其卫生学应符合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卫生学Ⅳ类环境的要求。
10
查房屋布局图并现场查看
1项不合格扣3分,扣完为止
功能分区:
输血科:至少应设置血液入库前的血液处置室、血液标本处理室、储血室、发血室、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值班室和资料保存室等。
血库:至少设置血液处置室、贮血室、发血室和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资料室等。
1、输血科人员配置与床位数参考比例为1:100(床)或按年用血总量1-3万单位,不低于8人;年用血总量大于3万单位,不低于14人,每增加1万单位增加1人,每增加一个执业地点增加6人的标准配备。
2、输血科(血库)根据需要设置输血技师、医师和护士岗位,相关人员应毕业于输血医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医学护理等专业。
临床开展血液保护技术、回收式/稀释式自体输血技术、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技术、血浆置换和全血置换、(病理性血液成分去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制备、储存,细胞治疗)等技术。
现场查看检验申请单、试剂、实验记录、方案、病历等相关资料
1、三级医院每缺1项扣5分,扣完为止;2、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每缺1项扣 5.5分,扣完为止;
二级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2℃—6℃储血专用冰箱、-20℃以下专用低温冰箱、2℃—8℃试剂冰箱、2℃—8℃标本冰箱、血小板保存箱、溶浆机、血型血清学离心机、标本离心机、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专用取血箱、计算机及输血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