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采用的国家标准
食品国际标准及采用标准

建立良好的法规框架 促进科学原则与风险分析获得最广泛一致的应用 促进食品法典和多边法规基本原则及公约的衔接 促进CAC标准在国家和国际间获得最广泛应用
CAC的主要职能
保护消费者健康,确保公正的食品贸易 促进国际组织、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在制定食品标 准方面的协调一致 通过或与适宜的组织一起决定、发起和指导食品 标准的制定工作 将其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纳入CAC标准体系 修订已出版的标准
IFOAM《基本标准》
是IFOAM指导和规范全球有机农业运动的基础 和 指南,极具影响力,许多国家都将《基本标 准》 作为制定本国有机食品标准的框架或基础, 食品 法典委员会(CAC)也专门邀请了IFOAM 参与制定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标准。
CAC法典标准制定
CAC法典标准制定原则
保护消费者健康
促进公正的国际食品贸易
以科学危险性评价为基础 考虑经济、区域和国家等合理因素
标准制定程序
一般程序 快速程序
法典目标
加强对消费者保护
CAC通过制定一套系统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法规,指导各国 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管理体系 CAC标准制定由多学科专家、消费者组织、食品生产企业、食 品管理部门完成 CAC标准制作过程中,出版了众多权威科学文章,召开各领域 专家咨询会和食品领域精英人士参与的国际会议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为实施全面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0的特点
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环境管理标准 符合法律法规,但对环境行为不作具体规定
要求对组织的活动进行全过程控 制 广泛适用于各类组织
产品的执行标准分类

产品的执行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国家标准:强制性(GB)、推荐性(GB/T)。
强制性标准是产品的一个底线,必须满足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立项、编号和对外通报。
推荐性标准则是自愿采用的原则。
2. 行业标准:根据行业的不同,行业标准的开头不同。
行业标准不能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3. 地方标准:由地方(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主管机构或专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4. 团体标准:由团体按照团体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5. 企业标准:企业根据自己的产品自行定制的,以Q/ 开头,具体编制方法按《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的要求进行编写而成。
白酒的国家标准

白酒的国家标准一、产品分类白酒按照其生产工艺、风味特点和酒体风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浓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过高温堆积、低温入池、缓慢发酵、陈酿等工艺制成。
酱香型白酒: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大曲、高温堆积、高温发酵、高温馏酒等工艺制成。
清香型白酒:以高粱等为主要原料,采用地缸发酵、清蒸二次清等工艺制成。
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小曲为糖化发酵剂,经过半固态发酵等工艺制成。
二、感官要求白酒的感官要求主要包括色泽、香气、口感和风格等方面。
色泽应清澈透明;香气应具有各自的典型风格;口感应醇厚、柔和、绵甜、爽口;整体风格应与产品分类相符。
三、理化要求白酒的理化指标包括酒精度、总酯、己酸乙酯、固形物等。
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四、卫生要求白酒的生产环境、原料、工艺和包装等方面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产品中不应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
五、标志、包装白酒的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酒精度、净含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内容。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安全。
六、运输、贮存白酒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和潮湿,防止暴晒和剧烈震动。
贮存时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同时,白酒的贮存期应符合产品标签上的规定,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以上是白酒的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感官要求、理化要求、卫生要求、标志包装以及运输贮存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保障白酒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促进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产品国家标准

产品国家标准
产品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规定的统一标准。
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规范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减少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其次,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
可以促使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也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可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产业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
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兴企”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产品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和强化产品国家
标准制定的工作,加大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为构建质量强国和经济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分类

一、国际标准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产品的质量表现为不同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评价会因为人们掌握的尺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避免主观因素影响,在生产、检验以及评价产品质量时,需要有一个基本的依据、统一的尺度,这就是产品的质量标准。
产品的质量标准是根据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将产品的主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从数量上加以规定,即对一些主要的技术参数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基本依据,也是企业生产产品的统一标准。我国采用的产品质量标准有:
是指某些国际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规定的质量标准,也可以是某些有较大影响的公司规定的并被国际组织所承认的质量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但不能错误地把某些产品进口检验时取得的技术参数作为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这些参数只是分析产品质量的参考资料。
三、企业标准
但企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相抵触。
把产品实际达到的质量水平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凡是符合或超过标准的产品称为合格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称为不合格品。合格品中按其符合质量标准的程度不同,又分为一等品,二等品等等。不合格品中包括次品和废品。
二、国家标准
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产品质量标准,主要针对某些重要产品而制定的。
部颁标准(行业标准),是指在全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某一行业内统一使用的产品质量标准。
是企业自主制定,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或标准局审批发布后使用的标准。一切正式批量生产的产品,凡是没有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都必须制定企业标准。企业可以制定高于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产品质量标准,也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
产品执行标准有哪些要求

产品执行标准有哪些要求
1. 产品质量:产品执行标准要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产品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
2. 产品外观:产品执行标准要求产品的外观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产品的颜色、形状、尺寸、表面光泽等方面。
3. 生产工艺:产品执行标准要求生产工艺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原材料选用、生产环境等方面。
4. 标志和包装:产品执行标准要求产品的标志和包装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产品的标识、说明书、包装材料、包装方式等方面。
5. 检验检测:产品执行标准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如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成品检验等方面。
6. 成效评估:产品执行标准要求对产品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如用户满意度调查、投诉率分析、产品改进计划等方面。
7. 售后服务:产品执行标准要求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如产品维修、退货换货、技术支持等方面,确保用户权益。
8. 环境保护:产品执行标准要求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如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采用环保材料等方面。
9. 安全管理:产品执行标准要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确保产品安全,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10. 法律法规遵从:产品执行标准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产品的合规性、认证等方面。
综上所述,产品执行标准有许多方面的要求,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以及满足用户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和测试国家标准GBT25000.51-2016解读

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和测试国家标准GBT25000.51-2016解读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应⽤的核⼼,其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计算机应⽤系统的成败,软件测评是提⾼软件质量的⼀个重要⼿段之⼀。
⽬前我国软件检测、测评实验室主要依据GB/T 25000.51-2010《软件⼯程软件产品质量要求与评价(SQuaRE)商业现货(COTS)软件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以及GB/T 16260-2006《软件⼯程产品质量》系列标准对软件产品进⾏测评。
近⽇,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标准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以及GB/T 25000.10-2016《系统与软件⼯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c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
这2个标准是对现⾏标准GB/T 25000.51-2010以及GB/T 16260.1-2006的修订。
其中国标GB/T 25000.51-2016是对GB/T 25000.51—2010的修订,使⽤重新起草法修改采⽤了ISO/IEC 25051:2014。
该标准确⽴了就绪可⽤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测试RUSP的测试计划、测试说明等⽂档要求和RUSP的符合性评价细则,适⽤于软件产品的供⽅,需⽅,最终⽤户和第三⽅测评认证机构等。
本⽂对GB/T 25000.51-2016进⾏解读,以帮助相关测评⼈员更好地了解最新标准。
标准简介及背景情况1994年,为了满⾜软件检测、测评机构的需求,ISO/IEC针对包括⽂本处理程序、电⼦表格、数据库程序、图形软件包、技术或科学函数计算程序以及实⽤程序在内的软件包,发布了ISO/IEC12119:1994《信息技术 软件包 质量要求和测试》,该标准规定了软件包的质量要求和测试要求。
随着ISO/IEC 9126-1:2006 《软件⼯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的发布,软件质量模型得到进⼀步完善和细化,ISO/IEC 12119:1994随即被ISO/IEC 25051:2006替代。
国标欧标美标

国标、欧标、美标是三种不同的产品标准体系,它们在规格、尺寸、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是关于国标、欧标、美标的一些基本信息和比较:
国标(GB标准)是中国大陆实施的一种标准体系,通常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涵盖了大部分日常使用的产品类型。
国标标准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过于开放而产生安全隐患。
在国标标准中,常用的标识方法有公制和英制两种,例如电线电缆、紧固件等产品通常采用公制单位。
欧标(CE标准)是欧洲实施的一种标准体系,涵盖了欧洲各国认可并实施的产品标准。
欧标标准在欧洲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认可度,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标准之一。
欧标标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同时也关注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在欧标标准中,常用的标识方法为欧规(或欧洲规格),例如插头插座、灯具等产品通常采用欧规单位。
美标(UL标准)是美国实施的一种标准体系,涵盖了美国国内的产品标准。
由于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美标标准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产品,包括家电、汽车零部件、建筑材料等。
美标标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性能,对于产品的耐用性、舒适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在美标标准中,常用的标识方法为美规(或美国规格),例如电源线等产品通常采用美规单位。
总体来说,国标、欧标、美标在规格、尺寸、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需要注意选择符合相应标准的型号。
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需要符合多个国家的标准要求,因此了解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和适用范围对于消费者和生产厂家来说也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采用的国家标准
1. GB12350-2009 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
2. GB/T 5171.1-2014 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3. GB755-2088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IEC60034-1,2004IDT)
4.GB1971-2006 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IEC60034-8;2002,IDT)
5.GB/T2423.3/4/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6.GB4343.1-2003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7.GB4706.1 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8.GB/T4942.1-2006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
9.GB/T5169.6 1985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10.GB/T 9651-2008 单相异步电动机的试验方法
11.GB/T 12113-2003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
12.GB/T 12665-2008 电机在一般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
13.GB/T 17948.1-2000 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
14.GB/T321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15.GB/T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16.GB/T 2900.27 电工术语小功率电动机
17.GB/T 2900.25 电工术语旋转电机
18.GB/T 4798.1、2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19.GB/T 10069.1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20.GB/T 13126 机电产品湿热带防护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21.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22.GB/T 19142 出口商品包装通则
23.GB/T 22672 小功率同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24.GB/T 23686 电子电器产品的环境设计导则
25.GB/T 23688 用能产品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26.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27.GB/T 16539-1996 振速法测量噪声源声功率级用于封闭机器的测量
28.GB/T 16404-1996 声强法测定噪声的声功率级
29.GB/T 2423.18 盐雾交变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