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3.3海水的运动课件(52张)

A.修建防波堤 B.建设防护林
C.及时发布预报 D.严格管理沿岸各种活动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 9 月 16 日外海出现的巨浪是台风 “山竹”造成的。第(2)题,海上的气旋活动会导致风暴潮;强风恰 逢涨潮也会导致风暴增水形成风暴潮,而火山爆发不会导致风暴 潮。第(3)题,四项选项中,只有 A 项属于工程措施。
海上作业活动
海啸 风暴潮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
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并因
此形成的巨浪,能量巨大
①在强风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 破坏沿岸基础设施,造
水位的急剧升降。②当强风与海 成严重的海水侵袭,带
水涨潮同时发生时,海水水位暴
来灾难性后果
涨,风暴潮来势倍增。③热带、
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受此袭击,
能量巨大
A.长江径流
B.冬季风
C.撞击的冲击力 D.日本暖流
(2)关于该海区的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B.把油污带向日本,使北海道渔场减产
C.向南航行的货轮,顺流省时
D.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解析:第(1)题,油轮向东南漂,说明受到西北风的影响,最可 能是冬季风造成的,选 B。第(2)题,该海区洋流为冬季风吹拂形成 的沿岸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油污向东南方向扩散, 不会对日本的北海道渔场造成影响;向南航行的货轮,主要是受到 风力作用,不是洋流形成的;洋流可以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污 染范围。选 D。
2.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 × ) 潮汐能是天体间的引力能,而波浪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3.在潮间带进行海水养殖,必须研究潮汐规律。( √ ) 潮间带在涨潮时被淹没,落潮时露出水面,在此进行生产活动, 必须研究潮汐变化规律。
海洋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海洋科学基本知识(一)海、洋概观1.[掌握]:洋、海、海湾、海峡的概念根据海洋要素特点及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主要部分和附属部分。
主要部分为洋,附属部分为海、海湾和海峡(图2-7)。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远离大陆,面积广阔,约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的材料,全世界共有54个海,其面积只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9.7%。
海湾是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
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
[熟悉]:海和洋的主要特征洋:深度大,一般>2000m;海洋要素如盐度、温度等不受大陆影响,盐度平均为35‰,且年变化小;具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海的深度较浅,平均深度一般在2000m以内。
其温度和盐度等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很大,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水色低,透明度小,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波多系由大洋传入,但潮汐涨落往往比大洋显著,海流有自己的环流形式。
[了解]:海湾潮差、海峡流速的主要特征海湾中的海水可以与毗邻海洋自由沟通,故其海洋状况与邻接海洋很相似,但在海湾中常出现最大潮差,如我国杭州湾最大潮差可达8.9m。
海峡最主要的特征是流急,特别是潮流速度大。
2.[熟悉]:海按照位置的分类;中国近海海洋区域划分及基本形态特征按照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较小,其水文特征受周围大陆的强烈影响,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
陆间海和内海一般只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与大洋有明显差别。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
中国近海依传统划分为四个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通过东面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一、渤海是深入中国大陆的近封闭型的一个浅海,仅通过东面的渤海海峡与黄海相沟通;其北、西、南三面均被陆地所包围,即分别邻接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市。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广阔的环境之一,占地球表面积的71%,包含无数的生物种类和自然现象。
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解海洋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护海洋环境和开发海洋资源至关重要。
海洋包括五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
在海洋中还有许多小海洋、海湾和海峡。
海洋的深度也很浅很深,最深处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了11034米。
海水是海洋中最重要的成分,它包含了丰富的盐分和矿物质,同时还有大量的生物存在其中。
海水的密度比淡水要高,因为它含有更多的盐分和矿物质。
此外,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也有所不同,这也会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庞大的鲸鱼,无所不包。
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们适应了海洋特有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海洋中的生物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还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海洋也是地球上的重要能源和矿产资源宝库。
除了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外,海洋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燧石、金属矿、钻石等。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有着极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海洋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已经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许多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因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环保的重要议题之一。
总而言之,了解海洋的基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海洋的特点、生物和资源,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海洋,实现人类与海洋的和谐共存。
《海洋学》教学说课

精心整理《海洋学》教案绪论一、海洋学及其分类(一)海洋学的定义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物理、化学、生物、气象、地质及其他过程和现象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海洋学又称海洋科学,属于地球科学体系。
地球科学是由众多分支及相关学科组成的复杂的科学体系,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及固体地球物理学等。
(二)(三)(一)(二)3)海洋-2/10w视。
海洋-潮流的产生。
三、海洋科学的发展海洋科学的发展史可分为三大阶段。
(一)洋知识的积累与早期的观测、研究在18世纪以前,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断积累了有关海洋的知识,其中不少观点具有一定科学性。
公元前7-6世纪,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茫茫大海之中的。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在《动物志》中已描述和记载了爱琴海的170余种海洋动物。
但是,对海洋的更多的了解,是从公元15世纪资本主义兴起之后。
在所谓的地理大发现时代的15-16世纪纪,意大利人哥伦布于1492-1504年4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南美洲;葡萄牙人麦哲伦在1519-1522年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1768-1779年英国人库克4次进行了海洋探险,首先完成了环南极航行,并最早进行了科学考察,获取了第一批关于大洋深度、表层水温、海流等资料。
这一时期取得了许多为海洋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成就。
1673年英国人玻意耳发表了关于海水浓度的论文,1687年牛顿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海洋潮汐,1740年瑞士人贝努利提出了平衡潮学说,1770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发表了大西洋湾流图,1775年法国人拉普拉斯首创大洋潮汐动力理论等等。
(二)洋科学的奠基与形成(19-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特点表现为由海洋探险逐渐转向对海洋的综合考察,随之而来的是海洋研究的深化、成果的涌现和理论体系的形成。
具体来说,海洋调查方面,如1831-1836年达尔文随“贝格尔”号调查船的环球探险,英国人罗斯1839-1843年的环南极探险,尤其是英国“挑战者”号于1872-1876年的环球航行考察,被认为是现代海洋科学研究的真正开始。
海洋科学的探索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

海洋科学的探索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海洋科学的探索: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科学领域,它涵盖了广阔的海洋领域,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和海洋化学等多个学科。
探索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海洋资源至关重要。
一、海洋的重要性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海洋对地球的气候调节、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食物、能源和药物等。
因此,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人类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的构成和特征1. 海洋的构成:海洋由水体、地形和生物组成。
水体包括海水和海洋冰,地形包括海底地形和海岸线,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大型海洋生物等。
海洋研究人员通过采集样本和使用船只、潜水器等器械,探索了海洋的组成和特征。
2. 海洋的特征:海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流动和气候等。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观测站、使用卫星和深潜等技术手段,对海洋温度、盐度分布、洋流和海洋倒流等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探索1.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场所之一,其中包括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海洋哺乳动物等。
通过海洋生物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特征,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海洋生物保护: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如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和减少污染等。
四、海洋地质学的研究1. 海洋地质过程:海洋地质学研究海洋地壳的形成、变化和演化等过程。
海洋地壳主要由构造板块、海底扩张和地震等活动构成。
通过探测海底地形、地壳构造和地震活动等,科学家们揭示了海洋地质学的重要内容。
2. 海洋地质资源:海洋地质还涉及到海洋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人类正在积极开展深海油气勘探和深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海洋基础知识

2.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2.1海流2.1.1海流概述2.1.1.1海流的定义及分类题干:风和海流的方向:A.都是指来向B.风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风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B题干:海浪和海流的方向:A.都是指来向B.浪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浪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B题干:航向和流向:A.都是指来向B.航向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航向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C题干:表层大洋海流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B.水温差C.大气环流D.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参考答案:C题干:海流的主要成因是:A.风和海水的密度B.风和气温差C.地球与日月间的引力D.风和水温差参考答案:A题干:由于大范围盛行风所引起的一种流向和流速都比较稳定的海流,称为:A.漂流B.梯度流C.风生流D.潮流参考答案:A题干:由风对海面的切应力、地转偏向力、粘滞摩擦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海流是:A.补偿流B.地转流C.风海流D.潮流参考答案:C题干:当海水的水平压力梯度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流动是:A.补偿流B.地转流C.风海流D.潮流参考答案:B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海流对船舶运动有一定影响B.较弱的海流对天气和气候有显著影响C.海雾的形成与冷、暖海流的分布无关D.海流不能带动冰山移动参考答案:A题干:海洋上最主要的海流是:A.风海流B.地转流C.补偿流D.潮流参考答案:A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补偿流只有水平方向的B.补偿流只有垂直方向的C.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低温D.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高温参考答案:C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补偿流只有水平方向的B.补偿流只有垂直方向的C.补偿流既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D.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高温参考答案:C题干:地转流(又称梯度流)可分为:A.密度流,倾斜流B.补偿流,潮流C.定海流,风生流D.向岸流,离岸流参考答案:A题干:由于不均匀外压场作用下引起的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梯度流称为:A.密度流B.倾斜流C.补偿流D.外压流参考答案:B题干: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梯度流称为:A.倾斜流B.密度流C.补偿流D.潮流参考答案:B题干:在北半球背密度流而立,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
海洋学基础知识(大连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课海洋生物学课件)

2. Seawater
Seawater-buffer solution, PH7.4-8.5
➢Salt composition(盐组成) ➢Temperature(温度) ➢Dissolved gases(溶解气体) ➢Transparence (透明度) ➢Pressure(压力) ➢Instrument for measurements(测量仪
作用,一方面也使冰晶难
以形成
Density of Seawater
•单位体积中的海水质量就是海水的密度。 •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盐度增加时,密度增 大。 •海水密度值约为1.022~1.028g/cm3。
2.3 Dissolved gases
• For living things,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gases in the ocean are oxygen (O2), carbon dioxide (CO2), and nitrogen (N2).
常在 700~1000米深处出现氧含量的极小值(此深
度因区域不同而异)。 深层。在氧含量为极小的水层之下。海洋深处的
氧,主要靠高纬度下沉的表层水来补充 。
2.3.2 CO2
• 海洋是CO2的储存库
• 海洋每年吸收全球大约四分之一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
CO2+H2O
H2CO3
HCO3-+ H+
CO32-+ 2H+
如果海水的PH下降, 哪些生物会受到影 响?
请你思考
2.3.3 NH3·H2O
《海图基础知识》课件

海图的绘制和更新
绘制和更新海图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涉及测量、海洋调查、数据分 析和绘图技术等多个步骤,以确保海图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如何使用海图进行航海
本节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海图进行航海。包括读取海图上的信息、解读海图上的标记和符号,以及规划航线和 避免潜在的危险。
结论和要点
在本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海图的定义、作用和种类。学习了海图上的元素和符号,以及海图的绘制和更新 过程。最后,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海图进行航海。
《海图基础知识》PPT课 件
这是一份关于海图基础知识的课件,旨在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海图的定义、作 用、种类以及绘制和更新过程。通过本课件,你将学会如何使用海图进行航 海。
课程介绍
本节将介绍《海图基础知识》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我们将探讨海图在航海中 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海图知识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海图的定义和作用
海图是一种专门绘制的海洋地图,用于在海上进行导航和航行。它们提供了 水深、礁石、航道、港口等关键信息,帮助船舶安全通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海图的种类
海图分为航行海图、港口海图和特殊用途海图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海图 都有特定的用途和绘制标准,以满足不同航行需求和安全要求。
海图上的元素和符号
海图上包含各种元素和符号,如航标、浮标、岛屿、船舶等。这些标记和符 号提供了重要的航行信息,帮助船舶确定位置和规划航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1/5。平均深度为3897 m,最深为7729 m。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面积仅为1500万平方
千米,不到太平洋的十分之一。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 平均深度为1097 m,最深为5499 m。
2019/5/8
海 : (Sea) 大洋靠近大陆边缘部分,海的面积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
纬度。 此式表明:漂流的流速与海面风速成正比,与所在纬
度正弦的平方根成反比。
2019/5/8
③ 风海流随深度的变化 在浅海中,流向与风向几乎
一致。
风海流流向随深度增加向右
偏转(北半球),流速随深 度增加逐渐减小。(见图)
2019/5/8
(2)地转流及其他类型海流
流向: 海流的方向是指去向,常用8个方位或以度为单位 表示。例如,由西向东的流,流向为900,称为东流。海流 的主轴是指海流流动方向上流速最大点的连线。海流的规 模常用流幅来表示,流幅是指垂于主轴的水平宽度和上下 厚度。海流的强弱常用平均流速或平均流量表示。
流速: 流速的单位常用Kn(节)和n mile/d(海里/日) 表示。
一般深度浅,水色低(浑浊),透明度小,季节变化显著。没有独立的海 流系统和潮波系统,多数受大洋影响,我国东南海岸面临四海。 渤海:为我国的内陆海,自老铁山经庙岛与蓬莱角联线,分割黄海,面积 约9万7千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 黄海:北起鸭绿江口,南从长江口北岸至济州岛与东海分开,面积42万平 方千米,平均水深44米。 东海:南自南澳岛与台湾岛的鹅銮鼻分隔南海,面积75万平方千米,平均 水深349米。 南海:南靠加里曼丹岛,东临菲律宾,西接印支半岛,面积350多万平方 千米,平均深度1000米以上。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和约1.9万千米的海岸线。
2019/5/8
海湾 (Gulf、Bay):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
大陆,其深度和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称为湾。 湾内潮差大。
海峡 (Strait、Channel): 海洋中相邻海区
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称为海峡。世界上可通航 的海峡约有130个,其中较重要的有40多个。 海峡的特点是流急、速大、多涡旋。
2019/5/8
第一节 海流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海流基本知识;海流
的分类;大洋环流;
重点:风海流;地转流;补偿流;世界大
洋表层风海流的分布;我国近海的海流。
2019/5/8
海流(Ocean Current)
1.海流的定义
海流定义:是指海洋中的海水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流动,它 是海水运动的形式之一。
2019/5/8
太平洋:东西宽约19000km,南北最长约16000 km,面
积约1.8亿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50%,超过 了世界陆地面积的总和。平均深度为3957m,马里亚纳 海沟的最深处可达11034 m。
大西洋:面积为9336.3万平方千米,约占海洋总面积
的25.4%。平均深度为3627 m,最大深度为9219 m。
2019/5/8
平均流速 该月总观测次数
海流花(Current Rose)图:矢
向表示各网格区中该方向上的流向, 矢量长度表示该方向流速出现的频率 。平均流速则以矢量的粗细或者不同 形式的箭矢表示。例如,图中,圈内 数字87表示观测次数,其中流速小于6 n mile/d的占6%。东南流有三种流 速:流速6~12 n mile/d的占14%, 流速 25~48 n mile/d的占 15%,流 速49~72 n mile/d的占15%。本月东 南流占总数的44%,各个方向的流速 ≥6 n mile/d的流加起来总数占95%。 这种图多见于航海气候资料中。
2019/5/8
海流花图
东南流
频率
平均流速
2.海流的分类
1)海流按其成因分为:风海流、地转流、补偿流和 潮流。
风海流是海洋上最主要的海流,其强度较强。风海 流是在海面风作用下形成的海水流动。
海流的成因主要是盛行风带、地转偏向力、和海陆 地形分布等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由单一原因产生的海流极少,往往是几个因 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主次,近海以潮流为主, 外海多风海流和梯度流。
2019/5/8
海流的表示方法(理解)
海流传真图
海流一般变化缓慢, 比较稳定,常见的有 旬和月两种海流图。
对马暖流
图为东京JMH台发布
的 1989 年 7 月 中 旬 的
亲潮
表层海流图。图中箭
矢表示流向,不同形
式的箭杆表示不同流 黑潮 速。
2019/5/8
海流流线图
图中将海域分为11 的网格,每个方格中的 箭矢表示该月的合成海 流方向,左下角数字表 示该月总观测次数,右 上角数字表示该区域内 的平均流速(kn),方 格内不标数字的是季节 合成流。
2019/5/8
① 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在无限深海中,由于地 转偏向力作用,表层风海流的流向在北半球 偏于风去向之右约45,在南球偏于风去向 之左约45。
2019/5/8
② 表层风海流的流速:
无限深海的风海流表层流速可用下面经验公式计算 :
v 0.0247w
0 sin m/s
式中:V0为流速(kn),W为海面风速(m/s),φ 为
第二章 海洋学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海流 第二节 海 浪 第三节 海冰
2019/5/8
海洋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洋、海;海湾;海峡。
2019/5/8
%,海水的密度一般 为 1.01~1.03 g cm-3,平均盐度为35‰。
洋 (Ocean):海洋的中心部分叫洋。根据岸线的轮 廓、底部起伏和水文特征,将世界大洋分为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
2019/5/8
(1) 风海流(Wind Current)
风海流(Wind Current) :包括风生流和漂流 ,是在海面风作用下形成的海水水平方向的 流动。通常将大范围盛行风所引起的流向、 流速常年都比较稳定的风海流称为定海流, 亦称为漂流或吹流。而将某一短期天气过程 或阵风形成的海流称为风生流。其流速和流 向随风向、风速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