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业的发展历程精

合集下载

铿锵前行七十年 工业发展铸辉煌

铿锵前行七十年 工业发展铸辉煌

35宁波是近代中国工业发源地之一,在19世纪中叶逐渐形成近代工业雏形。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始终把工业发展放在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先行先试、改革突破、创新发展为动力,积极推进工业发展,使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实现了从“三根半烟囱”到现代化产业体系,从工业小市到工业大市、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70年来,宁波工业经济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工厂还不到500家,工业总产值仅8600万元。

在国家重点布局的镇海发电厂、宁波港、浙江炼油厂、镇海清水浦渔业基地等四大工程的带动下,借助沿海开放城市的先发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宁波工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于1985年、1995年、2010年,工业总产值先后突破百亿元、千亿元和万亿元大关,并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协同发展的经济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

2018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12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575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8万亿元,拥有产值超百亿元工业企业23家、超十亿元工业企业193家。

70年来,宁波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只有纺纱、面粉、榨油等少量简单的轻工业。

70年来,宁波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跃升,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进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涵盖制造业各行业的完整产业体系,构建了轻工业、临港重化工业、装备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8年,汽车产业已成为宁波第一大产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分别占全市规上工业的50.2%、26.6%、48.4%。

70年来,宁波工业经济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宁波在全国率先实行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地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大量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培育了雅戈尔、杉杉、奥克斯、海铿锵前行七十年 工业发展铸辉煌文|宁波市经信局天、方太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走出了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城市”特色之路,连续四届荣膺“中国品牌之都”称号。

宁波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简介(新)

宁波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简介(新)

宁波历史、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简介宁波简称“甬”,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

目前,宁波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下辖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和象山、宁海两个县。

全市陆地总面积98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1.02万。

其中市区面积246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21.83万。

宁波历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

宁波这个优良港口,自古以来是一座人文荟萃、商机无限的商贸名城。

唐代,宁波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宋时又与广州、泉州同时列为对外贸易三大港口重镇。

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

在繁荣的商事活动中,逐渐孕育发展并形成了举足轻重的“宁波帮”,比如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世界船王”包玉刚、董浩云,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王宽诚,“影视大王”邵逸夫,“棉纱大王”陈廷骅,“毛纺大王”曹光彪等等。

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

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数年跻身全国十强,所辖县市悉数进入全国百强。

2005年被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08年成功蝉联。

2007年、2008年、2009年宁波连续三次入选“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获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截止2010年宁波已经实现地区GDP生产总值5125.8亿元,同比增长12.4%。

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2059.2亿元、2848.2亿元和2059.2亿元。

如今的宁波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14个中央计划单列市(副省级)之一,宁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之首。

位于长江黄金水道貌岸然和黄金海岸线“T”型交汇点上的宁波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可从事10万吨级以上矿石、原油、木材等大宗散货和国际集装箱远洋中转运输。

2009年宁波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3.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42.3万标箱,分别是2005年的1.43倍和2倍,年均分别增长9.0%和18.9%,位居全球第四位、第八位,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115.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1%,超过1,084.6万标准箱的历年最高纪录。

宁波工业经济辉煌60年

宁波工业经济辉煌60年
意识淡薄

与绍兴
萧山


起 被誉为全 省
” 。
企 业 凝 聚力 不 强

部分 农
县 级 社 队企 业 的
五 只小老 虎

民联 户 ( 合 作 ) 企 业 和 股 份 合 作 制企
20

宁 波 乡镇企 业 年 的 发展
19 9 7

经 过 改革开放
业 的法 律 地 位 和 经 济性 质 没 有 确 定
” , 。
宁波 民 族 工 业 基
支半烟 囱

对手工 业 和对 资本主 义 工 商业



( 三
即时
的社 会主 义 改造
11


2 9 Et

市委 在此

后来 发
即 宁 波 和 丰纱 厂

永 耀 电力

作 出关于 对 私营工 商业
交通 运 输业

为 乡镇 企 业 村单


乡镇 企 业 的 出 现 打砝
僚 资本和汉 奸

恶 霸 的 资产

股权

以横 扫 残 敌 如 席 卷 之 势

开设 了

批 国营企 业

并帮助
击 败 窃 据 甬城 的 溃 不 成 军 的 国 民党 反 动派

些 私 营 工 业 企 业 克 服 困难
19 5 2
恢复生 产


举攻 克宁波

从此

开创 了

1
月 2 0 日 市 委 召 开 扩 大 会议

宁波工业的发展历程(精)

宁波工业的发展历程(精)
宁波工业的发展历程 及前景展望
讲座人:林克宇
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一、宁波工业的历史沿革
1.孕育萌芽期
近代工业的萌芽于1845年,美国长老会开设了印刷 企业——美华书馆。1887年,诞生了第一家民族 企业通久源机器轧花厂。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宁 波工业经济基础相当衰微,只有“三支半烟 囱”(“三支烟囱”指宁波和丰纱厂、永耀电力公司 和太丰面粉厂;“半支烟囱”指通利源榨油厂)
二、宁波工业的特点
1.块状经济特色突出
共有块状特色经济140多个,“13+1”工业 园区布局基本构架形成。
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逐步改变了工业“轻、小、集、加”状况,临 港型大工业、传统比较优势行业、高新技术 产业三大板块为主导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初步 形成。有244种产品产销量在全国排前十名、 114种产品居第一位。
3.在全国率先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理顺职工劳动 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两项制度改革,使民营经济 迅猛发展起来,一大批企业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4.宁波选择正确有力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港口 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是临港型产业迅速增长的 主要动因 。
四、政府对宁波工业近期的支持重点
1.全面实施“510工程”
即重点支持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 五大临港型支柱产业,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及关键基础件、精密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 新材料与新能源、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精细化 工与生物医药、模具、文具等十大重点优势行业。
3.十个重点优势行业
纺织服装、模具、文具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地位,机械装备、精密仪器仪表、家电、 汽车及零部件得到全面提升,新材料与新 能源、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及生物制药得 到快速发展。
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 工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人均GDP接近 1万美元。

宁波的发展历程

宁波的发展历程

宁波的发展历程宁波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宁波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00年的老宅文化时期,意味着这里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的居住活动。

在古代,宁波是一个重要的海运港口城市,是丝绸之路海上的重要枢纽。

自公元738年建县以来,宁波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城市。

宋代时期,宁波成为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与海外贸易频繁。

明代,宁波成为中国最大的海运出口城市之一,对外贸易更加发达。

近代以来,宁波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发展转折点。

在1842年的鸦片战争后,宁波沦为殖民势力的半殖民地。

到了20世纪初,宁波逐渐走出半殖民地状态,开始进行现代化的建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波迅速展开了社会主义建设。

在20世纪50年代,宁波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加快,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工业城市。

特别是在1984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后,宁波经济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经济不断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宁波港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并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

宁波还拥有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宁波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同时,宁波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宁波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和环境整治工作,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

宁波的城市景观得到极大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大幅提高。

总的来说,宁波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充满活力的城市。

它在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城市。

宁波发展历程

宁波发展历程

宁波发展历程
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中国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宁波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当
时宁波地区的先民就开始了种植、渔捞和贸易活动。

后来,宁波成为“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与世界各地进行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近代历史中,宁波在19世纪末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时,宁波成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四个沿海城市之一,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纷纷涌入宁波开展商业和教育活动。

20世纪初,宁波出现
了众多企业家和实业家,他们开办了许多现代化工业企业,促进了宁波的经济繁荣。

然而,宁波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在20世纪50年代初,宁波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1954年的大水灾给
城市和农田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后,宁波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抗洪和灾后重建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逐渐崛起。

1984年,宁波成为中国
沿海经济开放区,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

特别是近年来,宁波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012年,宁波成功申办到了第三届亚太城市峰会,并举办了
这一国际性的盛会。

宁波通过这一机会,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城市风貌和发展成就。

如今,宁波已经成为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多个知名的企业和品牌。

宁波港是中国第二大的外贸港口,宁波的制造业、物流业和金融业也处于较高水平。

总的来说,宁波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和现代化建设。

在各个时期,宁波都能够积极适应时代变革,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宁波制造的故事

宁波制造的故事

宁波制造的故事
宁波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制造业历史和文化。

从古代的海洋贸易到现代的工业制造,宁波人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制造业。

在古代,宁波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重要港口之一。

当时的宁波商人和制造业者以纺织和陶瓷制造为主要产业,不断向外输出自己的产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宁波的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20世纪70年代,宁波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宁波的制造业逐渐向高科技领域发展,涵盖了机械、电子、化工、纺织、食品等多个领域。

如今,宁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暖制造基地和国内最大的压缩机制造基地之一。

同时,宁波的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在迅速崛起。

宁波制造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宁波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他们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塑造了宁波制造业的独特风格和文化。

他们用心制造的产品不仅赢得了国内市场的信任和认可,也走向了全球市场,成为了“中国制造”的标志之一。

宁波制造业的故事,是一部勤劳、勇敢、智慧和创新的历史,也是一部让人自豪的历史。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宁波制造业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宁波 汽车零部件产业 发展历程

宁波 汽车零部件产业 发展历程

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历程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历程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

在这个领域中,宁波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

下面,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历程。

1978年至1999年:初步发展从1978年到1999年的二十年间,宁波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当时,宁波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以及一些小规模工厂中。

这些企业主要生产一些简单的零部件,如减震器、离合器和皮带等。

1999年至2008年:快速发展从1999年到2008年的十年间,宁波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需求持续增加。

宁波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扩大生产规模。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扶持。

在这种支持下,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渐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这个时期,宁波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向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并且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

2008年至2019年:深入创新从2008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进入了深入创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宁波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越来越丰富多样,并且提高了技术含量。

同时,宁波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加强对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研究。

这个时期,宁波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创新的产品,并且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高品质需求。

总结: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步发展、快速发展以及深入创新三个阶段。

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成长为一个支撑国内甚至国际汽车产业的关键产业。

同时,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区东扩、城市轻轨的建设;完成宁波 绕城高速、甬金高速、同三线高速、杭甬高 速拓宽、舟陆岛大桥、象山港大桥、杭州湾 跨海大桥的建设,以建成“一环六射”为主 骨架的公路网络。形成宁波市“213”高速 交通圈,即至上海、杭州、金华、温州的2 小时交通圈,市域1小时交通圈,都市圈30 分钟交通圈。
? 3.产业外向度高
2003年工业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增 长71%;出口总额达到120.74亿美元,增长 47.9%,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比 重达30.2%,全市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分别 占浙江省的1/3和1/4。世界500强企业已有 50多家在宁波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
? 4.大中小企业梯队结构合理
3.在全国率先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理顺职工劳动 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两项制度改革,使民营经济 迅猛发展起来,一大批企业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4.宁波选择正确有力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港口 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是临港型产业迅速增长的 主要动因 。
四、政府对宁波工业近期的支持重点
? 1.全面实施“ 510工程”
即重点支持石化、能源、钢铁、造纸、修造船等 五大临港型支柱产业,以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 及关键基础件、精密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 新材料与新能源、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精细化 工与生物医药、模具、文具等十大重点优势行业。
? 2.艰难探索期
20世纪 50年代到 1980年,兴办一些以农用工业和 加工工业为主的社队企业。但因地处东南沿海前线,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国家和地方只投入极少资源, 加之受左倾思想的影响,社队企业发展缓慢。
? 3.快速发展期
1981年至1992年,四大工程建成投产,北仑港的 初步开发,宁波被列为 14个沿海开发城市,地方 工业实行厂长制、承包制,乡镇集体企业得到快
二、宁波工业的特点
? 1.块状经济特色突出 共有块状特色经济140多个,“13+1”工业 园区布局基本构架形成。
? 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逐步改变了工业“轻、小、集、加”状况,临 港型大工业、传统比较优势行业、高新技术 产业三大板块为主导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初步 形成。有244种产品产销量在全国排前十名、 114种产品居第一位。
速发展。
? 4.全面提升期
1993 年至今,受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 激发了人们巨大的创业热情,开始了乡镇企业和 地方国有企业大改制,临港型工业大发展,招商 引资大突破,个私经济蓬勃发展,焕发出巨大的 活力,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教育、交通、 港口、城市面貌、居民生活、经济总量、财政收 入……)
?3.十个重点Biblioteka 势行业纺织服装、模具、文具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地位,机械装备、精密仪器仪表、家电、 汽车及零部件得到全面提升,新材料与新 能源、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及生物制药得 到快速发展。
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 1万亿元大关, 工业增加值超过2400亿元,人均GDP接近 1万美元。
六、寄语青年朋友
宁波工业的发展历程 及前景展望
讲座人:林克宇
二○○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一、宁波工业的历史沿革
? 1.孕育萌芽期
近代工业的萌芽于 1845年,美国长老会开设了印刷 企业 ——美华书馆。 1887年,诞生了第一家民族 企业通久源机器轧花厂。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宁 波工业经济基础相当衰微,只有“三支半烟 囱” (“三支烟囱”指宁波和丰纱厂、永耀电力公司 和太丰面粉厂;“半支烟囱”指通利源榨油厂 )
? 2.五大临港支柱产业
(1)石化:镇海 3000万吨/年炼油、 200万吨/年乙 烯及配套产品;台塑 1000万吨/年炼油、 150万吨 /年乙烯及配套产品;
(2)能源:宁海国华电厂 4×60万KW,象山乌沙山 电厂 4×60万KW,镇海电厂油改气 4×60万KW, 奉 化抽水蓄能电厂从 8万KW扩至20万KW,余姚国华 电厂燃气 70万KW;
? 2.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的支持重点
①重点优势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②中小 企业的发展扶持(参展、培训、融资担保);③ 节能与清洁生产;④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共 性关键技术的开发、技术中心、检测中心、设计 加工中心、信息化平台、专业行业协会 ……)⑤ 新产品开发与新技术应用。
五、宁波的前景展望(2010年)
(3)钢铁:建龙钢厂 600万吨 /年,宝新不锈钢从 40 万吨/年扩大至 100万吨/年;
(4)修造船:浙江造船厂、恒富造船厂、三星重工 形成 80- 100 万吨 /年的造船能力;最大单船建造 能力达 9.5万吨;
(5)造纸:加快培育中华纸业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 造纸能力达到 200万吨 /年,成为亚洲最大的造纸 基地。
树立目标,坚定信念; 刻苦学习,发奋成才;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立足本职,勤勉敬业; 陶冶情操,锤炼品德;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已达 5725家。宁 波有 38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 1亿元以上, 22家企业超 10亿元,超 100亿有3家(镇海 炼化、波导股份、雅戈尔集团)。
?三、宁波工业发展的动因
1.宁波广大农民身上蕴涵着一股摆脱贫困、追求 富裕的强大内在冲动力量 ,最根本性的动因;
2.低调做事、吃苦耐劳、精明能干、重商重教的 传统经商文化推动了宁波工业化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