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电解抛光
电解抛光腐蚀仪使用说明书

EP-06型电解抛光腐蚀仪操作说明书EP - 06型电解抛光腐蚀仪使用说明书EP - 06型电解抛光腐蚀仪,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金相样品的制备。
该设备工作电压、电流范围大,功能齐全,既可用于金相试样的抛光,也可用于金相试样的腐蚀,具备制样快,重复性好等优点,是钢、铁,尤其是不锈钢及有色金属试样制备的理想设备。
整个仪器的组成部分为:电源详细说明见:《电源----EP-06型电解抛光腐蚀仪操作说明书》腐蚀器搅拌器和加热控制单元说明见《搅拌器和加热控制单元操作说明书》1.安装按上图连接好电源和腐蚀器,装配好电极支架;磁力搅拌器的电源输入接稳压电源后面板的输出,搅拌器和加热控制单元说明见《搅拌器和加热控制单元操作说明书》;如需要冷却,用橡皮软管连接冷却盘管和冷却水源;正极接样品、负极接不锈钢板,正、负极绝对不能短路;2.操作步骤2.1 选择适当孔径的样品罩,将需抛光或腐蚀的样品用压板压紧在样品罩上,样品的抛光/腐蚀面朝下;2.2 调节作为阴极的不锈钢板上、下位置,以调节样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2.3 将已配好的电解液倒入腐蚀液容器内,使电解液的液面淹没样品的抛光/腐蚀面即可;2.4 如需使用磁力搅拌器,需将搅拌短棒(白色)放入腐蚀液容器的底部中间位置,并将腐蚀液容器放置在磁力搅拌器的平台上,搅拌强度可通过旋钮由小到大进行调节;磁力搅拌器的电源可使用电源的后面板的插座中,左边的第一个的开/关和工作电流输出同步;左边的第二、三个和电源的总电源同步;2.5 如腐蚀液需冷却,用橡皮软管连接冷却盘管和冷却水源;2.6 将电源的正极(红色)接到样品的接线柱上、负极(黑色)接不锈钢板的接线柱上;2.7 把电压表调到零位,然后把总电源开关(位于电源的后面板上)拨到开的位置,红色指示灯亮,表面电源接通;2.8 根据需要,可设定工作时的电压、电流、时间,并按设定值工作:见《电源----EP-06型电解抛光腐蚀仪操作说明书》2.9 将前面板上的“功能选择”开关拨到“工作”位置,按“启动”后,计时器开始倒计时,样品及开始抛光或腐蚀,电压/电流显示在面板上;●在“设定电压”工作状态时,如工作电压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达不到设定值,请将电流调到最大;●在“设定电流”工作状态时,如工作电流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达不到设定值,请将电压调到最大;2.10 到达抛光或腐蚀时间后,将电压旋钮调整到最小;2.11 抛光结束后,关闭总电源开关。
ep、ba、ap、mp管道管的加工工艺

ep、ba、ap、mp管道管的加工工艺
EP、BA、AP、MP是四种不同的管道加工工艺,具体如下:
EP(电解抛光):利用阳极处理的方式,借由电化学的原理适当地调整电压、电流、酸液组成以及抛光时间,对管道进行抛光处理。
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管道的光洁度,同时去除管道表面的氧化层和微小杂质。
BA(光亮退火):钢管在制造过程中,为了避免油脂残留在钢管中,在退火时利用高温以氩气充当炉内气氛。
借由氩气与钢管表面的碳氧结合燃烧,进一步清洁钢管的表面以产生亮面效果。
这种利用纯氩气退火加热并快速冷却以亮化光面的方式叫做光亮退火。
虽然利用此种方式来亮化表面可保钢管充分干净无任何外来污染,但这种表面的明亮度若与其他抛光方式相较(如机械抛光),会显得稍暗,有雾面的感觉。
AP(酸洗处理):利用硝酸与亚氟酸等酸性溶液来除去钢管的氧化层,使管道表面更加光滑、干净。
这种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管道表面的锈蚀和氧化物,提高管道的质量和耐腐蚀性。
MP(机械抛光):抛光轮或抛光带借助抛光剂中的磨料对不锈钢管表面进行抛磨加工,以促使不锈钢管面达到平滑抛光效果。
其亮度与效果则取决于加工方式的种类。
另外,虽然机械抛光后的钢管较美观,但其抗蚀性会降低,因此当用在腐蚀环境下需再经过钝化处理。
而且,钢管表面常有抛光材料残留。
这四种加工工艺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管道材质选择合适的工艺。
电解抛光技术解析

影响电解抛光效果的主要因素:一、电解抛光电解液,电解液选用的合理与否是直接影响电解抛光效果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1扩散系数小,黏度大。
2易与溶解下来的金属离子形成扩散速度更小的多核聚合配合物。
本身是一种黏膜稠的酸。
二、电解抛光电流密度和电压,通常应控制在极限扩散电流控制区,中阳极极化曲线的平坦区。
1低于此区的电流密度时,表面会出现腐蚀。
2高于此电流密度区时,因有氧气析出,表面易出现气孔、麻点或条纹。
3平坦区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温度、配位剂的浓度和添加剂的种类而变化。
三、温度,温度对阳极极化曲线的影响曲线。
1电解液温度升高,极限扩散电流逐渐增大,当温度高于90度时,表面抛光的起始电流密度大,阳极铜片的溶解速度过快,因而铜片表面易生成点状或条状腐蚀。
2当电解液温度低于60度时,传质过程慢,抛光的起始电流密度太低,阳极铜片的溶解速度慢,溶解下来的离子不能很快地扩散开来,容易在阳极表面形成CU和HEDP的多核配合物,使用权铜片表面出现沉淀物膜槿麻点。
四、抛光时间。
1被抛光零件的材质及其表面的预处理程度。
2阳、阴极间的距离。
3电解液的抛光性能及温度。
4电抛光过程使用的阳极电流密度的大小及槽电压的高低。
5工艺上对抛光表面光亮度的要求等。
五、阳极、阴极极间距离。
1便于调整电流密度到工艺规范,并尽量使抛光件表面的电流密度分布得均匀一致些。
2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能耗,因电解液浓度高、电阻大、耗电量较大。
3阴极产生的气体搅拌是否已破坏了黏液层,降低了抛光效果。
六、抛光前工件表面状态及金相组织。
1被抛光工件表面的金相组织越均匀,越细密,(如纯金属)越有利于抛光过程的进行,而且抛光效果也越好。
2被抛光工件的材料为合金,特别是多组分合金时,抛光工艺的控制比较麻烦。
3当被抛光工件的金相组织不均匀,特别是含有非金属万分时,就会使电抛光体系呈现出不一致的电化学敏感性。
4工件在抛光前表面处理得越干净越细密,越有利于电抛光过程的进行,越容易获得预期的抛光效果。
EP、BA、AP管道洁净等级含义

不锈钢管•不锈钢管EP、BA&AP•管材等级EP级(Ele Ctrolytic Polished)电解抛光BA级(Bright-annealed )光辉退火AP级(Annealed and Pickled )酸洗钝化•管材选用尺寸•英制规格:1/8"、1/4"、3/8"、1/2"、3/4"......4"•公制规格:3mm、6mm、8mm、10mm、12mm•具体使用场合:石油化工、微电子、光电子、医药、食品、高纯度流体配管(超高纯度气体、纯水、疫苗-----)等。
不锈钢管材入门handsets 发表于: 2007-4-05 17:40 来源: 半导体技术天地管材认识一.管件A. 依材质分类管材可分为:(1) SUS 304(2) SUS 316(3) SUS316L较低的含碳量过于自动焊接(orbitalλwelding),因钢材在高温熔合过程中碳的析出较少,可确保材质不脆化(参考表1-1)。
B.依规格分类(参考表1-2)(1)日规(JIS):PIPE SIZE(2)美规(ASTM):TUBE SIZE其中须注意(i)1”之尺寸在PIPE SIZE=25A,其外径OD为34.4mm,在TUBE SIZE其OD为25.4mm(ii)在PIPE SIZE中:25A又称1”50A又称2”80A又称3”100A又称4”(iii)TUBE SIZE(一般使用在1“以下之GAS配管),常用尺寸为1/8”(一分)、2/8“(二分)、3/8”(三分)、4/8“(四分)、5/8”(五分)、6/8“(六分)、1”C.依表面处理方法分类:一般分为三种(I)AP级(素管):表面不做任何处理(II)BA级:光辉烧钝(III)EP级:电解抛光MP级?注意:影响管子价格之因素为最重要之决定因素在表面处理之方法,其价格之高低顺序EP>BA>AP。
D.依厚度来区分:一般厚度之规格有SCH5S、SCH10S、SCH20S、SCH40S。
ep抛光定义

EP抛光:恢复物表面光洁度的高效加工方法1. 引言EP抛光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加工方法,用于恢复物体表面的光洁度。
它是通过磨削和打磨物体表面,去除表面缺陷和瑕疵,使之变得平滑光亮的过程。
EP抛光在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精密仪器等。
本文将介绍EP抛光的原理、工艺流程和与其他抛光方法的比较。
2. EP抛光的原理EP抛光的原理是利用磨料进行表面磨削和打磨,去除物体表面的小凹坑、杂质和瑕疵,使表面变得平整光滑。
EP是“Elastomeric Pathway”的缩写,指的是采用弹性基材的抛光技术。
这种技术中,基材通常选择硬度适中的橡胶或塑料材料,将其制成抛光垫。
当垫上涂有一层磨料时,EP抛光过程开始。
磨料与待抛光的物体表面接触,通过运动和摩擦的力量,去除表面的缺陷和瑕疵。
由于EP抛光垫具有一定的弹性,它能够适应物体表面的形状,使抛光操作更加均匀和稳定。
EP抛光具有可控的磨削和打磨能力,可以在不损坏物体表面的情况下,实现高效而准确的抛光效果。
3. EP抛光的工艺流程EP抛光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准备工作、表面处理、抛光和清洁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内容:3.1 准备工作在进行EP抛光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以确保抛光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抛光垫和磨料。
抛光垫的选择应根据待抛光物体的材质、形状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而磨料的选择则应根据物体表面的硬度和所需磨削精度来确定。
此外,需要注意清洁工作区域,准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安全。
3.2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EP抛光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进行抛光之前,需要对待抛光物体的表面进行处理,去除附着的污垢和氧化层。
表面处理可以通过清洗、酸洗、抛丸等方式实现。
这样可以确保抛光垫和磨料能够有效地接触到被抛光表面,提高抛光效果。
3.3 抛光抛光是EP抛光过程的核心步骤。
在进行抛光时,需要将涂有磨料的抛光垫与待抛光物体密切接触,并施加适当的力量。
不锈钢表面术语介绍

不锈钢表面术语介绍所谓AP,BA,MP,EP都是不锈钢管道的抛光/加工方式,个人认为对于半导体业需要的气体来讲,紧紧说明这些方式是不够的,加工完毕之后的洁净处理更加重要。
AP管(退火+酸洗),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无油,内表面较为平整,由于此管道所有系统要求低,多数客户不予更多要求。
(但要注意必须要退火)BA管(光亮退火),这种管道由于其特殊的退火炉,使得管道表面平整光亮,如果Ra值符合规范,则无须再次抛光,厂商需要做的就是洁净清洗工序,以达到客户需要的等级要求。
(当然工厂有其自身标准,但也有不少所谓贴牌厂或中间商,为扩大差价,在洁净清洗工序上做手脚。
)MP(机械抛光),一般意义上,不少人总认为MP管不如BA管,其实不然。
机械抛光在AP管道的基础上进行机械抛光,使得内表面更加平整,确保Ra值符合规范,同时抛光完毕之后需要进行pickle处理,提高经机械抛光后的表面耐腐蚀性。
与BA管的后续工序一样,MP需要根据其使用系统进行洁净清洗,以达到客户需要的等级要求。
所以,MP 的最终质量完全可以等于或高于BA的最终质量。
关键还是制造厂商的产品spec。
EP(电解抛光),优质的电抛光管应在BA或MP基础上完成,但目前市场上存在部分厂商或代理商为扩大差价,恶性竞争,以AP为基础进行电抛光,尽管也是电抛光,但抛光出来后的产品内表面相差很大。
甚至有些省却本该有的超纯水清洗或吹扫程序,会直接导致管道内面的PARTICLE,MOISTURE不符合要求。
所以,本人认为,厂商定义管道的选用标准,应该首先明确自己需要哪些级别的管道(粗糙度,水分,颗粒度等等关键数据),而非一个BA/MP/EP的名词简单描述。
可能我们有自己的行业习惯,但正是这个模糊的“习惯”让某些人钻了空子,付出了银子未必得到最佳的产品。
EP_AP_BA_等级简介

Ra & Rmax 定义
Ra之定义:
1 Ra L
Y
L
0
f ( x ) dx
L:测定长度 x:粗度曲线之中心线
Y轴:纵倍率方向 Y=f(x) :粗度曲线
X L
Ra 取样长度
Ra范围 0.006~0.02 0.02~0.1 0.1~2.0 2.0~10.0 10.0~80.0 测量长度(mm) 0.4 1.25 4 12.5 40
管材的选用
使用范围 ⑴ EP 级别管道-高纯度气体(5N&6N以上), 毒性(PH3 AsH3 SiH2Cl2),腐蚀性(HCl NH3),易燃易爆(SiH4)气体。 ⑵ BA 一般性气体 N2 O2 H2 Ar CDA ⑶ AP 压缩气体,双套管外管
管材的规格
依材质分类 管材可分为: (1) SUS 304 (2) SUS 316 (3) SUS 316L 以上都是不锈钢管材 其中L表示为低碳
管材的规格
依表面处理方法分类: 一般分为三种 (I) AP级(素管):表面不做任何处理 (II)BA级:光辉烧钝 (III)EP级:电解抛光 注意:影响管子价格之因素为最重要之决定因 素在表面处理之方法,其价格之高低顺序EP >BA>AP。
不锈钢的表面处理
AP & BA & EP 表面
氧化铬层封闭保护,中立于介质 消除内部应力 改善结构形态,减少能量水平 提高了表面粗糙度 表面积缩小,降低风险 残留能量最下 更易吹扫、清洗
管材的规格
依规格分类 (1)日规(JIS):PIPE SIZE (2)美规(ASTM):TUBE SIZE 其中须注意 (i)1”之尺寸在PIPE SIZE=25A,其外径OD为 34.4mm,在TUBE SIZE其OD为 25.4mm (ii)在PIPE SIZE中:25A又称1” 50A又称2” 80A 又称3” 100A又称4” (iii)TUBE SIZE(一般使用在1“以下之GAS配管), 常用尺寸为1/8”(一分)、2/8“(二分)、3/8”(三 分)、4/8“(四分)、5/8”(五分)、6/8“(六分)、 1”4
电解抛光工艺的应用

电解抛光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表面处理技术,利用金属表面微观凸点在特定电解液中和适当电流密度下﹐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进行抛光的一种电解加工﹐又称电抛光﹐英文简称EP。
目的是为了改善金属表面的微观几何形态,降低金属表面的显微粗糙程度,光亮度提高,产生一定的金属光泽。
电解抛光的特点:(1)电解抛光的表面不会产生变质层﹐无附加应力﹐并可去除或减小原有的应力层﹔(2)电解抛光所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与原始表面粗糙度有关﹐一般可提高两级,可以防止设备表面挂料、粘壁等现象;(3)通过电解钝化,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保护膜。
电解工作原理电解工作原理如下图,工件作为阳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用铜﹑不锈钢等耐电解液腐蚀的导电材料作为阴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两者相距一定距离浸入电解液中﹐在一定温度﹑电压和电流密度下﹐通电一定时间,工件表面上的微小凸起部分便首先溶解﹐而逐渐变成平滑光亮的表面。
其中,电解抛光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与工件材质、电解液组成以及工艺参数密切相关,这些工艺参数配合得当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理想表面。
电解抛光在药机产品的应用在配料罐上,若设备内表面出现挂料、粘壁等现象,会增加药液残留,导致药液损失较大,增加客户成本;另外清洗时,会导致内壁不能完全清洁,影响清洗效率。
而若采用电解抛光技术后,降低了金属表面的显微粗糙程度,防止设备表面出现挂料、粘壁等现象。
同时,设备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保护膜,可以降低药液对设备的腐蚀性。
在冻干机上,特别是对于原料药型翻板式冻干机而言,若药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氯离子时,箱体内的不锈钢材质极易产生腐蚀,不锈钢腐蚀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是药液中的氯离子与不锈钢产生反应,导致药物变性从而产品报废。
在一般情况下,氯离子含量要大于25ppm,不锈钢就会发生应力腐蚀、孔蚀、晶间腐蚀,而且腐蚀速度很快,甚至超过普通的低碳钢。
所以,在一些特殊的药品,例如万古霉素,在冻干时其浓溶液中游离态氯离子浓度可高达5000mg/L,此时就需要对冻干机板层及箱体进行电解抛光处理,处理完成后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耐腐蚀保护膜,隔绝氯离子对不锈钢的腐蚀,确保整个冻干过程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