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 课件全册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 •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 •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 第六单元:期末复习与总结
2
01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2024/1/30
3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活动
设计拓展延伸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文学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阅读 兴趣和能力。
2024/1/30
7
02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2024/1/30
8
古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1/30
《诗经》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介绍《诗经》的编纂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代表性诗人
的生平和成就。
杜甫生平及时代背景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 巧,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 理解题、作文题等。
2024/1/30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教会学生 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准确 理解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
提醒学生注意卷面整洁和字迹 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 象。
31
拓展延伸:寒假阅读计划安排
推荐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寒假阅读书目,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丰 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2024/1/30
段落安排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段落, 使文章条理清晰。
语言表达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 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19
优秀范文欣赏与点评
范文选择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范文,供学生 学习和借鉴。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启发,拓展写 作思路。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 •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 •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 第六单元:期末复习与总结
2
01
第一单元:阅读与欣赏
2024/1/30
3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拓展延伸活动
设计拓展延伸活动,如读书分享会、文学沙龙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阅读 兴趣和能力。
2024/1/30
7
02
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
2024/1/30
8
古诗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1/30
《诗经》背景及作者简介
01
介绍《诗经》的编纂背景、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代表性诗人
的生平和成就。
杜甫生平及时代背景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 巧,如选择题、填空题、阅读 理解题、作文题等。
2024/1/30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教会学生 如何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准确 理解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
提醒学生注意卷面整洁和字迹 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 象。
31
拓展延伸:寒假阅读计划安排
推荐适合八年级学生的寒假阅读书目,包括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丰 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2024/1/30
段落安排
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段落, 使文章条理清晰。
语言表达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运用 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19
优秀范文欣赏与点评
范文选择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范文,供学生 学习和借鉴。
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启发,拓展写 作思路。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15 (共24张PPT)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 林的特点?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 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一、概括园林之美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主
逻 辑 顺 序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图 画 美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重修饰 门窗重图案 色调重配合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2.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都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 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 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 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 意的描摹等。
次
总
分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二、精读园林之美
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答案:——“决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答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 美术画„„” 3.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答案: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较(古代宫殿和苏 州园林)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答案:——“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案: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答案:“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有 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件PPT(共24课) 人教版7 (共37张PPT)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 • 点字词句的意思。 • [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 • 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 • 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 的感情。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依据教材与学情特 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读“神品之文”:培养学生多样性诵读,领悟文 章的思想感情。 2、品“月色之美”: 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 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悟“闲人之情”:理解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 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自主学习交流
1、作者及相关资料。
2、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
了的词句 3、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பைடு நூலகம்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作者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 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 医学家、文学家,隐居茅 山。有《陶隐居集》《真 诰》《真灵位业图》《本 草集注》《养性延命录》 等著作流传于世。梁武帝 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 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 “山中宰相”。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记承天寺夜游》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 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 有85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 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 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 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 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 • 点字词句的意思。 • [能力目标]: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 • 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 [情感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 • 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 的感情。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依据教材与学情特 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读“神品之文”:培养学生多样性诵读,领悟文 章的思想感情。 2、品“月色之美”: 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 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悟“闲人之情”:理解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 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
自主学习交流
1、作者及相关资料。
2、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
了的词句 3、本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表达的
思想感情பைடு நூலகம்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作者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 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 医学家、文学家,隐居茅 山。有《陶隐居集》《真 诰》《真灵位业图》《本 草集注》《养性延命录》 等著作流传于世。梁武帝 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 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 “山中宰相”。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记承天寺夜游》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 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 有85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 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 的心境。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 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 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 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诗词五首》

26 诗词五首
知识备查
写作背景
26 诗词五首
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间, 是陶渊明的代表作。《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 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 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 篇。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 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 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 其深永。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26 诗词五首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诗人被困长安的 所见、所感,集中表达了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所见 国破草深
春
所感 触景生情
望 所盼 家书Leabharlann 金所思 战休国安26 诗词五首
翘首 望景 忧
国 思 低头 亲 思亲
26 诗词五首
雁门太守行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26 诗词五首
精读细研
26 诗词五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房子东面的篱笆下采一朵菊花,悠闲自在地看见南山。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佳:美好。 相与:相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此情此景蕴含着人生的真正 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这里强 调一个“真”字,暗指辞官归隐乃是诗人的人生真 谛。这两句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精读细研
26 诗词五首
本诗是陶渊明的言志之作,通过它你看到了一 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示例:超然物外 悠然自得
心志高远 闲适豁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PPT优秀课件

诗词赏析
5.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 雾霭一片迷蒙,诗人的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 用一“愁”宇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做到了景中含情,以景衬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文章主旨
《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 到的景物,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诗人 思念家乡的愁绪。
黄 鹤 崔楼
颢
崔颢(
诗人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 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 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从而写下了这首《黄鹤楼》。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词赏析
3.哪两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这两句描 写的繁荣景致,有什么作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 情,烘托出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
诗词赏析
4.尾联以“愁”字结尾有什么表达效果?
全诗以“愁”字作结,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 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 的乡愁。
《黄鹤楼》
崔颢
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 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723) 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早 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游历边 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有《崔颢诗 集》,《全唐诗》其诗四十二首。
写作背景
诗人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 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人愁。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套课件

中
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书
书
》
4.
《
作者以书信形式表达了
记
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承 天
,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
寺
的不满与无奈。
夜
游
》
课后习题解答
总结词
针对课后习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学生巩固 所学知识
2. 翻译句子
将文中难点句子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文 意。
1. 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对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包括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等。
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 套课件 Nhomakorabea汇报人:
202X-12-27
CONTENTS 目录
• 第一单元 • 第二单元 • 第三单元 • 第四单元 • 第五单元
CHAPTER 01
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总结词
介绍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
详细描述
本单元以“自然奥秘”为主题,选取了不同角度展现自然之美的文章。通过学 习本单元,学生将了解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之情, 并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第一题:本文主要考察学生对课 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填空 和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
第三题:本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 资料,了解中外著名的现代建筑 ,并从中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建 筑,分析其特点和艺术价值。
总结词:详细解答
第二题:本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 的生活经验,描述自己曾经游览 过的建筑景点,并谈谈自己的感 受和认识。
课后习题解答
总结词
对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进行详细解析和解答
详细描述
针对每篇课文的课后习题,将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和思维能力。同时,还将提供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愚公移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句段感知
课文讲述的是贫困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 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句段感知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
说明我的想法由来以久。 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
家里的贫穷。
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我”对这本书的渴望程度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
环境描写
空间低矮、四壁潮湿、 环
光线阴暗、酷热难耐、
境 恶
空气污浊、噪音震耳。 劣
突出母亲挣钱的艰辛。 反衬出母亲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血 汗钱让儿子买书的伟大。
句段感知
外貌描写 (16)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 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形象:身体瘦弱 “极其瘦弱”说明长期的贫困生活使母亲身体瘦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列子》。《列子》成书于战国前期。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在生 活中会面临大自然的种种挑战,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 种各样的困难。这种情况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 然的愿望。《愚公移山》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
读一读
zhí
fǔ
zhū
hè
家境的贫寒
挣钱不易、母亲的辛劳
“掏”“数”两个动词写出了母亲对钱的珍惜。
表现了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和浓浓的爱。
句段感知
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30)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 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 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2024年度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全套课件

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的语境、修辞 、表达方式等,深入理解其含义
和作者的意图。
关键语句作用探讨
关键语句在文章结构中起着承上 启下、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等作 用,对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文
章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3
9
赏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2024/3/23
文章结构赏析
01
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等结构安排,理解作者如何
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
2024/3/23
意象分析
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来 解读诗人的情感。
品味语言
通过赏析诗歌中的语言,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 美和情感美。
12
经典散文名篇解读与欣赏
《岳阳楼记》
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巩固写作基础 。
拓展写作技能
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强化写作训练
提供大量的写作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 作能力。
2024/3/23
20
常见作文类型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和技巧,如如何选材、 如何安排情节等,帮助 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 方法。
2024/3/23
23
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培养
2024/3/23
倾听能力培养
通过听力训练、听取信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包括理解他人观点、捕捉关键信 息、做出合适回应等。
表达能力培养
通过口头作文、情景对话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
和作者的意图。
关键语句作用探讨
关键语句在文章结构中起着承上 启下、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等作 用,对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文
章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3
9
赏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色
2024/3/23
文章结构赏析
01
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等结构安排,理解作者如何
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该诗 。
2024/3/23
意象分析
通过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来 解读诗人的情感。
品味语言
通过赏析诗歌中的语言, 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 美和情感美。
12
经典散文名篇解读与欣赏
《岳阳楼记》
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表达了作者“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巩固写作基础 。
拓展写作技能
通过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构思文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强化写作训练
提供大量的写作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 作能力。
2024/3/23
20
常见作文类型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 和技巧,如如何选材、 如何安排情节等,帮助 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 方法。
2024/3/23
23
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培养
2024/3/23
倾听能力培养
通过听力训练、听取信息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包括理解他人观点、捕捉关键信 息、做出合适回应等。
表达能力培养
通过口头作文、情景对话等活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 的思想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路大军的战况(主体)
类别 百万大军
时间
地点
兵力
战绩
特点(四 字)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20日夜— 21日夜
安庆-芜湖
21日17 时—22日 九江—安庆
22时
21日17 时—22日 南京—江阴
下午
30万
突破···渡
至···已渡···
首战告捷
已渡过三分之
35万 二···已占
所向披靡
领···
35万
大部渡过南 岸····歼灭及 击溃···占 领···控制···封 锁···
• ②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 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 “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 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 ①句好。语言生动形象,森林的形象,枝叶茂 盛的形象,生机勃勃,富有气势。
抄写五遍给红色的字注音
鄂 纠正 区域豫 绥靖 逃窜 歼 Nhomakorabea 溃退 泄气
阻遏 锐不可当 要塞 管辖
•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月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 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 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 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检查预习
1、正音 溃退 歼灭 要塞
2、释义 业已:已经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新闻知识: 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4、用简洁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研讨
1、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部分,说说导语从哪 几个方面概括了全文? 2、本文的主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是怎 样衔接在一起的? 3、找出本文的议论句,说说有何表达效果
• 第一句话是导语。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写人数之多;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写战线之长 “冲破敌阵”展现攻势之凌厉 “横渡长江”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结果 作用: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语言简洁准确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第二层开头说时间“二十一日下 午五时起”,与第一层次“二十日夜起”开头相并列, 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说到督战原因:接着以嘲笑的口吻说“不料”,这一 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②句好。“突破”表明敌军有防守,我军歼灭或 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 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 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 四小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 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新闻两篇
•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新闻知识(结构五部分,内 容六要素)
2、概括新闻的基本内容,整体把握新闻;分析 导语、主体部分,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3、感受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气势,珍惜今天 来之不易的生活
难点: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说明议论的作用
战绩辉煌
2、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 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国抵搞甚为微弱,而东线敌 军抵搞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 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3、议论的效果 “一方面······,另一方面······”
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说明各 路大军都是或首战告捷或所向披磨或战绩辉煌 的原因);从敌我双方士气悬殊的情况分析, 先分析我方,再分析敌方。敌方先总提一句再 具体分析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 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 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 部为我解放。
作业分析
二、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 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 江 区域) 、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语言揣摩
• 准确 • 程度的差别 • 明确 • 有气势 • “文白夹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 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 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 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 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 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 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