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焦虑情绪心理实验报告(3篇)

焦虑情绪心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焦虑情绪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探究焦虑情绪的产生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心理实验,对焦虑情绪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探究焦虑情绪对个体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3. 评估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招募了100名自愿参与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

2. 实验工具实验采用以下工具进行测量:(1)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估个体的焦虑程度。

(2)认知能力测试: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等测试项目。

(3)行为实验:观察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4)心理访谈:深入了解个体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心理状态。

3. 实验程序(1)实验对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了解其焦虑程度。

(2)进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个体的认知功能。

(3)进行行为实验,观察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4)进行心理访谈,深入了解个体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心理状态。

(5)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观察干预效果。

四、实验结果1. 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焦虑情绪的产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焦虑情绪病史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焦虑。

(2)环境因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环境因素会加剧焦虑情绪。

(3)心理因素:个体对事物的认知方式、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焦虑情绪的产生。

2. 焦虑情绪对个体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1)认知方面:焦虑情绪会降低个体的认知能力,如记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等。

(2)行为方面:焦虑情绪会使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产生逃避、退缩等行为。

(3)心理状态方面:焦虑情绪会导致个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对缓解焦虑情绪具有显著效果。

关于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doc 9页)

关于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doc 9页)

大学生焦虑情绪调查报告1问题的提出大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多,其中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引起纷扰的、不利的、危机重重的后果。

国内有些调查表明,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例较高。

那么,当前绥化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当前绥化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

2调查工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一周之内的情绪)评定项目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有绝大多数有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神经过敏和焦虑 1 2 3 42、我无缘无故感到担心 1 23 43、我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 1 23 44、我感到我的身体好象被分成几快,支离破碎 1 2 3 45、我感到事事都很顺利,不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 4 3 2 16、我的四肢抖动和震颤 1 2 3 47、我因头痛、颈痛和背痛而烦恼 1 2 3 48、我感到无力而且容易疲劳 1 2 3 49、我感到很平静,能安静地坐下来 4 3 2 110、我感到我的心跳较快 1 2 3 411、我因阵阵的晕旋而不舒服 1 2 3 412、我有阵阵要昏到的感觉 1 2 3 413、我呼吸时进气和出气都不费力 4 3 2 1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刺痛 1 2 3 4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 2 3 416、我必须时常排尿 1 2 3 4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4 3 2 1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 2 3 4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很好 4 3 2 120、我做噩梦 1 2 3 4标准分=粗分×1。

25临界值T=50超过50有明显的焦虑倾向。

3调查对象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09和10级全体学生人数238人4调查结论绥化学院学生焦虑心理健康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绥化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一般,具有正常的焦虑水平。

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664名大学生其总焦虑倾向标准平均分为38.40,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总焦虑倾向标准分即8种焦虑倾向标准分之和在35分以下,属于低焦虑水平;超过50有明显的焦虑倾向。

大学生焦虑调查报告总结

大学生焦虑调查报告总结

大学生焦虑调查报告总结引言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体验,对大学生而言尤其普遍。

本文通过一项大学生焦虑调查,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

方法我们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焦虑程度评估以及焦虑原因等。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同时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以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状况。

结果大学生焦虑程度评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其中30%的人表示焦虑程度很高。

这个比例较高,说明大学生普遍面临着一定的焦虑。

主要焦虑因素我们调查了大学生的主要焦虑因素,结果显示如下:1. 学业压力: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学业压力是导致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

高强度的学习任务、考试压力和期末大作业等都是造成学业焦虑的主要因素。

2. 就业压力:近70%的大学生表示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对大学生而言,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不小的压力源。

3. 人际关系:有近50%的大学生认为与同学、室友和恋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导致焦虑。

适应新环境、建立社交网络关系的压力对大学生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焦虑的影响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十分明显,调查结果显示:1. 学习成绩:约5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焦虑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负面影响。

焦虑会导致思维的紧张和集中力的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 身体健康:60%的大学生表示焦虑给他们带来了身体上的不适感,包括失眠、食欲不振、头痛等。

长期的焦虑对身体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3. 心理健康:超过90%的大学生表示焦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焦虑使得他们感到疲惫、沮丧和无助,甚至引发一些心理疾病。

讨论本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焦虑问题,其影响不容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和解决大学生的焦虑:1. 学校的关怀: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怀,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焦虑问题。

2. 学习环境的改善:学校可以减轻学业负担,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调研报告(通用3篇)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调研报告(通用3篇)

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调研报告(通用3篇)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篇1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龄的增长,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面临来自不同领域的压力,这些压力由于处理不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甚至引起了一系列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以及抑郁、自闭、强迫以及暴力倾向时有发生,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帮助大家找出缓解或减轻心理压力的针对性的方法,我们小组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感情、就业中,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背负着父母的期望,稍不用功,成绩就会不够好;由于大学里的同学都来自于五湖四海,各自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差距,难免会存在着攀比现象;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在增加,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的交往难免会有些不合……这些有形无形的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或释放,就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学生都有什么压力,压力从何而来,在压力之下我们会有哪些反应,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应对所面临的压力等,特此做了此次调查。

三、调查内容我们对不同性别、年级和院系的大学生从压力的大小程度、主要来源、影响和应对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校各院系各年级学生以及少部分其他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外校学生主要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

由于条件有限,本次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31份,网络回收问卷32份,共63份,其中有效问卷61份。

五、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四大心理问题。

调查显示,约有23%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问题。

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不惜牺牲原则随波逐流。

除交际困难外,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等也是困扰大学生的重要问题。

调研报告大学生学业焦虑

调研报告大学生学业焦虑

调研报告大学生学业焦虑调研报告:大学生学业焦虑引言:学业焦虑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学科选择、进修训练等方面的问题感到压力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由于大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竞争加剧等原因,学业焦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学业焦虑的具体原因和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某大学为对象,随机抽取了200名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调查时对调查目的进行了解释并取得调查对象的同意。

调查内容包括学业压力来源、学业表现、焦虑程度等。

二、调查结果:1. 学业压力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65%)认为主要的学业压力来源是课业负担过大。

接下来是考试成绩(20%)、未来就业(10%)和科研论文等其他要求(5%)。

2. 学业表现:将被调查者的学业表现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有7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在学习困难方面表现一般,20%的人表示学习良好,10%的人表示遇到困难。

3. 焦虑程度:针对学业焦虑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被调查者感到较为焦虑,25%的人感到很焦虑,15%的人感到非常焦虑,剩余的15%的人感到不焦虑。

三、调查分析: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出以下原因引发大学生学业焦虑的可能性:1. 学业压力过大:学生面临着严格的课业要求和各类考试,尤其是大部分学生都涌向了同一个高考热门专业,竞争更加激烈。

2. 成绩压力:大学生在追求优异的成绩方面存在过高的期望,对成绩排名、奖学金等重视过度,因此导致对学业焦虑。

3. 就业压力: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焦虑来自于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专业选择不够明确等因素。

4. 自身能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有较大的困难,缺乏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无法应对学业压力。

四、解决措施:针对大学生学业焦虑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学校应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合理规划学业任务,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其他活动。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措施目•结论与建议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焦虑情绪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焦虑情绪可能会引发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自卑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自杀。

因此,调查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调查目标与研究问题调查目标探讨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研究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大学生焦虑情绪?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数据来源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80份。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02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本次调查采用匿名问卷形式,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样本,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内的数据。

调查样本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者占到60%,其中轻度焦虑占40%,中度焦虑占20%,重度焦虑者仅占10%。

总体状况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总体状况不同年级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比较调查显示,一年级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更容易感到焦虑,这与他们适应新环境、新人际关系以及课程压力等因素有关。

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的适应后,焦虑情绪相对缓解。

但面临课程压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重任务,仍需关注。

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积累,多数已经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因此焦虑情绪相对较低。

三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等选择,焦虑情绪较之前有所上升。

但相较于其他年级,仍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年级学生男生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中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为55%,略低于女生。

这可能与男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倾向于自我调节和释放有关。

女生女生中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为65%,这可能与女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表现出情绪化有关。

同时,女生在学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期望也相对更高,增加了焦虑的可能性。

大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报告6篇

大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报告6篇大学生心理现状调查报告篇1一、前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

作为务的适应问题。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以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身心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心理健康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三、报告摘要此报告主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围绕学习、情感、就业、人际交往四方面展开,本调查报告写于到20__年12月18日。

调查范围为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

四、调查方式此次调查,我们选择在本系的管理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进行调查,男女生比例为1:1。

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小组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走访式调查,在调查访问中,我们对调查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在分工中,由男生负责50份问卷,女生负责50份问卷,回收率为98,问卷回收后,将问卷整编编号,1-49份是女生问卷,50-98为男生问卷。

由组长召开小组分析会议,并将会议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

五、调查结果1、学习方面大学生在经历了高中的炼狱后,如释重负,没有了以往堆积如山的作业,获得了自由身。

而问题是,在高中时期,生活学习的唯一使命是高考,而本身对自己人生的方向缺少把握的同学在没有了高考这一目标后,忽然不知该何去何从。

大学生焦虑情绪研究

大学生焦虑情绪研究

大学生焦虑情绪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群体的焦虑情绪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压力的增加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的焦虑情绪水平普遍较高。

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原因1. 高考竞争的压力中国的高考可以说是大学生面临的第一道大门,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高考成绩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前景。

因此,在备考阶段,他们经常面临着巨大的焦虑和压力。

成绩的提高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选择,因此焦虑情绪在这个阶段尤为突出。

2. 就业压力的增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大学生们需要在毕业后寻找到一份稳定且满意的工作,然而优质的岗位相对有限。

就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焦虑感,担心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甚至出现就业困难。

3. 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大学生从高中走出来,踏入大学的大门,人际关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朋友圈、社团活动、寝室生活等都让大学生面临与不同的人交往,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然而,这种复杂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不少大学生因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而感到焦虑。

二、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1. 学业成绩下滑焦虑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

焦虑状态下,大脑处于高度紧张和压力之下,思维难以集中,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受到影响,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此外,焦虑情绪还可能引发失眠和食欲不振等问题,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

2. 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焦虑情绪的长期持续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过高的焦虑情绪会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抑郁、恐惧、失眠、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症状。

这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3.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焦虑情绪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身边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考试来临,很多同学看上去坐卧不安,根本无法静下来心学习,晚上还失眠;考完试后,有的同学好几个礼拜闷闷不乐,无法进入正常学习状态;还有的同学,不多说话,天天看上去闷闷不乐,更有甚者,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中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解决这些情况,我做了这次问卷调查。

三:调查形式
调查是在十一月初至十二月初利用“问卷星”这个平台,将链接通过QQ发给好友或者群组。

四:调查对象
郑州大学全校本科生
五:心理焦虑解释
心理焦虑,即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

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

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

注意区分正常的焦虑情绪,如焦虑严重程度与客观事实或处境明显不
符,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为病理性的焦虑。

六:调查数据及分析
1. 截至今日,已有100人填写了问卷,涵盖文、理、工、医等多个专业学生,主要是大一的新生。

2.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说明大学生心理焦虑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被调查者有83%来自农村,且有79%的同学的生活费用完全是依靠父母,有53%的同学对生活费问题担忧。

这说明,焦虑的同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中的经济问题。

学生家中条件不好,而在大学里,每天都在花钱,学生觉得自己是父母的负担,自然会不开心,焦虑。

3.有62%的学生在考试前无心做其他事情,90%的同学在考试前会觉得别人比自己努力,有77%的同学表明父母对自己期许非常大。

这些数据表明,考试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

有些人确实会在一些重大事件面前紧张,而考试算是学生经常面对的大事件了,并且在现在挂科失保研机会、失奖学金的背景下,在父母的期望下,自然会有巨大的压力,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

4.有97%的同学成绩下滑后,会有内疚感,有85%的同学觉得自己不够努力,49%的同学说焦虑是由于同学之间的竞争,有56%表明是由于就业压力,说明,在现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学生需要不断地进步,不容许退步,自然,学生也会因此感到焦虑。

5.至于其他造成焦虑的原因:44%的同学表明是因为人脉关系的维护,63%表明是自我需要。

学生每天会接触不同的人,每个人性格,
爱好又不一样,多少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使自己不开心。

自我需要就是自己内心想要做到的、得到的东西。

经常会听到人们感慨,事与愿违,人们满足不了自己的内心需求,自然会不开心,会产生焦虑。

七:得出结论
大学生心理焦虑主要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考试、现实的压力以及自我目标无法实现,大学生心理焦虑和其对待事情的态度以及抗压能力有关。

八:解决方案
1.学校及社会应该重视这个情况,学校可以开展讲座或者开展心理课程,让心理方面专业人员来积极引导学生,社会上可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同学的抗压能力以及培养同学的对待事物的乐观,积极的态度。

2.学校、社会要关注那些困难学生,让他们不为生活费、学费而担忧。

3.学校组织创业培训,让学生懂得就业方面问题,不要陷入误区,害怕它,对它产生恐惧。

4.学校应该对保研,奖学金的条件人性化一些,不要一挂科全都没有了,可以附加考入前多少名次抵消一次挂科,科创得到什么样级别的成果,抵消挂科。

这都会一定程度减轻学生对考试的抵触。

5.父母尽量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孩子大了,自然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最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把事情看
开,每天开开心心的不是很好吗?
6.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药物,这时一定要看医生,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建议服药1~2年左右。

停药及加量请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及时解决。

大学生心理焦虑情况及其成因




调研人:***
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