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的根源
三焦不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三焦不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三焦是中医学术语,指的是人体内的三个能量传导通道,分别是上焦、中焦和
下焦。
当三焦不通的时候,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三焦不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1. 上焦不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上焦是指胸腔内的脏器,主要包括心、肺等器官。
当上焦不通的时候,会出现
心烦、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
调理方法可以通过舒缓情绪、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方式来改善。
2. 中焦不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中焦是指腹部的脏器,主要包括脾、胃等器官。
当中焦不通的时候,会出现消
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调理方法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避免暴饮暴食等方式来改善。
3. 下焦不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下焦是指腹部以下的脏器,主要包括肾、膀胱等器官。
当下焦不通的时候,会
出现尿频、尿急、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调理方法可以通过保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性生活、保持腰部温暖等方式来改善。
总之,三焦不通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我们需要及时调理。
通过调整
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三焦不通的症状,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三焦的调理,保持身体的健康。
再论三焦,元气之别使

再论三焦,元⽓之别使前⾯有专⽂讨论过三焦,明确了上焦就是现代所指的“⾷道”,中焦就是“⼗⼆指肠”,下焦就是“输尿管”;本⼈较懒,没有引经居典,总让⼈觉得“乱说”,今天刚好看到别⼈整理的“经典”,我们不妨对照⼀下,似乎古⼈也差不多指的就是这⼀部分。
《难经》认为上焦有受纳⽔⾕的作⽤,如三⼗⼀难说:“三焦者,⽔⾕之道路……。
上焦者,在⼼下,下膈,在胃上⼝,主内⽽不出。
”(胃上⼝!除了⾷道,还能有什么!)《难经》亦持此说,如三⼗⼀难说:“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
”(不上不下,就是⼗⼆指肠,中格之证源出于此)《难经〃三⼗⼀难》说:“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不内,以传道也。
”《灵枢〃营卫⽣会》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渗⼊焉。
故⽔⾕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俱下于⼤肠,⽽成下焦。
渗⽽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渗⼊膀胱焉。
”(注⼊膀胱除了输尿管外,您不可能找出别的“腑”)三焦的总功能:1、通⾏元⽓(准确说,控制元⽓通⾏,您可理解为元⽓的开关)三焦通⾏元⽓之说,⾸见于《难经》。
如三⼗⼀难说:“三焦者,⽔⾕之道路,⽓之所终始也。
”三⼗⼋难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之别使,主持诸⽓。
”六⼗六难说:“三焦者,原⽓之别使也,主通⾏三⽓,经历五脏六腑。
”(凡⼗⼀脏,少阳主同理)元⽓,为⼈体最根本的⽓,是⽣命活动的原动⼒。
元⽓根于肾,通过三焦别⼊⼗⼆经脉⽽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之别使。
因为三焦通⾏元⽓于全⾝,是⼈体之⽓升降出⼊的通道,亦是⽓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总司全⾝⽓机和⽓化的功能。
如果元⽓虚弱,三焦通道运⾏不畅或衰退,就会导致全⾝或某些部位的⽓虚现象。
通⾏“元⽓”的意义在于:肝主疏散,通泄的功能,但真正完成是靠“腑”来完成(肝是阴脏,主静和守,胆为阳腑,主动和⾛,同理肝阳上亢,实为胆阳上亢,余同理);胆与三焦均属少阳,同⽓相求,⼀升俱升,⼀降俱降,所以,凡临床上形成的:⽓胀(腹胀,按之⽆物或者说虚胖,以肚脐以上,肋⾻以下的部位为主,部分⼈尤其是⼥性会涉及到少腹部“腹股沟部位”)均从此⼊⼿主理,⽤药为⾏⽓、理⽓、下⽓、破⽓药:如⽊⾹、丁⾹、陈⽪、青⽪、槟榔、厚朴、⾹附、苏⽊、⾖冠、苏叶、苏梗、沉⾹、砂仁、枳实、枳壳、莱菔⼦等但肺主⽓,所以,凡这类病,如不考虑肺,效果多不佳,这⾥推荐⼆味药:紫菀、桔梗,其它的⾃⾏脑补!2、运⾏⽔⾕《素问〃⾦匮真⾔论》称三焦为六腑之⼀,《素问〃五藏别论》称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的功能。
三焦的病机

三焦的病机
三焦为六腑之一,包括上、中、下三部分。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般认为概括了全身的气化机能,即上焦心肺的输布作用;中焦脾胃的运化转输作用;下焦肝、肾、肠、膀胱的疏泄和气化作用。
三焦病机,即是三焦气化的失调或障碍。
其病理表现有两方面:一是表现为肺、脾、胃、肠、肝、膀胱等脏腑的气机不畅,功能失调。
二是表现为肺、脾、肾等脏津液代谢气化的障碍,升清降浊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水液贮留。
所谓气机不畅,是指由于外邪留恋,或因痰、食等病邪阻滞,从而使肺、肝、胃、肠、膀胱等气机郁滞而不畅。
如肺气的宣肃失职、肝气的疏泄失调、胃气的和降失职、大小肠的传化失司、膀胱的气化失权等。
所谓津液代谢气化障碍,则是指由于寒湿之邪内侵,或久病损及肺、脾、肾三脏,因而阳气虚弱,气化失常。
如肺的宣肃通调失职,脾的运化转输无权,肾的蒸腾气化无力,开合失司等。
上、中、下三焦气机不畅,升降出入之机关皆不通利,以致水津气化障碍,水因气阻,气因水滞,水液积聚泛溢于肌腠,则发为水肿。
若以肺、脾气化障碍为主,则水肿偏于腰部以上;若脾肾气化障碍为主,则水肿偏于腰部以下。
三焦病变之症状及其发生机理,与脏腑病机有关部分相同,不再重复。
从《伤寒论》少阳病谈现代慢性病

• 干咳、晨起干咳尤重、脾气急躁、脉弦----肝火郁结 • 间断性两小腿非凹陷性肿胀----水液不利,水道不通 • 高血压----肝气上冲 • 便秘----胃气不降 • 高脂、脂肪肝----水道不利、浊毒内生 • 肝区及右下肢胀麻----气机郁滞、足少阳胆经不通 • 两上肢上举时左臀部刺痛----足少阳胆经不通 • 不对成症状(肝区及右下肢胀麻、左臀部刺痛)----气机升降失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 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 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 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与小柴胡 汤主之
三焦不通
七、这是少阳病的一个类型
②合病并病
2020/12/13
太阳少阳 少阳阳明 三阳合病 少阳太阴 少阳少阴 少阳厥阴
风寒
(二)出入失度
营 营出卫入
卫
2020/12/13
过出 不出 不入 不出
多汗 面色萎黄 睡眠障碍 面色萎黄
心气虚
皮肤毛发疾 患
心脏疾患
周围神经麻 痹、瘫痪
皮肤毛发疾 患
周围神经麻 痹、瘫痪
胆失疏泄 2020/12/13(三)气机郁闭Fra bibliotek三焦气滞
气郁化火 水饮内停 气滞血瘀 营卫失调 上盛下虚 上下阻隔
从《伤寒论》少阳病谈现代慢性病
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院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导 张炜
六经病
一、六经病
通三焦最快的方法

通三焦最快的方法通三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理论概念,它是指从上焦、中焦到下焦的三个消化系统,主要包括食管胃肠道、脾胃胰肝等内脏。
通三焦的概念与功能在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
而要提高通三焦的方法,可以从饮食、运动、调节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这些方式来实现通三焦的目标。
首先,饮食调理是通三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通三焦首先要贵于养胃,而饮食则是养胃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 合理搭配饮食:日常饮食应健康均衡,增加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等不良食物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消化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2. 细嚼慢咽:快速进食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嚼慢咽可以使口腔开始分泌消化酶,同时让胃肠有足够的时间分泌消化液,这样能够提高消化效率,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
3. 定时定量:每天定时吃饭,尽量将饭量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尽量不要过饱或者过饥。
过度饱胀或者频繁的饥饿感都会扰乱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其次,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通三焦。
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胃肠蠕动速度,改善消化功能。
但是在运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容易引起胃肠道反酸、腹泻等症状,因此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是很重要的,例如慢跑、散步、瑜伽等。
2. 定时运动:将运动时间安排在饭后一段时间,即饭后1-2小时,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加消化功能。
运动前如果是空腹状态,则会过度刺激消化系统,导致不适。
最后,心理调节也是通三焦的重要方面。
情绪不稳、焦虑或者压力大都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以下是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1. 新陈代谢通畅法:参考五行的理论,以调节肝胆功能为重点,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如食疗、穴位按摩等来调节肝胆,并进而改善整个三焦的功能。
2.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放松训练,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压力,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工作。
“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的根源

“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的根源三焦理周身之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经现代医学研究,三焦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微循环血管网有密切联系,是一个统管全身的大系统,通过气血、经络、体液密切相连,形成一个大循环。
那么三焦不通会怎么样呢?什么是三焦?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
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三焦理周身之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三焦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微循环血管网有密切联系。
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根源。
中老年人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
上焦不通: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男性肾虚、前列腺疾病,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
三焦是个复杂系统,仅用单味或几味药物搭配,根本不能适用这个多样的系统。
对老年人患多病、大病、顽固病的治疗,必须融数方为一方,合数法为一法。
只有选择一种能科学、有效同时治多种疾病的疗法,调理内分泌,平衡阴阳,补充元气,这样才能逐渐康复。
打通三焦的简单方法打通三焦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拍。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站着或者是坐着都可以。
用左手从右边肩膀开始,沿着胳膊外侧的三焦经行走路线,往下拍打。
动作快慢一样,一直拍打到手腕。
可以稍微用力达到真懂经络的作用。
每次至少要拍到八分钟往上,拍完之后再用食指按揉。
阳池穴按摩三分钟。
左面肩膀君用右手,同样的方法。
一定要坚持三个月以上才能完全打通。
还可以用中药打通。
栀子为药引,加入黄芩,黄连,茯苓,泽泻,白术,薏苡,枳壳,桔梗,益母草,煎好后,一天喝一次,或者也可以选用艾灸的方法来打通三焦经。
人体十四条经络如此简单

极泉穴:可以改善咽干,烦,渴,淋巴结,
心经——
12、肾经——激活先天之本,何惧疾病衰老 肾经是从我
1, 涌泉穴:
2, 谷穴:治疗糖尿病,
3, 大钟穴:
13、督脉——主一身阳经。人
大
14、任脉——打通任脉,万毒不侵
1, 拿艾条熏蒸肚脐眼(神阙
、肺经: 肺经可以治疗与肺相关的毛病,肺开窍于鼻,所
打通经络,最重要的目的是排除浊气,
少商穴:治疗急性咽喉肿痛鱼际穴:是肺经的火穴,
太渊穴:肺气不足,人才活的有精神,
10、心包经—
心包经上的穴位:天池穴:位于乳头旁
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系统疾病和淋巴结核,
、心经——百病除根,心经主要是调节情志的,每天捏2-3
43个穴位,遍布最多的在腹部和胸部,则我的经
7
9点,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一定要进食早餐哦,如果你
可用甜橙、柠檬、佛手柑、天竺葵、
(胃经上的穴位)1, 承泣:可
青光眼,2, 四白:如果出现黑眼圈,
3, 颊车:面部神经麻痹,夜里磨牙,咬牙,按摩此穴
生活小技巧: 1,在软床上跪着来回走一走,
3、胆经——消除疾病,立竿见影,
她只能借助胆经这条经络,)胆经不通的表现:1,
通常就是胆汁上溢,早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来就会口苦,2, 脸
3, 经常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或乳腺方面
4, 妇科病也是由胆经所主,5, 有的人一会冷,
6, 有的人经常叹气,两肋
44个穴位,
天竺葵、杜松、来按摩肝胆经。现在肝经、
3条足阳经已跟大家进面,接下来更精彩,不
肾精:我是足少阴肾精,我之所以这么早来的
三焦不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

三焦不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三焦,又称三焦经,是中医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人体内的一种气血运行通路。
三焦主要负责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代谢功能,如果三焦不通,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那么,三焦不通的症状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调理呢?1. 症状。
三焦不通的症状主要包括气滞、湿困、痰浊等。
气滞表现为胸胁疼痛、腹胀、嗳气等症状;湿困则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困重、口苦、舌苔厚腻等症状;而痰浊则表现为头晕目眩、口苦、痰多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让人感到身体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 调理方法。
针对三焦不通的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调理来改善身体状况。
首先,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气滞、湿困、痰浊等症状。
中医药中有很多可以疏通三焦经络的药物,如香附、木香、厚朴等,可以通过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以达到调理的效果。
其次,可以通过针灸来调理三焦不通的症状。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针刺,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改善三焦不通所导致的症状。
针灸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优点,可以作为调理三焦不通的有效方法之一。
此外,适当的按摩也可以帮助改善三焦不通的症状。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气滞、湿困、痰浊等症状。
而且,按摩还可以缓解身体的疲劳,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调理三焦不通具有一定的帮助。
最后,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调理三焦不通的重要因素。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都对改善三焦不通有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肠道通畅,有助于改善三焦不通的症状。
综上所述,三焦不通会导致身体出现气滞、湿困、痰浊等症状,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按摩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来改善三焦不通的症状,保持身体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三焦的调理,保持身体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的根源
导语:三焦理周身之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经现代医学研究,三焦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微循环血管网有密切联系,是一个统管全身的大系统,通过气
三焦理周身之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经现代医学研究,三焦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微循环血管网有密切联系,是一个统管全身的大系统,通过气血、经络、体液密切相连,形成一个大循环。
那么三焦不通会怎么样呢?
什么是三焦?
三焦,是脏象学说中的一个特有名称。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属脏腑中最大的腑,又称外腑、孤脏。
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在五行属火,其阴阳属性为阳。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
三焦理周身之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三焦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微循环血管网有密切联系。
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根源。
中老年人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
上焦不通: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男性肾虚、前列腺疾病,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
三焦是个复杂系统,仅用单味或几味药物搭配,根本不能适用这个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