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鼓藻研究-云南大学

合集下载

2013年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及大型水禽的数量及分布

2013年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及大型水禽的数量及分布

2013年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及大型水禽
的数量及分布
赵子蛟;蔡睿;彭川;钟兴耀;道美标
【期刊名称】《动物学研究》
【年(卷),期】2014(35)S01
【摘要】2013年1月19—20日采用夜宿地直数法和样线调查法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的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及其他水禽进行了同步调查。

两日同步调查黑颈鹤数量分别为1185和1153只,幼鹤占整个黑颈鹤种群的9.97%;斑头雁(Anser indicus)为298只;赤麻鸭(Todorna ferruginea)563只;记录到灰鹤(G.grus)3只。

保护区境内的大海子、勒力寨、小海坝、长会口四个湿地为鹤类及其他水禽的主要栖息地。

【总页数】4页(P215-218)
【关键词】黑颈鹤;水禽;数量;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作者】赵子蛟;蔡睿;彭川;钟兴耀;道美标
【作者单位】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云南昭通6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8.1;Q959.7
【相关文献】
1.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达1180只 [J], 赵子蛟
2.2013年云南省鲁甸县转山包鹤类及大型水禽的数量 [J], 刘灿
3.2013年云南纳帕海自然保护区鹤类及大型水禽的数量 [J], 罗俊;和绍友
4.2013年云南宁蒗泸沽湖鹤类及大型水禽的数量和分布 [J], 李连翔
5.2013年云南碧塔海自然保护区鹤类及大型水禽的数量与变化 [J], 李秋平;孙志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简介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简介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简介昭阳区位于云南省东北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和国家“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的腹心地带。

东邻贵州省威宁县,南接本市鲁甸县,西隔金沙江与四川省金阳县相望,北与本市的彝良、大关、永善三县相连,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全区有国土面积2167平方公里,其中,坝区占33.6%,山区占64.3%,江边河谷区占2.1%。

区辖14个乡、3个建制镇、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有129个村民委员会和4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64个自然村,2380个村民小组。

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等24个民族,总人口80.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5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属省列73个国家级贫困县(区)之一。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阳区西南部,距昭通市区79公里。

总面积19200公顷,其中核心区8686公顷,占总面积45.24%;缓冲区面积4890公顷,占总面积25.47%;实验区面积5624公顷(旅游亚区148公顷),占总面积29.29%。

主要保护对象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1月,1994年3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副处级的专业管理机构---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5年1月国际湿地公约局秘书处批准,大山包3150公顷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大山包保护区内有合兴、大兴、车路、马路、老林五个村民委员会,110个村民小组。

现有人口15860人,其中农业人口15710人,3819户,分布在核心区:户数1761户、7038人;缓冲区1010户、4299人;实验区1048户、4373人。

是全省的重点扶贫攻坚乡之一。

大山包保护区以体态优雅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雄奇险峻自然景观、原始古朴特色民居等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被列为昭通市六个重点建设的旅游“精品”点之一。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生态生活型研究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生态生活型研究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生态生活型研究李嵘;李恒【期刊名称】《西部林业科学》【年(卷),期】2012(41)1【摘要】依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朝阳区西北部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58种植物标本记录,按植物的生态生活型,将这些植物归为水生、湿生、陆生植物三大类,分为28类生态生活型.其中,水生植物28种,占全部植物种类的7.82%,湿生植物239种,占66.76%,陆生植物91种,占25.14%.对区内各植物生态生活型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区内的生态系统相对齐全;②区内首次发现以沉水植物水毛茛、岛田水筛及尖叶眼子菜为优势种的沉水植物群落;③丰富的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157种)是区内的主要植物资源;④残留在多石山坡和人工林下的陆生灌木矮高山栎见证了矮高山栎灌丛曾是本区山丘重要原生植被类型之一,而陆生多年生灌木状竹类海竹所形成的海竹灌丛亦为本区以及滇东北亚高山地带的特有原生植被类型.%Dashanbao Black-necked Cran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s one of the international key wetlands located at northwest part of Zhaoyang districtin Zhaotong city of Yunnan province, in which 358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are recorded at pres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life form, 28 species belong to aquatic plants, which accounts for 7. 82 % of the total taxa; 239 hydrophytes namely 66. 76 % in total plants; 91 terrestrial species, accounts for 25. 14 % of the total species. Based on this study, four viewpoints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①The types of ecosystem in Dashanbao nature reserve was relatively complete; ②Within the scope ofnortheastern Yunnan, the submerged plant communities of Batrachiium bungei, Blyxa echnisperma and Potamogeton oxyphyllus were firstly reported in Dashanbao; ③The rich and diverse hydrophyte perennial herbs (157 species) were the main plant resource in Dashanbao nature reserve;④0n the basis of the r elic terrestrial evergreen shrub Quercus monimotricha and the shrubby bamboo Yushania qiaojiaensis, it is clear that subalpine shrub formation Quercus monmotreha and subal-pine shrubby bamboo formation Yushania qiaojiaensis are original natural vegetation in Dashanbao natural reserve area.【总页数】8页(P69-76)【作者】李嵘;李恒【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3【相关文献】1.基于MaxEnt模型的黑颈鹤夜宿地生境适宜性分析——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LI Rong;JIAO Yuanmei;LIU Xin2.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达1180只 [J], 赵子蛟3.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公众参与机制探讨 [J], 朱晓琳;马平4.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J], 郑远见;吴太平;张遵策5.2013年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鹤类及大型水禽的数量及分布 [J], 赵子蛟;蔡睿;彭川;钟兴耀;道美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及分析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及分析
植 被覆盖 度是 自然 环境 变化 和人类 活动 综合 影 响的 结 果 ,是 描述 生态 系统 的重 要基 础性 指标 ,在 模 拟地表植 被 蒸腾 、土壤 水分 蒸发 及植 被光 合作 用 等过 程时 ,植被 覆 盖 度 是一 个 重 要 的控制 因子 。
包 黑颈鹤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为 了解异 地搬迁 工程 的实施 以及 国家级 自然保 护 区 的建 立对 保护 区 的植
地处 云南 省 昭通市 西部 的大 山包黑 颈鹤 自然保 护 区 ,范 围包 括 昭 通 市 大 山包 乡全 境 。位 于 北 纬
2 。 83 ~2 。 84 ” 7 1 8 7 2 2 ,东 经 1 3 1 5 ~13 1 0 。4 5 ” 0 。 8
点 ,使其 在大 尺度 区域植 被监 测方 面具 有独 特 的优
被影 响 ,本文 利用 基于 N V D I的植 被 覆 盖度 像 元二
分模 型对 昭通 大 山包黑颈 鹤 自然保 护 区 内植 被覆 盖 度进 行估 算 ,并 对 其变 化特 征进行 分析 。
1 研 究 区 概 况
获取 地表植 被 覆盖度 变 化信息 ,对 于揭 示地 表空 间
变化 规律 ,探讨 其变 化 因素 ,分析 区域 生态 环境具 有重 要意 义 。遥感技 术 的客观 、快 速 、大范 围等 特
黑颈 鹤 ( rsng cls G u i iol )是 唯 一 的高 原 鹤类 , r i

长 ,雾淞 、雨 淞多 ,冬季 风 大 ,蒸 发量 大 ,一 年一 熟 ,属高 寒 山 区。保 护 区 内 面积 最 大 的是 荒 草 地 , 其次 是农 用地 。现 有 的森 林植 被基 本上 是人工 营造 的 ,以华 山松林 为 主 ,大 面积 的是 次生性 灌草 丛 和 旱地 ,近 年来 也营 造 了相 当面积 的人工 草场 。在 牛 栏 江河谷 的 陡峭悬崖 上保 留有 冷箭竹 灌丛 ,具 有一 定原 生特 征 的仅 有 湿 地 上 保 留 的沼 泽 化 草 甸 ( 林

昭通市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资源研究

昭通市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资源研究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 厅 科 研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3 7 6 ) 云 0Z 48 ; 昭 通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校 科 研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KZ 0 2 XJ 0 0 ) 作者简介 : 田虹 (9 3 1 7一 ) 女 , 南 昭通 人 , 师 , 士 , , 云 讲 学 主要 从 事 植 物 资 源研 究 .
菱 形 藻属 )4种 , 藻 门 2 4 绿 6属 ( 韦丝 藻 属 、 盘星 藻 属 、 列 藻属 、 栅 网绿 藻属 、 球 藻属 、 网 卵囊 藻 属 、 小 球 藻 属 、 星 藻 属 、 字 藻 属 、 维 藻 属 、 针 藻 空 十 丝 筒藻 属 、 月 藻 新 属 、 星鼓 藻属、 带鼓藻属 、 角 螺 曲膝 鼓 藻属 、 藻 鼓 属、 泰林 鼓 藻属 、 凹顶鼓 藻 属 、 形 鼓藻属 、 梭 棒形 鼓
1 2 采 集 时 间、 . 温度 、 酸碱 度 等 指标
2 1 1 色球 藻 目( h o c cae ) . . C r o o cls 大平裂 藻 M. jr 平裂 藻属 ( r mo e i mao : Mei p da s
标本 采 集 于 2 0 0 6年 3月 份 , 温 较 低 , 气 约 1 ℃左 右.p 值 多为弱 酸 性 , 中性 或碱 性 .各 O H 少 点 采集不 同水 层水 样 4 5个 , 置后 , 作 临 时 ~ 静 制 装 片观察 .
被列 为 国家级黑 颈鹤 自然 保 护 区.其地 貌 类 型单
藻属 、 囊裸 藻 属 、 变胞 藻 属 、 裸 藻 属 ) 扁 7种 , 藻 硅
门1 8属 ( 小环 藻 属 、 四环 藻 属 、 杆 藻 属 、 脆 平板 藻
元 为高 山丘陵 , 于云南 对 内大 通道 的 主干线 上 , 处 距 昭阳 区城 区约 7 k 是 集 自然 保 护 区 、 9 m, 自然 景 观 为一体 的 山岳 型 风 景旅 游 区.景 区于 2 0 0 2年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三年变化监测研究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三年变化监测研究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三年变化监测研究I湿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能说明湿地土壤自然状态的变化,湿地土壤自然状态的改变影响湿地动植物的生境变化,以至于影响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本文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挑选代表性区域湿地设置6块样地,分别于2015年、2016年、2017年的9月,就每个样点分0~10cm,10~20cm采集土壤混合样,选取土壤有机质、全量氮磷钾、速效氮磷钾、铵态氮、硝态氮,以及土壤自然含水量、容重、颗粒组成等化学、物理性质指标,依据实验测量所得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保护区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恢复年限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1)土壤化学性质:土壤有机质和全钾、速效磷、钾的含量随着生态恢复年限的增加,两层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从2015年到2017年,有机质增幅最小的含量升高了3倍左右;全钾升高3.5倍左右;速效磷升高了9倍左右;速效钾升高了4倍左右。

这主要与保护区植被的恢复和人为因素影响的减少有密切的关系。

全氮、硝态氮含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增幅呈现先升高后又降低的趋势,但是铵态氮上下两层变化趋势差异较明显,表层逐年升高,亚表层三年趋于稳定状态;全磷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这可能与保护区历史上大规模的开挖泥炭和排水开耕有关系。

(2)土壤速效养分干(3月)湿(9月)季对比:各样带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表现为湿季(27.47~32.74 mg·kg-1)明显高于干季(3.5~12.30 mg·kg-1),且干湿季节表聚现象均较明显;速效钾含量变化与碱解氮、速效磷呈现相反的现象,即湿季(58.00~124.29 mg·kg-1)明显小于干季(98.32~279.01 mg·kg-1)。

(3)土壤化学计量特征:C﹕N、C﹕P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逐年升高,而N﹕P则呈现为先升高,后减小的趋势。

大山包里的护鹤情

大山包里的护鹤情

© I 先锋观察黑颈鹤是国际公认的珍稀濒危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在青藏高原繁殖,在云贵高原过冬,数量十分稀少。

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黑颈鹤越冬栖息地。

近年来,在各级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努力下,黑颈鹤越冬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不断增多,大山包鹤翔于天、声闻于野的奇景也逐渐为世人所知。

然而,觅食地受人畜干扰、食源减少、湿地植被退化以及旅游开发等问题,给黑颈鹤保护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大L1I 包里的护鹤情扫码阅读立法保护栖息地迁徙数量翻倍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镇历史上就是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长久以来, 当地群众将黑颈鹤(俗称“雁鹅”)视为“神鸟”,有自觉保护黑颈鹤的 传统习惯。

1988年12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 等单位有关专家,在大山包考察后确认,每年到大山包越冬的大型候鸟就 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鹤。

1990年,大山包被确定为市级自然保护 区,1994年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学科组成员、昆明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 教授孔德军告诉记者,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越冬种群 最为集中的越冬地和迁徙中途停歇地。

对黑颈鹤的保护和研究,不但对探 明黑颈鹤越冬地种群的数量、结构等生态学问题有意义,对观察和研究黑 颈鹤的行为、越冬习性等也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据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以下简称“大山包保 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所长赵子蛟介绍,多年来,在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保护区管护局仍长期坚持对黑颈鹤种群的监测,护鹤员每天记录黑颈 鹤活动范围、规律、觅食地点、栖息集中地等,还对病、残、幼鹤进行救 护治疗。

“平时村民见到受伤的野生动物会送来管理站,我们会给予一些奖励 作为鼓励。

如果捡到黑颈鹤送到管理站,奖励更高。

”大山包保护区管护 局大海子管理站工作人员王远剑说,为调动当地村民积极加入到黑颈鹤等 动物保护工作中,保护区专门出台了一些奖励措施。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对觅食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对觅食地选择的初步研究

摘要: 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 自 然保护区越冬黑颈鹤种群所选用的觅食地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研究。研究结
果表明 : 其越 冬黑颈鹤 的家庭鹤与集群鹤两种类群 中对觅食 地的 8 在 种生境 因子 ( 度 、坡 向、坡 位 、植被型 、 坡
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最近水源距离和最近干扰距离)及其相对应的项 目均表现出有相同的选择性。除家庭鹤 更偏好选用上坡位 (44 5. %)作觅食地,而集群鹤更偏好选用下坡位 (45 4. %)作觅食地外;对其他因子的选
离、坡向和植被高度。越冬黑颈鹤所选择的觅食地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开阔 ( 植被高度 3~ 0a 1 m,上坡位
(45% ) 、距离水源较近 (0 ~ 0 、植被盖度适中 ( 4 5. ) 10 50 m) > 0% 一< 0% ) 6 、背风 [ 东北坡 向 (54%) 和 4.
西南风 (36%) 、缓坡 ( 3。 、附近有人类活动 ( 10~ 0 6. ] <0) 距 0 70m)的鸭茅草草地 大山包 自然保护区越 冬黑颈鹤中家庭鹤与集群鹤对觅食地选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水源距离、植被盖度和干扰距离上。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4期 5
20 0 6年 1 2月
西 部

业 科
学.
Vo. 5 N . 13 o 4
De . 00 c2 6
J un lo etC iaF rsr ce c o r a f s hn oetyS in e W
关键 词 : 山包 自然保护 区;越冬黑颈鹤 ;觅食 地选 择 大
中图‘
文章编号 :17 6 2—84 (06 4— 0 5一 8 26 2 0 )0 0 2 O
A rm a y S u y o e dn b t tUs fBl c - e k d Cr n rn i tr P i r t d n F e i g Ha ia e o a k n c e a e Du i g W n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
. 蒙仁宪
、 冯建社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石 洪凌
[ 5]
、 张茹春
[ 6]
和房英春
等对藻类与生态、 藻类与水质等 方面也进行
了一定的研究, 因此利用生物学的方法对水质进行 监测与评价 ,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 在藻类植物 与水体富营养型评价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质生 物学评价方法.
. 大海子、 跳墩河原为大山包
2 2 2 2
1 大山包自然地理环境
1 . 1 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 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属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 在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 , 被列入中国重要
*
收稿日期 : 2009 - 04- 10 基金项目 :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03Z7468)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 X J K Z0002 ) . 作者简介 : 田 虹 ( 1973- ) , 女 , 云南人 , 讲师 , 主要从事植物资源方面的研究 .
多片湿地中最大的 2 片, 长年不干, 有水外流, 属于 开阔的高原地形 , 后来垒堤筑坝成水库, 部分人工 湿地化. 跳墩河水库集水面积为 17 . 7 km , 蓄水面 云南大 积为 3 . 375 km , 水库边缘浅水区面积较大, 周围有 较大面积 的沼泽地 . 大海子水库集 水面积约 3. 5 km , 蓄水面积 0 . 8 km , 平 均水深约 2 . 5 m. 大海
云 南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Yunnan Un iversity
2010, 32 ( 2): 239~ 242
CN 53- 1045 /N
ISSN 0258- 7971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鼓藻研究
田 虹 , 桑正林
657000)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化学系 , 云南 昭通
鼓 藻 属 于 绿 藻 门 中 的 双 星 藻 纲 ( Zyg nem aphyceae), 是个体形态相当独特的 类群
[ 1]
湿地名录. 该自然保护区 , 是集自然保护区、 自然景 观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旅游区 , 地处云贵高原 凉山山系五莲峰山脉分支的高原面上, 地貌类型单 元为高山丘陵
[ 8]
[ 3] [ 7] [ 2]
. 该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 192 km , , 属暖
2
海拔 2 215~ 3 364 m, 年平均气温为 6 . 2
温性高原季风气候 , 冬寒夏凉 . 大山包人居条件贫 瘠、 艰苦且人烟稀少 , 得以较好、 较完整地保持了原 始自然生态广袤、 荒凉、 壮丽景观, 滋养了偏好贫瘠 清洁的鼓藻 , 招引了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 15 种鹤 类中唯一的一种高原鹤类 , 是偏爱广漠贫瘠的神秘 天使 , 大山包有越冬黑颈鹤 1 300 余只 , 约占世 界分布的 1 / 4 . 1 . 2 大海子和跳墩河地理环境概况 大山包是诸 多河流的发源地 , 皆属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 . 境 内主要河流跳墩河向西流入牛栏江 , 大海子向北流 为大关河源流之一
林鼓藻属 ( T eilingia ) 、 曲膝鼓藻属 (G enicularia ) 、 圆丝鼓藻属 (H yalotheca ) 和顶接鼓藻属 ( Spondylos ium ), 每属 1 种 , 各约占总数的 2 . 86 % . 双星藻目 中螺带鼓藻 属 ( Sp iro ta enia ) 和梭 形鼓 藻属 (N erti um ) 共 2 个 分类单 位, 每属 1 种, 各约 占总 数的 2 . 86 % . 在大山包鼓藻的观察中 , 还发现了 1 个稀 有种 , 该藻属于鼓藻目鼓藻科曲膝鼓藻属 , 此属现 已知的仅有 2个种, 中国只有 1 个种
,其
种类的多样性、 形态的复杂性及细胞的对称性早就 引起了人们对鼓藻研究的兴趣 , 而其种类分布受生 态环境差异的影响较大. 大山包独特的生态环境为 鼓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 通过对大山包藻类 植物水样的采集和分类学鉴定以及生态环境的研 究 , 发现了鼓藻种类较为丰富, 并根据蓝藻商、 绿藻 商对大山包大海子、 跳墩河水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和评价 , 为水体监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有学者 把鼓藻作为湖泊贫营养型的 指示种类 等 等
240
云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32 卷
子、 跳墩河由于水库水位低, 水库浅水区和周围湿 地面积较大 , 草甸湿地上有众多泉眼 , 还有许多大 小的滴水浸水细沟微流, 据有关部门测定水质为 类 . 湿地、 沼泽、 水库合为一体, 是藻类植物生长比 较丰富的一类环境 , 因此 , 大山包这一特殊生境为 研究藻类植物, 特别是鼓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良 条件.
*
摘要 :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位于 昭通市 昭阳区 大山包 乡 . 该 自然保 护区属 亚高 山沼 泽化草 甸湿 地 , 区内 自然环境复杂 , 生境类型多样 , 藻类资源十分丰富 , 藻类植物 中尤以鼓藻 类最为突 出 . 通 过对大 山包大 海子、 跳 墩河水体中鼓藻标本的采集、 观察及分类学鉴 定 , 确定 了鼓藻目 鼓藻科 9 属 33 种 , 双星 藻目中 带鼓藻 科 2 属 2 种 . 并根据大山包生态环境对鼓藻分布的影响 进行了分析 , 以及根据蓝藻商、 绿藻商对大山包大 海子、 跳墩河水质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 . 关键词 : 大山包 ; 自然保护区 ; 鼓藻 ; 分类 ; 生态研究 中图分类号 : Q 178.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8- 7971( 2010) 02- 0239- 04
[ 2]
2 方
约 6

左右 , p H 值为 6 . 5~ 7 . 0 之间 . 在大海子及
, 即采集到
的美丽曲膝鼓藻 G. elegans W est &W es,t Jour . L inn. Soc . Bo. t . 此外 , 还观察到 1 个中国特有种, 即广西 角星鼓藻 S. kw angsiense Jao , 仅产于中国 . 大山包鼓 藻植物名录见表 1 . 3 . 2 大山包鼓藻形态结构特点 大山包水样中所 观察到的中带鼓藻科有 2 属 2 种, 它们均为单细胞 鼓藻 , 其 中螺带鼓藻 S. condensata Br b isson , 细胞 为圆柱形, 两端渐窄, 末端平直 , 色素体片状. 指状 梭 形 鼓 藻 内 格 勒 变 种 N. digitus var . naegelii ( Br b isson) Krieger , 细胞大 , 近圆柱形, 两端略窄 , 钝圆 , 色素体轴生, 充满整个细胞. 在大山包水样中采集和鉴定的鼓藻科中仅有 3个分类单 位: 裂开圆 丝鼓藻 H. dessiliens ( Sm ith) B r b isson ex Ra lfs 、 美丽曲膝鼓藻 G. elegans W est& W es. t Jour . L in n . Sco . Boc . 和平顶 顶接鼓藻 S. p la num ( W o lle) W est& W es, t 植物体为单列细胞组成 的丝状体, 其余全都为单细胞藻体. 其中新月藻属 的 6个分类单位 , 植物体无半细胞结构, 细胞新月 形, 细长而弯曲 , 中部略宽 , 2 端渐窄 , 颜色翠绿 . 而 其余单细胞鼓藻或多或少具有深浅不一的缢缝, 它 经鉴定, 大山包水 们将细胞分成 2 个部分, 组成藻体的 2个半细胞多 数是对称的 , 各半细胞形状、 大小、 纹饰和突起各不 相同, 形状有椭圆形的如珍珠角星鼓藻 S. margari taceu m ( Ehr . ) Ra lfs 、 有 长椭圆形 的如光角 星鼓藻 S. m uticum ( B r b . ) Ralfs 等; 边缘 有平滑的如近缘 鼓藻 C. connatum ( Br b . ) Ralfs. , 有具波纹的如曼 弗角星 鼓 藻 S. m anf eld tii D elponte 、 布 莱鼓 藻 C. bly tii W ille 等; 有 的鼓藻还具分叶现象 , 如双齿凹 顶鼓藻 E. bidentatum N gel, i 半细胞正面观具 3 个 分叶 . 鼓藻以其种类的形态复杂和多样性及其细胞 明显的对称性为主要特征 , 大山包鼓藻也鲜明地体 现了这些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