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节目播出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南京电视台安播系统监控方案设计

本文介绍了南京电视台安播系统监控方案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重点介绍了监控流程的可视化方案和监控流程图。
设备监控 信号监控 文件监控 流程图南京电视台现用播出系统采用全流程无压缩音视频IP 化电视播出架构,包含采集、制作、播出、存储、传输、分发等无压缩音视频IP 化流程。
系统集虚拟化平台和云管理特性于一身,由虚拟化基础平台和云基础服务平台组成,对虚拟资源、业务资源、用户资源提供强大的虚拟化功能和资源池集中管理、丰富的云基础服务组件和工具、开放的API 接口等。
为保障播出系统的安全运行,需建立涵盖全域系统所有播出业务的智能化预警和监测平台。
通过在播控系统中部署多个监测点,采集实时的关键点视音频信号状态、设备状态,以及与播出任务有关的节目迁移与节目单执行状态信息,进行汇聚、过滤、分析,以图形化的方式进行直观显示,帮助值班人员快速处理应急故障,提高值班人员应急操作的质量及效率。
一 监控方案的设计思路在设计监控方案时,需针对播出系统中总控、分控、虚拟化IP 播出、灾备等不同的系统建立不同的监控方案,提供设备、信号、文件等维度不同的监控内容。
据此,将监控方案分为三个主要内容,即设备监控、信号监控、文件监控。
设备监控:通过采集实时的关键点设备状态和定制的图形化监控界面,可以全面地显示出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所有报警参数可设置,当有设备报警时,与该报警设音频信号状态,如黑场、静音、彩条、定帧等异常状态进行声光报警,并提供相关处理方法和建议,对信号状态监控。
文件监控:通过网络与播控软件同步获取并图形化显示与播出任务有关的节目迁移与节目单执行状态信息,即串联单准备信息,查询素材在各级存储中的状态、迁移状态、文件大小等,依据播出时间,顺序提示未就位素材,并对违反流程的事件予以报警。
二 监控方案的设计内容1. 设备监控设计设备监控设计是建立集散式分级播出监控系统,为播控、总控系统内的所有关键设备及重要板卡的软硬件运行状态提供监控。
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品质和播出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对于电视播出监测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这种系统可以确保电视节目的高品质和准确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设计1.要求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电视播出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节目的播放状态,播出时间,播放声音等。
同时,它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
这样可以为电视台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更好的管理电视节目。
2.系统架构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的架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数据采集层:采集节目播放状态、播放时间和播放声音等数据,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完成。
· 数据处理层: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同时实现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等功能。
· 数据展示层: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或报表的形式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
3.功能模块· 节目播放监测:监测电视节目的播放状态和播放时间等信息。
同时,可以对播出事件进行实时报警和记录,保证播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播放声音检测:检测播出节目的声音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否存在高峰噪声、杂音等。
· 数据分析和统计: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提供关键性能指标,以便于管理员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
4.数据库设计系统的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要设计合适的数据库,才能确保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数据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存储节目名称,内容,类型等信息。
· 存储播放时间和播出状态,总时间等数据。
· 存储报警事件和报警信息,包括报警类型,时间等。
·存储管理员所需的其他数据,比如新闻网站的语音识别等。
二、实现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的实现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传感器和硬件设备来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存储和处理数据。
1.传感器和硬件设备传感器可以采集电视节目的播放状态、播放时间和播放声音等信息,而硬件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以便于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和展示。
江西广电网络全省节目监测系统设计

� � � � � ( � 62 频率范围) 进行正常的接收解调� 2. 2. 2 Q AM 层监测 2. 1 方案实施计划和目标 � � � � � � 设 备支 持对 多种 调 制 方 式 (16 � 针对原有节目监测手段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及江 � � � � � � � � � 256 ) 和符号率 (1� ) 的监测; 支持星座图 � 西广电网络实际情况, 计划分几期建设全省的节目监 � � � � � 信道功率� (调制误差比) � (矢量幅度误差 ) � 测系统� �
2 江西广电网络节目监测系统 � � � 设 备 可 以对 电 平 为 40�100 � 总体方案
的射 频 信 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01 2 年第 4 期 (总第 26 8期 )
有线电视技术
B (比特误码率 ) 的测量� 2. 2. 3 T S 码流实时监测 系统可满足 10 1. 290三级错误的实时监测 (22 个常规指标 ) �能实现 流的基本结构信息监测, 包 括 流的信息构成 � 包的包长 � / 表的传输间 和网络名称 � 能 包括: A (节目 隔� 传输流的 � 的数量� 网络 实现对 / 表单的解析, 其中 关联表 ) � 2. 3. 2 报警联动功能
系统设计
有线电视技术
胡蔚星
江西省广电局网络中心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西广电网络针对全省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形势, 如何根据江西广电网络的实际情况, 规划设计全省的节目监测系统� 关键词: 节目监测系统 数字电视 前端 监测功能 监测内容
1
概
述
由于江西广电网络从 2002 年开始逐步完成了全 省的整合, 所以全省各级市县前端的播出信号绝大部 分都是由省前端统一通过省干线网下传, 各级分前端 再加入本地节目和信息� 所以省前端的节目监测系统 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 为此第一期是对省前端的节 目监测系统进行升级扩容 � 随后将建设所有市级和已整转的县级前端的节 目监测系统, 然后根据整转进度逐步将全省所有分前 端的节目监测系统建设起来, 并通过省干线网络进行 联网, 实现全程全网监测管理 � 前期各级前端的监测系统均以监测数字广播电 视节目为主, 之后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 增加对数据 广播� 股票信息 � 互动点播等业务的监测 � 并在条件成 熟的情况下, 逐步完善系统, 与各类设备网管� 全省机 房动力环境监控 � 安防监控等系统进行联网, 实现统 一管理 �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全程全网的运行维护监 测管理系统, 为做好全省广电网络的安全播出做出有 力的技术保障� 2. 2 监测主要内容 2. 2. 1 射频监测
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电视台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如何保证节目播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成为了电视台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介绍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设计1.功能设计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1)播出计划管理。
系统可以记录和管理电视台的节目播出计划,包括节目名称、播出时间、播出频率等信息。
(2)信号源监测。
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视节目的信号源,包括播出信号和录制信号,确保信号的稳定和清晰。
(3)故障提醒。
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或信号异常,能够及时提醒相关工作人员。
(4)录制监控。
系统能够监测录制节目的质量和完整性,确保录制的节目不会出现丢帧、卡顿等现象。
(5)录制管理。
系统能够管理录制的节目文件,包括存储位置、文件格式、文件大小等信息。
2.架构设计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
系统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手段采集播出信号、录制信息等数据。
(2)数据传输。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确保监控中心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数据。
(3)数据存储。
监控中心需要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4)数据分析。
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异常,为电视台的播出管理提供参考。
二、系统实现1.硬件设备电视台播出监测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监控服务器、采集设备、存储设备等。
监控服务器负责数据的接收、存储和分析,采集设备负责采集信号源和录制信息,存储设备负责存储采集到的数据。
2.软件开发监测系统的软件开发主要包括监控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两部分。
监控软件负责实时监控电视节目的播出和录制情况,提醒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数据分析软件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生成报表供管理人员参考。
3.系统测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IPTV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播控平台设置一个信号
采集点, 主要采集集成播控平台输出的直播和轮播节
� � � � 应的电子节目指南 ( ) � 运行数据等信息, 回传到 目� 地区 分发服务由电信网负责提供, 电信如果 地区 � � � � 监管中心,进行节目监管数据的分析和处 有自办节目引入到 系统中,应该分发一份节目 理� 同时和中央的 监管平台统一标准数据接口, 所示� 直播流到监测中心监控平台监管前端, 进行播出质量 监管 � 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如图
3 设计思路 融合的一项重要任务� 面对三网融合, 广电监测部门要充分保障广播电 � � � � � � 即交互式网络电视, 基于 网络传输 � 该 视的安全播出, 更要对双向进入的电信企业开展的各
类视听业务做到内容可管� 业务可控, 从设备到节目 � 从集成到传输, 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好监管工作 � 业务将电视机或个人计算机作为显示终端, 通过宽带 网络, 向用户提供数字 广播电视 � 视频服务 � 信息服 务� 互动社区 � 互动休闲娱乐 � 电子商务等宽带业务 � � � � 三网融合方案中要求广电播出机构负责 2 � 总体目标 集成播 控平台建设和运营管理, 包括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
� � � 监控, � 用户端� 计费� 版权等管理, 电信网负责传 建设随时核查每个 播控平台的节目的监管 输和分发服务 � 体系, 防止违规和非法节目流入到 ; 通过对
201 2 年第 4 期 (总第 26 8期 )
��
系统设计
有线电视技术
图1
I PT V 监管总体架构
� � � � � � � � 监管平台总体架构是在集成播控分平台 � 监管中心在 电信传输节点 � 用户终端分别部署监管前端, 采集相
4. 1 地区监管中心平台功能实现 终端监管前端� 日常节目审查和值班系统构成 � 4. 1. 1 监测信号多环节链路展示 地区监管中心平台架构如图 所示� � � � � 以链路的形式,实时直观展现 信号在传输 通过使用宽带网络接入的方式, 可以将 " 集成播 链路中的集成播控平台节点� 电信节点以及用户终端 控平台监管前端 " 和 " 用户终端监管前端 " 设备统一放 节点上的码流状态及视音频比对查看, 方便定位问题 置在监测中心的机房中, 这样可以免去远程设备维护 � � � � � 环节 � 信号全链路多环节监测如图 所示 � 工作量, 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
有线数字电视监测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详 细 阐述 了数 字 电视 前 端 监 测 系统 的监 测 内容 和 系统 维护 管理 。 关键词 : 安全播 出; 码 流; 监 测
Hale Waihona Puke 前端系统 的播 出安全。 2 . 6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 作为有线数字电视监 数字电视前端在安全播出的环节中担当重要的位置 ,一套完善 的 测系统核心的信息操作 , 系统设计应采用分布式架构 , 网管系统通过 网 数字电视监测平台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定位数字电视前端播出故 络对接 I 监测主机 , 实现对系统 中 各个硬件设备监测 的信 息 汇总 , 通过统 障并且可 以自动控制码流切换器完成信号 的应急切换并发 出告警信 的网管界面监 看, 了解系统中各个信号的状态信 息。 成熟的数字电视 息, 是数字电视前端安全播 出的重要保障。 播出前端监测 网管系统应当具有如下功能 : a 监测 网络采用集中化管 2数字电视前端安全播出监测系统监测的主要内容 理, 完成所有监测设备 的集 中管理 实现信号监测 、 码流分析 、 码流录 数字电视前端监测是—个全面的系统工程 ,完善的监测 系统对的 制 、 信号采集和系统声光报警等功能 0 b 拓 扑网管监视, 可通过拓扑网管 卫星天线接收的中频信号、 复用加扰器输出的 T S流 、 Q AM调制器输出 实时监测所有射频信号 , 并可通过系统 日志随时查看 日志信息。c . 支持 的射频信号 、对数字电视前端端播出信号进行解扰和解码后的视频音 手动 / 自动码流或多画面节 目录制 , 出现故障时 自动录制相应码流或采 频信号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并依靠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对采集的信 集节 目的视音频信号 , 作为事后进行故障分析判断的依据 ; d 联动报警 息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帮助数字电视播出前端系统工程师定位和分析 功能 , 各类报警信息除了可以在网管系统上显示外 , 同时还应通过高清 系统故障。当告警信息达到一定的级别的时候监测主机和网管系统可 多画面对应节 目上实时报警提示 ,使机房值班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发现 以控制码流切换器进行 流切换 , 将信号切换到备用信号源 , 有效的 故障; P 一 对各个设备的参数进行配置和查询时, 不影响和停止该设备画 保障了数字电视前端的播出安全。有线数字电视监测系统主要监测如 面监测的功能 , 完全通过后台网管系统完成; £ 提供图形化操作 , 可 以直 下 内容 : 2 . 1数字电视前端播 出视频音频信号的监测模块。通过多画面 观了 解系统架构及相关设备 运行状态信息 ; 辱 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级设置 的监测主机能够对数字前端播出的数字信号进行解扰和解码将码流还 和管理。 原成模拟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并对监测通道视频音频信号进行实时 3数字电视前端监测系统的功能 监测 , 当监测系统检测到视音频信号 出现黑场 、 静帧 、 马赛 克或音频丢 完善的数字电视前端监测系统就可以在 日常的机房管理维护 中发 3 . 1协助值班员 日常监听监看播出电视节 目。目前有 失等严重错误时监测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 息 并对故障的信号进行实 挥其强大的作用 。 时的记录, 便于以后判断和分析出现故障的具体原因。2 . 2数字电视前 线数字电视前端播出几十套甚至上百套电视节 目,仅仅依靠值班员的 端播出的码流监测模块。数字信号码流监测模块是有线数字 电视监测 肉眼根本无法准确实时的发现前端信号出现的问题。数字电视监测系 会发出声音图像告警信息会在第一时间内提醒值班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能够实时的对码流进行监测和报警。 数字电视 统监测 到错误信 息 3 . 2数字电视码流监测系统和码流分 前端发 出的码流是否符合 D V B标准, 是否存在 T R 1 0 1 -2 9 0中的三类 员故障点发生的位置并详细记录。 优先级中的 2 0多项错误参数。 其中第一级包含直接与正确解码相关的 析系统会非常直观定位数字电视前端播出的码流存在的问题 ,有助于 监测项 , 尤为重要 ; 第二级包含会影响解码效果的连续性监测项和一些 问题的解决 码流监测系统可以对码流进行录制, 录制的码流便于厂家 重要的监测项 ; 第三级包含与应用相关的监测项 , 但不影响正常解码 。 工程师和系统研发人员清晰的了解播出设备输出码流情况。有利于对 对于 2 9 0三级错误 的告警信息可以很直观的找到出现错误的具体原 数字电视前端播 出设备 的维护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3 . 3卫星监测系 因。 2 . 3码流分析模块。 码流分析模块主要是为了方便数字电视系统的 统可以对卫星信号源进行实时跟踪监测 ,发现故障自动应急切换可以 是安全播出的重要 管理和维护 , 提供参考标准 , 快速诊断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码流分析主 有效的防止非法信号干扰有线数字电视播出系统 , 3 . 4 Q A M信号的监测可以对射频信号进行实分析 , 能够在第一时 要 内容包括码流基本结构 、 P C R和 P S I / S 1 分析。 码流基本结构包括网络 保障。 监测到射频调制设备出现的异常信息,使值班 人员能够准确的定位 和传输流的相关信 息, 例如 网络 I D和名称 , 传输流 I D , 节 目P I D 、 节目 间. 3 . 5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可以准确定位故障并 自动完成信 名称 、 节目数量 、 节目 是否加密 , T S 流带宽大小等重要信息。 为数字电视 并排除故障。 前端播 出系统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以免发生 P I D冲突等一系列问题。 此 号切换保障安全播出。也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有助于 外对于 流带宽的分析可以防止节 目带宽瞬间溢出而造成的画面马 前端系统工程师提前排除播出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 赛克 、 甚至黑屏等现象 。 P C R 分析主要包括 P C R间隔分析和 P C R抖动 4数字电视前端监测系统的维护 完善的数字电视前端监测系统对与安全播出意义重大 ,因此对于 分析。 P C R间隔错误, 将直接导致视音频不同步等现象。 P C R抖动错误 , 将导致画面出现马赛克 、 黑屏等现象 。通过 P S I / S 1 分析 , 可以详细了解 监测 系统合理的使用和维护也成为有线数字 电视前端重要 的工作 内 传输流中不 同节 目和节 目中的不 同成分如何复用成一个统一的码流 , 容。 4 . 1对与数字 电视前端监测网管系统应设立不 同的帐号和权限, 防 以获取相关 信息。码流分析 中可以很直观的找到在节 目复用和加扰过 4 2定期删除和保存历史 数据( 包括告警数据、 录 程 中由于疏忽而导致设备配置错误 ,是数字 电视前端负责维护系统工 止出现误操作的情况。
电视台数字播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i e daG o p F j nX a n3 1 1 ,C ia Xa nMe i ru , u a i m i me 6 0 2 hn )
Ab t a t:n t i ril o po ai g wi r c ie we i to c hede eo me to g tltlv so r a c s - s r c I h s a tce c r r tn t p a tc nr du e t v l p n fdiia e e iin b d a t h o
维普资讯
《 中国有线 电视)0 6 1 ) ) 0 (5 2
CHI NA GI DI TAL CABL TV E
⑥
文 章 编 号 :0 7— 0 2 20 )5—19 0 10 7 2 (0 6 1 4 6— 5
・制・ 摄播 编
中图 分 类 号 :N 4 .2 T 9 8 1
22 数 字播 控技 术 已经成 熟 .
国内外众多电视 台的实践表明数字播控技术已经
成熟 , G G公 司的 P feX V 0 0视 频 服务 器 以 V o r l P P S10 i
通过光纤将待播节 目传送 到节 目存储库 中, 硬盘播出 服务器根据网络数据库服务器中的节 目 信息及播出节
t r s o r b e o v d i r a c si g s se de in a d r aia in u e ,s me p o lmss le n b o d a tn y tm sg n e lz to . Ke y wor s:ee iin br a c si g;vd o s r e ;DVB d tl vso o d a tn ie ev r
广播电视播出分布式网络监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新 一 代 的广播 电视 播 出信 号 分布 式 网络 监 测 系统 。 该 系
统 采用以硬件板卡为核 心的分布 式架构 , 大部分对信 绝
号 的 分析 处 理 都 在 监 测 设 备 上 完 成 , 传 统 P 与 C软 件 为
核心的监测 系统相比 , 该监测 系统具有 高兼容性 、高安
}.
时还 应 该 可 以 方便 地扩 展 监 测 各 种 信 号 。
= -播 电视 制 播 领 域 的 广 泛应 用 , 广 播 电视 节 目的 安 全播 对
1 系统 架构
广播电视播 出信 号分布式 网络 监测系统如 图 1 所示 , 系 统 由 3个分前端和 1 总前端组成。 个 11分前端 . 分前端主要 由分 前端 主机和监测设 备组成 , 根据监测信
警。由于该闪光报 警电路是并接在音频监测器的报警输 出1 : 3, 所 以该 闪光报 警电路不受 电视机 静音或报警音量 减到最小的 限制 , 一旦 出现 任何一路音频 信号 中断 . 闪光报 警电路立即 不停 地闪烁 。闪光报警 电路原理 图如 图 2 。
输 出供预 设电压使 用。在 比较 器部分 L 94比较器高 电平 M2 0
号 选 择 监 测 设 备 . 通 用 机 箱 内 插 入 分 析 监 测板 卡 。 监 测 设 在 备 负 责 监 测 信 号 的采 集 ( 集 点 为 该 信 号 的 末 级 分 配 器 . 采 以
: 出及 质 量控 制 都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上 海 文 广 集 团针 对 自身监 测 系统 需 求 , 与上 海风 格 信 息一 起 成 功 开 发 出 了
Ra i n d oa dTV o io i g M nt rn
广播电视播 出分布式 网络监测系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有线电视技术》 2017年第11期 总第335期广播电视受众广、影响大,因而安全防范意识一刻也不能放松。
目前,广播电视播出的节目数量越来越多,节目播出时间越来越长,对安全播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技术管理部门也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因此建设一套稳定、准确、高效的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是确保播出效率和覆盖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广播电视自我监督的重要环节。
1 整体设计方案1.1 监测系统现状分析传统的数字电视监测监看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基于机顶盒解码输出的方案,另一种是基于PCI 插卡的方案。
基于机顶盒输出的AV 信号的监测,只能做到对多画面的监看,并不能对数字电视业务本身进行分析,同时受到机顶盒稳定性的影响,它的稳定性也比较差。
基于PCI 插卡的方案,PCI 板卡需要插在服务器上,而服务器装载PCI 板卡的数量有限,并且PCI 插槽插到服务器上会影响服务器的稳定性,所以它的稳定性相对一般。
但相对机顶盒解码输出的方案,PCI 插卡方案的集成度较高、稳定性较强。
1.2 数字电视监测要点从图1可以看出,数字电视的生产流程主要是编码、复用、调制,首先对信源层面进行编码,将数字化的视音频数据内容压缩,其次在TS 流层面将多路的TS 流经过复用器复用成单一的TS 流,最后通过QAM 调制器调制将输出的射频信号传送给机顶盒。
基于数字电视制作流程的分析,对有线数字电视信号的监测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信道监测、码流监测和视音频异态监测。
其中信道监测主要是考虑QAM 信道的指标,主要关注电平、载噪比、误码率等参数;码流玉明灯 冯华杰 韦艺 施云元 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任雁泽 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数字节目内容的不断丰富,覆盖收视人群的不断扩大,对数字电视播出监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IP 化为核心的播出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方案由嵌入式QAM 信号监测板卡、交换网络和上位机应用软件构成,板卡完成QAM 信号的解调、解扰、测量和IP 打包输出,上位机软件从交换网络上接收板卡输出的指标和码流完成数据及画面的呈现显示。
本方案可靠性高、扩展性强,有效地解决了大量数字电视节目监测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电视监测 TR101_290 大卡解扰 TS Over IP 图1 数字电视生产流程图83监测主要是参考TR101_290标准,并对节目、PID 的带宽进行监测;视音频异态监测则是对视频的黑场、静帧,音频的音量丢失、音量过高过低等进行监测。
三个层次的监测分别能从不同层面反映信号的质量状态:信道监测反映了传输链路、调制设备的质量;码流监测则反映了编码、复用等设备的工作情况和具体指标;视音频异态监测则通常用于衡量节目源的质量。
1.3 系统整体架构针对信道、码流、视音频异态三个层面,系统采用板卡加多画面的结构进行监测,整个监测系统采用全IP化设计,接收的QAM 信号通过有线数字电视监测解扰板卡,完成解调、解扰、信道指标的监测、码流分析告警以及TS 流的IP 化。
IP 化的TS 流通过以太网进行汇聚、传输给上位机软件,通过多画面显示监测报警系统进行集中监测。
如图2所示,通过网络与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利用DSP 多媒体处理器的高性能,配合CAM 大卡的解扰处理,完成对数字化信号的信源解扰、码流监测、数据封装,使数字信号可以通过以太网络进行传输,解扰后的码流及监测结果通过网络传送到位于PC 上的系统监测软件,系统监测软件完成对码流的解码及多画面显示、视音频内容监测及故障告警等。
2 详细实现方案2.1 嵌入式监测板卡本系列监测板卡是一种基于IP 组播的嵌入式广播电视信号监测设备。
根据接入信号的不同,采用相应的监测模块,完成对信道指标以及码流指标监测,码流数据进行IP 化打包,通过千兆网口组播输出,监测分析数据通过百兆网口输出。
板卡具体的组成结构和业务处理流程示意如图3所示。
(1)信号接口模块包含QAM 高频头模块,QAM 高频头将QAM 信号进行调谐与解调后,转换成并行码流信号。
(2)FPGA 模块对解调输出的TS 码流进行缓存、打包处理,并为DSP、解扰模块提供接口以便于监测和解扰。
(3)DSP 模块DSP 嵌入式处理器在设备启动时从闪存模块取得代码,并放入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中运行,在初始化过程中,通过读取闪存模块中的配置信息,对FPGA 以及其他模块进行操作,配置包括IP 地址、组播地址、MAC 地址、290监测门限及开关、工作模式等信息,初始化完成后,处理器响应从FPGA 发送过来的码流,将码流数据从缓存器中转移到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并对其进行分析。
(4)解扰控制模块配合大卡对于解调输出的加扰TS进行解扰,并将解扰后的清流传回FPGA 便于后继打包传输。
图2 广播电视信号监测逻辑结构图图3 硬件结构示意图(5)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即SDRAM用于存储工作中的代码、码流缓存数据、系统运行的各种参数等,嵌入式处理器工作用的存储空间主要由本模块提供,FPGA中的数据积累到一定量后会由嵌入式处理器转移到本模块中进行后续处理,嵌入式处理器对码流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数据也存放在这里,最后交由网络接口模块发送出去。
(6)闪存模块保存着系统工作所需的内核、库代码、码流处理代码以及一些配置信息,码流监测设备上电后,嵌入式处理器会从此块读取所需的代码并放入到SDRAM中运行,并读取一些配置信息对参数进行配置,嵌入式处理器从网络接口模块读取到配置信息,也会将配置信息保存到闪存模块。
(7)网络接口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分为千兆网络接口和百兆网络接口。
百兆接口模块分成4个通道:分析组播通道、IP地址组播通道、远程报警通道和配置通道。
分析组播通道负责将嵌入式处理器分析的290报警、信道参数、带宽统计、PCR分析、PSI/SI表格信息等信息组播到网络中;IP地址组播通道负责将设备的IP地址、工作状态、板卡类型等信息组播到网络中;配置通道负责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配置信息并提交给嵌入式处理器进行处理;远程报警通道负责将报警信息发送给远端的中心服务器。
千兆接口为TS流组播通道,负责将嵌入式处理器提取的码流数据通过UDP组播方式发送到网络中。
2.2 网络通讯协议设计网络通讯协议是板卡和软件之间遵循的一个通讯标准,用来协调板卡和软件之间的工作。
网络通讯协议主要包含配置协议和分析协议两大类,配置协议主要是供软件来控制板卡的工作模式,分析协议主要是用来描述传输监测数据的规范。
(1)配置协议配置通道信息采用UDP单播方式发送,接收配置的IP地址即为设备本机IP地址,默认为192.168.0.124,可配置;通讯端口固定为1002。
配置信息的报文总长度不超过1400字节,一条配置命令必须打包在一个报文中发送,一个配置报文也仅能包含一条配置命令。
配置协议语法说明见表1。
sync_byte:值固定为0x47。
channel_num: 通道号,0xff表示无效的通道号,用于与通道无关的参数配置。
0~0xfe表示有效通道号。
通道号索引由0开始。
reserved:保留字。
data_type:数据类型,表明描述符所属的数据类型。
data_length:表示descriptor()的数据长度,单位字节。
descriptor():数据描述符,根据data_type的不同表示不同的含义。
(2)分析协议分析数据信息采用UDP组播方式发送,组播目标IP地址默认为224.0.0.9,可配置,组播端口默认为5001,可配置。
一个分析通道数据(Analyse_Data)的总长度不超过1048576(=1024×1024)字节;当分析通道数据(Analyse_Data)的总长度超过1024字节时,需要拆分成最大长度为1024字节的分析通道数据包(Analyse_Packet)发送;不足1024字节时,按照实际长度打包在分析通道数据包(Analyse_Packet)中发送。
多通道产品的每个通道的分析通道数据包(Analyse_Packet)必须组播到不同的目的IP地址或端口。
Analyse_Packet的语法说明见表2。
sync_byte:8位字段,值固定为0x5a。
表1 配置通道协议语法语 法位数缩写Config_packet(){sync_byte8uimsbfchannel_num8uimsbffor(i=0;i<2;i++){Reserved8uimsbf}data_type16ledata_length16uimsbfdescriptor()}表2 分析通道数据包(Analyse_Packet)语法语 法位数缩写Analyse_Packet(){sync_byte8uimsbfFirst&Last8uimsbfCounter16uimsbffor(i=0;i<N;i++){Data8uimsbf}}84《有线电视技术》 2017年第11期 总第335期85First&Last: 1字节,高4位为F 表示后面的数据为Analyse_Data 的第一个包,低4位为F 表示后面的数据为Analyse_Data 的最后一个包,若为全0,表示为中间包。
Counter:2字节,为包计数器,16位循环计数。
Data:分析通道的载荷数据,按照First&Last 域的标识及循环计数从第一个包提取到最后一个数据包,即成为符合Analyse_Data()语法的完整分析通道数据。
该域的最大长度是1024。
分析通道数据包的最大长度是4+1024(Header+Payload)=1028。
2.3 应用软件节目音视频监测系统的核心功能有三方面:多画面显示、视音频异态监测、节目转码录音录像。
软件完成这三部分功能的核心逻辑如图4所示。
(1)多画面显示多画面显示的前提是对节目流进行解复用、解码,单套系统可支持45路标清节目的实时监测、录音录像和画面显示。
多画面软件支持对AVS+、AVS、H.264、H.265、MPEG-2、MPEG-4的任意视频,以及DRA、AC3、MP2、MP3、AAC、DRA+的任意音频进行直接解码。
(2)视音频异态监测视音频异态监测的原理是由软件对码流中传输的视频内容解码,并对解码后得到的原始视音频数据进行分析。
常见的视音频故障的监测原理和参数如表3所示。
(3)节目转码录音录像系统采用了磁盘预分配的录音录像技术,在正式录音录像前预先规划好磁盘使用空间,避免频繁的创建和删除录音录像文件,如图5所示。
和传统的录音录像方式相比有以下突出的优势:(1)减少磁盘碎片,提高硬盘访问速度,因为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为文件预分配好一系列连续的磁盘空间。
(2)避免同一时间创建大量文件,减少同时创建文件时对硬盘带来的冲击,延长磁盘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