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_201X版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鲁科版必修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复习课件

6.等质量的两份 Al 分别加入 0.3 L 1 mol·L-1 的盐酸和
NaOH 溶液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1∶2,则加入的 Al 的
质量为( )。
A.2.7 g
B.5.4 g
C.8.1 g
D.10 g
【解析】 已知反应: 2Al+6HCl===2AlCl3+3H2↑① 2Al+2NaOH+6H2O===2Na[Al(OH)4]+3H2↑② 由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1∶2 可知,①②两反应消耗 Al 的质量之比为 1∶2。①中铝过量,盐酸完全反应,0.3 mol HCl 与足量的 Al 反应生成 H2 为 0.15 mol。又知②中 NaOH 未完 全反应,Al 完全反应,所以②中生成 H2 为 0.3 mol,Al 的物 质的量为 0.2 mol,即 5.4 g。
1.下列物质能使硅酸胶体先沉淀后溶解的是( )。 A.盐酸 B.硝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解析】 硅酸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就产生白色硅 酸 沉 淀 , 硅 酸 与 NaOH 溶 液 发 生 中 和 反 应 生 成 可 溶 性 Na2SiO3。
【答案】 D
2.向下列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
【解析】 此题关键在于镁铝性质的差异:Al 能溶于 NaOH 溶液,而 Mg 则与 NaOH 不反应。Mg、Al 均能溶于 盐酸或稀 H2SO4,而要生成 MgCl2、Al2(SO4)3 两种产品,则 需先将 Mg、足量 NaOH 溶液中。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2)把滤渣溶解在稀盐酸中。 2HCl+Mg===MgCl2+H2↑ (3)在滤液中加稀 H2SO4 至沉淀全部析出,过滤。 2Na[Al(OH)4]+H2SO4===Na2SO4+2Al(OH)3↓+2H2O (4)在所得沉淀中加 H2SO4 至恰好完全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高中化学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鲁科版必修1

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知识整合知识网络构建一、硅及其化合物二、铝及其化合物三、硅、铝、铁、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1.在应用关系图时要善于进行发散思维,做到举一反三,如:SiO 2→Na 2SiO 3,可通过SiO 2与NaOH 溶液、与Na 2O(高温)、与Na 2CO 3(高温)三种途径实现。
2.Al 和H 2O 反应须去掉氧化膜,可实现Al →Al(OH)3的转化,但因生成了不溶性的Al(OH)3,反应仍很缓慢。
3.Cu 2S +O 2=====高温2Cu +SO 2,可实现Cu 2S →Cu 的转化。
另外, Cu(OH)2溶于氨水形成深蓝色的[Cu(NH 3)4](OH)2溶液。
四、材料的分类材料⎩⎪⎪⎪⎨⎪⎪⎪⎧化学组成⎩⎪⎨⎪⎧非金属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 生物陶瓷、压电陶瓷、光导纤维金属材料⎩⎪⎨⎪⎧纯金属:Au 、Cu合金:不锈钢、镁铝合金、硅钢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化纤、塑料使用功能⎩⎪⎨⎪⎧高功能材料:超导体、离子交换膜信息材料: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结构材料:金属材料、高温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玻璃钢、航天飞机上的隔热陶瓷瓦热点专题聚焦专题一 无机推断的解题技巧无机推断题具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它既能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更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难度通常较大,是难点之一。
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中学阶段可作为突破口的常见的有以下六类: (1)特殊的化学性质。
如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有NH 3 ;可溶于HF 的酸性氧化物只有SiO 2 ;既可溶于强酸又可溶于强碱的固体物质有Al 、Al 2O 3、Al(OH)3。
(2)物质的特有颜色。
紫红 Mn 2①焰色反应显黄色的元素是Na ,显紫色(透过钴玻璃)的元素是K 。
②在空气中由无色迅速变为红棕色的气体是NO 。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章末优化总结 课件(20张)

[解析] 本题考查 Fe、Cu 的有关性质,涉及物质推断、化学用 语、物质用途等,突破点为活泼性:Fe>Cu>Au。 由题意分析: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A.1∶1 C.1∶2
B.2∶1 D.1∶3
解析:图像的起点不在原点的原因是 NaOH 先与 H2SO4 反应, 待 H2SO4 消耗完全后,NaOH 再与 Al2(SO4)3 反应。分析图像, 溶解 Al(OH)3 所需 NaOH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根据 Al(OH)3 +OH-===[Al(OH)4]-可知,n[Al(OH)3]=0.2 mol,混合溶液中 的 n(Al3+)=0.2 mol,n[Al2(SO4)3]=0.1 mol。根据 Al3++3OH- ===Al(OH)3↓可知,完全沉淀 0.2 mol Al3+需 NaOH 的物质的 量为 0.6 mol,则 a 点对应的值为 0.4,即混合溶液中 n(H2SO4) =0.2 mol。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22021/9/122021/9/129/12/2021 8:07:44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22021/9/122021/9/12Sep-2112-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22021/9/122021/9/12Sunday, September 12, 2021
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本章总结课件鲁科必修1鲁科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十四页。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答案] (1)CaO H2 (2)2C+O2=点==燃==2CO 化合反应 (3)3CO+Fe2O3=高==温==2Fe+3CO2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答案
2021/12/11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答案(dá àn)
内容(nèiróng)总结
No
Image
12/11/2021
第九页,共十四页。
[解析] (1)G 是单质,且 G 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所以 G 是 Fe;A 是地球上最多的液态氧化物,所以 A 是 H2O;F 与 H 的组成元素相同, 且反应 E+F―→G+H 是工业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所以 F 为 CO,H 为 C的建筑材料,所以 J 为 CaCO3; I 和 CO2 反应生成 CaCO3 和 H2O,所以 I 为 Ca(OH)2;B 和水反应生成 Ca(OH)2,所以 B 为 CaO;H2O 分解生成 C 和 D,C 能反应生成 CO,Fe 可以反应生成 D,所以 C 为 O2,D 为 H2。
12/11/2021
第二页,共十四页。
③有色固体 红色:Cu;红棕色:Fe2O3;红褐色:Fe(OH)3;绿色:Cu2(OH)2CO3、 FeSO4·7H2O;蓝色:Cu(OH)2、CuSO4·5H2O;黑色:CuO、FeO、MnO2、 炭、Fe3O4;淡黄色:Na2O2、AgBr、S;白色:Fe(OH)2、CaCO3、BaSO4、 AgCl、Al(OH)3、Mg(OH)2。 (2)特殊性质 ①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只有 Na2O2。 ②遇 SCN-显红色的只有 Fe3+。 ③常见的可溶于强碱溶液的白色沉淀是 Al(OH)3、H2SiO3,可溶于强碱 溶液的金属氧化物是 Al2O3。
高中化学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4.3复合材料课件鲁科版

二、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复合材料 1.玻璃钢: (1)组成:是一种以_玻__璃__纤__维__做增强体、_合__成__树__脂__做基体 的复合材料。 (2)性能:具有重量轻、强度_高__、密度_小__、韧性_好__、 耐腐蚀、耐高温、耐磨、耐撞、绝缘、产品美观、 制造方便等优良特性。 (3)应用:大量用于游乐车、水上滑梯、运输罐、 电话亭、餐桌椅等产品的生产。
A.铁架台
B.烧杯
C.石棉网
D.瓷坩埚
2.复合材料中起骨架作用的是( B )
A.基体
B.增强体
C.增塑剂
D.防腐剂
3.复合材料的优点是( D )
①强度高 ②质量轻 ③耐高温 ④耐腐蚀
A.仅①④
B.仅②③
C.除③外
D.①②③④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做增强体、合成树脂做基体的复合 材料 B.飞机机身的复合材料大多是以金属为增强体、纤维为基 体的复合材料 C.制造网球拍所用的复合材料是在合成树脂的基体中加入 了碳纤维做增强体 D.航天飞机机身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是由纤维和陶瓷复合 而成的材料制成的
3.请用短线把下列物质及其用途、主要性能相互连在一起。
物质
主要性能
用途
A.玻璃钢 a.耐腐蚀性强
①制造骨和骨关节
B.光纤
b.密度小、强度高 ②制造排水管道
C.生物陶瓷 c.质量轻、保密性好 ③汽车车轮骨架
D.铝合金 d.有生物功能
④通讯材料
E.隔热陶瓷瓦 e.耐高温、韧性强 ⑤航天飞机隔热层
答案: A-a-② B-c-④ C-d-① D-b-③ E-e-⑤
探究 各种复合材料的比较
【对点训练1】下列对玻璃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玻璃钢是由普通玻璃加强热然后骤冷而得到的,所以其 成分与普通玻璃相同 B.玻璃钢是以玻璃为基体,钢纤维做增强体的复合材料 C.玻璃钢的基体是合成树脂,增强体是玻璃纤维 D.玻璃钢的强度和机械加工性能比合金钢稍差,但耐腐蚀 性和绝缘性比合金钢好
高中化学 第四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章末归纳提升课件

LK ·化学 必修1
⑨Al3++3OH-===Al(OH)3↓ ⑩Al(OH)3+3H+===Al3++3H2O ⑪[Al(OH)4]-+H+===Al(OH)3↓+H2O ⑫Al(OH)3+OH-===[Al(OH)4]- ⑬2Al(OH)3==△===Al2O3+3H2O
·化学 必修1
LK ·化学 必修1
1.下列物质能使硅酸胶体先沉淀后溶解的是( ) A.盐酸 B.硝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 【解析】 硅酸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就产生白色硅 酸 沉 淀 , 硅 酸 与 NaOH 溶 液 发 生 中 和 反 应 生 成 可 溶 性 Na2SiO3。 【答案】 D
LK ·化学 必修1
LK ·化学 必修1
【解析】 (1)加入 10.0 mL HCl 后沉淀才增加,说明加 入 10.0 mL HCl 正好把过量的 NaOH 中和掉,故 A 点的沉淀 物只有 Mg(OH)2。
(2)A―→B , [Al(OH)4] - 刚 好 生 成 Al(OH)3 , 反 应 为 [Al(OH)4]-+H+===Al(OH)3↓+H2O。
利用工厂的镁铝合金碎屑和稀 H2SO4、稀盐酸 及 NaOH 溶液,制取 MgCl2 和 Al2(SO4)3,要求操作步骤最 简单,发生的反应最少,按操作步骤依次写出操作要点和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K ·化学 必修1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金属材料第2课时课件2 (共48张PPT)

二、金属的通性 活动与探究
实验操作 镁带燃烧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 光,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 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 式 2Mg+O2 3Mg+N2 2MgO Mg3N2
镁带与盐酸反 应
反应剧烈,有大量的气体 产生,放出大量的热,镁 带逐渐溶解
Mg+2HCl MgCl 2+H2↑, Mg2++H2↑ Mg+2H+
铁却很容易被腐蚀。 红热的铁能跟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这种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发出爆 鸣声,这是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g)
△
Fe3O4+4H2↑
③铁与酸的反应 铁跟盐酸、稀硫酸反应时,铁被氧化为+2价的Fe2+,酸中的H+被还原为氢
气。
常温下,铁遇到浓硫酸、浓硝酸时,则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 薄膜可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被氧化。 ④铁与盐溶液的反应 把铁放入CuSO4或CuCl2溶液中时,铁被氧化成离子进入溶液,铜离子被 还原成铜从溶液中析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Cu2+===Fe2++Cu
金属单质的通性
大多数金属可以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以及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在反应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探究: 1.金属都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吗? 如果不是,请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各金属为例探究金属和酸反应有哪 几种类型。
提示: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各金属为例
(1)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反应 ①氢前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生成盐和氢气
2.Fe2+和Fe3+的性质
(1)Fe2+既具有还原性又具有氧化性,主要表现还原性。 4Fe2++O2+4H+===4Fe3++2H2O(Fe2+被氧化)
【整合】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第3节 复合材料课件1 (共30张PPT)

同步练习
1.下列不属于玻璃钢具有的性能的是 A A .易碎 B.易燃 C.耐水 D.耐磨
2.下列各项中不能用玻璃钢制造的是 B A.餐厅座椅 B、汽车窗玻璃 C、废水管道 D.垃圾桶
3.航天飞机机身上使用的隔热陶瓷瓦是 B A.仿生复合材料 B.陶瓷和纤维复合而成的材料 C.纳米复合材料 D.分子复合材料 4.飞机、火箭的机翼和机身以及导弹的壳体、 尾翼中的复合材料是 A A .金属基复合材料 B .树脂基复合材料 C.绝缘基复合材料 D.智能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组成材料的增强体和基体的性质有关,但并不是二者
性能的简单叠加。
复合材料
基体材料 的类型
增强体材料 的化学组成
预测
性能金属 陶瓷来自C SiO2合成树脂 SiO2、Al2O3
合成树脂 C
耐酸碱,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高,密 度小,韧性好 强度高,抗冲击,绝缘性好,耐热温度 低于300℃ 耐高温,隔热性好,强度韧性得到改善
5.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简单混合便成复合材料 B.合金就是复合材料 C.复合材料中的各部分作用相同
D
D.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 解析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
的,并不是简单的混合;复合材料的两部分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基体起 黏结作用,增强体起骨架作用。
复合材料 陶瓷 基复合材料 颗粒 增强复合材料 按增强体的形状分类 夹层 增强复合材料 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
3.复合材料的特性:
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来材料的长处,又能弥 补它们的不足,而且由于各组份之间的相互 协同作用,产生了优于原材料的新的性能。
归纳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中通入CO2:
(1)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能从SiO2中还原出Si。 即SiO2+2C Si+2CO↑。此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 生成的CO是气体,它离开反应体系使得反应向生成Si的方 向进行到底。 (2)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与氢 氧化钠等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3)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与氢氟 酸反应,而且有氢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Si+4HF====SiF4↑ +2H2↑。
(7)Na2SiO3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泡花碱,但泡花碱是盐溶液 而非碱,这是由于水玻璃显碱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硅及其化合物的这些特殊点并不 是真的特殊,而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硅及其化合物表现出 了与其他同类物质不同的性质。在学习物质性质时,一定 要注重理解而不要盲目地记忆规律。
【典例2】有A、B、C、D四种含有硅元素的物质,它们能 发生如下反应: ①C与烧碱反应生成A和水; ②已知A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A溶液与钙盐反应生成白 色沉淀D; ③B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 ④C在高温下,与碳酸钙反应生成D和一种气体; ⑤C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单质B。
(1)Al3+Al(OH)3 ①可溶性铝盐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Al3++3OH-==== (少量)Al(OH)3↓ ②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 Al3++3NH3·H2O====Al(OH)3↓+3NH+4 (2)Al(OH)3→Al3+ Al(OH)3溶于强酸溶液:Al(OH)3+3H+====Al3++3H2O
【典例1】A、B、C、D、E分别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 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 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下列问题: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它的最高 化合价为_+_4_价__。 (2)B的化学式为_S_iO__2,B与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 是_S_i_O_2_+_2_C__=高_=_=温_=__S_i_+_2_C_O__↑_。 (3)C的化学式为_C_a_S_i_O__3 ,D的化学式为_N__a_2S_i_O_3_。
(3)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 玻璃,是一种矿物胶,该化学方程式可解释为什么盛碱液
的试剂瓶常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4)SiO2+CaO 酸钙)
CaSiO3(解释水泥和玻璃的成分中都含有硅
(5)SiO2+2C (6)H2SiO3
Si+2CO↑(工业上制备粗硅的方法) SiO2+H2O(硅酸易失去水)
(3)Al3+ → [Al(OH)4]可溶性铝盐与过量的强碱反应:Al3++4OH-(过量) ====[Al(OH)4](4) [Al(OH)4]- → Al3+ 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Al(OH)4]+4H+====Al3++4H2O (5) [Al(OH)4]- → Al(OH)3 ①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Al(OH)4]+H+(少量)====Al(OH)3↓+H2O
②A溶液是钠盐溶液,又含硅,A确定为Na2SiO3,D为
CaSiO3;③B+O2→C(可能是SiO2),确定B为Si、C为SiO2;
④反应为SiO2+CaCO3
高温
====
CaSiO3+CO2↑;⑤反应为
高温
SiO2+2C ====Si+2CO↑。
二、铝及其化合物 1.Al3+、Al(OH)3、[Al(OH)4]-间的相互转化——“铝三角”
(4)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硅能与氢氟 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 (5)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硅酸和原硅酸却难溶于水。 (6)在水溶液中,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二氧化碳与硅酸钠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沉淀。在高温下碳酸钠与二氧化硅 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生 成的二氧化碳离开反应体系而使反应进行到底。
章末知识整合
知识网络构建 一、硅、铝、铁、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二、材料的分类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一、硅及其化合物
1.掌握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Si+O2
SiO2(硅是亲氧元素,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
硅,只有化合态的硅)
(2)SiO2+4HF====SiF4↑+2H2O(HF是唯一可以与SiO2发生 反应的酸,HF是弱酸;盛装氢氟酸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瓶)
解析:由“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推知A为Si,根据B
A+E, CaSiO3,D为Na2SiO3。
,不难推知B为SiO2,C为
2.熟知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特殊性 硅作为非金属元素应该具有非金属的性质,但是在学习硅 及其化合物时,我们发现硅的某些性质表现出与其他非金 属的不同,现归纳如下:
(7)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或Na2SiO3+2HCl====2NaCl+H2SiO3↓
+2H+====H2SiO3↓(在溶液中H+与 不能大量共存)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
+CO2+H2O====H2SiO3↓+
根据上述变化, (1)写出化学式:B._S_i,D._C_a_S_i_O__3 。 (2)写出C与烧碱反应生成A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_S_i_O_2_+_2_N__a_O_H__=_=_=_=_N__a_2S_i_O__3+_H__2_O_。
解析:①C含硅且能与烧碱反应,C可能是SiO2和H2SiO3;
);通入过量CO2时,
Na2SiO3+2H2O+2CO2====H2SiO3↓+2NaHCO3(解释硅酸盐溶液
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证明硅酸
的酸性小于碳酸;利用该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硅酸)
通过上面的分析,利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就可以把某 种元素形成的各种物质串成一个知识块,这种学习方法是 学习物质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