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的技术进展
丙烯腈工艺进展

丙烯腈工艺进展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化工原料,是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
法国人Moureu 1893年用化学脱水剂由丙烯酰胺和氟乙醇制取丙烯腈,但一直未得到工业应用。
直到1930年,才开始丙烯腈工业生产。
后来发现丙烯腈的共聚物能够改善合成橡胶的耐油和耐溶剂性,其需求量便开始增大。
1940年,建立了以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工业生产装置。
1952年,用乙炔代替了环氧乙烷,成本大大降低。
1959年,出现了由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的方法,该法出现后,发展迅猛。
1960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第一个建成以丙烯、氨和空气为原料、用氨氧化法合成丙烯腈的化工厂,这种新工艺被称为Sohio 法。
英国Distillers公司、意大利Montedison 公司、法国Ugine 公司和奥地利OSW 公司相继开发了自己的催化剂和氨氧化法工艺。
我国的氨氧化法制丙烯腈于1960年起步,目前已达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际工业化技术水平。
丙烯腈的用途丙烯腈主要用于生产腈纶纤维,世界上其所占比例约为55 % 。
我国用于生产腈纶的丙烯腈占80 %以上。
腈纶应用十分广泛,是继涤纶、尼龙之后的第3 个大吨位合成纤维品种。
其次,是用于ABS/ AS 塑料。
由丙烯腈、苯乙烯和丁二烯合成的ABS 塑料和由丙烯腈与苯乙烯合成的AS 塑料是重要的工程塑料。
因该产品具有高强度、耐热、耐光和耐溶性能较好等特点,今后10 年其需求量将大幅增长。
与丁二烯共聚制丁腈橡胶也是丙烯腈的主要用途之一。
丁腈橡胶应用比例约占4 % ,年增长在1 %以上,主要用于汽车行业。
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可制得丙烯酰胺,经电解加氢偶联可制得己二腈。
丙烯酰胺主要用于纸张、废水处理、矿石处理、油品回收、三次采油化学品方面,其需求量以年均2 %的速率增长。
己二腈只用于生产乌落托品,年增长率为4 %。
此外,丙烯腈还可用来生产谷氨酸钠、医药、高分子絮凝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等。
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

丙烯庸生产工艺技术一、概述丙烯(acrylonitrile)又名乙烯基睛,属大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基本且重要的原料。
丙烯月青在常温下是无色透亮液体,味甜,微臭,沸点77.5C,凝固点-83.3℃,闪点0C, 自然点481℃.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醛和乙醇,与水局部互溶。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为3.05%-17.5% (体积分数)。
丙烯懵与水、苯、四氯化碳、甲醇、异丙醇等会形成共沸物,和水的共沸点71℃o在苯乙烯存在下,还能形成丙烯懵-苯乙烯-水三元共沸物。
毒性:丙烯睛剧毒、其毒性大约为氢氟酸毒性的非常之一,能灼伤皮肤,低浓度时刺激黏膜,长时间吸入其蒸汽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疲乏等。
因此在生产、存储和运输中需严格实行保护措施。
工作场所内的丙烯牌允许浓度为0. 002mg/L 贮运须知: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宜在30C以下。
不得与氧化剂、酸类、碱类、胺类共贮混运。
商品必需随时检查阻聚剂的含量,以便实行措施,搬运时,轻拿轻放,严防容器受损。
一旦泄漏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胶手套,用水冲洗,污水排入废水系统。
火灾时用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丙烯月青分子中有双键和鼠基两种不饱和键,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发生聚合、加成、水解、醇解等反响。
2.丙烯月青的生产方法:1960年以前,丙烯睛的生产方法有如下几种:(1)环氧乙烷法:以环氧乙烷和氢氟酸为原料•,经两步反应(2)乙醛法乙醛已能由乙烯大量廉价制得,生产本钱比上述两法低,按理应有进展前途,但也因丙烯氨氧化法的工业化,本法在进展初期就夭折了。
(3)乙快法:乙焕和氢氟酸在氯化亚酮-氯化钾-氯化钠稀盐酸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C反响得丙烯睛:CH2=CH2+HCN--> CH2 =CHCN此法生产简洁,收率良好,以氢氤酸计可达97%,但副反响多,产物精制较难,毒性也大,且原料乙快价格高于丙烯,在技术经济上落后于丙烯氨化氧化法。
国内外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

国内外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丙烯腈(Acrylonitrile,简称ACN)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橡胶、塑料、染料、涂料等行业。
丙烯腈的生产工艺技术在国内外都有不同的发展。
本文将针对国内外的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国内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主要以丙烯为原料,经过氧化、脱水、氰化等步骤得到丙烯腈。
其中,氧化反应是丙烯腈生产的关键步骤,国内通常采用丙烯-氨-氧混合作为氧化剂,再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丙烯转化为丙烯醛,然后再氰化得到丙烯腈。
这种工艺技术成熟、稳定,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但是由于氮气消耗较大,造成能耗高,成本较高。
国外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主要以聚合物合成为主。
其中,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是SOHIO工艺,即丙烯聚合制备丙烯腈。
这种工艺技术通过高温和高压下的丙烯聚合反应,使丙烯分子链相互交联,形成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
然后再通过脱氢反应使聚合物中的氢气被脱除,得到丙烯腈。
这种工艺技术具有能耗低、成本较低、无废气排放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国外。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工艺技术,还有其他一些工艺技术在丙烯腈生产中也有应用。
比如喷雾聚合工艺技术,通过将丙烯与氯化氨溶液混合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喷雾聚合反应,使丙烯与氯化氨快速反应生成丙烯腈。
这种工艺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能耗低、废气排放少等优点。
总的来说,国内外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内主要以氧化反应为主,成熟稳定但能耗较高;而国外主要以聚合制备为主,能耗低、成本较低。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工艺技术也被应用于丙烯腈生产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丙烯腈生产工艺技术将会不断提升,实现更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生产。
丙烯腈生产工艺分析及优化措施

丙烯腈生产工艺分析及优化措施摘要:当前,我国各大化工厂生产丙烯腈常用的方法就是丙烯、氨氧化生成丙烯腈的方法,采用的是美国BP化学公司的专利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丙烯、氨氧化法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工艺,并分析了丙烯腈生产工艺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丙烯腈的收率,提高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率。
关键字:丙烯腈、催化剂、氨烯比、工艺一、丙烯腈生产工艺分析某石化公司丙烯腈生产装置由中石化兰州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采用美国BP化学公司的专利技术。
该工艺技术采用丙烯、氨氧化的方法生产丙烯腈,经过多次技术改造使用辽宁营口向阳催化剂厂生产的XYA-5催化剂,并建造了丙烯腈装置吸收塔尾气处理系统,该系统按处理丙烯腈装置吸收塔最大排气量50000Nm3/h设计,系统的操作考虑一定的操作负荷弹性(80%~110%),并且同时适应丙烯纯度95%~99%范围的变化,并能产生4吨~12吨/小时,4.2MPa(G)、430℃的过热蒸汽。
丙烯腈生产装置的主要原料包括氨、丙烯、硫酸,主要生产的产品是丙烯腈,生产中的副产品有氢氰酸、粗乙腈、稀硫铵液等。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主反应生成丙烯腈,是一个非均相反应,在反应同时在催化剂表面还发生一系列副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如下图1丙烯、氨氧化法化学反应过程所示。
图1 丙烯、氨氧化法化学反应过程在上述副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生成氢氰酸和乙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可以由丙烯直接氧化得到,也可以由乙腈、丙烯腈等再次氧化得到。
在该反应过程中也副产少量的丙腈、丙烯酸、乙醛、丙烯醛以及高聚物等,因此,在工业生产条件下丙烯氨氧化反应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为了提高丙烯的转化率和丙烯腈的选择性,研究并应用高性能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
丙烯、氨氧化法是国内生产丙烯腈的主要工艺技术方法,主要采用磷-钼-铋系催化剂,其生产过程将空气、氧、丙烯按照10:1.5:1的摩尔比从底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反应温度为室温条件,该反应体系为放热体系,可以采用撤热水回收热量,产生高压蒸汽。
丙烯腈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丙烯腈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橡胶、塑料、树脂等领域。
目前,丙烯腈的生产已经成为全球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生产现状:
丙烯腈的生产主要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等烃类原料,通过氧化、裂解、脱氢等化学反应制得。
目前,全球丙烯腈的年产量已经超过600万吨,其中中国的产量占据了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
丙烯腈的生产技术不断创新,生产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丙烯腈的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丙烯腈的生产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绿色化生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丙烯腈的生产将越来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绿色化生产技术,如利用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制备丙烯腈。
2. 高效化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丙烯腈的生产将越来越高效化。
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器,提高丙烯腈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多元化应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丙烯腈的应用领
域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丙烯腈将会被广泛应用于新型纤维、高性能橡胶、高强度塑料、高性能树脂等领域。
丙烯腈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表明,丙烯腈将会成为未来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技术和应用领域将不断创新和拓展。
丙烯腈

2012.03现代化工第32卷第三期齐鲁石化公司丙烯腈装置,原设计2.5万吨/a,与1992.5年投产,工艺采用美国BP公司的丙烯氨氧化法专利技术,199年3月利用国产化技术成功为改造到4万吨/a,国内其它企业也采用采用此技术进行了扩能改造。
为了解决内部原料短缺问题,同时增加该套装置的技术内涵,降低能耗、物耗和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进行第二次改造。
装置有4万吨/a增加到8万吨/a.丙烯腈装置改造采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工艺包,山东齐鲁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体投资22297.54万元,税后。
2011.04.15改造,2.11.06.11开车调整。
72h小时考核完全达标。
各项指标达到同类装置领先水平。
技术改造的方案及原则:1.1.1技术来源:中石化集团的丙烯腈技术。
1..12采用的新技术“⑴.采用SANC-08新型催化剂。
⑵.采用提高丙烯腈精制回收技术。
⑶反应器散热水管采用象限布置⑷采用新型PV-E型旋风分离技术。
⑸采用新型气液分离技术⑹采用新型高效导向组合浮阀塔盘技术。
弹性体杂志2011.08.25丙烯腈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
由丙烯腈制得的聚丙腈纤维,即腈纶,性能似羊毛。
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制得丁腈橡胶,具有耐油、耐寒、耐磨和电绝缘性能。
丙烯腈与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制得ABS树脂,具有质轻、耐寒、抗冲击等。
丙烯腈水解加氢偶联制得己二腈,由己二腈加氢可制得尼龙66的原料己二胺。
1940年前生产方法:1.氢氰酸与环氧乙烷法2.氢氰酸与乙炔: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铜-氯化钾-氯化钠稀盐酸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反应得丙烯腈此法生产过程简单,收率良好,以氢氰酸计可达97%。
但副反应多,产物精制较难,毒性也大,且原料乙炔价格高于丙烯,在技术和经济上落后于丙烯氨氧化法。
1960年以前,该法是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主要方法。
3.丙烯氨氧化法1960年美国sohio公司(现在书BP公司)开创了丙烯氨氧化法(sohio法)该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日臻完善,且世界各国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出现了改良的工艺。
丙烯腈生产_市场与技术进展_田原

摘 要:综述了2011年国内外丙烯腈生产商的 生 产 能 力 和 实 际 产 量、国 内 外 丙 烯 腈 市 场 需 求 和 价 格,对国内丙烯腈技术现状及其市场发展趋势进 行 了 分 析 和 预 测。 另 外,还 介 绍 了 国 内 外 科 研 开 发、技 术 进 展 ,并 针 对 国 内 丙 烯 腈 装 置 提 出 了 几 点 建 议 。
据悉,沙特基 础 工 业 公 司 已 经 同 意 与 日 本 旭 化成和三菱公司 组 建 一 家 合 资 企 业,在 沙 特 新 建 和运营丙烯腈和氰化钠装置。这个命名为沙特日
本丙烯腈公 司 的 合 资 公 司 将 新 建 1 套 20 万 t/a 的丙烯腈装置和1套4 万t/a的氰化钠装 置。 新 建装置将成为中东地区首套丙烯腈和氰化钠生产 装置。 1.2 中 国 生 产 情 况
近 年 来 ,发 达 国 家 丙 烯 腈 产 业 萎 缩 ,全 球 丙 烯 腈生产在向亚 洲 转 移。 据 报 道,日 本 旭 化 成 旗 下 子公司 ——— 旭化成化学 (AKC)是 目 前 世 界 上 第 二 大丙烯腈供 应 商 ,也 是 亚 洲 最 大 的 供 应 商 ,公 司 表 示将通过产能扩张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丙烯腈业 务。该公司表示将在韩国蔚山新建一套大型丙烯
建设26万t/a丙 烯 腈 生 产 装 置、8 万t/a聚 甲 基 丙烯酸甲酯(PMMA)生 产 装 置、原 料 成 品 罐 区 等 辅助生产设施以 及 循 环 水、变 配 电 系 统 等 公 用 工 程。未来几年国内计划新建扩建的丙烯腈装置共 计 9 套 ,见 表 3[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1 年 世 界 丙 烯 腈 消 费 结 构 见 图 1。
图 1 2011 年 世 界 丙 烯 腈 消 费 结 构
化工生产技术__丙烯腈

化工生产技术__丙烯腈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合成纤维、涂料、橡胶、塑料、树脂、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文将介绍丙烯腈的基本性质和生产工艺。
丙烯腈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式为
C3H3N。
它是一种不饱和的脂肪族腈,具有活性高、可塑性好、合成容易等优点。
丙烯腈通常是从石油化工原料中生产的,主要原料是丙烯和氰化氢。
在生产过程中,丙烯和氰化氢的反应由催化剂促进,可以得到丙烯腈。
通常使用银催化剂,反应温度在200-300°C之间,反应压力在1-5MPa之间。
反应后的产物包括丙烯腈、氯化银、氮气等。
生产丙烯腈通常使用丁烷或液化石油气作为原料,这些原料经过精炼和分离后,产生高纯度丙烯和氰化氢。
在加入银催化剂之后,反应温度和压力必须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生产丙烯腈的反应是一个多级反应过程,包括氢化、加成和裂解等不同的化学反应,需要特殊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
生产过程还需要考虑安全、环保和能源等因素,如选择可再生能源、处理废气和废水等。
丙烯腈的制备技术已经得到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例如,近年来出现了新型催化剂、反应器和分离技术等,使得丙烯腈的生产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
此外,还发展了新的合成路线和原料,如生物质或可再生原料,有望取代传统的石油化工原料。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化学品,其生产技术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生产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丙烯腈的生产和应用带来更大的优势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1期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化纤园地
丙烯腈的技术进展
丙烯腈主要用于腈纶、丁腈橡胶、己二腈、丙烯酰胺、ABS树脂等生产,其他用途如己内酰胺、多元醇聚合物,丙烯腈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腈纶是丙烯腈最大的终端用户,占丙烯腈需求量约44%。
1世界技术进展
目前丙烯腈生产的主要路线是丙烯一步氨氧化工艺,该工艺已替代原先的以乙炔为原料的工艺。
丙烯、氨和空气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生成丙烯腈,并副产乙腈和氢氰酸。
近年催化剂的新进展已使丙烯腈产率提高了20%。
BP、旭化成、首诺和杜邦公司均拥有该技术专利权。
BOC(比欧西)公司开发了生产丙烯腈的Petrox工艺,该工艺使反应在较低速率下进行,降低了生成丙烯腈的转化率,提高了烃类选择性,减少了CO2的生成。
生产显示,该工艺可提高产率20%,减少CO2排放50%,降低投资费用20%,减少操作费用10%~20%。
现有丙烯腈生产工艺中,丙烯与氨在氨氧化反应品中转化为丙烯腈的程度要高到能最大量地提高一次通过的产率,但是,反应在高转化率下进行,因大量生成CO2和CO副产物而降低了选择性。
反应物通过反应器并回收产品后,未反应的烃类原料和副产物送去焚烧,导致来自装置的大量CO2和CO排放污染。
在Petrox工艺中,采用烃类选择性分子筛设施将废弃物料中未反应的烃原料分出,送回反应器。
所有CO2和氮气不从循环物流中除去,而是增加氧以平衡气体混合物。
该工艺回路使反应在较低速率下进行,降低了生成丙烯腈的转化率,但尽可能高的提高了烃类选择性,减少了生成CO2的选择性。
近年来,丙烯腈合成原料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由于丙烷资源丰富,而且丙烷与丙烯存在较大的价差,一些公司纷纷开发用丙烷作原料生产丙烯腈的工艺。
丙烷法工艺可分为2种:一是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同时进行丙烷的氧化脱氢和丙烯氨氧化反应;二是丙烷经氧化脱氢后生成丙烯,然后以常规的丙烯氨氧化工艺生产丙烯腈。
目前开发的丙烷法生产丙烯腈工艺典型的有BP公司氧气氧化法和三菱化学公司空气氧化法。
丙烯氨氧化法总投资较丙烷转化法低,但丙烷转化法因原料价格低廉,而使总成本降低。
现正开发的丙烷氨氧化新工艺可比丙烯路线生产成本降低30%。
BP公司已在美国得州绿湖建有验证装置。
日本三菱化学和BOC公司也在日本水岛试验丙烷氨氧化工艺。
由于现有技术以丙烯为原料,来源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为此日本旭化成公司已加快开发了从丙烷直接合成丙烯腈的新工艺。
旭化成公司开发的丙烷制丙烯腈工艺,将丙烷、氨和氧气在装填专用催化剂的管式反应器中反应,其催化剂在二氧化硅上负载20%~60%的Mo、V、Nb或Sn金属,反应中采用惰性气体进行稀释,反应条件为415℃和0.1MPa。
当丙烷转化率为90%时,丙烯腈选择性为70%,丙烯腈总收率约为60%。
此后催化剂进一步得以改进,提高了转化率和产率。
旭化成公司的韩国子公司Tong-suh石化公司在韩国蔚山的世界第一套丙烷基丙烯腈装置于2007年2月下旬投产。
将该原有的7万吨/年丙烯腈生产线改造后使用了丙烷为原料的工艺。
该装置另一条基于丙烯氨氧化工艺的生产线生产23万吨/年丙烯腈。
旭化成公司与泰国PTT公司组建投资为2亿美元的合资企业,将使旭化成开发的丙烷制丙烯腈技术推向工业化。
两家公司在泰国建设20万吨/年丙烯腈装置,定于2010年底前投产。
PTT公司将向该装置提供丙烷。
新的丙烯腈工艺预计与氨氧化法工艺相比,操作成本较低,尤其对拥有丰足而廉价丙烷来源的地区效益会更好。
2国内技术进展
我国在催化剂国产化方面也取得进展,由上海石化研究院研制的MB-86丙烯腈新催化剂先期在齐鲁石化公司工业试验成功,经鉴定,该催化剂在活性和耐压性方面均优于现有的MB系列催化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齐鲁石化丙烯腈装置是1992年引进BP公司技术而建成,目前国内共有万吨级以上丙烯腈装置10套,其中8套装置的工艺技术均引进BP公司。
齐鲁石化丙烯腈国产化新催化剂的投运成功,为丙烯腈国产化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吉林吉泰化工公司年产300吨的丙烯腈催化剂项目已建成投产,可替代进口同类产品。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高收率、高稳定性“SAC-2000”丙烯腈催化剂及千吨级装置工业试验通过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上海石化院借鉴已有的经验,并通过引入复合氧化-还原对和微量助剂,合理调配催化剂组分,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成功开发出“SAC-2000”丙烯腈催化剂。
该催化剂在实验室流化床反应器上,在反应温度430C、反应压力0.14MPa、催化剂负荷0.085h-1、空比9.8、氨比1.2的反应条件
37
--
化纤园地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年第11期
下,经过近650h稳定性试验,丙烯腈收率稳定在79.7%~80.0%。
“SAC-2000”催化剂具有反应温度低、催化剂负荷高、丙烯腈收率高、稳定性好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
该催化剂已在高桥石化公司9000吨/年丙烯腈装置上工业应用。
结果表明,使用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430℃、反应压力0.14MPa、催化剂负荷0.09的反应条件下,丙烯腈收率达到81%~82%,丙烯腈单耗1.04左右。
而目前工业装置上普遍收率为78%~79%,丙烯腈单耗为1.1左右。
该新型催化剂的另一突出优点是,在COD相同情况下,污水排放量减少20%。
按高桥石公司的丙烯腈生产装置现有规模计,应用该新型催化剂后,每年可多产丙烯腈800多吨,净增产值700万元。
齐鲁石化公司、上海石化研究院以及清华大学、石油大学合作完成了“丙烯腈主装置成套国产化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项目攻关,以MB-98丙烯腈催化剂、新型空气分布板和丙烯-氨分布器、PV型旋风分离器、复合萃取分离技术、负压脱氰塔、导向浮阀和新型气液分离器等国内自行开发的专利或专有技术为基础,将原生产能力2.5万吨/年的齐鲁丙烯腈装置改造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万吨/年丙烯腈国产化示范装置,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该装置投产以来,不仅生产能力扩大了60%以上,而且生产每吨丙烯腈的丙烯单耗降到了1.077吨,产品精制回收率提高了4.2%,副产品乙腈回收率提高到97.21%,也为开发10万吨/年以上丙烯腈成套技术和国内现有同类装置的改扩建提供了技术依据。
目前,丙烯腈成套工业技术已在大庆石化、安庆石化、吉化公司、上海石化等4套丙烯腈装置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几年来,齐鲁石化丙烯腈装置平均每年新增利润4000万元,大庆石化、安庆石化等4家装置每年新增利润4100万元。
据粗略计算,丙烯腈成套工业技术如在国内全面推广应用,预计年新增效益可达6亿元。
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丙烯腈装置工业化应用获得成功的XYA-5-1补加型、XYA-5本体型催化剂通过鉴定,从而为中国石油增添了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催化剂新成果。
经测算,在兰州石化公司丙烯腈装置上使用这两种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年可增效益近千万元。
XYA-5-1补加型和XYA-5本体型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由兰州石化公司石化研究院、营口向阳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制开发。
这次联合研发的成功,一举打破了该催化剂国内外少数厂家的垄断局面,对中国石油丙烯腈的生产具有深远的意义。
鉴定确认,该催化剂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装置使用可提高丙烯腈收率1~2个百分点。
两种催化剂在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年产3.12万吨丙烯腈装置上连续使用。
经技术人员和操作者对装置反应、精制两个系统的操作参数不断优化、调整,装置保持了稳定的生产态势。
由于两种催化剂抗干扰能力强、活性高、选择性好、机械性能优,在使用过程中,装置运行平稳、产品质量好、污水排放均达到标准,系统无明显聚合物积聚。
2006年9月在对装置进行标定后显示:使用该种催化剂后,既提高了主产物丙烯腈收率,又降低了两碳收率;装置丙烯单耗较原设计降低11kg,丙烯腈单收较原设计提高近2%,装置运行周期由原3个月提高至6个月以上。
(钱)
碳纤维的应用与市场
有专家认为,单纯进行碳纤维的生产是无法生存的,比如海上钻井平台,每个平台要耗钢材8万吨,如果改用复合材料,则每个平台仅消耗1.3万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可见,碳纤维市场的未来势必很激烈。
预计至2014年碳纤维产值有望达到24亿美元。
目前世界碳纤维产量达到4万吨/年以上,据悉,体育用品和休闲设备在2007到2014年间,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左右。
碳纤维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这种比头发丝细100倍的纤维状碳材料,它的密度不到钢的1/4,但抗拉强度却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也高于钢,碳纤维比铝轻、比钢硬。
由于质轻,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大约是钢的20%,依据纤维等级和方向性,甚至可以达到类似钢材的强度。
此外,碳纤维还不生锈,使用纤维材料可以大幅降低产品体重,因而可显著提高燃料效率,用其生产的飞机、汽车,可节约大量燃油。
目前,各种应用占碳纤维年需求的比例如下:体育应用大约为30%,航空应用为10%,工业应用为60%。
可见,在工业上的应用,碳纤维市场贡献之大。
多年来,碳纤维在高尔夫球杆中的使用一直居首位,在曲棍球棍和自行车架中的应用也逐年增多。
而在球拍、钓鱼竿、滑雪板、帆板桅杆、航海船体、背包、帐篷杆、垒球及棒球球棒产品中同样也可以看到碳纤维的身影。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