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功能性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分析

功能性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公司开始将“功能性食品”销售给消费者。
这些食品被称为“功能性”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比传统的食品更多的健康益处。
尽管这些功能性食品在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功能性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问题。
功能性食品中的添加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特殊功能而添加进去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包括甜味剂、色素、乳化剂、酸味剂、防腐剂等等。
在分类上,它们被分为营养素类、保鲜剂类和功能性物质类三大类型。
营养素类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等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物质。
保鲜剂类是用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质腐烂。
而功能性物质类则包括那些能够增强某种特殊功效、比如抑制细菌生长、增进健康的物质。
然而,很多人在接受功能性食品时会担心其中的添加剂是否安全。
事实上,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多添加剂在高剂量下会产生潜在的不良反应。
一些人会因为某种特殊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受到影响,而另外一些人则因为存在上述群体之外的其他原因而受到影响。
此外,一些添加剂也可能与其他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功能性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尤为重要。
在评估添加剂的安全性时,研究人员通常会首先确定它们的上限用量。
这个用量一般被称为每日容许摄入量(ADI)。
ADI是根据每天摄入一个添加剂最小量的正确量的基础上,乘以人体最大收容量的百分比得出的。
人体最大容纳量是指一个人身体中可以容纳添加剂的最高水平。
通常,ADI被设定为每千克体重每天所允许的最大添加剂摄入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添加剂在消费者群体中的分布。
由于消费者的不同,他们对添加剂的敏感放在自然也是不同的。
因此,研究人员会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以确定某个添加剂对某个特定群体的影响。
除了重视添加剂求食品的匹配性和安全性,人们也需要了解大量的科学知识来评估这些添加剂的真正质量。
了解添加剂的危险性质,需要全方位详细地了解成份,从添加剂进入食品过程的生物化学反应中找出可能有害的部分。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

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概况及我国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摘要:主要介绍了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我国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动向和前景。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概况问题动向前景Abstract:Describes the ori gin of functional food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 opments, and our problems in functional foods and functional food research trends and prospects.Keywords:Functional food Overvi ew probl ems research trends prospects引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膳食功能不再满足于提供足够的营养素,而是从传统营养学的“营养足够”概念升华到“最佳营养”,从重视“延长寿命”升华到重视“生活质量”,人类健康已成为食品开发的主题。
研究食物功能成分,开发功能食品已成为国际上食品研究瞩目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当前。
功能性食品强调膳食原料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本文对该食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动向及前景作一综述。
一、功能食品的起源及概念1.1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
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
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
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2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如:在日本功能性食品定义为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用以改善人体健康功能的特殊用途,并印有FOSHU许可标志的上市食品。
功能性食品原料选择标准分析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功能性食品原料选择标准分析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日益增加,功能性食品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
功能性食品是指在满足基本营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营养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或改善机体健康等功能的食品。
然而,由于功能性食品的特殊属性,对其原料的选择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本文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功能性食品原料的选择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无毒性和低毒性功能性食品的原料应具备无毒性和低毒性的特点。
毒性物质的存在会对食品的安全性造成威胁,可能导致消费者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选择功能性食品原料时,必须确保其无毒性或低毒性,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
为了保证原料的无毒性,可以通过严格的毒性测试和评估来确定。
毒性测试可以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等多个方面的评估,以确保原料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二、来源可靠和纯度高功能性食品原料的选择应该优先考虑来源可靠和纯度高的原料。
来源可靠意味着原料的生产商应该有良好的信誉和合规的生产流程,以确保原料无污染并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纯度高表示原料没有被其他杂质或不相干成分所污染,以保证原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选择来源可靠和纯度高的原料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选择有较高知名度和口碑的原材料供应商;2. 查阅检验报告和认证文件,确保原料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3. 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测,确保原料的纯度和安全性。
三、科学性和有效性功能性食品原料的选择应基于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原则。
科学性意味着选择的原料必须有充足的科学研究和证据支持,以证明其具备相关的功能。
只有经过充分的科学研究和验证,功能性食品才能真正发挥其所宣称的效果。
在选择功能性食品原料时,可以参考以下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原则:1. 查阅相关的研究论文、文献和研究报告,了解相关原料的研究进展和效果;2. 参考权威机构的评估和推荐,如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标准委员会等;3. 考虑原料的稳定性和可溶性,以确保其能够在食品制造和储存过程中保持有效性。
功能性食品的全球市场发展趋势与监管政策分析

功能性食品的全球市场发展趋势与监管政策分析功能性食品是指具备一定的健康功能并在普通食品基础上增加某些物质或通过调整食品的组成来增强其特定功能的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功能性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加大。
本文将分析功能性食品的全球市场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监管政策。
一、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发展趋势1. 健康意识上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消费者对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功能性食品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更多关于身体健康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 新产品不断涌现: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食品公司不断研发和推出新的产品。
例如,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的功能性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同时,针对特定群体的功能性食品,如老年人、儿童和运动员,也不断涌现。
3. 个性化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个体化、定制化的需求也在功能性食品市场中得到体现。
消费者希望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功能性食品,这促使市场出现了更多个性化的产品。
4.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功能性食品市场需求的增加,食品公司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吸引消费者,食品公司不仅要推出具有明显功能的产品,还要注重产品的口感、外观以及包装等方面。
同时,市场上的功能性食品品牌也在不断增加,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也更广。
二、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监管政策1. 标签和广告监管: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和产品信息的准确传递,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签和广告监管政策。
这些政策要求功能性食品的标签和广告必须真实准确地表明产品的功能、成分和预期效果,防止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2. 成分安全和合规性:功能性食品的成分安全是监管政策的重点。
各国制定了严格的成分审批制度和安全性评估规定,要求企业对功能性食品的成分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验证,确保无害且符合法规要求。
3. 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功能性食品中通常含有各种食品添加剂,如抗氧化剂、咖啡因等。
我国功能食品生产存在的问题及研发方向

包括 发酵 型 和非 发酵 型 。 由于 世 界传统 发 酵食 品 历
史悠 久 , 布广 泛 , 多 国家和 地 区都有 当地特 色 的 分 许
二代功 能食 品 , 必 须 经 过人 体 及 动 物 实 验 证 明该 指
1 2 功能食 品 的发 展 过程 . 纵观 各 国功 能 食 品 发 展 过 程 , 体 可分 为三 个 大
阶段 , 可称 为三 代 产 品 。第 一 代 功 能食 品 , 括各 也 包
2 功 能食 品 的生 理 作 用
2 1 营养 保健 性 .
功 能性 食 品 营养 保 健 性 涵盖 面 广 泛 , 且 多 涉 而
席 文 娣
( 肃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 , 甘 甘肃 兰 州 7 0 4 ) 30 6
摘
要: 随着人 民生 活水平 的提高 和生活质量 的改 善 , 们 的 自我保 健 意识不 断增强 , 人 健康 长寿 已成 为人们共 同 的
追求 。功能 食品 以其调节 人体生 理机能 、 增强 机体防御力 、 预防疾病 、 促进 健康 、 延年 益寿等特殊 的保 健功能 , 倍受
疾 病 、 进健 康 、 年 益 寿 等 相关 生 理 功 能 , 宜 特 性食 品 , 促 延 适 即疗 效 食 品, 降脂食 品 、 如 降糖 食 品 、 防糖 尿
性 食 品和 加 工型 功能 性食 品 ; 保 健特 性来 讲 , 从 主要
分 为 预 防疾 病 型食 品和 病 后 康复 型食 品 ; 病 理 针 从
对 性来 讲 , 要 有抗 炎 症 型 、 溃疡 型 , 病 变 型 及 主 抗 抗
预 防 癌症 型 等 多种 功 能 性 食 品 ; 当然 也 可 以从 食 品 的功 能性原 料 人手 , 其进行 不 同的命 名[ ] 对 2 。
关于食品安全现状和看法

食品安全现状及看法俗话有说:“民以食为天,吃以民为先。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的稳定。
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的意识均在不断地增强,功能性食品、绿色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用语频繁出现在媒体和日常生活中。
让城乡居民长期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放心食品”,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本文从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和提高食品安全的观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
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
此外,食品中添加违禁物质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
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
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
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
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
二、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1)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近年来,每年卫生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100~200起,涉及数千人发病,百余人死亡;除意外事故外,大部分均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
如80年代上海因食用受污染的蛤蜊引发甲型肝炎疫情30万人。
功能食品的发展与安全性评估

功能食品的发展与安全性评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食品逐渐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功能食品是指含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食品,如有益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由于市场上功能食品种类繁多,安全性评估成为了重要的一环。
那么,功能食品的发展和安全性评估应该如何进行呢?一、发展历程人们对功能食品的重视是早已有之的,在中国古代已经有了润肺清热、养血益气等功效食品的使用。
而现代功能性食品的出现则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和食品科技的进步,功能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目前,市场上的功能食品种类繁多,包括添加有益菌群的酸奶、富含Omega-3的鲑鱼、提高免疫力的大蒜等。
但是,功能食品并不是万能的,它们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例如,过量的抗氧化剂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风险。
因此,科学的安全性评估尤为重要。
二、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指对某种物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以确定该物质的安全性。
对功能食品进行安全性评估需要分步骤进行,包括生物学评估、毒理学评估、营养学评估和临床评估。
1.生物学评估生物学评估主要是评估该物质是否存在生物互作用。
对于功能食品,要了解其成分和作用机理,并评估其成分与人体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
例如,添加了一种维生素的食品,在不影响其他营养素吸收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2.毒理学评估毒理学评估是评估该物质是否有毒性和副作用。
功能性食品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应经过审批和注册,而且要进行毒性测试。
毒性测试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测试等,以确定添加剂对人体的毒性和副作用。
3.营养学评估营养学评估是评估该物质是否对人体有益处。
对于功能食品来说,营养学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要考虑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还要考虑添加剂的用量和品质。
4.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评估该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临床评估的内容包括生物利用率、生理功能变化、病理变化等。
还需要考虑人群一致性、剂量水平和用药时间的因素。
功能性食品论文 (4)

功能性食品论文引言功能性食品是指通过添加特定的成分或处理方法,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保健效果的食品。
与传统食品相比,功能性食品在满足人们基本营养需求的同时,还具有对保健和防病有一定作用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功能性食品在日常饮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等相关内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功能性食品的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从食品的角度,功能性食品是含有某种特定的成分或具有某种处理方法,以使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保健效果的食品。
其次,从人体的角度来看,功能性食品是通过摄入一定的食物来调节某一特定功能的食品。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和目的,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营养补充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的特定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满足日常饮食中缺乏的营养需求。
2.调节功能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调节人体内某些特定功能,如调节血压、血糖、胆固醇等。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3.保健型功能性食品:主要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功能。
这类食品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一些慢性病的发生。
功能性食品的功效和作用功能性食品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性食品及其对身体的影响:•益生菌类功能性食品: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免疫力。
•膳食纤维类功能性食品: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降低血脂,预防便秘和肠癌等疾病。
•高抗氧化功能性食品:能够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延缓衰老,降低患上慢性病的风险。
•蛋白质类功能性食品: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促进肌肉合成,维持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
•植物提取物类功能性食品: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能够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功能性食品存在的问题虽然功能性食品在保健和防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张远1,2,樊瑞莉1,张令文1(1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2 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35)摘要:对功能性食品的特点、我国功能性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述。
对解决我国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 S20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9973(2009)10-0029-03 The proble ms o f fun ctio n al fo od sa fe ty in Ch in a an d its cou n te rme asu resZH AN G Yuan1,2,FAN Rui li1,ZH ANG Ling w en1(1.H 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y,Xinxiang453003,China;2 Food Safety Key Lab of Zhejiang Prov ince,H ang zhou310035,China)Abstract:The character s of functional food safety and the m ain ex isting problem s of functional foo d safety in china w ere summ ar ized in this paper.Some co unterm easures on solv ing the prob lems o f functional fo od safety w er e finally put forw ard.Key words:functional food;food safety;pro blem;counterm easure当今,健康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食品的功能成分、营养成分,开发功能性食品已成为世界食品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功能性食品的定义为 功能性食品是强调其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1]。
1 功能性食品的特点[2,3]功能性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功能性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具备食品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作为功能性食品应当含有一种或数种营养素并达到一定含量水平,但不能要求功能性食品等同于普通食品,为人体提供各种营养素,而且更不能将功能性食品视为正常膳食,作为各种营养素来源的主要途径。
二是功能性食品除具有食品的一般特征外,还必须具有特定的功能使之与普通食品相区别。
首先,这种特定的功能在管理上可以作为食品的功能来受理;其次这种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经科学验证是肯定的。
三是功能性食品是针对特定的人群而设计的。
功能性食用的范围不同于一般食品,如降血压的功能性食品只能适宜于高血压的人群。
我们不排除某些功能可能适宜的人群面较广,但没有适宜于任何人群的功能性食品。
四是功能性食品是以调节机体功能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治疗为目的,这点与药品不同。
五是功能性食品的产品属性既可以是传统的食品属性,如酒、饮料等,也可以是胶囊、片剂等新的食品属性。
2 由功能性食品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因功能性食品所特有的治疗、保健功能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为了保证功能性食品的安全性,我国功能性食品在审批之初,第一步就是先进行安全检测,只有等到安全过关了,才能进行功能检侧等其他程序,所以,凡是正规审批并严格照章办事的企业和产品,都不应该存在安全问题。
收稿日期:2009-04-05基金项目:浙江省高校 重中之重学科建设项目(N o.ZZ05-08)作者简介:张远(1979-),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检测。
!29!另外,功能性食品中的各种原料的添加,也有严格的规定。
但事实上,上市的功能性食品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
2 1 添加违禁药物[4,5]在减肥功能性食品中加违禁药物,就是较为严重的危害消费者安全的例子。
曾有日本东京一女大学生服用中国生产的 天天素清脂胶囊死亡,该女生服用 天天素清脂胶囊两个半月,瘦了13公斤,后来被家人发现昏倒在卧室里,送到医院后被证实己经死亡。
研究表明,该产品中的盐酸芬氟拉明中含有食欲抑制剂和肥胖治疗剂,但是副作用极大,服用者大都发生了眩晕、呕吐、腹泻、头痛、失眠、抽搐等危害健康的反应。
这种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心理定位还是与药品贴近,也就是希望其 效果显著,而功能性食品本身却只是 长期服用,维护健康。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 见效快的消费需求,以实现企业利益,一些厂家,偏离正轨,挺而走险,于是出现了市场上的各种安全危机。
2002年7月卫生部公布撤消13种功能性食品批准文号,禁止这些产品生产,其中8种是(广州、湖南、福州、肇庆等企业)违法添加芬氟拉明或麻黄素或速尿的减肥产品,另外4种 补品(湖南、北京、山东等企业)则含有枸椽酸西地那非,即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处方药伟哥(万艾哥)的主要成份。
2004年6月上海市抽查18批减肥功能性食品,也发现100%违规添加化学药物成份。
2 2 大部分不标副作用[6]对于产品的不适应人群应要求有专门标注,比如褪黑素产品,应标 抑郁人群、儿童禁服等。
市面上大部分功能性食品均未有标明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另外香港消委会曾收集了一百九十二种较受欢迎的中国大陆生产的功能性食品,资料包括冬虫夏草胶囊、首乌片、田七粉、灵芝胶囊、灵芝孢子、银杏丸和鱼油丸等,消委会分析其中八十种食品的商标,发现当中大部分均没有标明禁忌及副作用,消费者服用时存在一定危险。
如果产品中的含量对孕妇有害,孕妇误服了便会对胎儿造成危害。
2 3 假冒伪劣 功能性食品及虚假广告造成安全问题后果严重[7]假冒伪劣 功能性食品的例子很多。
2004年广西南宁市抽查8个功能性食品中只有一个合格,其它均是一般普通食品冒充。
山西平陆华瑞灵芝厂,其 祥瑞灵芝王全部是用玉米、大麦加工成的米粉。
南京 九代清源干脆盗用诺贝尔奖得主名义,宣传该功能性食品能治疗乙肝,有患者花几千元买来十几瓶,服完多瓶不见效,再找其办事处,已人去楼空。
在功能性食品的宣传上,批什么功能就只许说什么功能,业内谓之为 硬约束。
硬约束自然有它的可取之处,就是约束了随意的夸大宣传。
但是,它也在事实上限制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从而由盲目消费导致不安全消费。
比如 抗氧化、 抗突变、 免疫调节,消费者不可能知其所以然,因此购买时就显得茫然。
一些功能性食品厂家或经销商,擅自夸大功能性食品的功效,误导了消费者,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2 4 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功能性食品行业鱼龙混杂的状况一直为人垢病。
目前,功能性食品行业存在低水平重复、科研水平不高等问题H ACCP是用于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面控制的认证体系,在国际食品行业已被广泛推行,而在我国功能性食品行业,这方面的认证工作却一直没有很规范地开展起来。
食品卫生行业标准更新较慢,而功能性食品的检验也完全按照食品标准进行。
既然在定义上都明确的表示了,功能性食品与普通食品存在区别,是否也应该考虑为功能性食品提供相应的国家标准。
3 解决我国当前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面对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
目前已形成了全国上下重视食品安全,狠抓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并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状况有很大的改进,但要进一步解决我国的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应从三方面着手加强对全民的宣传教育:一是对全民进行功能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功能性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30 !有全民素质提高了,功能性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 2 完善与功能性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功能性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我国国情的功能性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
还要不断提高国家功能性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功能性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 3 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强功能性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涉及功能性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功能性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功能性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功能性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功能性食品。
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功能性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
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3 4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功能性食品行业协会,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
协会要定期组织会员学习,组织会员互相检查、参观、评议,相互监督。
行业协会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国外使馆、贸易机构、媒体等)广泛收集国外资料,尤其是贸易对象国和地区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环保要求,及时提供给相关企业和政府,研究对策,帮助企业解决因 绿色壁垒引起的贸易纠纷,维护企业正当的权益。
3 5 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功能性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
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功能性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3 6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功能性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我国已加入WTO,为排除技术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的阻碍,保障功能性食品的出口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功能性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要注重引进与创新并举,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AOAC、CAC、FAO、WHO等先进标准,开展标准技术创新研究,为保证功能性食品安全和为政府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