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论湘西文化对沈从文小说的影

响论湘西文化对沈从文小说的影响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坛巨匠,以其深厚的湘西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著称于世。
他的小说写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成为了湘西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湘西文化与沈从文小说的关系出发,分析湘西文化对沈从文小说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湘西文化与沈从文小说湘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来源于中原文化,又融合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沈从文生于湖南湘西,他的文学创作与湘西文化密切相关。
他的小说中常出现浓郁的湘西风情、湘西方言,以及湘西特有的宗族制度、土地观念和民间信仰,这些元素使得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
沈从文的小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边城》、《归来狂人》和《围城》。
其中《边城》是他最早的小说作品,它的主题是爱情和责任,描写了一段跨越宗族的爱情故事。
小说中通过对湘西山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湘西独特的文化景观,深刻地反映了当地民风民俗和人物性格。
《归来狂人》则是一部以自我意识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文人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和追求。
小说结合了沈从文自身的经历与湘西文化的特点,塑造出了文人独特的性格和奋斗历程。
而《围城》则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它揭示了围城般的生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封闭困境。
这部小说成功地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湘西文化对沈从文小说的影响湘西文化对沈从文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小说的意象与情感方面。
湘西作为一个风景秀丽、文化独特的地方,深刻影响了沈从文的小说情感的表达和意象的构造。
在《边城》中,小说情节延续了湘西的古老传说和风水学说;在《归来狂人》中,小说展示了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剖析。
可以看出,湘西文化为沈从文小说中的意象与情感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丰富的内涵。
其次,湘西文化对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沈从文的写作风格与湘西方言密不可分,他运用湘西方言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语言表达。
地域文化的载体——沈从文作品解析

文_学术探讨334摘要:湘籍作家沈从文笔下诸多文学作品都围绕湘西展开描写,家乡凤凰成为他的创作源泉。
这块土地上聚集了多个民族,沈从文对于家乡的地域文化具有强烈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以沈从文的几部代表性作品入手,分析其作品中的浓郁地方特色。
关键词:地域;民族;沈从文引言:湘西生活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大重要题材,在他的大部分作品当中都以描绘湘西人民淳朴自然的生活为主,尤其以描写乡村文化和乡村世界为主。
因此在沈从文创作的小说当中,语言格调非常古朴,句式简单主干明确,没有多余的华丽辞藻,其笔下描绘的人物形象也大多单纯老实、淳朴木讷,而在其以描绘湘西为主的作品当中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这也成为沈从文的一大创作风格。
本文将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文化进行解析。
一、湘西的女性形象沈从文的祖母是土家族,母亲是苗族,因此从孩提时代开始,沈从文便生活在由苗族、土家族等多种民族聚合而成的湘西之地,而这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审美特质,也对其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
在沈从文的大部分作品当中,都以描绘湘西形象为主,其笔下的人物形象、自然环境等均与真实的湘西世界保持高度一致,本文在此以分析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形象和其构筑的湘西世界为主,从而展现出其描绘的湘西形象。
1、自然纯洁的人性美如果把沈从文的文学创作比喻成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么“人性”则为这座高楼大厦的基石,也是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基础。
在其笔下描绘以描绘湘西为主的作品当中,展现了大量湘西女性独有的自然、纯洁的人性美。
比如说在《边城》当中的翠翠,她自幼生活在依山傍水、人杰地灵的湘西楚地,每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说翠翠其实就是自然的化身。
《边城》一文中描绘的翠翠是每天与小黄狗嬉戏打闹、从不发愁、从不生气,生活悠闲且自在,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天真烂漫的湘西少女。
在翠翠的眼中,世间万物既纯净又简单,这也成就了翠翠乐于助人、淳朴善良的性格。
而在《萧萧》当中的小童养媳萧萧,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与封建传统礼教相抗争,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在作品的结尾萧萧没能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其坚韧不屈、顽强生活的性格也展现出湘西女性敢于抗争的人性之美。
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

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1. 湘西世界的地理背景湘西是指中国湖南省的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多山且多雨,山峦起伏,河流纵横。
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艰苦,但同时也孕育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
沈从文以湘西为背景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小说作品。
2. 湘西世界中的人物形象沈从文笔下刻画出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生动形象的人物。
比如,在《边城》中,他刻画了乡村女子韦小宝和李秀莲这两个形象鲜明、性格迥异、但又富有感染力的女性角色。
他们以自己独特而坚强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3. 湘西世界中的自然环境湘西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而美丽,蕴含着浓厚而神秘的文化氛围。
沈从文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气候变化等细致入微地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湘西的大自然之中。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雨水、山水、雾气等自然元素,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背景的描绘,更是作品中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映射。
4. 湘西世界中的人情味湘西地区人民淳朴善良,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传统,对待亲情、友情和爱情都表现出深厚而真挚的感情。
沈从文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交往方式的描写,展现了湘西地区独特而真实的人情味。
5. 湘西世界中的历史背景沈从文笔下描绘了湘西地区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传统习俗等细致入微地描写,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湘西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情。
他在小说中融入了大量历史元素,并通过对历史事件背后人物命运和心理变化等方面进行刻画,使作品更富有厚重感。
6. 湘西世界中的宗教信仰湘西地区有着独特而深入人心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形式,更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追求。
沈从文在小说中多次描绘了湘西地区的宗教信仰,通过对人物的心灵世界和内心矛盾的描写,深入探讨了宗教信仰对于人们生活和命运的影响。
7. 湘西世界中的社会问题湘西地区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社会问题较多的地区。
沈从文在小说中通过对社会问题如贫困、文盲、封建迷信等进行揭示和批判,使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对于湘西地区人民生活造成了哪些困扰。
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世界

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世界沈从文是20世纪著名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以其对湘西风情的独特描写而闻名于世。
沈从文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领域,但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他对湘西世界的深刻描写。
他生长在湖南省益阳市的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这使得他对湘西的民风民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表现。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是一个聚焦着湖南西部特有的山水风情和民族文化的世界。
在他的作品中,湘西的山川河流、百态人情、神秘宗教、鲜明风土人情等元素皆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他的作品以水、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为背景,以湘西人的生活、信仰、风俗为主题,塑造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湘西山水画卷。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彷徨》、《湘西子弟》等作品,无不在叙述湘西的风情事故和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在《边城》中,他以凤凰古城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特殊的边境小镇,展现了湘西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景观。
小说中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建筑景观和淳朴的人情,将湘西独有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彷徨》是沈从文的另一部代表作,其中描述了湘西的乡土生活和农民的艰辛命运。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感真挚深刻,让人对湘西的山水与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湘西子弟》中,沈从文更多地描述了湘西的学子,在外求学的艰辛和在湘西的生活境遇,真实地刻画了湘西人的朴实、淳朴和坚韧的性格。
沈从文对湘西的热爱和深情之情,不仅表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同时也体现在他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中。
他曾多次前往湘西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保护和振兴工作。
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湘西文化田野调查,并将调查所得成果写入了《湘西日记》等著作中。
在对湘西文化的研究上,沈从文的著作不仅融合了诗歌、小说、散文的文学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当地传统文化的考证和传承。
他对湘西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庙会节庆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让人们对湘西的历史、文化和乡土风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文学天赋,将湘西的丰富多彩表现得鲜活生动,为湘西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增添了独特的艺术光彩。
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

论沈从文小说的湘西世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之一是以湘西世界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边城》。
本文将以该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表现形式、主题思想和文化价值。
一、湘西世界的表现形式《边城》是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叙述边山故事的形式展示了湘西世界的丰富多彩。
小说中充满了湖南方言和当地风俗,这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湘西文化的内涵。
作者通过刻画湘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物产资源,揭示了湘西的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
小说还通过描写湘西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情感,展现出湘西世界的人文特征。
二、湘西世界的主题思想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湘西文化、历史和人文精神的探究。
小说中深刻展现了湘西地区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揭示了湘西世界的独特人文精神。
小说中反映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以及人们的情感、个性、命运等方面在湖南文学中也是具有独特性的。
小说以优美的语言艺术展示了湘西世界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推进华南文学发展的宝贵财富。
三、湘西世界的文化价值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小说中对湘西风俗和民俗的描写,对湘西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小说以湘西世界为背景,通过对湘西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心理描写,展现了湘西人民的勇敢和乐观精神,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最后,小说通过对湘西世界的描写,使得湘西地区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得到展示和传播,具有防止文化消失的作用。
综上所述,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世界的表现形式多样,主题思想卓越,文化价值显著。
通过研究该小说,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湘西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也能够对湖南文学的发展做出具有推动意义的贡献。
论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论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作者:李玉杰邵智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27期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在中国文坛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
他的乡土小说带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他是湘西地域文化的抒写者。
文章论述了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地域文化小说创作创作风格一、湘西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地域“乡土小说”。
沈从文出生在沅水流域的凤凰县,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处,是苗、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
几千年来,这里聚集了古楚文化、蜀文化与苗族文化,进而形成了特殊的湘西文化,也因此造就了湘西浓厚的文化底蕴。
沈从文从小生长在这样的氛围下,形成了喜欢探索自然、思索自然的敏感性格,也因为湘西文化及人民的朴实、抒情、唯美及温暖,让他儿时便在心里种下了湘西的种子。
由于他受湘西地域文化的影响,便在鲁迅带领的“乡土小说”的树枝上长出了一个新杈,开创了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学”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湘西的山水经历对他的创作题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不论是孩提时代的游玩,还是从戎之后的奔波,都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最多的便是湘西山水题材。
沈从文的创作题材主要为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
不难想象,湘西故土从正面影响了他的湘西生活题材,从反面成就了他的都市生活题材。
家乡湘西及湘西的民俗成为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他从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提炼出饱含深刻寓意的意向母体,将民俗文化摄入作品并使之具体化、艺术化、形象化,从而使他的湘西地域小说具有丰厚的审美内涵。
二、自然、淳朴的民风民俗对沈从文创作的启发及影响。
湘西是一个静谧、和缓、永恒的世界,那里有独具特色的湘西地域和永远奔腾不息的浩荡沅水和沅水文化,有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
那里的人展示着最本真的生活态度及最本能的真善美。
“爱美”表现于妇女的装束方面给人一种简单、朴素、异常动人的印象,“热情”多表现于歌声中。
论沈从文《湘西》的空间书写

论沈从文《湘西》的空间书写作者:赵彩云来源:《文学教育》 2021年第11期赵彩云内容摘要:沈从文以其自身经历与生命体验,从纪实性角度出发创作的散文《湘西》,以独特的空间和文化视角,建构并阐释湘西世界,竭力揭开湘西的神秘面纱,用质朴含蓄、真挚且最符合人性的自然方式,书写湘西的原始性、宗教性、特异性及地方人民的生命力与厚重感。
《湘西》展现了以地方特色为基准的包含有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精神空间等的一个大的“属人的空间”。
沈从文再现与重构湘西的同时,也潜在隐含了民族忧患意识和对生命感知的悲悯情怀。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空间书写空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不仅仅是一个名词, 也是一个内含着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动词;它也不再止步于静止的地理或物理概念,而是一个复杂的变动不居的社会概念,空间成为一个流动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动态的变化以及种种矛盾和异质性,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重组和建构”。
[1]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从三元辩证法的角度将空间划分为:物理空间(如自然和宇宙)、社会空间、精神空间。
“空间是复杂多重的,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实在的,又是隐喻的。
”[2]人作为空间的主体,以生产劳动和实践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人的空间”。
人之存在于空间,赋予空间地理、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意义,但空间也以其特异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制约着人的发展。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与空间存在“力的相互作用”。
沈从文生于湘西,青年时期成长于湘西,在湘西生活了近20余年。
湘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民俗文化等塑造并影响着沈从文的秉性养成和情感体验。
神奇、浪漫、多情、刚直的湘西赋予了沈从文真挚细腻、浪漫开拓、质朴自然的诗人性格。
20岁之前,在湘西的独特人生经历与生命感知体验,沉淀了沈从文厚重宽广的指向人类共性情感的“悲悯情怀”。
因为对故乡湘西爱的深沉,所以沈从文在众多作品中表现出了隐含的“忧郁”与“思虑”。
浅析沈从文两大艺术世界 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的不同

浅析沈从文两大艺术世界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的不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备受推崇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涉及广泛,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多个领域。
他的文学风格独特,主题丰富,其中以他构建的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最为著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沈从文两大艺术世界之间的差异。
一、湘西世界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独创的一个文学世界。
湘西是一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这里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方言语言都成为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素材。
他用自己敏锐的笔触描绘了湘西世界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生动地表达了湘西人的崇高情操与独特风貌。
在湘西世界中,沈从文展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思考与反思。
他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湘西世界里的山川奇观、草木芳香、人们的善良与朴实,以及这些元素所蕴含的深邃哲理。
但是,湘西世界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因素,例如迷信、传统封建礼教等等。
沈从文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通过作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揭示和探讨。
他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回应了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挑战。
二、都市世界相比于湘西世界,都市世界是沈从文另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领域。
他用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刻画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都市世界里,他抛弃了湘西世界所具有的地域色彩与社会背景,而将目光投向了城市的繁华与现代化进程。
沈从文的都市世界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南京,另一个是他后来在香港的创作。
在这两个时期,他都通过作品带领读者了解不同的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深度揭示了城市中所存在的文化冲突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都市世界中,沈从文把握了现代性的本质特征,以及城市文化对个体生命的影响。
他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心灵呈现出一个个在城市中迷失的人们的孤独、苦闷和无助。
三、湘西世界与都市世界的不同湘西世界和都市世界是沈从文两个不同的艺术创作领域,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风格的不同。
湘西世界以自然和生命为主题,比较具有叙事性与丰富的意象,另一方面,都市世界则更加注重表现现代都市中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冲突,更为现代且注重观念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乡土小说作家,在中国文坛有“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
他的乡土小说带着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他是湘西地域文化的抒写者。
文章论述了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地域文化小说创作创作风格
一、湘西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地域“乡土小说”。
沈从文出生在沅水流域的凤凰县,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处,是苗、侗、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
几千年来,这里聚集了古楚文化、蜀文化与苗族文化,进而形成了特殊的湘西文化,也因此造就了湘西浓厚的文化底蕴。
沈从文从小生长在这样的氛围下,形成了喜欢探索自然、思索自然的敏感性格,也因为湘西文化及人民的朴实、抒情、唯美及温暖,让他儿时便在心里种下了湘西的种子。
由于他受湘西地域文化的影响,便在鲁迅带领的“乡土小说”的树枝上长出了一个新杈,开创了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学”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湘西的山水经历对他的创作题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不论是孩提时代的游玩,还是从戎之后的奔波,都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感受最多的便是湘西山水题材。
沈从文的创作题材主要为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
不难想象,湘西故土从正面影响了他的湘西生活题材,从反面成就了他的都市生活题
材。
家乡湘西及湘西的民俗成为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他从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中,提炼出饱含深刻寓意的意向母体,将民俗文化摄入作品并使之具体化、艺术化、形象化,从而使他的湘西地域小说具有丰厚的审美内涵。
二、自然、淳朴的民风民俗对沈从文创作的启发及影响。
湘西是一个静谧、和缓、永恒的世界,那里有独具特色的湘西地域和永远奔腾不息的浩荡沅水和沅水文化,有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
那里的人展示着最本真的生活态度及最本能的真善美。
“爱美”表现于妇女的装束方面给人一种简单、朴素、异常动人的印象,“热情”多表现于歌声中。
沈从文敏感而善于捕捉个人感受体验,他继承了湘西人激情、质朴、敏锐的特性,喜欢接触新事物,害怕沉溺于一成不变的生活中。
沈从文在湘西度过了童年和少年,这十几年的生活无疑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段时光成为他人生后几十年的思念和回忆,也是他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儿时的经历及积累使他生发出创作文学的念头,也使他创作时有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弗洛伊德和阿德勤在他们的心理哲学主张中都一致认为,一个人童年时代的美好与丑恶的记忆会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脑海中,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那些美的记忆会变得更加美好,丑的也变得更加丑恶。
这句话在沈从文身上无疑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在他的心中,湘西什么都是好的、美的,加之传奇丰富的经历,
给他的创作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有着深厚的生活积累、艺术积累和自觉的美学意识。
他在《从文自传》里写道:“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份性格的刑场,便应当溯源到小时在私塾中的逃学习惯,极明显,对于后来用笔有显著影响。
”由此看来,湘西故土浓厚的地域气息和文化底蕴,儿时的积累和独特的性格,对沈从文走上创作道路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他的创作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湘西地域文化对沈从文创作风格及题材的影响。
沈从文的湘西文学是原生态的文学,其主要源于湘西这片神秘而富于想象色彩的土地,因而湘西的地域文化与沈从文的创作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因为这样,使得地域“乡土小说”派的沈从文有着与他人不一样的独特的创作风格。
沈从文是一个紧紧拥抱故土地域不放的作家,他的作品带着湘西所特有的风采,篇篇都充满了湘西浓厚的地域气息,充满原始而神秘的恐怖,交织野蛮与优美。
沈从文独树一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构建了绮丽的、令人炫目的湘西文化,其中在他的一系列“湘西小说”中,充满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其湘西及湘西的民俗成为他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
他置身于湘西的山水之间,用自己的生命感知湘西人最平淡的日常生活,因而能够以大大高于生活真实的形式创作出高度艺术真实的湘西。
“人情美”与“人性美”是湘西存在的生命形式。
而沈从文对“人性”极力推崇,说明湘西地域文化对他的影响极大。
首先,沈从文的作品,内容唯美、阴柔、抒情,纯朴而不失粗犷,文字朴实无华,语言表现出口语化、生活化。
其次,沈从文笔下人物,都是一些不入“崇高”之流的小人物。
他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身上葆有淳朴善良正直的人性美、勤劳、勇敢。
他总是用平凡的人物或故事展现崇高的主题,达到他所倡导的“人性”。
沈从文小说的题材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之美。
都市小说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这两类小说的美学追求是一致的,运用两种题材作品在对立互参中清楚地体现沈从文的“人性”追求。
在优美、宁静,自然、古朴的爱与美的边城世界背后正是那个物欲横流、肮脏丑恶、人性扭曲的城市世界。
由此可见,沈从文的文学创作题材大部分来源于湘西地域文化。
沈从文的小说,既真实而又艺术地再现了湘西的传统文化,将落后闭塞的湘西推到了世人的面前,向人们展示了湘西的真、善、美。
他研究了湘西人的传统,当地方言、民间传说、宗教习俗与山地人民关心的事情;他写出了那些铁匠、船主、水手、渔民、官僚政客、妓女、巫师,把他们写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对湘西城市风光与地域生活精雕细刻,创造了灿烂的地域文学,而且数量繁多,
被斯诺称为“中国的大仲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