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进士、举人名录

合集下载

贵州举人名录

贵州举人名录

贵州举人名录秦颙:字士昂。

正统七年壬戌科进士,三甲二名。

官至云南左参政。

易贵:字天爵。

景泰五年甲戌科进士,三甲二名。

官至辰州府知府。

黎逊:天顺元年丁丑科进士,三甲四十八名。

官至湖广长沙知府。

钟震:天顺元年进士,三甲一百三名。

官至工部主事。

俞玑:成化八年壬辰科进士,二甲九十九名。

官至主事。

徐节:字时中。

成化八年进士,三甲一百三十六名。

由知县升御史,官至山西巡抚。

朱璧:成化二十年甲辰科进士,三甲十四名。

官至都察院经历。

郭珠: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进士,二甲一百五名。

官按察司佥事。

詹恩:弘治十二年己未科进士,三甲三十五名。

官大理寺副。

汤冔:字伯元。

正德十六年辛巳科进士,三甲二百七名。

官历户部员外郎、潮州及巩昌等知府。

汤训:正德十六年进士,官同知。

刘秉仁:字子元。

嘉靖二十七年丁未科进士,三甲一百十七名。

由主事历官参政、郧阳巡抚。

陈治安: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进士,三甲二百二名。

官至南京工部主事。

汪若泮: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进士,三甲二十一名。

官大理寺评事。

许一德:字子恒,号吉庵。

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三甲六十六名。

官御史,历任湖广佥事、云南副使。

告归,修《贵州通志》。

马文卿:字瑞符。

万历二十年壬辰科进士,三甲二百三十六名。

选庶吉士,授御史,巡按广东。

杨师孔:字愿之,号霞标。

万历二十九年辛丑科进士,三甲一百七名。

历官云南按察司佥事、副使,浙江左参政。

王尊德:字存思。

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进士,三甲一百十七名。

由中书历官兵部侍郎、两广总督。

卒赠尚书。

潘润民:字用霖。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三甲一百十一名。

由庶吉士历官四川、河南参政。

刘述祖: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进士,三甲一名。

官御史。

张慎言: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进士,三甲八十名。

官知县。

徐卿伯:字孟麟。

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进士,三甲二百二十一名。

官御史至四川参议。

子必远、必遴皆入翰林。

马士英:字瑶草。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二甲十九名。

累官右佥都御史、兵部侍郎、凤阳总督、南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北山进士、举人名录

北山进士、举人名录

北山进士、举人名录北山进士、举人名录一、进士名录:1、马良,字必达,马村人,北宋嘉佑甲辰(1059年)进士,官居通判。

2、马友,字必荣,马村人,北宋熙宁丙辰(1076年)进士,官居兵部侍郎。

3、马端,字必显,马村人,北宋绍圣丁丑(1098年)进士,官居国子正教。

4、马最,字允邦,马村人,北宋宣和辛丑(1121年)进士,官居光禄寺少卿。

5、马衢,字时敏,马村人,南宋绍兴癸丑(1133年)进士,官居将士郎。

6、马佐,字廷辅,马村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7、黄彦通,谷来二村人,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荫辟进士,授新会县知县8、马志燮,举坑村人(祖籍)。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官居云南迤西兵备道。

二、举人名录:1、王景章,谷来一村人,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文),曾入朝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后在湖南任知县,因功升为长沙知府,着有《雕圆遗稿》。

2、王景程,谷来一村人,清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举人(文)。

3、钱士能,字蛟腾,竹溪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年)乙卯科举人(武)。

4、黄雄潘,字杏生,谷来二村人,清同治四年(1864年)乙丑科举人(武),官居千总。

5、钱士熊,竹溪村人,清同治六年(1886年)丁卯科举人(武)。

6、马职垲:上显潭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举人(文)。

7、董继文,字德卫,湖上院村人,清光绪廿三年(1897年)丁酉科举人(文)。

上显潭村;楼皓、字高云,梁乾化二年(912)登进士,官仕绍兴路教谕。

楼孟金太平兴国七年(982)登进士,授广东香山县迪功郎,在县讼轻刑简,以德代民,香山之民仰之如日月,亲之如父母,廉明惠爱,罕见其匹。

后赠奉义大夫。

楼爚,嘉泰五年(1205)进士,任广州安抚使,赠金紫光禄大夫。

中国历代科举名录

中国历代科举名录

中国历代科举名录
下面是中国历代科举名录的一些重要内容:
1. 隋代科举:隋朝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和明经进士特科。

2. 唐代科举:唐朝设置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和明经举人特科。

3. 北宋科举:北宋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进士科和特进士科。

4. 南宋科举:南宋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进士科和特进士科。

5. 元代科举:元朝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进士科和特进士科。

6. 明代科举:明朝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贡士科和特顺科。

7. 清代科举:清朝设有明经进士科、明经举人科、明经举人进士科、进士科和解元科(解元科是为了选拔状元)。

这些是中国历代科举制度中的一些重要科目,也是历代拔擢人才的重要渠道。

其中,明经科目是基础科目,其他科目则根据时代的需求和制度改革而有所调整。

科举制度在中国持续了千年之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章丘明清举人名录

章丘明清举人名录

章丘明清举人名录(一)明代举人名录01、郑钧:洪武三年(1370)庚午科举人,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进士。

02、王俊:洪武廿六年(1393)癸酉科举人,曾任广东宜伦县知县。

03、翟固:洪武廿六年(1393)癸酉科举人,曾任德州吏目。

04、徐恭信: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河南卫辉府同知。

05、孙奎: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北直隶浚县训导。

06、高升: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山西襄陵县教谕。

07、张端: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北直隶新乐县训导。

08、郭进:洪武廿九年(1396)丙子科举人,曾任山西岳阳县教谕。

09、耿直:建文二年(1399)己卯科举人,建文三年(1400)庚辰科进士。

10、袁通:建文二年(1399)己卯科举人,曾任山西太原府教授。

11、石盘: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曾任北直隶饶阳县训导。

12、王纲: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曾任山西阳曲县教谕。

13、李志: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训导。

14、郑良: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曾任淮府伴读。

15、韩瑜:永乐元年(1403)癸未科举人,永乐四年(1406)丙戌科进士。

16、商勉: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曾任山西石州训导。

17、张居珍: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曾任福建按察司佥事。

18、李春: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曾任潘府纪善。

19、李俭:永乐九年(1411)辛卯科举人,曾任河南南阳县知县。

20、刘谅: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举人,曾任山西忻州同知。

21、黄容: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举人,曾任韩府长史。

22、赵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举人,曾任陕西华阴县教谕。

23、李琰: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举人,不详。

24、刘玘:永乐廿一年(1423)癸卯科举人,曾任直隶顺德府教授。

25、王秦:永乐廿一年(1423)癸卯科举人,不详。

明清时期举人名录

明清时期举人名录

明清时期举人名录清朝时期64,彭舜龄,顺治二年乙酉科举人,顺治六年己丑科进士65,李培真,顺治二年乙酉科举人,顺治三年丙戌科进士66,崔抡奇,顺治三年丙戌科举人,顺治四年丁亥科进士67,李廷实,顺治三年丙戌科举人,不详68,李兆浚,顺治三年丙戌科举人,候选知县,策奇之子69,李可秩,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顺天乡试经魁,候选知县70,孟应骊,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拣选知县71,刘超凡,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不详72,贾以观,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信阳州学正73,刘培,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字毓元,号嵩岩74,孟卜,顺治五年戊子科举人,原名应罴,浙江仁和县知县,官至按察使75,王侯服,顺治八年辛卯科举人,顺治十五年戊戌科进士76,郭熙,顺治八年辛卯科举人,顺治八年辛卯科进士77,伊摇南,顺治八年辛卯科举人,不详78,张大临,顺治十四年丁酉科举人,磁州学正79,郭大定,顺治十四年丁酉科举人,湖广衡山县知县,升刑部浙江司主事80,陈之复,顺治十五年戊戌科举人,陈升之孙81,牛玘,顺治十五年戊戌科举人,不详82,陈之震,康熙二年癸卯科举人,陈升之孙83,褚佐,康熙十四年乙卯科举人,陕州学政84,牛克长,康熙十四年乙卯科举人,康熙十五年丙辰科进士85. 刘桂茂,康熙十七年戊午科举人,不详86,张大复,康熙二十年辛酉科举人,继爚之子,拣选知县87,李薛,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进士88,刘延祖,康熙二十九年庚午科举人,考授内阁中书89,郭璜,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科举人,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进士90,张曰聪,康熙三十七年戊寅科举人,信阳州学政91,李楫,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科举人,解元,郑州学正92,曹裕嗣,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举人,雍正八年庚戌科进士93,陈讷,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举人,不详94,郭思祖,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举人,不详95,刘宏猷,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举人,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进士96,彭嘉问,康熙五十年辛卯科举人,由商丘籍顺天府乡试97,彭起渭,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举人,康熙六十年辛丑科进士98,李吉相,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举人,拣选知县99,孟金章,康熙五十三年甲午科举人,贵州大定府理苗通判100,彭家屏,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举人,顺天乡试经魁,康熙六十年辛丑科进士101,彭燕贻,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举人,溶五子,顺天乡试,户部福建清吏司员外郎102,程善述,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举人,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103,李悫存,雍正元年癸卯科举人,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104,李肖筠,雍正元年癸卯科举人,顺天乡试,陕西富平县知县,邠州知州,山西泽州府知府,升陕西潼商道,江苏提刑按察使,借补甘肃凉庄道105,张孚至,雍正元年癸卯科举人,雍正二年甲辰科进士106,彭文熙,雍正二年甲辰科举人,拣选知县107,何中鹢,雍正二年甲辰科举人,直隶临城县知县108,李廷超,雍正二年甲辰科举人,字化存109,张而咏,雍正四年丙午科举人,宜阳县教谕110,张宗说,雍正七年己酉科举人,雍正十一年癸丑科进士111,李肖先,雍正七年己酉科举人,雍正十一年癸丑科进士112,李敏第,雍正七年己酉科举人,雍正八年庚戌科进士113,彭树葵,雍正十年壬子科举人,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114,彭植枋,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云南云南县知县,调贵州天柱县知县115,李敏城,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16,刘天枢,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不详117,程立山,雍正十三年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18, 彭庭悟,乾隆元年丙辰科举人,拣选知县119,李辅德,乾隆元年丙辰科举人,丁巳明通榜,浚县教谕,升浙江桐乡县知县120,彭书场,乾隆元年丙辰科举人,鄢陵县教谕121,吕翱,乾隆元年丙辰科举人,不详122,彭寿朋,乾隆三年戊午科举人,兄弟同榜,拣选知县123,彭倚华,乾隆三年戊午科举人,广西平乐府贺县知县,卓异提升郁林直隶州知州124,李敏行,乾隆七年壬戌科举人,兄弟同榜,乾隆十年乙丑科进士125,李敏修,乾隆七年壬戌科举人,兄弟同榜126,陈纳揆,乾隆七年壬戌科举人,壬戌会试副榜,伊阳教谕127,彭守柯,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28,王家隆,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不详129,胡昱,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浙江缙云县知县130,王方,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溧水县训导131,孟玟,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乾隆十六年辛未科进士132,李钟珏,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候选知县133,蒋为,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不详134,李钿,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密县教谕135,李镐,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直隶成安县知县136,李鋐,乾隆十五年庚午科举人,顺天乡试,截取知县,胞兄弟三人同榜137,张观,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乾隆十八年癸酉科进士138,彭冠,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进士139,李日曦,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云南河阳县知县,镇南州知州140,彭少荩,乾隆十七年壬申科举人,不详141,陈孚,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举人,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进士142,王一峰,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举人,不详143,李隆善,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举人,经魁,署江西吉安府通判,改补广西昭平知县,署柳城知县144,程噩,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举人,拣选知县145,王宾王,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举人,江西试用知县,崇仁县,新昌县知县146,李枢焕,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举人,拣选知县147,彭龙纪,乾隆二十七年壬午科举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进士148,王翌王,乾隆三十年乙酉科举人,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进士149,胡东安,乾隆三十年乙酉科举人,字后行,年九十遇覃恩,赐翰林150,彭钰,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进士151,彭映辰,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科举人,大挑,广西合浦,澄海两县知县,升儋州知州152,胡世铨,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和之子,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进士153,孙树,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陕西眉城,大荔,江西万载等县知县154,秦渭,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不详155,彭于潞,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乾隆四十年乙未科进士,与秦,杨同出阮龙光房156,杨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举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进士157,彭同育,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举人,安徽青阳知县,署太和,贵池等县知县,太平府同知,泗州,寿州直隶州知州158,李树谷,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举人,湖南祁阳,华容,安福,永兴,醴陵,龙山等县知县159,张煸,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举人,裕州教授160,程时叙,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举人,不详161,李奕畴,乾隆四十四年己亥科举人,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进士,官至漕运总督,太子太保162,彭大辂,乾隆四十四年己亥科举人,罗山县教谕163,崔隽,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举人,大挑,罗山县教谕,升广西西宜县知县164,卜鸾停,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科举人,江苏赣榆,睢宁,六合,山阳,泰兴,江浦,丰县等县知县,提补高淳县知县165,彭应会,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举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166,彭骧,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举人,亚魁,江西抚州,赣州,吉安等府知府167,孟衍泗,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举人,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进士168,尹蕴章,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举人,宜阳训导169,李金台,乾隆五十九年甲寅科举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170,张曰珩,乾隆五十九年甲寅科举人,直隶磁州知州,历署新城,广宗,唐县等县知县171,彭之瀚,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裕州学正172,卜兆升,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大挑,署汤阴县训导173,彭应盛,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74,彭赐钥,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拣选知县175,彭志远,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鲁山县籍176,张化鲤,乾隆六十年乙卯科举人,不详177,彭应炎,嘉庆三年戊午科举人,拣选知县178,李慎德,嘉庆三年戊午科举人,山西左云知县,历署岚县,平鲁,河津,虞乡,黎城,文水县知县179,班双奎,嘉庆五年庚申科举人,不详180,孟曾,嘉庆六年辛酉科举人,候选知县181,丁馆苏,嘉庆八年癸亥科举人,历任通许,陈留两县教谕182,王汝弼,嘉庆九年甲子科举人,嘉庆十年乙丑科进士183,韩树椿,嘉庆九年甲子科举人,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进士184,彭鼎,嘉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大挑,分发四川,历任江安,昭化,仁寿等县知县185,李道融,嘉庆十三年戊辰科举人,道光十五年乙未科进士187,李铭标,嘉庆十八年癸酉科举人,不详188,胡德璜,嘉庆十八年癸酉科举人,道光三年癸未科进士189,彭煐,嘉庆二十三年戊寅科举人,丙戌大挑,授四川仁寿县知县,官至广西右江兵备道,署布政使司190,杨保恒,道光八年戊子科举人,辉县训导191,张奕骏,道光十四年甲午科举人,字选卿192,李铭皖,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举人,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李奕畴之子193,王熙堂,道光十六年丙申科举人,密县教谕194,李铭翰,道光二十二年癸卯科举人,署顺天怀柔知县,补望江县知县加同知衔195,韩则谦,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举人,字为若196,姜相禹,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举人,不详197,李芳谷,道光二十六年己酉科举人,经魁,内乡,祥符等县教谕198,王殿鳌,道光二十六年己酉科举人,不详199,曹炽昌,咸丰元年辛亥科举人,咸丰三年癸丑科进士200,李铭霍,咸丰二年壬子科举人,同治二年癸亥科进士201,丁体行,同治元年壬戌科举人,不详202,王赞,光绪元年乙亥科举人,恩赐203,杨广钦,光绪五年己卯科举人,光绪九年癸未科进士204,彭士彦,光绪十四年戊子科举人,解元,拣选知县205,杨敏秩,光绪十四年戊子科举人,投供拣发知县,截取盐课大使206,李如庚,光绪十五年己丑科举人,拣选知县207,胡学磻,光绪十七年辛卯科举人,顺天乡试,拣发热河知县208,李光麟,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科举人,枚之孙,考取分发山西候补知县209,彭伟彦,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科举人,拣选知县。

举人的清举名人录

举人的清举名人录

举人的清举名人录举人(201人)杭齐苏,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见进士。

傅以渐,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见进士。

任克溥,顺治二年(1645年)举人,见进士。

毋光启,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

刘世永,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

庞如龙,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见进士。

刘元运,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见进士。

杭如苏,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京闱,邳州知州。

杨逢春,顺治三年(1646年)举人,见进士。

马如锦,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青州教授。

邓秉恒,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见进士。

王临元,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见进士。

周希圣,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

傅予润,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见进士。

李景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京闱。

朱训诰,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见进士。

杭克赞,顺治十七年(1660年)举人。

许圣朝,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见进士。

傅正揆,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见进士。

韩鼎盛,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见进士。

李辅世,康熙八年(1669年)举人,见进士。

耿愿鲁,康熙八年(1669年)举人,见进士。

薛天瑞,康熙八年(1669年)举人。

邢彰,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

苏俊,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

彭軏,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京闱,见进士。

孙光岳,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京闱。

任彦昉,克溥子,康熙十一年(1672年)举人,京闱。

朱克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人。

郭藩,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人,见进士。

郭治,康熙十七年(1678年)举人,见进士。

刘鏻,康熙二十三年(16845年)举人,京闱。

傅永征,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

任士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

朱辉珏,鼎延孙,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京闱。

邓圻,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

李绍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举人。

邓苞瑞,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举人。

历代进士举人名录的书籍

历代进士举人名录的书籍

历代进士举人名录的书籍
历代进士举人名录的书籍,通常是指收集历代进士和举人的名单、事迹、传记等资料的书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关信息。

以下是一些有关历代进士举人名录的书籍推荐:
1.《中国科举考试史》:由中国科举考试博物馆编纂,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科举考试历史的书籍,包括进士和举人的名录、考试规则、
录取标准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科举考试录》:宋代官方编写的科举考试总集,收集了自隋朝以来各个朝代的进士和举人考试内容,是了解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资料。

3.《历代进士名录》:清代学者黄遵宪编纂,收集了自唐代以来各个朝代的进士名录,包括进士的等级、出身、姓名、事迹等信息,是了解古代进士的重要资料。

4.《中国进士大全》:清代学者王引之编纂,收集了自唐代以来各个朝代的进士名录,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记录进士考试和录取情况的巨著。

5.《举人名录》:清代学者陈康祺编纂,收集了自唐代以来各个朝代的举人名录,是了解古代举人的重要资料。

这些书籍都是有关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资料,可以帮助人们了解
古代科举考试的相关信息,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民俗
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百侯科举名录

百侯科举名录
杨搢云
乾隆三十年(1761)第三甲第23名
甘肃省环县知县、固原州知州
杨中龙
乾隆六十年(1795)
浙江省衢州府同知
张树勋
嘉庆九年(1804)
浙江省新城县知县
张翱
嘉庆十八年(1813)第二甲第11名
工部屯田司主事
钦点翰林
杨国璋
光绪二年(1876)(光绪帝登极恩科)
户部主事,江西瑞昌、宜春、新昌县知县,潮州府金山书院山长
杨必蕃
乾隆七年(1742)第三甲第76名
未仕而卒
杨之徐孙
杨成梧
乾隆十年(1745)第三甲第139名
广东省韶州府儒学教授
杨演时
乾隆十年(1745)
翰林院编修
钦点翰林
杨文振
乾隆十年(1745)第二甲第53名
刑部江苏主事
杨天培
乾隆十三年(1748)第二甲第24名
贵州省龙泉县知县、贵州省乡试同考官、广东省惠州府儒学教授
杨பைடு நூலகம்绪
康熙五十六年(1717)乡科林茂秀榜,附生以易经中式第4名
进士:杨之徐五子
杨储英
康熙五十六年(1717)乡科林茂秀榜,附生以易经中式第40名
铨授知县
杨树敏
雍正元年(1723)恩乡科谢仲元榜,廪生以书经中式18名
铨授知县
杨漱弓子
杨时宪
雍正元年(1723)恩乡科谢仲元榜,增生以书经中式第61名
陕西省山阳县知县;广东嘉应州儒学训导
明通进士
萧大中
乾隆二年(1737)
钦州学正、陕西省高陵县知县
明通进士
杨缵烈
乾隆十年(1745)
广东省和平县教谕、琼州、苏泉书院山长
明通进士
百侯科举名录(举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进士、举人名录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沿至清末,1905年始废。

一千三百余年间,设闱试,选拔取士,任用官吏。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亦称大比。

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痒生),考中的称为举人。

第一名俗称解元。

乡试在秋季举行,又称秋闱。

会试在京城由礼部组织举行,一般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进行,又称礼闱、春闱。

会试取中后称贡生,第一名俗称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又称廷试,考策问。

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为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鼎甲。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通渭八进士
在古代“科举取士”中,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四百多年间,共有八位通渭学人考中了进士。

王瓒,字宗器,号中林,生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今鸡川镇金城村人,后迁居县城。

27岁考取举人,34岁中进士,后入仕任工部主事,进员外郎,擢升为工部郎中,先
后出任河南省怀庆府知府、开封府知府。

他博学多才,长于诗赋,著有《中林集》、《通渭八景诗》。

卒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

李鏊,今平襄镇人。

明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举人,六年(1493年)癸丑科进士。

登第后任行人司行人,主管封藩事宜。

韩三奇,字良玉,今安远镇(1950年划属甘谷县)人。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官至知州。

魏藻德,今平襄镇西关村人。

他和安远韩三奇同为明天启年间恩贡,明崇祯十三年“庚辰廷试,上大悦,赐同进士”。

曾任四川石泉知县,升云南北胜知州。

牛树梅,字雪樵,号省斋,今鸡川镇牛坡村人。

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进士。

在四川省任职。

先后任雅安知县、隆昌知县、彰明知县,资州、茂州、直隶州知州,宁远知府。

清同治元年(1862年)擢升四川按察使;三年(1864年)四月署布政使衔。

他在任职期间,勤政惠民,兴办义学,整顿吏治,昭雪冤情,秉公执法,政绩卓著,川人赞为“牛青天”。

著有《省斋全集》12卷,《闻善录》4卷,《湑叶文存》6卷。

未付梓的有《周易探源》、《雪樵诗存》等。

《清史稿•循吏》有传。

王海涵,字镜潭,今安远镇人。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进士,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翰林。

任陕西省陵县知县。

光绪十九年《通渭县新志》记载他当时“寄籍伏羌(今甘谷)”。

海涵是通渭籍第一名翰林。

牛瑗,字幼樵,树桃子,出嗣树梅,故史皆称树梅之子。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进士。

任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又升四川绥定知府。

诰授通议大夫(正三品)。

捐资助修光绪十九年《通渭县新志》,并亲笔撰写跋文。

丁锡奎,字聚五,号黼臣,又号虎臣,今鸡川镇丁家店人。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进士。

陕西靖边知县,三边知府。

著有《宜园文集》、《宜园诗稿》、《闻善原续录》。

新编《通渭县志》收录了他的《劝民种树俚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