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课件自然灾害与防治课件.ppt

合集下载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及其.PPT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及其.PPT

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 ) 【分析】地震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一次地 震只有一个震级。影响烈度的因素除震级外,还与震源深浅、 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所以一次地震有 多个烈度。
2.干旱就是旱灾。( × ) 【分析】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 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只有干旱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 会失稳或资源破坏等,干旱才能形成旱灾。
地面上任何 一点到震中 的直线距离
震中 距
地质构造和 地面建筑
烈度
地震时地面 受到的影响 和破坏程度
②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和 环太平洋地带。 (2)滑坡和泥石流。
类型
滑坡
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 岩体与土体,在 重 概念 力作用下沿一定滑
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
现象
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
分布
破碎、 _地_势_起_伏_较 大、植被覆盖较差
【解析】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 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黄土 的垂直节理发育,内部孔隙较大,在坡脚遭到人为作用而变陡, 或者发生暴雨时容易使黄土层发生崩塌。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 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 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 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图中显示黄土覆盖层 和基岩之间有明显的滑动面,特别是该区域降水较多,加之人 为开挖边坡的影响,从而导致滑坡发生。
2.读受不同海平面升高影响下某国土地变化图(图中虚线为 国界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A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是什么? 2 分析该地区风暴潮比较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图中国界轮廓等相关信息可知,A为孟加拉国, 濒临孟加拉湾海域。第(1)题,从气候(降水)、地势、植 被等方面分析A国水灾多发的原因。第(2)题,该区域风暴潮 比较严重的原因与风力风向、地势、海湾特征、飓风等都有关 系。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ppt课件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_ppt课件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解 题 训 孟加拉湾北部 干旱:渐发性、 练 广阔的暖洋 要 及沿海地区、 降水不稳定的 高 面(热带、 效 气象灾 中国东南沿海、 狂风、 干旱、半干旱
分布
成因
影响
其他典型灾害
人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自然灾害 类型
分布
成因 岩层断裂或 错位,地球 内能的急剧 释放 强降水形成 洪水;排水 不畅,积水 形成涝渍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人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使环境的稳定性增加的原理:
目 录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人教版地理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3.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的区域链发现象: ①串发性灾害链:如寒潮→低温→霜冻。 ②并发性灾害链:如地震并发滑坡、崩塌、海啸、火灾。 ③串发——并发性灾害链:如台风带来风暴潮引起海水污染; 解 带来的暴雨诱发洪水、泥石流和内涝等灾害。 (2)自然灾害的群 题 训 发和群聚现象: 练 要 太阳活动的极值期 高 效 ①群发现象(时间上)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 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的时期
(病害)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人教版地理
目 录
第一讲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有两条,即环太平洋灾害
带和北半球中低纬度灾害带,表解如下:
高 频 考 点 要 通 关
形成原因 主要 灾害带 位置 自然地 人文地 自然灾害 理原因 理原因 ①板块交界处→ 环太平 环太平 地震、火山、 多火山、地震→ 人口集 洋灾害 洋沿岸 台风、海啸、 多海啸;②热带、 中,经 带 的地带 风暴潮等 副热带海域→台 济发达 风→风暴潮

《应对自然灾害》优秀课件(共35张ppt)

《应对自然灾害》优秀课件(共35张ppt)
应对自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害
第一课时
导入:地震灾害
汶川大地震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 中 国 四 川 汶 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短短 的三钟,无数家园瞬间变成废墟,无数亲人 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直接经济 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活动一:读图分析
这是一张我国自然 灾害分布图。从图中, 你有什么发现?
为了防御自然灾害, 国家有哪些举措?
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 法律也是约束人们的行为、减少自 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活动三:小小调查员
A.不顾他人,抢先一步冲向门口
在教学楼上遇到地震, 下列做法对不对?
B.躲到卫生间或楼梯附近
C.蹲到教室中央
D.跳窗而下
E.地震停了,原地不动,等别人消息
如果在野外遭遇泥石流, 该怎么样逃生呢?
活动四:众志成城
自然灾害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生活,
人类也一直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斗争。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不屈不 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
《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称,汶川 地震发生后,深入灾区的国内外志愿者 超过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 愿者超过1000万人。让我们来讲讲救灾中
……
活动四:辨析小能手
下面的说法对吗? 如果不对,说说错在 哪里。
上海低处我国东部海岸中段,属亚热带海洋 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虽然有一些 自然灾害,但发生频率较低,受灾较轻,所以无 需预防。
正方:要预防
反方:不需要要预防
拓展实践
1.讨论所在地区不同季节有哪些自然灾害,并 以表格形式呈现。 2.和家长制定环保措施方案,为社会尽自己的微
1.种类多、分布广。 2.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 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 东部。洪灾主要发生在南部,旱灾主要分布 在北部。

《应对自然灾害》PPT课件

《应对自然灾害》PPT课件

七、拓展训练。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受特大暴雨灾害,造成重大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8月1日18时,在此次灾害中,全市共遇难 292人,失踪47人。每个生命的逝去都让人痛惜,他们不幸遇难,带 给家人的是哀伤。
1.根据你的经历和了解,说说此次洪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 响。(至少写出两条) (1)洪水淹没了庄稼,冲毁了桥梁,淹没了房屋;(2)洪水阻断了 出行的道路;(3)洪水还造成了停水停电,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 极大不便。(答案不唯一) 2.小小记者在行动:结合你的经历及见闻,报道洪水来临时和洪水退 却后,你身边抗洪抢险的最美行动。(至少写出两条) (1)居委会和消防人员迅速疏散和救援受灾的人们;(2)志愿者迅 速清除淤泥;(3)电力工人加班抢修电力。(答案不唯一)
A.需要撤离时,有秩序地离开教室,防止踩踏 B.躲避时,要靠近窗边或跑到阳台上 C.如果条件允许,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空旷的地带 D.如果不能及时撤离,暂时躲在有承重墙且空间较小的房间的墙角, 护住头部
5.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特别严重级别用( C )表示。
A.蓝色
B.橙色
C.红色
D.黄色
6.泥石流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
赛。你认为社会应该怎样防御自然灾害?请提出你的建议。
(1)具备防灾避险的意识、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预防 自然灾害的发生,减轻其带来的损失;(2)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 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 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3)面 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 灾能力;(4)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 为、减少自然灾害危害的重要手段。

自然灾害预防主题班会PPT课件

自然灾害预防主题班会PPT课件

强台风发生常伴 有大暴雨、大海 潮、大海啸。
强台风发生时, 人力不可抗拒, 易造成人员伤亡。
台风灾害防护
预防措施:
在家要收起屋内外的各种悬挂物,防止风吹坠物伤人;同时 自己不要在一些易有高空坠物的临时建筑物、公共设施(如 路灯等)、游乐设施、各类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 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地方避风避雨,以免造成伤亡。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的预警
暴雨橙色预警
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 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 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02 B
1
2
三.在影剧院如何避震( )
A
1. 不要慌乱,就地避震,趴在座椅旁
2. 集中到没有座椅的地方
3. 不顾一切向外跑
1
2
四.在商场或书店中如何避震( )
A
1. 远离高大的货架或书架
2. 躲在高大的货架或书架之间
3. 往电梯跑,赶快乘电梯下楼
01
在办公室中如何避震( ) 1. 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逃生 2. 请示单位领导,以便采取统一的行动 3. 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
暴雨灾害防护
暴雨的预警
暴雨红色预警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小学生常见灾害预防知识普及PPT课件

小学生常见灾害预防知识普及PPT课件

洪水灾害预防
总结词
关注天气预报、避免涉水、保持通讯畅通
关注天气预报
教导学生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是暴雨、洪水等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 范准备。
避免涉水
教育学生在洪水发生时避免涉水,不要试图穿越水深超过膝盖的河流、 溪流等,同时也要避免在洪水期间接触水源。
保持通讯畅通
告诉学生在洪水灾害发生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与家人或相关部门取 得联系,寻求帮助。
校园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对学校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包 括校舍、设施、消防、食品卫生等 方面,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紧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 难等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紧急预 案,明确应急组织、救援流程和责 任分工。
定期进行灾害演练
01
02
03
制定演练计划
学校应制定年度灾害演练 计划,明确演练时间、地 点、参与人员和演练内容。
学习洪水应对
了解洪水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掌握自救和互救 的方法。
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制定应对各种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家庭成 员的职责和分工。
定期演练
定期进行家庭应急演练,提高家庭成员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建立通讯机制
确保家庭成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取得联系,并告知彼此安全状 况。
的桌子下或墙角处,避免使用电梯等。
02
洪水
洪水是由于大量降雨、融雪等原因导致的江河湖泊泛滥,会对人们的生
命财产造成威胁。预防洪水需要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洪水预警信息,
并遵循当地政府的疏散指示。
03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会带来大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
害。预防台风需要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门窗加固、物品整理等工作,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防范PPT课件

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防范PPT课件

预警级别与响应
03
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设定不同的预警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应
急响应措施。
防灾减灾措施
建筑标准与加固
提高建筑物、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采取抗震、抗洪 等防灾设计。
灾害风险评估
对潜在的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重点防范区域和目 标。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 程和责任分工。
的冲击。全民参与的防汛意识则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抗洪能力。
某地区台风灾后恢复重建案例
总结词
统筹规划、多方支援、恢复生产生活
详细描述
台风过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资源和人力,确保灾后重建有序进行。 同时,积极争取多方支援,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此外,注重恢复生产生活,保障居民的 基本生活需求,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详细描述
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协调各部 门和资源,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加强灾情监测和评估,及时发布预 警信息,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某地区洪水防范成功案例
总结词
预警系统、科学调度、全民参与
详细描述
该地区在洪水防范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得益于完善的预警系统、科学的洪水调度和全民 参与的防汛意识。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指导居民和相关部门采取应对 措施。科学的洪水调度则通过水库、堤防等水利设施的调度,有效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
05Biblioteka 结论总结与反思01
应对成效
近年来,我国在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应对了多
次地震、洪涝、台风等灾害,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2
存在问题

地理__选修5__自然灾害与防治(共239张ppt)优品课件

地理__选修5__自然灾害与防治(共239张ppt)优品课件

当堂训练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 受灾体易损程度较大的是__西__坡__,原因是? 西坡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建筑用地,东坡的土 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同一次地震中建筑
(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_过__度__开_采__地__下_,水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
3.生物灾害:虫灾、蝗灾、鼠灾、生 物入侵
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崩塌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
因异常地卷风 冰雹 冻害
因大气异常活动引起的
气象灾害
大雨或融雪 凌汛 海啸 风暴潮
因大气异常活动引起的 洪涝灾害
因海洋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 海洋(水文)灾害
目录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二、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 三、自然灾害的本质 四、自然灾害的分类 五、主要的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 震 、滑 坡 、崩 塌 2.气、象泥灾害石:洪涝流、干、旱火、台山风、寒潮 3.生物灾害:虫灾、蝗灾、鼠灾、生物入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在 __自__然__界__发生的,对__人__类__生__命__和__财__产__ 构成危害的事件
思考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 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 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 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 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 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答: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对人 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2. 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 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 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 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
(2)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 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普通高中地理教材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与分布 规律,重视环境保护,预防灾害,尽量避免 自然灾害的产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及损害程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对人 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这个模块将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 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 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树立 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
●P( population )R( resource )E( envirnemention) D(disaster )D( development )
二、结构分析
我国的主要自然 灾害(众多实例)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
型与分布(基础知

)
防灾与减 灾(最终 目 的)
自然灾害与环境 (理性分析)
三、课程标准
•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 ●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 2.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 3. 自然灾害与环境 • ●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 4. 防灾与减灾 •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对自 然灾害的研究与治理工作,谋求化害为利。此外,由于各国政府及 相关职能部门对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和防治措施不同,同一能量级 的灾害在不同国家产生的破坏作用也不同。如果早做防范,则损失 小;如果毫无准备,则损失大。
四、活动建议
◆围绕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 ◆收集本地区有关自然灾害前兆的谚,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对突发性灾害。 ◆收集近年来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资料,绘制其地理分布简图,解释 其形成原因,并说出我国已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模拟以某自然灾害为背景的援救演习。配合“世界防灾日”,出一 期板报。 ◆组织以“自然灾害与我们”(或“自然灾害与环境”、“自然灾害 与高科技”等)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明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 再由学生举出一些自然灾害事例,并说明它们 各具有什么特点,即“对号入座”,理解会更 加深刻。
教法建议: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 灾害带的分布
• 部分自然灾害在地球表面有较明显的带状分布现象;另外,在地 球表面一些带状地区,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危害严重。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第一章 自然灾害概述
▲奠基作用:认识自然灾害,首先了解自然灾 害的类型、特点、分布等基础知识——最先学 习。 ▲内容安排: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 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以 人地关系为主导思想,全面正确地了解这些影 响,也是学习后面课程内容的基础——因而,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教学)把“认识人类活动 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放在本节学习。
教法建议:列举自然灾害的主 要类型
在教学时,可以重点介绍一种分类方法,同时 简要介绍别的分类方法,以培养学生用多角度 思维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教法建议: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 要特点
• 建议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是:首先,所选用的案 例必须源于自然灾害事实;其次,案例要精选, 必须有典型意义;再次,案例要适应教学改革 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

学习目标: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灾害,施加了多 方面影响,后果不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 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之一——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这 种影响对人类本身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特别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 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 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 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
• 如地震灾害分布有: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 带、东非大裂谷地震带等。
• 气象灾害是最具有地带性规律的灾害:寒带、亚寒带是寒潮源地, 温带有暴雨、干旱,热带有台风、暴雨等灾害。
• 从世界多灾害地区看:环太平洋、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多灾害;温 带多灾害;平原、盆地地区多灾害;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多灾害。 此外,地球上还有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带,抵抗外部干扰能力差, 易产生灾害。
学习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有关基础知识
自然灾害基础知识中选择了与高中学生所见所闻、 息息相关,又与其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 些内容。 ●知识目标:“有关”指自然灾害概念和世界主要 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分布。 ●能力目标:运用实例、资料、地图说明自然灾害 的主要特点、分布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将使学生增强灾害预防意识,培养灾 害预防技能,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 程理念。
▲在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时,可以选用一些图 像和文字资料,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法建议: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 然灾害的影响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同一程度灾害 发生在当前人口密度下,要比若干年前造成的损失大得多,而且这 种趋势还在加强;由于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作用在加剧,使自 然灾害类型不断增加,发生周期不断缩短,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危 害程度在某些地区不断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