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西山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合集下载

安徽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安徽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安徽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杜传奇(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安徽合肥230093)摘要本文基于安徽徽州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从规划原则、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景观规划与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在严格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优化森林景观,提升森林公园的旅游竞争力,目的是将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森林公园,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规划设计;生态建设中图分类号TV98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4-0066-05安徽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是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良好载体。

加快徽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公共生态休闲空间,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具有重要意义[1]。

由于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成立时间较早,区划不够精细,导致部分森林风景资源质量不高的区域和如今的城市规划区被划入公园范围内,不利于公园的管理和发展[2]。

为了进一步提升森林公园资源质量和景观品质,同时兼顾黄山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需求,需对徽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合理规划。

1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1.1自然条件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脚下,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境内,处在杭州、千岛湖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距屯溪黄山机场30km、距千岛湖深渡码头27km。

公园总面积5326.65hm2。

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最高峰清凉峰海拔1787.4m,系天目山脉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最高峰之一。

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了凸峰、山谷、岩穴、洼地等多种类型的地貌景观,使得森林公园山体空间自然多变,类型丰富。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河流属新安江水系,周边主要有新安江及其一级支流练江,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县和黟县,平均宽160m,年平均流量236m3/s。

公园境内有江塘、小岩、立新、朱塘等水库及坑塘共30余处,水域总面积约89.5hm2。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设计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设计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文本编制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时间:2003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第三章旅游规划第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五章保护培育规划第六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七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八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九章植被规划第十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一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二章分期发展规划第十三章实施措施第二部分说明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点、组成二、西山景区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三、以往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四、本次规划编制背景五、本次规划总体思路第二章景区基本概况一、自然及资源条件二、历史沿革三、社会经济第三章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一、景观资源概况二、景观资源评价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与性质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参考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四、规划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五、规划期限六、性质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一、总体布局二、景点规划第六章旅游规划一、景区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二、景区旅游发展现状三、旅游市场开拓四、游览路线组织五、旅游环境容量第七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一、土地资源分析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三、土地利用原则四、土地利用分配五、景区用地平衡表第八章专项规划一、保护培育规划二、典型景观规划三、游览设施规划四、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五、植被规划六、基础工程规划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八、分期发展规划第九章实施措施第三部分图件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区域位置图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总图4、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观功能分析图5、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6、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交通组织规划图7、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8、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图9、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10、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植被规划图1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1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供电电信工程规划图1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发展规划图正文第一章总则第1条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以《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批复》为依据,是对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大纲的深化,是西山景区范围内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安徽省林业局关于宋执胜等168位同志具备林业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

安徽省林业局关于宋执胜等168位同志具备林业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

安徽省林业局关于宋执胜等168位同志具备林业高级
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林业局
•【公布日期】2020.03.17
•【字号】林人函〔2020〕70号
•【施行日期】2020.03.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市场
正文
安徽省林业局关于宋执胜等168位同志具备林业高级工程师
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
各有关市、县(市、区)林业局,局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同意宋执胜等168位同志具备林业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函》(皖人社函〔2020〕104号)批复,宋执胜等168位同志(名单附后)具备林业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时间从2019年12月14日高评会评审通过之日算起。

特此通知。

附件:取得林业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
安徽省林业局
2020年3月17日附件
取得林业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

市西山公园规划设计优化方案(二)

市西山公园规划设计优化方案(二)

市西山公园规划设计优化方案(二)引言:市西山公园是我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为了提升公园的功能性和吸引力,进行了规划设计优化方案(二)。

本文将在概述中介绍优化方案的目标和重要性,然后在正文中分别从景观设计、设施建设、交通规划、生态保护和活动策划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优化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最后,通过总结得出该方案对市西山公园的发展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概述:市西山公园规划设计优化方案(二)目标在于提升公园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以满足市民对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和生态保护的需求。

优化方案的重要性在于提供更好的公园体验,增加公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和娱乐选择。

正文:1. 景观设计- 优化公园景观,包括增加多样化的植物和花卉,营造更为丰富的色彩和视觉效果。

- 设计具有特色的景观节点,如观景平台、湖畔步道等,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

- 增设景观雕塑和艺术装置,为公园增添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2. 设施建设- 完善公园的设施建设,包括餐饮区域、娱乐设施和休息区域,提升游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 建设多功能广场和户外运动场地,满足市民休闲运动的需求。

- 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教育区域,为家庭和学校提供更多选择。

3. 交通规划- 优化公园的交通组织,提供多元化的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道和观光小火车等。

- 建设停车场和导航系统,解决停车问题和提高游客导向性。

- 设立公共交通站点和接驳线路,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4. 生态保护- 加强对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护和恢复植物物种多样性。

- 建设湿地保护区域和人工湿地,改善水质和增加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 推行环保措施,如垃圾分类、植物保护和能源利用等,提高公园的可持续性。

5. 活动策划- 设计多样化的公园活动,如文化展览、音乐演出和运动比赛等,丰富游客的参与体验。

- 加强公园与社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举办活动,提升公园的社交功能。

- 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策划专题活动,如亲子活动、老年健身和科普教育等。

基于聚落适宜性分析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村落空间布局

基于聚落适宜性分析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村落空间布局

基于聚落适宜性分析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村落空间布局王军围;唐晓岚【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2)006【摘要】聚落研究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迅速兴起的森林旅游业对经济发达地区森林公园范围内的古村落保护构成严重的威胁.以江苏省苏州市西山森林公园Landsat 7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为主要数据源,选择海拔、坡度、坡向、距河流距离、土地覆盖类型、距道路距离等作为西山森林公园内聚落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叠加分析模块,结合景观格局理论,对研究区进行聚落适宜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东村古村为例,对现状聚落斑块布局加以分析,提出尝试性建议.结果表明:①聚落最适宜区域面积较小,只有263.34 hm2,占比3.13%,最不适宜区域面积最大,达3 973.68 hm2,占比47.17%.②从景观格局角度,最适宜区域的平均形状指标(AWMSI),斑块平均大小(MPS),斑块面积方差(PPSD)指标值都是最小.相反,在最不适宜区域这些指标值都是最大.(③研究区域现状聚落斑块大多布局合理,应加以保留完善,而对于分布不适宜的聚落斑块,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采取合理有序的调整优化措施.④东村保存较完好的第1类、第2类风貌建筑和破损严重的第3类风貌建筑大多位于聚落最适宜和较适宜区域,以违章建筑、临时建筑为主的第4类风貌建筑则占用了聚落较适宜区域.【总页数】8页(P919-926)【作者】王军围;唐晓岚【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88.9;K909【相关文献】1.基于聚落适宜性分析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村落空间布局 [J], 王军围;唐晓岚;2.基于GIS的徐州市乡村聚落空间适宜性分析 [J], 单勇兵;马晓冬;宣勇3.森林公园中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以山东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孙丽;郑伟4.古村落森林公园的规划——以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孙丽;马兰;郑伟5.基于适宜性分析的山西省明代内长城沿线传统聚落遗产廊道构建方法 [J], 李文璇;曹象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国区域景点与特色

全国区域景点与特色
大青沟 鄂尔多斯响沙湾 鄂尔多斯响成吉思 兴安盟天池 呼伦贝尔大草原 阿尔山森林公园 牛肉干 葡萄夹心奶酪豆 湖景 黑河五大莲池景 哈尔滨中央街步行街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 大兴安岭漠河 哈尔滨游乐园 虎骨、熊胆、紫莓(黑豆果)、树莓(悬勾子、元蘑、草蘑、榛蘑、桦树蘑、珊瑚状猴头蘑、玉皇蘑(历代皇家
世界 湖北武当山 湖北神农架 宜春市三峡大坝旅游区 河北省博物馆 湖酱板鸭、酱鸭舌、鸭脖、鸭掌、鸭翅、麻烘糕、洪山菜苔、蔡甸排骨藕塘、银耳莲子...
南岳阳楼 宁乡沩山漂流 郴州莽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沙世界之窗 长沙石燕湖 衡阳南岳旅游区 浦鹅、宁乡猪、湖粉、湖南米粉等。湘绣 谷 深圳世界之窗 广州宝墨园 深圳华侨城度假旅游区 河源镜花缘 广州长隆欢乐世界
凤凰菜、五指山菜、九峰白毛菜、英德红茶、槟榔、黄登菠萝、杨桃、菠萝蜜、荔枝蜜、香蕉、椰子木瓜
峰-王城 北海银滩 南宁大明山 桂林七星公园 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 阳朔印象刘三姐
桂花寸金糖、桂花芝麻片、花生酥、 旅游景区 三亚亚龙湾 三亚珠江南田温泉 万宁陵水分界洲岛 海口石山火山群|雷琼 三亚大小洞天 豆、速溶咖啡、椰奶咖啡等;袋装、散装生腰果仁和袋装即食果仁;
陕西
景点:兵马俑 法门寺 华清池 大明宫 历史博物馆 回明美食街 西安大雁塔 特色:剪纸 户县农民画 板栗 西乡牛肉干 商洛核桃 陕北红枣
山东
景点;济南大明湖 山东烟台长岛 山东泰山 济南千佛山 特色:烟台苹果 福山大樱桃、无花果 枣庄软籽石榴 日照海鲜、绿茶 德州扒鸡
北京
景点;故宫 颐和园 龙庆峡 十渡 鸟巢看夜景 798展览 南锣鼓巷和后海体验老北 特色:豌豆黄 冰糖葫芦 芸豆卷 鸭梨 茯苓饼 烤鸭
明美食街 西安大雁塔 陕北红枣
照海鲜、绿茶 德州扒鸡 聊城高唐驴肉 南锣鼓巷和后海体验老北京文艺气息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知识讲解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知识讲解

太湖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文本编制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时间:2003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第三章旅游规划第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五章保护培育规划第六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七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八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九章植被规划第十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一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二章分期发展规划第十三章实施措施第二部分说明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特点、组成二、西山景区在太湖风景名胜区中的地位三、以往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回顾四、本次规划编制背景五、本次规划总体思路第二章景区基本概况一、自然及资源条件二、历史沿革三、社会经济第三章景观资源概况与评价一、景观资源概况二、景观资源评价第四章规划指导思想与性质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参考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四、规划范围和外围保护地带范围五、规划期限六、性质第五章规划布局与景点规划一、总体布局二、景点规划第六章旅游规划一、景区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二、景区旅游发展现状三、旅游市场开拓四、游览路线组织五、旅游环境容量第七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一、土地资源分析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三、土地利用原则四、土地利用分配五、景区用地平衡表第八章专项规划一、保护培育规划二、典型景观规划三、游览设施规划四、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五、植被规划六、基础工程规划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八、分期发展规划第九章实施措施第三部分图件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区域位置图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源评价与现状分析图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规划设计总图4、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景观功能分析图5、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6、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交通组织规划图7、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保护培育规划图8、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图9、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10、西山景区总体规划――植被规划图11、西山景区总体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图12、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供电电信工程规划图13、西山景区总体规划――分期发展规划图正文第一章总则第1条西山景区总体规划以《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批复》为依据,是对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大纲的深化,是西山景区范围内各项建设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环境保护:根据森林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
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可以设立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观察区等,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2. 游憩设施规划:根据公园的规模和定位,规划适宜的游憩设施,如步行道、
自行车道、观景台、歇息亭等,提供方便舒适的遨游环境。

3. 教育宣传功能:设立自然教育中心、展览馆等,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活动,提
高公众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4. 安全设施规划:设置消防设备、安全警示标识、紧急救援设施等,确保游客
的安全。

5. 管理服务设施规划:规划行政办公区、停车场、餐饮服务区、卫生设施等,
提供便利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6. 景观设计:根据公园的整体风貌和特色,设计独特的景观元素,如水景、石景、植物景观等,增加公园的美观性和吸引力。

7. 可持续发展规划:考虑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如节能减排、水资源循环利用等,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8. 社区参预规划: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和意见,鼓励社区参预公园的规划
和管理,增加公园的社区互动性。

综上所述,森林公园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保护、游憩设施、教育宣传、安全设施、管理服务、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预等多个方面,以打造一个漂亮、舒适、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公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城人们的心中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考虑到现今人口老龄化趋
势,老人们的户外 娱 乐 也 不 可 忽 视,因 此 在 公 园 中 靠 近 入 口 处 开
辟特色文化休闲区,布置了与黄梅戏相关的雕塑、戏台等设施,结
侧有一处破坏严重,岩石裸露,山脚处有附近居民种植的作物等。
整体植被以原生态植物为主,主要有马尾松、枫香等。
2.2 公园规划设计的关键问题
1)公园在空间功能上与城市呼应。
公园地处老城区繁华地段,其中龙城隧道从项目东北方向横
穿而过。基地西侧为自然山脉,西北地块为已开发建成的山水龙
城小区及一部分 棚 户 区,东 北 侧 为 与 基 地 相 连 西 山 余 脉;从 东 到
南包括古灵泉、烈士陵园、仁寿庵、桐城师范、老年公寓等。因此,
在城市中心区建设这样一个综合性公园,设计需要妥善解决与周
边功能空间的相互关系,并使公园的文化属性与这种古城市的文
化、艺术风格相呼应。
2)如何保护和利用现有山、水、自然生态。
公园现状植物以 马 尾 松、枫 香 为 主,植 物 层 次 单 一、凌 乱,多
特色,科学合理地利用景观资源,把其潜在优势发挥出来,这便有 亭子因维护欠佳十分破旧,建议保留并修缮改造。同时山顶边坡
待设计者科学的景观规划理论指导。本文以安徽桐城西山森林 陡峭壮观,俯瞰全城效果良好,但山体西北侧有一处破坏严重,设
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森林公园规划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计时需根据景观需求及现状条件加以巩固。
存型向享受型再到体验型转变,森林公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 简陋,建议保留现有路线,提升道路品质,增加停留活动空间,结
睐,它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满足了人们回归大自然,走向大森林 合地形适独厚的优势,如何针对资源
现有祈雨亭一座,望湖亭一座,位于山顶景观效果较佳处,但
·194· 第20441卷8第年270期月 山 西 建 筑
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该处位于同康路与龙城隧道交汇处,紧临山 界中的各种材料,将其最本质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发挥并集中展
水龙城,人流量大;二是该处可仰望山顶,悬崖峭壁尽入眼帘,观 示,解构了材料的属性,重构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关系。以此天然
第20441卷8第年 270期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JVuoll.. 4420N1o8.20 ·19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8)20019302
安徽桐城西山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刘桂芳
(湖南工业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景效果良好。但从现状可以发现,该处现为临时棚户区,分析上 的材料为基础所构建的观景建筑,仿若从森林中自然生长而成,
位规划可知,此地段为公园绿地,因而需对现有建筑进行拆除。 游人在此休闲观景,别具韵味。
3.5 独具特色的各类活动空间
1)特色文化休闲区。
桐城具有悠久的 黄 梅 戏 历 史,作 为 地 方 戏 曲 剧 种,黄 梅 戏 在
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桐城有良好的市民传承基础,人口 3 设计方法探索与设计实践
老龄化也需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西山森林公园位于桐城市老城区,紧邻国家 3A级 桐 城 文
庙·六尺巷景区,文化氛围浓郁,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桐城绿道 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场地状况与待解决的问题
3.1 公 园 主 入 口 结 合 山 顶 景 观 焦 点,整 体 提 升 公 园 品质
1 场地概况与历史
桐城,古称“桐国”,位于安徽省中部,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 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于今时之桐城而言,那曾经是一 个“天下高文归一县”的梦幻时代,桐城对全国的影响甚至达到了 举国学界“家家桐城,户户方姚”的历史巅峰,也因此而成为安徽 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桐城还是黄梅戏之乡,是安
坚持以科学发展 观 为 指 导,以 生 态 可 持 续 发 展 观 为 依 据,保 留原有植被不被 破 坏 的 基 础 上,对 破 坏 山 体 进 行 修 复,增 加 基 础 设施便于市民上山,打造结合自然体验和文化运维的互动开放公
2.1 场地状况
园。将公园设 计 为 展 示 城 市 新 风 貌,创 造 独 特 而 现 代 的 城 市 风
3)如何科学满足城市不同人群,平衡城市不同需求。 公园位于老城区,基 地 周 边 功 能 用 地 主 要 由 居 住 用 地、教 育 用地、商业用地组成。用户人群为周边居民、学生及游客等,设计 应以人为本,满足 不 同 使 用 人 群 的 需 求,合 理 增 设 各 种 类 型 的 功 能空间,满足人们 登 山 观 景、休 闲 聚 会、艺 术 鉴 赏、儿 童 游 乐 等 生 活需求。
西山森林公园位于同康路东侧和龙眠西路西侧之间,面积 格,为桐城市市民及周边城市居民提供融休闲度假、娱乐游憩、农 46.6hm2,前期进行了一些基础建设,在山顶建了一个长廊和一个 业观光、森林科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天然户外活动场所,
景观圆亭,登山步道采用的是水泥块,基础设施简陋。山体西北 见图 1,图 2。
摘 要:安徽桐城西山森林公园是一个展示城市新风貌的市级综合性公园,其设计通过对桐城文化、儒家义理及黄梅戏区的传承
与再现,在现有绿化状况及设施的基础上,以生态、人文为建设目标,构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生态型城市公园。
关键词:森林公园,景观设计,城市新风貌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也从以往的生 无标示性,游览系统单向组织,登山步道采用水泥体块,基础设施
层次立体配置的植物景观很少,并有居民在山脚种植农作物。设 计需要解决植物层次上的问题,并依照植栽设计方案提升。而公

园内部现有道路 路 线 已 形 成,交 通 组 织 不 够 完 善,公 园 各 入 口 皆
本项目主入口位于同康路上,将入口设置在此处主要考虑到
收稿日期:20180506 作者简介:刘桂芳(1986),女,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