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生命的林子》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

合集下载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三皇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九课 生命的林子教案 人民版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三皇中学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九课 生命的林子教案 人民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到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体会竞争的积极意义。

2、要正确看待失败,敢于竞争。

3、让学生感悟到竞争要有“道”,要善于竞争,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对竞争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到竞争要有“道”,要善于竞争,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竞争之潮汹涌澎湃,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竞争中去。

教学难点:了解竞争的重要的作用,并善于竞争。

教学时间:五课时第一课时处处有竞争教学目标:1、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竞争。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竞争之潮汹涌澎湃,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竞争中去。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竞争。

教学难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走近茂密的丛林中,我们会为这一棵棵树的修长和挺拔所折服,同时,也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稀疏的林子里,却很难看到这么修长挺拔的树木呢?同学们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原因吗?对,因为他们为了生长,都争先恐后的承接阳光和雨露,正是这种争先恐后,正是这种相互间的竞争,才铸就了这群伟岸的生命,这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子——生命的林子。

在自然界中,为了生存,动植物们有着竞争,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也离不开竞争。

可以这样说,在大千世界中,处处都有着竞争。

(展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竞争吧!第一环节:我的感受师:唐小丽同学上学期是班长,这学期,班干部要进行改选,她能连任吗?对这件事,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心里话吧!(播放录音及文章)听了他的感受,我们来回忆回忆,自己在参加班干部竞选时感受。

哪些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当时的心理感受?生:略师:竞选班干部只是我们校园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竞争,请同学们再想一想,除此之外,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也存在着竞争?(接力进行)生:略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在学校生活中的一幕幕,(画面)师:竞争中充满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

《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发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悟出一个想要成材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并指名朗读。

(谁能把它读好?)3、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4、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生命的林子”。

二、分析“林子”。

1、这究竟是怎样的林子?请大家读读描写林子的句子,看看哪片林子给你的印象深刻,把你读后的体会用简短的话写下来。

2、指名谈谈感受。

生1:这里的林子长得不茂盛。

树干短而扭曲,不能成材,只能做煮菜的薪柴。

(板书:树木稀疏薪柴)师:你能读好这几个词吗?(显红“乱枝纵横”、“又短又扭曲”)师:谁能用朗读再现那片林子的样子?生2:这里的林子很茂盛,树干粗壮,挺拔,能成材。

(板书:郁郁葱葱栋梁)师:谁能展现林子郁郁葱葱的样子?3、显红“最高大”和“棵棵”4、透过这两个词,你看出了什么?生1:第一片林子里最高大的树也只能做薪柴,更不用说其它的树木了。

生2:虽然它长得高大,但是却不能成材。

生3:第二片林子中能成材的树木有很多。

5、读到这里,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问题?生:同样是树,为什么一片林子的树只能当薪柴,而另一片林子里的树却能成栋梁?6、(出示方丈的话)请大家读读方丈的话,圈圈划划,找找原因。

7、你明白了这片林子长得不同的原因了吗?生:由于竞争,第一片林子没有竞争,所以不能成林;而第二片林子由于有竞争,最终成为了栋梁。

(板书:竞争)8、你说得真好!那你能好好地读读方丈的这段话吗?9、同学们,方丈把玄奘带进林子,说出这么一段关于林子的话。

那么,方丈仅仅是在说林子吗?三、分析“法门寺”。

1、法门寺和山野小寺有什么不同呢?生1: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香客如流,它就像那片郁郁葱葱的林子充满了生机,也蕴含了竞争。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生命的林子》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生命的林子》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

第二课《生命的林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挫折伴随人的一生,有一个正常的面对挫折的心理,对挫折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能力目标:知道在挫折面前的三种人,做一个在挫折面前坚强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面对挫折要有正确的态度,认真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让学生明白挫折伴随人的一生,要有正确的心态面对挫折。

学习难点:在挫折面前做一个坚强的人。

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完成同步训练的题。

四、预习检测1、什么是挫折?人们遭遇挫折后会产生哪些心理反应?★2、造成挫折的原因(因素)有哪些?3、如何理解挫折与人生相伴?★4、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同的人会有哪些不同的态度(选择)?导致哪些不同的结果?P63不同的人态度(选择)结果胆怯、懦弱的人(放弃者)意志不坚定或容易满足的人(半途而废者)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挑战者)五、合作研讨(一)自主学习“挫折与人生相伴”一目内容(60—62页)1、阅读教材59页《国榷》的故事,思考:在写作的过程中,谈迁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可以完全避免吗?2、阅读教材第60页“邓亚萍的成长历程”并思考:邓亚萍的成长历程很顺利吗?她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3、归纳什么是挫折:学生活动:你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你遭受挫折的原因是什么?……归纳讨论: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4、为什么说挫折是人生的一个部分?5、谈谈自己遇到过哪些挫折?(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二)自主学习“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一目内容(63—64)1、阅读教材第63页“两个登山者的不同的态度及其不同的结果”并分析讨论:面对风暴的袭击,两个登山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其结果有什么不同?2、学生活动:填写教材64页并“说一说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受挫经历,回想一下当时的选择”3小结:构建知网四、展示交流合作研讨完成后,即可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九课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九课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导学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生命的林子》导学案备课人:伍波、毛牡雄领导签字:时间:2013、05、20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和看待竞争。

2、正确理解竞争中成败和方法。

二、重点、难点2、正确理解和看待竞争。

2、正确理解竞争中成败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进行课前抽测(二)预习新课(带着下面这些问题去预习课文)1、不仅学校里存在着竞争,社会上的竞争更是无处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存在者竞争,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______的社会。

2、竞争不仅可以催人奋进,激发个人的_______,也能促进国家的强大和_______的健康发展。

人类社会正是在竞争中不断前进的。

3、竞争是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________。

4、有竞争就有失败,然而失败并不可怕。

当我们________去看待失败时,失败就不会折断我们飞翔的翅膀。

5、______、________是竞争的直接目的,但这并意味着我们可以不择手段去“赢”。

________才是真正的“赢家”?(三)讨论并解答预习习题四、探究学习1、刘明和刘亮是双胞胎兄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

刘明学习勤奋,成绩也好;刘亮平时贪玩,在学习上付出的努力较少,因而成绩较差。

老师建议两兄弟展开学习竞争,但刘亮认为自己基础太差,学习上可定比不上刘明,竞争也无济于事,再说万一竞争失败了多难为情呢。

(1)你对刘亮的看法如何评价?答:刘亮的看法不正确。

学习竞争可以相互促进提高(2)刘亮是一种什么心态?请你说服他这种心理。

答:刘亮是害怕竞争,害怕竞争失败的心理。

竞争不仅可以催人奋进,激发个人潜能,也能促进国家的强大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类社会正是在竞争中不断前进的2、华生啤酒厂和金鑫啤酒厂在同一个城市,它们之间的竞争已持续了很多年,双方可为各占“半壁江山”。

但啤酒的销售有很强的时令性,夏天是旺季,冬天是淡季,为了使淡季不淡,华生啤酒厂在冬季采取很多措施来促销,冬季也仍然保持着热销的势头。

《生命的林子》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生命的林子》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生命的林子》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生命的林子》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篇一」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玄奘在方丈的开导下,放弃了去偏僻小寺的想法,决心在法门寺潜心苦修的事,引发出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的哲理。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段1~3小节讲他决意辞别师父,离开法门寺,准备到偏僻的小寺去阅读经卷。

第二段4~9自然段,讲方丈启发他,他顿悟,表示留在法门寺。

第三段10~11自然段,点出从他潜心苦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所感悟的哲理。

文中对话部分为课文的主体,因此读好这些对话并理解其深刻内涵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生命的林子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词语。

4、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领悟出一个要想成材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领悟出一个要想成材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准备:搜集能反映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这一哲理相关的故事或文章,让学生对这一哲理有更深刻的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简介玄奘、引入课题(见教学参考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读课文,圈化勾点。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

3、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4、整体把握,建立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师相机板书:玄奘:无法成名方丈潜心苦修决意离开以林为喻,劝导点拨终成名僧三、学习写字1、师重点指导2、学生写字3、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查照关于玄奘的资料《生命的林子》教案设计第二课时「篇二」《生命的林子》是一哲理美文。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一起成长第八课生命的林子第4框竞争之道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new)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一起成长第八课生命的林子第4框竞争之道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new)

《生命的林子——竞争之道》一、教学分析:本节内容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的学习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理解起来具体可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但要深入把握却绝非易事。

这几个高频考点须高度重视:公平是竞争最重要的规则;竞争中应做到胜之有道;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竞争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反对不正当竞争。

1、知识与技能:了解竞争的意义,认识不敢参与竞争的原因,每个人应学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并能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过程与方法:避免知识的简单灌输,以学生的讨论和分享为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发他们进一步对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参与竞争的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当中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参与竞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三、教学重点:学会正当竞争教学难点:树立竞争中的规则意识预习检测:导读自学,书中探宝:1.______是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前进的号角,面对竞争,有的人___________,有的人则___________。

不敢竞争的人往往是因为__________,其实他们对______没有真正理解。

2.竞争的真正目的在于______、______,不以______论英雄。

3。

有竞争就会有_______,而________并不可怕,换个角度去看失败,失败就不会折断我们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是竞争的直接目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_______地去“赢".________,才是真正的“赢家”。

5.下列行为哪些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会带来哪些危害?①。

美国拳王泰森因打不过对手,冲上前去咬掉对手耳朵上的一块肉。

②.中国电信、联通、移动共存共赢。

③。

为了当选村干部,买东西贿赂参选的村民.④。

中国吉利收购瑞典车企沃尔沃……(请大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评价)【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引: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目标有以下三个:1、同学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有什么危害?2、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是什么?3、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哪些?请大家紧扣这三个知识目标先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二)、自主思考1、让学生阅读p.95《胜之不武》一文,分析文中同学开始疏远阮玉芳的原因,引导学生列举他们学习中实际存在的不正当竞争的实例,并分析其危害。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生命的林子》课件 人民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课《生命的林子》课件 人民



,我
,我


如 何 正确的态度 积 极 应 对 挫 科学的方法 折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乐观、积极、自信 自我疏导(合理宣泄、转移注意) 请求帮助 积累经验(调整目标、扬长避短)
想一想
她战胜挫折用的是什么方法?
上学期,最疼爱佳佳的爷爷去世了,佳佳心里 很难受、上课时经常走神,成绩也退步了,又常 被老师挖苦,她觉得很委屈。于是就向自己最 好 的朋友文文倾诉,后来文文就陪她到河散步, 一 起唱歌,佳佳躺在沙滩上,想象着自己是一只 快 乐的小鸟,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第二天,她 冷 静多了,想到爷爷对自己的期望,决心好好学 习,于是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同时自己也不 断地激励自己,对自己说:“我很坚强。”“我 一定 能行”。这样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在期末 考试中 获得了优异的成就,性格也开朗多了。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生命的林子》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词析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词析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播放森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吗?”(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并做好笔记。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他在森林里遇到了哪些动物?他为什么能走出森林?”(三)品词析句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如:“他挣扎着爬起来,继续向前走。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义,如何体现生命的力量。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对生命有什么新的认识?”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和事,将关爱行动落实在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文章。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导入、课文阅读与理解、品词析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感悟,进一步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在阅读理解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对话:“同学们,你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作者在描述小男孩遇到困难时,用了特别生动的词语?比如‘挣扎’,这个词你们能感受到它的力量吗?”2.在品词析句环节,教师可以提问:“小明,你能告诉老师,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什么特别的情感吗?你觉得小男孩在这个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小华,如果你在森林里迷路了,你会怎么做?你觉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重要的道理?”教学难点:1.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意义,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对话:“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珍惜它呢?小丽,你能分享一个你认为珍惜生命的例子吗?”教学过程补充:(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小刚,你能分享一下你印象最深刻的段落吗?你觉得那个部分最打动你?”2.教师继续引导:“对了,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小男孩和那些动物之间的互动?它们给了小男孩什么样的帮助?”(三)品词析句1.教师提问:“小王,你能试着解释一下‘生命的林子’这个的含义吗?”2.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觉得,‘生命的林子’仅仅是指森林吗?它还可以代表什么?”(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1.教师提问:“小李,你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实践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行动?”2.教师鼓励学生:“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关心家人的健康,这些都是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二课《生命的林子》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挫折伴随人的一生,有一个正常的面对挫折的心理,对挫折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能力目标:知道在挫折面前的三种人,做一个在挫折面前坚强的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面对挫折要有正确的态度,认真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让学生明白挫折伴随人的一生,要有正确的心态面对挫折。

学习难点:在挫折面前做一个坚强的人。

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完成同步训练的题。

四、预习检测1、什么是挫折?人们遭遇挫折后会产生哪些心理反应?★2、造成挫折的原因(因素)有哪些?3、如何理解挫折与人生相伴?★4、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同的人会有哪些不同的态度(选择)?导致哪些不同的结果?P63不同的人态度(选择)结果胆怯、懦弱的人(放弃者)意志不坚定或容易满足的人(半途而废者)iu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挑战者)五、合作研讨(一)自主学习“挫折与人生相伴”一目内容(60—62页)1、阅读教材59页《国榷》的故事,思考:在写作的过程中,谈迁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他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在人的一生中,挫折可以完全避免吗?2、阅读教材第60页“邓亚萍的成长历程”并思考:邓亚萍的成长历程很顺利吗?她曾经遇到过哪些挫折?……3、归纳什么是挫折:学生活动:你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你遭受挫折的原因是什么?……归纳讨论: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4、为什么说挫折是人生的一个部分?5、谈谈自己遇到过哪些挫折?(家庭、生活、学习等方面)(二)自主学习“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一目内容(63—64)1、阅读教材第63页“两个登山者的不同的态度及其不同的结果”并分析讨论:面对风暴的袭击,两个登山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其结果有什么不同?2、学生活动:填写教材64页并“说一说自己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受挫经历,回想一下当时的选择”3小结:构建知网四、展示交流合作研讨完成后,即可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五、归纳提升总结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怎么办。

六、达标闯关一、选择题。

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截止6月21日,已导致69181人遇难,受伤374010,17397人失踪,导致四川人民遭受挫折的主要原因是()A、个人因素B、社会因素C、家庭和学校因素D、自然因素2、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这表明了()A、人生一般没有挫折B、一般来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挫折C、人生难免有挫折D、人们总是能战胜挫折3、“人生难免有挫折”,与此观点不同的是()A、心想事成,万事如意B、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C、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D、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谁能够渐渐称心事事舒4、“人生如同调味瓶,酸甜苦辣伴你行。

万事难尽遂人愿,何不搞个去探求。

“这首诗告诉我们()A、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B、万事难遂人愿,做人不易,做好人更难C、不要苛求生活,应该积极的创造生活D、生活中遇到挫折是常有的事,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5、茅以升说:“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

“你认为能攀上高峰的人()A、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放弃目标B、向困难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C、尽了努力,但仍解决不了,就随它去吧D、善于把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6、有的人可以克服挫折而功成名就,有的人却在挫折面前倒下。

这告诉我们()A、挫折可以使人变得坚强B、挫折普遍存在,是难以克服的C、挫折可以使人变得懦弱D、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7孙中山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这说明 A人们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挫折 B勇敢的人不会遇到挫折C伟大的人物才会总遇到挫折D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不可避免的8、“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间没有无曲折的路”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社会上的万事万物无不在曲折中前进②人的一生都是生活在苦难之中③人的一生难免遇到挫折④人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七、收获平台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学校:班级:小组:姓名: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分析挫折的能力,初步掌握应对挫折的能力。

能力目标: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认识挫折具有两面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练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认识挫折具有两面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练意志、增长智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意志消沉,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学习难点: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磨砺坚强的意志,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

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完成同步训练的题。

四预习检测★1、挫折的双刃剑作用?(挫折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2、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3、自我疏导的方法p69五合作研讨(一)自主学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目内容(65—66页)1、学生活动:材料分析《死里逃生的驴子》一天,农夫的驴子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

农夫没办法将驴子救出,只得找了几个人帮忙铲土把驴子埋掉。

一开始,驴子悲哀地鸣叫着,但很快就没有了声音。

农夫过去一看,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每一铲土下去,驴子都迅速地把它抖掉,并且都垫到了脚下。

很快,驴子便跑出了枯井。

请问:听了这故事,你有什么感想?……2、教材65页小丹面对挫折的态度,给我们什么启示?3、66页美国总统的挫折记录,能够说明了什么道理?4、每人奉献一个通过战胜挫折获得的智慧,存入班级的智慧栏里,供大家分享、学习(教材66页)(二)、自主学习“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一目内容(67—70页)1、学生活动:①主题: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会………②活动内容:把你们认为能战胜挫折的好方法写下来,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③活动要求:四人一小组,推选出一名作记录员,一名发言并作传递员④说说你眼中的强者,如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是如何战胜挫折的?2、结古68—69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人们战胜困难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哪些:3、自我疏导的方法很多,主要有:4.阅读教材69-70页几则材料并分析,他们运用了自我疏导的哪一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自我疏导的方法吗?请你说一说。

5、教师小结:构建知网六、展示交流合作研讨完成后,即可把研讨成果分组进行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七、达标闯关一、选择题、1、挫折是人生的大课堂,有志者能够在这个大课堂里受到教育,得到磨砺,成为生活的强者,是挫折变为动力,变失败为成功。

所以说挫折对造就人生有着()A、积极作用B、积累作用C、阻碍作用 D消极作用2、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揭开了雷电的奥秘;爱迪生战胜了一千多次失败,终于找到了灯丝材料;贝多芬战胜了无数次挫折,发明了电话,无数这样的实例告诉我们,要成就任何事业必须()A、保持乐观的心境B、善于调节情绪C、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D、具备开拓进取、部位挫折的精神3、一个人遇到挫折后,可以约要好的同学去郊游,通过欣赏自然的风光,是自己的情绪得到调节。

在战胜挫折方面,这属于()A、自我疏导法B、逃匿躲避法C、积累经验法 D请求帮助法4、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是()A、找他人帮忙B、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的去探索、去创作C、任其自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D、努力自责,球的他人谅解5、迈克尔乔丹从小就把打篮球当做一生的梦想。

乔丹刚上高中时,教练认为他个头不高,拒绝他加入球队。

乔丹将愤怒与沮丧一股脑发泄在训练场上。

经过勤奋与努力,他以精湛的球艺征服了教练,如愿以偿的成为球队的一员,这说明()A、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学会自我疏导B、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就能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C、遭遇挫折时不及时调节情绪,就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勇气D、遇到挫折时不用调节情绪6、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待挫折我们要善于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B、冷静分析,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C、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D、尽量避开他二、材料题7.有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

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

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想一想: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8.(xx福建福州模拟)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央电视台组织了“重走长征路”活动,并接受全国各地中学生报名。

活动组织者对参加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①有良好的身体素质;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③对活动的目的有正确的认识;④……下列是小明为参加这次活动准备的几个问题,请你回答。

“重走长征路”困难重重。

小明向活动组织者建议增加一条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应该增加什么要求最合适?请说明理由。

9.有一位记者访问了一所名牌大学的七位高考单科状元,问他们在学习上有什么好经验,虽然他们的回答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惊人地相似,即他们都能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他们都有一个专门收集错题的本子,用这个本子,他们把平时在作业或是考试中做错的题抄下来,在做错的地方用红笔做上醒目的记号,并加以更正,还写下造成错误的原因和今后应注意的重点。

起先,他们的错题比较多,但后来却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连一星期也碰不上一道错题。

这个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10.(xx重庆模拟,15)情景一:某中学一位女生在数学考试时,因有一道大题解不出来,一怒之下,便把试卷塞进裤兜里,离开了考场。

情景二:某班同学小王在期模拟试时,把本属于自己强项的物理考砸了,他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试卷发下来以后,他冷静地分析了考砸的原因,认真地把试卷重做了一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