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综艺行业报告

合集下载

央视文化类综艺《朗读者》经营策略探究

央视文化类综艺《朗读者》经营策略探究

广电视角新画可霖央视文化类综艺《朗读者》经营策略探究胡亚东(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00)摘要:我国综艺节目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春晚等电视节目为开端,以电视为载体,开启了发 展之路,经历了发展期和成长期,进入嵩速发展时期。

而网络综艺随着网络和各种客户端的兴起,从 2016年开始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但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综艺节目难免出现只重娱乐、不顾口碑的弊端,背上只有娱乐和过度娱乐的标签。

以央视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这样的环境中 成为一股清流。

本文分析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营销模式和盈利策略,究此类节目在传播主流文化 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口碑的双丰收,实现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线上收益 和线下收益的结合,选取代表性节目《朗读者》作为例子,运用文献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探究节目 具体的营销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营销经营;《朗读者》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 (2019 )17-0080-02一、我国综艺节目发展概述综艺节目是指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娱乐性 质的节目。

孟令杰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对“电视综 艺节目”进行概念界定:“狭义上的综艺节目即是指广 大观众所理解的娱乐节目,它是运用特定的声画造型 与表现手段。

[1]广义上的综艺节目内涵宽泛,泛指除 了新闻类节目、剧情类节目、科教类节目、服务类节目 之外的所有具有一定综合性与娱乐性的电视节目的统 称。

图1为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历程。

购买播出三个环节。

出品制作环节主要由播出平台、传统综艺制作企业、网络综艺制作企业完成,其中还涉 及广告主的广告植人和广告商的代理环节,以及明星 经纪的共同参与。

而非原创综艺节目还要进行海外版 权的交涉。

承制部分主要由营销企业完成,负责节目 的舞美、摄影、后期制作等工作。

二、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经营策略文化类综艺节目与纯娱乐性质的综艺节目在策划 立意、内容生产和营销管理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音乐+泛娱乐消费经济引领黄金时代

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音乐+泛娱乐消费经济引领黄金时代

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音乐+”泛娱乐消费经济引领黄金时代“音乐+”泛娱乐消费经济引领黄金时代音乐产业作为娱乐消费经济的生力军,其发展速度连续三年超过GDP增速,“音乐+”泛娱乐消费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兴起,音乐科技创新应用广泛,音乐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1、“音乐+”产业融合发展释放音乐文化消费潜力2018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达3747.95亿元,同比增长7.98%,创近5年来增速新高,从细分行业来看,音乐产业核心层、关联层、拓展层产值规模分别为813.47亿元、1834.4亿元和1100.08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1.70%,48.94%和29.35%,同比增长分别为5.28%,6.78%,12.21%。

拓展层产值增幅较大,得益于占比较大的卡拉OK市场走出行业调整期,不仅传统KTV市场依托智能化、大众化的经营模式迎来了企稳回升,而且围绕手机APP、内容与版权、硬件设备以及O2O运营模式的卡拉OK产业泛娱乐生态圈进一步成熟。

“音乐+”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音乐文化消费潜力。

2、音乐演出市场规模近70亿,消费群体持续年轻化2018年中国音乐类演出票房总收入68.18亿元,同比增长14.8%。

其中,剧场演出票房收入为25.83亿元,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为39.85亿元,Live house票房收入为2.5亿元。

音乐类剧场演出场次达到4.29万场,同比增长73.6%;演唱会消费人群持续年轻化,“95后”占比超过65%。

3、数字音乐产业用户数量红利进入尾声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规模达到612.42亿元,同比增长5.5%。

数字音乐用户规模超过5.5亿人,同比增长5.1%,用户增量红利进入尾声,存量用户消费市场成为未来主要增长点。

在用户付费、广告收入、版权运营、电信音乐增值以及泛娱乐数字音乐产业收入构成中,用户付费率由4%增至6%,同比增长25%,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数字音乐平台、移动K歌、短视频、泛娱乐直播成为数字音乐娱乐体验的主战场。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趋势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趋势

40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7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中国电视综艺从1983年的春晚开始,也正是受到春晚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综艺都是以晚会的形式呈现,到1990年的《综艺大观》播出推动了综艺市场的发展,也让更多的制作人看到了中国电视综艺发展的潜力随即到1991年的《曲苑杂坛》但由于时代的进步这种单纯以歌舞、小品、相声为主题的综艺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的电视制作人对中国电视综艺市场提出了更多的设想。

到1997年7月《快乐大本营》、1998年11月《幸运52》这两档节目为地方卫视、省级卫视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两档节目的播出也成为一种风潮,让中国电视综艺市场逐渐红火。

现如今中国综艺市场历经了多年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外综艺渐渐进入中国电视制作人的视野,随即出现了大批从韩国引进版权在国内制作的综艺如《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等,这类综艺很快爆火占据中国市场的大部分,也正是这些综艺的爆火,让更多人提出了对综艺的质疑。

一、中国电视综艺现有市场中国综艺现有市场较为广阔,但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电视综艺市场受到冲击,网络成为主要播出平台,同时由于国家审核政策等影响,导致电视台或制作方更倾向于网络总有,因此,电视综艺市场在近几年有所缩水。

这种发展现状也推动了电视综艺制作方的方案优化和制作改革。

(一)市场背景在互联网时代,省级卫视开设视频App 如芒果TV 等,加之视频制作公司的发展使得电视综艺市场遭受重创。

同时网络发达,科技的不断进步多种移动设备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观看习惯,从定时定点通过电视观看到随时随地通过便携点子设备观看,这种观看方式的转变让人们不再依赖于数字电视的观看冲击了电视行业,在这种冲击下也不断向电视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体制改革、内容营销、节目翻新等。

在这种市场情况之下,电视综艺的内容也渐渐固化。

财务报告分析光线传媒(3篇)

财务报告分析光线传媒(3篇)

第1篇一、引言光线传媒(股票代码:300174)作为中国领先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光线传媒的财务报告,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光线传媒近年来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营业收入情况:年份营业收入(亿元)2018年 37.322019年 42.962020年 50.1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营业收入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实现了稳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加大影视项目投入,以及积极布局线上线下产业链。

2. 净利润分析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情况:年份净利润(亿元)2018年 3.522019年 4.192020年 5.28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净利润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也实现了稳步增长,这表明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3.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光线传媒的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1)毛利率: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情况:年份毛利率(%)2018年 44.742019年 46.342020年 47.5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毛利率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净利率:净利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率情况:年份净利率(%)2018年 9.432019年 9.732020年 10.56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净利率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时至今日,业务能力不应该是评价偶像的第一标准

时至今日,业务能力不应该是评价偶像的第一标准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首先,阐述我方观点,时至今日,业务能力不应该是评价偶像的第一标准。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

偶像:最早起源于日韩两国,是粉丝对娱乐圈里所喜欢的艺人的亲切称呼。

时至今日:以当前社会现状作为探讨背景。

业务能力:偶像在娱乐圈行业里所需要的、所应具备的能力。

评价: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第一标准:具有绝对优势、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所以,时至今日,业务能力还应不应该是评价偶像的第一标准,我方的判断依据是:当前现状下,以此为第一标准,是否有利于文化整体的发展。

接下来,我方将以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一:还以此为标准,不再符合当前精神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

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的稳定向好和科技媒体的传播渠道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文化以及相关产业的创新繁荣,进而也在影响着的社会大众精神需求的多元化扩展。

举例来说,根据《2018年中国综艺行业报告》对于数百部综艺的分析,可看出综艺不仅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版图增添了些许色彩,更令多种多样的偶像进入了大众视野。

我们从《奔跑吧,兄弟》熟悉了“综艺鬼才”演员邓超,从《拜托了,冰箱》喜欢上了刻苦努力的唱跳歌手王嘉尔。

这就表明了社会大众对于偶像的了解和认识的渠道和方面更加多元化。

再到如今,中国选秀节目的喷井式出现,使社会大众首次有了主动选择的可能,由这种可能迸现了拥有“普通人式生存”劲头的杨超越,或引领另样审美的王菊的偶像等等,这种现象无疑体现了社会整体需求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还以此为标准,阻碍了文化作用的发挥。

首先,推崇业务能力作为绝对优势、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不利于偶像自身的发展和其对社会正向作用的引导。

举例来说,以“努力努力再努力”而著称的业务能力实力型偶像张艺兴,当被爆出吸烟后,从媒体舆论的导向再到粉丝说词的泛滥都一致偏向了作为成年人吸烟无可厚非,请多多关注作品的这样的说词。

但是,我们判断分析来看,今天社会大众都知道的“公众场合禁止吸烟”的警示标语,却为何要对于一个拥有无数未成年人粉丝并理应对社会起正向引导作用的偶像放宽了底线。

论网络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

论网络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

论网络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作者:彭峰来源:《声屏世界》 2020年第2期彭峰摘要:综艺节目作为以娱乐性为主的节目形式,通常集音乐、舞蹈、搞笑等方式于一体,形式多样,极具娱乐性。

综艺节目已成为节目市场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一类。

竞争促进了繁荣,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文章认为综艺节目应直面这些问题,履行社会责任,并提出了传播正能量、彰显人文关怀、立足传统文化、优化测评标准等履责的手段。

关键词:网络综艺节目社会责任网络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是指节目在播放或运营中,应担负的道德、法律、价值引领等方面的责任,它通常是依靠节目运营者的组织、策划和参与来实现的。

自2014年中国记协实行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试点以来,已6次发布过有关媒体社会责任的报告,参与媒体也由最初的11家增加至46家。

目前在我国,媒体应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共识。

电视、互联网作为拥有最广泛的观众媒体平台,其影响力之大,传播速度之快有目共睹。

综艺节目作为电视、互联网平台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其观众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

网络综艺节目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涵根据媒体社会责任报告,通常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正确引导、提供服务、人文关怀、繁荣发展文化、安全刊播、遵守职业规范、保障新闻从业人员权益、合法经营等。

本文认为,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尤其要侧重以下几方面:履行正确引领责任。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引领责任。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文艺始终都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激励人民前进,引领社会进步。

作为拥有广泛的观众群和影响力的综艺节目,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时代精神,凝聚民心力量责任重大。

因此,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首要是履行正确意识形态的引领责任,其次是价值观的引领责任。

青少年作为综艺节目的重要观众群体,其最大特点就是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对社会的认知和辨识能力较弱,最容易被节目中内容或节目表达的观念所引导,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行为选择或价值追求。

2018-2022年综艺节目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目录)发展趋势预测

2018-2022年综艺节目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目录)发展趋势预测
第四节、2015-2017年中国综艺衍生节目软广告植入分析
一、热播综艺衍生市场空间
二、衍生节目广告植入现状
三、节目广告植入竞争态势
第五节、2015-2017年中国综艺节目营销策略分析
一、价格策略
二、渠道策略
三、推广策略
第六节、2015-2017年新媒体时代综艺节目营销策略分析
一、大数据精准营销
二、互联网化营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四、行业投资机会
五、综艺节目投资
第二节、2018-2022年中国综艺节目市场发展前景
一、文娱产业工业化前景
二、虚拟现实新技术应用
三、市场横向整合成预期
第三节、2018-2022年中国综艺节目市场发展趋势
一、类型多元化
二、内容年轻化
三、模式原创化
第四节、电视综艺节目模式探索分析
一、综艺+跨屏互动
二、综艺+直播
一、综艺手游开发现状
二、综艺手游市场排名
三、综艺手游市场困境
四、综艺手游发展策略
第十二章2015-2017年中国综艺节目市场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灿星制作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发展模式
四、业务布局状况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作者:王洋来源:《牡丹》2018年第24期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品质不断提升,观众审美能力也不断增强,在激烈的电视竞争环境下,电视媒体力求以多样类型的发展来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

但也有部分问题日益突出,泛娱乐化的出现、大量国外节目的引进以及原创能力的缺失都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电视工作者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并给出良好的对策。

一、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电视综艺节目泛娱乐化简单而言,泛娱乐化就是利用大众传媒这种载体,不顾及自身文化底蕴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感官愉悦,力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寓教于乐的传播初衷。

泛娱乐化也就促使大众传媒同质化,甚至媚俗化、低俗化,把娱乐使人身心健康的目的放置一边,这也是泛娱乐化和娱乐的本质不同。

电视媒体拥有强大的娱乐功能,电视综艺节目也是娱乐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方式,但是在综艺节目的发展过程中,娱乐的本质渐渐发生转变,泛娱乐化出现。

泛娱乐化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快节奏时代,大众追求浅显易懂的精神产品,大众文化也慢慢远离深度化,这为泛娱乐化的产生提供了发展环境;电视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根据受众需求制作节目,“以受众为本”的理念促使节目制作加大娱乐筹码;而电视台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唯收视率”的错误认识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泛娱乐化。

(二)综艺节目内容同质化综艺节目在国内起步较晚,所以人们会向综艺节目发展较成熟的其他地域或国家借鉴和学习。

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他们受欢迎的节目来复制节目,于是就有了综艺节目之间的模仿。

《快乐大本营》的导演曾说起初是借鉴香港的《综艺60分》制作的《快乐大本营》,引领选秀风潮的《超级女声》也是由美国的《美国偶像》模仿而来。

但随着版权意识的加强,购买版权引进节目成为新的节目研发路径。

无论引进还是模仿,大众都可以理解,毕竟好的电视节目必定有其受欢迎的原因,这样的做法或许也会促进国内综艺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发展期
2010-2013年
• 引进海外综艺模式,国 外版权的综艺节目数量 井喷
• 收视率高,堪称现象级 节目,备受广告主青睐
来源:研究院自主研究。
5
中国网络综艺发展历程
伴随网络视频的崛起,2016年以后发展迅猛
中国网络综艺发展历程
起步期
2007-2013年 • 制作成本低、数量少、类
型少,未能形成品牌效应
2014-2018年中国综艺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29.6%
26.6%
24.7%
330.5
133.1
172.5
218.5
272.4
21.3%
2014
2015
2016
中国综艺市场规模(亿元)
备注:市场规模包含广告收入、版权分销、IP衍生和用户付费等收入之和。
2017e 增长率(%)
2018e
7
中国综艺市场占比
中国综艺行业报告
2018年
摘要
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崛起带动了中国综艺市场的稳步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 270亿元以上。
SMS
中国综艺产业链趋于成熟稳定,商业模式以广告招商为主,随着综艺IP的发展和用 户付费习惯的养成,IP衍生与用户付费将越来越重要。
综艺节目类型多样化,衍生类综艺热度高,文化类与慢综艺逐渐兴起。
抵制电视台过度娱乐,鼓励自主创新
限娃令
2016年2月 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和明星子女参与真人秀节目
加强对未成年的保护,积极引导和扶持综艺节目的 发

限模令
2016年7月
•每年在黄金档播出的引进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两档 •每年新播出的引进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档,第一年不得 在黄金档播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过度依赖海外模式的现象
8.8% 11.5%
22.7% 8.7% 14.7%
23.9% 8.5% 15.8%
28.4%
6.7% 14.6%
54.2%
54.7%
53.9%
51.8%
50.3%
2013
2014 电视剧
综艺
2015
电影
来源:iVideoTracker.2018.02,基于40万名家庭及办公PC电脑样本监测,提供PC端用户收看视频内容的数据。
在影视内容中,综艺占比日益增大
从2013到2017年,电视剧的播放时长占比有所下滑,被综艺、动漫等视频内容所挤占。从2015年至今,综艺市场占比有 所上升,主要依托于日益增多的综艺内容。
iVideoTracker- 2013-2017年中国不同类型的视频播放时长占比
25.1%
8.8% 11.9%
25.0%
政策不断引导规范参与企业,从大方向上推进综艺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行业的乱象,同时积极鼓励国内原创、有文化有 价值观的内容涌现。
相关政策及主要内容分析
政策简称 颁布时间
主要内容
影响分析
加强版限娱令
2013年10 月
•娱乐类节目周播放时长不得高于70% •引进境外版权节目<=1个,黄金时段不得播出 •娱乐类节目需提前做好备案
发展年限长,2012年前后处于巅峰时期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历程
萌芽期
1980-1995年 • 晚会节目,寓教于乐,
宏大叙事
发展期
1996-2002年
• 兴起不同类型的综艺节 目,包括娱乐类、益智 竞猜类
• 节目数量少
成长期
2003-2009年
• 真人秀综艺节目涌现, 以音乐综艺为主,用户 可参与、互动、投票
2016 其他
2017
8
中国综艺发展动因分析
政策扶持引导、平台强输出、用户细分化和技术进步推动综 艺发展
政策属于最大的影响因素,不断规范和引导产业链的参与者,推动国内综艺发展;网络视频的崛起,聚集更多的网民,分 流了电视台的观众,创造了更多新机会和方向;年轻人作为综艺内容的主流人群,其喜好和行为特点备受业内企业关注; 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综艺的制作水平,致使越来越多的优质的综艺节目出现。
综艺研究范围
包含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 •电视综艺:首次播放渠道为电视台的综艺节目 •网络综艺:首次播放渠道为网络视频的综艺节目
来源:研究院自主研究。
3
中国综艺发展历程和现状2
中国综艺内容特征
3
中国综艺赞助
4
中国综艺制作企业案例
5
中国综艺未来发展趋势
6
4
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历程
成长期
2014-2015年 • 网络自制元年,网络综
艺数量增加、质量上升
黄金期
2016年-至今 • 大投入、精制作,爆款频出 • 视频平台化被动为主动 • 互动性强、类型多样
来源:研究院自主研究。
6
中国综艺市场规模
预计2017年综艺市场规模将近三百亿 市场稳步增长
综艺作为重要的文化娱乐内容,一直是平台和制作企业生产的重点领域,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综 艺市场的发展,但并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更多的是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如年轻用户的迁徙、网络综艺类型的细分化等。 艾瑞预测,2017年中国综艺市场规模将达到270亿以上,增长速度较为平稳。
随着综艺行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综艺会增加AI、VR与AR等技术的运用,内容以原 创为主,定制化综艺将不断兴起,注重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
来源: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2
综艺概念定义
维度
相关概念说明
定义/研究范围
综艺定义
•是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包含多种类型,如晚会、生活、访谈、音乐、游戏、旅游、 真人秀、美食、纪实、脱口秀、科技等。
63.4%
66.4%
2011-2017年中国在线视频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69.0%
66.6%
73.0%
74.5%
75.0%
中国综艺行业的促进因素
• 政策扶持并鼓励原创 综艺,引导正向综艺 内容
01
政策
03
用户
• 精神消费需求增加,视频和游戏挤占 用户更多的时间
• 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大,对文化 内容需求大
平台
02
来源:研究院自主研究。
技术
04
• 高科技应用及制作精细化,推 动综艺节目技术革新
9
政策因素
不断推出新政策,引导和扶持国内原创综艺的正向发展
限韩令
无公函
来源:研究院自主研究。
禁止新签韩国综艺节目合作项目,禁止韩星中国演出等
含有韩国因素的综艺从国内淡出,抵制“韩流”对 中
国文化产业的大势影响,降低国内综艺对韩国综艺 模
式以及韩国明星的依赖
10
平台因素
网络视频平台用户规模大,平台对内容需求大
数据显示,2017年网络视频平台的用户规模达到5.79亿人次,网民使用率高达75.0%,网络视频已经成为广大网民的主要 上网行为之一。庞大的用户基数,为网络视频平台提供了众多发展空间,同时也对内容的丰富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