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常见的焦虑抑郁识别与诊疗

合集下载

E-焦虑抑郁情绪的快速诊断与治疗

E-焦虑抑郁情绪的快速诊断与治疗

焦虑抑郁障碍临床表现
抑郁症与抑郁障碍
抑郁症:重性抑郁障碍(MDD) 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a)
抑郁障碍:MDD Dysthymia 其他(未标明的抑郁障碍)
(经前期抑郁、达不到症状标准的轻抑、达不到 时间标准的短暂性抑郁、难以判断原发或继发 躯体疾病的抑郁、伴有抑郁的适应性障碍等)
1.对CYP酶2D6同功酶抑制作用弱 2.多酶代谢,不易阻断其生物转化
2019 Blackwell publishing fundamental and pharmacology 17(2019)517-538
小结
情绪障碍存在于综合医院各科 新医学模式是通科医生临床实践的思维方式 综合医院医师能够提供有效的治疗 合并使用抗抑郁剂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评估
急性期
诊断 开始治疗 每1-2周检查 6周后评价
明显好转
没有好转
6周评估:明显好转
继续治疗3月
完全缓解?

继续治疗6-9月 考虑维持治疗
没有
增加剂量 或换药
或专家咨询
抗抑郁治疗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
CYP450酶和药物相互作用
CYP450酶和药物相互作用
由CYP2D6酶代谢的药物
躯体共病
焦虑程度加重或在许多疾病中发展成焦虑障碍: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糖尿病 – CAD,心绞痛,心律失常 – COPD – 胃肠道疾病
CAD=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状动脉疾病; 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慢性阻塞性肺病;
病药、降压药、糖皮质激素、抗帕金森病药等)
(Tylee et al 1993; Tylee et al 2019; Burack & Carpenter 1983)

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选择

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选择

• 事实:
– – – – 慢性躯体疾病常常伴有情绪障碍 药物治疗有效 情绪好转有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 对症性抗抑郁治疗绝非可有可无
误区2.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应当主要采用心理治 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好
12
• 事实:
– 抑郁症具有明确的神经生物化学和神经生理学改 变 – 对于原发性抑郁症,药物治疗属首选 – 对于心因性抑郁,药物治疗也是必需的 –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效果更佳 – 药物治疗是容易施行,应作为首选
综合医院抑郁障碍 的识别与治疗选择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赵仁亮
2
•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精神疾患; • 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7%; • 抑郁症是高复发性疾病,超过半数的抑郁症患 者会出现2次以上的抑郁发作; • 抑郁症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抑郁与经济 负担; • 抑郁症所造成的损失中,间接损失远远高于治 疗抑郁症的直接医疗费用
25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5. 注 意 观 察
详细询问病史有助于临床诊断,但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 中仔细观察病人的言谈举止和面部表情,以及觉察病人内心 的情感活动亦很重要。如病人叙述病史时的愁眉苦脸、叹息、 流露出的悲观、自责和绝望等,这些非言语性的行为活动表 现有时更能真实地反映病人的情感。换句话说,即使病人口 头上否认有情绪低落或不开心,但可能是言不由衷或对医生 缺乏足够信任而不愿表达。因此,临床医师的耐心、细心询 问和“察言观色”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抑郁症病人才不至 于被漏诊或误诊。
30
抑郁障碍:治疗的目标
治疗
减少/清除症 状、体征 恢复角色 功能
减少复发/再 发的风险
抗抑郁剂种类
• 三环类
– 氯丙咪嗪、阿密替林、多塞平 – 丙咪嗪

焦虑(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对焦虑状态诊断与治疗)

焦虑(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对焦虑状态诊断与治疗)

综合医院非精神专科医生 易忽视患者存在的焦虑障碍
我国精神专科医师与非精神专科医师对焦虑障碍的诊疗现状
0%
20%
40%
60%
80%
100%
了解焦虑障碍诊断标准 了解焦虑障碍亚型诊断标准
51.3% 30.3%
98.5%
精神专科医师 非精神专科医师 94.2%
该问卷调查以自制的调查表,对16个省市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各20所的医师进 行调查和比较。对569名医师完成调查,其中,精神科医师394名,内专科医院261名, 综合医院133名;非精神科医院152名。 结果显示,非精神专科医师对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知晓率远低于专科医生。
吴文源.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
焦虑症状的持续存在 会进一步增加躯体疾病风险
自杀风险
焦虑症状持续存在,不仅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而且显著增 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是冠心病致病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焦 虑和抑郁对稳定性心绞痛2年内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 死、心脏骤停)有显著预测效应1。
焦虑情绪的治疗与躯体疾病和症状密切相关
焦虑
通常是一种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情绪反应, 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31):2174-81.
使用工具较为简单的初筛焦虑症状
焦虑包括三方面的症状
运动症状 情感症状 躯体症状
焦虑症状的简易筛查
问题
阳性
你认为你是一个容易焦虑 是(了解是否有焦虑性人
或紧张的人吗?
格或特质)
最近一段时间,你是否比 平时更感到焦虑或忐忑不 安?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31):2174-81.
面对如上的特殊客观情况,综合医院 非精神科医生如何进行焦虑状态的识 别和描述?

综合医院常见精神科问题的处理

综合医院常见精神科问题的处理

疲乏 83%
喉头及胸部缩窄感 75%
胃纳失常 71%
便秘 67%
体重减轻 63%
头痛 42%
颈、背部疼痛 42%
胃肠症状 36%
心血管症状 25%
*
抑郁症病人就诊途径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约90%的病人首诊于非精神科,就诊过程中仅20%的抑郁症被检出;
3%用过气功、迷信治疗;
7%已接受各种非抗抑郁剂治疗;
有效率均在60%-79%;一年复发率13%-26%
特点:抗胆碱能不良反应小,对心血管等脏器影响小,镇静作用较轻,患者耐受性好,服用方便
服药方法:常在早餐后服药,如出现倦睡、乏力可改在晚上服。年老体弱者宜从半量或1/4量开始,酌情缓慢加量
*
SSRI的作用机制
Stahl S M, Essential sychopharmacology (2000)
WHO推荐:单次发作(?)、症状轻、间歇期≥5年,可不维持服药 多数意见: 首次发作维持治疗6~8个月 2次以上(尤其近5年内)应维持治疗2-3年 多次发作者应长期维持治疗 青少年起病,伴精神病性症状,病情严重,自杀风险大,有遗传家族史者,应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中止时,应缓慢减药以观察复发迹象,减少撤药症状
机制:乙酰胆碱合成减少假说
易患人群:老年、儿童、脑损伤史、酒依赖者多发
原因:感染、脑缺氧、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手术创伤、药物、充血、水肿
*
谵妄(3)
处理
寻找引起谵妄的原因
积极处理原发病
3
对症、支持治疗
4
镇静剂的应用 小剂量、短期:氟哌啶醇,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慎用)
护理:注意环境护理,防意外
03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问题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问题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 (NCS-R) JAMA, 20医0学3;2p8p9t (23):3095-105.
22
抑郁、焦虑与躯体疾病互为因果
抑郁焦虑可能是躯体疾病的一种直接后果 抑郁焦虑可能诱发或促发躯体疾病 躯体疾病可以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表现 抑郁焦虑亦可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
2001.2-2002.12,全美≥18岁的成人居民(n=9090),全美共病调查结果(NCS-R) ,其 中终生共病(n=1530),12个月共病(n=622),焦虑障碍包括:PD、GAD、PD、PTSD、OCD
60
50
40
30
20
10
0
终生共病
焦虑 物质滥用 冲动控制
12月共病
Kessler RC,Berglund P,Demler O,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esults from
27
焦虑通常以躯体症状主诉为主
Bridge等调查显示,84%的焦虑或抑郁病人是以躯体不适为主诉, 只有17%的焦虑或抑郁病人是以心理症状为主诉。(500例综合医 院病人)
Kroenke等人研究比较了1000例综合医院病人中躯体症状与心理障 碍之间的关系,发现焦虑障碍病人伴有9项以上躯体症状者为48%, 伴6-8项者为30%,伴4-5项者为13%,伴2-3项者为7%,伴0-1项者 仅为1%
• 有1项研究表明,高达20%的病人在过去6个月里曾接受过苯二氮 卓类治疗4。
医学ppt
26
综合医院病人为什么会出现焦虑症状
对健康的过分关注 疑病、疑医 慢性病程 对死亡或残疾的担忧 器质性原因 内分泌异常 社会压力 - 耻病感、污名化,比如性病、精神障碍 经济负担 人格因素

焦虑抑郁的识别与治疗-心理科

焦虑抑郁的识别与治疗-心理科

情绪症状 行为症状 躯体症状
• “抑郁症”疾病诊断 • 显著且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 症状显著而持久,影响社会功能 • 一般需要治疗
“焦虑”和“抑郁”术语主要是指焦虑状态 和抑郁状态
◦ 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 ◦ 超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程度或自我调整能力 ◦ 对其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 不一定达到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
躯体性焦虑症状 精神性焦虑症状 运动性焦虑症状
•"焦虑症" 疾病诊断 •症状持续、痛苦 •导致行为异常,严重影响功能 •需要治疗
广泛性焦虑 惊恐障碍 恐惧障碍
抑郁
抑郁 状态
抑郁 障碍
• 一种负性情绪 • 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降低 • 一般为正常心理反应,持续时问短 • 多数不需要医学处理
• 一组症状综合征 • 显著抑郁心境,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 一般为病理性,持续时间略长 • 需要医学处理
(一)焦虑症状及简易筛查
3.运动症状:“坐卧不宁”
患者动作多,难以安静落座、经常变换姿位 躯干四肢震颤、发抖 深长呼吸、过度换气或经常叹气 捶打胸口,甚至搓手顿足 感觉头颈身体发紧僵硬、无法放松
(一)焦虑症状及简易筛查
“90秒4问题询问法”快速筛查焦虑症状
如果回答阳性(即是或有)有2项或以上,则需进一步做精神检查
◦ 老年住院患者半数有严重焦虑症状,仅8%被诊断焦虑障碍
焦虑、抑郁识别率低,治疗率更低
2、治疗率低
焦虑和抑郁的治疗率:约10% 在社区中检出符合诊断标准的居民,只有6%曾去医院就诊,即
使到医院看病,半数以上也是到非精神科就诊 80%的患者未做任何针对性处理,合适治疗率更低
为何综合医院心理障碍识别率和治疗率如此低? 1、症状识别困难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识别和处理课件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识别和处理课件
*
抑郁症/焦虑症药物治疗基本疗程
缓解
恢复
疾病复发
症状复发
症状复发
反应
无症状
症状
综合征
急性期 6-8周
巩固期 3-6月
维持期 长短酌情
时间
严 重 程度
治疗相
X
X
急性期:消除症状 巩固期:预防复燃 维持期:预防复发
*
急性期药物治疗
达到临床治愈
建议
足够疗程 6--8周
足够剂量:20-60mg/day
漏诊和误诊原因
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精神障碍,不来找医生;
就医者强调心理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使医生把抑郁和焦虑情绪理解为正常人的心理反应; 当就医者突出某些躯体不适,以此作为主诉,前往全科医师或某专科医师处求治,则可造成误诊。
*
治疗的误区-1
认为“心病要用心药医”,担心药物有 副反应,不愿采用药物治疗,更拒绝长期服药巩固;
没有明显的心理的或躯体的原因而有 持续较久的情绪低落(2 周以上) 紧张不安(6个月以上) 反复发生短暂的惊慌恐惧;
下述情况则应想到 ———抑郁症或焦虑症
下述情况则应想到
———抑郁症或焦虑症
有诱因(心理或躯体),但引起的 抑郁或焦虑情绪严重而持久
特别是诱因已经消失,而情感障 碍并无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时
2
通常起病急骤,迅速终止,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个小时,但不久又可突然再发。
3
发作期间相对正常, 有预期性焦虑,担心下次再发。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而产生回避行为,如不敢单独出门,不敢到人多热闹的场所,发展为场所恐怖症。
*
抑郁与焦虑合并
% 以上的抑郁症+焦虑症状

新综合医院快速诊断抑郁焦虑的方法

新综合医院快速诊断抑郁焦虑的方法
(ii)卒中后抑郁症的危害
卒中后抑郁症可增加医疗开支、住院天数和死亡率,拖延工 作能力的恢复。对91例卒中病人随访10年,10年后死亡率为53%。 其中当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是无抑郁症者的倍。因此,抑郁症可增 加卒中的继发死亡率。
脑血管意外(2)
(iii)容易发生抑郁症的卒中病人与其病灶所处 位置的关系
导致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大致有以 下5个:
起效时间大多需2周,起效之前,不良反应 却可能发生了。
患者需长期服药
有效率约70%。 经费较贵
部分患者对“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误 解。
二、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1. 医生方面
▪ 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自信心;
▪ 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 ▪ 医嘱和医疗方案的复杂性和执行难度;
帕金森氏病伴发抑郁,癫痫,多 发性硬化伴发抑郁(40-70%)
老年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伴发抑 郁
AD的抑郁发病率17-30% AD引起抑郁? 抑郁是AD的危险因素之一?
内分泌病房—甲亢,糖尿病伴发抑郁
心内科病房—心脏神经症,(抑郁焦虑) 肾内,免疫科—伴发抑郁状态
精神障碍—在综合医院门诊的表现
需加大诊断的力度
简明筛查方法:
在综合医院要问所有的患者 总应询问以下问题
1)上周喜欢看电视吗? 2)睡眠好不好? 3)上周您是否感到悲伤,不快或心情低落? 4)如果是这样,每天平均一半以上时间都如此

察颜观色
测血压,脉搏 器质性疾病不能遗漏,器质性疾病诊断在
前面,情感障碍性疾病在后面。 症状相似的疾病,(如真性与假性痴呆的
如何提高依从性?
一、 问题的提出
▪ 依从性(compliance):在治疗和预防 各类疾病或障碍过程中,患者的行为与 医务人员的要求(处方和医嘱)相符合 的程度。依从性往往对疗效和转归起着 决定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于此
联络精神医学得到长足发展; 非专科医生对精神医学兴趣十足; 专科医生进入综合医院; 神经、精神科重新整合; 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化;综合医院设心理科。
综合医院抑郁/焦虑患者特点
• 重视躯体症状叙述,忽视或不主动叙述 情绪症状;
• 多见主诉为睡眠问题、疲乏及不确定位 置的躯体疼痛、各种躯体不适症状;
• 症状易与原发疾病相互影响。
Kroenke K, et al. Arch Fam Med. 1994;3:774-779.
综合性医院医生对抑郁的识别率相当低1
WHO多中心合作资料显示:
15个国家或地区的内科医生 对抑郁的识别率
55.6%
中国上海的内科医生 对抑郁的识别率
21%
1. 肖泽萍等. 中华医学杂志 1999;79 (5):329-31
焦虑抑郁的典型表现
焦虑:包括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表现 为无端恐惧,坐立不安伴植物神经症状或 濒死感。
抑郁:思维抑制、情感低落,活动减少 抑郁还有其它方面的症状如躯体形式症状、
生理功能症状、焦虑症状、精神病性症状 及植物神经症状。
不易识别的抑郁
淡漠突出的抑郁: 伴精神病症状的抑郁: 焦虑症状突出的抑郁: 躯体症状突出的抑郁: 心因突出的抑郁: 躯体疾病掩盖下的抑郁: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2. 你这段时间的情绪(精神状态)如何?
虽然病人来就诊时大多是以躯体不适或各种生理症 状为主诉,但临床医师在了解了有关躯体症状等病史后, 应注意询问一下病人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因为病人很少 会将自己的躯体症状与心理问题联系在一起;同时,病 人也不习惯于在就诊时主动叙述自己的心理苦恼。不过, 如果医生主动询问的话,相当多的抑郁症病人会叙述自 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甚至会在就诊时表现出悲泣、痛 苦和流泪。
•研究发现抑郁/焦虑障碍所花的医疗费用大 约是一般人口的9倍
•抑郁/焦虑状态的持续存在将影响患者的躯 体疾病治疗效果, 损害其生活质量
抑郁情绪使患者主动康复的愿望明显降低, 对躯体疾病治疗的遵嘱性下降,严重影响躯体疾病的康复
抑郁导致躯体疾病 的死亡率上升1
自杀8%
因病死亡 65%
存活 27%
[30-4症状?
美国每年有 31万人自杀 ,列死亡原因的第 8位。 其中发生在综合性医院自杀行为的平均比率为每 1 0万人中 5~ 1 5例 ,专家称我国已成高自杀率 国家 ,25%被调查学生想过自杀 ;
,医院内没有精神病房及受过精神专科训练的医护 人员,病人的潜在自杀行为或倾向容易被忽略 ;
不易诊断的焦虑
患者对焦虑症状的忽略: 医生对焦虑症状的忽略: 躯体疾病对焦虑症状的掩盖: 心理因素对焦虑症状的掩盖: 睡眠障碍突出的焦虑:
在临床上,当症状与体征无法解释,以及躯体疾病伴发 抑郁情绪时,推荐从下列三个方面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抑 郁症状:
最近心情如何? 精力如何?易疲劳吗? 对事有兴趣吗?过去感兴趣的事还有兴趣吗?
焦虑抑郁临床表现
问诊时病人常有的症状
•过度警觉 •各种恐怖
焦 •强迫性观念 虑 症
睡眠障碍
激越 坐立不安 注意力减退 惊恐发作 慢性疼痛 胃肠道症状 心胸症状 植物神经症状 过度担心、紧张
•抑郁情绪 •缺乏快感 •体重增加或减少 •兴趣减退



临床上,抑郁症与焦虑症的症状有大量重叠, 它们是”姐妹”症状
综合医院常见的焦虑抑郁识别与诊疗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教授 冯永平
概述
躯体疾病本身可以产生焦虑抑郁,也可以做为心 因导致焦虑抑郁。因此焦虑抑郁是综合医院常见 的综合征。也是易忽视但影响广泛的病症。即见 于功能性精神障碍又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时 识别及处理对于原发病的治疗转归意义重大。临 床上对焦虑抑郁症状的识别远大于焦虑抑郁疾病 的诊断,因为无论何种病因,就抗焦虑抑郁治疗 都是相同的,只是剂量与特别注意点不同。
但病人往往做的很隐秘,如糖尿病患者悄悄停用胰岛 素,心脏病人停用硝酸甘油,停药后因凶险的并发症 死亡而看起来是疾病的进展死亡,有的成为手术或治 疗后的“找麻烦者”,如明明支架放的很成功,病人 天天诉说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纠缠着做各种检查。
综合医院医生为何应当重视焦虑抑郁症状?
抑郁/焦虑障碍患者常因各种情绪相关性躯 体症状,反复求诊于临床各科室,成为基 层医疗资源的高频率使用者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自杀高危群体在综合性医院实施自杀行为的病人 有两类群体 :精神疾病和非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 病患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综合医院医生为何应当重视焦虑抑郁症状?
有研究显示:30%的糖尿病患者、40%的中风后患者、 50%的癌症病人、60%的心梗患者符合各类抑郁性障 碍的诊断标准。
继发于躯体疾病的抑郁症或者是对躯体疾病的心理反 应,或者可能是躯体疾病引发大脑某种病理改变的结 果。无论哪种原因,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都会令患 者雪上加霜,使对躯体疾病的治疗依从性更差,康复 期更长,出现医患冲突的可能性更高,医疗花费更多, 病人要承受更多的痛苦,这样病人很容易陷入绝望, 伴发抑郁的躯体疾病患者有更高的自杀率。
因病死亡
34%
存活66%
躯体疾病伴抑郁(182例)
躯体疾病不伴抑郁(109例)
1. Winokur G et al. The lowa 500: Sucicide in mania, depression and schizophrenia. Am J Psychiatry 1975;132(6):650-651
以下方法有助于抑郁识别
Zung抑郁自评量表:是综合性医院最常 用的抑郁筛查量表 通常总分大于40分可考虑抗抑郁治疗*
表中有20条文字,仔细阅读每一条,把 意思弄明白
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 当的选项
最后计算出总分
抑郁症的检查与询问
1. 你有早醒吗?
许多病人因为失眠来就诊,注意询问病人失眠 的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眠浅多梦、易惊醒, 还是早醒(凌晨 2~3 点便醒来,再入睡困难)。入 睡困难是焦虑的常见症状之一,早醒往往是抑郁症 病人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