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市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小组的一员,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情况。
今年,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市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损失。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评估,今年干旱灾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降雨量少。
今年以来,我市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30%以上。
特别是夏季旱季,降雨量几乎为零,造成大片农田无法正常耕种和灌溉。
其次,水资源严重匮乏。
全市水库和灌溉用水渠道的水位明显下降,蓄水量大幅度减少。
农民用水困难,田地里的蔬菜、水果等无法正常生长发育。
再次,土壤湿度低。
由于多日少雨,土壤湿度大幅下降,直接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
很多水稻田和小麦地上的农作物都出现了干枯和死亡的情况。
最后,畜禽养殖困难。
由于饮水困难,很多农户的饲养场无法正常进行饲养,导致牲畜和禽类的生存状况堪忧。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积极组织了调查研究工作,对受灾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和分析,为制定灾后恢复重建策略提供了参考。
其次,我们加强了宣传和教育工作,向广大农民传达了关于节水灌溉、合理施肥和科学种植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提高了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
再次,我们积极争取了政府的支持和援助,加大了对受灾农户的帮扶力度。
通过向灾区派遣队伍,组织各项救灾工作,及时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
最后,我们组织了专家和技术人员,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对农田进行灌溉和养护工作,帮助农民尽快恢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深知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们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协调和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不畅,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
其次,我们在抗灾救灾工作中的紧急反应能力还需要提高。
由于预警机制不健全,一些农民在遭受灾害时无法及时得到救助。
最后,我们在农民教育和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的工作报告2篇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的工作报告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的工作报告精选2篇(一)报告内容:一、农业干旱情况: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年度农业干旱情况较为严重。
干旱主要集中在我市种植区域的南部地区,主要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和长期的缺水状况导致。
二、受灾情况:1. 作物受灾情况:受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不良,产量大幅下降。
特别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较大,预计损失将达到30%以上。
2. 放牧业受灾情况:由于草原水源减少,牲畜饲料短缺,导致牧民的养殖条件恶化,牲畜死亡率增加。
三、应对措施:1. 增加灌溉设施建设:加大对农田灌溉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推广抗旱作物种植:鼓励农民种植抗旱作物,提高农作物的自适应能力,降低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确保农业用水的供应,减少因水源不足而导致的干旱损失。
四、资金支持:为了有效应对农业干旱和灾害,政府将增加对农业干旱防治的资金支持。
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灌溉设施建设、抗旱作物推广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应对措施,预计可以有效减少农业干旱和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生计。
同时,也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的抗旱能力。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的工作报告精选2篇(二)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将向大家汇报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的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负责收集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根据我的调查,我们所辖的地区受到了严重的干旱影响,农作物生长受阻,灌溉水源紧缺,农民受到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具体来说,我们所辖地区的降水量明显下降,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平均降水量仅有X毫米,远低于历史同期的平均降水量。
由于缺水,农民的田地干旱严重,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蔬菜和水果产量大幅度下降。
此外,灌溉水源的供应也受到了限制。
由于降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许多农民的水井已经干枯。
县旱灾情况汇报

县旱灾情况汇报近期,我县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给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灾情,采取有效措施,特向上级部门做一份县旱灾情况的汇报。
一、灾情概况。
自今年夏季以来,我县连续遭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导致旱情加剧。
全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是部分山区和偏远乡镇,灾情更为严重。
农田干裂、水源枯竭、农作物枯黄,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饮水困难。
二、受灾影响。
1. 农业受灾情况,受旱影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了XX万亩,其中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受灾最为严重。
部分农田由于长期缺水,已经无法救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2. 水利设施受灾情况,受旱影响,全县水库、灌溉渠道等水利设施水位骤降,甚至出现了一些小型水库干涸的情况。
这给农田灌溉带来了严重困难,也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3. 生活用水受灾情况,由于旱情加剧,全县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活用水短缺问题,居民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
特别是山区和偏远乡镇,一些村庄的饮水困难已经成为了当地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救灾工作。
针对当前的旱情,我县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了抗旱救灾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广大农民宣传抗旱知识和应对措施,引导农民科学用水,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
2. 调度水资源,组织调度水利设施,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重点农田和生活用水的供应。
3. 发放救灾资金,对受灾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助和救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4. 加强监测预警,加强对干旱灾情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提醒广大农民做好抗旱准备。
四、未来工作展望。
当前,我县正处于抗旱救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加大抗旱救灾力度,全力保障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总结抗旱救灾经验,加强旱情监测预警,健全抗旱救灾长效机制,提高全县抗旱救灾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就是我县目前的旱灾情况汇报,希望得到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努力,共度难关,早日战胜旱情,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
田间旱灾工作情况汇报

田间旱灾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最近的田间旱灾工作情况,我向您汇报如下:
最近一段时间,我所在的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给农作物生长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迅速组织了抗旱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我们加强了旱灾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加强气象监测和农田巡查,及时发现旱情,提前预警,为后续抗旱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支持。
其次,我们积极组织了抗旱灌溉工作。
针对旱情严重的地区,我们加大了灌溉水量,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尽可能减少了农田的干旱程度,保障了部分农作物的生长。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
针对农民的抗旱技术和经验不足,我们组织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抗旱技术指导和帮扶,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应对旱情,减少了损失。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政策宣传和资金支持。
通过宣传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减轻了农民的抗旱压力。
总的来说,我们在抗旱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旱灾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大抗旱灌溉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和帮扶,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全力做好抗旱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旱灾带来的损失。
谨此汇报,请领导审阅。
此致。
敬礼。
抗旱受灾情况汇报

抗旱受灾情况汇报近期,我市遭遇了持续的干旱天气,导致农作物受灾情况严重。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抗旱受灾情况,我对全市范围内的农田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汇总,以下是抗旱受灾情况的汇报:一、受灾情况概述。
经过初步调查,全市范围内受到不同程度干旱影响的农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其中,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受灾面积较大,受灾程度较为严重。
二、农作物受灾情况。
1. 小麦,受灾面积约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40%,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滞、叶片枯黄、穗粒数减少等现象,预计产量将受到较大影响。
2. 玉米,受灾面积约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的30%,主要表现为叶片干枯、穗粒发育不良等现象,预计产量将大幅减少。
3. 水稻,受灾面积约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35%,主要表现为缺水、叶片焦枯、稻谷颗粒数减少等现象,预计产量将受到不小影响。
三、农田灌溉情况。
由于干旱天气的持续影响,部分农田灌溉设施供水不足,导致部分农作物缺水严重,加剧了受灾情况的恶化。
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和山区,灌溉设施不完善,缺水情况更为严重,需要加大抗旱救灾力度。
四、抗旱救灾措施。
针对目前的抗旱受灾情况,我市已经启动了抗旱救灾应急预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 加强灌溉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受灾农田及时得到补水。
2. 采取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减轻受灾程度。
3. 加强农技服务,指导农民采取合理的抗旱措施,减少受灾损失。
五、未来工作展望。
在抗旱救灾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全力做好受灾农田的抢险抗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受灾农作物的损失。
同时,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引导农民科学抗旱,做好农作物的抢救工作。
以上就是我市抗旱受灾情况的汇报,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并支持抗旱救灾工作,共同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支持!。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

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报告: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对农业干旱及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向各位同事汇报相关工作情况和应对措施。
一、干旱情况调查本次干旱调查主要覆盖了农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区,包括XX县、XX市等地。
我们深入了解了干旱的具体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作物受灾情况:大面积干旱导致农田灌溉不足,造成作物枯萎、减产严重。
2. 畜牧业受灾情况:由于草场干旱,牲畜缺乏食物,导致牧民养殖损失较大。
3. 粮食储备:干旱使得粮食产量减少,对粮食储备造成一定影响。
二、应对措施针对以上干旱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1. 加强气象预警: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准确地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防护措施。
2. 推广抗旱农作物品种:加大对抗旱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
3. 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扩大灌溉面积,确保农田水源供应的稳定性。
4. 加强畜牧业灾害防控:完善畜牧业灾害防控措施,加强对牧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牲畜的抗旱能力。
5. 增加粮食储备:加大对粮食储备的投入,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三、成效评估目前我们已经采取了上述应对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农作物抗旱品种的推广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减少一部分作物减产的损失。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部分地区的灌溉面积已经得到扩大,农田的水源供应得到了保障。
3. 各级政府加大了粮食储备的投入力度,确保了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 部分地区抗旱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效果。
3. 部分地区对抗旱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力度不够,影响了抗旱能力的提高。
在此,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抗旱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加快工程进展,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
农作物旱情情况汇报

农作物旱情情况汇报
近期,我对农作物旱情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报,以下是我所获得的情况汇报:
目前,我所调查的地区主要包括北方的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份,以及南方的湖南、江西、广东等省份。
在北方地区,由于降雨量明显偏少,加上高温天气的持续,导致部分农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
特别是河北和山东地区的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受灾较为严重,部分田地已经出现了干裂的现象,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了严重影响。
而在南方地区,由于季风影响,部分地区降雨量偏少,导致部分农田出现了旱情。
尤其是湖南和江西地区的水稻受灾较为严重,部分田地已经出现了干涸的现象,对水稻的生长产生了严重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救灾措施,包括组织人工增雨、调度水资源、加强灌溉等,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农作物的旱情影响。
同时,也呼吁广大农民朋友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旱情,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农作物旱情情况,及时汇报灾情,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为保障农作物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以上调查汇报,我们对农作物旱情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也为今后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希望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抗击旱情,确保农作物生产稳定,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旱情灌溉情况汇报范文

旱情灌溉情况汇报范文近期,我对本地区旱情和灌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旱情情况。
1. 降雨量,今年本地区降雨量明显偏少,整体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30%,导致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旱情影响,旱情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一些旱地作物已经开始出现凋零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3. 应对措施,为了有效应对旱情,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土壤水分管理、推广抗旱作物品种、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以减轻旱情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二、灌溉情况。
1. 灌溉设施,本地区灌溉设施相对完善,包括灌溉渠道、水泵站等设施,能够满足大部分农田的灌溉需求。
2. 灌溉水源,本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为地下水和附近的河流水源,水质较好,能够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3. 灌溉效果,通过对灌溉情况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农田的灌溉效果良好,农作物生长状况较为良好,但在旱情严重的地区,灌溉效果有所下降,需要加强管理和调整灌溉方案。
三、建议和展望。
1. 加强水资源管理,在旱情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确保农田的灌溉需求。
2. 推广抗旱作物品种,在应对旱情的同时,需要加大对抗旱作物品种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减轻旱情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 加强技术支持,通过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灌溉技术的认识和掌握,增强他们应对旱情的能力,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
综上所述,本地区的旱情和灌溉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有效应对,相信在相关部门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有效减轻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田的灌溉需求,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农作物旱灾情况汇报地区农业委员会(2010年3月30日)虽然自3月3日以来我区普降小到中雨,3月22-25日各县均降了20毫米左右的小到中雨,使我区大部分地方的土壤墒情得以改善,旱情得以一定缓解。
但与前期各地干旱发生的强度相比,旱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除。
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份我区平均气温仍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偏少,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受旱灾影响,目前我区农业生产形势较为严峻。
一是受旱范围广、旱情严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二是夏收作物长势较差。
小麦、油菜一、二类苗比例小,三类苗比重大,夏季粮油减产已成定局。
三是影响春耕生产,目前春播进度慢于去年同期。
一、我区去冬今春农作物受灾情况据3月29日农情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10.7万亩,占秋冬季作物播种面积368.61万亩57.2%;其中成灾面积129.53万亩,占总面积的35.1%;绝收面积10.8万亩(其中茶园死苗3.33亿株)。
受灾最严重依次为沿河县、思南县、石阡县、印江县、德江县、松桃县。
受灾作物种类主要是茶叶、蔬菜、小麦、油菜、马铃薯。
预计粮食损失23291吨,农业经济损失39955.5万元。
(一)夏粮生产受灾(经济损失4320万元):1、小麦(含杂粮)全区播种面积60.2万亩,受灾54.4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0.5%;成灾9.35万亩,绝收0.48万亩.因干旱小麦分蘖减少,幼穗萌发小,造成穗小,产量低,预计小麦与杂粮减产1.4万吨,减收2520万元。
2、秋洋芋:全区播种面积9.7万多亩,受灾面积6.97万亩,占播面的17.9%.因干旱苗弱、苗不齐,预计减产3成,损失粮食2091吨,减收200万元。
3、春洋芋:全区计划播种100万亩,现只完成96.06万亩,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干旱土地翻犁困难,约36万亩播期同比延迟20天以上,同时,因干旱出苗不齐,苗弱,预计减产7200吨(折主粮),减收1600万元。
(二)经济作物损失35635.5万元1、蔬菜生产,全区计划冬春蔬菜种植面积51.9万亩。
受灾面积17.96万亩,占播面的34.6%;成灾面积6.25万亩,占播面的12%;绝收面积1.32万亩。
其原因是干旱造成土地翻犁困难,已育的蔬菜长势不好,春季难以移栽,已栽的在小棚因缺水长势不良。
全区冬春蔬菜预计损失9260万元。
2、油菜生产。
全区完成播种面积98.6万亩,受灾面积77.81万亩,占播面的78.9%,成灾面积23.57万亩,占播面的30.3%。
因干旱油菜分枝比常年减少1-3个,个别沙壤土根本没分枝,预计今年油菜产量减少1.23万吨,经济损失达4674万元。
3、果园面积。
全区有果园面积3.5万亩,受灾面积0.97万亩,成灾面积0.13万亩.预计经济损失1300万元.4、中药材生产。
全区有杜仲、百合、黄柏等13种中药材8万余亩,受灾面积1.83万亩,占22.87%,预计损失360万元.5、茶叶受灾情况:根据我委5个灾情调查组深入灾区调研,各县农业局及茶办统计汇总分析:全区茶园总面积61.4万亩,受灾面积54.4万亩,占88.6%;成灾面积32.1万亩,占总面积的52.3%;共有幼龄茶园面积36.2万亩受灾,成灾面积12.9万亩,占幼龄茶园的35.6%。
平均损失率23%,茶苗死亡3.33亿株,茶苗受灾损失4995.6万元。
受干旱影响,育苗4220亩,成灾1200亩,平均损失率15%,经济损失576万元(育苗业主损失)。
投产茶园13.78万亩,平均损失率35%,预计春茶产量下降30%左右,经济损失14469.9万元(企业与农民受损)。
预计茶产业经济损失20041.5万元。
新植茶园受灾以土地整治项目受灾最重,如江口县恕溪乡地娄村、闵孝镇长坡村等部分区域成片死亡3400亩;德江县幼龄茶园成灾2.11万亩,0.63万亩死亡;石阡县新植茶园5.8万亩受灾,成片死苗面积较大。
从土地类型上看,土地整治项目栽茶比耕地栽茶死苗严重,其原因是新垦土地砂性重,结构已被破坏,保水性能差,也与定植质量不高有关。
茶园补植情况分析:因去冬以来的连旱损失茶苗面积应在82500亩。
从全区育苗情况看,去年秋冬季育苗4270亩,应在今年秋冬季出苗。
按损失率15%计算,全区应有茶苗7.26亿株,可栽18.15万亩。
由此,如不再出现较大自然灾害,全区茶苗总体缺口在4000万株左右.但个别县差距可能较大,茶苗价格可能上涨。
二、春耕备耕工作进度。
截止3月29日,全区共备杂交水稻种1211吨,占总需求量的82.3%,已销售1012吨,比去年同期减少7.5%;杂交玉米已备种1535.7吨,占需求量的96.5%,已销售1354.2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已备各种农业生产化肥14.74万吨,占总需求量的65%,已销售8.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8%;已备农膜1200.4吨,占总需求量的82.3%,已销售938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
除杂交水稻种子有少量缺口外,其它种子、化肥、农膜等物资均能满足春耕生产需要。
全区共犁田55.1万亩,犁土90.6万亩,进度与去年同期分别减少5万亩、7.2万亩;水稻育苗可栽大田18.6万亩,玉米育苗可栽大田58.4万亩;已种植洋芋面积97.5万亩,其中脱毒洋芋54万亩,同比减少0.6%;种植蔬菜面积29.6万亩,同比减少3.8%;花生播种6.2万亩,红薯育苗可栽大田45.4万亩。
三、已采取的抗旱救灾措施面对严峻的旱情,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抗旱救灾保春耕的要求,地区农委分别以2号、15号、21号三次下达抗旱救灾指导性文件,并三次分别派出旱情调查组、专家服务组、督促检查组到各县开展工作,积极研究部署。
按照“救小季,保大季”的指导思想,积极抓好夏收作物田间管理和抗旱保春耕工作,千方百计实现“夏收损失秋收补”,力争全年农业有个好收成。
认真落实各项救灾措施,全力开展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了夏收作物春季田间管理。
根据当前小麦、油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作物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组织抓好以浇水、追肥、防治病虫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工作。
组织了2240名农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认真做好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工作,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苗情、不同墒情,有针对性地制定春季田间管理措施。
共计出动农业技术干部6.7万人次,动员群众35.6万人参与春季田间管理,对200.4万亩农作物进行了浇水、施肥、与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加强了小麦条锈病、蚜虫,油菜菌核病、蚜虫,马铃薯后期晚疫病的田间管理,共计投入农药2.6吨。
肥料2500吨对长势差的农作物进行了病虫防治和根外追肥,促进苗情升级转化,促进后期生长发育,努力做到不减产。
水源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重点抓好12.4万亩浇灌保苗,做到能浇尽浇、能保尽保,力争实现多增产。
特别是对去秋以来,新植茶苗的成活率,要采取浇水、在行间覆盖作物秸杆等一切抗旱措施,旱情解除后,要及时补苗,如松桃县补苗达1.2万亩。
同时号召,中高海拔地区大种春马铃薯达36万亩,确保完成全年种植计划。
部分农户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强了春季药园、果园管护,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二)狠抓春耕备耕工作。
一是把指导性计划和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乡、村,落实到农户、到田块,抓好对农民的引导和指导,做到不撂荒、不闲置耕地,保证粮食播种面积。
二是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计划兴办1万亩生态观光茶园、5万亩商品型蔬菜产业,1万亩高标准示范,120万亩粮食增产工程,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红薯标准化技术示范、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和病虫无害化技术示范等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加大示范样板点的兴办力度。
全区已办各类示范13.5万亩。
(三)加大资金、技术、物化投入,为抗旱救灾保春耕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旱情对当前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影响,全区各级各部门切实加大了抗旱救灾保春耕的投入保障力度。
目前,全区农业部门已落实抗旱救灾资金165万元,主要用于种子、农膜、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以及示范点上的技术培训、资料打印等。
比去年同期增加50万元。
如印江县无偿发放肥料5.4吨,良种1.2吨,农膜100公斤。
德江县大力抓春耕,投入各种救灾物化补贴资金180万元。
组织地县农机部门调用抽水、运水机具6500台套,组织2240多名农技人员和农机维修人员,长期深入农村和田间地头做好指导和服务,对全区200多万亩越冬农作物加强了田间管理,有效地解决了2.4万亩农业科技示范的抗旱问题。
同时,充分利用当前旱情有所缓解的时机,积极进行补植补种,已新播种了36万亩洋芋和1万余亩速生蔬菜。
玉屏县农业局在亚鱼乡亚鱼村对马铃薯示范基地抽水抗旱1000亩。
沿河县琪滩镇组织抽水机8台,发放救灾燃油补助款4万元用于抗旱。
(四)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
进入三月以来,全区农业部门加大了以种子为重点的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共出农业执法人员1842场次,检查市场1411场次,检查经营户2812户,检查企业33个,受理举报案件4起,简易案件查处12起,一般案件立案28起,没收违法种子3850公斤,肥料28吨,农药20公斤,罚款6100元,挽回经济损失1.06万元;地区农委组织5个组,分别由副处级领导带队,开展有春季农资市场集中整治,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促进农业生产安全。
四、下步工作打算: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宣传落实到户,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在财力分配、力量配备等方面重点向灾区、重点作物倾斜,加大保障力度,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管理。
省下拔的第一批救灾资金60万元,我委已及时下拔各县。
加大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
一是整合农业部门内部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加快农机推广应用,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大力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插秧面积7万亩,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20个,提高农机服务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二是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有序流转,推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积极发展种植大户;三是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正确处理好粮经饲争地的矛盾,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作物生产综合效益。
四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农资监管责任制度,继续积极开展农资打假,加强农资市场的监管,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控生产源头农残超标,促进农业生产安全。
切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是坚定不移地抓好生态茶产业,完成18.5万亩新建茶园任务,建成1万亩高标准示范茶园设,新发展300亩以上种茶大户(企业)100户,茶叶专业村10个。
完成幼龄茶园间作适宜作物30万亩,申报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茶园认定面积2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