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异常征象的识别_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鉴别ppt课件

肌阵挛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以单个或多个肢 体同步、对称性急速屈曲痉挛为特征,上肢比下肢 明显。表明有弥漫性脑损害
21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惊厥
新生儿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论断 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 一旦发现惊厥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颅内出血、HIE、脑
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破伤风 常于出生后4~6天出现,伴牙关紧闭、抽
17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惊厥
正常足月儿肢体均有一定张力 以屈肌占优势,故四肢保持在屈曲状态 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收 被包打开后,由于肢体束缚被解除,皮肤受到寒冷刺激 肢体即出现粗大震颤样自发动作 或徐缓的、无规则的、抽搐样的手足徐动 有时可见踝部、膝部和下颏的抖动 这些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是由皮层下中枢支配 在新生儿期出现并无病理意义,但应注意与惊厥动作区别
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 期吸烟、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 有死胎、死产史、性传播病史等
6
新生儿分类
异常分娩史,包括:母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 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 各种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产、 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105ml),故易发生溢乳或呕吐 新生儿绝大数在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除粘稠黑色或墨
绿色的胎便,由肠粘膜脱落上皮细胞,3~4天转为过 渡性大便 若24小时还未见胎便,应进行检查以排除先天性畸形, 如肛门闭锁,巨结肠等
25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呕吐
喂养不当:可因喂奶过多、过急、吞入空气未排出 所致,新生儿贲门较松、幽门紧,胃的位置近水平 位,易因喂奶不当引起呕吐,吐出物为奶,非喷射 性
搐、角弓反张等
22
21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惊厥
新生儿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论断 尽可能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治疗 一旦发现惊厥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颅内出血、HIE、脑
膜炎、核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破伤风 常于出生后4~6天出现,伴牙关紧闭、抽
17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惊厥
正常足月儿肢体均有一定张力 以屈肌占优势,故四肢保持在屈曲状态 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收 被包打开后,由于肢体束缚被解除,皮肤受到寒冷刺激 肢体即出现粗大震颤样自发动作 或徐缓的、无规则的、抽搐样的手足徐动 有时可见踝部、膝部和下颏的抖动 这些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是由皮层下中枢支配 在新生儿期出现并无病理意义,但应注意与惊厥动作区别
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 期吸烟、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 有死胎、死产史、性传播病史等
6
新生儿分类
异常分娩史,包括:母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 羊膜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 各种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产、 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105ml),故易发生溢乳或呕吐 新生儿绝大数在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除粘稠黑色或墨
绿色的胎便,由肠粘膜脱落上皮细胞,3~4天转为过 渡性大便 若24小时还未见胎便,应进行检查以排除先天性畸形, 如肛门闭锁,巨结肠等
25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呕吐
喂养不当:可因喂奶过多、过急、吞入空气未排出 所致,新生儿贲门较松、幽门紧,胃的位置近水平 位,易因喂奶不当引起呕吐,吐出物为奶,非喷射 性
搐、角弓反张等
22
新生儿危险症状体征识别处理PPT

(一)意识障碍 :
• 新生儿共有6种状态:安静睡眠、活
动睡眠、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哭、
瞌睡。
、
• (1)嗜睡:弹足底3次哭 , 哭声弱, 持续时间短。
• (2)迟钝:弹足底>5次哭一声, 或不哭, 仅出现 面部表情, 很快入睡, 肢体无活动。
• (3)浅昏迷 (昏睡) :弹足底10次无反应, 针剌有 反应, 哭一声或面部有表情。
1 . 常见原因 :
• (1)HIE • (2)呼衰 • (3)败血症 • (4)低体温 • (5)药物
2 . 处理:
• 应积极寻找病因, 及时处理。
五、皮肤青紫
• 是由于体内缺氧引起的。 • 以口唇、口周、指趾尖、鼻根部较明显。 • 多由心肺疾病引起, 也见于中枢神经疾
病。
(一) 病因:
• 1 . 生理性: 正常新生儿生后5分钟内有 时可见(系动脉导管卵园孔未闭所致);新 生儿用力、寒冷、长时间哭闹; 面先露。
• (4)深昏迷: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
• (5)激惹:弹足底一次即哭, 哭声响, 持续时间 长, 肢体活动多。
(二)肌张力减退:
• 可以是神经系统或肌肉病变的一个表现,也 可以是许多全身疾病严重时中枢神径受抑 制的一个表现。
• 表现下肢弹回差 , 青蛙腿, 腘窝角>110°。 新生儿各种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几乎均会 出现反应低下。
(二)处理:
• (1)支持疗法 • (2)病因冶疗 • (3)止惊:苯巴比妥(Luminal)为首选药
物 ,负荷量20mg/Kg静注, 速度5mg/kg/min, 维持量5mg/kg/次,每天一次。
七 、呼吸异常
• 新生儿正常呼吸时不费力, 每分钟35~45 次/分, 若呼吸稍有快慢不均, 时深时浅, 但不伴皮肤青紫,心率大于120次/分, 属正 常现象。若新生儿呼吸次数增快(≥60次/ 分)或减慢(<30次/分),呼吸很费劲,吸气 时有明显胸凹陷,呼气时发出吭吭的呻吟 声,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常伴有皮肤青紫, 说明新生儿呼吸异常,应及时发现和处理。
新生儿异常情况的识别PPT

发生黄疸
处理方式:
.每日监测宝宝的黄疸指数。
.让新生儿勤吸吮母乳,加强母乳喂养。
.保持大便通畅、黄疸会消退较快。
.如果24小时内出现严重黄疸,出生后2-3周仍不消 退,或消退后又反复,宝宝精神状态不太好,吃 奶不好等异常现象,就属于病理性黄疸,需及时 需到医院检查进行治疗。
“螳螂嘴” 原因: 两颊部隆起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吮
有些男婴的阴囊,出生后一侧或两侧可见 肿大,触摸有胀实感,这是因为在婴儿睾 丸外面的鞘状突内含有较多液体及鞘状突 尚未完全闭合的缘故,这种情况在孩子1岁 内完全有愈全合的可能。
病理性黄疸
多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TSB>102umol/l
(6mg/dl) 2、足月儿TSB>220.6umol/l(12.9mg/dl) 早产儿TSB>255umol/l(15mg/dl) 3、血清直接胆红素>26umol/(1.5mg/dl) 4、TSB每天上升>85umol/(5mg/dl) 5、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原因: 由于分娩后母体雌激素中断,部分女婴生后
第5~7天出现阴道小量出血,可持续1周, 一般不必处理。 处理方式: 无需处理。
乳腺肿大
原因: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出生5天左右,常会出
现乳房的乳腺肿胀现象。系孕母雌激素中 断所致。
处理方式:2~3周可消退,不必处理。
新生儿红斑
原因:常在生后1—2天出现,病因不明。 头部、躯干、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多 形性斑丘疹,1-2天自然消失。
宝宝4-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逐渐减少牛奶,直到 完全脱离牛奶,湿疹常会不治自愈。
红臀
由于大小便浸润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 的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刺激皮肤而 出现红色小丘疹,严重时皮肤糜烂破溃, 脱皮流水。
处理方式:
.每日监测宝宝的黄疸指数。
.让新生儿勤吸吮母乳,加强母乳喂养。
.保持大便通畅、黄疸会消退较快。
.如果24小时内出现严重黄疸,出生后2-3周仍不消 退,或消退后又反复,宝宝精神状态不太好,吃 奶不好等异常现象,就属于病理性黄疸,需及时 需到医院检查进行治疗。
“螳螂嘴” 原因: 两颊部隆起的脂肪垫,有利于吸吮
有些男婴的阴囊,出生后一侧或两侧可见 肿大,触摸有胀实感,这是因为在婴儿睾 丸外面的鞘状突内含有较多液体及鞘状突 尚未完全闭合的缘故,这种情况在孩子1岁 内完全有愈全合的可能。
病理性黄疸
多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黄疸,TSB>102umol/l
(6mg/dl) 2、足月儿TSB>220.6umol/l(12.9mg/dl) 早产儿TSB>255umol/l(15mg/dl) 3、血清直接胆红素>26umol/(1.5mg/dl) 4、TSB每天上升>85umol/(5mg/dl) 5、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原因: 由于分娩后母体雌激素中断,部分女婴生后
第5~7天出现阴道小量出血,可持续1周, 一般不必处理。 处理方式: 无需处理。
乳腺肿大
原因: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出生5天左右,常会出
现乳房的乳腺肿胀现象。系孕母雌激素中 断所致。
处理方式:2~3周可消退,不必处理。
新生儿红斑
原因:常在生后1—2天出现,病因不明。 头部、躯干、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多 形性斑丘疹,1-2天自然消失。
宝宝4-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逐渐减少牛奶,直到 完全脱离牛奶,湿疹常会不治自愈。
红臀
由于大小便浸润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 的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刺激皮肤而 出现红色小丘疹,严重时皮肤糜烂破溃, 脱皮流水。
新生儿常见症状识别处理ppt课件

一般生后1周左右出现,2周左右最明显。2—
3周可自行消退。切勿挤压防止感染。
马牙或板牙
是 新生儿的上腭中 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 黄色小班点,它是系 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 腺分泌物堆积所致, 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 行消失。
不可胡乱用针去挑 或毛巾去擦,以防引 起感染。
脱水热
在新生儿时期由于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 对较大,容易散热。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 血液浓缩,易发生脱水热。
措施:不需要处理。
2.对新生儿的疾病缺乏早期识别而不配合诊治
导致病情延误,措施:及早就医。
所以,初为父母,了解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
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以及对早期症状的识别十
分必要。
内
容: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及早期症状的识别 新生儿家庭护理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生后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的特点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1.皮肤黏膜薄弱,细菌及病毒可通过创伤部位 进入体内。 2.体内吞噬细胞少,局部保护能力弱,一旦有 感染容易播散。 3.抗体少。部分抗体来自母亲。母乳喂养及预 防接种是增强小儿免疫力的最佳方法。
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及早期 症状的识别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正常新生儿生后几天都可以出现在黄疸,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新生儿常见症状识别处理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宝宝初到人世,身体还很娇弱,需要爸爸妈
妈的呵护,所以,多点关心,多点爱,才能健
康地成长!
在临床上,经常存在“两个极端”
1.对新生儿特有的生理表现缺乏了解而就诊,
3周可自行消退。切勿挤压防止感染。
马牙或板牙
是 新生儿的上腭中 线和齿龈切缘上常有 黄色小班点,它是系 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 腺分泌物堆积所致, 于生后数周至数月自 行消失。
不可胡乱用针去挑 或毛巾去擦,以防引 起感染。
脱水热
在新生儿时期由于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 对较大,容易散热。如果此时体内水分不足, 血液浓缩,易发生脱水热。
措施:不需要处理。
2.对新生儿的疾病缺乏早期识别而不配合诊治
导致病情延误,措施:及早就医。
所以,初为父母,了解正常新生儿的特点和
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以及对早期症状的识别十
分必要。
内
容: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及早期症状的识别 新生儿家庭护理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生后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的特点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1.皮肤黏膜薄弱,细菌及病毒可通过创伤部位 进入体内。 2.体内吞噬细胞少,局部保护能力弱,一旦有 感染容易播散。 3.抗体少。部分抗体来自母亲。母乳喂养及预 防接种是增强小儿免疫力的最佳方法。
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及早期 症状的识别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正常新生儿生后几天都可以出现在黄疸,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新生儿常见症状识别处理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宝宝初到人世,身体还很娇弱,需要爸爸妈
妈的呵护,所以,多点关心,多点爱,才能健
康地成长!
在临床上,经常存在“两个极端”
1.对新生儿特有的生理表现缺乏了解而就诊,
新生儿常见疾病识别--黄金华PPT课件

周6mg/kg, ivgtt,20分钟左右滴完。维 持量2mg/kg, 每日1~2次)
25
(2)、呼吸困难:
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临床表现:
呼吸急促 深、慢 节律不整 三凹征 鼻翼扇动等
呼吸急促:R>60~70次/分 呼吸减慢:R<15~20次/分
鉴别诊断 1、肺炎、湿肺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2、感染性腹泻
细菌:大肠、鼠伤寒、空肠弯曲杆菌、耶尔森氏菌、产气 单胞菌、金葡菌。
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B型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 毒、冠状病毒。
真菌:白色念珠菌最多 寄生虫:滴虫、梨形鞭毛虫、隐形孢子虫
43
七、肠旋转不良
是造成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男性发病多, 30%见于低出生体重儿。
29
新生儿疾病的特点
初期症状常不典型 变化、进展快 潜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容易疏忽 家长沟通困难 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30
常见疾病: 一、新生儿黄疸
原因: 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过多:红细胞数量过多、红细胞寿命相 对短、其他来源胆红素 2、血浆蛋白结合胆红素能力不足:白蛋白含量相对不 足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肝脏Y蛋白、尿苷二磷酸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含量少,出现暂时性 的肝内胆汁淤积
41
五、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有发 热、哭声弱或尖叫、双眼凝视、前囟饱满,重者出现 青紫、抽风。
症状类似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且常与败血症同 时存在。
42
六、新生儿腹泻1、生理Fra bibliotek腹泻常见于母乳喂养新生儿,每天大便5-7次不等,吃奶好,无 呕吐,亦无哭闹及腹胀,生长发育正常。
21
25
(2)、呼吸困难:
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临床表现:
呼吸急促 深、慢 节律不整 三凹征 鼻翼扇动等
呼吸急促:R>60~70次/分 呼吸减慢:R<15~20次/分
鉴别诊断 1、肺炎、湿肺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2、感染性腹泻
细菌:大肠、鼠伤寒、空肠弯曲杆菌、耶尔森氏菌、产气 单胞菌、金葡菌。
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B型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 毒、冠状病毒。
真菌:白色念珠菌最多 寄生虫:滴虫、梨形鞭毛虫、隐形孢子虫
43
七、肠旋转不良
是造成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男性发病多, 30%见于低出生体重儿。
29
新生儿疾病的特点
初期症状常不典型 变化、进展快 潜在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容易疏忽 家长沟通困难 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30
常见疾病: 一、新生儿黄疸
原因: 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过多:红细胞数量过多、红细胞寿命相 对短、其他来源胆红素 2、血浆蛋白结合胆红素能力不足:白蛋白含量相对不 足 3、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肝脏Y蛋白、尿苷二磷酸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含量少,出现暂时性 的肝内胆汁淤积
41
五、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拒乳、反应差、体温不升或有发 热、哭声弱或尖叫、双眼凝视、前囟饱满,重者出现 青紫、抽风。
症状类似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且常与败血症同 时存在。
42
六、新生儿腹泻1、生理Fra bibliotek腹泻常见于母乳喂养新生儿,每天大便5-7次不等,吃奶好,无 呕吐,亦无哭闹及腹胀,生长发育正常。
21
新生儿常见症状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界刺激无反应、肢体僵硬 心率下降、心电图改变 呼吸变慢 血压、酸中毒 尿少、无尿、氮质血症 进食少、吞咽动作不协调、易呕吐、误吸 易感染:持续24小时以上大多合并感染
3
低体温
处理: 逐渐复温:体温越低复温越谨慎,26-28度箱温开始复温,
1小时提升1度,12-24小时内复温达到正常 补充热量、限制液量 抗生素防治感染 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6
呼吸暂停
定义: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 原因: 原发性呼吸暂停:多见早产儿 继发性呼吸暂停:颅内疾病;肺部疾 病, 代谢紊乱;母 亲应用
麻 醉剂、止痛剂;全身严重感染;红细 胞增多 症; 处理原则: 加强监测,保持PaO2在50mmHg以上 刺激足底、托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药物:氨茶碱 CPAP 呼吸机机械通气 治疗原发病
11
哭闹不安
原因: 体温 散开包被查看皮肤、皱折处、关节 合理喂养 昼夜颠倒 B超:了解有无肠套、疝气 尿常规、血常规等 胸腹部X线 头颅B超或CT
12
黄疸
原因: 生理性 病理性:感染 血肿等血管外溶血 免疫性溶血 窒息 肝肠循环增加 红细胞增多症 母乳性黄 中心性青紫:肺源性;心源性 周围性青紫:心衰、休克时心搏出量下降,周围组织供血
减 少,CAP内血液滞留 局部血流障碍:挤压伤、寒冷、 刚出生时生理性四肢末端青紫 其他原因:NS疾病引起呼衰、低血糖、低钙引起呼吸暂停;
后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治疗: 吸氧, 复温、强心、活血 治疗肺部和心脏病等原发病; 美蓝及维生素C
鼻塞
原因: 过热 感冒 后鼻孔畸形 可以少量用谈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
14
新生儿常见症状和鉴别
1
低体温
体温小于35度 常见原因:1受寒冷刺激或寒冷持续时间长
3
低体温
处理: 逐渐复温:体温越低复温越谨慎,26-28度箱温开始复温,
1小时提升1度,12-24小时内复温达到正常 补充热量、限制液量 抗生素防治感染 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6
呼吸暂停
定义: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 原因: 原发性呼吸暂停:多见早产儿 继发性呼吸暂停:颅内疾病;肺部疾 病, 代谢紊乱;母 亲应用
麻 醉剂、止痛剂;全身严重感染;红细 胞增多 症; 处理原则: 加强监测,保持PaO2在50mmHg以上 刺激足底、托背、保持呼吸道通畅 药物:氨茶碱 CPAP 呼吸机机械通气 治疗原发病
11
哭闹不安
原因: 体温 散开包被查看皮肤、皱折处、关节 合理喂养 昼夜颠倒 B超:了解有无肠套、疝气 尿常规、血常规等 胸腹部X线 头颅B超或CT
12
黄疸
原因: 生理性 病理性:感染 血肿等血管外溶血 免疫性溶血 窒息 肝肠循环增加 红细胞增多症 母乳性黄 中心性青紫:肺源性;心源性 周围性青紫:心衰、休克时心搏出量下降,周围组织供血
减 少,CAP内血液滞留 局部血流障碍:挤压伤、寒冷、 刚出生时生理性四肢末端青紫 其他原因:NS疾病引起呼衰、低血糖、低钙引起呼吸暂停;
后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治疗: 吸氧, 复温、强心、活血 治疗肺部和心脏病等原发病; 美蓝及维生素C
鼻塞
原因: 过热 感冒 后鼻孔畸形 可以少量用谈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
14
新生儿常见症状和鉴别
1
低体温
体温小于35度 常见原因:1受寒冷刺激或寒冷持续时间长
新生儿异常征象的识别PPT课件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惊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也是新生儿常见急症, 为病情凶险的一种表现。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 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一旦发现 惊厥应急找病因,并立即给予处理。
• 新生儿惊厥的动作有时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别,这 给医生和家长的判断带来很大困难。检查新生儿 有无惊厥,必须把婴儿被包全部打开,仔细观察 自然姿势和自发动作。
因衣被过暖或室温较低造成; • 脱水热 因脱水所致体温升高,给足够水份,体
温即下降; • 感染 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肠
炎,以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呼吸困难
• 呼吸困难 :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 吸急促或深慢、节律不整、三凹征和鼻翼 扇动等;
• 呼吸急促:R>60~70次/分 ; • 呼吸减慢:R<15~20次/分。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呕吐
• 喂养不当:因喂奶过多、过急、吞入空气未排出 所致。新生儿贲门较松、幽门紧,胃的位置近水 平位,易因喂奶不当引起呕吐。吐出物为奶,非 喷射性;
• 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等,颅内 压增高,呕吐常较严重,多喷射性;
• 感染: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 呼吸系统 足月新生儿呼吸频率40~60次/分; • 循环系统 心率较快,约120~140次/分,血压
较低,其收缩压约6.1~10.7kPa ; • 消化系统 胃容量小,约为30~50ml,生后24小
时内排出绿色粘稠;
正常新生儿的特点
• 泌尿系统 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 • 神经系统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
反射等原始神经反射; • 免疫系统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 体温调节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较差。 • 皮肤粘膜 初生时灰白色的胎脂,皮肤富含血管,
新生儿常见危险症状或体征识别PPT课件

嗜睡:容易唤醒,但仅能保持短暂的清醒 意识迟钝:可以唤醒,但醒来迟且不能保
持清醒状态 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
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5
5.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
14
15
中国18城市19所医院 60960例活产婴儿
在新生儿期死亡566例 死于当天占32.6% 第1周内死亡占83.3% 第2周内死亡占94.5% 死亡高峰集中在新生儿早期
16
死亡原因:前6位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 呼吸系统疾病,21.8% 感染,14.2% 严重先天畸形,11.3% 产伤,6.3% 硬肿症,5.8% 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 奶,呛奶
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 ,或体温低于35.5℃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 持较长时间的清醒
27
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 症等)
6
6.惊厥
要判断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 理性的颤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
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 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 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
7
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
17
五、NICU病人即刻处理
快捷 准确 有效 有序
18
目标——快捷
持清醒状态 浅昏迷:嗜睡,仅疼痛刺激可引起缩腿反
应 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反应
5
5.皮肤青紫
生理性青紫,一般情况好,反应好 病理性青紫:中心性和周围性 中心性青紫原因有:心肺疾患、中枢神经
系统疾病、异常血红蛋白增多 周围性青紫原因有:局部受压所致、全身
14
15
中国18城市19所医院 60960例活产婴儿
在新生儿期死亡566例 死于当天占32.6% 第1周内死亡占83.3% 第2周内死亡占94.5% 死亡高峰集中在新生儿早期
16
死亡原因:前6位
新生儿窒息与并发症,33.5% 呼吸系统疾病,21.8% 感染,14.2% 严重先天畸形,11.3% 产伤,6.3% 硬肿症,5.8% 以上六类疾病与并发症占全部死因的93%
吸吮能力差,吃奶量不及平时的一半或拒 奶,呛奶
有以下可能:早产儿(胎龄≤34周)、感染、 3.发热或体温不升
发热超过38℃ ,或体温低于35.5℃ 常表示有严重感染、硬肿症等可能
4
4.嗜睡或不易唤醒
意识状态正常:新生儿易被唤醒,且能保 持较长时间的清醒
27
性疾病(如心力衰竭、休克、红细胞增多 症等)
6
6.惊厥
要判断是否为惊厥,首先应排除新生儿生 理性的颤抖及非惊厥性的呼吸暂停
新生儿惊厥与婴幼儿、年长儿表现不同, 以局灶性、轻微型发作多见,而典型的强 直性、阵挛性发作较少见
7
A 轻微型 B 强直型 C 多灶性阵挛型 D 限局性阵挛型 E 全身性肌阵挛型
17
五、NICU病人即刻处理
快捷 准确 有效 有序
18
目标——快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感染: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呕吐
• 先天性畸形: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梗阻,可呕吐出 不同的内容物,低位梗阻可有明显腹胀,X线摄片 可证实;
• 胃肠功能失调 贲门-食道松弛:可能与食管肌肉发育不全有关。 取半卧位及右侧卧位即不吐,生后1~2月可痊愈; 幽门痉挛:呕吐呈喷射状。阿托品治疗有效。
• 强直型:多见于早产儿,为四肢强直性抽搐。表 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多灶性阵挛型:见于足月儿,以多个肢体振幅小 ,频率1~3次/秒的肌肉痉挛为特征,可由一侧转 到另一侧肢体,多伴意识丧失;
• 局灶性阵挛型:多见于足月儿,以同侧单或双肢 体局限性痉挛为特征,但无定位意义,多不伴意 识丧失;
破伤风:常于出生后4~6天出现,伴牙关紧闭、 抽搐、角弓反张等。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呕吐
• 喂养不当:因喂奶过多、过急、吞入空气未排出 所致。新生儿贲门较松、幽门紧,胃的位置近水 平位,易因喂奶不当引起呕吐。吐出物为奶,非 喷射性;
• 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等,颅内 压增高,呕吐常较严重,多喷射性;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黄疸
• 新生儿黄疸:指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 引起的皮肤粘膜和组织的黄染现象,是新生儿最 常见的症状。
• 生理性黄疸: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 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黄疸程度不重4~5天达 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 儿可延到3~4周。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 205.2μmol/L和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
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 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 • 早产儿:指胎龄>26周至<37 足周的婴儿; • 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
根据体重分类 • 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 •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凡体重<
1500g称极低出生体重儿, <不足1000g者称超低 出生体重儿; • 巨大儿:出生体重> 4000g。
,刚处于子宫内外环境转变阶段,体内脏器发育 尚不完全,患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需加强监护及 护理; • 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新生儿儿,一般情 况虽已较稳定,但护理仍很重要。
新生儿分类
• 高危儿 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 的新生儿。以下情况可列为高危儿:
• 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烟 、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 史、性传播病史等;
呼吸困难
• 呼吸困难 :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 吸急促或深慢、节律不整、三凹征和鼻翼 扇动等;
• 呼吸急促:R>60~70次/分 ; • 厥
• 惊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也是新生儿常见急症, 为病情凶险的一种表现。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 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一旦发现 惊厥应急找病因,并立即给予处理。
• 突然出现的肌张力改变、持续性的伸肌强直,反 复迅速的肢体某一部位抽搐,以及阵发性痉挛是 病理性的。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五种类型:轻微型、强直 型、多灶性阵挛型、局灶性阵挛型、肌阵挛型。
• 轻微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表现为凝视、斜 视、眨眼运动;吸吮、咀嚼样口-颊-舌运动;单一 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运动以及呼 吸暂停发作等;
• 肌阵挛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以单个或多个 肢体同步、对称性急速屈曲痉挛为特征,上肢比 下肢明显。表明有弥漫性脑损害。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新生儿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诊断,尽可能针对病 因予特异治疗。发现惊厥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多见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脑膜炎、核 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 新生儿惊厥的动作有时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别,这 给医生和家长的判断带来很大困难。检查新生儿 有无惊厥,必须把婴儿被包全部打开,仔细观察 自然姿势和自发动作。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正常足月儿:肢体均有一定张力,以屈肌占优势, 故四肢保持在屈曲状态,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 收。被包打开后,由于肢体束缚被解除,皮肤受 到寒冷刺激,肢体出现粗大震颤样自发动作,或 徐缓的、无规则的、抽搐样的手足抖动,有时可 见踝部、膝部和下颏的抖动。这些无意识、不协 调的动作由皮层下中枢支配,在新生儿期出现无 病理意义,但应注意与惊厥动作区别。
药物撤退综合症:胎儿通过胎盘接受麻醉药或巴 比妥类药物,生后药物中断可发生惊厥。常伴有 激惹、抖动、呕吐、腹泻。惊厥通常在生后24~48 小时开始;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代谢紊乱:低钙血症,出生后一周内出现烦躁不
安、惊跳、震颤、屏气、喉痉挛以至惊厥;低血 糖,多见于早产儿、小样儿、过期产儿、母亲患 有糖尿病等,于出生后数小时至一周内出现震颤 、阵发性紫绀、反应迟钝、厌食、哭声弱及体温 不升等。低钠、高钠、低镁血症、维生素B6依赖 症;
新生儿分类
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
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
百分位数新生儿; • 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
分位数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
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
• 异常分娩史,包括:母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 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 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抽出、分娩过程中使 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 出生时异常,如Apgar评分低,脐带绕颈,早产儿,大( 小)于胎龄儿,巨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种 先天性严重畸形和疾病等。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发热与体温不升
• 新生儿正常体温:36 ~37°C(腋温) • 环境温度变化 可因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也可
因衣被过暖或室温较低造成; • 脱水热 因脱水所致体温升高,给足够水份,体
温即下降; • 感染 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肠
炎,以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呕吐
• 先天性畸形: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梗阻,可呕吐出 不同的内容物,低位梗阻可有明显腹胀,X线摄片 可证实;
• 胃肠功能失调 贲门-食道松弛:可能与食管肌肉发育不全有关。 取半卧位及右侧卧位即不吐,生后1~2月可痊愈; 幽门痉挛:呕吐呈喷射状。阿托品治疗有效。
• 强直型:多见于早产儿,为四肢强直性抽搐。表 示病情严重,有脑器质性病变;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多灶性阵挛型:见于足月儿,以多个肢体振幅小 ,频率1~3次/秒的肌肉痉挛为特征,可由一侧转 到另一侧肢体,多伴意识丧失;
• 局灶性阵挛型:多见于足月儿,以同侧单或双肢 体局限性痉挛为特征,但无定位意义,多不伴意 识丧失;
破伤风:常于出生后4~6天出现,伴牙关紧闭、 抽搐、角弓反张等。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呕吐
• 喂养不当:因喂奶过多、过急、吞入空气未排出 所致。新生儿贲门较松、幽门紧,胃的位置近水 平位,易因喂奶不当引起呕吐。吐出物为奶,非 喷射性;
• 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化脓性脑膜炎等,颅内 压增高,呕吐常较严重,多喷射性;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黄疸
• 新生儿黄疸:指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 引起的皮肤粘膜和组织的黄染现象,是新生儿最 常见的症状。
• 生理性黄疸: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 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黄疸程度不重4~5天达 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 儿可延到3~4周。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 205.2μmol/L和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
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 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 • 早产儿:指胎龄>26周至<37 足周的婴儿; • 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
根据体重分类 • 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 •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凡体重<
1500g称极低出生体重儿, <不足1000g者称超低 出生体重儿; • 巨大儿:出生体重> 4000g。
,刚处于子宫内外环境转变阶段,体内脏器发育 尚不完全,患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需加强监护及 护理; • 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新生儿儿,一般情 况虽已较稳定,但护理仍很重要。
新生儿分类
• 高危儿 指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 的新生儿。以下情况可列为高危儿:
• 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烟 、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 史、性传播病史等;
呼吸困难
• 呼吸困难 :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 吸急促或深慢、节律不整、三凹征和鼻翼 扇动等;
• 呼吸急促:R>60~70次/分 ; • 厥
• 惊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也是新生儿常见急症, 为病情凶险的一种表现。惊厥对新生儿期后脑的 发育有影响,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一旦发现 惊厥应急找病因,并立即给予处理。
• 突然出现的肌张力改变、持续性的伸肌强直,反 复迅速的肢体某一部位抽搐,以及阵发性痉挛是 病理性的。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五种类型:轻微型、强直 型、多灶性阵挛型、局灶性阵挛型、肌阵挛型。
• 轻微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表现为凝视、斜 视、眨眼运动;吸吮、咀嚼样口-颊-舌运动;单一 肢体震颤,固定或四肢踩踏板或划船运动以及呼 吸暂停发作等;
• 肌阵挛型:见于足月儿和早产儿,以单个或多个 肢体同步、对称性急速屈曲痉挛为特征,上肢比 下肢明显。表明有弥漫性脑损害。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新生儿惊厥应迅速进行病因诊断,尽可能针对病 因予特异治疗。发现惊厥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多见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脑膜炎、核 黄疸及脑发育畸形等;
• 新生儿惊厥的动作有时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别,这 给医生和家长的判断带来很大困难。检查新生儿 有无惊厥,必须把婴儿被包全部打开,仔细观察 自然姿势和自发动作。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 正常足月儿:肢体均有一定张力,以屈肌占优势, 故四肢保持在屈曲状态,两手紧握拳,大拇指内 收。被包打开后,由于肢体束缚被解除,皮肤受 到寒冷刺激,肢体出现粗大震颤样自发动作,或 徐缓的、无规则的、抽搐样的手足抖动,有时可 见踝部、膝部和下颏的抖动。这些无意识、不协 调的动作由皮层下中枢支配,在新生儿期出现无 病理意义,但应注意与惊厥动作区别。
药物撤退综合症:胎儿通过胎盘接受麻醉药或巴 比妥类药物,生后药物中断可发生惊厥。常伴有 激惹、抖动、呕吐、腹泻。惊厥通常在生后24~48 小时开始;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惊厥
代谢紊乱:低钙血症,出生后一周内出现烦躁不
安、惊跳、震颤、屏气、喉痉挛以至惊厥;低血 糖,多见于早产儿、小样儿、过期产儿、母亲患 有糖尿病等,于出生后数小时至一周内出现震颤 、阵发性紫绀、反应迟钝、厌食、哭声弱及体温 不升等。低钠、高钠、低镁血症、维生素B6依赖 症;
新生儿分类
根据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
分位数以下的新生儿; •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
百分位数新生儿; • 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
分位数以上的新生儿。
新生儿分类
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期以内的新生儿
• 异常分娩史,包括:母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 早破,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 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抽出、分娩过程中使 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 出生时异常,如Apgar评分低,脐带绕颈,早产儿,大( 小)于胎龄儿,巨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种 先天性严重畸形和疾病等。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
发热与体温不升
• 新生儿正常体温:36 ~37°C(腋温) • 环境温度变化 可因环境湿度的变化引起,也可
因衣被过暖或室温较低造成; • 脱水热 因脱水所致体温升高,给足够水份,体
温即下降; • 感染 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肠
炎,以及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
新生儿常见异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