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耿爱军,李法德,李陆星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摘 要:药物防治是确保农业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施药机械和施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还要尽量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作物农药残留,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为此,介绍了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植物保护;植保机械;综述;植保技术

中图分类号:S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7)04—0189—03

0 引言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植保机械被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因此,了解国内外植保机械和植保技术的发展现状,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国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20世纪中期,农业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以大农场为主的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化学除草采用大型悬挂式或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其药液容量400~3000L,喷幅达18~34m。棉花、水稻和牧草采用农业专用飞机进行喷药。1912年,加拿大就有了喷洒农药的专用飞机[1]。目前,美国拥有农用飞机6000多架。日本以直升机为主,果树和啤酒花等经济作物采用风送式和高架喷雾机喷洒农药,形成了以大型植保机械和航空植保为主体的防治体系[2]。近年来,国外在植保机械上采用了系列新技术,大大改善了施药效果。

1.1 国外植保新机具

1.1.1农药直接注入系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开发了Mid-West Technology CCI-2000型农药直接注入系统[3]。该系统将水与药液进行分置,由蠕动泵控制使药液定量进入主水管道与水混合。与传统喷雾机相比,农药直接注入系统在药液处理及清洗方面更加安全、方便。

1.1.2多级过滤系统

国外大中型喷雾机一般都具备4级过滤系统,即在药液箱加液口、加液斗和水源吸水头处都装有过滤网,在系统中还装有一种自洁压力过滤器。设置这4级过滤装置避免了系统堵塞、漏喷和雾化不良现象[2,3]。

1.1.3 防漂设施

雾滴漂移和沉降是喷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雾滴漂移和沉降严重时,引起的浪费可达施药量的70%~80%。少漂喷头和防风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少漂(LD)喷头是在扇形喷头后面安装一孔片,使药液环绕内腔“涡动”雾化成窄雾普雾滴,易漂移的雾滴大大减少[3,4]。防风屏则是辅助阻挡雾滴漂移和沉降的,有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3]。试验表明:机械式防风屏能使常规喷杆的漂移和沉降减少65%~81%[2],气力式则只在风速小于2m/s时起作用[3]。丹麦哈迪公司研制的ALPHA2000型风送式喷杆喷雾机,采用了气力辅助喷雾技术,大大提高了雾滴在作物各个部位的附着量[5]。Bertelli,Randell公司生产的静电喷头可用于喷杆喷雾机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上,该喷头提高了雾滴的附着率,比普通喷头可减少药液损失65%以上[5]。

另外,吸油绳式涂抹机也克服了喷雾不易对靶与雾滴漂移等难题,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3]。

1.1.4 无人驾驶喷雾机

为避免对操作者的人身危害,日本开发了一种感应电缆式无人驾驶果树喷雾机。该机作业时无人操作,沿事先设好的感应电缆行走[3]。

1.1.5航空植保设备

农用飞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施药作业效率。有人驾驶的飞机效率高、省力且成本较低,但在农田与住宅混杂区以及轮作栽培区则难以使用。因此,

收稿日期:2006-07-14

作者简介:耿爱军(1973-),女,山东高青人,工程师,硕士,(E-mail)zhilan@https://www.360docs.net/doc/638556160.html,。

通讯作者:李法德(1962-),男,山东潍坊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无人驾驶飞机作为补充手段进行喷洒作业已开始实用化[2,5,6]。

1.1.6 地下施药机械

空气射流注射器耕耘铲是一种利用高速空气射流将农药注入土壤中的装置,由一只双流体雾化器和装在一只标准的箭形耕耘铲后方的多管分配器组成。高速气流将药液雾化并输送给分配管,绕过箭形耕耘铲注入土壤[3]。

1.1.7 生物与物理防治机械

前苏联成功研制了一种生物植保器械IIP3-35害虫天敌(赤眼蜂)全面投放器。该机可以把天敌投放在谷类、蔬菜、豆类及玉米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半空闲地上,既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又减少了环境污染[3]。前苏联研制的3Ⅱ-Ⅰ型电子杀虫器,利用高压电场诱虫和杀虫。英国发明了机械式灭虫机[7]。1990年,日本采用小容量高电压脉冲的电火花放电杀死杂草,还发明了红外辐射杀伤杂草法[3]。

1.2 国外先进植保技术

1.2.1风送喷雾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出现了风囊式喷雾机,即在喷雾机上加设风机与风囊,作业时在风囊出口形成的风幕强迫雾滴向作物沉积[8]。风送喷雾,一方面可以使雾滴集合在一起,以防止被自然风吹走;另一方面,可以吹散作物,并使作物得到全方位的喷雾。

1.2.2 静电喷雾技术

静电方法可使药液雾滴带电,提高雾滴附着率。该方法减少了药液向周围环境的散失,既提高了药液利用率,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1.2.3光电技术

在喷雾机上设有近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利用近红外线光的反射来辨别杂草,通过控制电路和喷洒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喷洒。

1.2.4自动对靶施药技术

自动对靶施药技术可节约用药60%~80%。该技术是在喷雾器上安装电脑芯片、红外线光谱探测器、光学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自动辨别杂草,针对目标施药[2,9,10]。美国FMC公司将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果园风送喷雾机,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确定果树形状,机载计算机使农药喷雾特性更精确地与果树形状相一致[5]。俄罗斯研制的∏Oл-2型果园喷雾机也采用超声波技术确定果树位置,只对目标喷雾,在果树空档则自动停止喷雾[5,6]。

1.2.5 机电一体化技术

国外大中型植保机械一般都安装有电子显示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依据机组前进速度自动调节单位时间喷洒量,依据施药对象和环境条件严格控制施药量。系统除可以与个人计算机相连外,还可配GPS系统,实现精确、精量施药[3]。

1.2.6农药回收技术

德国在植保机械上设置农药回收装置,利用静电或气流负压等技术将靶标外的雾滴回收[6]。

2 国内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自1950年开始引进生产单筒式喷雾机和手摇式喷粉机,并于1974年开始用运-5型农用运输机进行航空超低容量喷雾[11],目前仅有运-5型、运-11型飞机及小型蜜蜂-3型伞翼机上配装超低容量喷雾装置。我国农用航空植保设备的保有量不足200架[5,12,13]。

“九五”期间,我国研制了系列低量喷头和24 m风幕式喷杆喷雾机[14]。南京林业大学从1999年开始在林业上进行基于树木图像处理的精确农药施用技术的探索,并且利用实时系统进行树木特征图像采集与处理[15]。

“十五”期间,我国研制出自动对靶喷雾机,利用红外线“电子眼”探测靶标[4]。果园自动对靶静电喷雾机利用红外线传感探测技术确定靶标,实现风送静电对靶喷雾[16]。我国研制的设施农业用的BT2000-Ⅲ自控施药常温烟雾机采用微电脑控制技术,可在使用前自我设定转向时间间隔和一周内任何时段自动施药系统[17]。我国很早就开始了静电喷雾技术的研究,但至今未广泛使用。近年来,我国引进境外先进技术,研制了3VB-16型气压背负式自动喷雾机,该机以二氧化碳气体为动力源,无噪音,无污染,在部分地区得到使用[18]。

目前,我国常用施药机械仍是手动或机动喷雾喷粉机,包括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及小型机动喷烟机等。其中,手动植保机械占整个市场份额的80%左右[5]。现在,我国的施药方式仍以“大雾量、雨淋式”的喷雾为主,农药利用率只有20%~30%,其余70%~80%都沉降到地面和飘移到周围环境中,不仅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农民负担,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对于地下病虫害的防治仍是采用种衣剂包衣、药剂拌种、撒埋毒土及药液灌根等传统手工防治方法[19]。近年来,甘肃张掖追肥枪有限公司生产的LYJ多功能药肥枪可以将枪尖插入地下,利用手压动力将药液直接施入地下,防治效果有了很大改善,但劳动强度大,施药效率低。

3 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的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加大发展力度。

1) 加大政策扶持,增加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科研经费;

2) 健全我国植保机具的监督审查机制;

3)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降低成本,研制中小型机具,以适应我国家庭承包的生产方式;

4) 研制地下施药机械,防治作物地下病虫害。参考文献:

[1] Estey, Rplph H. Canadian Use of Aircraft for

Plant Protection[J]. Phytoprotection,2004,85

(1):7-12.

[2] 唐辉宇.国外植保机械的发展方向[J].南方农机,

2004(6):43.

[3] 林明远,赵刚.国外植保机械安全施药技术[J].

农业机械学报,1996,27(10):149-154.

[4] 何雄奎.改变我国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严重落后的

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1):13-15.

[5] 张玲,戴奋奋.我国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现状与

发展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2(6):34-35.

[6] 陆泳平.植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

2001(5):9-11.

[7] 赵东,张晓辉.植保机械的发展与现状[J].山东

农机,2000(1):8-11.

[8] Dawn, Lyons-Johnson. Gentle Sprayer Cuts Pest-

icide Drift[J]. Agricultural Research, 1997,

45(4):12-15.

[9] Cooke, Linda. Smart Sprayer Select Weeds for

Elimination[J]. Agricultural Research,1996,

44(4):15.

[10] Hanks, James E. “Seeing-eye”Sprayer for Weeds

[J]. Agricultural Research,1998,46(7):22. [11] 赵明宇,王英姿,邱立春,等.我国植保机械的使用

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4(3):37-38.

[12] 徐赛章.我国植保机械现状及展望[J].农村机械化,

1997(3):9-11.

[13] 刘建,吕新民,党革荣,等.植保机械的研究现状

与发展趋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

(10)增刊: 202-204.

[14] 杨学军,严荷荣.植保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农业机械学报,2002,33(6):129-131.

[15] 赵茂程,郑加强.树形识别与精确对靶施药的模拟

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6):150-153. [16] 何雄奎,严苛荣.果园自动对靶静电喷雾机设计与

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6(6):78-80. [17] 郑建秋,师应春.现代化施药机械-自动转向微电

脑自控施药常温烟雾[J].中国蔬菜,2004(6):

63-64.

[18] 张金城,张璐,仇桂生.3WB-16型绿色环保新型气

压式植保机械开发及应用[J].江苏农机化,2004

(6):24-25.

[19] 李冬莲,刘彦国,王运兵.花生田蛴螬的综合防治技

术[J].农药与植保,2005(2):38.

The Plant Protection Machinery and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GENG Ai-jun, LI Fa-de, LI Lu-x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College,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150081, China) Abstract: The pharmaceutical inhabit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ment to ensure the stable-yield and high-income for agriculture. Following with the progresse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trict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to the pesticide applying machine and technology. The requirements are referred to inhibiting th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efficiently, saving energy,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ecreasing the leftover of pesticides, protect the operator. H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machine and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lant protection; plant protection machine; summary; plant protection technology

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业的发展同样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所以农业也是一直在发展的,特别是在植保机械,农药和控制技术方面,被称为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它对害虫的杀伤力是众所周知的。可想而知当下的农业已不是传统农业,是现代农业,这就需要国家大力发展植保机械。 1.植保机械的现状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开发 中国的植保机械和欧美国家的植保机械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主要以小型背负式喷雾器为主,而欧美等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以,大中型植保机械为主,并且这些大中型机械在欧美国家为垄断状态。因此,我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植保机械比如核心部件如泵,喷头和变速箱都是靠国外进口。这样就导致我国在大中型植保机械上很难形成知识产权。但是,由于“95”国家加大了扶持力度植保机械,植保机械设计与制造正迎来快速发展。“九五”期间,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低量喷头和24米气帘式喷杆喷雾机,“十五”期间,中国研制的自动报靶喷雾机,采用红外电子眼探测目标。目前,中国式植保机械和电平可作如下概括。 1.1.背负式喷雾器。在中国目前的绝对位置,约占80%的市场份额。但是它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我国现有技术的限制,导致技术水平不高,喷雾器种类单一,整体质量不佳,,喷嘴型号国内小型喷雾器制造的产

品是不完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地制造产业链;喷涂大,雾化不良,低运营效益,农药浪费严重,造成严重污染了环境。 1.2.中等大小的喷雾器。暂停基础的模型,吊臂长度一般为12米或左右,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喷液量,喷杆高度,最繁荣的折叠和打开的人为调整或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该公司的植保机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大多是模仿国外车型的一部分,关键部件的质量和品种有限,难以保证喷涂质量。 2.植保机械的问题 2.1.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目前大量使用的16手动喷雾器性能差,结构落后,注塑件品种单一,喷雾质量差,农药利用率只有20%~30%,不能满足农药科学的要求。例如,只有几十年喷雾器离心旋涡核心的喷嘴,以及不同类型的作物害虫喷洒不同类型的工作,所以预防是非常差的。 2.2.低农药安全

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附件13 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工作,加快我省无 人机植保飞防技术推广步伐,进一步拓展机械化植保技术 手段,大力提升农作物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及自然灾害应急 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减少农药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项 目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省农作物植保主要以机动背负式喷雾和 自行改装喷杆式喷雾机为主,整体施药技术和作业水平偏 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不仅农药利用率 低,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存在压苗、毁苗问题。 近两年,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在我省开始小面积示范应 用。与传统人工喷雾器相比,无人机植保飞防在作业效 率、作业效果、节药节水、作业安全、作业适应性以及应

急突发灾害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无人植保机在质量、性能和操控水平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开展无人机植保飞防项目示范工作,对加快我省无人机植保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延伸和拓展农机化植保技术服务手段,提升农作物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及自然灾害防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原则 1、广泛参与、突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农机推广长效机制和长期稳定的推广示范基地。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以能为先,要向县、乡推广机构、乡村集体组织、贫困乡村专业合作社倾斜。 2、规范选型、把握“七好”。与当地立地条件和农艺要求的适应性好;与项目建设内容的一致性好;与当地广泛使用的技术装备的差异性好;与全省农机推广试验示范类技术装备同步性好;与优质、高效、先进、环保要求的契合性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导向性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性好。 三、实施区域和目标任务 2018年在新绛县、候马市建立2个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区,示范区面积0.6万亩(每县市0.3万亩)。开展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一、技术要点 1、播前准备。①小麦品种选择。《湖北省农业厅秋播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公告》确定的小麦品种主要有襄麦25,鄂麦596、襄麦55和郑麦9023等,各地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②种子处理。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小麦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提倡选用包衣种子,如购买未经包衣的种子,播前可采用药剂拌种方法进行处理,在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方,每50kg麦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ml 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加20%三唑酮乳油50ml或2%戊唑醇湿拌剂75g放入喷雾器内,加水3kg搅匀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小时,待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以单独使用粉锈宁拌种,每公斤麦种用药量为15%粉锈灵2g,但必须干拌,随拌随用。③田块准备。如预测播种时墒情不足,应提前灌水造墒。整地前,按农艺要求施足底肥。一是秸秆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对田间剩余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要求粉碎后85%以上的秸秆长度≤10cm,且抛撒均匀。如采用灭茬、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联合复式机具作业,秸秆留茬高度应≤30cm。二是旋耕整地。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土壤含水率应控制在15%~25%,旋耕深浅一致,旋耕深度应达到8cm以上,耕深稳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5%,碎土率≥50%。为提高播种质量,提倡播后应及时镇压。每隔3~4年应深松1次,打破犁底层,深松整地深度一般为35~40cm,稳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应及时合墒。三是保护性耕作。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如田间秸秆覆盖状况或地表平整度影响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进行秸秆匀撒处理或地表平整,以确保证机械播种质量。四是耕翻整地。对上茬作物根茬较硬,没有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小麦播种前需进行耕翻整地。耕翻整地属于重负荷作业,需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其动力大小应根据不同作业耕深、土壤比阻选配。整地质量要求:耕深≥20cm,深浅一致,无重耕或漏耕,耕深及耕宽变异系数≤10%。犁沟平直,沟底平整,垡块翻转良好、扣实,以掩埋杂草、肥料和残茬。耕翻后应及时进行整地作业,要求土壤散碎良好,地表平整,满足播种要求。 2、机械播种。①适期播种。根据气候、品种类型、土壤墒情确定适宜播期。我区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15~25日。具体确定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土壤类型、土壤墒情和安全越冬情况等,旱地小麦可在适宜播种期前后抢墒播种。②适量播种。稻茬小麦每亩基本苗应保证在18万~20万之间,正常情况下每亩播种量。但应根据播种时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土壤质地和种子发芽率等情况适当增减。在干旱年份和晚播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但也要避

植保无人机喷药和传统喷药技术的区别

植保无人机喷药和传统喷药技术的区别 一、什么是植保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顾名思义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该型无人飞机有飞行平台(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GPS飞控、喷洒机构三部分组成,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技术和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众多产品中绝少有能够满足大面积高强度植保喷洒要求的。 二、植保无人机有哪些特点? 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远距离遥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等诸多优点。 无人机喷药服务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成本。电动无人机与油动的相比,整体尺寸小,重量轻,折旧率更低、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保养。 以上就是什么是植保无人机的一些介绍,在操作植保无人机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远离人群,雷雨天气禁止飞行,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指南进行操作,需要接受正规的操作练习和指导,同时一定要了解植保无人机遥控最大的范围,购买时也要注意植保无人机的质量。建议您在购买时找正规的厂家,可以保证产品安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避免因购买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植保无人机喷药和传统喷药技术的区别 以前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都是采用传统人工喷药技术来进行的,但是这种传统喷药技术不仅不安全,而且效率非常低下,早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现状,而喷药无人机的出现大大解决了这一难题。那么喷药无人机和传统喷药技术的区别在哪呢? 1、植保无人机喷药比传统喷药技术更安全 喷药无人机可用于低空农情监测、植保、作物制种辅助授粉等。植保中使用最多的是喷洒农药,携带摄像头的无人机可以多次飞行进行农田巡查,帮助农户更准确地了解粮食生长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播洒农药,防治害虫或是清除杂草。其效率比人工打药快百倍,还能避免人工打药的中毒危险。 2、植保无人机喷药比传统喷药技术作业效率更高 喷药无人机旋翼产生向下的气流,扰动了作物叶片,药液更容易渗入,可以减少20%以上的农药用量,达到最佳喷药效果,理想的飞行高度低于3米,飞行速度小于10米/秒。大大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也更加有效的实现了杀虫效果。而传统的喷药技术速度慢、效率低,很容易发生故障,还可能导致农作物不能提早上市。 3、植保无人机喷药比传统喷药技术更节省 无人机喷药服务一亩地的价格只需要十块钱,用时也仅仅只有1分钟左右,一个植保作业组包括6个人、1辆轻卡和1辆面包车、4架多旋翼无人机,在5天-7天时间内可施药作业1万亩。和以往的传统喷药技术雇人喷药相比,节约了成本、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2020版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版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版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 农业的发展同样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所以农业也是一直在发展的,特别是在植保机械,农药和控制技术方面,被称为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它对害虫的杀伤力是众所周知的。可想而知当下的农业已不是传统农业,是现代农业,这就需要国家大力发展植保机械。 1.植保机械的现状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开发 中国的植保机械和欧美国家的植保机械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主要以小型背负式喷雾器为主,而欧美等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以,大中型植保机械为主,并且这些大中型机械在欧美国家为垄断状态。因此,我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植保机械比如核心部件如泵,喷头和变速箱都是靠国外进口。这样就导致我国在大中型植保机械上很难形成知识产权。但是,由于“95”国家加大了扶持力度植保机械,

植保机械设计与制造正迎来快速发展。“九五”期间,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低量喷头和24米气帘式喷杆喷雾机,“十五”期间,中国研制的自动报靶喷雾机,采用红外电子眼探测目标。目前,中国式植保机械和电平可作如下概括。 1.1.背负式喷雾器。在中国目前的绝对位置,约占80%的市场份额。但是它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我国现有技术的限制,导致技术水平不高,喷雾器种类单一,整体质量不佳,,喷嘴型号国内小型喷雾器制造的产品是不完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地制造产业链;喷涂大,雾化不良,低运营效益,农药浪费严重,造成严重污染了环境。 1.2.中等大小的喷雾器。暂停基础的模型,吊臂长度一般为12米或左右,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喷液量,喷杆高度,最繁荣的折叠和打开的人为调整或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该公司的植保机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大多是模仿国外车型的一部分,关键部件的质量和品种有限,难以保证喷涂质量。 2.植保机械的问题 2.1.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植保机械

第六章植保机械 第一节概述 一、植保机械的作用和分类 植物保护是农林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农林业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经济而有效地进行植物保护,应发挥各种防治方法和积极作用,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把病、虫、草害以及其它有害生物消灭于危害之前,不使其成灾。 植保机械的分类方法,一般按所用的动力可分为:人力(手动)植保机械、畜力植保机械、小动力植保机械、拖拉机配套植保机械、自走式植保机械、航空植保机械。按照施用化学药剂的方法可分为:喷雾机、喷粉机、土壤处理机、种子处理机、撒颗粒机等。 二、植物保护的主要方法 植物保护的方法很多,按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农业技术防治法 它包括选育抗病虫的作物品种,改进栽培方法,实行合理轮作,深耕和改良土壤,加强田间管理及植物检疫等方面。 2.生物防治法 利用害虫的天敌,利用生物间的寄生关系或抗生作用来防治病虫害。近年来这种方法在国内外都获得很大发展,如我国在培育赤眼蜂防止玉米螟、夜蛾等虫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了大量繁殖这种昆虫,还研制成功培育赤眼蜂的机械,使生产率显著提高。又如国外研制成功用x射线或γ射线照射需要防治的雄虫,破坏雄虫生殖腺内的生殖细胞,造成雌虫的卵不能生育,以达到消灭这种害虫的目的。 采用生物防治法,可减少农药残毒对农产品、空气和水的污染,保障人类健康,因此,这种防治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3.物理和机械防治法 利用物理方法和工具来防治病虫害,如利用诱杀灯消灭害虫,利用温汤浸种杀死病菌,利用选种机剔除病粒等。目前,国内外还在研究用微波技术来防治病虫害。 4.化学防治法 利用各种化学药剂来消灭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动物的方法。特别是有机农药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以来,已成为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这种防治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防治效果好,生产率高,而且受地区和季节的影响较少,故应用较广。但是如果农药不合理使用,就会出现污染环境,破坏或影响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在作物植株和果实中易留残毒,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经过国内外多年来实践证明,单纯的使用某一防治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病、虫、草害的防治。如能进行综合防治,即充分发挥农业技术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机械防治及其它新方法、新途径的应用(昆虫性外激素、保幼激素、抗保幼激素、不育技术、拒食剂、抗菌素及微生物农药等)的综合效用,能更好地控制病、虫、草害。单独依靠化学防治的做法将逐步减少,以至不复存在。但在综合防治中化学防治仍占着重要的地位。 三、植何机械的农艺技术要求

常用农机具使用与维护-教学大纲

《常用农机具使用与维护》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是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种植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的 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技 能。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改进现有农业机械以及对新一代农业机械进行性能设计打 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和动向。 (2)熟悉一般农业机械的工作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 (3)掌握典型农业机械的结构。 (4)熟悉典型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 (5)熟悉机器或装置工作性能的影响因素,掌握典型农业机械或装置主要参数及 其分析选择方法。 (6)能运用基础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 (7)能进行一般机具或机构的设计、分析与计算。 (8)熟悉实验实习常用工具和仪器。 (9)掌握整机及零部件的基本检验、调整原则和方法。 (10)具有常用机械的操作使用、维护与保养的技能,具备对常用农机具选型配 套、改型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 第一单元农用动力机械的使用与维护 学习任务1 小型柴油机的使用与维护 本次任务的学习目标就是了解柴油机的种类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柴油机的基本结构、柴油机的选购、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柴油机的维护保养、重要部位调整及常见故障诊断。主要内容: 一、柴油机分类和型号 二、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 三、柴油机的基本构造 四、柴油机的选购 五、柴油机的使用操作 六、新柴油机磨合 七、柴油机的技术保养 八、柴油机的检查调整 学习任务2 拖拉机的结构原理 拖拉机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其拥有量多少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次任务的学习目标是了解拖拉机种类,掌握拖拉机的结构组成及主要部件的构造原理。主要内容 一、拖拉机的分类 二、拖拉机的编号 三、拖拉机的发动机

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附件13 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工作,加快我省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推广步伐,进一步拓展机械化植保技术手段,大力提升农作物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及自然灾害应急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减少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项目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省农作物植保主要以机动背负式喷雾和自行改装喷杆式喷雾机为主,整体施药技术和作业水平偏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不仅农药利用率低,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存在压苗、毁苗问题。近两年,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在我省开始小面积示范应用。与传统人工喷雾器相比,无人机植保飞防在作业效率、作业效果、节药节水、作业安全、作业适应性以及应急突发灾害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无人植保机在质量、性能和操控水平等方面已取得很大进步,开展无人机植保飞防项目示范工作,对加快我省无人机植保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延伸和拓展农机化植保技术服务手段,提升农作物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及自然灾害防控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原则 1、广泛参与、突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探索建立农机推广长效机制和长期稳定的推广示范基地。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上要实事求是、以能为先,要向县、乡推广机构、乡村集体组织、贫困乡村专业合作社倾斜。 2、规范选型、把握“七好”。与当地立地条件和农艺要求的适应性好;与项目建设内容的一致性好;与当地广泛使用的技术装备的差异性好;与全省农机推广试验示范类技术装备同步性好;与优质、高效、先进、环保要求的契合性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导向性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性好。 三、实施区域和目标任务 2018年在新绛县、候马市建立2个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区,示范区面积0.6万亩(每县市0.3万亩)。开展主要农作物以及果园等无人机植保飞防试验示范,开展无人植保机技术性能验证和其他高效植保机械的对比试验工作;同时,研究探索不同作物无人机植保飞防作业规范和质量标准。 四、主要内容 (一)选购无人植保机 在省站的指导下选购不同生产厂家的无人植保机,每个项目县新增2-3台。

浅议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38556160.html, 浅议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李翔宇 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04期 摘要:文章对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意义和背景做出了重点阐述,并对国内外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形势和发展方向做出了简要介绍,此外,对我国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为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指导。 关键词:设计制造技术植保机械趋势现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当今社会人们对动植物和环境的保护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标准加大了限制力度,我国同样制定了一些农药使用的安全法律,这足以体现了政府保护农药使用者的决心,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与人的接触,这需要植保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目前生产植保机械的地区主要集中于西方国家,他们的植保机械遍布全球各个主要市场,可以说西方国家不论从设备还是从技术上讲,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代表,目前植保机械主要被分成几种。 提到植保机械,就不得不提到风送式喷雾机,植保机械发展至今,西方国家拥有最先进的风送喷雾机设计制造工艺,各种形状的风筒、喷射部件可以满足任何喷洒要求,而且根据农作物的形态特征,风筒和风管可以进行任意的组装和弯曲,这种针对性极强的喷洒,可以适应各种农作物的喷洒作业,而在射高喷雾和远程喷雾的过程中,喷射部件和风机通过随意的旋转,以此来满足喷洒要求,在穿透率、风能利用率都具有非常卓越的表现,如此完美的设计恰恰印证了西方国家在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的高度发达。 下面介绍一下喷杆式喷雾机,西方发达国家的喷杆式喷雾机已经广泛应用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摒弃了以往的机械控制、传动,采取最先进的电气、液压传动控制,四轮液压驱动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其中,喷射距离可以达到最多40米,同时喷杆式喷雾机采取了全新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和变速箱制造技术,这些技术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噪音大、减震效果差、操作麻烦等缺点。 而小型植保机械一般被应用于日韩国家,这些国家具有人口集中、土地不足等特点,而小型植保机械在西方国家主要被应用于庭院花卉的喷洒,卫生防疫等领域,产品的具有非常高的

全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实施方案

全省十大农业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实施方案 (2013年-2015年)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围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以推进农业机械化为目标,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主题,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着力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着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技术,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可以在同类区域复制推广的成熟的发展模式。 二、目的意义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创建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是全面提升我省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培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和装备支撑的重要举措。创建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旨在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我省同类区域可借鉴可复制成熟的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和典型,带动全省农业机械化从关键环节到全程,再到全面机械化的发展,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围绕我省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经济基础,采取适宜的机械化技术路线。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注重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选择重点区域,抓住薄弱环节,集中优势资源,把握主推技术。按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兼顾先进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制定机械化作业工艺规范,突出关键技术、主推机具,实现结构优化、先进适用、运行高效的目标。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发挥市场运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吸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参与,开展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新的经营体制。 四是坚持集中投入,示范带动。对确定的技术机具、技术路线和重点内容,集中资金重点投入(扶持资金计划另文下达),提升创建水平,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四、总体目标 重点围绕主要粮油作物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与实践,提出适宜同类区域的全程机械化生产运作模式;提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农机农艺融合,符合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和装备配套模式;培育一批掌握农机农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高、

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附件2 广东海洋大学 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名称:植保无人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项目负责人: 申请者所在学院: 校内指导教师:E-mail 指导教师所在学院: 企业导师:E-mail 企业导师所在单位:深圳正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填表日期:2016年3月1日 团队项目名称: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六年一月

填表及报送材料要求 一、学生填写申报书前,请先咨询指导教师或有关专业教师。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明确、严谨。 二、“编号”不填,由学校发文统一编制。 三、本表的“签名”处一律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手工签名,打印无效。 四、申报书填写内容用宋体5号字体,行距22磅。要求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不按要求填写与打印的材料一律不予接收。 五、本表一式两份,按规定时间由指导教师和所在学院审查并签署意见后集中报送教务处,同时须提交电子稿。 六、项目所属一级学科:3位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填写: (110数学,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140物理学,150化学,160天文学,170地球科学,180生物学,190心理学,210农学,220林学,230畜牧兽医科学,240水产学,310基础医学,320临床医学,330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340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350药学,360中医学与中药学,410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413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16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20测绘科学技术,430材料科学,440矿山工程技术,450冶金工程技术,460机械工程,470动力与电气工程,480能源科学技术,490核科学技术,510电子与通信技术,520计算机科学技术,530化学工程,535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540纺织科学技术,550食品科学技术,560土木建筑工程,570水利工程,580交通运输工程,590航空航天科学技术,610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620安全科学技术,630管理学,710马克思主义,720哲学,730宗教学,740语言学,750文学,760艺术学,770历史学,780考古学,790经济学,810政治学,820法学,830军事学,840社会学,850民族学与文化学,860新闻学与传播学,87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80教育学,890体育科学,910统计学)

园林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园林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实现对绿化景观养护作业中绿篱机安全使用的标准化。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管项目范围内园林机械使用与维护。 3.0绿篱机 3.1工作流程 3.1.1到仓库申领所需使用的绿篱机及其配套工具(钢锉、机油、汽油、量筒、手锯、 告示牌、扫把) 3.1.2在使用绿篱机前要检查绿篱机的各工作部位接连是否紧固。 3.1.3卸下油盖查看油箱油位,如果油位过低,补充燃料,但不要超过油箱的3/4。 3.1.4机器放置与水平状态,卸下机油尺擦干净上面的机油,再把机油插入机油口, 但不要拧紧,拔除机油尺检查机油油位,如果油位太低,加入SAE10W/30机 油直至油口。 3.1.5检查完毕,确认正常后,签字领取。 3.1.6配置绿篱机所需使用的混合油,配比为机油、汽油1:35进行配制,不得超过 1:50或低于1:25,兑好摇匀后方可使用。 3.1.7放置工作标识牌,半径10米内为危险区,业主、行人等不得靠近。 3.1.8扳动风门控制钮,使用风门处于打开状态。 3.1.9把燃油开关扳到打开位置。 3.1.10油门调至低速位置,抓住上把手,轻轻拉动传动引绳拉满,在顺着回弹力的方 向慢慢回放,而后快速拉动引绳,启动机器(注意事项:在拉引绳回放时,不 得直接放开手柄,以免撞伤启动器)。 3.1.11工作前,先怠速运转1-2分钟,使发动机预热。 3.1.12在发动机器时如发现冒黑烟时,应立即停止机器运行,观察混合油配比是否正

确,如混合油配比有问题,应导出机器油缸内的混合油重新配置,如混合油无 问题又不确定真正原因,应立即进行报修,不可强行运行机器进行工作。 3.1.13在工作中踩点、站姿、行走要稳,机器工作时,油门正常使用高速,按水平面 往前修剪即可,每工作一缸油,休息10分钟。 3.1.14工作中必须集中精神,不得与他人闲聊。 3.1.15在修剪时如碰到较大的杂苗或枝条时,应用手锯进行清理。 3.1.16由于工作中使用的是易燃物品,在工作不允许抽烟。 3.1.17每工作25小时给刀片、离合碟,补充润滑油;每工作3-5小时给刀片加注机 油,火花塞每工作25小时,要取下,用铁片或钢丝除去电极上的污尘;空气 滤清器每隔25小时要取下进行除尘,采用汽油或洗涤液进行清洗,清洗完成 后晾干,再浸上机油,挤压去除多余的机油即可安装使用。 3.1.18运行机器每运行2小时,应停机10分钟后,再接着启动机器开始工作,以防 发动机过热损伤。 3.1.19在完成工作后,应对机器机身及刀片进行清洁,并对刀片使用稀释后的杀菌剂 进行喷洒消毒,擦拭干净,防止下次使用时有病菌感染其他苗木,禁止用水冲 洗,。 3.1.20到仓库归还机器,与领班当面检查清除并签字。 3.2注意事项 3.2.1在工作中应穿着合身的工作服、防滑鞋、戴墨镜、纱手套,如工作点坡度较大 时,需戴安全帽。 3.2.2机油必须是2冲程的专用机油2T,汽油在90号以上,在工作前8小时事先配 制完成,严禁使用配制好,久置不用的混合油。 3.2.3在开动机器进行修剪时,要注意左右及前方人员情况,不允许在未观察确定背 后情况下直接转身,以防开动的机器伤害他人人身安全造成安全事故。 4.0草坪割灌机 5.1工作流程 4.1.1修剪前事项清理草皮内的石块

农用植保无人机技术白皮书

中国无人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农用植保无人机技术白皮书 (2015修订) 中国无人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 2015年5月

前言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想必更是一个惊人数字。植保无人机服务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无人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明确的“一控二减三基本”方针,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在“一控二减”方面,无人机将发挥巨大作用。采用无人机作业,可直接节约用水量90%,减少农药30%-50%。 农机化生产中的植保缺位不仅与当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利用无人机开展施药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美国: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近50% ?日本: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的54% ?世界:农业航空平均水平为17% ?中国: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不足2% 综上所述,农用无人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更加规范的技术指导文件与之相适应。

1.无人机分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多了,应用也非常广,涉及多个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按飞行平台分类: 无人机按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等。 按结构分类: 1)微型飞行器 ------空机重量小于7千克的无人机 2)轻型无人机------空机重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 且全马力平飞中,矫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

植保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一)

植保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一) 作者:刘俊展王小梦刘悦上刘玉洪 摘要从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特点、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以及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情况等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植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轻简化植保机械是当前生产所需,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更加环保的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 关键词植保机械;现状;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发展迅猛,尤其是粮食作物大部分地区从耕作到收获生产全过程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与此相比,植保机械则相形见拙。尽管过去的“跑、冒、滴、漏”已显著改观,“工农-16”也基本退出市场。但是,目前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仍然以人背小型机械为主。在“耕、种、肥(施肥)、保(植保)、收”整个生产过程机械化中,植保机械是相对落后的1-4]。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特点、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以及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情况,轻简化中小型机械仍将是主流,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更加环保的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人背机械”到“机械背人”是必然趋势。 1我国植保机械发展现状 1.1植保机械的作用对象即农作物病虫草害复杂多变,制约了植保机械专业化发展 病虫害种类多并且发生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植保措施的多样性,病虫害偶发、突发、大发、小发等不一,不同于作物的耕作、收获等那样的简单一致。病虫害防治,难以规律性、统一化机械作业,也难以由缺乏一定植保技术和知识的农民独立担当。近年来虽然各地建立了一些不同组织形式的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但专业化程度很低,与机械收获那样的专业化相差很远。1.2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经营规模小,制约了大型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结合构成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尽管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但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经营后,土地公有私用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生产的组织形式是个体小规模生产。在这种经营体制下,很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粗放生产难以根本改变,大型植保机械缺乏市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是决定我国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为了减少农民,就必须有大量的农民走向二、三产业。但是,二、三产业的容纳力也是有限度的,转移农民就必须扩大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反过来又必然侵占农业发展空间。有关资料显示,2001—2008年8年间,全国共减少耕地833.33万hm2,年均减少104.17万hm2,距离1.2亿hm2“红线”仅差166.67万hm2。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将长期存在且越来越突出,根据中央现行政策,以户为单位土地承包关系将长期不变,这就意味着,小规模生产经营将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状况和农业的生产方式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制约大型植保机械的应用。此外,如前所述,由于植保工作的特点,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难以顺利发展,也影响大型植保机械的应用。因此,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小型植保机械仍将是主流,实现植保机械轻简化符合生产要求。

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耿爱军,李法德,李陆星 (山东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摘 要:药物防治是确保农业稳产增收的重要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施药机械和施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能有效防治病虫害,还要尽量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作物农药残留,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为此,介绍了国内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植物保护;植保机械;综述;植保技术 中图分类号:S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88X(2007)04—0189—03 0 引言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植保机械被列入强制性产品目录。因此,了解国内外植保机械和植保技术的发展现状,学习和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国外植保机械及植保技术研究现状 20世纪中期,农业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以大农场为主的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化学除草采用大型悬挂式或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其药液容量400~3000L,喷幅达18~34m。棉花、水稻和牧草采用农业专用飞机进行喷药。1912年,加拿大就有了喷洒农药的专用飞机[1]。目前,美国拥有农用飞机6000多架。日本以直升机为主,果树和啤酒花等经济作物采用风送式和高架喷雾机喷洒农药,形成了以大型植保机械和航空植保为主体的防治体系[2]。近年来,国外在植保机械上采用了系列新技术,大大改善了施药效果。 1.1 国外植保新机具 1.1.1农药直接注入系统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开发了Mid-West Technology CCI-2000型农药直接注入系统[3]。该系统将水与药液进行分置,由蠕动泵控制使药液定量进入主水管道与水混合。与传统喷雾机相比,农药直接注入系统在药液处理及清洗方面更加安全、方便。 1.1.2多级过滤系统 国外大中型喷雾机一般都具备4级过滤系统,即在药液箱加液口、加液斗和水源吸水头处都装有过滤网,在系统中还装有一种自洁压力过滤器。设置这4级过滤装置避免了系统堵塞、漏喷和雾化不良现象[2,3]。 1.1.3 防漂设施 雾滴漂移和沉降是喷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雾滴漂移和沉降严重时,引起的浪费可达施药量的70%~80%。少漂喷头和防风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少漂(LD)喷头是在扇形喷头后面安装一孔片,使药液环绕内腔“涡动”雾化成窄雾普雾滴,易漂移的雾滴大大减少[3,4]。防风屏则是辅助阻挡雾滴漂移和沉降的,有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3]。试验表明:机械式防风屏能使常规喷杆的漂移和沉降减少65%~81%[2],气力式则只在风速小于2m/s时起作用[3]。丹麦哈迪公司研制的ALPHA2000型风送式喷杆喷雾机,采用了气力辅助喷雾技术,大大提高了雾滴在作物各个部位的附着量[5]。Bertelli,Randell公司生产的静电喷头可用于喷杆喷雾机和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上,该喷头提高了雾滴的附着率,比普通喷头可减少药液损失65%以上[5]。 另外,吸油绳式涂抹机也克服了喷雾不易对靶与雾滴漂移等难题,在国外得到广泛使用[3]。 1.1.4 无人驾驶喷雾机 为避免对操作者的人身危害,日本开发了一种感应电缆式无人驾驶果树喷雾机。该机作业时无人操作,沿事先设好的感应电缆行走[3]。 1.1.5航空植保设备 农用飞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施药作业效率。有人驾驶的飞机效率高、省力且成本较低,但在农田与住宅混杂区以及轮作栽培区则难以使用。因此, 收稿日期:2006-07-14 作者简介:耿爱军(1973-),女,山东高青人,工程师,硕士,(E-mail)zhilan@https://www.360docs.net/doc/638556160.html,。 通讯作者:李法德(1962-),男,山东潍坊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用植保无人机资料

实用标准 前言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想必更是一个惊人数字。植保无人机服务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无人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明确的“一控二减三基本”方针,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在“一控二减”方面,无人机将发挥巨大作用。采用无人机作业,可直接节约用水量90%,减少农药30%-50%。 农机化生产中的植保缺位不仅与当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利用无人机开展施药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美国: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近50% ?日本: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的54% ?世界:农业航空平均水平为17% ?中国: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不足2% 综上所述,农用无人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更加规范的技术指导文件与之相适应。

1.无人机分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多了,应用也非常广,涉及多个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按飞行平台分类: 无人机按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等。 按结构分类: 1)微型飞行器 ------空机重量小于7千克的无人机 2)轻型无人机------空机重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 且全马力平飞中,矫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

小于3000米 3)小型无人机 ------空机重量小于等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微型和轻 型无人机除外 4)大型无人机 ------空机重量大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 按应用分类 军警用:侦察打击、通信中继、信息对抗、空中预警 专业应用:电力巡线、土地测绘、安防监控、农业植保、森林防火 商业消费:航模表演、个人航拍、商用快递 2.无人机政策环境分析 无人机行业法律法规主要指民用无人机法规。2012年,在政策层面有多项利好政策,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政策陆续出台。如2012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把通用航空作为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2012年5月,民航局颁布了《通用机场建设规范》,为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提供了有别于运输机场的行业标准,这对正在掀起的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热潮可谓一场及时雨;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并把通用航空列为发展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已出台,为通用航空企业带来了力度不小的实质性政策利好。以下是自2009年至今中国无人机相关主要政策如下: 山东、河南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拨付专款,或为地方植保站直接购置农用无

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编号:SY-AQ-0393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 状及发展趋势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lant protection machinery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植保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 发展趋势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农业的发展同样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所以农业也是一直在发展的,特别是在植保机械,农药和控制技术方面,被称为化学防治的三大支柱。它对害虫的杀伤力是众所周知的。可想而知当下的农业已不是传统农业,是现代农业,这就需要国家大力发展植保机械。 1.植保机械的现状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开发 中国的植保机械和欧美国家的植保机械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主要以小型背负式喷雾器为主,而欧美等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以,大中型植保机械为主,并且这些大中型机械在欧美国家为垄断状态。因此,我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植保机械比如核心部件如泵,喷头和变速箱都是靠国外进口。这样就导致我国在大中型植保机械上很难形成知识产权。但是,由于“95”国家加大了扶持力度植保机械,

植保机械设计与制造正迎来快速发展。“九五”期间,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低量喷头和24米气帘式喷杆喷雾机,“十五”期间,中国研制的自动报靶喷雾机,采用红外电子眼探测目标。目前,中国式植保机械和电平可作如下概括。 1.1.背负式喷雾器。在中国目前的绝对位置,约占80%的市场份额。但是它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我国现有技术的限制,导致技术水平不高,喷雾器种类单一,整体质量不佳,,喷嘴型号国内小型喷雾器制造的产品是不完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地制造产业链;喷涂大,雾化不良,低运营效益,农药浪费严重,造成严重污染了环境。 1.2.中等大小的喷雾器。暂停基础的模型,吊臂长度一般为12米或左右,机械结构相对简单,喷液量,喷杆高度,最繁荣的折叠和打开的人为调整或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该公司的植保机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大多是模仿国外车型的一部分,关键部件的质量和品种有限,难以保证喷涂质量。 2.植保机械的问题 2.1.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