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该如何自我监测

合集下载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诊断和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一般原则和最新进展。

一、冠心病诊断1、临床症状: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在体力活动、情绪波动或饮食后加重。

2、体征:冠心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体征。

患者还可能出现心音减弱、心脏杂音等异常体征。

3、辅助检查: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

二、冠心病治疗1、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预防血栓形成等。

2、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如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

3、外科治疗:对于某些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

这种手术方法可以绕过狭窄的冠状动脉段,从身体其他部位移植血管到心脏,以改善心肌供血。

4、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患者需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降低冠心病进展的风险。

5、定期随访: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三、最新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已经应用于临床实践,如抗血小板新药、新型介入技术等。

这些新进展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进展。

冠心病检测标准

冠心病检测标准

冠心病检测标准
冠心病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它可以帮助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

包括静息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监测等检查。

3. 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ECT)可用于了解梗塞范围。

4.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心室壁的动作、有无室壁瘤、心脏瓣膜活动情况和左心功能。

5.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6. 心肌酶学检查:心肌酶学检查如sjot和ckp等,可了解心肌损伤程度和恢复过程。

7. 生活方式监测: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控制心率在55-60
次/分,以降低心肌耗氧。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检查结果来确定。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心绞痛的健康教育

心绞痛的健康教育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 ,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和降 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绞痛。
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 泳、瑜伽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 ,减轻心绞痛症状。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心绞痛发生的风险,适 量饮酒对心血管有益,但过量饮酒 会加重心绞痛症状。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心脏负担,防止心绞痛发作 。
定期监测运动效果
通过监测运动时的心率、血压等指标,了解运动 对心绞痛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运动方案。
用药管理
遵医嘱用药
01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定期检查
02
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压等,以便及时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动时更容易发生。
心绞痛的主要症状是胸痛,但也 可能表现为胸闷、压迫感或不适

心绞痛分类
01
02
03
稳定型心绞痛
这是最常见的心绞痛类型 ,通常由固定的心脏问题 引起,如冠状动脉疾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这种类型的心绞痛通常更 加严重,因为它们可能预 示着即将发生的心脏事件 ,如心肌梗死。
变异型心绞痛
这种类型的心绞痛通常由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其症 状可能更加严重,但通常 是暂时性的。
减轻心理负担
了解心绞痛的症状、治疗和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 虑和恐惧情绪,降低心理负担,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 的挑战。
提高治疗依从性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遵从医嘱的自觉性 ,使患者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和用药,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 康复。

冠心病患者如何自我调养

冠心病患者如何自我调养

冠心病患者如何自我调养近些年来人们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使得人们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的饮食结构不断变化,进而出现了更多的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脂患者,并且逐渐显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不断升高,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了直接的威胁,病死率位居第一。

最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就是冠心病心绞痛,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前胸痛。

冠心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必须给予重视,除了接受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又该如何进行自我调养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集中冠心病患者自我调养的方法。

一、冠心病如何治疗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断加剧,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患者可以接受药物治疗,在对冠心病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需要接受手术。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目前已经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提高,桡动脉路径成为了常用的PCI路径和CAG(冠状动脉造影)路径。

现代医学认为,病因病机包括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年老体弱等,尤其五十岁以上的人群寒邪内侵会出血心阳不振、心气不足、痰瘀交阻等情况。

冠心病心绞痛复杂多变,中医认为治疗应当疏肝理气、祛痰开痹恢复患者胸中阳气,可给予患者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中柴胡可升达清阳、疏肝理气,牛膝可引瘀血下行,枳壳可开胸行气,甘草对诸药进行调和,得化痰瘀。

瓜蒌薤白半夏汤中,薤白可通阳散结,瓜蒌可止消渴、利咽喉、涤痰结、利大肠,半夏可化痰去浊,配伍起到豁痰开结、宣痹通阳的作用。

二、冠心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调养冠心病是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之一,冠心病患者不要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医生的治疗方面,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自我保养和调养。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点冠心病患者进行自我调养的方面。

(一)饮食方面冠心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应当保证清淡,最好不要食用动物性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油、乳酪、肉皮、大油等。

在平时做菜时,最好使用植物油,平时可以增加豆制品的摄入量,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冠心病护理常规

冠心病护理常规

冠心病护理常规2.在发作期间,让患者保持平静,采取半卧位,给予吸氧和止痛药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3.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肪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食多餐,禁烟酒。

4.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记录并处理异常情况。

5.进行心电监测,观察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7.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心绞痛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当心绞痛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步行或工作,并就地或卧床休息。

2.避免各种诱因,例如嘱患者不要饱餐、饮酒、喝浓茶或吸烟。

3.在发作时,可以舌下含硝酸甘油或口服消心痛、心痛定,也可用亚硝酸异戊酯吸入。

如果不缓解,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4.给予氧气吸入,每分钟2-3升。

5.为预防或减少心绞痛发作,嘱患者每日三次服用消心痛10毫克、心痛定10毫克,并在心前区贴硝酸甘油膜。

6.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培养乐观情绪,做到良好的自我调节。

急性心梗并发心衰的护理常规:心力衰竭是心梗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AMI中心衰发生率为19-25%,其中50%在发病24小时内出院,85%是在一周内出院。

AMI合并心衰主要表现为左心衰,其次为右心衰、全身衰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绝对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保证充足睡眠,减少氧的消耗,减轻心脏负担。

3.给予易消化的清淡低盐饮食,少量多餐。

根据心功能分级决定食盐的摄入。

4.持续低流量吸氧2-4升/分,病情稳定后改为间歇吸氧。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心率、心律、呼吸、尿量等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7.准确做好各种记录。

8.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9.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而增加心脏负担,可使用开塞露、低压灌肠等。

10.备好各种抢救药品与器械,熟悉其用法,以便配合抢救。

冠心病的护理

冠心病的护理

冠心病的护理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护理,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精神损害。

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除了及时的治疗外,科学、全面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从生活起居、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探讨冠心病的护理方法。

保持居室环境清洁:冠心病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应保持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流通。

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恢复身体的重要保障,冠心病患者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过饱或过饿。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使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绞痛等心脏疾病。

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控制饮食:冠心病患者应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减少盐的摄入:盐的摄入量过高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减少盐的摄入。

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利于预防血栓形成。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血,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控制,避免过度运动。

定期检查身体状况:运动前后应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如血压、心率等,以确保安全。

保持乐观心态:冠心病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与家人和朋友沟通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身心健康。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全面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注意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外,心理护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只有综合多方面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说,了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年冠心病护理的要点和方法。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监测与护理评估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监测与护理评估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监测与护理评估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病情监测和护理评估,以确保病情的控制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本文将重点讨论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监测和护理评估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步骤。

一、病情监测的重要性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病情的变化可能是缓慢而逐渐的。

因此,定期的病情监测对于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病情监测,医生和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变化、体征情况、心电图结果等,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疾病的进展。

二、病情监测的方法和步骤1. 询问病史:在进行病情监测时,首先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其病史和症状的变化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程、用药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助于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2. 体征观察:医护人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血压的监测对于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可以反映心脏的负荷情况和血液循环状态,有助于评估病情的稳定性。

3. 心电图监测:心电图是一种直观、非侵入性的监测手段,可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包括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通过心电图监测,可以判断心肌缺血程度和部位。

4.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水平等。

尤其是血脂水平的监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可以指导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控。

5. 运动试验:运动试验是一种辅助诊断和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方法。

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负荷下的心电图变化,可以判断心血管系统的应激反应,评估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功能状态。

三、护理评估的重要性护理评估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综合评估,了解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护理评估尤为重要,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护理问题,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

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和评价

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和评价

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和评价任洪艳,唐萍,赵庆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 重庆400016)摘要目的: 开发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

方法:在慢性病自我管理理论和冠心病循证医学行为学证据的基础上建立量表条目库,由专家小组评议后建立初量表;随即对10名患者进行访谈并再次进行专家评议建立预测问卷;其后用预测问卷对209例样本进行正式调查。

采用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等再次进行条目筛选确定最终量表;最后对最终量表进行全面心理测量学检测。

结果:量表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重测信度(ICC=0.910)、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0.913)、效标关联效度(r=0.271~0.573)、结构效度(因子分析结果与预想结构吻合)、反应度(t=9.011, P<0.01)、可接受度(回收率93.4%、有效率97.2%)。

结论: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是一种全新的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的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测量工具,可用于二级预防实践。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二级预防; 自我管理; 量表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elf-management ScaleRen hong-yan, Zhao qing-hua, Tang ping.(Department of Nurs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ine, Chongqing, 4000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stablish and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Methods: The items pool wa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and the evidence of behavioral medical science related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irstly, the preliminary scale was developed through specialists evaluation; then it was reviewed by 10 patients and specialists again; At last, 209 patients were surveyed and based on the pilot data, a series of statist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such as factor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etc. to deduce the items to 27 and then a comprehensive set of psychomet ric tests was performed on the final version. Results:Psychometric test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tringent criteria confirmed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ICC=0.910), internal consistency (Cronbach's a=0.913),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r=0.271~0.573),construct validity(factor analysis confirms the hypnosis of the scale), responsiveness(t=9.011,P<0.01) and acceptability(response rate 93.4%, effective rate 97.2%). Conclusion:The Coronary Self-management Scale is a practicable and scientific instrument that measures seven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self-management skil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t can be used in the second prevention practi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elf- care; Weights and Measures中国卫生部和世界心脏联盟2006年联合开展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基线调查显示:尽管在冠心病预防和治疗指南中强调了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教育,患者接受戒烟、膳食、锻炼、服药等二级预防指导的比例仍然非常少,实践和指南存在较大差距[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心绞痛该如何自我监测
发表时间:2019-08-15T09:32:02.11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作者:金丽[导读] 冠心病是人类第一健康的主要杀手,特别到了冬季,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就会越来越高,
成都市青羊区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00冠心病是人类第一健康的主要杀手,特别到了冬季,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就会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自我监测,减少疾病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威胁。

1、冠心病早期症状
(1)胸闷:这是冠心病最为明显的早期症状,患者在经过体力活动之后,胸口会如同一块大石压着一般,但是这种症状持续时间并不久,在稍作休息之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2)心绞痛: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是因为自身比较劳累,或者情绪比较激动,部分患者还伴有烧灼样的疼痛感,贯穿前胸,经过休息之后症状有所缓解。

(3)身体疼痛:在经过体育锻炼之后,身体的多个部位会发生疼痛,比如牙痛、头痛、腿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病症,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冠心病的自我监测内容
(1)自觉症状:自觉症状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包括精力是否充沛、情绪是否饱满、工作能力是否旺盛、睡眠是否正常、有无疼痛感、有无持续的头晕与耳鸣现象。

(2)客观指标:每天早上起床以及活动的时候,测量脉搏次数是否正常、呼吸频率是否较快、体温是否有所升高,并且还需要每周测量一次血压。

(3)检查资料:心电图、超声、血与尿的化验结果。

(4)面貌变化:其一在傍晚的时候眼睑有无浮肿现象或者早晨踝部是否有所水肿;其二是皮肤的粘膜是否呈现出青紫色或红色等;其三是下眼睑皮肤有无发青现象;其四是鼻尖有无发青现象;其四是男性的外耳道有没有出现长毛的现象。

3、冠心病预防方法
(1)饮食均衡:饮食关系到冠心病是否发作,需要保证饮食的均衡性,其中在饮食上需要避开油腻食物的摄入,每天要补充维生素,多吃蔬菜与水果。

另外还需要戒烟戒酒,将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以摒弃,从本质上避免体内脂肪的沉积,否则会对血液的顺畅运行产生影响。

(2)加强锻炼:在生活中需要坚持运动,因为运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的有效循环,能够有效提高新陈代谢的水平,避免血液之中存在过多的脂肪沉积,还可以减少血管壁的压力,避免冠状动脉硬化现象的发生。

(3)作息规律:如果作息不规律,则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长时间的熬夜则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各器官功能出现障碍。

所以需要保证作息的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当然在工作上还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4)定期体检:体检的目的便是发现疾病,针对性的治疗,通过体检还可以对自身情况有所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定期检查身体,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所把握,如果发现患有冠心病,则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治疗。

4、心绞痛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心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心脏具有供血能力,能够为全身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将血液运送到各个部位,假如心脏发生问题,那么则会影响身体血液的输送,进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心绞痛则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发生暂时缺血与缺氧而引发的疼痛。

5、心绞痛的主要特点
(1)疼痛部位广泛:大多数心绞痛主要发生在胸骨体之后,还可波及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也可横贯前胸,界限不清。

常放射到左肩、左臂和小指,或至颈、咽喉部。

(2)疼痛性质不一般:心绞痛的疼痛有所不同,并非是刺痛与麻痹痛,多为压榨性、闷胀性疼痛,有的患者还会有呼吸不畅的现象,大多数心绞痛会出现濒临死亡的恐惧感。

(3)疼痛时间短:心绞痛发病的时候疼痛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每次时间多在3—5min左右,一般不超过30min。

6、心绞痛自我监测的内容
(1)疼痛位置:心绞痛主要在胸骨后以及胸部的心前区,甚至还有部分患者疼痛位置在上腹部以及咽部。

如果在这些位置发生疼痛,那么则需要前往医院就诊。

(2)痛的范围,心绞痛的疼痛范围往往是一片,患者可用于比划出一个大概部位而不能指出确切部位,凡是能指出确切疼痛点的常不是心绞痛。

(3)疼痛的性质,老年人的心绞痛常以钝痛和灼痛为多见,疼痛程度不如年轻人剧烈。

有时老年人的心绞痛不是一种疼痛感觉,而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不舒适感。

凡是疼痛为针刺样、刀割样者,往往不是真正的心绞痛,而可能来自其它脏器的疼痛。

7、心绞痛的预防
(1)减少影响因素:心绞痛会在运动、情绪激动的时候发作,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规避这个因素,要保证心态的稳定,尤其是在阴雨天气需要做好防护工作,要避免受寒。

(2)科学饮食:饮食的合理与科学可有效预防心绞痛,其中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减少盐分的摄入,也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要戒烟戒酒,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食物,还要避免暴饮暴食。

(3)生活规律:在生活中要具有规律性,要注意劳逸结合,要集中注意力进行工作。

还要加强锻炼,可以选择的运动项目包括广播操、太极拳等。

(4)药物预防:因为心绞痛属于慢性疾病,在临床中多以药物加以治疗,但是不可盲目用药,具体使用哪一种药物要先咨询医生,要谨遵医嘱,避免引发其它并发症。

冠心病与心绞痛对人们的健康有所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以监测,还需要做好预防,要从实际出发,多角度研究,真正缓解疾病所带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