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立信3算法的应用
爱立信GSM网络LOCATING算法研究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爱立信GSM网络LOCA T I NG切换算法研究爱立信GSM网络LOCATING切换算法研究专业:通信工程学生:陈洪指导老师:刘江摘要在本文中提到了一种ERICSSON的GSM系统切换算法LOCATING,LOCATING切换算法是爱立信公司基于GSM0508协议研发的一种适用于爱立信GSM网络设备切换的算法,LOCATING算法中主要有ERICSSON1和ERICSSON3两种算法,而ERICSSON1算法比较常见。
文中主要介绍了ERICSSON1算法处理流程,主要包括初始化、信号滤波处理、紧急情况的切换处理、基本排队、无线网络辅助功能、组织表格、发送表格、分配响应。
在ERICSSON1算法中主要由M算法、K算法、L算法组成。
排队中L小区较K小区靠前。
在文中最后一部分还通过一个手机的切换案例来分析了整个ERICSSON1算法的流程。
关键词:GSM LOCATING 切换算法Study on the ERICSSON GSM network LOCATING handover algorithmMaj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tudent: Chen Hong Supervisor: Liu Jiang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re is a handover algorithm of GSM system named LOCATING from ERICSSON. LOCATING handover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hat is based on the GSM 0508 agreement and to apply the handover of Ericsson's GSM network equipment, LOCATING algorithm mainly include ERICSSON1 and ERICSSON3 algorithm, and ERICSSON1 algorithm is more common. This paper introduce processes of ERICSSON1 algorithm, and it includes initialization, signal filtering, urgency condition, basic banking, auxiliary radio network functions evaluations, organizing the list, send the list, allocation reply. ERICSSON1 algorithm consists of the M-algorithm, the K- algorithm and the L- algorithm. L cells rank before K cells.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also analysis the whole process of ERICSSON1 algorithm with a mobile handover case.Key words:GSM Handover algorithm LOCATING目录1绪言 (1)1.1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选题背景 (1)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切换的介绍 (1)1.2.1切换目的 (1)1.2.2切换准则 (2)1.3切换的分类与比较 (2)1.4切换算法 (2)2不同厂家切换算法介绍 (3)2.1华为HUAWEI-2切换算法 (3)2.1.1华为切换算法的特点 (3)2.1.2小区级分层分级切换原理 (4)2.2爱立信LOCATING算法 (4)2.2.1什么是LOCATING? (4)2.2.2LOCATING算法中的测量报告: (4)2.2.3 LOCATING中的排队: (5)2.2.4LOCATING算法的目的: (5)3 LOCATING算法深入研究 (5)3.1 概述 (5)3.2 Initiations (6)3.3Filtering (7)3.3.1测量准备 (7)3.3.2信号强度和质量的滤波 (8)3.3.3滤波类型选择和滤波长度选择 (9)3.4 Urgency condition (10)3.4.1质差紧急切换 (11)3.4.2超TA紧急切换 (11)3.5 Basic Ranking (11)3.5.1ERICSSON1算法 (11)3.5.2基站输出功率校正 (13)3.5.3M算法 (14)3.5.4信号强度的惩罚 (14)3.5.5K-L小区 (14)3.5.6K算法 (16)3.5.7L算法 (17)3.5.8基本排队列表 (17)3.5.9切换边界 (18)3.5.10ERICSSON3算法 (20)3.6 Auxiliary radio network functions evaluations (20)3.6.1分配到另一个小区(Assignment to Another Cell) (21)3.6.2多层小区结构(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21)3.6.3子小区结构(Overlaid/Underlaid Subcells) (22)3.6.6小区内切换(Intra-cell Handover) (24)3.6.5小区扩展范围(Extended Range) (24)3.6.6小区负荷分担(Cell Load Sharing) (25)3.7 Organizing the list (27)3.8 Sending the list (28)3.9 Allocation reply (28)4案例分析 (28)4.1案例描述 (28)4.2算法步骤 (29)4.2.1M算法 (29)4.2.2惩罚值计算 (29)4.2.3K-L小区判断 (30)4.2.3K小区排队 (30)4.2.4L小区排队 (30)4.2.5K-L边界门限划分 (31)4.2.6基本候选列表 (31)4.2.7层间门限评估 (31)4.2.8组织表格 (32)4.3案例总结 (33)5结论 (33)1绪言1.1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1.1选题背景随着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由最初的GSM到GPRS/EDGE再到3G通信网,虽说PS数据业务迅猛发展,但在CS域语音业务中切换是始终存在的。
最新(完美版)爱立信GSM到LTE重选配置操作手册

爱立信GSM到LTE重选配置操作手册一、设置原则1.基于优先级的小区重选将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划分优先级,优先级可以为0-7,0为最低级别,7为最高级别。
GSM优先级2,TD-SCDMA优先级为4,LTE优先级为52.最小接入电平LTE为-124dBm,重选到LTE门限-116dBmTDS-CDMA最小接入电平-99dBm,重选到TDS-CDMA门限-91dBm3.起始测量门限及重选时延对于高于GSM的TD-SCDMA和LTE一直进行测量,满足重选条件的时间为5S二、测量算法及重选算法1.TD-S频点测量算法:S_non-serving_TDD = “measured RSCP value” – QRXLEVMINU2.LTE频点测量算法:S_non-serving_E-UTRAN = “measured RSRP value” –QRXLEVMINE3.小区重选至TD-SCDMA(高优先级)的条件 S_non-serving_TDD > HPRIOTHR4.小区重选至LTE(高优先级)的条件 S_non-serving_E-UTRAN > HPRIOTHR三、参数含义PRIOCR:基于优先级的小区重选功能是否开启(ON为开启OFF为关闭);RATPRIO:2/3/4G频点优先级,取值范围:0-7(0最低,7最高);QRXLEVMINU:TD-S频点接入最低电平(RSCP),邻小区(0~31=-119~-57dBm步长2dB);QRXLEVMINE:LTE频点接入最低电平(RSRP),邻小区(0~31=-140~-78dBm步长2dB);HPRIOTHR:高优先级频点重选门限,邻小区;(0~31=0~62dB步长2dB);LPRIOTHR:低优先级频点重选门限,邻小区;(0~31=0~62dB步长2dB);MEASTH:启动异系统(TD-S/LTE)频点测量门限,指GSM服务小区。
(0~14=-98~-56dBm,步长3dB,15表示一测量);PRIOTHR:启动异系统(TD-S/LTE)重选门限,指GSM服务小区(0~14=0~28dB,步长2dB,15无限制)HPRIO:启动异系统(TD-S/LTE)重选偏置量,邻小区四、功能开启相关指令(红颜色字表示配置脚本过程中需要修改的参数)1.开启BSC级别GSM到LTE小区重选功能(现在全网已经开启)DBTSC:TAB=AXEPARS,NAME=CRESLTE,SETNAME=CME20BSCF,VALUE=1;2.增加及删除LTE测量频点RLEFC:CELL=xxx,EARFCN=38350,add;RLEFC:CELL=xxx,EARFCN=38350,rem;3.设置GSM侧参数RLSRC:CELL=xxx,RATPRIO=2,MEASTHR=15,PRIOTHR=0,HPRIO=0,TRES=0;注: RATPRIO=2为GSM优先级,MEASTHR=15表示对于高于GSM的异系统一直进行测量。
爱立信:全方位优势打造世界领先3G网络解决方案

爱立信:全方位优势打造世界领先3G网络-解决方案随着电信格局的改变和3G牌照的发放,中国移动通信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现在运营商需要把握行业以及技术发展脉络,打造低成本、高性能、能赢利的宽带无线网络,从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爱立信作为全球领先的3G厂商,过去几年间在世界各地参与和承担了数百个3G网络的建设,不但可以提供经过商用检验的最先进的WCDMA、HSPA技术解决方案,在工程、网络优化、运营管理等服务领域也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可以帮助中国运营商轻松打造优势的WCDMA网络。
爱立信是全球七个位列全球十大的WCDMA运营商的供货商,大力推动了WCDMA的进程。
专注研发成就全方位技术优势技术是通信厂商的核心,爱立信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占营收的15%以上,这个比例是业界各大厂商中最高的。
充足的研发投资使得爱立信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成为业界拥有3GPP专利最多的厂家,引领着行业技术变革的方向。
在3G 领域,爱立信为美国AT&T提供了全球最早的HSPA网络,为澳大利亚Telstra提供了全球最早的14.4MbpsHSPA和21Mbps的eHSPA。
从保护运营商投资的角度出发,爱立信的GPRS设备升级到EDGE,WCDMAR99升级到HSPA、eHSPA,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完全实现,将运营商的硬件投资降到最低。
中国是爱立信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为此爱立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有1700余人,研发领域涉及无线、核心网和多媒体等,每年的研发产品超过150种。
在研发领域的持续高强度投入,使得爱立信在移动通信的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突出的技术和产品优势。
优质无线网络带给用户非凡体验3G网络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
在众多商用HSPA 网络的实施当中,爱立信商用HSPA网络展示了真实优质的现网性能,并配有众多可优化HSPA性能的强大功能,爱立信的HSPA方案将极具竞争力的高比特率、较短的延迟和广泛的移动性完美结合。
爱立信CTR、MRR、FAS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应用[教材]
![爱立信CTR、MRR、FAS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应用[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2d119c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e.png)
CTR、MRR、FAS 的数据分析及统计应用摘要:本文介绍CTR、MRR、FAS 测量数据的应用,着重介绍CTR 数据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CTR MRR FAS TCH 掉话分析应用一、CTR 部分CTR(Cell Traffic Recording,小区话务记录)是爱立信BSC 的一个小区性能测试工具,它能同时记录与话务行为相关的信令流程和测量报告,用于分析小区的呼叫流程(事件)细节,如呼叫建立、切换操作和信道释放过程以及相应的测量报告等。
在爱立信OSS 中提供了一些便于分析的辅助工具,如事件统计报表、信令分析(过滤)和测量报告的图文显示等,不过在实际使用中,这些辅助工具的易用性、直观性以及数据的统计应用都令人不甚满意。
由于CTR 只需在BSC或OSS 中操作,免除了其它信令仪表(如7300、OCEAN 等)烦琐的挂表测试操作,又能获得无线测试仪表所不能得到的完整的Abist 信令和上下行测量报告,是无线网优中进行小区级分析的最有效、便利的工具。
TCH 掉话是综合性最全的无线问题,涉及小区无线设计、设备性能、切换和频率等每一个无线基础环节,而CTR 的应用在这几个主要的环节都能发挥作用,故下面着重以TCH 掉话的分析为例,介绍笔者在CTR 应用的一些经验和思路。
文中的一些举例或分析,即使无专门说明,实际也和TCH掉话问题密切相关。
对于无线性能指标,我们最关心的是SDCCH 或TCH 的接通失败、掉话和切换失败方面的无线问题,利用CTR 可以直接捕捉影响所关心统计指标的失败事件,从事件触发因素、参数合理性、设备性能和无线环境四方面分析出现这些失败事件的主要原因,从而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小区性能。
由于CTR 只能同时记录小区的16 个通话,在所关心统计指标不太差或小区话务量很高时,有时不一定能捕捉到很多所关心的失败事件,但实际上各种无线性能指标既有各自特性也有极大的关联性,对其它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失败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导致这些失败事件的主要原因来推断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样对解决所关心的指标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IRC原理与应用

Limited Internal
10 (38)
2008-06-13
IRC仿真试验结论
▪ 在典型的城区无线环境中,如果小区能够很好的同步,而且在服务 小区的TS和干扰源小区的TSC的相异性得到保证的情况下,IRC能 够获得5dB左右的增益。TSC规划的优劣对于发挥IRC的作用有着重 要的影响。如果小区的同步性不佳时,IRC获得的增益在2~3dB。 一般来说,增益的大小从全网的平均水平来评估才能获得一个较为 准确的结论;但是并不是说,使用IRC就一定会获得比现在要高得 多的增益,有些时候会弱化这种增益,比如:
高干扰网络状况下对比 ▪ 12月27日,IRC开启
切换成功率
Limited Internal
27 (38)
2008-06-13
IRC应用
高干扰网络状况下对比 ▪ 12月27日,IRC开启
掉话数
Limited Internal
28 (38)
2008-06-13
IRC应用
正常网络状况下对比 ▪ 12月27日,IRC开启
3 (38)
2008-06-13
IRC
上图是网络中上行分集接收合并的示意图:不同天线支 路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合并算法”给出不同的权值,经 过加权合并后,输出到均衡器进行信道解码。 对于上行信号合并,通常有以下4种算法
Limited Internal
4 (38)
2008-06-13
IRC
▪ EGC(Equal Gain Combining)最简单,但效果最差; ▪ MRC(Maximum Ratio Combining)比较简单,通过估
高较低——这些条件都有利于IRC发挥作用; ▪ 多干扰源会降低IRC的效率。
爱立信切换算法

一、切换依据
测量报告(MR)——有上行测量值和下行测量值两部分内容
上行:测量值由服务小区BTS获取,包含:对MS上行的接收电平 (ULRxLev)、接收质量(ULRxQal)、 下行:测量值由MS获取并上报,包含对服务小区的下行接收电平 (DLRxLev)、接收质量(DLRxQal)、对邻近小区的下行接收电平 (NCellRxLev) 。同时包含时间提前量的测量值(TA)等
两种算法的共同点: 1)、对基站TCH输出功率的校正 BSTXPWR与BSPWR不同时的修正 SS-DOWNm=rxlevm+BSTXPWRm-BSPWRm m指的是相邻小区和服务小 区 OL与UL不同时的修正(如果MS连接到overlaid子小区) SS-DOWNS=rxlevS+BSTXPWRUL-BSTXPWROL 当BTS激活功率控制时,服务小区非BCCH载波的测量值也要校正 2)、用最小允许接收电平来对小区进行初步的裁剪,把不满足最小允许接收电 平的小区去掉。(M准则)必须满足 MSRXMINn 和 BSRXMINn。 SS_DOWNn >=MSRXMIN 和 SS_Upn >=BSRXMIN 3)、有信号电平惩罚的进行信号电平的惩罚,相当于信号电平减去一个惩罚值 。 P_SS_DOWNn=SS_DOWNp-LOC_PENALTYp-HCS_PENALTYp 其中p为被惩罚的小区 LOC_PENALTYp 是指Handover fail、Bad quality urgency handover、Excessive timing advance urgency handover HCS_PENALTYp 是指当手机在宏蜂窝上移动时,对进入的微蜂窝小区有一个惩罚值, 防止微蜂窝小区进入排序,导致在宏蜂窝上快速移动时会切入微蜂窝。
爱立信:技术与应用 边缘计算需要打通的任督二脉

爱立信:技术与应用边缘计算需要打通的任督二脉舒文琼【期刊名称】《通信世界》【年(卷),期】2018(000)011【总页数】2页(P17-18)【作者】舒文琼【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爱立信技术专家认为,目前运营商的边缘计算主要处于技术研究和测试以及相对简单场景的预商用阶段,当务之急是理清边缘计算的真实需求和应用场景,以规划网络配套设施的建设。
伴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移动宽带、物联网、AR/VR、工业控制等新业务层出不穷,对网络带宽、时延、智能化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网络负荷进一步加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边缘计算应运而生,依托边缘计算,运营商可将内容和服务更加贴近用户,从而提高速率、降低时延、改善用户体验、开发网络边缘的更多价值。
如今边缘计算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那么,全球边缘计算具体进展如何,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近日采访了爱立信相关技术专家。
能力下沉,开发网络边缘价值时下多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爱立信技术专家认为,在该场景下,边缘计算可以结合分布式电信云下沉的趋势,充分利用分布式电信云的基础架构来提供边缘计算能力;而且边缘计算适应CDN等内容下沉的趋势,可提供就近访问业务的解决方案。
在工业互联网场景,通过边缘计算还可以提供更大的网络容量和扩展能力,消除容量扩展的瓶颈,满足超大带宽业务需求;通过本地业务就近处理的方式,可以提升业务的可靠性,改善用户体验。
更为重要的是,边缘计算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超低时延业务的需求,例如医疗和自动化控制等Critical MTC业务(低时延、高可靠的关键业务)、AR/VR等新型超低时延业务等的需求。
引入边缘计算后网络性能大幅提升,同时也降低了运营商的网络传输成本。
因为随着网络带宽越来越大,运营商的传输成本越来越高,而本地业务就近处理可以显著降低传输消耗。
此外,边缘计算与5G网络切片技术相结合,还可以充分满足业务差异化的需求,实现一张网络面向多种行业和多点接入。
5G优化最佳实践东莞关于调度算法对下载速率影响验证总结

关于4G LTE调度算法对下载速率影响验证总结2019年8月目录关于调度算法对下载速率影响验证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调度算法概述 (2)二、LTE调度算法及资源分配方式 (3)2.1 常见的三种调度算法 (3)2.2 LTE设备调度算法 (3)2.3 网管调度算法查询 (4)三、调度算法与4G下载速率影响验证 (5)3.1、CQT场景六种调度算法与4G速率 (5)3.2、DT测试“RESOURCE_FAIR”与“PROPORTIONAL_FAIR_MEDIUM” 对比 (6)3.3、DT测试结合SINR情况进行差异调度算法设置验证 (6)3.4、DT测试“MAXIMUM_C_OVER_I”与“FAIR_MEDI UM”调度算法对比 (7)四、差异调度算法详细分析和推广情况 (7)4.1、差异调度算法详细应用案例 (7)5.2、4G下载速率最差网格推广情况 (10)五、经验总结 (10)【摘要】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资源调度通过资源调度器完成,资源调度过程中有多种调度算法,不同的调度算法对下载速率产生影响,案例通过对不同调度方式进行验证,对于不同网络环境选取不同调度算法提供参考。
【关键字】调度算法、下载速率、参数配置【业务类别】优化方法、参数优化、承载网、等其他一、调度算法概述在通信系统中,资源调度通过资源调度器完成。
资源调度器的常规功能是在物理层资源共享集上对应一组UE的数据进行调度。
资源调度器的抽象流程如下图所示。
一般情况下,调度算法使用两类信息作为调度依据,分别为信道状态信息和业务测量(容量和优先级)。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eNodeB直接测量得到,也可以通过反馈获得。
对于通过反馈获取的信息,准确性和开销的折中,是调度算法的关键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调度算法还与自适应编码、调制方式以及重传协议(HARQ)紧紧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爱立信3算法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LOCATING过程中处理基本排队时所用到的一种算法—ERICSSON 3算法,探讨了通过该算法控制切换的方法。
(只涉及爱立信设备)关键词:切换 LOCATING ERICSSON 1 ERICSSON 3 优化
1、引言
GSM硬切换存在话音中断,对话音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切换将影响到用户感知。
但是切换又是保持接续和保持较好的通信链路所必须的,所以优化的重点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强信号切换,这里所谓的不必要的强信号切换是指原本在服务小区就能提供较好的服务水平,但是由于存在几个和服务小区接收信号强度相当或者略大于服务小区的邻区,而这时如果发生了切换,则可以认为此次切换是多余的切换。
如果频繁发生此类的切换,将严重影响到用户感知,所以必须尽可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此时,ERICSSON 3算法将会有它的用武之地。
ERICSSON 3并不是GSM规范算法,而是爱立信公司在R7开始自发研究的一套定位算法,其设计思想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强信号切换,从而减少总切换数、减少切换掉话。
通过对此算法长时间的研究及试验,笔者总结出一些应用经验,总结如下文。
2、ERICSSON 3算法简介
切换是蜂窝移动网络的特点之一,因此也是移动网络优化的重点,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切换可以被认为是蜂窝通信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过程,移动台的运动或附近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由衰落、
障碍物和干扰引起的信号变化,这就是启动切换的主要原因。
切换无疑是呼叫期间处理的最关键性的过程,它用于保证无线资源在相同小区内变化(小区内切换),或在两个小区间变换(小区间切换),或者在同一MSC内或者不同MSC之间变换时的连续性。
切换过程必须快和准确,目标小区的选择必须是最佳。
而BSC进行切换的前提即为LOCATING定位算法,移动台在激活状态下,每480ms向BSS发一次下行信号强度测量报告,同时BTS也对上行信号进行测量,BSS综合这些测量信息,经过滤波、计算、基本排队等得出切换使用的邻小区列表,这一过程就是定位(LOCATING)。
而在基本排队中包括两个算法,即ERICSSON 1和ERICSSON 3算法。
ERICSSON 1算法来源于GSM规范,可以选择路径损耗、信号强度或者两者的结合来作为切换准则。
ERICSSON 3算法并不是GSM规范算法,而是爱立信公司在R7开始自发研究的一套定位算法,仅仅以信号强度作为切换的准则。
我们知道切换对于话音的接续来说很重要,但是过多的不必要的重复切换却会造成话音质量的下降,并且会增加掉话的风险。
反复切换主要发生在小区边界(传播路径损耗曲线的交叉点)处,在靠近基站附近很少发生。
尤其在市区环境中,由于用户密度相当大,以及要求对建筑物有较大的穿透深度以便更好地为室内用户服务,最后就使得市区内的基站密度很大。
结果小区之间的相互交叠相当多,不可避免地将发生反复切换的请求。
反复切换将分别引起BSC和MSC的交换负荷大量增加。
此类的反复切换正是上文所提到的不必要的强信号切
换,虽然ERICSSON 1和ERICSSON 3的控制原理基本相同,但是1算法涉及到的参数较多,而有些参数设置较为笼统,并没有明确的针对强弱信号,如HYST。
而3算法却不同,它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强信号切换,从而减少总切换数、减少切换掉话。
并且3算法的参数较少,更容易控制无线网络。
ERICSSON 3算法主要包括四个参数:OFFSET、HIHYST、LOHYST 及HYSTSEP。
其中OFFSET为偏移值,用于移置小区的边界。
HIHYST 及LOHYST为滞后值,为了减少乒乓切换。
HYSTSEP用于判断接收到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是高还是低,如果接收到的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高于HYSTSEP,则认为是强信号小区,此时使用滞后值HIHYST,反之,则认为是弱信号小区,使用滞后值LOHYST,为了控制强信号切换,HIHYST可以大于LOHYST。
计算排队值的公式如下所示:R A N K s = S S_D O W N s
R A N K n = p _ S S _ D O W N n - O F F S E T s,n - H Y S T s,n 3、ERICSSON 3算法参数设置方法
ERICSSON 3算法所涉及到的参数较少,但是也不能随便设置,要根据现网的一些特点进行设置,主要考虑到的是覆盖情况、路面测试情况和话务统计情况。
评估覆盖情况我们主要依据的是MRR功能,MRR是爱立信系统中针对测量报告进行分类统计的专用工具,能够提取全网所有用户通话的测量报告汇总数据,内容包括:通话的上下行信号强度、通话的上下行信号质量以及TA值分布等,我们使用的主要是上下行信号强度的测量功能。
话务统计中主要关注的是关于切换的一些统计,包括HOATTLSS、HOATTHSS、HOVERCNT及HODUPFT等,
所取的统计都为24小时的切换关系,这样的调整更全面和精确。
笔者依据网络调整的实际经验,总结出3算法参数调整的一些方法如下:
A、关于HYSTSEP的设置与调整
通过MRR的strength统计,统计出各个小区的信号强度覆盖情况,得出所有小区的strength统计的测量报告峰值所处的信号强度范围,初步得出一个HYSTSEP设置值,大概在70~76范围内,初始计划设置的HYSTSEP可以偏大(绝对值),然后计算出大于此信号强度的测量报告所占百分比,通过此百分比值可以得出HYSTSEP设置是否保守,如果百分比值过小,则说明相对设置保守,可以适当加大HYSTSEP(绝对值),但是不要超过76(经验值),不然会出现信号强度的高估,容易出现没有及时切出而吊死的情况。
全网的HYSTSEP规划结束后,放入现网后观察切换统计情况,和3算法有关的count有HOATTLSS和HOATTHSS,通过统计24小时的切换情况,得出HOATTLSS 和HOATTHSS的比例情况,如果HOATTHSS所占的比例过大,则证明HYSTSEP设置有点保守,可以适当调大,如果HOATTHSS所占的比例过小,则证明HYSTSEP设置有点激进,可以适当调小。
以找出主覆盖小区,加大此小区的HYSTSEP,再通过调整相应邻区的HIHYST来解决路面的强信号切换问题,尽量减少路面的强信号切换。
B、HIHYST及LOHYST的设置与调整
两小区间的HIHYST初始设置可以设置为5,LOHYST初始设置可以设置为3,原则上LOHYST最大建议不超过5,HIHYST根据HYSTSEP 的设置情况可以有所不同,最大值最好不要超过12。
根据24小时的HODUPFT统计情况可以逐步加大两小区间的
HIHYST及LOHYST值,以减少十秒钟内的回切数。
但是LOHYST只能适当调整,最好不要大于5,以保证弱信号时能进行及时切换。
前文所提到的为了减少路面的强信号切换,可以调整主覆盖小区和其他强信号邻区之间的HIHYST,尽量减少它们之间的切换,HIHYST 可以设置较大,这和HYSTSEP的设置有关,可以试想如果HYSTSEP设置为74,HIHYST设置为10,服务小区信号强度为-73dBm,则当邻区信号强度大于-63dBm时就会进行切换,而当信号强度低于-74dBm时,则会根据LOHYST进行切换排队的计算,因为原则上不建议将LOHYST 设置超过5,所以在弱信号时鼓励尽早切出。
这是ERICSSON 1算法所不能做到的,因为1算法中只有一个滞后值控制,即HYST,不能调整的过大,否则会引起弱信号难以及时切出,且没有参数控制强弱信号的分界。
C、OFFSET的设置与调整
OFFSET建议不进行调整,初始设置为0,如果有突发性的话务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否则,不管是路测还是BSC参数修改都不建议OFFSET的调整。
4、应用效果
由于此功能旨在减少强信号的切换,以提高网络服务性能。
因此我们选择了在市区基站较为密集的MZCBSC2进行参数修改,开启ERICSSON 3切换算法。
在5月22日凌晨对MZCBSC2开启了ERICSSON 3算法后,该BSC在切换次数明显下降,见下表(黄色为调整后数据):
(蓝色为修改后的指标)及图:
表4 调整前后的SQI指标对比
注:上表SQI话音质量公式:
(TSQIGOOD+TSQIACCPT*0.5)/(TSQIGOOD+TSQIACCPT+TSQIBAD)*100
图4 调整前后MZCBSC2早忙时的SQI指标变化MZCBSC2在修改ERICSSON3算法调整前后话务掉话比指标的变化情况,见下表(蓝色为调整后指标),在进行调整后,话务掉话比指标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比调整前有明显的提高,最高值从调整前的195.92上升到了206.56。
表5 调整前后的话务掉话比指标变化
以上数据用图表示:
图5 调整前后MZCBSC2早忙时的话务掉话比指标变化
5、结束语
ERICSSON 3算法化繁为简,有利于控制频繁切换,本文是笔者对于ERICSSON 3算法优化的一些工作经验总结及心得,存在欠缺之处还望同行进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