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摘要】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以人为本教师主体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和谐即美,它是一笔可供开发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

作的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着所有进入北大的人,历经百年不衰,与时俱进,至今已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灵魂,北大也逐渐成为中国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心。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

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它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的行为规范等。

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它的重点是建设之后的运行与参与。具体包括大家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同,它对每一个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激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和谐校园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

要特征。确立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对于农村初级中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的身心是和谐发展的内在基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钮斯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这就不仅要求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要和谐发展,各门课程之间、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匹配和谐发展,而且要求各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谐利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相互衔接和谐结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相长,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使和谐社会成为由和谐的人组成的社会,也使和谐的人成为和谐社会的合格成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著名权威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应该成为我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事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母爱给学生以成长的生命,师爱给学生以发展的生命。实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给学生以关爱、始终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为基本内涵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应该指出的是,“以人为本”绝不是“随人所欲”,我们也绝不能用“以人为本”作为不服从管理,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借口,而是要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加强制度建设,减少随意性行为,只有这样,秩序规范才能得到强化,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才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建立健全决策落实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定期对重要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高决策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这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缺失的一环,也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校园文化是相对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随学校的建立、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我国理论界研究校园文化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但此前学者对校园文化有所探讨,如环境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等,但这不是从文化视角来研究它,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研究的。校园文化一词最早是1986 年4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第12 届学代会上被正式提出来的。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和复旦大学等院校相继推出以建设校园文化为宗旨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并迅速影响到全国高校。这种现象的出现引起了文化学者、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的高度重视,引发了研究热潮。

由于这种文化现象最早发自高校,因而早期理论研究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也大多局限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的研究热潮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校园文化研究者众多,但都没有一种相对统一的概念界定,几乎一个研究者就有一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关于校园文化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在校园这个特定时空里,师生们共同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表现形态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校舍建筑、教学功能室及其设备、设施、师生形象、校徽、校旗、校牌等。制度文化是指学校依上级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和自身制定的制度,还包括规范约束着师生员工的伦理、道德规范等。精神文化是指师生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目标和学校舆论导向、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等意识形态,它生动地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上。

对于校园文化的表现形态,学者研究得比较多,对于校园文化主体则提及的较少。苏国红认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管理者、教师、学生。

笔者是一名中学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众多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者依据办学思想、教育观念来规划、建设校舍、校园环境和管理学校,也会依据培养学生的目标开展一些校园文化活动。这其中尤为重视的是环境建设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可是人们对教师这个主体却较少关注,甚至忽视了教师这个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