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引产与催产
催产素静脉滴注在引产及催产中的应用

催产素静脉滴注在引产及催产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催产及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本院228例孕妇应用催产素静脉点滴进行引产及催产的临床观察。
结果产程明显缩短,成功率89.03%,滴注时宫口越大效果越好,无1例子宫不协调收缩、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也无1例新生儿死亡。
结论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和催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的引产和催产方法,同时也是预防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重要方法。
标签:催产素;催产;引产;预防产后出血2007年7月~2008年10月,我院对有引产、催产指征的228例孕妇给予催产素静脉滴注。
经过临床观察,该药是缩短产程、加速分娩安全有效的较好方法,同时也是防治产后出血的最佳选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8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产科病房,年龄18~38岁平均28岁,其中初产妇154例,经产妇74例;引产者66例,催产者162例;妊娠时间36~42w,平均37w;胎膜早破48例,过期妊娠5例,妊高征5例,宫缩乏力138例,活跃期异常32例。
1.2方法1.2.1催产素静脉点滴在引产中的应用1.2.1.1病例选择妊高征治疗效果不佳、胎儿成熟、宫颈条件又满意者;胎膜早破、且胎儿已成熟、6~12h仍未临产者;妊娠大于或等于41w、不伴有严重胎盘功能不良者;绒毛膜羊膜炎继续妊娠可能造成胎儿宫内感染者;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但可经阴道分娩需要终止妊娠者;高危妊娠对胎儿有影响需结束分娩、但可经阴道分娩者,同时必须征得孕妇及家属同意,均可行催产素引产。
1.2.1.2使用方法使用前均要进行宫颈评分,由于个体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受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不同个体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也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宫颈Bishop评分<4分,直接用缩宫素引产难以成功,需要先促宫颈成熟;≥7分:宫颈成熟。
1.2.1.3.1单纯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适用于某种原因不宜进行人工破膜的孕妇。
用药前听胎心,方法:①以5%葡萄糖500ml加入催产素2.5u混匀后静脉点滴,4~5滴/min开始,再根据宫缩强度进行调节,催产素点滴最大不超过30滴/min。
催产素引产与催产

返回
停止催产的指征
❖ 潜伏期>12小时,且伴宫颈水肿者; ❖ 催产后活跃期异常:可表现为下列任何一项;活跃
期>8小时;宫口扩张<1cm/h或宫口开大达≥4cm 后不再进展、活跃期停滞或先露下降停滞1——2h 或出现头盆不称时;
❖ 宫口全开,产力良好,而先露部仍停滞于坐骨棘水 平或以上者;
❖ 胎心率>160次/分,<120次/分或胎心监护异常; ❖ 产程中羊水粪染,短时间内胎儿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返回
引产方法
①②③
返回
方法一
❖ 低浓度、小剂量 ❖ 循序渐进 生理性宫缩 ❖ 异常 停药
返回
方法二
❖ 2.5单位催产素 5%GS 500ml
❖ 5毫单位/ml
❖ 3次/10分钟
❖ 强度:强直 强
中弱
≥60’’ 45-60’’ 30-45’’ <30’’
返回
方法三
❖ 每15’调整一次滴数至40滴,若无宫缩或宫缩弱,浓 度可达1%
❖ 2个减半: (1)浓度达1%,滴数减半≤25滴 (2)进入活跃期
❖ 小于1000ml/日 返回
停止引产指征
❖ 宫缩过强、强直、过频 ❖ 宫内窘迫、宫内感染、头盆不称、难产倾向
改CS
返回
催产
❖ 指正式临产后因宫缩乏力需用人工方法,加 强宫缩促进产程进展,减少由于产程延长而 导致母婴并发症。
1.适应症 2.禁忌症
❖ 先用5%葡萄糖液静脉点滴,调好所需要的滴速后,再加入 所需要的催产素、摇匀。因一次性标准的静脉输液管中均有 15ml葡萄糖液不含催产素,为节省时间,可将这部分液体放 掉,再接好输液管。切勿用配制好的催产素混合液直接作静 脉穿刺。避免短时间内过多催产素进入体内引起过强宫缩。
准妈咪五种常用的分娩手术

准妈咪五种常用的分娩手术怀孕生子是女性朋友的一个艰巨的任务,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准妈妈心理更是害怕,不知道小宝宝会何时降生,在分娩的时候医生会根据产妇的情况进行一些手术,来保证母子的健康,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五种常用的分娩手术。
手术一:催产素引产催产素是产科用于引产及催产最常用的药物,我们主要是用它来发动宫缩和加强宫缩的,还有预防产后出血。
催产素引产的合理运用可加快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准妈妈的痛苦。
如果预产期已经到了,但是准妈妈还是没有分娩的症状,那医生可能就需要使用催生素引产了。
使用催产素引产前,医生会全面了解准妈妈的情况,并且在引产前向准妈妈及家属详细介绍催产素引产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般都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将催产素输入体内,医生会根据产妇的情况严格掌握好催产素的浓度和滴速。
一般用药都是从小剂量开始,慢慢调节。
使用催产素引产时,必须有专业产科人员进行严密监护,最好使用胎儿监护仪观察胎心与宫缩之间的变化,间接了解胎儿储备功能及有无脐带受压等。
总之,催产素引产是一种科学的分娩方式,医生会根绝准妈妈的情况作出最合理的药量及进程安排,准妈妈尽管放心。
手术二:胎头吸引术胎头吸引术是采用一种特制的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上,再用注射器将吸引器内空气吸出,形成负压区。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吸住胎头,配合宫缩,娩出胎头。
常用的胎头吸引器有锥形金属空筒和扁圆形金属罩。
抬头吸引术的优点就是当胎儿宫内窘迫时,可尽快结束分娩;胎儿大、准妈妈筋疲力尽时,可帮助胎儿下降。
相对产钳而言,对软产道损伤机会少。
对胎儿产伤机会也少于产钳。
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胎头吸引术通常适用于准妈妈宫缩无力,患心脏病、妊高症等不宜在分娩时用力,轻度头盆不称等问题上。
实施步骤并不复杂,首先对外阴进行消毒、导尿排空膀胱后,对阴道进行检查,确定胎方位。
然后放置吸引器、检查吸引器,确认安全无误后,就开始抽吸负压。
接着就牵引吸引器,牵引胎头,胎头娩出后,即可取下胎头吸引器,。
什么是催产素和什么情况下需要打催产素?

什么是催产素?催产素又名“缩宫素”,是一种具有“产前引产、产中催产、产后催乳、止血”作用的激素。
催产素还能降低人体内肾上腺酮等压力激素的水平,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此外,研究表明,当人处在心情开朗或具有强烈归属感时,心脏也会产生催产素,体内组织的供氧量大量增加,具有减轻压力的作用。
催产素一般由人体大脑下视丘“室旁核”与“视上核”神经元自然分泌得来,即准妈妈可通过自身来分娩催产素。
而不少准妈妈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惊恐、焦虑情绪,或自身疾病因素导致催产素分泌功能受影响,此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催产素。
催产素主要功能表现是让子宫平滑肌出现兴奋状态,以此形成子宫收缩现象。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准妈妈分娩过程中注射合理剂量的催产素能起到良好的催产作用。
那么,准妈妈打催产素好吗?催产素的使用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一般要在使用缩宫素几小时后临产前开始作用,而且缩宫素的使用要结合准妈妈内分泌、精神、药物等使用情况综合而定。
因此,是否需要使用催产素要进行详细的检查。
也有些准妈妈出现在使用催产素后没发生自然分娩的情况,若是在胎位正常、准妈妈健康状况正常情况下,可进行二次注射催产素,以实现顺产。
若还是不行,就要进行剖宫产了。
此外,使用催产素一定要在正规的医院由专职医生执行,并且需要医生全程监督,避免由于催产不当而引起的子宫缺氧、加重胎儿窘迫程度、影响准妈妈及胎儿生命健康等情况的发生。
催产素的作用催产素也可称为缩宫素,催产素具有促进子宫进行规则收缩的作用,且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和平滑肌松弛,具有抗利尿等作用,准妈妈应该在专职医生的检查诊断后方可使用催产素,且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由医生全程监督。
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有:1、使子宫平滑肌产生兴奋作用:准妈妈在使用催产素之后,催产素可选择性的刺激子宫平滑肌上的缩宫素受体,让子宫的收缩能力、收缩频率得到增强。
该作用主要表现特点有:(1)剂量大小可影响作用性质和强度:2~5U的小剂量对子宫的节律性收缩有加强作用,可加大子宫的收缩频率同时让收缩张力略微增强,以达到类似正常分娩的状态。
催产素催产和引产指征和应用

异常;
5、产程中羊水粪染,短时间内胎儿不能经阴道分
娩者;
催产素催产和引产指征和应用
返回
• 催产素使用注意事项
Ⅰ、必须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产科人员,在待产室内进行连续 监护,并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宫缩的频率、强度及持续 时间;胎心频率、节律、曲线有无异常;羊水的色、量等。 一定要防止过强及过频的宫缩。血压、脉搏每2- -4小时测 量一次。产妇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妊高征酌情测血压。
产者; 4、确诊为胎死宫内或严重胎儿先天异常,无产道
梗阻者; 5、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但可阴道分娩,需要终
止妊娠者; 6、高危妊娠继续妊娠对母儿危险时。母儿情况能
经受产程考验者。以上适应症者须征求孕妇及 家属同意后家属签字方可实施。
催产素催产和引产指征和应用
返回
• 禁忌症:
1、明显的头盆不称; 2、软产道异常;肿瘤、畸形子宫、严重阴道疤痕狭窄及未
返回
Bishop评分
条件 0 前中后 后 软中硬 硬 高 低 -3 开大 0 容 受 0--30
1
23
中
前
中
软
-2 -1--0 +1--+2
1--2 3--4 5--6
40--50 60--70 80--100
催产素催产和引产指征和应用
返回
助产师及产科人员
•记录: ⑴T、P、BP、宫缩 ⑵胎儿电子监护 ⑶ 灌肠
催产素引产与催产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催产素催产和引产指征和应用
前言
产科催产素引产、催产使用常规
引产
催产
晚期妊娠引产
催产
适应症
催产方法
忌禁症 准备
引产前准备(医生)
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与催产

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与催产 催产素静脉滴注引产与催产 【关键词】催产素;引产;催产 催产素静脉滴注,是对某些病理产科行引产和处理产程异常的重要方 法, 本文总结了本院自 2009 年 10 月—2011 年 12 月催产素催产及引产 322 例,现分析及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产妇情况本院自 2009 年 10 月—2011 年 12 月分娩总人数 3771 人, 应用催产素催、引产共 322 例,其中年龄 20——30 岁 282 例,占 876,产次 为 1——3 次,其中 76 为第 1 产,均为 37 周以上者。
本组头位 302 例 9378,臀位 15 例 465,双胎 5 例 15,骨盆正常 313 例,临界骨盆 9 例。
12 催产素静脉滴注指征见表 1 表 1 催产素静脉滴注指征 13 产程情况催产组本组进入活跃期以上包括第二产程者先露-1 以下 212 例 658,-1 以上 52 例 161,潜伏期 12 例 37。
引产组胎膜早破 26 例 807,过期妊娠 20 例 621。
14 给药方法催产素采用 05——1 浓度,滴速从 8——16 滴次开始,根 据宫缩频率,持续时间,强度、胎心音及产程情况调整滴速,调到有规律 宫缩维持到分娩结束。
2 结果 21 产程的进展催产本组宫缩开始加强时间,最快为 5,一般在 30 内, 其宫缩变化,宫口开大,先露情况见表 2 表 2 本组产程进展情况 22 胎心音变化催产素滴后 956 胎心无变化,胎心变异常者 14 例,占 43 23 分娩情况 1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 251 例 779,胎吸 40 例 124,产钳 1 例 03,臀助产 10 例 31,足牵引术 5 例 155,剖宫产 15 例 466。
2 新生儿情况 322 例中,新生儿自然哭啼 278 例 863,新生儿轻度窒 息 26 例,重度窒息 15 例,新生儿死亡 4 例,其中 1 例为死胎。
产科临床中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

产科临床中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产科临床中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引产的患者60例、催产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催产素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使用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60例引产患者中引产成功57例(95%),引产失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5%);40例催产患者中催产成功37例(92.5%),催产失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7.5%).结论催产素在临床产科的引产和催产中的使用方法以小剂量静脉滴注为主,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催产素的用药指征、禁忌症、浓度及滴速,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以提高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成功率. 【关键词】引产;催产素;方法;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R9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85-01引产是宫内妊娠28w后因胎儿畸形、胎死宫内、羊水过少、胎膜早破等原因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催产是孕周≥41周,但产妇宫颈条件尚未达到临产标准时使用催产药物使分娩回归自然的一种方法[1].催产素在临床产科的引产和催产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为了分析临床产科中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报道如下:1基线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引产的患者60例、催产的患者40例.60例引产患者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24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59±5.38)岁.入选标准[2]:⑴孕周>28周;⑵产妇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母婴血型不合等并发症,常规治疗后效果欠佳,继续妊娠会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⑶胎儿畸形;⑷胎膜早破;⑸羊水过少;⑹死胎.排除标准[3]:⑴骨盆狭窄或头盆不称;⑵横位、臀位等异常胎位;⑶胎儿过大、多胎妊娠及羊水过多的产妇;⑷心血管严重疾病的产妇;⑸双角子宫妊娠、子宫肌瘤核出术及剖宫产后妊娠的产妇.40例催产患者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17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56±5.41)岁.入选标准:⑴孕周>41周;⑵原发性或继发性宫缩乏力的产妇.排除标准[4]:⑴子宫收缩不协调导致产程延长的产妇;⑵重度胎位异常、头盆不称等继发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⑶梗阻性因素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⑷胎儿窘迫的产妇.1.2催产素的使用方法催产素引产的使用方法:在500ml的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5u的催产素(即每滴葡萄糖溶液中含有0.33mu的催产素)对患者进行静脉点滴,初始速度为每分钟4滴,每15分钟调整一次滴速,每次增加4滴,每10分钟3次宫缩、持续30~40s、间隔3~4分钟为有效宫缩(每10分钟宫缩6次以上,为宫缩较频;每10分钟3次宫缩,持续时间超过60s,为宫缩过强;每10分钟3次宫缩,持续时间不足30s,为宫缩较弱),催产素的最大滴速不超过每分钟30滴,若每分钟30滴的仍不能达到有效宫缩时,须加催产素将催产素的浓度调至1%,但24小时催产素的用量不可超过1000ml.当产妇出现规律宫缩,且能维持生理宫缩时,须适当减少每分钟催产素的滴数;若胎膜早破、催产素引产不成功的患者,休息12~24小时再次引产,若第2次引产失败应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若患者胎膜未破,使用催产素3天(每天静脉滴注6小时以上)仍无规律宫缩,为引产失败,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若引产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宫内感染及头盆不称,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催产素催产的使用方法:首先,了解宫口扩张、先露下降及骨盆的情况. 胎膜破裂后(胎膜未破的产妇在宫口开2~3cm 时进行人工破膜,加强宫缩)2小时宫缩较弱者,将2.5u的催产素加入5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患者静脉点滴,与催产素引产相同的方法调整滴速,至潜伏期宫缩3~4分钟1次、持续30~40s,活跃期宫缩2~3分钟1次、持续30~45s,宫口接近开全及第二产程时宫缩1~2分钟1次、持续45~60s.在催产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须停止使用催产素:⑴潜伏期、活跃期延长或活跃期停滞;⑵宫口开全后,胎头下降停滞于坐骨棘以上并伴有产瘤;⑶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⑷羊水粪染,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的产妇;⑸出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脉搏加快等先兆子宫破裂或有子宫破裂征象的产妇;⑺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及痉挛性宫缩的产妇;⑻胎心监护显示:胎心<100bpm 或比基线降低40bpm 持续1分钟的产妇;⑼产妇出现胸闷、气急、寒战、休克等过敏反应. 1.3数据处理研究结束后,将数据准确录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可信区间为95%.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使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60例引产患者中引产成功57例(95%),引产失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5%);40例催产患者中催产成功37例(92.5%),催产失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7.5%).3讨论催产素素是由9个含二硫键的氨基酸组成的肽,其中6个氨基酸组成环状结构,剩余3个氨基酸构成侧链结构,该结构与天然催产素相同,可以和子宫平滑肌细胞受体结合,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起到间接刺激的作用[5],此外,其还能结合蜕膜细胞上受体,刺激蜕膜细胞分泌前列腺素,促进宫颈软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5].本次研究中,60例引产患者中引产成功57例(95%),引产失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5%);40例催产患者中催产成功37例(92.5%), 催产失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3例(7.5%),说明催产素在临床产科引产和催产中的效果显著. 引产和催产成功的关键是催产素的使用是否正确.小剂量静脉滴注可随时调整催产素的用量,使有效宫缩保持在生理水平,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可立即停药,因此,被公认为安全常用的给药途径[6].虽然催产素应用产科引产和催产中的效果显著,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须注意几点:⑴勿将2.5u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直接静脉穿刺静注,应先以每分钟4滴的速度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再将2.5u的催产素加入输液瓶中,摇匀后继续滴注,避免患者体内催产素过多;⑵增加催产素浓度时须先将滴速减半,调整浓度后再根据宫缩情况调整滴速;⑶治疗过程中需有专人监护,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催产素的用量,若出现危险情况,可立即停药. 综上所述,催产素在临床产科的引产和催产中的使用方法以小剂量静脉滴注为主,效果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催产素的用药指征、禁忌症、浓度及滴速,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以提高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1]程靖.产科临床中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4):31-32. [2]王青,黄明媚,陈妙玲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滴速调控及敏感性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5,(7):977-978,997. [3]王青,黄明媚,陈妙玲等.静滴催产素引产过程中滴速的调控[J].西南国防医药,2014,(10):1115-1117. [4]周华姣,岳红,王明喜等.剖宫产术后足月妊娠催产素引产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28):106-109. [5]俞春蕾.护理干预对妊娠晚期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7):2053-2054. [6]李培华,颉小云.水囊催产素引产术应用于妊娠晚期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2):73-74.。
催产素应用于催产与引产中的护理要点

4 设专人监护
• 在滴注催产素过程中应强调专人监护,每15min测1次宫 缩频率强度、持续时间,随时注意羊水颜色及质量,血压、 脉搏与呼吸。有条件者最好用胎心监护仪监测,它较用手 触摸宫缩为优越,并能观察胎心与宫缩之间的变化,直接 了解胎儿储备功能及有无脐带受压等。若发现不协调收缩 或强直性收缩应及时停止滴注。如停注后,宫缩仍不能缓 解,应静脉滴注硫酸镁或羟苄羟麻黄碱,否则可导致胎儿 窘迫,甚至子宫破裂。
5 加强用药的心理护理
• 大部分产妇对催产素的特殊药理作用不了解,认为是一般 用药,采用静脉滴注时担心速度太慢影响疗效。作为护理 人员一定要给产妇及家属讲清催产素的特殊药理作用及用 途。告诫家属不能随意调节滴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 注意”,加强心理护理,讲解应用催产素的必要性,消除 产妇及家属的紧张心理。有的产妇对应用催产素的必要性 缺乏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农村妇女,受传统生育观的影响, 认为瓜熟自落,即使是过期妊娠或B超显示胎盘老化等, 也不愿意接受住院,采取引产或剖宫产等干预措施。加之 住院后陌生的环境,工作人员严肃、繁忙的工作气氛,静 脉滴注催产素的谈话签字以及可能发生的后果交代等都给 产妇及家属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作为产科护士,要使 每位产妇尽快适应进入医院一特殊的社会环境,满足产妇 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产妇足够的支持, 连续专一的支持能增加产妇对分娩的信心,促进自然分娩, 提高催产素引产与催产的应用成功率。
•
总之,催产素应用催产与引产,产科护士要与助产医生 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严格掌握催产 素的浓度与滴速,切不可疏忽大意,仔细观察产妇用药后 的反应,倾听不适主诉,警惕个别病例对催产素过敏,常 表现为胸闷、气急、寒战,甚至休克,
• 因催产素个体敏感度差异极大,静脉滴注催产素仍从小剂量开始循 序增量,起始剂量为2.5u催产素溶于5%的葡萄糖液500ml中即0.5% 的催产素浓度,以15滴/ml计算相当每滴葡萄糖液中含催产素0.33mIU。 从8滴/min,即2.5mIU开始,根据宫缩、胎心情况调整滴速,一般每 隔15~25min调节1次,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有效宫缩的判定为10min 内出现3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60min,子宫收缩压力达6.67~ 8.00kPa(50~60mmHg),伴有宫口扩张。在调整滴速的同时,每 次递增2mIU即6滴,最大滴速不得超过30滴/min即10mIU。如达到最 大滴速,仍不出现有效宫缩时可增加催产素浓度。增加浓度的方法是 以5%的葡萄糖液中剩余毫升计算,一般100ml葡萄糖中再加0.5u催产 素变成1%的催产素浓度,现将滴速减半,再根据宫缩情况进行调整, 增加浓度后如增至每分钟20mIU仍无有效宫缩,原则上不再增加滴速 和浓度,一般以此为剂量上限。因为高浓度或高滴速催产素滴速,有 可能引起子宫过强收缩而诱发胎儿窘迫、羊水栓塞甚至子宫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