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项目部管理实施细则标准化管理制度
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管理实施细则(4篇)

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地安全文明建设的管理,确保工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文明,提高施工质量,保护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工地实际,制定本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所有承建单位、分包单位在工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管理。
第三条工地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文明施工”。
第四条工地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是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水平。
第五条工地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设施、操作规范、岗位责任、安全教育等方面。
第二章安全设施管理第六条施工现场应建立标识清晰、易识别、易操作、易达标准的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七条工地出入口处应设置监控设备,确保进出人员的安全。
第八条施工现场周围应设立相应的围挡,并注明相关安全警示标志。
第九条施工现场应配备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消防演练。
第十条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清晰指示危险区域、禁止区域,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章操作规范管理第十一条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作业,禁止违规操作。
第十二条所有设备必须达到或超过相关规定的安全标准,并定期维护和检查。
第十三条所有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十四条禁止未经许可和未经培训的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第十五条在施工现场严禁违规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保持工地整洁。
第四章岗位责任管理第十六条所有分包单位和承建单位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和职责。
第十七条工地安全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和督促各个岗位的安全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十八条施工现场应配备安全管理员,并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安全培训。
第十九条各个岗位人员应按照岗位责任制履行职责,勇于制止违规行为,及时报告安全隐患。
第二十条任何人员发现安全隐患都有权力制止违规行为,并报告相关安全负责人。
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范文(4篇)

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提高施工工地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标准化建设的各类施工工地,包括房屋建筑工地、道路工地、桥梁工地等。
第三条标准化工地建设应遵循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规定,以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为基础,整体提升工地施工管理水平。
第四条工地建设主体应严格按照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要求,做好组织、领导、监督工作,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
第五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建立健全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六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第七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控制,确保施工工艺和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八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九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做好工地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及时报告工程的施工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接受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第二章工地建设管理第十一条工地建设主体应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和规模,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进度计划,并确保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第十二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做好施工现场的隔离和标识,确保施工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第十三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做好现场设备和材料的管理,确保施工所需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和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十四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并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五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建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第十六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工地建设主体应加强工地环境保护,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并落实相应的污水、废弃物处理措施。
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项目部全称(以下简称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上级单位有关规章制度,结合项目部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坚持系统建设、规范运行、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三条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落实“三重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第四条本细则适用于项目部。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管理策划、体系建设、监督检查,牵头组织标准化的建设、评审和绩效评定、持续改进。
第六条项目部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一)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现场实施,负责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设施的设置、维护,按照安全标准化要求组织施工。
(二)信息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安全标准化建设技术资料的编制,负责施工工艺标准化、施工现场智能化建设(人员定位、现场监控、安全检测、实时对话、违规报警、应急报警等)。
(三)机电物资部门负责施工机具、设备设施、临时施工用电设施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负责施工机械、设备智能化推行。
(四)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负责安全标准化宣传、报道。
(五)其他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和要求,负责本业务系统的安全标准化建设。
第七条所属生产实施单元按照项目部安全标准化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并持续改进。
第三章建设程序第八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程序主要包括:机构建立、先期调查、编制方案、培训教育、管理文件制定(修订)、实施运行及整改、内部自评和评审申请。
第九条机构建立: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执行机构。
第十条先期调查:在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前,对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以获得组织机构及职责、业务流程、安全管理等现状的全面准确信息,并对照评审标准进行初始评价、分析,找出差距。
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_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条例

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_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条例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高公司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公司施工项目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工程项目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根据集团公司有关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三条外包维修厂副总是第一负责人,负责全面主持工程部工作和组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辅修厂下分工程部成立以项目主管为成员的 (项目施工部)。
每日召开一次或一次以上会议讨论本经理部各种重大事项并督促落实。
并记录在案:一、工程项目劳务施工计划与安排;二、根据(项目施工部)的提议,决定项目内员工利益分配原则及奖惩标准;三.人事任免令的签发;四.上报公司的请示或报告;五.大宗物资、小型机具、机械设备的采购和租赁;六.业务招待费一次花费超过500元时,征得总经理同意后,方能按财务程序办理;九.评先评优。
第六条外包维修厂为项委会的日常办事、议事机构。
第七条外包维修厂厂长负责主持确定领导、部门责任分工,并负责按照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实施和督促落实经理部各职能部门按照局《管理手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进行控制,坚持“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工作方法,进行有效的控制。
(要求张挂明示)并确保工作任务要具体分解到个人。
尽职的做好各项管理及业务工作。
第十一条项目队应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根据承包的责任成本具体内容,结合实际制定降低成本措施,分解责任成本指标,通过单项工程责任成本预算承包和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保证效益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施工技术管理第十三条经理部施工技术系统必须贯彻执行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工作,按照技术分级责任制的规定,认真负责的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单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积极的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科学有序地组织施工,按工期要求编制年、季、月的施工作业计划。
按照工程项目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优措施并抓好落实,及时办理验工计价、变更设计和调概索赔。
2024年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2篇)

2024年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推动项目部的管理水平提升,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的项目部标准化建设事项。
第三条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科学规划、全面统筹、依法依规、高效运作。
第四条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项目组织、管理和运作的标准化,确保项目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第五条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技术规范建设、安全防护建设、设施设备建设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建设第六条项目部应当按照项目规模和特点,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七条项目部应当设立项目经理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和指导项目的各项工作。
第八条项目部应当设立技术、质量、安全、供应、人力资源等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第九条项目部应当设立项目管理团队,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组成,负责项目的全面管理和协调。
第三章管理制度建设第十条项目部应当制定项目管理手册,明确项目的管理流程和要求,并进行宣贯。
第十一条项目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等。
第十二条项目部应当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招聘、培训、激励和考核等方面,确保项目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十三条项目部应当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的资料归档、信息传递和管理平台的建设等。
第四章技术规范建设第十四条项目部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项目部应当加强技术交流和学习,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十六条项目部应当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项目人员的专业水平。
第十七条项目部应当建立技术标准和规范的执行检查和评审机制,确保技术规范的有效实施。
第五章安全防护建设第十八条项目部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的设置等。
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范本(2篇)

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范本一、引言项目部标准化建设是提高项目管理质量,规范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措施。
为确保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细则范本,明确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目的和意义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是规范项目管理行为,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
通过推行标准化建设,能够加强项目各环节的组织和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本细则范本适用于所有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包括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绩效评估、项目文档管理等方面。
四、基本原则1.规范性原则: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确保项目实施符合规范要求。
2.全面性原则: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应覆盖项目管理全过程,包括计划、实施、监控等各个环节。
3.持续性原则: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应与项目实施同步进行,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以满足项目管理的需求。
五、主要内容和要求1.项目管理流程5.1.1 项目管理流程应涵盖项目启动、项目规划、项目实施、项目监控与控制、项目收尾等各个阶段。
5.1.2 项目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应明确责任人、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限。
5.1.3 项目管理流程应与公司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相衔接,确保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一致性。
2.项目绩效评估5.2.1 项目绩效评估应基于明确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并按照一定的频次进行。
5.2.2 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应作为项目改进和完善的依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项目管理的效能。
3.项目文档管理5.3.1 项目文档管理应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包括文档的命名规范、存档方式、查阅权限等方面的要求。
5.3.2 项目文档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体系进行管理,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5.3.3 项目文档管理应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确保文档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项目培训与交流5.4.1 项目部成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项目管理知识和能力。
5.4.2 项目部应定期组织项目经验交流会议,分享项目管理经验和教训,促进项目管理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范文(三篇)

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范文一、目的和背景为了提高项目部的管理水平,优化项目实施过程,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制定本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
二、范围本细则适用于项目部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等。
三、标准化建设内容1. 标准化管理制度项目部应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流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确保所有工作能够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
2. 人员培训项目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水平,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3. 设备和工具管理项目部应建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和工具的良好状态和安全使用,避免损坏和事故发生。
4. 文档管理项目部应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制度,包括项目文件、会议记录、工作报告等,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可访问性,方便项目组成员查阅和使用。
5. 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项目部应建立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根据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奖励和惩罚,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四、实施步骤1. 制定项目部标准化建设计划,明确实施目标和时间节点。
2. 成立标准化建设工作组,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包括制定和修订相关管理制度。
3. 组织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4. 建立设备和工具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5. 建立文档管理制度,规范文档的生成、存储和使用。
6. 建立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7. 定期检查和评估标准化建设的效果,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五、监督和考核项目部领导应加强对标准化建设的监督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六、附则本细则中未涉及的事项可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管理。
以上即为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范文,供参考使用。
具体实施细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范文(二)一、总则为了规范项目部的管理和运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
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三篇)

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地建设管理,保障施工安全和项目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和工地环境卫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所有工地建设项目,包括房屋建设、道路建设、桥梁建设等。
第三条工地建设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安全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第四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具备合法施工许可证,并按照施工许可证的要求进行施工。
第五条工地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依法进行监管,配合执法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第六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和环境。
第二章工地建设管理要求第七条工地建设项目应设置施工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配备齐全的工作人员。
第八条工地建设项目应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施工。
第九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
第十条工地建设项目应按照编制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确保按时完成工程,不得擅自延期。
第十一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和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工地安全。
第十二条工地建设项目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提供充足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十三条工地建设项目应使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严禁使用劣质材料和设备。
第十四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第十五条工地建设项目应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噪音、污染和扬尘。
第十六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建立和完善工地环境卫生制度,保持工地的整洁和清洁。
第三章工地建设管理措施第十七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制定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十八条工地建设项目应设立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第二十条工地建设项目应定期召开工地安全例会,交流工作经验和安全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项目部管理实施细则
标准化管理制度
中铁九局萧甬铁路绍兴县城区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
目录
1技术管理制度
1.1工程测量制度
1.2施工图审核管理制度
1.3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1.4开工报告审批管理制度
1.5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度
1.6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1.7变更设计管理制度
1.8技术资料及档案管理制度
1.9工程施工日志管理制度
1.10工程施工技术总结编制管理制度
1.11工程竣工文件编制管理制度
1. 12工程接口管理制度
2 质量管理制度
2.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
2.2工程质量试验制度
2.3样板引路制度
2.4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
2.5隐蔽工程检查制度
2.6成品保护制度
2.7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2.8质量回访保修制度
2. 9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2. 10质量例会制度
2. 11质量培训制度
2. 12施工生产质量奖罚制度
2. 13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报验制度
3 安全管理制度
3.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3.3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3.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3.5自升式架设设施装拆及检测、验收登记制度
3.6安全检查考核制度
3.7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
3.8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3.9“三同时”制度
3.10应急救援制度
3.11营业线施工安全制度
3.12安全施工报告制度
3.13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3.14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3.15环境保护制度
3.16危险源辩识、隐患排查和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3.17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3.18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3. 19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 20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4 计财管理制度
4.1分包与劳务用工制度
4.2验工计价管理制度
4.3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
4.4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4.5财务管理制度
4.6合同管理制度
5 综合管理制度
5.1信息管理制度
5.2岗位责任制度
5.3文明施工制度
5.4治安综合治理管理制度
5.5宣传与保密制度
5.6项目例会制度
5.7宿舍管理制度
5.8党风廉政管理制度
5.9文物保护制度
5.10架子队管理制度
5.11车辆管理制度
5.12食堂管理制度
6 物资设备管理制度
6. 1物资管理制度
6. 2设备管理制度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 技术管理制度
1.1工程测量制度
1. 铁路工程测量技术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 10054);
(5)《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
(6)《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7)《客货共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1-2008);
(8)《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 15314);
(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
(10)《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11)萧甬铁路工程设计文件。
2.组织机构、工作内容与职责分工
九局萧甬铁路绍兴县城区改造项目的测量管理组织机构由九局萧甬铁路项目经理部、架子队构成。
明确责任,分级管理。
(1)项目经理部总工对测量工作负责,下设测量队,测量队由测量队长及各架子队构成;测量队长负责日常测量管理工作;测量队长对本标段的测量工作实行垂直管理;测量组对各架子队测量工作进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