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 泌尿系统 尿路感染PPT参考幻灯片
合集下载
泌尿系感染(尿路感染)PPT课件

• CT对细小病变的分辨率高于B超
ppt精选版
33
其他病原体的培养和分离
• 临床高度怀疑尿感而多次尿细菌培养均 为阴性,如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 体等感染
ppt精选版
34
尿路感染
概述 流行病学 分类 病因及发病机制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
下尿路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特殊类型的尿感 一般预防 病例讨论
ppt精选版
38
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
• 阳性为肾盂肾炎 • 阴性多为膀胱炎
ppt精选版
39
静脉肾盂造影(IVP)
• 急性肾盂肾炎时无异常发现或仅显示肾 影增大
• 慢性肾盂肾炎阳性率不高, • 对肾脏敏感性较低尿路感染或其基础病变在 肾内,可了解病变的程度、部位及何处 损伤较重
• 再行尿菌落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 细菌相同者可确诊。
ppt精选版
24
尿常规
新鲜尿(排尿后一小时之内)检查(门诊初步检查)
– 尿蛋白多为阴性或微量(大量蛋白尿注意肾小球疾病) –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明显增多(对尿感诊断有较大意义,
>5/HP是诊断尿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
– 发现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 少部分镜下血尿,不足5%的患者可有肉眼血尿 – 尿沉渣镜检发现白细胞管型是肾盂肾炎的有力证
-变形杆菌则多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败血症等血 源性尿感
ppt精选版
13
通常尿感由一种细菌所致。偶可两 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此多见于长期用 抗生素治疗、尿路器械检查以及长期留 置导尿管之后:长期留置导尿管、肾移 植以及身体抵抗力极差的患者偶见厌氧 菌感染。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33
其他病原体的培养和分离
• 临床高度怀疑尿感而多次尿细菌培养均 为阴性,如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 体等感染
ppt精选版
34
尿路感染
概述 流行病学 分类 病因及发病机制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方法及诊断标准
下尿路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特殊类型的尿感 一般预防 病例讨论
ppt精选版
38
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
• 阳性为肾盂肾炎 • 阴性多为膀胱炎
ppt精选版
39
静脉肾盂造影(IVP)
• 急性肾盂肾炎时无异常发现或仅显示肾 影增大
• 慢性肾盂肾炎阳性率不高, • 对肾脏敏感性较低尿路感染或其基础病变在 肾内,可了解病变的程度、部位及何处 损伤较重
• 再行尿菌落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 细菌相同者可确诊。
ppt精选版
24
尿常规
新鲜尿(排尿后一小时之内)检查(门诊初步检查)
– 尿蛋白多为阴性或微量(大量蛋白尿注意肾小球疾病) –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明显增多(对尿感诊断有较大意义,
>5/HP是诊断尿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指标)
– 发现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 少部分镜下血尿,不足5%的患者可有肉眼血尿 – 尿沉渣镜检发现白细胞管型是肾盂肾炎的有力证
-变形杆菌则多见于伴有尿路结石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败血症等血 源性尿感
ppt精选版
13
通常尿感由一种细菌所致。偶可两 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此多见于长期用 抗生素治疗、尿路器械检查以及长期留 置导尿管之后:长期留置导尿管、肾移 植以及身体抵抗力极差的患者偶见厌氧 菌感染。
ppt精选版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04
尿路感染的治疗 与护理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确保足 够的剂量和疗程,以彻底消
灭细菌。
减轻症状
通过药物治疗和护理手段, 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
状。
预防复发
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增 强免疫力,减少尿路感染的
复发风险。
尿路感染的常用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采用合适的抗生素以消除病原体, 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尿路感染病人 的护理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尿路感染概述
02
尿路感染的病因与预防
03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检查
04
尿路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05
尿路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06
尿路感染的健康教育
目 录
01 尿路感染概述
尿路感染的定义
尿路感染是什么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 反应。
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
支持治疗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增强免疫力, 促进尿路感染的恢复。
对症治疗
针对尿路感染引起的症状,如疼痛、 发热等,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尿路感染病人应定期清 洁外阴,避免细菌滋生, 减少感染机会。
合理饮食
尿路感染病人应多喝水, 增加尿量,有助于冲洗 尿路,减少细菌滋生。
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尿路感染病人的随访与管理
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尿路 感染复发,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合理饮食
避免过度刺激、辛 辣等食物,保持饮 食均衡,增强身体 免疫力。
及时就诊
一旦出现并发症症 状,如发热、腰痛 等,应及时就医, 接受专业治疗。
尿路感染ppt课件内科

尿路感染ppt课件内科
目录
CONTENTS
• 尿路感染概述 • 尿路感染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尿路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 尿路感染的并发症与预后 • 尿路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尿路感染概述
定义及分类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 繁殖而引起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根据 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 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 不适、下腹部不适等
急性肾盂肾炎
发热、腰痛、膀胱刺激征 等
慢性肾盂肾炎
间歇性发热、腰痛、膀胱 刺激征等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尿液分析
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 等
尿液培养
细菌培养阳性,可明确病 原体
血液检查
急性期白细胞增高,慢性 期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B超检查
肾脏形态改变,如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等
案例二:儿童患者
总结词
儿童患者的尿路感染通常与包皮过长有关。
详细描述
儿童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的特点,容易发生包皮过长、包皮炎等感染。因此,对于 儿童患者,需要关注包皮清洗,保持清洁卫生。若发生感染,需要选用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
案例三:肾盂肾炎患者
总结词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尿路感染。
详细描述
造成损害。
风险评估
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并 发症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
预后影响因素与评估方法
预后影响因素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感染类型、治疗方式等。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等指标,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 预后情况。
康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目录
CONTENTS
• 尿路感染概述 • 尿路感染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尿路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 尿路感染的并发症与预后 • 尿路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尿路感染概述
定义及分类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 繁殖而引起的一组感染性疾病。根据 感染发生的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 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 不适、下腹部不适等
急性肾盂肾炎
发热、腰痛、膀胱刺激征 等
慢性肾盂肾炎
间歇性发热、腰痛、膀胱 刺激征等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尿液分析
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 等
尿液培养
细菌培养阳性,可明确病 原体
血液检查
急性期白细胞增高,慢性 期可正常或轻度增高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B超检查
肾脏形态改变,如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等
案例二:儿童患者
总结词
儿童患者的尿路感染通常与包皮过长有关。
详细描述
儿童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的特点,容易发生包皮过长、包皮炎等感染。因此,对于 儿童患者,需要关注包皮清洗,保持清洁卫生。若发生感染,需要选用适当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
案例三:肾盂肾炎患者
总结词
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尿路感染。
详细描述
造成损害。
风险评估
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并 发症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
预后影响因素与评估方法
预后影响因素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感染类型、治疗方式等。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 检查等指标,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 预后情况。
康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尿路感染_整理PPT课件

10
.
感染途径
发病机理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最常见)主要为肠 道、生殖道寄生菌,尤其是大 肠杆菌
血行感染金葡败血症,变形 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
淋巴感染
直接感染
11
.
90
80
70
60
上行感染(逆行感染) 最 50
常见
40
30
血行感染:较为少见,不及 20
10%, 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感染 10
3
.
尿路感染
什么是尿路?
上尿路感染:
肾盂、肾盏、膀胱、输尿管的炎症
下尿路感染:
4 膀胱、尿道的感染
.
尿路感染
概述
定义:由病原微生物直接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 症。
分类: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临床特点:尿路刺激征(尿急、尿频、尿痛) 血尿、脓尿
5
.
流行病学
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比男性高10倍。大多 数妇女在其一生中会发生2次或多次泌尿系 感染。
菌,
其次是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
菌。
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葡萄球
2、绿脓杆菌→尿路器械检查后
3、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尿路结石患者
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性
生活活跃妇女。
5、厌氧菌感染→偶可发生于复杂性尿路感染
致病菌常为一种,极少数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 厌9氧菌感染罕见,偶可发生于复杂性尿路感染.
大肠杆菌
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 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 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是 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 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K, 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若 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 炎症。 在水和食品中检出,可认为 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大肠 菌群数常作为饮水、食物或 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泌尿系统感染PPTppt

免疫调节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可适当使用免疫调节剂如 白术多糖等,增强机体免 疫力,促进感染恢复。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严重感染患者, 如肾盂肾炎等,可能需要 进行手术治疗,如肾盂造 瘘术等。
05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接触泌尿系统前彻底清洁双手 ,尤其是上厕所后。
保持会阴部清洁
泌尿系统感染的分类
上尿路感染
包括肾盂肾炎、肾周围炎等。
下尿路感染
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等。
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
01
02
03
急性膀胱炎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 困难、下腹部疼痛等。
肾盂肾炎
发热、腰痛、肾区叩击痛 等。
尿道综合征
尿频、尿急、尿痛、排尿 困难、尿道口分泌物等。
02
泌尿系统感染的成因
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女性应定期清洗会阴部,避免使 用有刺激性的清洁剂。男性应保 持阴茎头清洁,避免包皮垢残留 。
避免性行为
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感染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
尿液检查
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关注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迹象。
其他检查
根据个人情况,可选择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肾功能检查、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 等。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真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是引起泌尿系统感 染的真菌之一,可导致急 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曲霉菌感染
曲霉菌是引起泌尿系统感 染的真菌之一,可导致急 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毛霉菌感染
毛霉菌是引起泌尿系统感 染的真菌之一,可导致急 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其他病原体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衣原体感染
尿路感染pptppt课件

胱的神经功能发生障碍,易发生尿潴留,引起感染。 • 妊娠:激素作用使尿道扩张,输尿管蠕动缓慢,尿
液引流不畅,以及妊娠子宫对对输尿管的压迫。
易感因素
• 性别:女性>男性,女性经期、妊娠期、绝经期因 内分泌等因素改变更易发病。
• 医源性因素:留置导尿、膀胱镜检、尿道扩张术 •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肾发育不良、输尿管、肾盂畸
• 类型:
– 上尿路感染:通常称为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 – 下尿路感染:多见膀胱炎(cystitis) – 有症状和无症状尿路感染 – 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 初发和再发(复发和重新感染)
流行病学
• 尿路感染以女性居多 • 女:男为10:1 • 未婚少女2% • 已婚女性增加至5% • 孕妇细菌尿发生率为7% • 老年男女的尿感染发生率可高达10%
形引起尿流不畅和尿液反流而发生感染。 • 遗传因素: • 尿道口不洁或盆腔、会阴炎症
发病机制
– 1、 感染途径:
• 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 血行感染 • 淋巴道感染 • 直接感染
– 2、 机体防御机制:
• 排尿的冲刷作用 • 尿路粘膜分泌免疫球蛋白抵御细菌入侵 • 尿液特性:高浓度尿酸、酸性环境 • 男性前列腺分泌物可抑制细菌生长 • 白细胞清除病菌的作用 • 输尿管内壁及膀胱开口处黏膜的屏障作用。
其他护理诊断
• 潜在并发症:肾乳头坏死、肾周脓肿等 • 知识缺乏 • 焦虑 • 疲乏或活动无耐力
健康指导
•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 多饮水,勤排尿:简便、有效 • 注意个人卫生 • 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 • 定期随访
思考题
•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及健康宣教指导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最新尿路感染诊断及护理幻灯片

五、诊断要点
急性肾盂肾炎:急起发热、腰痛、肾区叩 击痛;尿WBC增多和WBC管型、细菌 培养阳性。
膀胱炎:尿路刺激征重而全身中毒症状轻。 提示
尿路感染的诊断依据是细菌学检查结果
六、治疗要点
急性肾盂肾炎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 抗菌治疗:磺胺、喹诺酮等:用药14d。 碱化尿液:碳酸氢钠:增强抗生素疗效并 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 “物业管理”中的“物业”一词源自英语real
property和real estate ,是指包含房地产开 发经营业务的不动产权益或不动产。汉语“物 业”一词,其广义是指人们生活和生产劳作所 依赖、所利用的物质环境条件和归属一定主体 所有的,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在内的财产;狭义 仅指不动产。
• 广义 :是指人们生活和生产劳作所依赖、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3、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 ) ①尿路有复杂情况:尿路结石、肿瘤、妊娠
的子宫; ②尿路畸形:如输尿管畸形、多囊肾等; ③机体免疫力低下: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糖尿
病、慢性肝病等.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4、机体的防御能力低下(defense hypofunction ) 1)尿液的冲刷; 2)粘膜分泌有机酸杀菌; 3)尿PH低; 当某一个或多个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出现尿感.
三、临床表现
急性膀胱炎 尿路刺激征重:尿频、尿急、尿痛、排尿 不尽感和下腹部不适。
全身中毒症状轻:多无畏寒、发热、肌肉 关节疼痛和消化道症状
三、临床表现
急性肾盂肾炎 全身症状:突发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
痛、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等 泌尿系统症状:膀胱刺激征;腰痛、肋脊角及输
尿管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等。
• 掌握:1、物业管理的概念;2、物业管理的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诊断要点
1、确诊NS: 主要根据尿蛋白定量和血浆清蛋白
2、确认病因: 原发性需排除继发性NS 病理类型有赖于肾活组织病理检查
3、判定有无并发症 4、鉴别诊断
37
治疗护理要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患者需卧床休息;
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可起床活动。 2、饮食: (1)高热量:30~35kcal/kg.d (2)低盐:<3g/d,水肿时应限制
6、做好口腔护理,应在清晨,餐后及睡前协助病人漱口。
7、按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抗感染药物,并注意观察疗效及毒
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强疗
效、减少尿路刺激征。
8、正确留取尿液标本,向病人解释检查的意义和方法。
24
护理诊断: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与尿路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环境清洁、安静 2、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协助完成各种日常生活,减轻病人不适 3、各项护理操作最好能集中进行,以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 利疾病康复 4、嘱病人多饮水,勤排尿,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5、皮肤护理,勤换衣裤,指导病人做好个人的全身及外阴部卫生 6、病情观察:体温、症状变化 7、监测:病原学、影像学等检查结果,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 8、出现肾区或膀胱区疼痛时,指导病人给予局部热敷、按摩,或 分散病人注意力,减轻病人焦虑,缓解疼痛;对高热、头痛及腰 痛者给予解热镇痛剂 9、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按时、按量、 按疗程服药,勿随意停药以达彻底治疗的目的 10、按医嘱口服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减轻尿路刺激征,症状明 显者可给予阿托品、普鲁苯辛等抗胆碱药对症治疗 11、避免劳累,经常参加运动,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5
大肠杆菌约占60~80% 其他: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
产气杆菌、葡萄球菌、粪琏球菌 厌氧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 多为一种细菌,少见混合感染
3
发病机制
• 易感途径
–上行感染(逆行感染)最常见
正常寄生菌
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损伤
细菌的毒力大
–血行感染:
较为少见,不及10%,比较多见于新生儿
• 患者平素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上 述类似发作史。
22
• 体检:T38.8℃,P100bpm,R20次/分,Bp130/80mmHg。急
性病容,神清,皮肤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两肺呼吸
音清晰,未闻干、湿罗音。心率100次/分,律齐,未闻病理性杂
音。腹软,肝、脾未及。两侧中尿管点压痛点阳性,下输尿管
18
治疗
• 急性膀胱炎:短程疗法,要求尿内浓度高 • 急性肾盂肾炎:要求血内、尿内浓度均高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 –抗菌治疗:
• 轻症:喹诺酮,口服,2w 尿检阴性后再用3~5天
• 较重症:喹诺酮,静脉, 2w • 重症:喹诺酮+广谱抗生素,静脉, 2w
19
治疗
• 急性膀胱炎:短程疗法,要求尿内浓度高 • 急性肾盂肾炎:要求血内、尿内浓度均高 • 慢性肾盂肾炎
白细胞管型
血尿、尿蛋白(小管性) 8
临床表现
尿感的症状可无、可轻、可重
1、膀胱炎、尿道炎 2、急性肾盂肾炎 3、慢性肾盂肾炎 4、无症状细菌尿 5、并发症
慢性肾盂肾炎 迁延,可急发
不明显 轻
多为大肠杆菌
小管持续性损害
9
临床表现
尿感的症状可无、可轻、可重
1、膀胱炎、尿道炎 2、急性肾盂肾炎 3、慢性肾盂肾炎 4、无症状细菌尿 5、并发症
12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常规
尿细菌学检查
标本采集:清洁中段尿培养
膀胱穿刺尿培养无假阳性
真性菌尿:>105/ml
假阳性见于:中10前4~尿1收05/集m不l 可规疑范阳,性尿被白带污染; 尿培养在室温超<1过041/hmrl才污检染验,检验技术有失误。
假阴性见于:患者1周内用过抗生素;尿液在膀胱内
27
病因
多种病因、多种病理、多种临床疾病
原发性
继发性
儿童 微小病变
过敏性紫癜肾炎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青少年 系膜增生性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中青年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中老年 膜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 肾淀粉样变性 骨髓瘤性肾病
28
病因
继发性NS包括: • 感染:细菌、病毒、原虫、蠕虫 • 药物:汞、毒霉胺、海洛英、非甾体抗炎药、 • 毒素及过敏:蜜蜂刺伤、蛇毒、花粉 • 肿瘤:肺、胃、结肠、乳腺等
尿路感染
1
概述
• 尿路感染:细菌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 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 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 流行病学:男性少发,女:男≈10:1 未婚少女2%,已婚女性5%,孕妇7% 老年10%
• 分类: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孟肾炎 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2
病因
• 细菌的致病力和机体抵抗力的对抗结果 • 任何细菌侵入尿路均可能引起尿路感染 •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G-杆菌
肾病综合征
26
概述
•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 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 >3.5g/24h 低蛋白血症 A<30g/l 水肿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不是对疾病做出的最后诊断 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约70~90%,成人20~30% 不同病理类型NS的自然病程、预后等均有所不同
白血病、淋巴瘤、何杰全氏病、多发性骨髓瘤 •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家族性综合征 • 代谢性疾病: DM、甲亢、甲减、淀粉样变 • 其他:子痫、移植肾慢性排异
29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是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 特点:尿蛋白定性+++~++++ 定量>3.5g/24h 多为选择性蛋白尿
• 机制: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受损 肾小球“三高”
30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 低蛋白血症:蛋白尿丢失
摄入减少 Ig(如IgG)及补体↓
31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 低蛋白血症: •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明显的体征
–特点:最初多见于踝部,凹陷性 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
3、给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摄入量2000ml
以上,高热,暂不能进食者则需静脉补液,滴速不宜太快,以免引
起肺水肿。
4、密切观察病情,监测T、P、R、Bp, q.4.h.体温突升或骤降需
随时测量并记录。
5、病人寒颤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大量出汗者应及
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1
病例分析: • 马某某,女,25岁,工人。因发热、畏寒、腰酸6天,
症状加重伴尿痛,尿频、尿急3天,于2003年1月16 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夜班回家突感全身不适,发热 伴双侧腰酸,稍有畏寒、咽痛,无鼻塞、流涕、咳嗽。 入院前三天体温升至39.8℃~40.3℃,畏寒明显,时 有寒战。并出现尿痛、尿频、尿急,腰酸加剧。曾由 厂医肌注青、链霉素,症状未能缓解,昨去妇儿医院 诊治。查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2~3/HP。血 常规白细胞19.3×109/L,中性0.89,以“泌尿道感染” 转来本院,昨夜门诊留观,给予氨苄青静滴等治疗, 今日收入病房。
15
诊断
• 定性: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体征 –症状+真性菌尿→ –无症状+真性菌尿×2次(同一细菌)→ –症状明显+尿WBC>102/ml +常见致病菌+女性→
• 定位:主要靠症状 –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特异性和敏感性不理想 –回顾性诊断
16
治疗
• 根据药敏实验用药 结果未有时选用对G-杆菌有效的抗菌药
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流到达肾脏(败血症)
–淋巴管感染:
–直接感染:
4
发病机制
• 易感途径
• 易感因素
– 尿路梗阻和尿流不畅
– 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 全身疾病
• 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检查
– 邻近器官感染
– 妊娠
– 遗传因素
5
6
临床表现
尿感的症状可无、可轻、可重
1、膀胱炎、尿道炎
2、急性肾盂肾炎 3、慢性肾盂肾炎 4、无症状细菌尿 5、并发症
点及膀胱区无明显压痛,麦氏点无压痛,二侧肾脏未及,腰肋角
压痛不明显,肾区轻度扣击痛。脊柱四肢无殊,神经系统阴性。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97g/L,RBC3.42×109/L,WBC20.6×109/L,N
0.96
尿常规: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2~6/HP。
肾功能正常
洁尿培养:三次阴性
–机制:低蛋白血症→血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有效血容量减少,激活RAAS →水钠潴留 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2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 低蛋白血症: •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明显的体征 • 高脂血症
33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 低蛋白血症: •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明显的体征 • 高脂血症 • 并发症:
(但应避免长期不合理的禁盐) (3)正常量优质蛋白:0.8~1.0g/kg.d
(肾功能不全时根据Ccr调整) (4)低脂、高纤维素饮食,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起病 尿路刺激征
全身症状 致病菌
肾脏损害
尿液变化
膀胱炎、尿道炎
急
明显
不明显
多为大肠杆菌
无
诊断要点
1、确诊NS: 主要根据尿蛋白定量和血浆清蛋白
2、确认病因: 原发性需排除继发性NS 病理类型有赖于肾活组织病理检查
3、判定有无并发症 4、鉴别诊断
37
治疗护理要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患者需卧床休息;
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可起床活动。 2、饮食: (1)高热量:30~35kcal/kg.d (2)低盐:<3g/d,水肿时应限制
6、做好口腔护理,应在清晨,餐后及睡前协助病人漱口。
7、按医嘱早期应用足量、有效抗感染药物,并注意观察疗效及毒
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强疗
效、减少尿路刺激征。
8、正确留取尿液标本,向病人解释检查的意义和方法。
24
护理诊断: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与尿路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环境清洁、安静 2、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协助完成各种日常生活,减轻病人不适 3、各项护理操作最好能集中进行,以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 利疾病康复 4、嘱病人多饮水,勤排尿,给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5、皮肤护理,勤换衣裤,指导病人做好个人的全身及外阴部卫生 6、病情观察:体温、症状变化 7、监测:病原学、影像学等检查结果,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 8、出现肾区或膀胱区疼痛时,指导病人给予局部热敷、按摩,或 分散病人注意力,减轻病人焦虑,缓解疼痛;对高热、头痛及腰 痛者给予解热镇痛剂 9、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按时、按量、 按疗程服药,勿随意停药以达彻底治疗的目的 10、按医嘱口服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减轻尿路刺激征,症状明 显者可给予阿托品、普鲁苯辛等抗胆碱药对症治疗 11、避免劳累,经常参加运动,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5
大肠杆菌约占60~80% 其他: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
产气杆菌、葡萄球菌、粪琏球菌 厌氧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 多为一种细菌,少见混合感染
3
发病机制
• 易感途径
–上行感染(逆行感染)最常见
正常寄生菌
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损伤
细菌的毒力大
–血行感染:
较为少见,不及10%,比较多见于新生儿
• 患者平素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上 述类似发作史。
22
• 体检:T38.8℃,P100bpm,R20次/分,Bp130/80mmHg。急
性病容,神清,皮肤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两肺呼吸
音清晰,未闻干、湿罗音。心率100次/分,律齐,未闻病理性杂
音。腹软,肝、脾未及。两侧中尿管点压痛点阳性,下输尿管
18
治疗
• 急性膀胱炎:短程疗法,要求尿内浓度高 • 急性肾盂肾炎:要求血内、尿内浓度均高
–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 –抗菌治疗:
• 轻症:喹诺酮,口服,2w 尿检阴性后再用3~5天
• 较重症:喹诺酮,静脉, 2w • 重症:喹诺酮+广谱抗生素,静脉, 2w
19
治疗
• 急性膀胱炎:短程疗法,要求尿内浓度高 • 急性肾盂肾炎:要求血内、尿内浓度均高 • 慢性肾盂肾炎
白细胞管型
血尿、尿蛋白(小管性) 8
临床表现
尿感的症状可无、可轻、可重
1、膀胱炎、尿道炎 2、急性肾盂肾炎 3、慢性肾盂肾炎 4、无症状细菌尿 5、并发症
慢性肾盂肾炎 迁延,可急发
不明显 轻
多为大肠杆菌
小管持续性损害
9
临床表现
尿感的症状可无、可轻、可重
1、膀胱炎、尿道炎 2、急性肾盂肾炎 3、慢性肾盂肾炎 4、无症状细菌尿 5、并发症
12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尿常规
尿细菌学检查
标本采集:清洁中段尿培养
膀胱穿刺尿培养无假阳性
真性菌尿:>105/ml
假阳性见于:中10前4~尿1收05/集m不l 可规疑范阳,性尿被白带污染; 尿培养在室温超<1过041/hmrl才污检染验,检验技术有失误。
假阴性见于:患者1周内用过抗生素;尿液在膀胱内
27
病因
多种病因、多种病理、多种临床疾病
原发性
继发性
儿童 微小病变
过敏性紫癜肾炎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青少年 系膜增生性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中青年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中老年 膜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 肾淀粉样变性 骨髓瘤性肾病
28
病因
继发性NS包括: • 感染:细菌、病毒、原虫、蠕虫 • 药物:汞、毒霉胺、海洛英、非甾体抗炎药、 • 毒素及过敏:蜜蜂刺伤、蛇毒、花粉 • 肿瘤:肺、胃、结肠、乳腺等
尿路感染
1
概述
• 尿路感染:细菌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 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 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 流行病学:男性少发,女:男≈10:1 未婚少女2%,已婚女性5%,孕妇7% 老年10%
• 分类: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孟肾炎 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2
病因
• 细菌的致病力和机体抵抗力的对抗结果 • 任何细菌侵入尿路均可能引起尿路感染 •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G-杆菌
肾病综合征
26
概述
•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 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 >3.5g/24h 低蛋白血症 A<30g/l 水肿 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征不是对疾病做出的最后诊断 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约70~90%,成人20~30% 不同病理类型NS的自然病程、预后等均有所不同
白血病、淋巴瘤、何杰全氏病、多发性骨髓瘤 •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家族性综合征 • 代谢性疾病: DM、甲亢、甲减、淀粉样变 • 其他:子痫、移植肾慢性排异
29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是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
• 特点:尿蛋白定性+++~++++ 定量>3.5g/24h 多为选择性蛋白尿
• 机制: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受损 肾小球“三高”
30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 低蛋白血症:蛋白尿丢失
摄入减少 Ig(如IgG)及补体↓
31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 低蛋白血症: •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明显的体征
–特点:最初多见于踝部,凹陷性 严重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
3、给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摄入量2000ml
以上,高热,暂不能进食者则需静脉补液,滴速不宜太快,以免引
起肺水肿。
4、密切观察病情,监测T、P、R、Bp, q.4.h.体温突升或骤降需
随时测量并记录。
5、病人寒颤时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大量出汗者应及
时更换衣服和被褥,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1
病例分析: • 马某某,女,25岁,工人。因发热、畏寒、腰酸6天,
症状加重伴尿痛,尿频、尿急3天,于2003年1月16 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夜班回家突感全身不适,发热 伴双侧腰酸,稍有畏寒、咽痛,无鼻塞、流涕、咳嗽。 入院前三天体温升至39.8℃~40.3℃,畏寒明显,时 有寒战。并出现尿痛、尿频、尿急,腰酸加剧。曾由 厂医肌注青、链霉素,症状未能缓解,昨去妇儿医院 诊治。查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2~3/HP。血 常规白细胞19.3×109/L,中性0.89,以“泌尿道感染” 转来本院,昨夜门诊留观,给予氨苄青静滴等治疗, 今日收入病房。
15
诊断
• 定性: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体征 –症状+真性菌尿→ –无症状+真性菌尿×2次(同一细菌)→ –症状明显+尿WBC>102/ml +常见致病菌+女性→
• 定位:主要靠症状 –尿沉渣抗体包裹细菌:特异性和敏感性不理想 –回顾性诊断
16
治疗
• 根据药敏实验用药 结果未有时选用对G-杆菌有效的抗菌药
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流到达肾脏(败血症)
–淋巴管感染:
–直接感染:
4
发病机制
• 易感途径
• 易感因素
– 尿路梗阻和尿流不畅
– 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
–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 全身疾病
• 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检查
– 邻近器官感染
– 妊娠
– 遗传因素
5
6
临床表现
尿感的症状可无、可轻、可重
1、膀胱炎、尿道炎
2、急性肾盂肾炎 3、慢性肾盂肾炎 4、无症状细菌尿 5、并发症
点及膀胱区无明显压痛,麦氏点无压痛,二侧肾脏未及,腰肋角
压痛不明显,肾区轻度扣击痛。脊柱四肢无殊,神经系统阴性。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Hb97g/L,RBC3.42×109/L,WBC20.6×109/L,N
0.96
尿常规: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2~6/HP。
肾功能正常
洁尿培养:三次阴性
–机制:低蛋白血症→血液胶体渗透压下降 有效血容量减少,激活RAAS →水钠潴留 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2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 低蛋白血症: •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明显的体征 • 高脂血症
33
临床表现
•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症的标志 • 低蛋白血症: • 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明显的体征 • 高脂血症 • 并发症:
(但应避免长期不合理的禁盐) (3)正常量优质蛋白:0.8~1.0g/kg.d
(肾功能不全时根据Ccr调整) (4)低脂、高纤维素饮食,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起病 尿路刺激征
全身症状 致病菌
肾脏损害
尿液变化
膀胱炎、尿道炎
急
明显
不明显
多为大肠杆菌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