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空调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医院门诊楼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医院门诊楼的环境舒适度和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对医院门诊楼的空调工程设计方案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

二、设计方案目标•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降低能耗;•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维护成本和故障率。

三、空调系统设计1. 制冷量计算根据门诊楼的建筑结构、朝向、密封性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制冷量,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2. 空调系统选择选择适合门诊楼的空调系统,考虑到医院门诊楼的特殊需求,可以选择多联机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系统等。

3. 空调布局设计根据门诊楼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设计合理的空调布局方案,确保空调系统覆盖范围广,温度均匀。

四、空气处理系统设计1. 新风系统设计设计新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并考虑排风系统的设置,排除污染物和异味。

2. 空气净化系统考虑在空调系统中增加空气净化装置,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五、节能设计采用节能空调设备,设置智能控制系统,合理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降低耗能,减少运行成本。

六、安全保障考虑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增加监测设备,设立报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医院门诊楼的安全运行。

七、维护保养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对空调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延长设备寿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八、总结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医院门诊楼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舒适度,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是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的有效解决方案。

以上是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的文档,如有不清楚或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联系。

人民医院感染楼工程的建筑空调与通风设计

人民医院感染楼工程的建筑空调与通风设计

人民医院感染楼工程的建筑空调与通风设计在医院环境中,良好的空气质量和通风系统对于预防感染和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人民医院感染楼工程的建筑空调与通风设计进行探讨。

一、设计目标1.1 创造洁净空气环境感染楼是医院中用于收治传染病患者的特殊区域,因此空气质量的要求更高。

设计应确保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粒的浓度低于特定标准,以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1.2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医院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在感染楼内工作,因此设计应考虑提供舒适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速度。

二、设计原则2.1 为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级别的空气处理根据不同区域的重要性和功能需求,对空气处理级别进行划分。

例如,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需要高级别的过滤和清洁,而普通病房可以采用较低级别的处理。

2.2 使用高效过滤器和消毒技术在感染楼的空气处理系统中,应使用高效过滤器,以去除微粒和有害物质。

同时,应采用适当的消毒技术来杀灭空气中的病原体。

2.3 考虑空气质量和节能的平衡尽管需要提供高水平的空气过滤和消毒,但还需考虑能源的消耗问题。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权衡空气质量和能源效率,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

三、空调与通风系统设计3.1 空气供应与回风在感染楼内,应分别设置空气供应和回风口,以保持房间内的正压和负压。

正压可以防止污染物进入房间,负压可以阻止有害气体外泄。

3.2 空气循环为了确保室内空气流动均匀,应采用适当的空气循环系统,避免气流死角。

3.3 空调温湿度控制设计中应考虑到感染楼内工作人员的舒适需求,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3.4 清洁和维护空调和通风系统的定期清洁和维护十分重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空气质量。

建立一个完善的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系统检查和清洁。

四、案例分析以某人民医院感染楼工程为例,该工程采用了先进的空调与通风设计。

设计团队根据感染楼的特殊需求,采用了高效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技术,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

某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首先,考虑到医院门诊楼的使用场景,对空调系统提出了以下需求:一是要求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成本;二是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舒适性,能够满足就诊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需求;三是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医院门诊楼内的温湿度保持稳定。

针对这些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集中式空调系统。

该系统采用变频空调机组,能够根据室内环境变化自动调节制冷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系统采用了全新的制冷剂,提高了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了能耗成本。

在室内空调末端,我们采用了风管布局设计,确保了室内空气的均匀分布,保证了室内温湿度的均衡。

同时,我们还采用了空气净化技术,确保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和健康。

此外,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保障和备用保障措施,确保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该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建筑的使用需求和环境特点,采用了高效节能的集中式空调系统,满足了医院门诊楼的空调需求,也提高了楼内空气质量,确保了就诊者和医护人员的舒适度。

由于医院门诊楼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以适应不同房间的需求。

因此,我们对医院门诊楼的面积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空调区域划分方案。

我们对不同用途的房间,如候诊室、医生办公室、手术室等进行了详细的制冷量计算,并根据房间使用情况,确定了合理的空调系统容量和末端送风布局。

对于候诊室和诊疗室等人员密集的区域,我们增加了新风换气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新鲜。

同时,对于手术室和无菌室等对温湿度要求严格的区域,我们采用了精密空调系统,保证了这些区域内温湿度的精确控制,避免了温度波动对医疗环境的影响。

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还对系统运行状态实施了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

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调整空调机组的运行参数,保持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医疗建筑空调设计

医疗建筑空调设计

医疗建筑空调设计医疗建筑作为保障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场所,其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空调系统作为调节室内环境的关键设施,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更是需要精心规划和考量。

医疗建筑的功能区域繁多,包括门诊区、病房区、手术室、检验科、影像科等,每个区域对于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和通风量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例如,手术室需要保持严格的恒温恒湿环境,温度通常控制在 22-25℃,相对湿度在 40%-60%之间,同时要求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粒子数量极低,以防止手术感染。

而病房区则更注重舒适性和通风效果,温度可在 20-26℃之间调节,相对湿度在 50%-60%左右。

在进行医疗建筑空调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空调系统的类型选择。

常见的空调系统有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医疗建筑,能够实现对多个区域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但初投资较大,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则结合了集中式和分散式的优点,通过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的组合,可以灵活调节各个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适用于中型医疗建筑。

分散式空调系统则多用于小型医疗建筑或个别特殊区域,如独立的诊室或设备间,其安装和维护较为方便,但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也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医疗建筑的空调负荷不仅包括人员、设备、照明等常规负荷,还需要考虑医疗设备的散热量、新风负荷以及特殊区域的净化负荷等。

例如,影像科的 X 光机、CT 机等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在负荷计算中予以充分考虑。

同时,由于医疗建筑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同时间段的人员密度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在计算人员负荷时需要采用合理的人员密度指标和使用时间系数。

新风系统在医疗建筑空调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新鲜空气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医疗建筑的新风量要求较高,一般病房区每人每小时的新风量不应少于40m³,手术室等特殊区域则更高。

医院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医院中央空调设计方案

医院中央空调设计方案一、设计概述中央空调是医院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在保持室内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对医院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病房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方案旨在为医院提供合理、高效的中央空调系统,确保医院的舒适度、节能性和环境友好型。

二、设计原则1. 舒适性:在中央空调系统设计中,必须优先考虑到医院人员的舒适需求,通过合理的空气流动控制、温湿度调节和噪音控制,提供一个宜人的工作和治疗环境。

2. 精确性:医院中央空调系统对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设计方案必须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准确地满足这些要求。

3. 节能性:采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尽可能减少能耗,并合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如利用空调余热供暖等,实现医院的能源节约目标。

4. 环保型:选择绿色环保的制冷剂和设备,减少对大气层的污染,保护环境和员工的健康。

三、设计方案1. 制冷负荷计算:根据医院的建筑结构、房间类型和人员密度,结合当地气象条件,进行制冷负荷计算,确定每个房间的冷量需求,以便选型合适的中央空调设备。

2. 空调设备选择:根据制冷负荷计算结果,选择适用于医院的中央空调设备,包括冷水机组、风机盘管等,并确保设备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3. 空气处理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空气过滤和净化系统,确保医院内部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并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 管道和风管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和房间布局,设计合理的管道和风管系统,保证冷热空气的均匀分配和流通,避免温差过大或负压现象的发生。

5.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温度、湿度和风速的自动调节,避免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舒适性下降或能耗浪费。

6. 节能措施:采用定时启停、变频调速和余热回收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7. 紧急备份系统设计: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病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设计方案中应考虑备份系统的建设,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四、实施与运行在设计方案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设备选型和施工验收,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濮阳市某医院门诊楼集中空调设计方案

濮阳市某医院门诊楼集中空调设计方案

濮阳市XX医院门诊楼集中空调设计方案1.工程概述濮阳市XX医院门诊楼总建筑面积为19753m 其中地上部分18601 m2,地下部分为1152m 。

主楼部分地上八层,地下一层;裙楼部分地上三层。

它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身,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

2.空调系统设计2.1对于空调机房位置的选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医院门诊楼从其功能性质上来讲,要求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对于噪声来源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空调机房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2)空调机房在医院总图位置的确定:考虑设置在医院西南角。

该区域内有已建的锅炉房、换热站、原空调机房等建筑物.属于一个空间相对独立动力区域。

新的空调机房设置与此,不仅便于集中管理.同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噪声对门诊楼和住院部的影响。

2.2考虑和原有的空调机房相结合,实现新旧两个空调系统的并联运行。

濮阳市XX医院在1999年对第一病房楼、第二病房楼、传染病门诊楼和综合手术楼进行了空调系统的改造,建筑面积为21000mz。

该部分的空调机房设置在动力区,新建空调机房在原机房的东侧。

经建筑处理后新旧机房合为一体。

2_3将原空调系统和门诊楼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设置在改建后的空调机房屋顶.冷却塔和制冷机组一一对应。

新旧两空调系统的冷冻水供水及回水进入在新建机房内设置的同一分水器和集水器。

2.4制冷机组的选择总医院门诊楼总的空调冷负荷为2595kW。

考虑到新增加的制冷机组和已建成的两台螺杆式制冷机组将联合运行,所以将制冷机组确定为1台(新旧机组部分备用),由于其单机的制冷量大于1758kW,经过性能价格比较并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关于制冷机组选择的要求,选定一台制冷量为2637kW离心式制冷机组。

2.5空调系统冷、热源空调冷源为离心式制冷机组提供的7/12。

C的冷水;冬季空调热源来自总医院内部的换热站提供的60/50。

C的空调热水。

2.6空调方式及新风系统由于职工总医院虽然科室分类较多,但对于功能来讲则相对单一(传染科及病房不在本建筑物内)。

最新住院大楼中央空调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最新住院大楼中央空调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最新住院大楼中央空调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前言1.工程简介1.1本工程为**市神经精神病医院所需新建住院大楼所需中央空调末端及安装服务,建设单位为**市神经精神病医院,工程地点位于**市长庚路以西,滨湖路以北**市神经精神病医院院内。

本工程大楼地下局部1层,地上12层,建筑高度43.85m,建筑面积16921m2,防火设计建筑分类为高层一类,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一级。

空调设计为舒适性空调,总冷量为1749.8kw,总热量为1399.8kw,空调主机采用两台Q=860Kw/h的地源热泵机组置于地下室空调机房内,系统补水定压来自高位膨胀水箱。

1.2工程范围整个中央空调系统范围内水系统、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相应设备(不含空调主机和水源井)和管道、阀门、管件、部件等材料的采购、安装与调试及相应的质量保修期服务。

1.3各系统简述1.3.1空调水系统大楼空调系统补水来自高位膨胀水箱,管网最高点及门形弯管顶端均设置DN20自动排气阀,最低点设DN25放水阀。

冷冻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供、回水干管设计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同程式布置。

空调支管与末端设备连接处均安装检修控制阀和不锈钢软接头,进水支管均安装Y型过滤器,回水支管安装电动二通阀控制室内温度。

冷凝水管尽量不拐弯和缩短距离,同时在末端设通气管以便排出通畅,排出点可就近调整,坡度为0.01,有压管坡度为0.003,坡向立管方向。

冷冻水主管每30m装设不锈钢波纹补偿器,具体位置现场定。

空调水系统支架采用木垫式管架。

系统供、回水管管径<DN100时采用PP-R塑铝稳态管,管径≥DN100时采用无缝钢管,冷凝水管采用U-PVC管。

空调系统保温均采用难燃型B1级福耐斯发泡橡塑保温材料,导热系数λ≤0.033w/(m²k)保温厚度及方法参考设计要求。

1.3.2空调风系统空调风管采用酚醛复合保温风管(不燃A级),空间小的房间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低速风管;大空间采用超薄型吊顶空调机组,低速风管,气流组织为上送,集中上回。

综合医院空调设计方案介绍及思考

综合医院空调设计方案介绍及思考

综合医院空调设计方案介绍及思考综合医院的空调系统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满足人们对舒适性及空气质量的需求,还要保证设备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因此,综合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要求设备操作合理、运行可靠、空调系统回收和过滤效率高,空调室内温度恒定和空调室内空气新鲜。

一、空调系统概述综合医院的空调系统主要是采用集中供冷与集中供热分体式空调系统。

空调室内分体机装修后采用新风模式,由新风机组和回风机组构成,新风机组和回风机组同时运行,并在控制器控制下,通过分配器实现新风机组与回风机组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检测,并自动调节各机组的负荷,以满足各区域的恒定温度要求。

二、空调系统运行条件空调系统要求室内温度恒定,一般要求室内温度在20-25度之间,湿度要求在45%55%之间,室内空气新鲜。

并要求空调系统应根据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机组负荷,以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及室内温度稳定。

三、空调系统空气回收和过滤为了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室内空气回收和过滤的效率需要高,一般采用过滤系统来满足室内清洁空气的要求。

室内过滤系统可以有多种,比如臭氧杀菌灭菌系统,高效过滤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等,采用不同的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的室内空气清洁要求。

四、空调系统的能耗由于空调系统的能耗较高,因此,在空调设计中要重点考虑如何降低能耗,同时保证舒适性和室内空气质量。

一般结合能源利用率的要求以及提高节能的道路,采取多种措施,如采用节能空调设备、配备节能控制系统、节制室外热量进入、室内空气检测系统、节能自动排烟系统等,以满足使用需求。

五、系统安全措施满足安全要求也是空调设计的重要方面,常用的安全措施有安全监控系统、停机系统、厨房排烟系统等。

安全监控系统可以监控室内温度,以确保室内温度稳定;停机系统可以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监测系统运行状态,以确保空调设备安全运行;厨房排烟系统可以有效排出厨房排烟,以保证厨房空气清洁。

总之,综合医院空调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设备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安全性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保满足医疗要求的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由于系统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人,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必然的要求。不仅要创造室内高品质的环境,而且还要保护室外的环境。
医院空调的设计参数主要是指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洁净度以及室内空气品质。由于医院空调不仅仅是一种环境的控制,而且也是一种确保诊断、治疗疾病、减少污染、降低死亡率的技术措施。但是医院各室功能差异很大,所要求的室内设计参数也不同。为了防止污染、降低室内细菌和尘埃浓度,还对室内新风量、换气次数、室内外压差以及末级空气过滤器等有一定要求。一般来说,凡是清洁、无菌、无尘、无臭以及怕污染的场所,应保持正压;凡是有污染发生、有害气体散发以及极大热湿产生的室内,应保持负压。无明显的污染、热湿及有害气体发生,又无特殊要求的室内可与室外保持同压,人员进出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科室不同,设备繁 多,要求各不相同。在确定室内设计参数时还要充分听取医护人员的技术人员的意见。
急救手术室
23~27
55~60
24~26
55~60
/
/
手术室
23~27
55~60
24~26
55~60
/
/
ICU特别监护室
23~27
55~60
24~26
50~55
/
/
恢复 室
24~2755~60源自23~2450~552
2
分娩室
24~27
55~60
23~24
50~55
6
5
婴儿室
25~27
55~60
25~27
通风稀释;
设置单间或隔离室;
大空间设置空气幕;
呼吸器官
结核病;
流行性感冒;
接触(由口而入)

水源污染;
给水道污染;
清洁供水系统;
水槽内消毒;
消化器官
消化道疾病
饮食
食品
食品、厨房人员检查;
厨房清扫与通风;
消化器官
/
接触(由皮肤传入)
接触
血液;
盥洗与厕所;
消毒,一次性器械;
器具消毒、室内排风;
皮肤;
粘膜;
/
亚高效过滤器(0.5μm≥99%)
相当于美国DOP计数效率≥95%
/
/

/

/
/
高效过滤器(0.3μm≥99%)
相当于美国DOP计数效率≥99.9%
/
/

/
/
/
/
新风过滤至少要经过高中效空气过滤器过滤才有效。安装在送风口处的末端过滤器不宜采用木框结构,以防滋菌。这样才能保持送风的净化能力,而不会成为室内的污染源。
与诊疗部门相比,更新频率低,更改规模小
入口处、候诊厅人流量大,接触感染机会多
需要设有不受外界干扰的清洁空间与路线
最大限度满足医疗要求
人流、物流分明、合理
洁污分流,避免交叉
防止接触感染、交叉感染
位院部
与一般建筑相比,设施及设备较轻
主要由护士站和病房组成,功能比较单一
尽管医疗技术进步,涉及建筑平面、设备的变更少
由于病人全天居住,要考虑生活空间和居住因素
适应医疗、护理需
考虑病人生活的需要
满足病人生理、心理需要
创造舒适亲切的居住环境
医院空调设计的首要保障是院址选择。当然最好选择在大气含尘浓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但是又不能交通不便,远离病人。国外的大型医院常常选择在近郊。如必须设置在大城市中,应该避免交通繁忙、有严重空气污染的区域。即使不能远离时,也应位于这些区域的盛行风的上风侧。良好的环境,对采集高品质的新风、降低空调负荷、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性病、砂眼;
化脓性皮肤病;
土壤
/
皮肤
破伤风
媒介
飞虫,爬虫,小动物
隔离,驱除
皮肤
脑炎、瘟疫
确保满足医疗要求的空气净化能力
空气净化能力反映在室内洁净度级别,是指用合适的空气过滤、合理的气流组织和有效的压力控制等措施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在医院中大多数场合主要是控制微生物,由于细菌、病毒中不可能单独不存在,必须依附于悬浮粒子,形成了所谓活的生物粒子,其当量直径>1μm。因此完全可大力推广低阻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不仅可保证送风气流的无菌。而且可大大降低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医院建筑的空调设计,是充分保护和发挥各部门的功能,并使医院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互相协调的、强有力的医疗力量的必要的技术措施。因此将医院看成是一个受控的整体,或一个保证体系的思路,对空调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对医院的建筑整体设计思想、医院建筑的的特点和功能予以充分的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医院空调的特点及室内设计参数
概述
医院建筑从我国医疗体系讲可分为三级(如都市中的市级、区级和街道级),从医院的性质来说有综合性的与专科性的。本文主要涉及市级综合性医院,它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般涉及到医疗的有门诊部、住院部和诊疗部,这三大部门特点各不相同。门诊部对外服务面最广,绝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诊断、治疗或入院。它的人流量大,疾病种类多、且不同的病患者混杂在一起。住院部主要由护理站和病房组成,它既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生活起居的地方。诊疗部是全院诊断治疗中心,也是器械医药供应中心。它是全院设备最先进、机能最复杂的部门。它包括手术、理疗、放射、检验、机能诊断、同位素室等,也包括中心消毒、器材与敷料供应、制剂及配、发药等。医院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其使用功能十分复杂,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医院功能将进一步加多。由于它的主要对象是身体上或精神上都弱者的病人,其主要功能是有利于病人的诊断、治疗、抢救与康复。因此它的功能关系复杂,卫生要求严格,是一个高性能的有机组合体。医院建筑应特别强调符合有关的规范和法规,并要使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此充分理解。
医院建筑从我国医疗体系讲可分为三级(如都市中的市级、区级和街道级),从医院的性质来说有综合性的与专科性的。本文主要涉及市级综合性医院,它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般涉及到医疗的有门诊部、住院部和诊疗部,这三大部门特点各不相同。门诊部对外服务面最广,绝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对外服务面最广,绝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诊断、治疗或入院。它的人流量大,疾病种类多、且不同的病患者混杂在一起。住院部主要由护理站和病房组成,它既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治疗与康复的场所,又是病人生活起居的地方。诊疗部是全院诊断治疗中心,也是器械医药供应中心。它是全院设备最先进、机能最复杂的部门。它包括手术、理疗、放射、检验、机能诊断、同位素室等,也包括中心消毒、器材与敷料供应、制剂及配、发药等。医院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其使用功能十分复杂,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医院功能将进一步加多。由于它的主要对象是身体上或精神上都弱者的病人,其主要功能是有利于病人的诊断、治疗、抢救与康复。因此它的功能关系复杂,卫生要求严格,是一个高性能的有机组合体。医院建筑应特别强调符合有关的规范和法规,并要使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此充分理解。
有较高净化要求
有净化要求
空调要求
系统设置空气过滤器段数
1级
2级
3级
1级
2级
1级
2级
粗效过滤器(5μm≥40%)
相当于美国AFI计数效率≥60%

/
/

/

/
中效过滤器(1μm≥60%)
相当于美国NBS比色效率≥60%

/
/

/
/

高效过滤器(1μm≥80%)
相当于美国NBS比色效率≥85%

/
/

/
40~45
1
1
药品贮存
16
<60
16
<60
3
3
管理室
26~27
45~50
21~22
40~45
2
2
确保满足医疗要求的感染控制对策
医院中人是最大的发尘发菌源,其感染的途径见表3。污染途径主要针对鼻、口与皮肤,其中,间接感染是指附着病源菌的尘埃被人吸入引起的感染;而直接感染是指别人呼气、咳嗽及喷嚏直接飞入呼吸道引起的感染。除了医院在管理上制订常规的对策外,还要求空调系统对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引起的交叉感染作出系统性的对策。
表2 医院空调设计的室内温、湿度
房间名称
夏季
冬季
换气次数(次/h)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干球温度(℃)
相对湿度(%)
进风
换风
病房
26~27
45~50
22~23
40~45
每床40m3
每床40m3
诊室
26~27
45~50
21~22
40~45
1.5
2
候诊室
26~27
45~50
20~21
40~45
2
2
对于医院空调中的非净化空调系统,也应提出较高的空气过滤要求。表4是引自美国资料,并补充了相对于我国的空气过滤器标准。由表可见,医院空调至少应设置两级过滤,第2级过滤器的效率必须是中效以上的。另外加强新风过滤是减少空调系统的污染、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手段。
表4 医院各科室要求的空气过滤器效率
区域对净化要求
医院建筑中三大部门各自分工明确,又互相密切联系。通常是分幢建筑,有通廊联接,人流、物流分明、合理。医院建筑的特点可从表1中反映出来。尤其是近年来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促使医疗技术的不断变革,推动了诊疗设备的更新换代,这要求医院建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诊疗部和门诊部,一般要求大跨度、大层高、大开间和大进深,以允许自由分隔。为便于解决相应的辅助系统及配管系统(水、气、电、风)的变动,国外的医院建筑已经大量采用技术夹层(或吊井)和管井。一般来说,病房建筑相对稳定,变化较少。但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开间的普通病房已不能满足许多病人和家属的要求,高级病房需求量日益增加。另外先进的护理对某类病人的特殊监护作用,已成为治疗某些疾病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各类的特别监护室不断地出现在医院建筑中。近10年来,国内的医院建设发展很快,国标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尤其是暖通空调部已很难适应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建筑设备在现代化医院建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暖通空调系统,尤其是净化空调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面也越来越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