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学考试重点

水稻栽培学考试重点
水稻栽培学考试重点

陆稻、粘稻-糯稻组织结构或化学性质有何不同?-、籼稻-粳稻、晚稻早稻的温光反应有何不同?水稻-1 三性”“水稻的感光性:因日照时间缩短生育期缩短早熟中熟中稻>早稻;晚熟>>粳稻 >籼稻;晚稻> 感温性:因高温生育期缩短早稻;晚熟<中熟早熟<< 粳稻籼稻;晚稻<中稻< :不受短日照和高温影(基本营养生长期)基本营养性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中稻晚稻早稻>

2、生产上的稻种指的是什么?种子内已分化多少张叶(含不完全叶)?一、水稻种子

糙米种子→稻谷糙米→颖果内颖外颖

果皮护颖1第种皮糙米护颖第2小花梗胚乳小穗梗副护颖胚

6

图鞘胚芽

叶全不完叶幼叶第1叶幼收层吸基2叶原第生长点茎胚根鞘根冠胚胚点胚根生长

叶,1外部长萌发后,,)叶2第(个叶原基 1和)叶1第不完全叶、胚芽鞘、(个幼叶3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

内部分化1个叶原基。

3、水稻与稗草叶的组织结构有何不同?

稗草无叶耳,水稻有。

4、给你一个稻穗,你怎样知道它有多少个一次枝梗?

退化生长点到穗颈节间的一次分枝数

5、水稻胚芽鞘节上的根何时长出?一般长几条?生产上把它叫什么根?

第1叶长出≈胚芽鞘节上长出不定根

第2叶长出≈胚芽鞘节上5条不定根全部长出(鸡爪根)

第3叶长出≈不完全叶节发根

栽培的关键

第2叶长出期间,水稻幼苗无新根发生。第1叶长出期间,胚芽鞘节上能否足量发出5条根,是水稻能否立苗的关键。——调节水气关系(干长根、湿长芽)

6、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是哪个节?生产上把这个节及其以下的1-2个节上长出的根统称为什么根?

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

水稻次生根发生的最上节位为第1伸长节间上部的一个节位,该节位根系发生在N-n+5叶龄期(拔节后后第二个叶龄期)。

7、秧苗氮断奶期、糖断奶期、超重期、水稻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生理拔节期的概念?

幼苗生长的几个重要时期

氮断奶期:

1叶1心期胚乳内贮藏的氮用完。

糖断奶期:

3叶期胚乳内贮藏的淀粉用完,秧苗从异养转为自养,是重要的生理转折期。

超重期:

第3叶长到近1/2时,秧苗+剩余谷粒总干重>原种子干重。

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水稻拔节在N-n+3叶龄期 (N主茎总叶数、n伸长节间数),按叶根同伸关系,拔节时能长到3叶的分蘖应该是N-n叶龄期同伸的分蘖。

故:N-n叶龄期被称为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

由于N-n叶龄期同伸分蘖为动摇分蘖,能否成穗取决于拔节时母茎的营养条件。对仅有 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拔节时母茎的营养条件一般比较好。因此,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N-n+1

生理拔节期:生产上,50%茎秆第1伸长节间伸长2cm以上称为拔节期。

8、在n叶抽出时,哪张叶片、叶鞘伸长?哪个叶节发根和分蘖抽出第1叶?哪两叶节之间的节间伸长?哪个分蘖分化完成第3叶(3幼1基期)?

叶叶同伸关系:

种子胚中已分化形成3个幼叶(胚芽鞘、不完全叶、第1叶)和 1个叶原基(第2叶),萌发后,外部长1叶,内部分化1个叶原基。

因此,每抽出1张新叶时,内部包裹着3个幼叶1个叶原基。

n叶抽出= n叶的叶鞘伸长 = n+1叶的叶片伸长

叶原基分化 = n+4叶组织分化n+2、 = n+3.

叶节间同伸关系: (n-2)节间伸长叶抽出=(n-1)~ n(n-3)节间充实 =(n-2)~ n 节间大维管束分化 =(n+1)~叶蘖同伸关系: 1叶叶抽出 = n-3叶节分蘖抽出第n) 基期(3叶幼1 = n-2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3) 基期(2幼1 = n-1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2叶) 基期(1幼1 = n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1叶叶。1叶,分蘖也长1分蘖抽出第1叶后,主茎每长

、水稻叶、蘖大维管束联络有何规律?9叶节间同伸关系:节间大维管束分化~X =(X-2)~(X-3)节间充实 =(X+1) X叶抽出=(X-1)~(X-2)节间伸长

)粳叶时12个,7叶时7810、按叶蘖同伸规律,杂交籼稻主茎7叶时应有多少个分蘖?(6叶

时4个, 5个)8个,7叶时9叶时应有多少个分蘖?(9叶时12个,8叶时稻主茎发生分蘖的最低节位: 1叶节在主茎上——第

) 杂籼/分蘖鞘节(——在分蘖上第1叶节叶蘖同伸关系:叶 = n-3叶节分蘖抽出第1n叶抽出) 基期幼1 = n-2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3叶(3) 1基期幼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2叶(2 = n-1) 1基期1叶(1幼 = n叶节分蘖分化完成第叶。1叶后,主茎每长叶,分蘖也长1分蘖抽出第1 个分蘖。8叶时,应有8按叶蘖同伸规律,主茎4128132514117233126125143210A

11、稻穗苞分化、一次枝梗分化、二次枝梗分化、颖花分化、雌雄蕊形成、花粉母细胞形成、减数分裂7个时期各出现在倒数几叶期?

穗分化过程及叶龄鉴别:

苞分化期 3.5-3.1(3.5)

一次枝梗分化期 3.0-2.6(3.0)

二次枝梗分化期 2.5-2.1(2.5)

颖花分化期 2.0-1.6(2.0)

雌雄蕊形成期 1.5-0.8(1.5)

花粉母细胞形成期 0.8-0.4(0.5)

减数分裂期 0.4-0 (0.3)

花粉充实完成期 0-出穗

12、简述抽穗期茎上保持节间数相等绿叶数的意义?

枝梗群与叶的对应

穗轴上邻近的2-4 个一次枝梗组成一个枝梗群,枝梗群的数量与伸长节间数相等,每个枝梗群在茎上有一个对应的叶供应养分。

因此,抽穗期茎秆上应保持节间数相等绿叶数。

(一次枝梗数与第1伸长节间大维管束数

一次枝梗数=第1伸长节间大维管束数的1/3

按叶——节同伸关系,第1伸长节间大维管束分化在N-n+1叶龄期。

因此,无效分蘖期植株体内C供应与大穗形成有关。)

13、简述强势花、弱势花形成的原因?

水稻是边抽穗边开花作物,抽穗当日就开花。

同一穗上,一次枝梗从上→下开花。

同一一次枝梗上二次枝梗从上→下开花。

同一枝梗上最顶部颖花先开花,随后从下→上,最后为顶2颖花。

由于开花先后次序不同,形成了强势、弱势花。

14、颖花授粉大约多少天可完成胚分化?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多少天达到最大?

颖花授粉后8-10h后细胞开始分裂,2d后原胚形成,7d 后顺次分化胚芽鞘、生长点、胚根、胚根鞘、不完全叶、盾片和第 1完全叶,10d后胚分化完成,不再进行细胞分裂,种子具备发芽

能力。随后,是淀粉和蛋白质充实过程。

籽粒外型和鲜重大约到花后 25d 最大,称为灌浆期。

15、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适宜值为多少?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应达到多少?

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适宜值为产量干重的1.1~1.2倍

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是提高产量的核心,产量越高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越高,大约为产量干重的0.8-0.95倍。

16、简述高产群体茎蘖数发展的动态特征?

高产群体的特征

(一)群体茎蘖动态发展合理

群体茎蘖合理发展是穗数形成的基础,高产群体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 群体茎蘖数够苗(达到目标穗数),拔节前一叶龄期(N-n+2)分蘖停止发生,出现高峰苗数,高峰苗数为目标穗数的1.1-1.3倍,成穗率75%以上。

18、简述高产群体叶长序应为23145的道理?

高产群体除有一个较好的叶面积组成外,抽穗期每个有效茎蘖上叶系的配置也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抽穗期水稻茎生倒3叶最长。高产群体中,一般为倒2叶最长,叶长序为倒2叶≥倒3叶>倒1叶>倒4叶>倒5叶,即23145叶长序。

叶较长是大穗的标志。2叶伸长是与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是同步的,倒2因为倒

19、水稻露地安全播种最低气温为多少?安全移栽温度为多少?安全齐穗温度为多少?最有利的灌浆结实温度为多少?

在自然状况下,最早播期为春季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0℃(粳)、12℃(籼)的初日。

水稻安全移栽温度为15℃以上,允许最长秧龄为N-n-1叶。

水稻安全齐穗最低温度20℃(粳)、22℃(籼)和23℃(杂籼)。

抽穗期日均温25-26℃,抽穗-结实期日均温21-22℃,日温差10℃以上是一个地区水稻的最佳抽穗结实期。

在高产地区普遍规律是,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在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25℃左右,平均最低温度在15℃左右。

20、为什么3-4叶秧苗只能带土移栽?N-n-1叶龄以后的秧苗不能移栽?

拔秧移栽起始叶龄:按幼苗发根规律,1-2 叶秧苗可以带芽谷移栽(3叶期发根)。3-4叶秧苗处于断奶期,易死亡,只能带土移栽。因此,拔秧移栽最小叶龄为5叶期秧苗。

拔秧移栽最大叶龄:N-n-1叶龄期,这一叶龄期移栽大田不再发生有效分蘖,完全依靠基本苗成穗。

21、4叶以上秧苗壮秧的指标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为指标?

4叶以上秧苗,以主茎与分蘖保持N-3同伸关系为指标。

如果分蘖的发生落后于 N-3规则,表明秧田群体分蘖动态出现分蘖停滞,群体条件恶化,应移栽。若此时再不移栽,原来的壮苗将转化为弱苗。

22、按拔节与穗分化的先后关系,将所有品种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常按源与库的关系又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品种应该采用何种栽培策略及其何种肥水运筹模式?

按拔节与穗分化的先后关系,将所有品种划分为3种生育类型:

重叠型:先穗分化后拔节,n≤4的品种

衔接型:穗分化与拔节同时,n=5的品种

分离型:先拔节后穗分化,n≥6的品种

水稻品种源库类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