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泊秦淮》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杜牧《泊秦淮》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杜牧《泊秦淮》赏析、练习题及答案《泊秦淮》练习题、答案①请欣赏首句中“笼”字的妙处氛围。
答: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绘成了一幅“秦淮月色图”;为后文商女的出现制造了浓郁的②次句点明了:答:时间:夜里;地点:秦淮酒家。
使景物具有了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泊秦淮。
③如果首句是写景,那么三、四句是:触景生情。
请简要谈一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答:商女是侍侯达官贵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都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决定的;所以诗人明写的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真正要鞭挞的是那些“不知亡国恨”的达官贵人们。
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答: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试题 3】(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此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答:描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借用典故;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优质】杜牧《泊秦淮》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杜牧《泊秦淮》阅读答案1.烟笼寒水月笼沙首句写景。
笼,即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将轻烟,,寒水、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说说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
5.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6、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重点字词理解:泊:b动词,。
pō名词,。
笼:。
犹:,。
商女:。
《后庭花》:歌曲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终日沉溺于声色,不务国事,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至亡国,所以后人以此曲为。
【答案】1.淡月、细沙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4、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像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5.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6.D7.停船靠岸;湖泊;笼罩还,仍然;以卖唱为生的歌女;《玉树后庭花》亡国之音。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泊秦淮》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泊秦淮》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该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泊秦淮”交代了诗人停泊船只的位置。
B.“烟笼寒水月笼沙”是环境描写,描绘了一幅凄迷的夜景图,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C.“夜泊秦淮近酒家”中“近”字,既写出诗人听闻商女歌声的依据,也写出作者对酒家的远离。
D.“商女不知亡国恨”写出对商女不思国事的批判,同时也抒发了对统治者无人相助的同情。
42.本诗画线句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都选用“歌名”抒情,其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41.D 42.本诗“后庭花”是亡国之音,诗人借古讽今,写出对统治者不思朝政、整日醉生梦死的生活的批判;《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曲”是思乡曲,写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4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D.“商女不知亡国恨”,作者借商女唱亡国之音的《后庭花》,表面是讽刺“商女”,实际是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醉死梦生的统治者,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故选D。
42.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本诗画线句意为: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犹唱”二字上溯历史,说明沉缅酒色的挥霍者古已有之,下照现实,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挥霍无度,如此下去必将亡国,表达出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担忧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为: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不经意间激发了诗人的思乡愁绪,可见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泊秦淮练习题

泊秦淮练习题一、填空题1. 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秦淮河夜晚的景象。
请根据记忆填写以下诗句中的空白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______。
2. 在《泊秦淮》中,杜牧通过“商女”一词,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商女”指的是:A. 做生意的女子B. 卖艺的女子C. 卖酒的女子二、选择题1. 杜牧的《泊秦淮》中“夜泊秦淮”指的是什么?A. 夜晚在秦淮河上划船B. 夜晚在秦淮河边的酒家附近停留C. 夜晚在秦淮河上打渔2. 诗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 拟人B. 比喻C. 排比三、判断题1. 《泊秦淮》是一首描写秦淮河自然风光的诗。
(对/错)2. 诗中“商女”一词在古代通常指代卖艺的女子。
(对/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泊秦淮》一诗中“商女不知亡国恨”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 杜牧在《泊秦淮》中通过哪些意象来描绘秦淮河夜晚的景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五、论述题1. 论述《泊秦淮》一诗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从《泊秦淮》中可以看出杜牧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哪些看法?请结合诗的内容进行分析。
六、翻译题1. 将《泊秦淮》中的“夜泊秦淮近酒家”翻译成英文。
2. 将“商女不知亡国恨”翻译成英文,并解释其在诗中的含义。
七、应用题1. 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泊秦淮》这首诗?2. 设计一个以《泊秦淮》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描述活动内容并说明其意义。
八、创作题1. 以《泊秦淮》为背景,创作一首现代诗,表达对秦淮河夜晚景象的感受。
2. 假设你是杜牧,写一篇日记,记录你创作《泊秦淮》时的心境和思考。
九、综合题1. 请结合《泊秦淮》的内容,分析杜牧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判和反思。
2. 从《泊秦淮》中选择一个意象,展开联想,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试卷练习题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进行设计。
泊秦淮杜牧阅读答案

泊秦淮杜牧阅读答案古诗词赏析(从甲、乙两首中任选一首作答)(4分)(甲)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将近酒家。
商女无人知晓亡国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诗中用一个“”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2分)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2分后)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
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写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伤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抨击了她的天真幼稚,又抒写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叹。
(乙)己亥杂诗龚自珍滚滚往昔白日横,诗云鞭东指即为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本诗开头两句,以“”修饰离愁,以“”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1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2分后)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至春泥进行M18x,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往昔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抒发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属于园田位居》(种豆南山下)所抒发的官场分道扬镳、归隐田园的引疾归思想相同。
(甲)10.笼近酒家(2分)11.d(2分)(乙)10.浩荡白日斜或天涯(2分)11.d。
诗歌泊秦淮的阅读答案5篇

诗歌泊秦淮的阅读答案5篇第一篇:诗歌泊秦淮的阅读答案【原文】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题】9.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1分)A、此诗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如今的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D、诗歌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10.“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笼”字用得极妙,请试做分析。
(2分)【参考答案】9.(1分)D10.(2分)“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寄托了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第二篇:《泊秦淮》导学案及答案《泊秦淮》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泊秦淮》。
“泊”,停泊、靠岸的意思。
“秦淮”,即秦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借写眼前之景而抒发现实之忧。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其诗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背景资料:《泊秦淮》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
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
泊秦淮杜牧阅读答案

三、主旨(中心)提炼
1、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全诗表达诗人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二、重点句、词赏析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4.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借用典故;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泊秦淮杜牧阅读答案三
答: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朦胧冷寂的极淡雅的水边夜色图。
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3、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答:“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的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杜牧泊秦淮阅读题及答案泊秦淮诗词阅读题

20XX年杜牧泊秦淮阅读题及答案泊秦淮诗词阅读题《泊秦淮》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泊秦淮》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杜牧泊秦淮阅读题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杜牧泊秦淮文言文阅读原文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文言文阅读题一、填空1、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二、重点句、词赏析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2、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笼”和“寒”的妙处。
3、如何理解“隔江”二字?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5、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三、主旨(中心)提炼1、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牧泊秦淮文言文阅读题答案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1答: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
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答: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3答:“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的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4答:后两句表面上指责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5答: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三、赏析
建康是六朝时的都城,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唐朝的都城虽然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其奢靡荒淫,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如今诗人在秦淮河畔又听到此曲,不禁又发忧世之情: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以这种亡国之音寻欢作乐,怎能不使人有历史重演的隐忧呢?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四、练习题、答案
【试题1】
1.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2.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
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4.“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
5.“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7.(07年桂林)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的画面。
(1分)
9.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唐李商隐2。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4.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5.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1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1分)。
6.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分,意思相同即可)
7.D
8.凄冷、迷蒙
9.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深重忧虑。
【试题2】
①请欣赏首句中“笼”字的妙处:
答: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绘成了一幅“秦淮月色图”;为后文商女的出现制造了浓郁的氛围。
②次句点明了:
答:时间:夜里;地点:秦淮酒家。
使景物具有了个性,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泊秦淮。
③如果首句是写景,那么三、四句是:触景生情。
请简要谈一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商女是侍侯达官贵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都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决定的;所以诗人明写的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真正要鞭挞的是那些“不知亡国恨”的达官贵人们。
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试题3】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2)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后庭花》”指的是南朝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此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
(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答:描写了轻轻的暮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简要分析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借用典故;借陈后主的荒淫亡国讽喻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