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景

合集下载

2024版《无锡景》教案

2024版《无锡景》教案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唱、模仿等多种方式,引导 学生感受江南民歌的独特魅力,提高 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程安排与时间
第一阶段
介绍《无锡景》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导 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和韵味(1课时)。
课程总计
5课时。
第二阶段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分段进行演唱练 习(2课时)。
第四阶段
进行歌曲表演,展示学习成果(1课时)。
咬字吐字
强调咬字清晰、准确,注意归韵 收音,使歌声更加动听。
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把握歌 曲情感基调,通过歌声传达出对
无锡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伴奏乐器选择及演奏方法介绍
乐器选择
根据歌曲风格和特色,可选择琵琶、 二胡、扬琴等民族乐器作为伴奏乐器。
演奏方法
介绍所选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方法,如 琵琶的弹挑、轮指等技巧,二胡的运 弓、换把等技巧。
06
跨学科融合拓展活动设计
美术创作:描绘《无锡景》中的美景
素描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无锡景》中的自然和人文元素,运用素描技巧将 其表现出来。
水彩画创作
利用水彩画表现无锡的水乡风光,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渲染。
版画制作
通过版画制作表现无锡的古老街巷和民居建筑,体验版画的独特 魅力。
文学创作
故事创作
鼓励学生以《无锡景》为背景,创作富有情节和 人物性格的故事。
伴奏编配
根据歌曲旋律和节奏特点,进行伴奏 编配,突出歌曲主旋律,烘托歌曲氛 围。
合作演奏
指导学生与伴奏乐器进行合作演奏,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05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策略
无锡市旅游资源概述及特点分析
无锡市旅游资源丰富, 包括自然景观、历史 文化、现代城市等多 个方面。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教案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教案
五、总结回顾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会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无锡景》的音乐表现力和江南水乡的文化内涵。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的疑惑。最后,我会提醒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音乐表现力的运用,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1 音乐欣赏:《无锡景》的多种版本,包括原版歌曲、改编版、不同艺术家演唱的版本等,通过欣赏不同的版本,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无锡景》的美。
4.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无锡景》的学习效果和音乐表现力的掌握程度。
5. 教师评价与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锡景》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无锡景》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分析能力。
3. 音乐欣赏与评论: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与评论,对《无锡景》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论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和专注度不够,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2. 优化分组方式和活动设计: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组和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改进教学方法:在讲授《无锡景》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时,要采用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图片、视频、实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要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无锡景和杨柳青的体裁和调式

无锡景和杨柳青的体裁和调式

无锡景和杨柳青的体裁和调式介绍无锡景和杨柳青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们分别属于绘画和曲艺的范畴。

无锡景是一种以无锡地区的风景为题材的绘画形式,而杨柳青则是一种以曲艺形式表达的戏剧形式。

本文将分别介绍无锡景和杨柳青的体裁和调式,并对其特点进行详细探讨。

无锡景的体裁和调式体裁无锡景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绘画形式,它以无锡地区的自然风光为主题,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了无锡地区的美丽景色。

无锡景的体裁主要有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

山水画是无锡景中最常见的体裁,它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自然的美。

花鸟画则是以花鸟为主题,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自然界的生态美。

人物画则是以人物为主题,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调式无锡景的调式主要有写实主义和表现主义两种。

写实主义是一种注重细节和真实性的绘画风格,它通过精确的描绘来再现现实世界的景象。

无锡景中的写实主义调式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景色的真实描绘,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无锡地区的美景。

表现主义则是一种注重表达情感和主观感受的绘画风格,它通过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无锡景中的表现主义调式主要体现在对景色的情感表达,通过形象和色彩的变化来传递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杨柳青的体裁和调式体裁杨柳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曲艺形式,它以口头表演的方式来传递故事和情感。

杨柳青的体裁主要有评书、相声和快板三种。

评书是一种讲述历史故事和传奇故事的曲艺形式,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来传递历史的知识和人物的形象。

相声则是一种通过对话和段子来传递笑话和幽默的曲艺形式,通过幽默的表达来引发观众的笑声。

快板则是一种以诗歌和曲调相结合的曲艺形式,通过快节奏的表演来传递情感和节奏感。

调式杨柳青的调式主要有搞笑和感人两种。

搞笑是杨柳青中常见的调式,它通过幽默的对话和段子来引发观众的笑声。

杨柳青中的搞笑调式主要体现在相声和快板中,通过幽默的表达和夸张的动作来传递笑话和幽默。

感人则是杨柳青中较为罕见的调式,它通过深情的表达和细腻的情感来引发观众的共鸣。

《无锡景》江苏民歌欣赏初中音乐PPT课件

《无锡景》江苏民歌欣赏初中音乐PPT课件
选自人音版七年级下册《小调集萃》
江苏民歌:茉莉花
民歌: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由普通的劳动人民在劳 动和生活娱乐的过程中创作。没有明确的作者,以 口头传播的方式流传至今。汉族民歌主要分为:山 歌,小调,劳动号子三类
小调又称“小曲”,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 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表现感 情细腻曲折,情势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 江南地区的汉族民间小调之一,清末至民国初 年时,《无锡景》并无固定歌词,任由演唱者 即兴发挥
+ 江苏无锡的一个茶亭里,游客面对着万顷碧波, 憩歇品茶,一位少女在一把二胡的伴奏下唱着 “我有一段情,唱拨拉诸公听……”幽雅清脆的 歌声为游客们助兴,也为迷人的太湖胜景增添 了美色。这就是传统民歌<无锡景>旧时演唱的 情景。全曲生动地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风光 与特产,旋律细腻秀美,富有江南特色。
(末),象呀象申江呀。 + 春天去游玩呀,顶好是梅园。 + 顶顶惬意坐只汽油船呀; + 梅园(末)靠拉笃太湖边呀,满园(哪个)梅树(末),真呀真
奇迹呀。 + 第一个好景致呀,要算头渚,顶顶暇义夏天去避暑呀;山路(末)
曲折太幽雅呀,水连(哪个)山来(末),山呀山连水呀。 + 天下地儿泉呀,惠山脚半边,泉水碧清茶叶泡香片呀; + 锡山相对那惠泉山呀,山脚下两半边,开个泥佛店呀。
旋律婉转优美,情绪细腻温婉
+ 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构成的调式。五声 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 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商、角、徵、 羽。
宫 商 角徵 羽

请同学们用五声调式的五个音为以下的节奏型谱上音符,让 其成为一首简短的民歌片段。

第五单元 小调集萃——无锡景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小调集萃——无锡景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无锡景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哈腰挂》
中 国 民 歌山 歌 劳《动上号子去高山望景》
我有一段情呀,唱拨拉诸公听 , 诸公各位静呀静静心呀 : 让我(末)唱一支无锡景呀 , 细细(那)道道(末)唱拔拉诸公听呀 。
《无锡景》
ŋou yu y dunzing
cang

我有 一e 段 情 呀,唱拨拉 诸公 听 ,
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宫、商、角、徵、羽 1 235 6
《无锡景》
小波浪形级进 依字行腔
小结
旋 律
一字多音
衬 字
呀、末、那
上波音、前倚音


音 方

吴侬软语
旋律 行进 方式
小波浪形级进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 流行于城镇和集市的民间独唱、对唱和歌舞小曲。 人民群众常常在劳动闲暇娱乐、节庆等集会场合演唱。
发现•传播
《无锡景》清末就已经流行于江南一带,原歌词长达十余段,歌词描述了无锡的历史名胜和风 土人情,呈现出一幅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成为在江南乃至在全国都有着深远影响的一首
时调小曲。
zü go
诸公 各 位
zing
sin
静呀 静静 心 呀 :
niang
me cang za wou
让 我(末)唱 一 支 无 锡 景 呀 ,
si
de
cang

细细(那)道道(末)唱拔拉 诸 公 听
呀。
《无锡景》


字 多


《无锡景》
装饰音:上波音
装饰音:前倚音
《无锡景》
起 承 转 合
《无锡景》

《无锡景》小调集萃教案公开课

《无锡景》小调集萃教案公开课

《无锡景》小调集萃教案公开课一、课程背景《无锡景》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无锡地方小调,曲调优美、歌词生动,描绘了无锡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无锡景》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无锡的地方文化,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无锡地方小调《无锡景》的背景、曲调和歌词特点。

2. 学会演唱《无锡景》,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

3. 感受无锡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提高对地方文化的认识。

4.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介绍《无锡景》的背景、曲调和歌词特点。

2. 分析《无锡景》的节奏、音高和唱腔,讲解唱歌技巧。

3. 集体学唱《无锡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演唱姿势。

4. 分组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5. 课堂展示,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无锡景》的背景、曲调和歌词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集体练习、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无锡景》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无锡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3. 学生唱歌技巧的提高,如发音、音准、节奏等。

4. 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2. 教学设备: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教学课件3. 教学材料:《无锡景》乐谱、歌词卡片、录音带或音频文件4. 学生用具:乐谱、歌词卡片、录音机或手机七、教学进程1. 课前导入(5分钟)播放无锡风光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无锡的美丽景色。

教师简要介绍《无锡景》的背景和特点。

2. 歌曲学习(15分钟)分析《无锡景》的曲调和歌词特点。

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和唱腔。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发音和音准。

3. 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段歌词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姿势。

七年级《无锡景》音乐课件

七年级《无锡景》音乐课件

CHAPTER 05
音乐欣赏与拓展
相关音乐作品推荐
1 2
《二泉映月》
阿炳的代表作,展现了无锡的美丽景色和深厚文 化底蕴。
《太湖美》
以太湖为背景,歌颂了太湖的秀丽风光和丰富物 产。
3
《紫竹调》
江南地区的民歌,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风 情。
不同版本《无锡景》比较欣赏
原版《无锡景》
01
以吴侬软语演唱,曲调婉转悠扬,充满了江南韵味。
CHAPTER 04
演奏实践与指导
钢琴伴奏技巧讲解
和弦选择与运用
根据歌曲旋律,选择合适 的和弦进行伴奏,营造出 丰富的音乐氛围。
节奏把控
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保 持稳定的伴奏速度,与演 唱者紧密配合。
情感表达
通过钢琴伴奏传递歌曲的 情感,使伴奏与演唱相得 益彰。
演唱技巧指导与示范
呼吸控制
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帮助学生在演唱时保持气息流畅。
使用方法。
节奏
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和节拍的计算 方式,以及常见节奏型的识别和运 用。
节拍
阐述节拍在音乐中的作用和意义, 以及节拍的强弱规律和指挥方法。
音阶、音域及音色
01
02
03
音阶
介绍音阶的定义和分类, 以及自然大调、自然小调 等常见音阶的特点和构成 。
音域
讲解音域的概念和分类, 以及各音域的特点和在音 乐表现中的作用。
情感表达
学生们在演奏中能够较好地表达出《无锡景》所描绘的美丽景象和 深厚情感,但个别学生还需加强情感投入。
团队协作
在合奏环节,学生们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在个别细节处 理上还需加强沟通和协调。
下节课预告及准备事项

人教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无锡景》课件

人教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无锡景》课件
突出旋律
在伴奏中适当突出歌曲旋律,使伴 奏与旋律相互映衬。
演奏示范及注意事项
演奏姿势
保持正确的演奏姿势, 放松身体,手臂自然下
垂。
触键方式
用指尖触键,注意力度 控制,使音色饱满而清
晰。
速度与节奏
掌握歌曲的速度和节奏 ,保持稳定的演奏速度 ,注意节奏重音的处理

表情与情感
在演奏中注入情感,通 过力度、速度和音色的 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变
06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小组讨论:分享对《无锡景》的理解和感受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分享对《无锡景》 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 看法。
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 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和互动 。
情感表达
在演唱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需要。 通过细腻的声音处理和情感传递,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充分表现出来。
04
钢琴伴奏编配与演奏示范
钢琴伴奏编配原则
和声编配
根据歌曲旋律,选择适当的和声 进行伴奏,注意和声的和谐与色
彩变化。
伴奏音型
根据歌曲情感和节奏,选择合适的 伴奏音型,如分解和弦、柱式和弦 等。
化。
学生自主练习建议
分步练习
将伴奏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分步 练习,逐一攻克难点。
倾听与模仿
多听示范演奏,模仿其中的演 奏技巧和音乐处理方式。
熟悉歌曲
在练习前,先熟悉歌曲的旋律 和歌词,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意 境。
慢速练习
以较慢的速度进行练习,确保 每个音符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锁关中学七年级音乐教案
授课教师:陈芳授课课题《无锡景》课型新授
三维目标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

2、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感悟江南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1、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用甜美、自豪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歌曲。

2、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和波音及出现的地方语言“呀”、“末”等衬词所表现出的江苏民歌特有的风格。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个性展示
教材分析《无锡景》是一首典型的江苏民歌,生动的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风光及特产,旋律细腻秀美,富有江南小调的特色。

有多种变体,所唱题材内容也十分广泛,曲调在我国流传甚广,表现了江南音乐的独特风格。

教学过一、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你觉得看到的的画面你是否似曾相识,听到的的音乐你是否有些耳熟?这些你看到的或是听到的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一种感受?(视频导入)
生:会跟音乐轻声哼唱
师:提问:1.你能听出画面中的音乐是哪首歌曲的旋律?(课件出示)
生:《茉莉花》
师:回答得真好,那么这首《茉莉花》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表现了怎样的风格特点呢?
生:江苏民歌
师:《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

它有许多变体,流行于江苏的这首《茉莉花》是人们最熟悉、旋律最优美的诸多变体中的一首。

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
程稳,旋律以级进为主。

我们哼唱一两句行吗?:好一朵茉莉花啊,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啊,我有心采
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啊
师:刚才我们大家在唱的过程中有没有体会到我们江南民歌
的风格特点应该是怎样的?
生:委婉、柔和(秀美、细腻)
师:说得可真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江
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
不忆江南?嗯,江南的美景在文人的眼里是一首婉约的小
诗,在画家的眼里是一幅如烟的水墨画,在音乐家的眼里是
一曲娇柔的小调。

那在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老百
姓来说又该是怎样的呢?除了这首《茉莉花》之外,你还能
举出我们江苏民歌的其他例子来吗?
生:《杨柳青》、《太湖美》
师补充:还有《姑苏风光》、《拔根芦柴花》、《紫竹调》
等,今天老师带来的是一首就在我们身边广泛传唱了一百多
年的民间小调。

二、引出课题——《无锡景》
(一)欣赏《无锡景》全曲。

MTV(课件出示)
请同学们带着几个问题来欣赏
1、歌曲中介绍了无锡的哪些美景和特产?
2、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身为无锡人的自
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


三、新歌教唱
(一)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第一段歌谱)
1、师:范唱第一段歌谱,请学生回答歌谱有那几个音组成?
生:1 2 3 5 6五个音。

没有4、7
师:观察得真仔细。

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也称民族调式,民族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
完成一首乐曲,每个音给它一个名称分别叫宫商角徵羽,我
们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称作五声宫调式
2、跟着钢琴学生唱一遍歌谱,发现问题
3、分析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说明旋律要唱得连贯流畅,如果我们在无线谱上把旋律线画出来的话就会发现旋律线就如一条江南的小河,婉婉延延连绵不断,特别符合江南的地域特点
4、尽管要求唱得连贯流畅但歌谱中却出现了很多附点节奏,附点节奏一般是体现欢快跳跃的特点,那么在这里表现为柔和中带着俏皮,犹如轻打的鼓点,更体现江南民歌的细腻秀美,我们来试唱一下看呢
5、还有两个切分节奏也来强调一下ⅩⅩⅩ,前后唱得短而轻,中间唱得强一些
6、师:第二行第二小节该怎么唱啊?这是民歌中非常常见的装饰音,叫前倚音也要唱得短而轻,这里的装饰音最大的作用也是更体现了江南民歌的娇柔甜美的韵味,老师可比较示范一遍,学生学唱。

7、分析歌谱后再次演唱,学生有了很大进步
(二)这首歌的歌词又有什么特点呢?
1、先听范唱第一段,再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有呀、末等衬词
师:对了,,这首歌在每句的停顿处,常用了一些衬词:“呀、末”,你们知道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吗?
生:这样做表现了亲切、柔和的语调。

2、你还能找出有特别的地方吗?
生:勿、里格等等
师: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的方言,完整听整首歌曲,学生可试着跟唱,留意到有写意、靠勒笃,脚半边都是无锡的方言,因为这是我们无锡的老百姓自己传唱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
3、跟着钢琴完整得演唱歌曲,特别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
4、师作评价
四:对比演唱
1、同学们唱得可真好,下面老师也来唱一段,大家来听听
2、方言演唱另一版本的《无锡景》
3、老师刚才唱的跟我们学的这首《无锡景》有什么不同吗?
生:旋律相同但歌词不同,而且还是用方言来唱的
4、师:这是民国初年的传唱的《无锡景》,那时的无锡城
啊只是一座古朴的小城,我们刚刚学唱的是解放后传唱的《无
锡景》了,我们现在的无锡发展到现在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五:尝试创作
1、欣赏锡山歌手钱琳的《无锡是个好地方》,了解现在的
无锡城是一座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大都

2、我们也来充当小小词作家,唱唱我们现在的家乡新面貌
呢?
3、老师给出范本,并范唱一遍
4、学生讨论并尝试创作(可介绍锡北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名人辈出如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农民运动领袖严朴等,自然
资源丰富,太湖翠竹名扬四海)
5、展示学生作品,并一起来唱一唱
六:小结;
曲式
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